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的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术后用药
手术后,患者需要继续服用必 要的药物,如抗凝药、抗生素 等。
康复指导
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 指导,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 的建议,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03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解读
正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总结词
无阻塞性病变
详细描述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无阻塞性病变,血流正常。
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06
冠状动脉造影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
确性和效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02
OCT技术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血管结构信息,有助于更精确
地评估冠状动脉病变。
血管内超声(IVUS)
03
IVUS能够实时监测冠状动脉血管壁和斑块情况,为治疗提供更
精确的指导。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诊断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未来可能实现更早的
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
个性化治疗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满意度。
预防性干预
通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发现和 干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 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适用人群
主要用于疑似冠心病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有冠心病家族史、长期吸烟、 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
禁忌症
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碘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冠状动脉造 影。
02
冠状动脉造影的过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术前用药
医生对患者的病史、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 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CTA诊断资料ppt课件
冠状动脉CTA的基本概 念及共识
1
心脏CTA检查适应证
冠状动脉造影禁忌症 不典型心绞痛、危险因素患者 同位素心肌灌注检查异常 超声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不能确诊的同位素检查
冠脉支架、搭桥手术随访
不确定的原发性心肌病 心脏外科术前 血管病外科术前 电生理检查前后 先天性心脏病 心包疾病
2
检查禁忌症
• CT增强扫描不足的地方为注射含碘造影剂
病变部位管壁的狭窄程度。 4、可观察支架的形态及支架内的情况。
缺点:
1、管壁钙化严重时管壁评估准确度不高。 2、受支架伪影影响较重(支架材料有关)。 3、针对识别错误时纠正困难且费时,可结合CPR图像处理。
26
• 探针:
血管树模型
27
冠脉CTA完整报告模式
• 1、冠脉动脉平扫:钙化积分多少。 • 2、冠状动脉增强:
• 心血管病
非常低 低
中度
危险性
中度
高度危险性
• 冠脉狭窄 可能性很低 可能性很低 轻-中度冠脉 重度狭窄-管 很可能有至少一
•
∠5%
∠10%
狭窄可能 腔闭塞性冠心病 处冠脉明显狭窄
• 危险度 基本可以 冠心病发病率 可能有
•
排除冠心病
很低
中度危险
中度危险
强有力的中度 危险因素
• 建议 可以考虑是否按
(3) 血管壁严重钙化:减慢心率后,冠脉血管壁严重钙化 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严重钙化影响了病变程度和 范围的评价。
13
(4)呼吸伪影:MSCT冠脉成像检查的屏气时间约30 s,较长的屏气 时间病人如不能耐受会产生呼吸伪影。
(5) 血管直径:直径<2 mm的小血管和末梢血管由于受心搏的影响 及对比剂充盈欠佳,图像质量一般难以满足影像学诊断的需要。
1
心脏CTA检查适应证
冠状动脉造影禁忌症 不典型心绞痛、危险因素患者 同位素心肌灌注检查异常 超声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不能确诊的同位素检查
冠脉支架、搭桥手术随访
不确定的原发性心肌病 心脏外科术前 血管病外科术前 电生理检查前后 先天性心脏病 心包疾病
2
检查禁忌症
• CT增强扫描不足的地方为注射含碘造影剂
病变部位管壁的狭窄程度。 4、可观察支架的形态及支架内的情况。
缺点:
1、管壁钙化严重时管壁评估准确度不高。 2、受支架伪影影响较重(支架材料有关)。 3、针对识别错误时纠正困难且费时,可结合CPR图像处理。
26
• 探针:
血管树模型
27
冠脉CTA完整报告模式
• 1、冠脉动脉平扫:钙化积分多少。 • 2、冠状动脉增强:
• 心血管病
非常低 低
中度
危险性
中度
高度危险性
• 冠脉狭窄 可能性很低 可能性很低 轻-中度冠脉 重度狭窄-管 很可能有至少一
•
∠5%
∠10%
狭窄可能 腔闭塞性冠心病 处冠脉明显狭窄
• 危险度 基本可以 冠心病发病率 可能有
•
排除冠心病
很低
中度危险
中度危险
强有力的中度 危险因素
• 建议 可以考虑是否按
(3) 血管壁严重钙化:减慢心率后,冠脉血管壁严重钙化 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严重钙化影响了病变程度和 范围的评价。
13
(4)呼吸伪影:MSCT冠脉成像检查的屏气时间约30 s,较长的屏气 时间病人如不能耐受会产生呼吸伪影。
(5) 血管直径:直径<2 mm的小血管和末梢血管由于受心搏的影响 及对比剂充盈欠佳,图像质量一般难以满足影像学诊断的需要。
冠状动脉CTA成像ppt模板
冠状动脉CTA成像
冠状动脉
冠脉CTA在心脏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一、冠脉左右优势的判断 二、冠脉狭窄及冠脉斑块的诊断 三、对冠脉心肌桥的诊断 四、对冠脉开口变异的诊断 五、对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夹层的诊断
图像重建模式
• 容积再现(VR) • 曲面重建(CPR) • 最大密度投影(MIP) • 多平面重建(MPR)
冠脉开口变异的诊断
右冠起源于左侧冠状窦
前降支及回旋支分别起源于左冠窦
右冠开口于窦外
右 冠 状 动 脉 高 位 开 口
心肌桥的诊断
前降支心肌桥引起血管狭窄
对支架术后的复查
•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程度
•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或 变形程度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冠状动脉重建图像应注意调整窗宽及窗位(一般用800HU/300HU左右) 调整好窗宽及窗位有助于显示支架内管腔以及钙化对管腔的影响
64排CT的优势
1.CTA对于冠脉开口变异显示清晰,而开口变异使冠 脉造影难度增大,甚至失败。
2.CTA能确定冠脉斑块的性质,而冠脉造影确定斑块 性质困难
3.CTA能显示冠脉以外的病变:如心肌桥、肿瘤等, 而冠脉造影则显示困难
• • 右冠状动脉
旋支
• 前降支 缘支
• 对角支 •
左主干 回
钝
左室后支
右冠状动脉 后降支
美国心脏病学会分段标准
正常冠脉CT影像
容积再现
曲面重建
轴位图像
冠脉左、右优势的判断
根据冠状动脉后降支来源,可分为3种类型
1.右优势型 2.左优势型 3.均衡型
来源于右冠状动脉 中国人约占65.7% 来源于左回旋支 中国人约占5.6% 左、右冠状动脉均发出后降支 中国人约占28.7%
冠状动脉
冠脉CTA在心脏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一、冠脉左右优势的判断 二、冠脉狭窄及冠脉斑块的诊断 三、对冠脉心肌桥的诊断 四、对冠脉开口变异的诊断 五、对冠状动脉瘤以及冠状动脉夹层的诊断
图像重建模式
• 容积再现(VR) • 曲面重建(CPR) • 最大密度投影(MIP) • 多平面重建(MPR)
冠脉开口变异的诊断
右冠起源于左侧冠状窦
前降支及回旋支分别起源于左冠窦
右冠开口于窦外
右 冠 状 动 脉 高 位 开 口
心肌桥的诊断
前降支心肌桥引起血管狭窄
对支架术后的复查
•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程度
•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或 变形程度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冠状动脉重建图像应注意调整窗宽及窗位(一般用800HU/300HU左右) 调整好窗宽及窗位有助于显示支架内管腔以及钙化对管腔的影响
64排CT的优势
1.CTA对于冠脉开口变异显示清晰,而开口变异使冠 脉造影难度增大,甚至失败。
2.CTA能确定冠脉斑块的性质,而冠脉造影确定斑块 性质困难
3.CTA能显示冠脉以外的病变:如心肌桥、肿瘤等, 而冠脉造影则显示困难
• • 右冠状动脉
旋支
• 前降支 缘支
• 对角支 •
左主干 回
钝
左室后支
右冠状动脉 后降支
美国心脏病学会分段标准
正常冠脉CT影像
容积再现
曲面重建
轴位图像
冠脉左、右优势的判断
根据冠状动脉后降支来源,可分为3种类型
1.右优势型 2.左优势型 3.均衡型
来源于右冠状动脉 中国人约占65.7% 来源于左回旋支 中国人约占5.6% 左、右冠状动脉均发出后降支 中国人约占28.7%
冠状动脉的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不稳定心绞痛: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ppt课件完整
8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2
---明确诊断
不典型胸痛 上腹部症状,无消化系统体征、药物治疗无效 心绞痛样症状,但运动试验及/或MIBI(-) Holter及/或运动试验(+),但无临床症状 ECG有非特异性ST改变或 T 波异常,需除外 冠心病 成功复苏的卒死患者 特殊职业需除外冠心病
ppt课件完整
39
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及处理
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严重时可出现室速及室颤
心绞痛发作 心肌梗塞:原因为痉挛、栓塞及内膜撕裂 栓塞:血栓或气栓等 血肿及出血、外周动脉损伤、肾功障碍 死亡
ppt课件完整
40
造影剂反应
皮肤反应
神经系统:头痛、肌肉抽搐等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哮喘、咳嗽、喉头 水肿痉挛等
脉内硝酸甘油50 -300μg, 或持续静脉点 滴硝酸甘油10-20μg/min 心动过缓或迷走神经亢进时可酌情予阿托品 临时起搏器的使用
ppt课件完整
38
冠脉造影术后处理
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 穿刺股动脉者,穿刺侧下肢制动,沙袋加压
桡动脉穿刺者,腕关节制动 注意血压、心律、心率、有无过敏反应 检查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嘱患者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 特殊情况酌情处理:如左主干病变等
ppt课件完整
14
增加冠脉造影危险性的因素(3)
抗凝或出血性疾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 严重外周血管疾病 近期脑卒中病史 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ppt课件完整
15
冠脉造影术前准备
详细了解病情,做出初步的临床诊断 必要的术前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Holter,运动试验, LVEF,感染筛查 血生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常规 详细了解过敏史 检查动脉搏动情况
ppt课件完整
8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2
---明确诊断
不典型胸痛 上腹部症状,无消化系统体征、药物治疗无效 心绞痛样症状,但运动试验及/或MIBI(-) Holter及/或运动试验(+),但无临床症状 ECG有非特异性ST改变或 T 波异常,需除外 冠心病 成功复苏的卒死患者 特殊职业需除外冠心病
ppt课件完整
39
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及处理
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严重时可出现室速及室颤
心绞痛发作 心肌梗塞:原因为痉挛、栓塞及内膜撕裂 栓塞:血栓或气栓等 血肿及出血、外周动脉损伤、肾功障碍 死亡
ppt课件完整
40
造影剂反应
皮肤反应
神经系统:头痛、肌肉抽搐等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哮喘、咳嗽、喉头 水肿痉挛等
脉内硝酸甘油50 -300μg, 或持续静脉点 滴硝酸甘油10-20μg/min 心动过缓或迷走神经亢进时可酌情予阿托品 临时起搏器的使用
ppt课件完整
38
冠脉造影术后处理
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 穿刺股动脉者,穿刺侧下肢制动,沙袋加压
桡动脉穿刺者,腕关节制动 注意血压、心律、心率、有无过敏反应 检查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嘱患者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 特殊情况酌情处理:如左主干病变等
ppt课件完整
14
增加冠脉造影危险性的因素(3)
抗凝或出血性疾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 严重外周血管疾病 近期脑卒中病史 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ppt课件完整
15
冠脉造影术前准备
详细了解病情,做出初步的临床诊断 必要的术前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Holter,运动试验, LVEF,感染筛查 血生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常规 详细了解过敏史 检查动脉搏动情况
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 ppt课件
心脏在胸腔中的空间定位及其与各种放射视角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冠状动脉主血管在放射影像中不同体位下的走行。
件
7
冠脉造影可靠性与适应症
冠脉造影是利用特制的心腔导管对冠状动脉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 冠脉造影术的目的在于检查冠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学的 详细情况,包括冠脉起源的分布变异、解剖和功能异常,以及冠脉之 间及冠脉内侧支相互交通情况。这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 方法,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被誉为“金标 准”。
ppt课件
10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左肩位: 主要看前降支及回旋支病变
ppt课件
11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左前斜位(正头位):主要看前降支近中段病变
ppt课件
12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右前斜位:主要看回旋支病变
ppt课件
13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右肩位:主要看前降支病变
ppt课件
14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
ppt课件
1
冠状动脉系统解剖
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大分支主要在心脏表面的室间沟和房间沟內,前 后室间沟形成一个环,与心脏纵轴一致,作用房室沟围成一环,与 室间沟大致垂直
主动脉根部与3个半月瓣相对应,有三个半球状膨大部称为主动脉窦, 分别是左冠窦、右冠窦、无冠窦
左冠状动脉口位于主动脉的左侧壁或稍偏后处,右冠状动脉开口位 于主动脉的右前壁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左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对角支 钝缘支 左室后支 室间隔支
•左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旋支 室间隔支
件
7
冠脉造影可靠性与适应症
冠脉造影是利用特制的心腔导管对冠状动脉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 冠脉造影术的目的在于检查冠脉血管树的全部分支,了解其解剖学的 详细情况,包括冠脉起源的分布变异、解剖和功能异常,以及冠脉之 间及冠脉内侧支相互交通情况。这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最可靠的 方法,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和功能信息,被誉为“金标 准”。
ppt课件
10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左肩位: 主要看前降支及回旋支病变
ppt课件
11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左前斜位(正头位):主要看前降支近中段病变
ppt课件
12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右前斜位:主要看回旋支病变
ppt课件
13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右肩位:主要看前降支病变
ppt课件
14
左冠造影常用检查位置
冠状动脉的放射影像学
ppt课件
1
冠状动脉系统解剖
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大分支主要在心脏表面的室间沟和房间沟內,前 后室间沟形成一个环,与心脏纵轴一致,作用房室沟围成一环,与 室间沟大致垂直
主动脉根部与3个半月瓣相对应,有三个半球状膨大部称为主动脉窦, 分别是左冠窦、右冠窦、无冠窦
左冠状动脉口位于主动脉的左侧壁或稍偏后处,右冠状动脉开口位 于主动脉的右前壁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左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对角支 钝缘支 左室后支 室间隔支
•左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旋支 室间隔支
(医学课件)冠状动脉CTAppt演示课件
.
53
.
54
左心室室壁瘤定义: 严格来说为:左心室壁出现矛盾运动的区域; 广义定义:任何左心室运动减低、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从而使左室射 血 分数减少的区域
.
55
.
56
.
57
对支架术后的复查
.
58
•无创性观察和评价:
冠状动脉支架通畅程度
冠状动脉支架形态或变形程度 冠脉动脉支架部分腔内结构
.
35
前 降 支 近 中 段 闭 塞
.
36
.
37
进展 代偿: 保持管腔直径 失代偿: 管腔狭窄
正常血管
轻度 CAD
中度 CAD
严重 CAD
管腔重构(代偿--------失代偿)
Adapted from Glagov et al. N Engl J Med 1987; 316:1371-1375.
.
66
.
67
搭桥-2动2静桥血管
.
68
搭桥-2静-其中1闭-桥血管
.
69
.
70
.
3
1 种类:非离子型对比剂 2 浓度:370mgI/ml、350mgI/ml 3 用量: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与盐水 4 速率:5ml/s
.
4
1、解剖 2、冠状动脉基本病变征象 3、常见冠状动脉疾病及相关治疗后改变
.
5
定位
◦ 冠脉分支名称 ◦ 分段
病变
◦ 规范化描述 ◦ 狭窄评估
.
34
1、向心性狭窄 2、偏心性狭窄 3、闭塞性病变:冠状动脉硬化或急-亚急性血栓形成,管腔完全闭塞,血流 中断。 4、血管重构;正性重构和复性重构 5、扩张性病变:指获得性或先天性因素破坏冠状动脉的结构,引起管壁向外 扩张性改变;血管直径大于7mm或超过邻近动脉节段直径的50%称为瘤样扩 张;局限性扩张长径<7mm,称为冠状动脉瘤。弥漫性扩张>7mm,称为冠状 动脉扩张。弥漫性扩张累及冠状动脉全长2/3者,称为冠状动脉扩张症。
冠脉造影ppt课件
1.2 正常的影像差异
左主干长短不一,1-3厘米,个别无左主干 相同名称的冠状动脉其管径相差很大 主要分支血管如对角支、钝缘支和锐缘支的长短及管径也有很大 差异 上述的主要分支血管数目也不相同 胖瘦会影响心脏的位置,相同投照角度下血管走行会有一定差异
2 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通常使用,有经验的术者准确性很高 计算机密度测定法 相对耗时,治疗前为获得准确的病变情况方 使用 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准确的 方法,但技术条件要求高,耗费资金大而不作常规
3.1 左主干
发自左冠状窦,横行向左走行绕过肺动脉后,走行于左心耳下到 达前室间沟 LM前方是肺动脉主干,后方是左心房的前壁,左上方是左心耳, 下方是左纤维三角和二尖瓣环的前内侧部分。 充分暴露左主干的最佳体位是前后位或浅右前斜位或浅左前斜位 ,一般角度不超过15度
3.2 左前降支及分支
LAD为左主干的延伸 近段在右前斜位15-30度暴露最清楚 左前斜位时,近段缩短,而中远段暴露较好 1、间隔支动脉(S1为化学消融目标动脉) 2、对角支动脉 3、右室前支(第一支又称左圆锥支) 4、左圆锥支
3.3 左回旋支及其分支
LCX从左主干呈直角发出,走行于左房室沟内,到达左室钝角缘时 开始分支,分支变异较大
左前斜位60度时,暴露最清楚 1、钝角缘支 2、左室前支 3、左室后支:房室结动脉起于此支 4、左房支:分前中后三只,前支称窦房结支 5、Kuger动脉(房间隔前支或心耳大吻合动脉):为重要的侧支循 环途径。
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方法
矩形法 辐射法 复合法
射血分数计算
容积计算法 EF=Vstroke/VED=(VED-VES)/VED 影像密度仪计算法 EF=(Vs-Vd)/(Vb-Vd)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免费
预防性用药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 剂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心律失常。
及时处理
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如心肺复苏、抗过敏治疗等。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冠脉造影术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创新技术
研发新型造影剂,提高造影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
智能化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冠脉造影的自动 化分析和诊断。
冠状动脉阻塞
冠状动脉内无造影剂通过,提示冠状 动脉阻塞。
影像学解读技巧
熟悉正常冠脉造影影像特征
掌握正常冠脉造影影像的特点,以便于识别 异常表现。
注意观察冠状动脉分支
了解冠状动脉分支角度、走行和扭曲情况, 判断是否存在血流不畅的风险。
观察造影剂通过情况
造影剂通过冠状动脉时,注意观察有无充盈 缺损、流动缓慢或滞留。
对于复杂病变的患者,冠脉造影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为精准的治 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冠脉造影术的价值与意义
1 2
提高诊断准确率
冠脉造影术的应用提高了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为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保障。
优化治疗方案
冠脉造影术为医生提供了病变的详细信息,有助 于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推动医学发展
冠脉造影术的应用推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05
冠脉造影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常见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导管进入冠状动脉时可能造成血 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引发急 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导管刺激心房和心室可能引发心律失 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
适用范围广
冠心病诊断与冠状动脉的影像学检查ppt课件
运动心电图有定位诊断价值吗?
运动前
运动后
运动心电图有定位诊断价值吗?
左冠正常
右冠严重狭窄
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的分类
间接影像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CT扫描 冠脉内超声检查(IVUS) 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
直接影像检查 冠状动脉内血管镜
冠状动脉造影应用
明确诊断 指导治疗 寻找病因及重大手术前排除冠心病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原理:利用近红外线作为光源,以光回声延迟时 间表示测量的组织距离和深度,光反射回声的强 度表示不同的组织结构;
分辨率:10-20um;穿透力:2-3mm,视野半 径3-4mm。
OCT特点
可准确识别纤维斑块、纤维钙化斑块、富 含脂质斑块;
可通过测量纤维帽厚度、纤维帽内巨噬细 胞含量及脂质面积大小确定易损斑块;
运动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低危人群:假阳性率高,排除诊断意义更大 高危人群:即使假阴性,也不应放弃
特殊人群
女性
敏感性与特异性低于男性 假阳性率高
大于60岁者与男性相似
无症状者适用于
DM患者 多个危险因素患者 男性>45岁、女性>55岁的患者 不建议常规筛选
运动心电图有定位诊断价值吗?
病例:
男,55岁。胸痛2年,活动中加重,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能缓解 PE: BP 120/80mmHg,HR75bpm,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有血脂 异常病史3年,服用“舒降之” ECG:正常 为了解患者运动耐量,行运动心电图检查
运动前
运动后
20
心电图表现
运动试验中非冠心病性ST段下降
严重阿斯综合征 严重高血压 左心室肥大 心肌病 过度通气 贫血 二尖瓣脱垂 低血钾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
蜘蛛位: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LCX体部、OM开口和体部
冠造常用穿刺部位
股动脉
肱动脉
桡动脉〔最常用〕
冠脉造影导管
套管连接末端 -连接造影导管,注射器或高压注射器 抗扭力段 -靠近套筒式连接末端,增强其抗折能力 管身 -导管的主体局部 头部近端 -用以支持造影导管的插入 头部远端 -造影导管头部最柔软的末端 侧孔 -使造影剂成团状显影效果,提高造影导管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注射造影剂时
血管及病变部位确实定 狭窄程度的测定 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状动脉血流分级
狭窄程度测定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以造影导管为参考〔通常选用5F造影导管,1F=0.33cm〕,通过电视密度法由计算机辅助测定参考血管直径、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百分数和病变长度,推算面积狭窄百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定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利用造影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即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展的放射性影像学检查,属介入性诊断技术。
冠状动脉解剖学特点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1.左主干
12.圆锥支
2.前降支近段
13.右冠状动脉近段
3.前降支中段
14.右冠状动脉中段
禁忌症
冠造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 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 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 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右前斜+足位〔肝位〕: 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冠状动脉CTAppt课件
.
7
4、 正确连接电极导联 电极片RA,LA位于两侧锁骨中线上,LL位于左肋缘下。
5、 硝酸甘油的使用
服用硝酸甘油可以使冠脉血管扩张5.0—15%,弥补 CT 对细小分支显示不足的缺陷。在扫描前3-5 分 钟舌下含服1 片或喷2 喷雾化剂。
.
8
6、 造影剂注射方案
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一侧注射造影剂(普通患者 60-80ml,搭桥患者100-120ml),一侧注射NaCl (50-60ml);建议用18G 静脉套针穿刺粗大的 静脉(尽量选右侧桡静脉或肘静脉,必要时穿刺 股静脉);连接注射器后,告知患者注射时有正 常的发热现象,勿慌。
.
23
在前降支和回旋支夹角中发出的一支血管叫对角支(蓝 白相间色),也叫第一对角支,也叫(中间支),前降 支再往后发出的叫. 第2对角支. 第3对角支(蓝白相2间4 色)
经典的解剖学上只有符合从这个夹角当中发出的才 叫对角支,只有不到一半(43%)的人有这一支
如果不在夹角而由前降支向左发出的数根都叫左室 前支---左室前支就在这里,但是由于临床实践当中 如果很靠近夹角处发出我们也叫它对角支,最靠近 叫第一对角支,远一点叫第2对角支,然后第3对角 支…….其实它就是我们所说的第2…3…4…对角支 统称 也有的书认为第一对角支和中间支不是一回事
.
14
现在添加一根很重 要的分支来自右冠 的分支----后降支 (紫色)
.
15
红、黄、绿、棕、 黑、紫记住了吗?
.
16
左冠右冠来自于哪里-他们开口于主动脉的瓣膜,主动脉 有3个瓣膜左冠瓣、右冠瓣,顾名思义左冠开口于左冠瓣、 右冠开口于右冠瓣,还有一个瓣膜没有窟窿那就叫他---无 冠瓣,PCI的造影导管就是要分别插入这两个窟窿才打造 影剂---俗称冒烟
认识冠状动脉及冠心病冠脉造影影像分享课件
。
02
冠状动脉分支
左冠状动脉分支包括左前降支 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支
包括右前降支和右回旋支。
03
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 气。
冠状动脉的功能
01
02
03
营养心肌
维持心肌代谢
调节心脏收缩和舒张
冠状动脉通过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气,维 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冠状动脉通过为心肌提供营养物质,如葡 萄糖、氨基酸等,维持心肌的代谢活动。
• 指导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可 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或外科手术等。
冠脉造影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冠脉造影需要 使用造影剂,对于严重心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造影剂可能会加重肾脏 负担,诱发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
对造影剂过敏:如果患者对造影剂 过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 危及生命。
冠状动脉是心脏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 一,了解其结构、功能以及病变情况 对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脏病具有重要 意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典型疾病, 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冠状 动脉的狭窄、阻塞等情况,对诊断和 治疗冠心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加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预防控制能力
01
了解冠状动脉及冠心病冠脉造影 影像可以让患者更加清楚自己的 病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和预防控制。
注入造影剂
在X线照射下,将造影剂 注入冠状动脉,从而显示 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狭窄 程度。
拔出导管
在检查完成后,拔出导管 ,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 血。
冠脉造影的手术过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术中配合:术中应保持安静,不要随意 移动身体,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
02
冠状动脉分支
左冠状动脉分支包括左前降支 和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支
包括右前降支和右回旋支。
03
心肌供血
冠状动脉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 气。
冠状动脉的功能
01
02
03
营养心肌
维持心肌代谢
调节心脏收缩和舒张
冠状动脉通过为心肌提供血液和氧气,维 持心肌的正常功能。
冠状动脉通过为心肌提供营养物质,如葡 萄糖、氨基酸等,维持心肌的代谢活动。
• 指导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可 以指导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或外科手术等。
冠脉造影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冠脉造影需要 使用造影剂,对于严重心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造影剂可能会加重肾脏 负担,诱发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
对造影剂过敏:如果患者对造影剂 过敏,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甚至 危及生命。
冠状动脉是心脏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 一,了解其结构、功能以及病变情况 对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脏病具有重要 意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典型疾病, 通过冠脉造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冠状 动脉的狭窄、阻塞等情况,对诊断和 治疗冠心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加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预防控制能力
01
了解冠状动脉及冠心病冠脉造影 影像可以让患者更加清楚自己的 病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和预防控制。
注入造影剂
在X线照射下,将造影剂 注入冠状动脉,从而显示 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狭窄 程度。
拔出导管
在检查完成后,拔出导管 ,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 血。
冠脉造影的手术过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术中配合:术中应保持安静,不要随意 移动身体,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呼吸
冠状动脉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大分支为重建对象)
7
常规做法:MPR、MIP
平均一个病人诊断需要做10次左右MPR
8
所见即所得
9
冠脉CTA读片要点
• 冠状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情况 • 冠状动脉的分布 • 冠状动脉各主支的分支、斑块、狭窄情况 •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冠状动脉以外的心脏情况 • 心脏以外视野的其他情况
10
MRI成像 显示心室壁的形态、厚度、信号特征及运动状态,
半心肌桥
冠状动脉前降支部分走行于浅表心肌表面,半心肌桥
42
systole
diastole
挤奶效应 (milking effect):
MCA在收缩期管腔受到挤压变窄甚至闭塞
,而舒张期管径恢复正常。
43
冠状动脉走行异常—心肌桥
7、8段MB
systol e
挤牛奶效应
diastole
44
贴壁血管
左冠前降支中段
25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
26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
27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
起源于左冠窦的右冠状动脉走行于主肺动脉 之间,属于恶性起源
28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
• 左前降支与左旋支分别开口与右冠窦 • 左前降支走行于主肺动脉之间,属于恶
性起源
29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无冠窦
66
支架在位,其远端血管显影欠佳。
67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CTA评价局限性
• 1、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支架自身的金属伪影。 • 2、CTA成像是一种瞬时的成像技术,与冠状
纵深型 少见,常偏向右心室,位于室间隔深部, 以横向、斜行或螺旋形穿过右心室尖部的 纵行肌束,并插入室间隔
7
常规做法:MPR、MIP
平均一个病人诊断需要做10次左右MPR
8
所见即所得
9
冠脉CTA读片要点
• 冠状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情况 • 冠状动脉的分布 • 冠状动脉各主支的分支、斑块、狭窄情况 •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 冠状动脉以外的心脏情况 • 心脏以外视野的其他情况
10
MRI成像 显示心室壁的形态、厚度、信号特征及运动状态,
半心肌桥
冠状动脉前降支部分走行于浅表心肌表面,半心肌桥
42
systole
diastole
挤奶效应 (milking effect):
MCA在收缩期管腔受到挤压变窄甚至闭塞
,而舒张期管径恢复正常。
43
冠状动脉走行异常—心肌桥
7、8段MB
systol e
挤牛奶效应
diastole
44
贴壁血管
左冠前降支中段
25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
26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
27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
起源于左冠窦的右冠状动脉走行于主肺动脉 之间,属于恶性起源
28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窦
• 左前降支与左旋支分别开口与右冠窦 • 左前降支走行于主肺动脉之间,属于恶
性起源
29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无冠窦
66
支架在位,其远端血管显影欠佳。
67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CTA评价局限性
• 1、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支架自身的金属伪影。 • 2、CTA成像是一种瞬时的成像技术,与冠状
纵深型 少见,常偏向右心室,位于室间隔深部, 以横向、斜行或螺旋形穿过右心室尖部的 纵行肌束,并插入室间隔
CT冠脉成像医学课件
心理护理
由于CT冠脉成像检查需要使用 造影剂,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 、紧张等情绪。医护人员需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
适当的心理护理和解释。
术前准备
患者在检查前需要停用某些药 物、饮食控制等。医护人员需 要详细交代术前准备事项,确
保患者符合检查要求。
术中监护
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 应情况,并做好记录。如出现 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并
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
目前,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 ,CTCA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冠心
病的重要手段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T冠脉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无创、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检查耗时短、可同时评估多 支血管病变等。
局限性
对钙化斑块分辨率有限、对血管重叠部分难以判断、检查费 用较高以及对碘对比剂过敏患者无法进行检查等。
2023
《CT冠脉成像医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CT冠脉成像简介 • CT冠脉成像的原理与技术 • 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 CT冠脉成像的影像学分析 • CT冠脉成像的安全性与护理 • CT冠脉成像的未来展望
01
CT冠脉成像简介
CT冠脉成像的定义
CT冠脉成像(CTCA)是一种利用多层螺旋CT(MSCT)技 术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斑块特征的方法。
术后护理
在检查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对 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后护理。包括 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指导、运动 康复等方面的指导。同时,需要 交代患者关于后续治疗的注意事 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06
CT冠脉成像的未来展望
CT冠脉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提升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造影识图ppt课件
19
冠脉造影常用体位
左冠状动脉:6个 RAO30°+CRA、Cau20 °;AP+ CRA、
CAU30 °;LAO45 ° + CRA、CAU20 ° ; 右冠状动脉:3个
LAO45°; RAO20°+CRA 20 ° ; RAO30°
20
21
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斜(LAO) 45º+ 头位(Cra) 20º
8
冠状动脉解剖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分段标准
9
CAG-RCA(均衡型)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ⅪV Ⅳ
10
CAG-LCA(均衡型)
Ⅴ
Ⅵ
Ⅶ
Ⅺ
Ⅸ
Ⅷ
Ⅻ
Ⅹ
XIII
Ⅴ
Ⅺ
Ⅵ
Ⅶ Ⅷ
XIII Ⅸ
Ⅻ Ⅹ
11
冠状动脉分段(国内)
2冠状动脉分段
➢左前降支动脉分段:
近段 (Ⅵ):左主干末端到第一间隔支或第一对角 支发出处
中段(Ⅶ):第一间隔支到左前降支转角处 远段(Ⅷ):左前降支转角处以下部分
➢回旋支动脉分段:
近段 (Ⅺ):开口部到第一钝缘支发出处 远段 (XIII): 第一钝缘支发出处到回旋支动脉 终末
12
冠状动脉分段(国内)
2冠状动脉分段 ➢ 右冠状动脉分段:
近段(Ⅰ):开口到右冠第一个较大的右室支动 脉发出处或第一个弯曲部 中段 (Ⅱ):第一个较大的右室支动脉发出处到 锐缘支动脉发出处 远段(Ⅲ):锐缘支动脉到后室间沟止
左前斜(LAO) 45º
32
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远端分 支及其开口情况
后前位(AP)+ 头位(Cra) 20º
33
冠脉造影常用体位
左冠状动脉:6个 RAO30°+CRA、Cau20 °;AP+ CRA、
CAU30 °;LAO45 ° + CRA、CAU20 ° ; 右冠状动脉:3个
LAO45°; RAO20°+CRA 20 ° ; RAO30°
20
21
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斜(LAO) 45º+ 头位(Cra) 20º
8
冠状动脉解剖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分段标准
9
CAG-RCA(均衡型)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ⅪV Ⅳ
10
CAG-LCA(均衡型)
Ⅴ
Ⅵ
Ⅶ
Ⅺ
Ⅸ
Ⅷ
Ⅻ
Ⅹ
XIII
Ⅴ
Ⅺ
Ⅵ
Ⅶ Ⅷ
XIII Ⅸ
Ⅻ Ⅹ
11
冠状动脉分段(国内)
2冠状动脉分段
➢左前降支动脉分段:
近段 (Ⅵ):左主干末端到第一间隔支或第一对角 支发出处
中段(Ⅶ):第一间隔支到左前降支转角处 远段(Ⅷ):左前降支转角处以下部分
➢回旋支动脉分段:
近段 (Ⅺ):开口部到第一钝缘支发出处 远段 (XIII): 第一钝缘支发出处到回旋支动脉 终末
12
冠状动脉分段(国内)
2冠状动脉分段 ➢ 右冠状动脉分段:
近段(Ⅰ):开口到右冠第一个较大的右室支动 脉发出处或第一个弯曲部 中段 (Ⅱ):第一个较大的右室支动脉发出处到 锐缘支动脉发出处 远段(Ⅲ):锐缘支动脉到后室间沟止
左前斜(LAO) 45º
32
右冠状动脉呈“L”型,观察RCA远端分 支及其开口情况
后前位(AP)+ 头位(Cra) 20º
33
冠脉ct讲课ppt课件
对于病例3,建议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
05
冠脉CT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冠脉CT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减少漏 诊和误诊。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冠脉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PET)进行融合,提供更 全面的心血管疾病信息。
3D打印技术
将冠脉CT数据用于3D打印,制作出心脏模型,为手术规划和模 拟提供实物模型。
病例分析
01
对病例1进行分析,讨论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成因、影响及治 疗方案。
02
对病例2进行分析,探讨无症状冠状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措施。
对病例3进行分析,了解冠状动脉肌桥的特点及治疗策略。
03
诊断与治疗建议
根据病例1的情况,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 评估,并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病例2,建议定期复查冠脉CT,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优势
无创、无痛、无辐射、快速成像、高分辨率、可重复性好等 。
局限性
对钙化病变的评估可能存在误差、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评 估有限等。
02
冠脉CT检查流程
检查前的准备
确定检查适应症
冠脉CT适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和钙化斑块情况,但不适用 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 件。
患者知情同意
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过程、可能 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自 愿接受检查。
冠脉CT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冠脉CT可以检测冠状动脉 狭窄的程度和部位,为冠 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评估冠状动脉钙化
冠脉CT可以评估冠状动脉 钙化的程度和范围,预测 心血管事件风险。
05
冠脉CT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冠脉CT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减少漏 诊和误诊。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冠脉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PET)进行融合,提供更 全面的心血管疾病信息。
3D打印技术
将冠脉CT数据用于3D打印,制作出心脏模型,为手术规划和模 拟提供实物模型。
病例分析
01
对病例1进行分析,讨论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成因、影响及治 疗方案。
02
对病例2进行分析,探讨无症状冠状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措施。
对病例3进行分析,了解冠状动脉肌桥的特点及治疗策略。
03
诊断与治疗建议
根据病例1的情况,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 评估,并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病例2,建议定期复查冠脉CT,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优势
无创、无痛、无辐射、快速成像、高分辨率、可重复性好等 。
局限性
对钙化病变的评估可能存在误差、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评 估有限等。
02
冠脉CT检查流程
检查前的准备
确定检查适应症
冠脉CT适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和钙化斑块情况,但不适用 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 件。
患者知情同意
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过程、可能 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自 愿接受检查。
冠脉CT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冠脉CT可以检测冠状动脉 狭窄的程度和部位,为冠 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评估冠状动脉钙化
冠脉CT可以评估冠状动脉 钙化的程度和范围,预测 心血管事件风险。
冠脉CTA检查ppt课件
18
应急预案
检查或候诊过程中突发意识障碍、呼吸心脏骤停
胸部按压 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下部。一手掌根部放
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与该手手背上,手指并拢,
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
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以胸骨下陷4-5
厘米为宜,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按压时间与放松时
8
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的价值和限度
应用价值:
冠心病的诊断价值:CT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50%以 上)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93%左右。因此,MDCT 在门急诊对冠心病的筛查,安全简便有效,减少了冠状动 脉造影的不必要性(阴性预测值高达95%~100%)。
9
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的价值和限度
应用价值:
闷、呼吸急促、声嘶、窒息感、血压升高或降低、痉挛、 发抖、喷嚏和流泪。 处理:立即停止注入造影剂,并予氟美松10~20mg静推,1: 1000肾上腺素0.1~0.3mg皮下注射,必要时15min一次,总 量不超过1mg。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氨茶碱静滴。异丙 嗪 25mg,肌肉注射。密切观察脉博、呼吸、血压变化。
应短暂停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以防止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所 致的乳酸酸中毒。 心律失常或心率过快者:房颤、偶发室性早搏、起搏器术 后患者,只要心律齐且心率慢,也能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 查。64排MD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应控制在70次/分以下。
5
心脏冠状动脉检查不适宜或禁忌的患者
心率过快且β受体阻滞剂禁用者: 冠脉 CTA需要控制在70次/min以下为佳。心率 过快患者一般在行冠脉CTA扫描前口服倍 他乐克25mg,因此若有病窦综合症,II、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失代偿性心衰者, 心动过缓,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 对β受体阻滞剂过敏者禁行CTA;
应急预案
检查或候诊过程中突发意识障碍、呼吸心脏骤停
胸部按压 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下部。一手掌根部放
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与该手手背上,手指并拢,
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
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以胸骨下陷4-5
厘米为宜,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按压时间与放松时
8
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的价值和限度
应用价值:
冠心病的诊断价值:CT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50%以 上)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93%左右。因此,MDCT 在门急诊对冠心病的筛查,安全简便有效,减少了冠状动 脉造影的不必要性(阴性预测值高达95%~100%)。
9
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的价值和限度
应用价值:
闷、呼吸急促、声嘶、窒息感、血压升高或降低、痉挛、 发抖、喷嚏和流泪。 处理:立即停止注入造影剂,并予氟美松10~20mg静推,1: 1000肾上腺素0.1~0.3mg皮下注射,必要时15min一次,总 量不超过1mg。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氨茶碱静滴。异丙 嗪 25mg,肌肉注射。密切观察脉博、呼吸、血压变化。
应短暂停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以防止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所 致的乳酸酸中毒。 心律失常或心率过快者:房颤、偶发室性早搏、起搏器术 后患者,只要心律齐且心率慢,也能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 查。64排MD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应控制在70次/分以下。
5
心脏冠状动脉检查不适宜或禁忌的患者
心率过快且β受体阻滞剂禁用者: 冠脉 CTA需要控制在70次/min以下为佳。心率 过快患者一般在行冠脉CTA扫描前口服倍 他乐克25mg,因此若有病窦综合症,II、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失代偿性心衰者, 心动过缓,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 对β受体阻滞剂过敏者禁行C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16
冠脉造影术前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工作,签 手术同意书
备皮 术前3-4小时禁食,禁水 常规口服药酌情给予 碘过敏试验
精品课件
17
术前常规用药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 ( 抵克利得)
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 钙拮抗剂
镇静剂 抗过敏药
β受体阻滞剂
精品课件
18
冠状动脉造影的血管径路
精品课件
7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塞:
拟行直接PTCA AMI并心源性休克 AMI静脉溶栓失败、胸痛持续不缓解 AMI静脉溶栓后再闭塞或心梗后早期心绞痛 AMI并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需急诊手术者
不稳定心绞痛: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精品课件
8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2
---明确诊断
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切开 肘动脉穿刺/切开
精品课件
19
股动脉解剖和穿刺
精品课件
20
桡动脉穿刺
精品课件
21
Judkins冠状动脉造影导管
精品课件Biblioteka 22Amplatz冠状动脉造影导管
精品课件
23
各种冠状动脉造影导管
精品课件
24
左冠状动脉插管
精品课件
25
冠脉造影的投照体位
要求能清楚地暴露冠状动脉的主支和分支 血管的全貌及血管开口处的情况
精品课件
36
右冠造影体位—LAO25°Cran30°
精品课件
37
冠脉造影术中处理
镇静药及抗过敏药 肝素 如患者发生心绞痛或怀疑冠脉痉挛应给予冠
脉内硝酸甘油50 -300μg, 或持续静脉点 滴硝酸甘油10-20μg/min 心动过缓或迷走神经亢进时可酌情予阿托品 临时起搏器的使用
精品课件
38
冠脉造影术后处理
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 穿刺股动脉者,穿刺侧下肢制动,沙袋加压
桡动脉穿刺者,腕关节制动 注意血压、心律、心率、有无过敏反应 检查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嘱患者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 特殊情况酌情处理:如左主干病变等
精品课件
39
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 造影剂过敏
精品课件
11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征(2)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 洋地黄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 严重凝血性疾病 活动性心内膜炎
精品课件
12
增加冠脉造影危险性的因素(1)
年龄> 70 岁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严重肥胖症
全身衰竭或恶液质
未控制的糖耐量异常
低氧血症
泌尿系统:腰痛、少/无尿、血尿、蛋白尿、 肾衰
心血管系统:各种心律失常、低血压、急 性肺水肿、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
精品课件
41
冠状动脉的解剖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主干
前降支
回旋支
后 锐右圆窦 左降 缘室锥房
冠状动脉的影像学检查
精品课件
1
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的分类
间接影像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内超声检查(IVUS) CT、MRI
直接影像检查 冠状动脉内血管镜
精品课件
2
冠状动脉造影设备
精品课件
3
冠状动脉造影方式
非选择性冠脉造影: 在主动脉根部注射造 影剂
精品课件
4
冠状动脉造影方式
半选择性冠脉造影: 分别在左、右主动脉 窦内注射造影剂
原因未明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律 失常
风心、老年退行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等心脏疾病或其他非心血管疾病、肿瘤或 腹部大手术前需排除冠心病
精品课件
10
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征(1)
不明原因的发热、尚未控制的感染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 肿瘤等疾病的终末期 严重出血性疾病或有活动性内脏出
不典型胸痛 上腹部症状,无消化系统体征、药物治疗无效 心绞痛样症状,但运动试验及/或MIBI(-) Holter及/或运动试验(+),但无临床症状 ECG有非特异性ST改变或 T 波异常,需除外 冠心病 成功复苏的卒死患者 特殊职业需除外冠心病
精品课件
9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3
---寻找病因及重大手术前排除冠心病
精品课件
5
冠状动脉造影方式
选择性冠脉造影:分 别将导管置入左、右 冠状动脉并注射造影 剂行血管造影。
精品课件
6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1
---指导治疗
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稳定性心绞痛、已 平稳的不稳定心绞痛、梗塞后早期心绞 痛等,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用于病情急、重, 需尽快明确冠脉病变情况者,需熟练的 冠脉造影技术
左冠造影体位: 左前斜+足、左前斜+头、右前斜+头、 右前斜+足、前后位+头/足、左侧位
右冠造影体位: 左前斜、右前斜、左前斜+头、左侧位
精品课件
26
左冠造影体位—LAO50°Caud30°
精品课件
27
左冠造影体位—LAO50°Cran30°
精品课件
28
左冠造影体位--RAO30°Cran30°
精品课件
14
增加冠脉造影危险性的因素(3)
抗凝或出血性疾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 严重外周血管疾病 近期脑卒中病史 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精品课件
15
冠脉造影术前准备
详细了解病情,做出初步的临床诊断 必要的术前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Holter,运动试验, LVEF,感染筛查 血生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常规 详细了解过敏史 检查动脉搏动情况
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严重时可出现室速及室颤
心绞痛发作 心肌梗塞:原因为痉挛、栓塞及内膜撕裂 栓塞:血栓或气栓等 血肿及出血、外周动脉损伤、肾功障碍 死亡
精品课件
40
造影剂反应
皮肤反应
神经系统:头痛、肌肉抽搐等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哮喘、咳嗽、喉头 水肿痉挛等
胃肠反应:恶心、呕吐
精品课件
29
左冠造影体位—RAO30°Caud30°
精品课件
30
左冠造影体位—AP Cran30°
精品课件
31
左冠造影体位—AP Caud30°
精品课件
32
左冠造影体位—Left Latetal
精品课件
33
右冠造影体位—LAO50°
精品课件
34
右冠造影体位—RAO30°
精品课件
35
右冠造影体位—Left Lateral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肾功能不全SCr> 1.5 mg/dl
精品课件
13
增加冠脉造影危险性的因素(2)
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 心功能VI级 严重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或机械瓣置换术后 LVEF< 35 % 高危活动平板试验结果 (低血压或严重缺血) 肺动脉高压 PWP> 25 mm 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