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2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填空要点1.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是一种适应,而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皮亚杰认为影响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是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以及平衡化。

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经历四个独特的本质完全不同的阶段。

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他认为,教学要取得效果,必须考虑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

3. 艾尔金德提出,这种青春期自我中心主义包含两个独特而有趣的方面:个人神话和假想观众。

4.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玛西娅(J.Marcia)等人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会有四种不同的情况:同一性迷乱、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

5.科尔伯格通过研究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6.建构主义提出的教学设计有:随机通达教学、支架教学、抛锚式教学设计和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7.桑代克根据其试误说,总结出了三条学习规律,分别是准备律、效果律和练习律。

8.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更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9.个体一般通过两种形式获得概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同化。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影响新的学习。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性;他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材料的复杂程度,他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1. 布鲁纳认为,认知表征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动作表征、形象表征和符号表征。

12.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 言语信息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态度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1)(2)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1)(2)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具体大纲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进行自我调适和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的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1)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2)教师身心发展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3)在具体的互动讨论过程中,师生双方的心理活动规律(4)师生身心发展心理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三.教育心理学独立诞生的标志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一著作,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且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指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3.实验法(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第一章简答题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认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心理适应过程。

同化、顺应和平衡化推动着个体心理不断地发展。

皮亚杰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

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通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皮亚杰将智慧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1.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一岁半、两岁)2.前运算阶段(2岁到六七岁)3.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到十五岁)简答题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人类心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工作分析()就是把一种完整的工作分解为一个个重要的活动项目和工作要求项目。

也就是在多种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把一种工作的特点、活动项目及其内容、使用的工具与设备、工作环境、操作标准和从业要求等要素,准确而又较为详尽地描述出来。

关键事件技术()工作研究的输出模式:工作研究的任务是考察职业特性,主要是着眼于工作行为所应达到的结果(即输出),以便确定从业者应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或能力,并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与内容。

这种策略以工作(的功能、任务和结果)为中心,而不是以从业者为中心,来考察职业素质与教育,被称为输出模式。

工作研究的输入模式:即考察职业劳动中究竟使用了哪些知识或技能,也就是要确定究竟要向个人输入什么样的知识或技能才能,才能保证他胜任这种职业劳动。

这是以人(及其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中心,来评价、选择和培养从业者。

练习律即通过大量的练习或实践来获得动作技能,这是在量方面对动作学习的要求。

它要求多次进行示范,让学习者模仿,多次发出运动指令,让学习者执行,也就是把刺激与反应作多次联接。

没有练习或实践就不可能有技能。

强化律即根据学习者动作反应的结果,对他施加某种力量,以便增强合乎要求的动作,削弱不合要求的动作。

外部强化是别人对学习者施加的强化替代强化则是通过强化一个学习者,而间接地强化其他学习者自我强化则是,学习者已经认可了某种学习目标和操作标准,或者自己建立了某种学习目标和操作标准。

在学习过程中,他就把学习结果对照这种目标与标准,如果达到了,他就作自我肯定,从而增强了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果没达到,他就作自我否定,就会放弃自以为不合理的做法,寻求其他做法。

反馈律即通过让学习者知道动作学习的结果,来提高动作学习效果,这是对动作学习的质的要求。

知觉痕迹是对动作反应的暂时感知和短暂记忆,是在练习中获得的,是动作反应正确与否的一种即时的内部反馈系统,用来追踪和记录动作反应情况。

它所反馈的信息非常精细,包括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方面。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章绪论第二节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p5;<1>概念与对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既包括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时的心理现象,也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时的心理现象及规律,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职业院校情况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一);职业教育教学环境;是教师和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时所处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 特殊关系的定义;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有正确的育人观,尊敬爱生,教育相长.特殊意义,活动过程,时间地点的定义.p6第四节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p14<1>;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就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实质.(2)教育性原则:就是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手段,方法,措施及内容亚龙班金禄合制1都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有教养意义.(3);整体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课题设计,资料分析,观点确立中,从全面,发展.联系的角度出发,防止片面,静止,孤立的分析问题.(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养心理学的课题来自教育实践,它的研究结果要付诸教养实践,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者必须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2>;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在教养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2);调查法.如通过谈话要求学生本人作口头回答,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平时在家的情况,通过查阅材料进行分析.(3);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4);个案研究法.是对少数人或个别人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自己工作实践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做出结论,使它们上升到教育理论的程度.第二章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亚龙班金禄合制2第一节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p25页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1>学习心理问题.(1)学生目标不够明确.(2)学习动机不强.(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4)学习认知能力水平较低.(5)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2>;情感心理问题.(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2)社会情感表现冷漠.(3)挫折容能力低.(4) 情绪体验消极.<3>;人际心理问题.(1)社会性交往萎缩.(2)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3)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4)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5)网络交往失度.<4>择业心理问题.(1)依赖退缩心理.(2)紧张焦虑心理.(3)思维定势心理.第二节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p30页心理健康标准<1>正视现实.<2>正确的自我评价.<3>和谐的人际关系.<4>情绪健康.<5>人格完整和谐.<6>智力发育正常.<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8>顽强意志.<9>适应能力强.第三节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择业三亚龙班金禄合制3方面.P41;<三>学习过度焦虑的调适和训练;<1>认知辅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过分担心是没有根据的,有害的.<2>松弛训练.运用暗示方法,自己给自己下达松弛的指令,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双手---双脚.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3>自我暗示.让学生自己编一句提高自己信心的话,如”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出水平来”,重大考试前5~7天,每晚临睡前默念三遍.<4>劳逸结合.告诉学生考试前夕一定要注重休息.第三章职业教育中的教师心理第一节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p54;<二>;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1>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乐于学习,用于创造,对新鲜事物具有敏感性.<2>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试图传播或接受某种价值观念.亚龙班金禄合制4<3>影响学生积极,乐观情绪的建立.情绪对人的心理素质起着核心作用,健康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4>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健全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体体现.第三节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p66;<一>;职业院校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教师角色有合理的认知.<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的控制情绪.第四章职业教育学习心理第一节职业知识的学习;亚龙班金禄合制5p77页;<二>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1>复述策略.复述指为了保持信号而对信息进行多次反复实记的过程.<2>精加工策略.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例,推理或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3>组织策略.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第二节职业学习中的迁移:p83;<一>学习迁移概述;<1>迁移的含义.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迁移的分类.(1)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根据迁移的影响顺序,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发生的方向,迁移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把迁移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第五章一、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力。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2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2

职业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说来,它主要是研究职业教育情景中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心理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适应现代社会职业教育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是什么?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更好地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服务。

研究领域是:包括有关的职业学习理论、职业教学理论、职业素质的评价与指导和职业心理保健相互联系的四大块。

研究对象:是有思想感情、有个性的、整体的人,在职业学校教育的情景中,应以全体学生为范围,以每个学生的身心全部为对象所采取的研究取向。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哪些是这门学科的特殊方法?可以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研法。

其中工作分析是这门学科的特殊方法。

四.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有什么素质要求?1.具有现代观念2.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3.拥有一技之长4.丰富的工作经验5.良好的协作精神6.健康的心理状态五.什么是关键能力?具体包括哪些能力?构成职业能力的因素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即“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虽然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可以迁移、泛化到其它不同职业领域的能力,属“非专业能力”,亦即“关键能力”。

具体包括:职业行为能力、交往合作能力、方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

六.教师职业应具备的素质要求1.热爱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2.精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修养3.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4.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5.有较强的创新能力6.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第二章学习的概述一.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教学心理学对学习的狭义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1、1879年作为心理学诞生的一年,把冯特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2、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分为:1、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是研究学生职业技术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的科学。

3、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而言,主要是研究职业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4、是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情景中的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简单的讲,职业教育心理学式研究职业教育中的教与学的心理学。

3、五种要素三个过程: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的过程。

4、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职业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及其相互作用;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及教法选择(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重要是由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两部分组成,以职业为导向);职业学校课堂管理与班级建设;职业心理评测以及职业心理健康辅导。

第二章1、变量:是指在量或质上可以由变异的概念或属性。

研究变量:研究者所需要的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因素。

常量:是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相同的特征和条件。

2、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差异。

3、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形成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通过感觉器官不断接受各种信息,经过脑对信息的储存、理解、组织加工对客观事物本质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反映过程。

4、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叫感知。

感知得到的经验能贮存在头脑中,必要时借助于记忆将有关信息提取出来叫记忆。

克服困难的心理现象叫意志。

5、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状态。

6、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也是密切联系的。

7、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的产物,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1.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培根的认知发展理论等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理论: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阿道导的个体成长理论等3.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三、学习与记忆1.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学习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任务因素、环境因素等3.记忆的基本概念和过程4.记忆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学习材料特征等四、情绪与动机1.情绪的定义和功能2.情绪的分类和特点:基本情绪、复杂情绪等3.情绪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等4.动机的定义和功能5.动机的分类和特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等6.动机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任务因素、环境因素等五、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方法1.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施2.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3.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原则4.教学策略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六、个体差异和特殊教育需求1.个体差异的类型和影响因素2.个体差异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3.特殊教育需求的定义和特点4.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七、评价与测量1.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2.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观察法、测试法等3.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测量的可靠性和效度八、学校和课堂管理1.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学校管理的方法和策略3.课堂管理的目标和原则4.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九、家庭和学校合作1.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意义和目的2.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方式和策略3.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挑战和困难以上是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和重点标注,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有意义学习陈述性知识成就动机最近发展区学习风格强化物普雷马克原则程序性知识负迁移自我效能感概念同化策略性知识正迁移教育心理学内部动机上位学习学习迁移替代强化符号学习发现学习先行组织者智慧技能学习学习的顿悟说下位学习特殊学习迁移准备律认知地图相关研究二、简答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2.简述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的过程。

3.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6. 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7. 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8. 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9. 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0.简述当代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3.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

14.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5.简述韦纳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16.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7.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内容。

18.简述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9.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类型有哪些?20. 动作技能形成有哪几个阶段?21.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22.简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23.简述动作技能的主要分类。

24.简述品德心理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

25.简述桑代克对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三、论述1. 试析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2. 举例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3. 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对于教育的意义。

4.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5.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6. 试分析比较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奥苏贝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7.试分析学习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8.试分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意义。

9.试分析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在学生行为塑造中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和运用行为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学科分支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被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桑代克也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集中表现为:一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

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4、完善时期(20世纪80东代以后)(二)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新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新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行动研究:是应用型研究的一种方式,用来回答一些与学校或课堂有关的具体问题。

这种研究可以由教师、学校管理者或其他的教育专家来完成,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验法。

P192、相关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和行为作出解释。

相关研究的基本程序是,在两个或多个变量上测量每个被试的数值然后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式来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P173、实验研究:在教育心理研究中,用实验研究来探讨因果关系,研究者通过有计划地操纵一个或一些变量,然后观察和测量某一感兴趣的变量变化,揭示因变量的变化是否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从而确定二者之间是否为因果关系。

P184、图式: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

P295、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儿童大约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P326、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P447、替代强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的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

P1198、负强化:移除环境中的厌恶刺激,使得行为频率增加。

P1089、普雷马克原则:也叫祖母原则,指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化等级,在强化等级形成的心理中,处于较高一级的强化物比处于较低一级的强化物更容易引发操作行为,所以处于较高一级的活动可以强化处于较低一级的活动。

P10810、连续接近技术:将目标行为分解成一个个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给予强化,直到获得最终的目标行为。

(通过不断强化有机体的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使他逐步形成这种行为。

)P12211、自我效能感:班杜拉将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其中效能期待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种活动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答:1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是研究学生职业技术知识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的科学.3是研究职业教育境况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4是研究职业教育教学境况中教师和学生及其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内容:1职业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及其相互作用。

2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及教法选择。

3职业学校课堂管理与班级建设。

4职业心理测评以及职业心理健康辅导。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以教育心理学为主体,综合社会心理学,工业劳动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内容,有机组织构成的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其根本目的是揭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解决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职业教育服务。

第五章1,简述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向对职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1)要求职教教师由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2)要求职教教师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跨学科和团队合作能力,3)要求职教教师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并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4)要求职教教师能够了解灵活的教学制度的内容,能够依据相关标准对学生现有能力进行评估,判断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并且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2,教学过程模型表明教学过程包含哪些环节?答:确定教学目标,分析任务,确定原有水平,课的开发,教授,评价,目标达到了吗,找出成绩不良的原因吗?提出补救教学措施修改课程。

3,什么是教学设计?有何特征?答: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特征:1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2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喝决策性活动。

3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何为心理学?心理学是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那么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呢?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1.感觉•感觉是对于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概念:感受性是对事物的感觉能力;感受阈限是指能引起个体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的特性:(1)整体性(2)选择性(3)理解性(4)恒常性3.记忆•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的事物映象在头脑中的储存和遗留。

•记忆表象:个体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事实在头脑中保留的事物形象。

•记忆过程包括(1)识记,(2)再认和回忆•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想象•想象是人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类型:(1)再照想象(2)创造想象(3)幻想5.思维•思维是人脑间接地、概括地反应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心理过程。

•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4)系统化与具体化二、心理学的职能?•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制行为;改善行为;一、何为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如何?•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院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职业教育教学情境:是由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已经构成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师和职业院校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所进行的旨在使学生掌握职业技师知识,形成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养成一定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学习者的主体性主动参与的形成;知识如何建构;最近发展区的创设;学习者中心的营造• 2.学习者的能动性元认知;自我控制;• 3.学习者的内在过程机制深层加工过程• 4.社会环境的影响同伴合作• 5.实际情境的影响问题解决• 6.文化背景的影响•7.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信息技术的利用三、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地反应事物的实质。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1)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1)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⑴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材料,将这些原则转变为一定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⑵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提供的是一般性的理论指导,教师在应用一般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还需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自己的特定问题.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60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⑴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系统正在发生变革,多媒体网络环境将成为21世纪学习的主要环境,这一新的教学传媒环境给学习和教学提供了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潜在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使得传统学习和教学理论所隐含的某些假设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⑵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③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④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⑤研究情景性环境的影响⑥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⑦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⑧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布鲁纳:(1) 主动性研究(2) 反思性研究(3) 合作性研究(4) 社会文化研究(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3、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

4、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

5、心理现象虽然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方面,但它们是密切联系的。

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已形成的人格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的以表现,使人的各种心理过程总带有个人的色彩。

事实上,心理过程中体现着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也影响着心理过程,二者是心理现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6、心理现象的具体结构图: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7、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一)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

它保留了实验室实验法能主动获取所需心理事实并探究原因的优点,也体现了一般观察法减少严格控制、提高真实性的优点。

其缺点是容易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

(二)测验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心理测验有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程度。

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程度。

(三)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1)书面调查,即问卷法,便于定量分析。

(2)口头调查:即访谈法。

(四)临床法:它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职业教育⼼理学复习提纲第⼀节职业学校学⽣⼼理发展概述⼀、发展和⼼理发展的含义1.⼈的发展:是指⼈类从胚胎、出⽣、成熟、衰⽼直⾄死亡的整个⽣命进程中所发⽣的⼀系列⾝体和⼼理变化。

这些变化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且保持时间长。

2.⼼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的有次序的⼼理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与发展是逐渐、连续⽽有规律。

⼆、⼼理发展的特征(⼀)⼼理发展是⼀个既有阶段性⼜有连续性的过程(⼆)⼼理发展具有⼀定的⽅向性和顺序性(三)⼼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四)⼼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五)⼼理发展各个⽅⾯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六)⼼理发展是逐渐分化和统⼀的过程三、⼼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对⼈的发展来说,社会环境及教育则成为主要的环境因素。

关于遗传和环境两者如何影响和制约⼼理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遗传决定论——代表⼈物:⾼尔顿(创始⼈)、霍尔(复演论)、格赛尔遗传决定论⽚⾯强调家庭出⾝,过分夸⼤先天遗传的作⽤,忽视了后天的作⽤。

(⼆)环境决定论——代表⼈物:洛克(⽩板说)、华⽣、斯⾦纳容易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否认⼼理反映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夸⼤环境的作⽤,是⼀种机械的发展观。

(三)⼆因素论——代表⼈物:斯滕、美国的吴伟⼠对遗传和环境两者关系处理⽐较机械,未能看到两者的辩证和动态的关系(四)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遗传素质和⽣理成熟是个体⼼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2.社会环境与教育在⼀定条件下对个体的⼼理发展起决定作⽤。

3.个体⼼理发展动⼒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的⼼理⽭盾运动发展的。

⼀、⽪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观职业学校学⽣的年龄阶段属于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特征有:1.假设—演绎思维2.抽象思维3.系统思维(⼆)⽪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特征1.认知发展的历程受遗传与环境⼆者交互作⽤的影响2.认知发展亦即智⼒成长3.⼈类的认知发展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两⼤特征(三)⽪亚杰认知发展论对职业教育的启⽰1.根据学⽣的思维⽔平实施知识教学2.遵循学⽣认知发展顺序设计教学内容3.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内容1.社会⽂化是影响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2.认知思维与语⾔发展有密切关系3.从实际发展⽔平延⾄可能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论对职业教育的启⽰1.教学的最佳效果产⽣在可能发展区2.适时辅导学⽣是教学的不⼆法门第三节职业学校学⽣的社会化发展与教育⼀、⼈格的发展(⼀)⼈格的含义:主要是与他⼈相区别的个⼈特征(⼆)⼈格的发展阶段——埃⾥克森⼼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基本内容(1)⼋个阶段(2)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个发展危机(3)困难没解决,⼼理危机继续存在;困难解决了,就会继续发展(4)成功且合理地解决危机,有助于发展健全的⼈格(5)⼈格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2.对职业教育的启⽰(1)发展其中危机重重,⾃我成长不易(2)教育发展的动⼒也可能是发展的阻⼒(3)全⼈教育思想贯穿⼼理社会发展始终⼆、⾃我意识的发展(⼀)⾃我意识的含义⾃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以及⾃⼰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我关系的意识。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___湖南省老师资格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___湖南省老师资格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20世纪20-50年代)、成熟(20世纪60-70年代)、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后)。

5、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6、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7、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8、补充知识: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心理发哪儿几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11、12-14、15岁)这是个体从童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

①其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形象作支柱,出现反省思维。

②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D 2.B 3.A 4.D9.D 10.B 11.A 12.A13.C 14.A 14.A一、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职业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是( D )。

A.职业教育教学情境 B.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C.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D.教育学制#在下列各陈述中,包含了学习的迁移的思想的是( B )。

A.近朱者赤B.温故知新C.曲不离口D.长善救失#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 )。

A.获得解答 B.获得奖励 C.获得表扬 D.获得特权#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职学生处于哪个年龄发展阶段( C )。

A.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D.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以下不属于前运算阶段特征的是( D )。

A.运用符号功能 B.还未建立守恒概念C.自我中心倾向 D.掌握守恒,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态度的成分不包括( C )。

A.情感 B.认知 C.个性 D.行为#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短时间内看不清室内的事物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D )。

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下列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C )。

A. 骑自行车B. 洗衣服C. 心算D. 听到声音#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塑造行为的关键是( C )。

A.试误B.顿悟C.强化D.模仿*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A 布鲁纳B 赞可夫C 杜威D 加德纳*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A 个案发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一个调皮学生在课堂中不守纪律,老师请他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A 正强化B 负强化C cen罚D 消退*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A 最新的内容B 最形象生动的内容C 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D 事例和案例*个体动作的发展按照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发展的规律,这说明的心理规律是-----A 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 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另外,请大家注意这些内容:迁移的类型、课堂管理的概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和中职生有关系的内容、归因表格、学习流派、成就动机、意义学习的概念、迁移理论中的共同要素说、元认知策略的类型、知识的三大分类、二、辨析题(先判断正确还是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什么?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为结构中已有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2.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是指三个环节的特点。

顺从: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不一致认同:在思想、感情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

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3.迈克卡等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有哪些类型?比喻: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获取信息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称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习的动机具有重要影响。

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是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2、监视策略3、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1、学习时间管理2、学习环境的设置(管理)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4.多元智力理论和学生的发展,比喻学生学习差,就是智力低多元智力原理,九项智力1、言语---语言智力2、逻辑---数理智力3、视觉---空间智力4、身体---运动智力5、音乐---节奏智力6、交往---交流智力7、自知---自省智力 8、自然观察智力 9、存在智力5.知识的分类,比喻类型不同,是不是就性质不同?知识的分类:1)、按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的分类A、陈述性知识: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为操作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关于如何获得新知识,及如何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知识。

2)、按认知目标知识维度分类A、事实性知识:a、术语知识 b、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B、概念性知识:a、类别与分类的知识b、原理与概括的知识c、理论、模式与结构的知识C、程序性知识(认知的知识):a、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b、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识c、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D、元认知知识:a、策略知识b、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包括适当的情境性和条件性知识c、自我知识6.动机的心理构成要素是什么?学习需要: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某种缺失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通过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主观需求来体现。

诱因:是外部提供的满足需要的条件或刺激物,它可以是简单、复杂的事件。

7.学习迁移概念的理解,掌握学习迁移的定义。

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的分类:1)、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影响的作用2)、根据迁移的影响顺序,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8.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的。

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企图表现出来的行为意图,它构成行为的准备状态。

一个人的态度会表现在行为。

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态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并非绝对的正相关对工作满意的人,工作效率可能很高,但对工作持消极态度,感到不满意的人,工作效率也可能很高。

9。

课堂管理的主要内容?意义:是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采用的所有积极行为含义:1)、本质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2)、课堂管理始终围绕课堂教学进行,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手段和保障。

3)、课堂管理是一个众多要素参与的过程,既包括人的因素,又包括物的因素;既包括观念性因素,又包括操作层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的因素 4)、课堂管理的范围十分广泛,其核心内容是建立课堂常规、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目标:1)、让学生知道并执行在学校环境下“应该做”和“不能做”的行为2)、帮助更多的学生专注于学习,减少注意力的转移3)、推进教学进程的流畅性4)、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0.动作技能自动化阶段的特点?自动化阶段(动作迅速、准确、几乎不需意识控制)11.认知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的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

在S_R联结的建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多次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行为主义(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认知学习主义:主张学习是通过理解、主动的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不是受习惯支配而是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环境,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把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认为学习不是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S_R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认知主义(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1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内容?第一: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第二:由于受到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道德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第三: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的顺序。

道德水平判断标准阶段表现前习俗水平行为结果1、惩罚和服从取向:以避免惩罚和服从权威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考虑自己)对:海因兹偷药没有被抓住错:海因兹偷药被抓住2、功利取向:以是否能满足个人需要作为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朴素的利己主义)(考虑自己)对:如果妻子的病好起来,海因兹会感到开心的习俗水平社会规则3、“好孩子”取向:以取悦重要他人(家庭、同伴、教师)并得到他人的认同进行判断(考虑周围的人)4.好公民取向:维护社会秩序是公民的义务,不能违反法律法规考虑一个国家后习俗水平内化的道德标准5.社会契约取向:法规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服务的,符合公众需要的应遵守;不符合的可修改灵活考虑一个国家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道德认识超越社会法律法规,适用于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和全人类的正义考虑全人类三、问答题1.试述经典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原理?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经典条件性反射,形成刺激于反应联结的过程。

所谓经典性条件反应就是一个刺激替代的过程,及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原有的、能自然引发某种反应的无条件刺激。

2.试述概念的结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一般概念结构的五要素:1、概念的符号2、概念的例证3、概念的属性4、概念的内涵和外证5、概念的定义3.试述班杜拉的三种强化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内容?一是直接强化,即对学习者做出的行为反应当场予以正或负的刺激。

二是代替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三是自我强化,指儿童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判断标准,结合个人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正或负的强化。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

5.举例说明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关系?外部动作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体现者,心智活动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在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心智技能,也需要动作技能,比如阅读过程中,眼部动作是动作技能,而阅读效率里眼部动作只是部分标准,要提高阅读效率,最重要的是理解力,这是一种心智技能。

6.举例说明什么是正迁移和负迁移?1、正迁移是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如学会骑自行车在学摩托车会比较容易,因为二者机头的平衡技术是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