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112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小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小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301eea0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5.png)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 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 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第七页,共58页。
(4)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 号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aq)才
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时,应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变化、状态变化、ΔH变化,同时在同乘一个数或除一个数时各 物质的物质的量、ΔH值均要发生变化,同种物质的分子式可以 相加减,ΔH同样也可相加减。
第三十二页,共58页。
●案例精析 【例1】 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 分为几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H2O(l) ΔH=-Q1 kJ ·mol-1, C2H5OH(g)=C2H5OH(l) ΔH=-Q2 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
第三十六页,共58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3=0.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成H2O 1.5 mol,液化放热1.5 Q,故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应为(1.5Q1-0.5Q2+0.5Q3) kJ。
第三十四页,共58页。
[答案] D [点评] 牢记应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即可解此题。
第七页,共58页。
(4)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 号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aq)才
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时,应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变化、状态变化、ΔH变化,同时在同乘一个数或除一个数时各 物质的物质的量、ΔH值均要发生变化,同种物质的分子式可以 相加减,ΔH同样也可相加减。
第三十二页,共58页。
●案例精析 【例1】 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 分为几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H2O(l) ΔH=-Q1 kJ ·mol-1, C2H5OH(g)=C2H5OH(l) ΔH=-Q2 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
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
第三十六页,共58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3=0.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成H2O 1.5 mol,液化放热1.5 Q,故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应为(1.5Q1-0.5Q2+0.5Q3) kJ。
第三十四页,共58页。
[答案] D [点评] 牢记应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即可解此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1章 第1节课时2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件(63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1章 第1节课时2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件(63张)](https://img.taocdn.com/s3/m/2c97e647a76e58fafab003cd.png)
Q=cmΔt(c
为比热容,
课 时
突
分
破 m 为溶液质量,Δt 为前后温度差)。
攻
层 作
重
业
难
·
返 首 页
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自 主
3.实验仪器装置
当 堂
预
达
习
(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
标
探
提
新
素
知
养
·
·
核
课
心
时
突
分
破
层
攻
作
重 难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50 mL 量筒(2 个)。
核
课
心 突 破
应放出的热量是 0.418(t2-t1) kJ
,中和热为0.418t2-t1 0.025
kJ·mol-1。
时 分 层
攻
作
重
业
难
·
返 首 页
·
自
当
主 预
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堂 达
习
标
·
探
提
新
若将环形玻璃棒改为环形铜丝,所测中和热有什么误 素
知
养
差?
核
课
心
时
突 破
[答案] 偏小。
分 层
攻
业
难
·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典例 1】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堂
预
达
习
标
探
(1)16 g CH4(g)与适量 O2(g)反应生成 CO2(g)和 H2O(l),放出 890.3 提
吸热反应焓变
![吸热反应焓变](https://img.taocdn.com/s3/m/6dd200ded1f34693daef3eb5.png)
前者从宏观方面,后者从微观方面,我们要把它独 立起来,不要混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4
1. 定义: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 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观察:
人教版《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版《化学》选修4
二、焓变 反应热
【难点突破】 进一步设问:把上题化学过程中能量的变
化以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应该为下图中的哪 个图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二、焓变 反应热 【难点突破】
人教版《化学》选修4
从反应物能量和生成物能量的高低来判断吸
热和放热反应,书上的这个图理解起来还是比较 抽象。
。
Cu+ H2O2+2H+=Cu2++ 2H2O
Cu(s)+ H2O2(l)+2H+(aq)=Cu2+(aq)+ 2H2O(l) △H= —319.68kJ·mol—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4
活学活用
1.判断物质的稳定性
一般硫粉含有S(单斜 )和S(正交)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S(s,单斜 ) = S(s,正交) ΔH = - 0.33kJ·mol—1 。
暖宝宝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负极:Fe-2e-=Fe2+ 正极:O2 + 2H2O + 4e-=4OH总反应:2Fe + O2 + 2H2O=2Fe(OH)2
4Fe(OH)2 + 2H2O + O2=4Fe(OH)3 2Fe(OH)3 ==== Fe2O3+3H2O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4
1. 定义: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 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观察:
人教版《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版《化学》选修4
二、焓变 反应热
【难点突破】 进一步设问:把上题化学过程中能量的变
化以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应该为下图中的哪 个图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二、焓变 反应热 【难点突破】
人教版《化学》选修4
从反应物能量和生成物能量的高低来判断吸
热和放热反应,书上的这个图理解起来还是比较 抽象。
。
Cu+ H2O2+2H+=Cu2++ 2H2O
Cu(s)+ H2O2(l)+2H+(aq)=Cu2+(aq)+ 2H2O(l) △H= —319.68kJ·mol—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4
活学活用
1.判断物质的稳定性
一般硫粉含有S(单斜 )和S(正交)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S(s,单斜 ) = S(s,正交) ΔH = - 0.33kJ·mol—1 。
暖宝宝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负极:Fe-2e-=Fe2+ 正极:O2 + 2H2O + 4e-=4OH总反应:2Fe + O2 + 2H2O=2Fe(OH)2
4Fe(OH)2 + 2H2O + O2=4Fe(OH)3 2Fe(OH)3 ==== Fe2O3+3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中和热燃烧热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中和热燃烧热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456174227916888586d70c.png)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二、燃烧热
1.定义: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 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理解: ①燃烧热属于反应热,也用ΔH表示,单位也为 kJ/mol。 叙述时直接读出“数值” 如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 也可用ΔH表示,如ΔH=-890.31kJ/mol ②燃烧热的测定条件通常是101kPa.
热量。
4. 若是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
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中 小学班 级安全 教育工 作计划 范文
作 为 班 主 任 ,班级安 全工作 职责重 大,务必 常抓不 懈,富 有实效 。今年 ,我班将 进一步 认 真 学 习 贯 彻加强 学校安 全工作 的有关 文件,以 学生安 全工作 为中心 ,避免各类事故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练习】已知: 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 H2(g)+1/2O2(g)=H2O(g) ΔH= -241.8 kJ/mol 求氢气的燃烧热。
注意H2为1mol,生成水为液态 答案:氢气的燃烧热ΔH= -285.8 kJ/mol
化学 ·选修 4
第一章第二节 中和热 燃烧热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学习目标
1.理解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 2.会书写中和热、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 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 教学难点 中和热、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燃中烧和热热 燃能烧源热
复习引入 写热化学方程式 ⑴1L1mol/L稀盐酸和1L1mol/L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为57.3kJ。
的 发生。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件1-PPT精品文档30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件1-PPT精品文档309页](https://img.taocdn.com/s3/m/e505443fcaaedd3383c4d3e4.png)
A.1000kJ/mol C.2000kJ/mol
B.1500kJ/mol D.3000kJ/mol
3.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是丁烷,当 10kg 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 态水时,放出热量5×105kJ。
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H2(g)+1/2O2(g)=H2O(g) △H1=-241.8kJ/mol 上式中的△H1是否表示氢气的燃烧热?
b、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mol/L盐酸, 倒入
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录。
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c、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mol/L氢氧化 钠,并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的温度,记录。
d、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 入小烧杯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 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盖好盖板。用 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量取混 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录。
e、重复实验步骤2—4三次
如何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度呢?
• 增强保温、隔热措施,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 的损失。
• 不断搅动,使热量分散均匀 • 使用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减少溶解热的干
扰 • 使用强酸和强碱溶液,减少电离热效应的干
扰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若2.6 g 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 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 kJ。则乙 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2(g) +5/2O2 (g) = 2CO2 (g) +H2O(l)
③右端标注热量数值和符号, △H:吸热用“+”,放热用:“-”。
④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而不是分子个数。 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f862fe96137ee06eff918bd.png)
2.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吗?
教
当
学 方
【提示】 1.一定。
堂 双
案
基
设 计
2.不是。因为这是个物理变化。
达 标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教
课
学
堂
目
互
标
动
分 析
探 究
【问题导思】
教
当
学 方
①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
堂 双
案
基
设 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如图所示:
析
动 探 究
教
当
学
堂
方
双
案
基
设
达
计
标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教 学
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课 堂
目
互
标 分 析
(1)实质:
动
探
①断裂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__收_____436 kJ的 究
能量。断裂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__收______243 kJ的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演示结束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34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6e8d20e2bd960590c67795.png)
低
酸雨 温室效应
利用率
新能源 (4)新能源包括:太阳能、 氢能 ________ 风能 和________ 海洋能 等。 生物质能
能源
地热能 、________、 、________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特点: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 3.地位 能源是国民经济 ________和社会发展 ________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
101 kPa 时 , ________ 1 mol 纯 物 质 ________ 完全 燃 烧 生 成 ________ 稳定的氧化物 ________ 时所放出的热量。
- 或ΔH________0 < 。 2.符号:ΔH为________
kJ/mol 。 3.单位:________ 4.意义 例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1 kJ/mol,表示在25°C、 1 mol CO2(g) 和 101 kPa 时, ________CH 4(g) 完全 燃 烧 生成 __________ H2O(l) 时放出890.31 kJ的热量。 ________
利用情况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 水平。
应用 思考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燃烧热是以 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
式时,以燃烧 1 mol物质为标准来确定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
栏 目 链 接
综合
拓展 三、能源的分类及煤作燃料的利与弊 1.能源的分类方法
(1)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叫一次能源,如原煤、原油、流水等;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 换后获得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各种石油制品、煤气、蒸 汽、电力、氢能等。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课件1.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课件1.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cdfd12376baf1ffc4fad2e.png)
题
探 究
于反应前后体系的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其单位
资
料
课 常采用________。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定 位
化 学 反 应 的 本 质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任 何 化 学 反
探
究 “+”,ΔH>0。
资 料
课
5.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案例精析
定 位
【例1】 根据要求回答:
自 主
(1)下列各图中,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自 主
反应的H2和Cl2都是1mol,生成HCl 2mol。则放出热量 :
研 习
431 kJ·mol-1×2mol-436kJ·mol-1×1mol-247kJ·mol-
问 1×1mol=179kJ。
题
探 究
(2)由于键能Cl—Cl键>Br—Br键>I—I键,故H2在Cl2
资 料
课 堂
中燃烧放热最多,在I2中燃烧放热最少。推测键能F—F键>
课 后
量,1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不含电化学)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件(不含电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c0882cb4daa58da0114ae2.png)
[例1]:1molC(s)与1molH2O(g)反应,当生成H2(g)、CO(g) ]:1molC(s)与 O(g)反应 当生成H (g)、 反应, 1mol时 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 的热量, 各1mol时,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 +131.5 kJ/mol (1mol均换成2mol呢?) 5 均换成2mol呢 ______kJ/mol (1mol均换成 为△H= [例2]:拆开lmolH—H键、lmolN-H键、lmolN≡N键分 拆开lmolH— lmolN- lmolN≡N键分 例 拆开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N2完全 反应生成NH __,1mol __ 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完全 反应生成NH ______。 ______。 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回顾]: [回顾]: 1.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 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 者密不可分, 以物质为主. 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 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同时遵循________定律 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同时遵循 定律 定律。 和________定律。 定律 2.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 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_____,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 它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的_____,用 ⊿H 表示 表示,单位 它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的 焓变 用_____表示 单位 kJ/mol 。 为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1-PPT精品精品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1-PPT精品精品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612d177866fb84ae45c8dc2.png)
二、能源
1、能源定义 2、能源种类 3、我国现阶段能源构成 4、能源研究热点课题
1、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物不污染环境
②充分燃烧的产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大量的热
④燃烧时放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5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 完全燃烧,放出50kJ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 烧热为:
已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 kJ的能 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 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 的能量,试说明 2H2+ O2 = 2H2O中的能量变化。
△H=-484kJ/mol
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和 1应m的ol反H应2(g热),为需△要H=吸+收13113.15.5kJ的kJ热/m量ol,。该反
①放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H 为“-”或△H <0
常见放热反应: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H 为“+”或△H >0 常见的吸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 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C+CO2 C+H2O Ba(OH)2·8H2O+NH4Cl
CH4(g)+2O2(g)=CO2(g)+2H2O(l) △H=- 890 kJ/mol
3、常温下14克CO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放出141.3KJ热量,写出该热化学方程式。
CO(g) + 1/2O2(g)=CO2(g) △H=- 282.6 kJ/mol
人教版 新教材 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
![人教版 新教材 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6baf037cd184254b35358f.png)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 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放热用:“-”, 单位是kJ/mol或J/mol
热化学方程式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 系的化学方程式
H2(g)+I2(g)======2HI(g) △H=-14.9kJ/mol 101kPa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014年9月22日星期一
邵东一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
一、焓、焓变
1、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符号:H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物质的状态:g > l> s 决定因素: 温度:T↑→H↑ 压强:P↑→H↑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符号:△H △H=H生成物-H反应物 3、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 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
小
一、反应热、焓变 从焓变角度看:
结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 ΔH=反应物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生成物总键能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H= ∆H=
E E E
(生成物的总能量)-
E
(反应物的总能量)
4、一般反应都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系统的压力等于 内能和焓变是否完全等同? 外界压力,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反应的热效应 等于焓变。
二、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 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 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为焓变。
PS:
1、符号:△H
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课件(人教选修4)
![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课件(人教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2a33016327d3240c8447ef48.png)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 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 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 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思考5: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 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答: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 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
作业: 课本P6 3-(2,3,5,6)、4 [课外作业] 1、预习课本下一小节的内容 2、课外查阅我国能源结构和状况。
一、燃烧热 二、能源
一、燃烧热
1、定义
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 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单位 3、注意 kJ/mol
指定产物通常规定为: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
⑵ 一定标明各物质的状态(s、l、g、aq) ;
⑶ ΔH只放右边,以空格与标有物质状态的化学方程 式隔开(数值及单位) 放热: ΔH < 0; 吸热: ΔH > 0; ⑷ 系数仅仅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或原子个数; 故系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
⑸ΔH的值与系数相匹配。 系数加倍,ΔH值也加倍。 正逆反应的ΔH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⑹ 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H2 + I2 == 2HI
只表示物质变化
【例1】 在200℃、101kPa时,1 mol H2与碘蒸气作用生 成HI的反应,科学文献上表示为:
H2(g) + I2 (g) ==== 2HI(g) ΔH =
101kPa
200℃
-14.9 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37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ab29d7a58da0116c174994.png)
栏 目 链 接
由于Δ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
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 则Δ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 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栏 目 链 接
(4)与反应热的关系:
恒压 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________ 焓变 。因此, ________ 我们常用________ ΔH 表示反应热。
(5)焓变(ΔH)的正负与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 0( 填“>”或“<” ) ,即 若为放热反应, ΔH________ ΔH为________( 填“+”或“-”)。 - > 0( 填“>”或“<” ) ,即 若为吸热反应, ΔH________ ΔH为+ ________(填“+”或“-”)。
(2)吸热反应: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小于 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 ________ 升高 ,故ΔH________0( > 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________ 填“<” + 填“+”或“-”)。 或“>”),即ΔH为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应用 思考 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吗?NH4NO3晶 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是吸热反应吗? 提示:放热(吸热)反应是指放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而浓H2SO4溶于水是浓溶液的稀释过程,NH4NO3溶于水是
栏 目 链 接
溶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都不是化学反应,故浓硫酸溶
于水不是放热反应,NH4NO3晶体溶于水不是吸热反应。
2.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吗?为什么?
提示: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 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 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
由于Δ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
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 则Δ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 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栏 目 链 接
(4)与反应热的关系:
恒压 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________ 焓变 。因此, ________ 我们常用________ ΔH 表示反应热。
(5)焓变(ΔH)的正负与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 0( 填“>”或“<” ) ,即 若为放热反应, ΔH________ ΔH为________( 填“+”或“-”)。 - > 0( 填“>”或“<” ) ,即 若为吸热反应, ΔH________ ΔH为+ ________(填“+”或“-”)。
(2)吸热反应: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小于 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 ________ 升高 ,故ΔH________0( > 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________ 填“<” + 填“+”或“-”)。 或“>”),即ΔH为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应用 思考 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吗?NH4NO3晶 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是吸热反应吗? 提示:放热(吸热)反应是指放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而浓H2SO4溶于水是浓溶液的稀释过程,NH4NO3溶于水是
栏 目 链 接
溶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都不是化学反应,故浓硫酸溶
于水不是放热反应,NH4NO3晶体溶于水不是吸热反应。
2.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吗?为什么?
提示: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 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 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课件---精品(人教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课件---精品(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5fe47002768e9951e73850.png)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结构,体会 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思维激活
现在新兴的“即食即热型快餐盒”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适合外出旅行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
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一包是生 石灰,另一包是水。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 学物质混合,几分钟后,饭菜就变得热腾腾的。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化学反应速率
• 第四章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电化学基础
原电池 化学电源 电解池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 •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一章
第一节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焓变 反应热
第1课时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 化 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重点) 1.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 应热产生的原因 2.从反应体系能量的升高与降低角度认识ΔH的“+”与 “-” 3.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领悟化学反应中能量守 恒的思想
自学导引
一、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 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 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 来。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 应叫做吸热反应。 3.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 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思考题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部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焓变反应热》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焓变反应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a9070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6.png)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 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能量,这就是放热反 应.反之,为吸热反应.如下图所示:
返回
2.微观角度——从本质上认识 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 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 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时,即新化学 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则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 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的差即为该反应的反应热.
返回
点击此图片进入训练全程跟踪
返回
返回
[特别关注] 浓H2SO4、固体NaOH溶于水时有热量放出,但不属
于放热反应,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但不属于吸热 反应.
返回
返回
考查点一 焓变、反应热
[例1] 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 的总焓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96 kJ/mol
返回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 生成物分子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键 能之和减去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设N≡N键的键能为E(N≡N),则有 2 mol×3×391 kJ/mol-1 mol·E(N≡N)-3 mol×436 kJ/mol=92.4 kJ 解得E(N≡N)=946 kJ/mol. 答案:B
上等于 恒压 条件下的焓变),用 ΔH 表示. (2)单位:ΔH的单位常用kJ/mol.
返回
1.焓变和反应热是什么关系? 提示: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就是焓 变.因此它们的符号均为ΔH,单位也相同.
返回
2.微观角度——从本质上认识 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 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 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时,即新化学 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则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 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的差即为该反应的反应热.
返回
点击此图片进入训练全程跟踪
返回
返回
[特别关注] 浓H2SO4、固体NaOH溶于水时有热量放出,但不属
于放热反应,NH4N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但不属于吸热 反应.
返回
返回
考查点一 焓变、反应热
[例1] 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 的总焓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96 kJ/mol
返回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 生成物分子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键 能之和减去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设N≡N键的键能为E(N≡N),则有 2 mol×3×391 kJ/mol-1 mol·E(N≡N)-3 mol×436 kJ/mol=92.4 kJ 解得E(N≡N)=946 kJ/mol. 答案:B
上等于 恒压 条件下的焓变),用 ΔH 表示. (2)单位:ΔH的单位常用kJ/mol.
返回
1.焓变和反应热是什么关系? 提示: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就是焓 变.因此它们的符号均为ΔH,单位也相同.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2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dee36b581b6bd97f19ea93.png)
问 不同时,其ΔH________。即使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
题
探 究
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时,ΔH________。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第化一学章(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答案:
定 位
1.物质的量 反应热 物质 能量 25 101 1
自
液 放出
主
研 习
2.物质的量 分子(数) 整 小数 分数 不同 也
题
探
究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第化一学章(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4.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定
位
自
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主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课
化 学 计 量 数
是整数,既表示 可以是整数也可
微粒个数又表示 以是分数,只表
该物质的物质的 示物质的物质的
量
量
题
探 究
守恒。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第化一学章(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定
位
热化学方程式
自 主
1.概念及表示意义
研
习
能表示参加反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的化学
问 题
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
探
究
反应中的________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变
《反应热的计算》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PPT课件
![《反应热的计算》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ec237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5.png)
对废止的对内报表,由各部门提出方案,交生产部备案,在总目录中予以注销。
mol× 1 =0.062 5 mol。由题意知 0.062 5 mol丁烷燃烧放热161.9 kJ,
4
故1 mol 丁烷燃烧放热161.9 kJ÷0.062 5=2 590.4 kJ,即ΔH=-2
590.4 kJ·mol-1。
【变式训练2】
(人教版选修4) 第 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已知:2H2O(l)===2H2(g)+O2(g) ΔH=+517.6 kJ·mol-1,CH4(g)+ 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1 g 氢气和1 g甲 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
B.-2 590.4 kJ·mol-1
C.+1 295.2 kJ·mol-1
D.-1 295.2 kJ·mol-1
【解析】 n(KOH)=5 mol·L-1 ×0.1 L=0.5 mol,由2KOH+CO2===K2CO3
+H2O知:n(CO2)=
1 2
×0.5 mol=0.25 mol。即丁烷的物质的量为0.25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盖斯定律将题给①、②式作如下处
理:①-②×4得到新的热化学方程式:P4(白磷,s)===4P(红磷,s) ΔH=
-29.2 kJ·mol-1
【答案】:P4(白磷,s)===4P(红磷,s) ΔH=-29.2 kJ·mol-1
【问题探究2】
(人教版选修4) 第 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B.12∶3.25
C.1∶1
D.393.5∶241
【答案】 B
【解析】 设需要C、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393.5x=241.8y
mol× 1 =0.062 5 mol。由题意知 0.062 5 mol丁烷燃烧放热161.9 kJ,
4
故1 mol 丁烷燃烧放热161.9 kJ÷0.062 5=2 590.4 kJ,即ΔH=-2
590.4 kJ·mol-1。
【变式训练2】
(人教版选修4) 第 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已知:2H2O(l)===2H2(g)+O2(g) ΔH=+517.6 kJ·mol-1,CH4(g)+ 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1 g 氢气和1 g甲 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
B.-2 590.4 kJ·mol-1
C.+1 295.2 kJ·mol-1
D.-1 295.2 kJ·mol-1
【解析】 n(KOH)=5 mol·L-1 ×0.1 L=0.5 mol,由2KOH+CO2===K2CO3
+H2O知:n(CO2)=
1 2
×0.5 mol=0.25 mol。即丁烷的物质的量为0.25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盖斯定律将题给①、②式作如下处
理:①-②×4得到新的热化学方程式:P4(白磷,s)===4P(红磷,s) ΔH=
-29.2 kJ·mol-1
【答案】:P4(白磷,s)===4P(红磷,s) ΔH=-29.2 kJ·mol-1
【问题探究2】
(人教版选修4) 第 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B.12∶3.25
C.1∶1
D.393.5∶241
【答案】 B
【解析】 设需要C、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393.5x=241.8y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8f1e0d750e2524de5187ef9.png)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7
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位 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 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7
热化学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
1、请大家观察量热计 的构造,分析一下,量热 器直接测定的数据是什么? 是焓变的数值吗? 是体系(溶液)温度的变化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2、根据体系温度变化可以求得什么物理量?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可以求得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 =m c Δt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8
热化学方程式
3、请在下列的药品中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合适 的酸和碱。 50 mL 0.50 mol/LHCl溶液 50 m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0.50 mol/LCH3COOH溶液 0.7mL 18mol/LH2SO4溶液 50 mL 0.55 mol/LNaOH溶液 50 mL 0.50 mol/LNH3溶液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5
热化学方程式
我们的猜想: 测定强酸强碱反应中和热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需要的仪器和材料: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 计、两支量筒(50ml)、泡沫塑料、泡沫塑料 板、环形玻璃棒。 0.50mol/L盐酸、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 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B
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 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位 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 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7
热化学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
1、请大家观察量热计 的构造,分析一下,量热 器直接测定的数据是什么? 是焓变的数值吗? 是体系(溶液)温度的变化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2、根据体系温度变化可以求得什么物理量?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可以求得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 =m c Δt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8
热化学方程式
3、请在下列的药品中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合适 的酸和碱。 50 mL 0.50 mol/LHCl溶液 50 mL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0.50 mol/LCH3COOH溶液 0.7mL 18mol/LH2SO4溶液 50 mL 0.55 mol/LNaOH溶液 50 mL 0.50 mol/LNH3溶液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5
热化学方程式
我们的猜想: 测定强酸强碱反应中和热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需要的仪器和材料: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 计、两支量筒(50ml)、泡沫塑料、泡沫塑料 板、环形玻璃棒。 0.50mol/L盐酸、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2、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 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能较熟 练地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有关热化学方 程式的简单计算。(重点、难点)
1.通过实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局限性,介绍 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 2.采用对比方法明确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 学方程式的区别和联系。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5)ΔH 的单位“kJ/mol”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 量变化是多少千焦,而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以各物质的化学 计 量 数 来 计 量 其 物 质 的 量 时 伴 随 的 能 量 变 化 。 如 2H2(g) + O2(g)===2H2O(g) ΔH=-483.6 kJ/mol 中的反应热是指每摩尔 反应[2H2(g)+O2(g)===2H2O(g)],放出的热量为 483.6 kJ。因此 ΔH 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 ΔH 也要加
+
1 2O2(g)
ΔH = + 285.8
kJ/mol。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6)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表示 反 应 进 行 到 底 ( 完 全 转 化 ) 时 的 能 量 变 化 。 如 : 2SO2(g) + O2(g)===2SO3(g) ΔH=-197 kJ/mol是指2 mol SO2(g)和1 mol O2(g) 完全转化为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 某容器中加入2 mol SO2(g)和1 mol O2(g),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能量 为Q,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故Q<197 kJ。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二、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1.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也要加倍。例如,H2(g)+12 O2(g)===H2O(l) ΔH1=-a kJ·mol-1;2H2(g)+O2(g)===2H2O(l) ΔH2=-b kJ·mol-1,其中 ΔH2<ΔH1<0,且 b=2a。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教学过程,培养 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表参示加反应的物质物质的量 和 反应热 的 关 系 的 化 学 方 程式。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
(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 和 压强 ,若在25℃、101 kPa时进行的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5.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例如,C(s)+O2(g)===CO2(g) ΔH1=-a kJ·mol-1 C(s)+12O2(g)===CO(g)
ΔH2=-b kJ·mol-1 相同量的碳燃烧不充分生成 CO(g),放出的热量少;燃烧充 分生成 CO2(g),放出的热量多,故 a>b,ΔH1<ΔH2<0。 温馨提示:比较反应热时,应注意反应物用量各物质的状态, 是比较数值还是 ΔH 值(带符号比较)。
倍,例如: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另外 反应热还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
选修4人教版·ຫໍສະໝຸດ 学当反应逆向进行,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的大小相
等
,
符
号
相
反,
例
如
,
H2O(l)===H2(g)
3.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 反应中的 能量 变化。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一、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并 用 空 格 隔 开 。 若 为 放 热 反 应 ΔH 为 “ - ” ; 若 为 吸 热 反 应 ΔH 为 “+”。ΔH的单位一般为 kJ/mol。 (2)反应热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 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ΔH是在25℃、101 kPa的 条件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C.在25℃、101 kPa时,1 mol气态H2和1 mol气态Cl2完全反 应生成2 mol HCl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
D.在25℃、100 kPa时,1 mol气态H2和1 mol气态Cl2完全反 应生成2 mol HCl气体,吸收的热量为184.6 kJ
研析:正确理解热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答案:C
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 ”、-“ 单”位和
。
(3)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
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因此可以为分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 倍数。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3.在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或生成物状态不同时,要考虑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4.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而热化学方程式的热效应表示的 是已完成的量。例如,已知273 K时,2SO2(g)+O2(g)===2SO3(g) ΔH =-196.6 kJ·mol-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到平衡时热值Q<196.6 kJ。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 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 分数。
(4)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 能不同,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时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知识点1 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典例1】 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 kJ B.1 mol H2和Cl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
人教版·化学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能较熟 练地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有关热化学方 程式的简单计算。(重点、难点)
1.通过实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局限性,介绍 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 2.采用对比方法明确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 学方程式的区别和联系。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5)ΔH 的单位“kJ/mol”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 量变化是多少千焦,而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以各物质的化学 计 量 数 来 计 量 其 物 质 的 量 时 伴 随 的 能 量 变 化 。 如 2H2(g) + O2(g)===2H2O(g) ΔH=-483.6 kJ/mol 中的反应热是指每摩尔 反应[2H2(g)+O2(g)===2H2O(g)],放出的热量为 483.6 kJ。因此 ΔH 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 ΔH 也要加
+
1 2O2(g)
ΔH = + 285.8
kJ/mol。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6)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表示 反 应 进 行 到 底 ( 完 全 转 化 ) 时 的 能 量 变 化 。 如 : 2SO2(g) + O2(g)===2SO3(g) ΔH=-197 kJ/mol是指2 mol SO2(g)和1 mol O2(g) 完全转化为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 某容器中加入2 mol SO2(g)和1 mol O2(g),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能量 为Q,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故Q<197 kJ。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二、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1.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也要加倍。例如,H2(g)+12 O2(g)===H2O(l) ΔH1=-a kJ·mol-1;2H2(g)+O2(g)===2H2O(l) ΔH2=-b kJ·mol-1,其中 ΔH2<ΔH1<0,且 b=2a。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教学过程,培养 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表参示加反应的物质物质的量 和 反应热 的 关 系 的 化 学 方 程式。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
(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 和 压强 ,若在25℃、101 kPa时进行的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5.两个有联系的不同反应相比。例如,C(s)+O2(g)===CO2(g) ΔH1=-a kJ·mol-1 C(s)+12O2(g)===CO(g)
ΔH2=-b kJ·mol-1 相同量的碳燃烧不充分生成 CO(g),放出的热量少;燃烧充 分生成 CO2(g),放出的热量多,故 a>b,ΔH1<ΔH2<0。 温馨提示:比较反应热时,应注意反应物用量各物质的状态, 是比较数值还是 ΔH 值(带符号比较)。
倍,例如: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另外 反应热还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
选修4人教版·ຫໍສະໝຸດ 学当反应逆向进行,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的大小相
等
,
符
号
相
反,
例
如
,
H2O(l)===H2(g)
3.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 反应中的 能量 变化。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一、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并 用 空 格 隔 开 。 若 为 放 热 反 应 ΔH 为 “ - ” ; 若 为 吸 热 反 应 ΔH 为 “+”。ΔH的单位一般为 kJ/mol。 (2)反应热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 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ΔH是在25℃、101 kPa的 条件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C.在25℃、101 kPa时,1 mol气态H2和1 mol气态Cl2完全反 应生成2 mol HCl气体,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
D.在25℃、100 kPa时,1 mol气态H2和1 mol气态Cl2完全反 应生成2 mol HCl气体,吸收的热量为184.6 kJ
研析:正确理解热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答案:C
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 ”、-“ 单”位和
。
(3)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
常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因此可以为分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 倍数。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3.在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或生成物状态不同时,要考虑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4.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而热化学方程式的热效应表示的 是已完成的量。例如,已知273 K时,2SO2(g)+O2(g)===2SO3(g) ΔH =-196.6 kJ·mol-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到平衡时热值Q<196.6 kJ。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 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 分数。
(4)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 能不同,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时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选修4
人教版·化学
知识点1 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典例1】 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分子H2和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 kJ B.1 mol H2和Cl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