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键
高考化学化学键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化学键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9dd9d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8.png)
高考化学化学键知识点总结一、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在化学世界中,化学键就像是将原子们紧紧“黏合”在一起的神秘力量。
它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主要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大类。
离子键,通常发生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
比如说,氯化钠(NaCl)的形成就是典型的离子键的例子。
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Na⁺);氯原子则容易获得一个电子,变成带负电的氯离子(Cl⁻)。
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相互吸引,就形成了离子键。
共价键则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比如氢气(H₂)分子中,两个氢原子各自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将两个氢原子紧紧“拉住”。
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当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原子时,形成的就是非极性共价键,像氧气(O₂)分子中的共价键。
而当共用电子对偏向某一方原子时,就形成了极性共价键,例如氯化氢(HCl)分子中的共价键。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外层电子,形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二、离子键的特点离子键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没有方向性离子键的形成与离子的电荷分布有关,而离子的电荷分布通常是球形对称的,所以离子键在空间的各个方向上的作用强度是相同的,没有特定的方向限制。
2、没有饱和性只要离子周围空间允许,它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并不存在饱和的问题。
离子键的强度通常用晶格能来衡量。
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离子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也就越高。
三、共价键的特点与离子键不同,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方向性这是因为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在空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只有沿着特定的方向进行重叠,才能最大程度地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2、饱和性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数目是有限的,取决于该原子所能提供的未成对电子数目。
共价键的键参数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键长、键能和键角。
高考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a2af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6.png)
高考化学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解析在高考化学中,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始终,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等方面都具有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充满魅力的化学领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化学键。
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它使得原子能够结合形成分子或晶体。
化学键主要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离子键通常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当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时,阴阳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离子键。
例如,氯化钠(NaCl)就是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
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静电吸引力,使得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则是由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如果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相当,它们就会共同分享电子,从而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不同,导致电子对会偏向吸引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从而使得分子具有极性。
例如,氯化氢(HCl)分子中,氯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强于氢原子,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所以氯化氢是极性分子。
而在非极性共价键中,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相同,电子对均匀分布,分子无极性,比如氢气(H₂)、氧气(O₂)等。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外层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这些阳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通过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金属键。
这就解释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物理性质。
了解了化学键的类型,接下来我们看看分子的结构。
分子的结构包括分子的形状和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型可以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来预测。
例如,对于甲烷(CH₄)分子,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而对于氨气(NH₃)分子,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但由于有一个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长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长](https://img.taocdn.com/s3/m/986f3e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6.png)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长高考化学中,常见物质的化学键和键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们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化学键以及它们的键长,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化学题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键以及它们的键长。
1. 镁的金属键镁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它的原子结构是2,8,2。
由于其外层电子结构不稳定,它易于失去两个外层电子而形成Mg2+离子。
当这些离子聚集在一起时,它们通过金属键形成金属颗粒。
镁的金属键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
镁的金属键是一种无定形的键,其键长一般在200-300 pm之间。
2. 氧的共价键氧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结构是2,6。
由于其外层电子结构不稳定,它易于接受两个电子而形成O2-离子。
当这些离子聚集在一起时,它们通过共价键形成氧分子(O2)。
氧的共价键是由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构成的。
氧的共价键键长在60-70 pm之间。
3. 氯的离子键氯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结构是2,8,7。
由于其外层电子结构不稳定,它易于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Cl-离子。
当这些离子聚集在一起时,它们通过离子键形成氯化物(如NaCl)。
氯的离子键是由氯离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电子转移形成的。
氯的离子键键长在230-240 pm之间。
4. 氢的极性共价键氢是一种特殊的元素,它的原子结构是1。
氢通常和非金属元素形成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是由电子不均匀共享而形成的,其中一个原子更强烈地吸引共享电子。
这种共享电子的极端会导致分子的极性。
氢的极性共价键键长取决于它和其他原子的结合。
例如,氢和氧的键长约为100 pm,而氢和氮的键长约为101 pm。
5. 二氧化碳的双键和单键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O2。
CO2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碳与氧之间的键分为双键和两个单键。
双键是由两个电子对共享而成的,键长为116 pm。
单键由一个电子对共享而成,键长为128 pm。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物质的化学键和键长,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高考化学题目。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能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能](https://img.taocdn.com/s3/m/8a7f51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b.png)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能一、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化学键是由原子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
根据原子之间电荷转移的情况,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1. 离子键:是由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形成的,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
例如,氯离子(Cl-)和钠离子(Na+)之间的结合就是典型的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电子完全转移,形成电离式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2. 共价键:是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形成的,一般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
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 非极性共价键:电子平均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的电荷无明显偏移。
例如,氢气分子(H2)中的两个氢原子通过共用一个电子对形成了非极性共价键。
- 极性共价键:共享电子对的电荷在两个原子之间有明显的偏移。
比如水分子(H2O)中,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吸引了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对,使氢氧之间的电子云略微偏向氧原子。
3. 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传导电子形成的,金属元素间的电子可以自由流动。
金属键的特点是形成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二、化学键的特点和能量1. 化学键的特点- 強度:化学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力量。
在一般条件下,共价键的强度高于离子键,离子键的强度又高于金属键。
- 长度:化学键的长度取决于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距离。
长键与原子半径大、键的键能小;短键与原子半径小、键的键能大。
- 构型:化学键使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有规律,构成特定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
2. 化学键的能量和键能化学键能是使原子或离子从无限远处接近到平衡距离所需的能量。
化学键的能量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理论计算来获得。
- 键能的测定:可以通过浊度法、比热法和化学方法等来测定。
- 键能的计算: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的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计算。
三、常见物质的化学键键能1. 水分子(H2O)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
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了两根共价键。
2023上海化学高考考纲解读——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
![2023上海化学高考考纲解读——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61ec57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d.png)
2023上海化学高考考纲解读——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本文档将解读2023年上海化学高考考纲中关于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的内容。
以下是主要的考点和要点: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化学键是原子间形成的一种力,用于稳定原子的排列形式。
根据电子的相对分布,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强电相互吸引力形成的。
例如,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共享电子形成的。
相对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化学键强度较弱。
例如,氢气中的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中的自由电子形成的。
它们是金属物质的特殊性质之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生物体内至关重要。
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
饱和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过单键连接,周围没有多余的键合位点。
典型的饱和化合物是烷烃。
不饱和化合物中的碳原子通过双键或三键连接,具有多余的键合位点。
典型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烯烃和炔烃。
功能性基团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功能性基团包括羟基、卤素基、醛基、酮基、羧基等。
它们可以赋予化合物特定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
总结本文解读了2023年上海化学高考考纲中有关化学键和有机化合物的内容。
化学键的分类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有机化合物根据饱和度可分为饱和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并且包含不同的功能性基团。
以上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要,供参考。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角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角](https://img.taocdn.com/s3/m/b29698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a.png)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键角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变化的科学,它研究物质的成分、性质以及变化过程。
在化学中,物质的化学键和键角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的化学键和键角。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键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用以保持原子间的连接。
根据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不同,化学键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其中电子对是由两个原子上的成对电子共同占据的。
共价键强度较弱,一般在常规温度下不会断裂。
举个例子,氧气分子(O2)中的两个氧原子通过共用两对电子形成了一个双键。
离子键是由一个或多个阳离子和一个或多个阴离子之间通过电荷吸引力而形成的。
相比较共价键,离子键的强度更大。
例如,氯化钠(NaCl)是一个由一个钠阳离子和一个氯阴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一种特殊键,其中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云形成一个电子气体模型。
金属键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例如,铁(Fe)是由多个铁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而成的金属。
除了了解化学键的类型,我们还需要学习化学键角的概念。
化学键角是指由形成化学键的原子围绕共享电子对之间的夹角。
化学键角的大小影响着物质的空间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化学键角包括线性键角、三角形键角和四面体键角。
线性键角是指共享电子对之间的夹角为180度的化学键角。
举个例子,一氧化碳(CO)中的碳氧之间就是一个线性键角。
三角形键角是指共享电子对之间的夹角为大约120度的化学键角。
例如,水分子(H2O)中的氢氧之间就是一个三角形键角。
四面体键角是指共享电子对之间的夹角为109.5度的化学键角。
举个例子,甲烷(CH4)分子中的碳和氢之间就是四面体键角。
了解了化学键和键角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通过学习化学键和键角,我们可以预测物质的三维结构、分子极性和化学反应的机理等。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极性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1aaab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f.png)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极性化学键是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一种电磁力,它可以将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联系在一起。
在化学键中,极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极性描述了化学键中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平衡程度。
极性分为两种类型,即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这两种类型的极性键的形成主要是由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所引起的。
电负性是一个描述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物理量。
在化学键中,电负性差异越大,化学键就越极性。
极性键通常是由两个不同的原子组成的。
例如,氢和氧之间的共价键就是一种极性键。
在H2O这个分子中,每个氧原子都与两个氢原子共享一个共价键。
由于氧原子比氢原子的电负性大,氧原子吸引的电子比氢原子更多,因此氧原子的一侧会带有负电荷,而氢原子的一侧会带有正电荷。
因此,H2O分子是一个极性分子,它具有一个正电荷的氢端和一个负电荷的氧端。
相反,非极性键通常是由相同的原子组成的。
例如,氧气分子(O2)中的氧-氧键就是一种非极性键。
由于氧气中的氧原子的电负性相等,它们对电子的吸引力也相等,因此氧气分子是一个非极性分子。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在化学反应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由于极性键的不平衡电荷分布,它们能够产生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这些相互作用力可以使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更为稳定的结构。
例如,在水中,由于H2O分子的极性,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这使得水分子在液态时具有相对较高的沸点和熔点。
另一方面,非极性键的电荷分布均匀,因此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不会产生强烈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在化学反应中,了解物质的化学键极性对理解反应机制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有机化学中,如醇和酚的反应性质与它们分子中的氧-氢键的极性程度有关。
醇中的氧-氢键较强极性,使得醇具有强烈的亲水性。
而酚中的氧-氢键非常弱极性,使得酚相对于醇具有较差的亲水性。
此外,极性键的存在也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具有影响。
极性键会降低分子之间的反应活性,从而使得反应速率减慢。
这是因为极性键使分子更加稳定,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打破这些键。
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素材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素材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64d83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c.png)
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素材及答案【试题一】题目:请简述化学键的三种基本类型,并给出每种类型化学键形成的例子。
答案: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转移或提供电子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基本类型有三种:1. 离子键: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
例如,食盐(NaCl)中的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之间形成的就是离子键。
2. 共价键:由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
例如,水(H2O)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的就是共价键。
3. 金属键:通常在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由自由电子云和正离子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
例如,铁(Fe)中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就是金属键。
【试题二】题目:化学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请列举至少四种因素并简要解释。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 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越多,碰撞的机会也越多,反应速率通常越快。
2. 温度: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碰撞频率和能量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的进行。
4. 表面积: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与反应物接触的机会越多,反应速率也越快。
5. 压力: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增加压力可以增加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试题三】题目:请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铁锈)的过程:\[ 4Fe + 3O_2 \rightarrow 2Fe_2O_3 \]在这个反应中,铁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化),而氧气分子获得了电子(被还原)。
【试题四】题目: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给出一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反应中中和彼此的离子,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热量。
化学高考化学键类型
![化学高考化学键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ab21d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0.png)
化学高考化学键类型化学键是指化学元素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本力之一。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对于化学键类型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化学键类型,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高考化学考试。
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键。
它主要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中。
在化学键中,金属元素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这种相互吸引的力量将正负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
2.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键。
这种键的强度比离子键弱,但比金属键和范德华力强。
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两个原子之间的电子云部分重叠,从而形成一个共享的电子对。
共价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取决于原子之间共享的电子数目。
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的键。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以紧密的球状排列,而它们的价电子呈自由状态,可以自由移动。
这些自由移动的电子形成了所谓的“海洋模型”,它们在金属离子之间形成强有力的电子云,在整个晶体中保持金属离子的结构。
4. 氢键氢键是一种弱的化学键,主要存在于氢原子与高电负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中。
氢键通常形成在氢原子与氮、氧和氟等元素之间,这些元素都有较高的电负性。
氢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的电子云不均匀分布,导致氢原子带正电荷与高电负性原子带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5.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一种虚弱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它是由于分子的电子云在时而偏移,使得分子的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产生短暂的吸引力。
虽然范德华力很弱,但在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化学键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和范德华力。
考生在准备高考化学考试时,需要熟练掌握这些键的特性和形成的条件。
通过理解和运用化学键类型,考生将能够更好地解答与化学键相关的试题,提升化学考试的成绩。
以上就是化学高考化学键类型的介绍,希望对考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长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长](https://img.taocdn.com/s3/m/be0a73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9.png)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长化学键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基本力之一,它是原子间的吸引力,在确定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考化学中,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键长是必不可少的。
一、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海构成的,在金属晶体中形成了金属离子之间的电子共享。
金属结构内原子间的间距较大,大部分金属键长在2-3埃(1埃=10^-10米)之间。
常见金属键长有:1. 纯铁:2.4埃2. 纯铜:2.5埃3. 纯铝:2.86埃4. 纯银:2.88埃5. 纯锌:2.66埃二、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构成的。
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非常强,因此离子键通常比较短。
常见离子键长有:1. 氯化钠(NaCl):2.8埃2. 氯化镁(MgCl2):3.6埃3. 氯化钙(CaCl2):3.9埃5. 硝酸钠(NaNO3):3.3埃三、共价键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共用电子构成的,它是一种电子对的共享。
由于原子的尺寸不同,不同元素之间的共价键长会有所差异。
常见共价键长有:1. 氧气(O2):1.21埃2. 水(H2O):0.96埃3. 二氧化碳(CO2):1.16埃4. 氨(NH3):1.01埃5. 乙烯(C2H4):1.33埃四、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它通常发生在含有氢原子和强电负性元素(如氮、氧和氟)的分子间。
氢键的键能比共价键小,因此氢键较易断裂。
常见氢键长有:1. 水(H2O):1.8埃2. 乙醇(C2H5OH):2.7埃3. 氨(NH3):1.76埃5. 葡萄糖(glucose):3.0埃五、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一种弱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它主要由量子力学的作用和偶极作用引起。
范德华力通常比其他化学键长大得多,一般在3-4埃之间。
常见范德华力键长有:1. 乙烷(C2H6):3.7埃2. 氯甲烷(CH3Cl):4.0埃3. 戊烷(C5H12):3.8埃4. 二氯二氟甲烷(CCl2F2):3.9埃5. 丙酮(CH3COCH3):4.2埃在高考化学中,了解常见物质的化学键长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结构非常重要。
高考化学:必会知识点总结—化学键!
![高考化学:必会知识点总结—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a056f8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e.png)
高考化学:必会知识点总结—化学键!今天高考化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会知识:化学键!化学键的概念1.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2.类型:(1) 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如NaCl、NH4Cl等。
(2)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如HCl、H2O等。
共价键包括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①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举例:HCl分子中的H-Cl键属于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如H2中H—H 键、O2中O=O键、N2中N≡N键),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键)。
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3)金属键: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
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
化学反应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ICI3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
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
(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几组概念的对比(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3)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比较物质中化学键的存在规律(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简单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如:NaCl、Na2O等。
高考化学全国卷Ⅰ专题———化学键(含答案)
![高考化学全国卷Ⅰ专题———化学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f9d9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7.png)
高考化学全国卷Ⅰ专题———化学键(含答案)化学键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描述了原子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在本专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键的不同类型和特性。
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正离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而负离子获得电子,成为阴离子。
这种相互作用会将离子吸引在一起,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
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
钠离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而氯离子获得一个电子变成Cl^-,它们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
2. 共价键共价键是通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
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达到稳定的化合态。
共价键可以进一步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以甲烷为例,它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
碳原子通过共享其中的四个电子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每个碳氢键都是单键。
3. 金属键金属键是在金属中形成的特殊类型的化学键。
金属中的原子没有明确的离子或共价键,而是形成了一个海洋式的电子云。
这些电子在整个金属中自由移动,形成共享电子云。
这种电子云的存在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例如,铜是由铜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铜原子中的电子构成了一个共享电子云,从而形成了金属的结构。
总结化学键是化学反应中至关重要的概念,描述了原子如何结合形成化合物。
离子键形成于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共价键形成于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而金属键形成于金属中的共享电子云。
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化学键
![高中化学化学键](https://img.taocdn.com/s3/m/53dd44a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7.png)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质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性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将学习和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例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化学键的特点和应用。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情况下,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
在离子键中,金属元素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会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
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导致正负离子靠近并形成晶体结构。
离子键的特点是:1. 离子键通常具有高的熔点和沸点,因为需要克服离子之间的强烈静电吸引力才能使离子分离。
2. 离子化合物通常是固体,在固体状态下,它们的离子排列有序,并形成晶体结构。
3. 离子键可以在水中产生电解质溶液,因为水分子可以将离子包围并使其溶解。
离子键的应用广泛。
例如,氯化钠(NaCl)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在食盐中有重要应用。
离子键也在许多陶瓷和玻璃材料中起到关键作用。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来达到稳定状态。
共价键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的特点是:1. 共享电子对是均匀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的,电云密度相等。
2. 非极性共价键的典型例子是氢气(H2)。
在氢气中,两个氢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
极性共价键的特点是:1. 共享电子对在原子之间不均匀分布,电云密度不相等。
2. 极性共价键通常涉及两种不同的元素。
在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对更倾向于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共享。
共价键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和许多无机化合物。
例如,水分子(H2O)中的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之间形成了极性共价键。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中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在金属中,金属原子通过自由移动的电子云相互吸引,并形成金属键。
金属键的特点是:1. 金属中的原子以紧密堆积的形式排列。
2. 金属键不局限于特定位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整个金属结构中自由移动。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能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能](https://img.taocdn.com/s3/m/ca9057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e.png)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化学键能常见物质的化学键能引言:化学键能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键断裂或形成时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它是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参量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考化学中常见物质的化学键能及其相关知识。
一、离子键能离子键是指由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阴离子和阳离子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离子晶体。
离子键能是指在气相状态下,离子晶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形成结晶时所释放的能量。
离子键能的大小主要由离子的电荷、离子的半径和电离能等因素决定。
二、共价键能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共价键能是指在气相状态下,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在生成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共价键能的大小与键长成反比,即键长越小,共价键能越大。
此外,共价键能还受到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间距等因素的影响。
三、金属键能金属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金属键能是指将金属原子形成金属晶体时所释放的能量。
金属键能的大小与金属原子数密切相关,即金属原子数越多,金属键能越大。
金属键的导电性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自由移动,而金属键的延展性则是由于金属原子间结构的可塑性引起的。
四、氢键能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主要存在于H原子与N、O、F等高电负性元素之间的化合物中。
氢键能是指在形成氢键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氢键的强度较弱,通常在5-30 kJ/mol之间。
氢键的形成具有方向性,即氢键形成时,H原子与N、O、F等高电负性原子形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总结:常见物质的化学键能是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参量,它描述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离子键能、共价键能、金属键能和氢键能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化学键能类型。
根据离子键能、共价键能和金属键能的大小可推测物质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的规律。
而氢键能则在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化学键能与其他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例如,分子间的氢键能对溶解度、沸点、熔点等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离子键能对溶解度、硬度等性质的差异也具有显著作用。
高考化学化学键知识点剖析
![高考化学化学键知识点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14b67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e.png)
高考化学化学键知识点剖析在高考化学中,化学键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知识点。
理解化学键对于深入掌握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咱们来聊聊什么是化学键。
简单地说,化学键就是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的一种作用力。
它就像是把一个个小珠子(原子)串起来的绳子,让它们能够稳定地组合在一起。
化学键主要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这三大类。
离子键,一般是在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的。
比如说,氯化钠(NaCl)就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钠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带正电的钠离子(Na⁺);氯原子则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变成带负电的氯离子(Cl⁻)。
这样,钠离子和氯离子由于正负电荷的吸引,就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键就不太一样啦。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比如氢气(H₂),两个氢原子都需要一个电子来达到稳定结构,它们就各自拿出一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从而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共价键又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在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对会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像氯化氢(HCl)中的氢氯键就是极性共价键。
而在非极性共价键中,电子对不偏移,比如氧气(O₂)中的氧氧键。
金属键则存在于金属单质或者合金中。
可以把金属键想象成是金属阳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里。
这些自由电子能够在整个金属晶体中自由移动,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接下来,咱们说说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离子键的强度通常较大,所以离子化合物一般熔点、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而共价键的强度相对较小,所以共价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硬度通常较低。
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金刚石,它是由碳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硬度非常大。
再讲讲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联系。
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当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被打破,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生成新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PH4I是
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PH4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CH2;⑤Cl-的结构示意图是
;⑥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是Na+[··O
··O
··]2-Na+;⑦H2CO3的电离方程式是H2CO3
H++HCO3 。故选B。
方法技巧 化学用语正误判断方法
题组二 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 4.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C )
HCl、H2SO4 等。
c.某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化学键不被破坏,如 CH2OH 等。 (4)单质的溶解过程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的
被破坏,如Cl2等。
CH3 共价键
5.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化学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这些 物质中的 共价键 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NaCl等部分 离子化合物中有很强的 离子键 ,故其熔点也较高。 (2)化学键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N2分子中有很强的 共价键 ,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 等分子中的 共价键 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④乙烯分子的电子式:H··C
··C
··H
HH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③中示意图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错误;④中乙烯分子的
电子式为H··C ···C· ··H,错误。
H
H
3.(2017辽宁大连双基检测)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有 ( B )
①乙酸的最简式:CH2O ②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③HClO的结构式:H—Cl—O ④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H
H
(4)O ····O ··N⋮⋮N·· H·· C··H H··N··H
H
H
H
H
H··O ··O ··H O ····C·O··· N H··N ·· ··H
H··O ··H
H
(5)[H··N
技法总结 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
题组二 物质变化与粒子间作用力
4.(2018辽宁大连模拟)实现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D )
A.石墨和氯化钠分别受热熔化 B.冰的融化和水的分解 C.NaCl和HCl溶于水 D.干冰和碘的升华
答案 D 石墨是混合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氯化 钠是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冰融化主要破坏氢 键,水分解破坏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NaCl溶于水破坏离子键,HCl溶 于水破坏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干冰和碘都是分子晶体,干冰和碘的 升华破坏的均是分子间作用力,故D符合题意。
··H]+[·C· l
··]-
Na+[O·· ··H]-
H
Na+[··O ··]2-Na+ K+[·O· ·O· ··]2-K+
Mg2+O[·· ··]2-
C[l··
··]-MgC2+l[··
··]-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Na2S: (2)CO2:
化 (✕) (5)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 √ ) (6)1 mol KHSO4加热熔化可电离出2NA个阳离子 ( ✕ )
(7)共价化合物熔点都低于离子化合物 (✕ ) (8)分子内共价键越强,分子越稳定,其熔、沸点也越高 ( ✕ )
(9)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越来越大
(√ ) (10)H2O的稳定性强于H2S,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 ✕ )
2.有以下9种物质,请用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Ne ②HCl ③P4 ④H2O2 ⑤Na2S ⑥NaOH ⑦Na2O2 ⑧NH4Cl
⑨AlCl3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
(2)只存在共价键的是
。
(3)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
(4)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第16讲 化学键
考点一 化学键 考点二 描述粒子结构的化学用语
考试要点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3.掌握常见微粒电子式的表示方法。
考题统计
2017新课标卷Ⅲ,T10 2016新课标卷Ⅱ,T26 2015新课标卷Ⅰ,T27
考点一 化学键
基础梳理
1.化学键
(1)概念:使① 离子或原子相结合 的作用力。 (2)分类
自主测评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 ✕ ) (2)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 ( √ )
(3)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跟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一
定是离子键 ( ✕ )
(4)所有的物质中均含化学键,因此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
(✕ )
H
(3)Na2O2的电子式:Na··O
···O·
··Na
(✕ )
Cl
(4)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C ··Cl ( ✕ )
Cl
(5)CaCl2的电子式:Ca2+[··Cl
··]2
(✕ )
2.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1)Na
,Cl
。
(2)钠离子
,氯离子
。
(3)N
6.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 解性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3)规律:一般来说,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越大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 越高 。例如,熔、沸点: I2>Br2>Cl2>F2。
如NaCl:
。
(2)共价化合物:左边是原子的电子式,右边是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 用“ ”连接。
如HCl:
Cl
H×+· ··
Cl
H×·
··
。
自主测评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NH3的电子式:H··N ··H (✕ ) H
H
(2)NH4Br的电子式:[H··N ··H]+Br-
答案 (1)
(2)·C ·+2·O · O ····C··O··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C )
A.质子数为78、中子数为117的铂原子:17187 Pt
B.Al3+的结构示意图:
C.次氯酸钠的电子式:Na+[··O ··Cl ··]D.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 2H++CO32
。
(5)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答案 (1)① (2)②③④⑨ (3)⑤ (4)⑥⑦⑧ (5)⑤⑥⑦⑧ ②④⑨
题组一 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别的判断 1.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B )
A.NaOH B.Na2O2 C.KHSO4 D.NH4Cl
答案 B A、C、D中均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H
4
,OH-
。
(4)O2
,N2
,CH4
,NH3
O2 2
,CO2
,N2H4
。
(5)NH4Cl
,NaOH
,MgO
,K2O2
。
,H2O ,MgCl2
,H ,Na2O
答案
(1)Na· ·Cl ·· (2)Na+ [·C·l ··]-
H
(3)[H··N ··H]+ [H·O· ··]-
⑤Cl-的结构示意图:
⑥过氧化钠的电子式:Na··O
··O
··Na
⑦H2CO3的电离方程式:H2CO3 H++HCO3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B ①乙酸的最简式是CH2O;②二氧化硅是由原子构成的,不 存在分子;③HClO的结构式是H—O—Cl;④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
6.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的
反应是 ( D )
A.NH4Cl NH3↑+HCl↑ B.NH3+CO2+H2O NH4HCO3 C.2NaOH+Cl2 NaCl+NaClO+H2O D.2Na2O2+2CO2 2Na2CO3+O2 答案 D A项,无非极性键断裂,无离子键和非极性键形成;B项,无离 子键、非极性键断裂,无非极性键形成;C项,无非极性键形成。
阴、阳离子 间的静电作用
成键原子 与 成键原子 间的静电作用
构成的 物质
离子 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单质
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定义
含有 离子键 的化合物
只含有 共价键 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