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中西方对宇宙美的欣赏有何区别
宗白华:西方人向宇宙作无限追求,中国人从无穷世界返回到万物,返回到自我。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西洋人站在固定地点、在固定的角度透视,他的视线失落与无穷,驰于无极。”“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固定的节奏。”
2、分析“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美是事物本身的美,苏格拉底说的美是事物适合使用者的美。前者是自在之美,后者是自为之美。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即“事物本身的美和一个事物适宜于其他事物的美”:前者是事物本身的美,是自在之美;后者是事物适合使用者的美,是自为之美。
自为之美总是包含着效用的因素,而自在之美就没有这些因素;自在之美是绝对的,自为之美是相对的,因为同一个事物可能符合这一种效用。
3、怎样理解柏拉图的“美是理式”
柏拉图理式论的内容:每一种物都和其他任何一种物有所区别,因此它具有一系列本质特征,而物的所有这些本质特征的综合就是物的理式。
美的理式具有永恒性、绝对性、先验性和单一性。
具体事物都有美的理式。
4、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论述有何特点
(1)对柏拉图理式论的批判
相同:都主张物的存在,要求它是某种理式的载体。
不同:亚里士多德批判柏拉图关于“一般理式可以脱离个别的事物”的观点。物的理式在物的内部,不脱离物来理解物的理式。“一般在个别之中”,存在于物内部的理式,既是一般性又是个别性。
(2)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
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产生于一定尺度。
第二章
1、比较致用、比德、畅神的审美观
(1)致用:指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在人类社会初期,致用的自然审美观适用于所有国家。实用的、功利的原因决定了人类在自然审美领域首先欣赏动物的美然后才能欣赏植物的美。
(2)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形成于春秋时代,是儒家学说的表现,将儒家思想和心中的“仁政”、“礼教”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缺点:不能引导人物专注于自然本身之美,而用他们比附人的德行。
进步:已经表明人类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与功利相脱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3)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
2、分析理解“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
澄怀味象: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画山水序》
澄怀:指虚淡空明的心境。味:指审美享受,审美愉悦。象:指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
“澄怀味象”体现了宗炳的“畅神说”,观赏山水,引起无限的情思,目的只不过是让精神愉快罢了,鲜明地突出了人的审美的愉悦功能。
澄怀观道:澄清心中一切已有之见,在心无旁骛的情况下,观照宇宙里最有神最玄远却又迷沦万物的生命本体。
“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活动。
3、“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和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提出的一个涉及审美活动本质的美学命题,这个命题既承认了美的客观存在,又强调了人的主观感受。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传达的美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1)美不自美——做“美”的发现者。
(2)各美其美——做“美”的淘金者。
(3)美人之美——做“美”的守望者
(4)美美与共——做“美”的拓荒者
朱光潜:单靠自然不能产生美,要是自然产生美,人的意识一定要起作用。
黑格尔: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即为我们,为审美意识而美。
因此,外物并不能单靠他们自己成就为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
4、怎样欣赏自然美
自然美,指的是自然界中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自然景物的美。
自然美起于人和宇宙生命的契合,单靠自然不能产生美,要是自然产生美,人的意识一定要起作用。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即为我们,为审美意识而美。。自然美呈现出自然的自由生命,这和同样具有生命的主题产生一种契合,即人与宇宙生命的契合,自然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在人心中唤起一种情调,而其与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即自然现象与人的情调的契合。
狄德罗把欣赏自然美的能力概括为想象、敏感、知识。
自然美的欣赏应从三方面着手:先是在欣赏前做好准备工作,对自然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在欣赏自然美时要切记注意事项,保证整个过程顺畅舒心;第三是加强对欣赏自然美的美感深化,结合自身的审美经验,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更大的审美满足。
第三章
1、什么是晋人的人物品藻
人物品藻:对人的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
晋人的美是魏晋时代美的高峰。他们追求人格美和形体美和相术。
人格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形体美:《诗经》305首,30多首诗歌颂人形体美。
相术看人:人命承天,必然通过外貌来传递。
人物品藻就是人物评论,晋代的人物品藻主要是指对人物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乃是以人为着眼点,进行由表及里、由外及内,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与评价;换言之,就是对人进行从形骨到神明的审美批评和道德判断。这种文化现象,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思潮以及审美观念等等,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怎样看待人体美学问题
人体美学作为人的美的一部分,属于自然美的范畴。
(1)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对人体比例的研究上:莎士比亚极度推崇毕达哥拉斯学派中黄金分割、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阿尔伯蒂等(2)奥古斯丁认为女性肉体是美的,如果她不成为肉体享受和种系繁殖的对象时,她会更美。
(3)人体美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如:束腰、缠足等)
(4)普洛丁:鄙视肉体美,崇尚原初的、绝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