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诗赏析
柳宗元诗歌鉴赏
柳宗元诗歌鉴赏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唐代:柳宗元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译文及注释译文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
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
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
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注释⑴峒:古代对广西、湖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泛称。
氓(méng):民,百姓。
⑵郡城:郡治所在地。
这里指柳州。
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诗:“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译文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
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
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
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注释⑴峒:古代对广西、湖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泛称。
氓(méng):民,百姓。
⑵郡城:郡治所在地。
这里指柳州。
唐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诗:“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⑶异服:不合礼制的服饰;奇异的服装。
《礼记·王制》:“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郑玄注:“异服,若聚鷸冠、琼弁也。
”殊音:异音。
特殊的乐音或声音。
《后汉书·西南夷传论》:“夷歌巴舞殊音异节之技,列倡于外门。
”⑷青箬:箬竹的叶子。
箬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
宋周密《武林旧事·进茶》:“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护以黄罗软盝,藉以青箬。
”⑸趁虚:即“趁墟”。
赶集。
宋钱易《南部新书》辛:“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谓之趁虚。
”⑹御腊:就是御寒的意思。
腊,腊月,即阴历十二月,是天气很冷的时候。
山罽(jì):山民用毛制作的毡毯一类的织物。
柳宗元最著名的古诗
柳宗元最著名的古诗一、《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赏析】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二、《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赏析】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
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
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
三、《溪居》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译文】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赏析】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的忧愤。
“来往不逢人”句,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
这里也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
这首诗的韵味也就在这地方。
四、《南涧中题》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江雪》古诗赏析
《江雪》古诗赏析江雪,是一首流传至今的古诗。
它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将对《江雪》这首古诗进行深入的赏析,探讨其诗意、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诗人柳宗元在《江雪》中运用了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巧妙地描绘了一个冬日寒冷的江景画面。
首句“千山鸟飞绝” ,一下子将读者带到了一个荒凉无人的江边,给人以寂静、冷清的感觉。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却让江景增添了几分萧瑟和孤寂之感。
翁字形容主人公,使诗情更具现实意味。
在《江雪》中,诗人充分利用了形象的比喻和对比,通过对冬天与春天、白雪与黑煤的对比,使整个诗歌形成了鲜明的画面对比。
白雪、黑煤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寓意着寒冷与温暖、生机与死寂。
而诗中的眼睛一截斜阳,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受,是对冬天春天的过渡。
此外,诗中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手法——黄裳句式,使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而不失深情。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点明了中国豪杰辈出、英才纷呈的风采。
《江雪》不仅仅是一首讴歌自然景色的诗歌,更多地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状况的思考。
诗中的江雪,既可以象征着优美的风景,也可以由此引申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他以江雪为媒介,借景抒怀,从中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忧国忧民的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首诗的结构上,作者采用了四六句或者五七句相间的古诗韵律方式。
这种诗体形式不仅使整首诗篇音调和谐,也使得诗歌更易于记诵,增加了诗歌的传唱度。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江雪》这首古诗赏析不能局限于字面意义的揣摩,我们还应该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来理解其深层含义。
柳宗元是唐朝末年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作品中流淌着对社会矛盾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因此,在欣赏《江雪》这首诗时,我们就像是在看柳宗元思想的一面镜子。
综上所述,《江雪》这首古诗通过简洁而鲜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冬日寒冷的江边景色,以此抒发作者思乡之情和忧国忧民的心声。
柳宗元著名的诗赏析5篇
柳宗元著名的诗赏析5篇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柳宗元著名的诗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觉衰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斟。
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
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
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
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
一般读者都知道柳宗元的诗中总是充满了一种酸楚哀怨,凄婉幽深和感厄愤郁之情。
特别是在永州所作诗篇,取境大都以清冷、幽僻、寂静为主色调,读起来给人以郁闷压抑、吞吞吐吐的感觉,总缺少一些豪迈潇洒、明快超脱。
而此诗却一反常态,使人耳目一新,在柳宗元诗集中,可算得上十分难得的“快诗”。
《觉衰》诗的“快”,首先表现在对衰老的态度上。
面对提前来临的衰老,他不再是悲悲切切,嗟叹不已,而是显得超脱旷达。
这种态度表现在诗的一、二层中。
诗的第一层写“衰至”的感受。
衰老虽然不期而至,而且来势凶猛。
四十岁左右正值盛年的柳宗元,已经是“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显出了十足的老态龙钟之状。
诗的开头,可谓是曲尽老态。
留下一个应该怎样面对过早到来的“衰”的问题。
诗的第二层,是写对“衰至”的认识和理解。
笔势一转,陡然生力,表现了诗人的独特见识。
他以穿越古今、看透人生的目光,找到了面对衰老的最好的方法——潇洒和超脱。
诗中写道:“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古代的寿者如彭祖、老聃,早已消失于人世间了。
人人称颂的周公、孔子,也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归于寂静了。
无论是长寿者,还是圣贤者,都无法逃避必死的自然法则。
这是一段非常富有哲理的议论。
诗人把寿者、圣者同普通人等量齐观,一切的人在衰老和死亡面前,都是公平无私的。
柳宗元诗歌
柳宗元诗歌一、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柳宗元以文才卓越、思想深刻而闻名于世,其诗歌成就更是卓越非凡。
二、柳宗元诗歌特点1. 唯美自然柳宗元的诗歌非常注重描绘自然景物,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悟去展现大自然的美。
他善于运用具象的描写手法,刻画自然景物,使诗歌浸透着浓厚的自然气息。
2. 深情内敛柳宗元的诗歌中透露出一种深情内敛的情感。
他往往以一种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内心所感,通过对孤寂、别离、沧桑等主题的描绘,反映人生的苦短以及对情感的思考。
3. 善用对比手法柳宗元的诗歌中常常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照不同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对世事的看法,展现出深刻的思考和哲学意味。
他善于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涵,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4. 崇尚自由柳宗元崇尚自由,他的诗歌中常常表达对物质社会、官场权力的不满,对自由、底层人民的关怀。
他通过对庸俗现实的批判,追求内心的美好和自由的境地。
三、柳宗元诗歌赏析1.《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孤寂和寂静的景象。
寒江雪象征着冷酷的现实,独钓者象征着追求独立自由的人。
整首诗深情内敛,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2.《江畔独步寻花》黄帘谈笑春如旧,柳外微风满院栽。
无限潇湘抄碧落,平沙万里绕蛾摧。
这首诗虽然是描写春天的景色,但却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作者以完美的形象,将自然与人文交融,展现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3.《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野草的生长与凋零作为切入点,抒发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通过对野火与春风的描述,表达了生命力的顽强与不灭,以及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四、柳宗元诗歌的价值柳宗元的诗歌作品独具特色,并且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诗歌艺术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表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自由人性的追求。
渔翁柳宗元古诗赏析
渔翁柳宗元古诗赏析
《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一幅渔翁捕鱼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这首诗的画面感极强,柳宗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渔翁捕鱼的场景。
从“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清晨宁静,到“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的悠然自得,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动人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其次,这首诗的主题突出,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柳宗元在政治上失意后,心境苦闷,却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他以渔翁的形象为寄托,表达了自己希望远离尘世纷争,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
这种生活虽然清苦,但却能让人摆脱世俗的束缚,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最后,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柳宗元的诗常常以景寄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他以渔翁的形象为载体,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总之,《渔翁》是一首充满画面感、主题突出、意境深远的古诗。
通过描绘渔翁捕鱼的场景,柳宗元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失意后的心境,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柳宗元诗词赏析5篇
柳宗元诗词赏析5篇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
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
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
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出当地自己的医生为民众服务。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柳宗元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
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散上诸峰以望故乡。
全诗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作者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达得深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笼鹰词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笼鹰词》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这首寓言诗作于作者初来永州之时。
诗中以笼鹰自喻,抒发作者当年参加政治革新活动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失败后遭到迫害摧残的悲愤;渴望有朝一日能冲出樊笼,展翅高飞,实现其宏伟抱负。
全诗托物言志,感情激越。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五言律诗。
诗的首联点明题旨,渲染气氛,奠定此诗荒寂的整体格调。
颔、颈两联写景,对仗工整,且富有变化,如颔联“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如果将“黄叶”“古木”“溪桥”“荒村”在位置上进行调换,恰与颈联中的“寒花”“幽泉”“寂历”“断续”一一对应。
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
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山水小诗。
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原文】: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韵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评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
“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简析】:这首诗是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色彩和动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
这首七古与柳宗元的另一首五绝《江雪》,都是描写渔翁的。
渔翁的形象都体现着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而艺术上各具特色:《江雪》中的蓑笠翁在孤傲中映着寒光,而这里的渔翁却于高逸中透着凄清。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
柳宗元于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为永州司马,曾遍游这一带山水,先后写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永州八记》,借山水以写幽怀。
《渔翁》诗词赏析
《渔翁》诗词赏析
《渔翁》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渔翁的生活和渔船在江上荡漾的景色,展现了一种清幽淡泊的意境。
首先,这首诗的意象非常独特。
渔翁这一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但柳宗元的《渔翁》却别具一格。
他以渔翁为主线,贯穿全篇,通过描绘渔翁的日常生活和江上的景色,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境界。
这种境界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
其次,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却意蕴深远。
柳宗元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意象,如“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等,这些景象和意象不仅具有生动的画面感,而且寓意深远,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此外,这首诗还充满了音乐美。
柳宗元在诗中运用了许多韵律和节奏的变化,使得整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感。
这种音乐美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渔翁的情感世界。
最后,这首诗还体现了柳宗元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渔翁》这首诗中,柳宗元通过描绘渔翁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
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被世俗所束缚和牵绊。
这种思想境界不仅反映了柳宗元个人的心境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和风尚。
总的来说,《渔翁》是一首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音乐美妙、充
满人生哲理的诗歌。
它不仅展示了柳宗元卓越的诗歌才华和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风貌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艺术的层面,更在于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引导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境界。
柳宗元的诗词赏析5篇
柳宗元的诗词赏析5篇尽管柳宗元自称“自幼好佛”,天台宗也把他列为重巽的俗家弟子。
但他却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博采众家,苏轼赞许他“儒释兼通、道学纯备。
”他对佛教的接受,主要是领会佛教义理,以图“统合儒释”,把佛教思想纳入儒家思想体系。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柳宗元的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哀溺文序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哀溺文序》是柳宗元散文(寓言)的代表作之一,是《哀溺文》的小序,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贪于财货、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
是柳宗元“贬时弊与抒孤愤”的篇什之一。
段太尉逸事状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
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
”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柳宗元的渔翁诗句赏析
柳宗元的渔翁诗句赏析
原文:
唐诗《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赏析: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傍",指靠近;"西岩",指永州境内的西山。
"汲",取水;"楚竹",永州故属楚地,此地之竹故称楚竹。
句意为:渔翁晚上在靠近西山的地方泊舟歇息,早上起来打起清澈的湘江之水,燃起江边的竹子生火做饭。
这两句写的是湘江上的渔翁逍遥自在的生活,燃竹煮炊也是引出下文的"烟消日出"。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欸乃",唐时湘中有棹歌名为《欸乃曲》,此指渔歌声。
句意为:渔翁的身影虽然此时已经消失,却留下了炊烟和渔歌声回荡在山水间,令人回味无穷。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句意为:回看水天交接处,渔翁正摇着小舟顺流而下,西岩上悠然而又随意的白云正在互相追逐。
渔翁隐而复现,在天际中遨游,那情形是多么悠闲自在。
此诗是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
诗中所描绘的那种闲适逍遥自在的生活,实际上是诗人鄙视官场上那种钩心斗角的心绪的自然流露。
柳宗元的古诗
柳宗元的古诗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
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见解对唐代文学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深受当时文人士子的喜爱,表现出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一、柳宗元的古诗风格柳宗元的古诗以清新、淡雅、含蓄著称。
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意境和思索。
柳宗元的古诗题材丰富多样,既有自然山水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他的诗作形式自由,内容表达深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1.1 清新淡雅柳宗元的古诗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气质。
他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运用婉约、细腻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他描绘了大草原的美景,笔触细腻轻盈,展现出清新淡雅的意境。
1.2 比喻和象征柳宗元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他的诗作更加富有味道和内涵。
在《江雪》这首诗中,他用江雪来比喻纷乱的人世间,寄托了自己对纷扰世事的不满和追求清净的心意。
二、柳宗元的古诗主题柳宗元的古诗主题广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和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和追问。
柳宗元深刻思索人生的意义,对于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有着独到的见解。
2.1 自然山水柳宗元的古诗中常常出现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他喜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在《江雪》一诗中,柳宗元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江雪的美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纷扰世事的追求。
2.2 人生哲理柳宗元在他的古诗中也经常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他对于人生的喜怒哀乐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思考人生的意义,追问人生的价值。
在他的《江雪》中,他通过描绘江雪的纯净和安宁,寄托了对纷扰世事的不满和追求清净的心意。
三、柳宗元的古诗对后世影响柳宗元的古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清新淡雅的诗风和思想情感的深度,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1 影响唐代文学柳宗元的古诗形式自由、意蕴深远,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作品受到当时文人士子的喜爱,成为其后唐代文学的重要流派。
《江雪》诗词赏析
《江雪》诗词赏析
以下是《江雪》的赏析: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江面和独自在江上垂钓的渔翁,以及远处高高的山峰和漫天飞舞的大雪。
整首诗的画面感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首先,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
柳宗元通过描绘江面、渔翁、山峰和飞雪等自然元素,创造出一个寂静、清冷、空旷的场景。
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其次,这首诗的用词非常简练,但意义深远。
柳宗元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形容江面的寂静和空旷,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来刻画渔翁的孤独。
这种简练的语言形式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才华,也使整首诗更具诗意和艺术感。
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也非常丰富。
柳宗元通过描绘渔翁在江上独自垂钓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孤独、清高、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总之,《江雪》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它通过深远的意境、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柳宗元的才华和艺术追求。
关于柳宗元的诗词赏析大全
【导语】793年,柳宗元进⼠及第。
后因永贞⾰新失败,被贬柳州。
他⾸创“寓⾔”体,寓情⼭⽔⽽不忘国政,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运动。
他著有《永州⼋记》等六百多篇⽂章,被后⼈收⼊《柳河东集》中。
819年,他因病去世,享年47岁,后被宋⾼宗加封为⽂惠昭灵侯。
下⾯就是⽆忧考给⼤家带来的柳宗元的诗词欣赏,希望能帮助到⼤家!1.柳宗元的诗词 《⽥家三⾸》 唐·柳宗元 蓐⾷徇所务,驱⽜向东阡。
鸡鸣村巷⽩,夜⾊归暮⽥。
札札⽾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事,持⽤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眠。
⼦孙⽇已长,世世还复然。
篱落隔烟⽕,农谈四邻⼣。
庭际秋⾍鸣,疏⿇⽅寂历。
2.柳宗元的诗词 《同刘⼆⼗⼋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侍御》 唐·柳宗元 衡岳新摧天柱峰,⼠林憔悴泣相逢。
只令⽂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物论,⼏回中夜惜元龙。
3.柳宗元的诗词 《同刘⼆⼗⼋院长述旧⾔怀感时书事》 唐·柳宗元 弱岁游⽞圃,先容幸弃瑕。
名劳长者记,⽂许后⽣夸。
鷃翼尝披隼,蓬⼼类倚⿇。
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
分⾏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
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
4.柳宗元的诗词 《铜鱼使赴都寄亲友》 唐·柳宗元 ⾏尽关⼭万⾥余,到时闾井是荒墟。
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因寄远书。
5.柳宗元的诗词 《韦道安》 唐·柳宗元 道安本儒⼠,颇擅⼸剑名。
⼆⼗游太⾏,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馀赢。
货财⾜⾮吝,⼆⼥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
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6.柳宗元的诗词 《韦使君黄溪祈⾬见召从⾏⾄祠下⼝号》 唐·柳宗元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畬。
列骑低残⽉,鸣笳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居。
⾕⼝寒流净,丛祠古⽊疏。
诗人柳宗元的古诗词赏析
【导语】柳宗元是唐朝⽂学家、散⽂家和思想家。
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成⼀路。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诗⼈柳宗元的古诗词,欢迎阅读!诗⼈柳宗元的古诗词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 作者:柳宗元 城上⾼楼接⼤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
密⾬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地,犹是⾳书滞⼀乡。
注解: 1、芙蓉:指荷花。
2、薜荔:⼀种蔓⽣植物,也称⽊莲。
3、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4、纹⾝:古代南⽅少数民族有在⾝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 柳州城上的⾼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限宽⼴。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上的芙蓉; 暴⾬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墙。
岭上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同时遭贬,到百越纹⾝之地; ⽽今依然⾳书不通,各⾃滞留⼀⽅。
赏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领导的永贞⾰新运动⽽遭贬。
后来五⼈都被召回,⼤⾂中虽有⼈主张起⽤他们,终因有⼈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
这⾸诗就是这时写的。
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诗中表现出⼀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相思之苦,⽆法⾃抑。
诗的⾸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分处之地都是边荒。
颔联写夏⽇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候。
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景。
尾联写五⼈遭际,天各⼀⽅,⾳书久滞。
这⾸抒情诗,赋中有⽐,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
诗⼈柳宗元的古诗词篇⼆:《夏昼偶作》 作者: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熟眠开北牖。
⽇午独觉⽆馀声,⼭童隔⽵敲茶⾅。
赏析: 这⾸诗写于元和七年,写得恬静淡雅,富有浓厚的⽣活⽓息,⽤笔含蓄,意蕴丰富。
地处南国的永州,盛夏确实酷热,⽩天尤甚。
诗的⾸句,直⽩与细描并⽤,交代了夏昼的⽓候特点:“溽暑”,既潮湿,⼜闷热,这与北⽅迥然不同。
颂冬雪的古诗及赏析
颂冬雪的古诗及赏析《江雪》作者:唐·柳宗元诗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诗中通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描绘,表现出冬天的寂静和孤独。
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一句,则通过一个老翁独自垂钓的形象,赋予了这个荒凉的世界以温暖和生命力。
整首诗简练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孤独和温暖。
《绝句》作者:唐·杜甫诗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虽然这首诗并非全篇颂冬雪,但“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以窗为画框,将千秋雪景纳入其中,展现了冬雪的壮丽和永恒。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唐·刘长卿诗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诗中描绘了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投宿于芙蓉山主人家的情景。
通过“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描写,展现了冬夜的寂静和归家的温暖。
《大雪》作者:宋·陆游诗文: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赏析:诗中描述了江南少见的大雪景象,通过“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的描写,展现了雪花的轻盈和雪势的猛烈。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作者:清·纳兰容若诗文: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赏析:词中赞美了雪花的轻盈和纯洁,以及它在寒冷环境中的独特美丽。
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漂泊天涯的感慨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柳宗元《江雪》古诗的全诗原文、翻译意思译文、注释解释及赏析
柳宗元《江雪》古诗的全诗原文、翻译意思译文、注释解释及赏析《江雪》由唐代诗人柳宗元所著,以下是《江雪》古诗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解释、作者介绍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注释解释】1.绝:无,没有。
2.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3.人踪:人的脚印。
4.孤:孤零零。
5.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6.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7.独:独自。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朝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赏析】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柳宗元诗《早梅》原文翻译赏析
柳宗元诗《早梅》原文翻译赏析柳宗元诗《早梅》原文翻译赏析《早梅》是中唐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古诗。
前半盛赞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独开,芳香四溢,暗喻诗人坚贞不屈、不与流俗合污的高洁品格;后半写诗人怀念远方友人,要折梅相赠而不能的神伤之情。
全诗简朴、疏淡,含韵慰藉,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早梅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译文腊梅在高高的树上早早地绽放,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
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清晨严霜滋润花朵洁白的华容。
想将花儿赠给万里外的亲友,路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
寒风中花朵就要凋落,又能用什么来抚慰远客?鉴赏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柳宗元也正是这样,在《早梅》诗中借对梅花在严霜寒风中早早开放的风姿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 起笔不凡,笔势突兀。
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山园小梅》)。
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
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
“朔风飘夜香,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
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
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
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弃,不更乎其内。
”(《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
赏析柳宗元的诗作
赏析柳宗元的诗作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的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笔触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情感、人性和命运的微妙描绘。
首先,柳宗元的诗作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认知。
例如,在《江雪》这首诗中,他以冬日的江河地貌来比喻人生的无常,揭示了人们的命运往往像江水般波澜起伏。
通过这种比喻,柳宗元传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命运变幻不定的深思熟虑。
他的诗歌通常带有哲学色彩,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其次,柳宗元的诗作具有独特的情感描写。
他以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语言描绘了悲欢离合、爱别离的情感。
在《江雪》这首诗中,他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他用"明月"和"白云"来形容自己心中的思念之丝,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情感起伏。
柳宗元的诗作中,情感充沛而真实,带给读者深情的触动。
此外,柳宗元的诗作还展示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他以清新的笔墨,真切地描绘了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幸。
在《江雪》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草木凋落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的艰难生活。
这种社会批判的意味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关注百姓的疾苦,批评社会的不公,为社会的进步而倡导。
最后,柳宗元的诗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诗作通过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探索,展现了一种独到的文化精神和智慧。
他的作品以其内涵丰富和艺术性极高的特点,为后世文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柳宗元的诗作承载了历史的痕迹,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思考和审视。
综上所述,柳宗元的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真实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他的诗作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人性、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和赞美。
通过赏析柳宗元的诗作,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人生的真谛,感受到诗歌之美和人文精神的升华。
让我们重拾对柳宗元的赞美和钦佩,让他的诗作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光芒。
《溪居》赏析
《溪居》赏析
《溪居》赏析如下:
《溪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诗,全诗描绘了他贬谪南夷后,在农圃为邻、山林为伴的乡野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自由和舒展,展现了他脱俗弃世、寄情自然的旷达胸怀。
首联“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柳宗元在诗中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被官场所束缚,这次贬谪到南夷,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
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矛盾,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颔联“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描述了诗人与农田菜圃为邻,与山林为伴的生活状态。
这是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悠然自得,也反映了柳宗元对于官场的疏离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颈联“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清晨耕作、傍晚撑船的乡野生活,展现了他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这种简单而富有节奏感的乡野生活,带给读者一种宁静和淡泊的感觉。
尾联“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描述了诗人在南夷的乡野生活中,远离尘嚣,没有人事纷扰,只有自然相伴。
他以长歌当哭,释放内心的苦闷和压抑,赞美楚天的碧蓝和自由。
这一联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溪居》这首诗,以自然和自由为主题,展现了柳宗元在贬谪南夷后的心境变化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乡野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疏离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了柳宗元对于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的诗赏析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柳宗元一生中,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是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
柳宗元的诗赏析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
怀念您啊,在这悲凉的秋夜;
我独自散步访咏叹凉爽的秋天。
空山寂静能听到松子落地声,
我想您也在思友而难以成眠。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
诗人与丘丹在苏州时过往甚密,丘丹临平山学道时,诗人写此诗以寄怀。
诗的首两句,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
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
一样秋色,异地相思。
着墨虽淡,韵味无穷;语浅情深,言简意长。
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赏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
“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
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
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
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
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
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
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
高兴地面对别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
念及此时,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
送君千里,终有别。
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湿润。
“快别像女孩子一样,流泪送别。
看,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着对方,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
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怀。
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千古传颂。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
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
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
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
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