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论

合集下载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研究 温热论 的书籍 -回复

研究 温热论 的书籍 -回复

研究温热论的书籍-回复“温热论”是一种关于温度和热的理论,涉及整个物质世界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这个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考,然后逐渐经过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验证,形成了现代的温热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温热论”的问题,并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

第一步:什么是温热论?温热论是一种描述热量如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理论。

它认为热量是一种物质特性,物质中的微观分子和原子运动是产生热量的根源。

这个理论指出,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流向温度较低的物体,直到两者达到热平衡。

第二步:历史上的温热论研究温热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哲学家,例如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热现象。

亚里士多德认为热量是某种流体或“温暖的空气”的产物,而伊壁鸠鲁则认为热量是由无数微小的颗粒所构成的。

然而,真正的科学研究始于17世纪的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罗伯特·博义(Robert Boyle)和约翰·洛克(John Locke)。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确认了热量的传递是由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引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提出了更多关于温热现象的理论,如卡尔文-克劳修斯(Calvin-Clausius)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麦克斯韦的速度分布函数等。

这些理论进一步拓宽了我们对温热论的理解。

第三步:与温热论相关的书籍以下是几本经典的与温热论相关的书籍,它们详细阐述了热能传递的原理和实践应用:1.《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Richard L. Liboff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教材,介绍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它涵盖了热动力学的各个方面,包括状态方程、热量传递、热力学循环等。

2.《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rmal Physics)- Daniel V. Schroeder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深入而且易于理解的介绍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入门指南。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一、温病大纲【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温邪:是温病的病因,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上受:指温邪一般的传入途径,由口鼻而入侵人体,先犯手太阴肺。

【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如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借,反致慌张矣。

(8)(二)邪在肺卫【原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提要:温邪在表治法:辛凉轻剂温病挟风、挟湿的治法用药(三)邪入营血【原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三)流连气分【原文】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

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四)邪留三焦【原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温热论解释

温热论解释

温热论解释
温热论是一种哲学观点,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说。

根据温热论,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两个基本原则组成的:温和热。

温热被认为是构成事物的两种基本性质。

温是被视为生命、活力、积极性和合理性的原则,它代表了思考、创造和灵性的属性。

热则代表着冷漠、消极和混乱的原则,它代表了感性、冲动和无秩序的属性。

按照该理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了这两种属性。

某些事物可能更倾向于温的属性,而另一些事物则更倾向于热的属性。

例如,智慧、美丽和道德行为被视为温的属性,而愚蠢、丑陋和邪恶被视为热的属性。

温热论进一步认为,温和热之间的冲突是存在于人类和世界之中的。

人类的理性和灵性代表了温的属性,而欲望和冲动代表了热的属性。

唯有通过意志力和道德修养,人们才能控制和平衡这两种属性,使其达到和谐和真理的境界。

温热论也可以应用到社会和政治领域。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人统治,因为哲人具有更高的智慧和道德水平,能够将温的属性应用于治理社会,实现公正和幸福。

总的来说,温热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事物本质的框架,将事物的属性分为温和热,并强调平衡和统一这两种属性的重要性。

它在古代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温热论》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序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

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

叶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时,他父亲死了,于是抱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再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老师,专学医术。

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向他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并且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

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运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

”(《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

”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

嵇璜“序”曾说:“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

”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

他为医却不喜欢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了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

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

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

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

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

其中《温热论治》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

(完整版)叶天士《温热论》

(完整版)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8.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一、重点背诵原文[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3)二、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温热论

温热论

《温热论》之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邪在肺卫】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流连气分】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里结阳明】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温热论》——精选推荐

《温热论》——精选推荐

温病学原著选讲温病学原著很多,如第一本温病专著《温疫论》,清代温病四大家的代表作: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瑭《温病条辨》;王仕雄《温热经纬》等都是温病学的辉煌著作。

其它如《时病论》,《温热逢原》,《温热暑疫全书》,《温病明理》,《疫疹一得》,《广温疫论》等都是学习温病学参考书籍;更有温病学家的医案,如《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医案》,《扫叶庄医案》等亦被临床医生所必读。

按教学计划要求,本科须讲授两篇原著:《温热论》和《湿热病篇》。

《温热论》【作者】叶桂,字天士,号香岩(1667~1746)江苏吴县人,居处: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絆,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叶氏自幼从父学医,十四岁父没,跟随其父门人朱某继续学医,不到一年,尽得其学,朱示其另投他师.叶氏遍访名医,“闻某医善治某证,即往师之”。

到十八岁先后从师十七人,叶氏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其学术渊博,医术精湛,善长于内,妇,儿,外各科;对温病尤有建树,著《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但这些著作大都为门人整理而成。

【原著】相传本文为叶氏门人整理而成,是叶氏游洞庭山时,门人随于舟中,老师口授笔彔整理成。

《吴医汇讲》:“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之语信笔彔记”。

本著作未见单行本,大多为医家收藏。

最早见于华怞云《临证指南医案》和唐大烈《吴医汇讲》,称之为“华本”和“唐本”。

后世收藏者颇多,版本多达46种,条文数量和取名不仅相同。

如章虚谷从唐本收入《医门棒喝》名《叶天士温病论》;王孟英从华本收于《温热经纬》,名《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本教材取文于《温热经纬》共37条,幵对内容进行了分类和标题。

【贡献】1.论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觃律。

2.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3.丰富了中医的诊法。

4.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

5.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

【原文选讲】一.温病大纲: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温热论》

《温热论》
而不鲜,干枯而痿者,此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缓则恐涸极而无救也。
<目录>第八章·察舌
Hale Waihona Puke <篇名>四、紫舌
属性: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潮湿,当加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
桃仁、丹皮等,否则瘀血与热相抟,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症。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紫而干晦者,
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二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
分直入营分。至于卫、气、营、血如何分辨,主要是根据温病的诊断特点,运用察舌、验齿以及辨斑、疹、白
,作为要点,然后结合证情,作出诊断,决定治法。全篇从原则到具体,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对临
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兹重编分章论述如下。
急养正,微加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不可救药矣。
再有不拘何色舌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症,仍从
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退场门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按∶此语费解),而毒延于口也,用
<篇名>一、白苔
属性:再舌苔白浓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
疏散之;若薄白而干者,肺液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苔白而底绛者,湿
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即干也,此可勿忧,再从里而透于外,则变润矣;初病舌即干,神不昏者,宜
若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耳。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叶天士《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大凡看法,为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偱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之慌张矣。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和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篣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再论气病友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 [词解]
• ①透风于热外:指温热加风的治疗方法, 即在辛凉清泄中加入轻清疏散之品,如薄 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散而不与热相搏。
• ②渗湿于热下:指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 即在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 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 [释义] 本节论述伤寒与温病的传变区别,以 及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及其兼挟证的治法。
举例,却充分体现了血分证的治法,凉血、 养阴、散血、止血四个方面。
• 吴鞠通 “地黄去积聚。” 《本经》 “白芍除血痹。”
(二)邪在肺卫
• [原文] 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 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 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 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 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 孤矣。(2)

杨达夫《集注新解叶天士温热论》 1963年
参考书
• 吴坤安《伤寒指掌》 1796年 • 茅雨人《感证集腋》 1816年
但作了阐发
• 董废翁《西塘感证》 1891年
非注释本,
主要学术思想
1.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2.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3.明辨温病与伤寒之异 4.丰富发展了温病诊法的内容 5.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
• 挟风者----风热相搏----- “透风于热外”
辛凉轻剂中加薄荷、牛蒡之属以疏散风热
• 挟湿者----湿热相合-----“渗湿于热下”
辛凉轻剂中加芦根、滑石之流甘淡去湿
• 陈光淞注:
“盖温邪为病,必有所挟,不外风与湿 之两途:风,阳邪,宜表而出之,故曰 透外;湿,阴邪,宜分而利之,故曰渗 下”。
• [词解] ①上受:指的是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的 部位是肺。

叶天士《温热论》课件

叶天士《温热论》课件
视觉效果。
避免使用过多 文字,利用图 表、图片等可 视化元素展示
信息。
确保素材来源 合法,尊重版
权。
文字设计: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字体
图片设计:选择与内容相关的图片,确保图片清晰、美观
布局设计: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片的位置,确保整体布局和谐、 美观
色彩搭配:选择与内容相匹配的色彩,避免过于鲜艳或过于暗 淡的色彩搭配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增强课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互动设计: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问答、投票等,增加观众的 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动画效果:PPT 课件中可以添加 适当的动画效果, 如文字、图片的 动态展示,增加 视觉效果和吸引
力。
过渡效果:在 PPT课件中,使 用过渡效果可以 使不同页面之间 的切换更加流畅 自然,提高课件 的整体效果。
预览:在完成PPT课件制作后,需要先预 览整个课件,查看是否有错别字、格式错 误等问题。
修改完善:根据预览结果,对课件进行 修改和完善,包括调整字体、颜色、排 版等,确保课件的视觉效果和内容质量。
校对:在修改完善后,需要对整个课件进 行校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最终确认:在完成校对后,需要最终确认 课件的内容和格式,确保符合要求并适合 教学使用。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PPT






姓名:叶天士
出生时间:1667年
出生地:江苏吴县
职业:中医学家
成就:创立温热病学派, 著有《温热论》等著作
逝世时间:1746年
创立了温病学派,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出了“卫气营血”理论,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 著有《温热论》等医学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擅长治疗温病,被誉为“温病圣手”

温热论古籍

温热论古籍

《温热论》是清代叶天士所著的中医典籍,它是论述风温、温热、湿温等外感病证辨证施治的重要文献。

以下是对《温热论》的简要介绍:
首先,该论中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治法上必须随之而变,叶氏把卫气营血的传变概括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的传变过程。

也就是说,当卫分病邪传入气分时,在治疗上应注重调理气分,活血化瘀;当营分病邪传入血分时,治疗上应着重于活血化瘀。

这就从病理上说明了为什么同样属于温热病,卫气营血的传变结果会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其次,论中阐述调护的方法及病证初起和治疗的禁忌,体现了叶天士悉心钻研《内经》,不但注重证象,还特别重视病理的思想。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温热病学理论体系,也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此外,《温热论》中强调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疾病虽由外邪引起,但体质的强弱和禀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疾病的病情轻重和传变途径。

因此,了解患者的体质类型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论中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他认为疾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强调通过调理体质、饮食起居、精神心理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种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温热论》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它不仅阐述了温热病证的病理变化和治疗原则,还强调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预防为主的思想。

这些理论不仅对中医温热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现代医学临床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亲自阅读《温热论》原著,感受其中的思想精髓。

完整版【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ppt

完整版【温病学】叶天士《温热论》.ppt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1、2)
1、在卫汗之可也,“汗”指什么?(辛凉透解、辛温 发汗、辛寒清解)
2、温病的治疗大法有哪些? 3、病在肺经可属(1卫或气;2卫;3气) 4、邪在心包可在(1卫;2营;3血;4营或血) 5、逆传心包—— 6、透热转气—— 7、如何理解“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1)
[提要] 温病证治总纲。概括了新感温病的病因、 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指出温病治法 与伤寒有别。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大纲(原文2)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 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 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 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叶天士《温热论》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叶天士《温热论》
三、《温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及简介
本篇著作世传有两种版本。其内容基本相同, 仅文字略有出入。 一是由华岫云收载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 《温热论》,称为“华本”。 一是唐大烈收载于《吴医汇讲》中的《
二、叶天士著作
叶氏一生忙于诊务,著述多由其弟子整理而成, 存世的有《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 《叶氏医案存真》、《眉寿堂方案选存》、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等。
叶天士《温热论》
二、叶天士著作
据唐大烈《吴医汇讲》小引中所记,《温热论》 为“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 以当时所语信笔录记”而成。 该篇文辞简要,论述精辟,甚切实用,为中医 典籍中论述温热病的一部专著,被称为温病学 理论的奠基之作。
叶天士《温热论》
一、叶天士生平

温热论全文精校版

温热论全文精校版

温热论全文精校版温热,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

无论是饮食、生活还是情感,温热都贯穿其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温热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含义和影响。

一、温热的饮食文化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需求之一,而温热则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温热的食物能够补充身体的能量,提供给人们持久而温暖的力量。

这些食物包括温热的汤羹、热气腾腾的米饭和炖煮的肉类。

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会选择食用这些温热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温暖。

二、温热的生活方式除了饮食,温热还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会选择穿着厚实的衣物来保暖。

温暖的毛衣、厚重的外套、舒适的棉被都能给人们带来温热的感觉。

此外,人们还会选择一些温热的活动来健身,例如瑜伽、踢毽子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人们感受到身体被温热包裹的舒适感。

三、温热的情感表达除了物质层面的温热,情感层面的温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关系中,人们会表达对彼此的温暖和关怀。

例如,亲人之间会互相为对方送去关怀的问候和照顾;朋友之间会给予对方温热的拥抱和鼓励;恋人之间会用温柔的言语和行为表达爱意。

这些温暖的举动和表达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感到温热。

四、温热对人们的影响温热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它对人们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首先,温热能够有效减轻人们的压力,并增加幸福感。

当人们感受到温热时,身心会得到放松,从而使人们更加快乐和满足。

其次,温热还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冬天食用温热的食物和参与温热的活动能够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最后,温热还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温暖的关怀和表达,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团结和友爱的氛围得以建立。

综上所述,温热是一个充满美好与关怀的词汇。

它在饮食、生活和情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温热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用温热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并从中获得幸福和满足。

让温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共同创造一个温馨而温暖的世界。

叶天士《温热论》课件

叶天士《温热论》课件
总结词
温病的病因与病机
详细描述
温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温邪和正气虚弱,其中外感温邪又可分为六淫化温和传 染性温邪两类。温病的病机可概括为“热邪入内,内热生邪,热邪与正气相争” ,其中内热是关键,热邪与正气相争是病机变化的核心。
温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总结词
温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详细描述
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养阴生津、透热转气。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辛凉解表、清气分热、清营凉 血、清热解毒、养阴清热等,同时需根据病情轻重和病期早晚进行分期治疗,并注意调理脾胃和顾护 津液。
叶天士的温病治疗学思想
叶天士在温病的治疗上,主张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要治疗原则。他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温病的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 、白虎汤等,这些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叶天士还强调在治疗温病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他认为实证宜用攻下,但要注意攻下不宜过 度,以免耗伤正气;虚证宜用补益,但要注意补益不宜过于滋腻,以免滞留邪气。同时,他还提出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 其本”的治疗原则,为后世温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谢谢
THANKS
期治疗和综合治疗。
《温热论》中还收录了叶天士 治疗温病的多个验案,为后世 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温热论》的影响
《温热论》是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 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温热论》对中医临床治疗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推动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 展。
叶天士的“卫气营血”理论成为了温 病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践。
《温热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标准
《温热论》中提出的诊断标准为 现代医学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更
准确地识别和治疗温热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热论(清-叶桂、顾景文)《序》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叶天士《序》《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

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现有多种刊本。

热论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苦泄开泄适应症湿热或痰热阻于胸脘,气机郁滞,苔黄浊(湿已化热)中焦湿阻气滞,苔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湿重于热) 作用苦寒清化泄降(苦辛开降)轻苦微辛,流气化湿方剂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三仁汤药物枳实、川连、全瓜蒌、半夏等(药性偏苦寒)杏仁、蔻仁、橘皮、桔梗等(药性偏苦温)虚象,大忌前法。

其脐以上为大腹,或满或胀或痛,此必邪已入里矣,表证必无,或十只存一。

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如小承气汤,用槟榔、青皮、枳实、元明粉、生首乌等。

若未见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湿聚太阴为满,或寒湿错杂为痛,或气壅为胀,又当以别法治之。

[论湿]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矣。

[邪入营血]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白苔]再舌苔白厚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

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

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

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

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则变润也。

初病舌就干,神不昏者,急加养正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矣,不可救药。

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便为枯证,仍从湿治可也。

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出口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而毒延口也。

用大黄磨入当用剂内,则舌胀自消矣。

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

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

若舌上苔如碱者,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当急急开泄,否则闭结中焦,不能从膜原达出矣。

府,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为险恶之病,且见此舌者,病必见凶,须要小心。

[黄苔]再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若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可也。

[黑苔]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不渴肢寒,知挟阴病。

如口渴烦热,平时胃燥舌也,不可攻之。

若燥者,甘寒益胃;若润者,甘温扶中。

此何故?外露而里无也。

气竭也,为难治。

欲救之,加人参、五味子勉希万一。

舌黑而干者,津枯火炽,急急泻南补北。

若燥而中心厚培者,土燥水竭,急以咸苦下之。

[芒刺]又不拘何色,舌上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红绛苔]再论其热传营,舌色必绛。

绛,深红色也。

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泄卫透营,两和可也。

纯绛鲜泽者,包络受病也,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

延之数日,或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非菖蒲、郁金等所能开,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恐其昏厥为痉也。

乃心胃火燔,劫烁津液,即黄连、石膏亦可加入。

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再看其后转变可也。

慎勿用血药,以滋腻难散。

至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原有津液,此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也。

之。

舌绛欲伸出口。

而抵齿难骤伸者,痰阻舌根,有内风也。

舌绛而光亮,胃阴亡也,急用干凉濡润之品。

若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劫营,凉血清火为要。

舌绛而有碎点白黄者,当生疳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用黄连、金汁。

其有虽绛而不鲜,干枯而萎者,肾阴涸也,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缓则恐涸极而无救也。

入清心之品,否则延及于尖,为津干火盛也。

舌尖绛独干,此心火上炎,用导赤散泻其腑。

[紫舌]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其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湿,当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桃仁、丹皮等。

不尔,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证。

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

若紫而干晦者,肾肝色泛也,难治。

[淡红舌]舌淡红无色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当用炙甘草汤,不可用寒凉药。

[验齿]再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且二经之血皆走其地,病深动血,结瓣于上。

阳血者色必紫,紫如干漆;阴血者色必黄,黄如酱瓣。

阳血若见,安胃为主;阴血若见,救肾为要。

然豆瓣色者多险,若证还不逆者尚可治,否则难治矣。

何以故耶?盖阴下竭阳上厥也。

卫,透汗为要。

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

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上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处转润为妥。

也。

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以内荣,亦咬牙也。

何以故耶?虚则喜实也。

舌本不缩而硬,而牙关咬定难开者,此非风痰阻络,即欲作痉证,用酸物擦之即开,木来泄土故也。

齿缝流清血,痛者,胃火冲激也;不痛者,龙火内燔也。

齿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

[斑诊]凡斑诊初见,须用纸捻照见胸背两胁。

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又宜见而不宜多见。

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证所合,方可断之。

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

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

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

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宜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

清,口不甚渴,脉不洪数,非虚斑即阴斑。

或胸微见数点,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阴盛格阳于上而见,当温之。

[白培?]再有一种白培,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

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

[妇人温病]再妇人病温与男子同,但多胎前产后,以及经水适来适断。

大凡胎前病,古人皆以四物加减用之,谓护胎为要,恐来害妊,如热极用井底泥,蓝布浸冷,覆盖腹上等,皆是保护之意,但亦要看其邪之可解处。

用血腻之药不灵,又当省察,不可认板法。

然须步步保护胎元,恐损正邪陷也。

要辨其邪能从上中解者,稍从证用之,亦无妨也。

不过勿犯下焦,且属虚体,当如虚祛人病邪而治。

总之无犯实实虚虚之禁,况产后当气血沸腾之候,最多空窦,邪势必虚内陷,虚处受邪,为难治也。

赘。

但数动与正伤寒不同,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参、枣扶胃气,以冲脉隶属阳明也,此与虚者为合治。

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从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

若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满痛,轻者刺期门,重者小柴胡汤去甘药加延胡、归尾、桃仁,挟寒加肉桂心,气滞者加香附、陈皮、枳壳等。

然热陷血室之证,多有谵语如狂之象,防是阳明胃实,当辨之。

血结者身体必重,非若阳明之轻旋便捷者。

何以故耶?阴主重浊,络脉被阻,侧旁气痹,连胸背皆拘束不遂,故祛邪通络,正合其病。

往往延久,上逆心包,胸中痛,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

王海藏出一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原是表里上下一齐尽解之理,看此方大有巧手,故录出以备学者之用。

三时伏气外感篇[概论]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序也。

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皆不正之乖气也。

病自外感,治从阳分,若因口鼻受气,未必恰在足太阳经矣。

大凡吸入之邪,首先犯肺,发热咳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