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的对角化及其应用教学文稿
浅谈矩阵的对角化问题(浓缩稿)
浅谈矩阵的对角化问题(浓缩版)学号:0807402069 学生姓名:马莉莹 指导老师:朱广俊数学科学学院,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摘要:矩阵的对角化是矩阵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高等代数的有关理论给出了矩阵可对角化的若干条件;从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特征子空间等不同角度探究了将一般矩阵和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若干方法;最后,分析了一些特殊矩阵的对角化问题,如幂等矩阵、幂零矩阵、实对称矩阵和Hermite 矩阵等. 关键词:对角化,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变换,线性变换.Abstract: Diagonalization of Matrix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matrix theory. We give several conditions of matrix diagonalization by the use of higher algebra related theory. We give some methods of diagonalization of general matrix and real symmetric matrix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elementary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 subspace. In the end, we analysis the diagonalization of some special matrix, such as idempotent matrix, nilpotent matrix ,real symmetric matrix and hermite matrix. Keywords : diagonalization ,eigenvalue ,eigenvectors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linear transformation.一.矩阵相似对角化的条件由于矩阵的类型和所在数域的不同,其对角化的条件也不同. 1.任意数域上矩阵相似对角化的条件 充要条件设1,,m λλ 为n 阶方阵A 的m 个互异的特征值,且它们的重数分别为1,,m s s ,1,2,,i m = .A 可对角化⇔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对于A 的每个特征值i λ,其代数重数等于其几何重数 ⇔()i i r n s λ-=-I A ⇔A的最小多项式无重根⇔1()mii λ=-=∏I A 0⇔对于A 的每个特征值i λ,都有2()()r r λλ-=-I A I A⇔A 的初等因子都是1次的 ⇔A与某个循环矩阵相似充分条件A 有n 个不同特征值⇒A可对角化A的零化多项式无重根⇒A可对角化2.复数域上Hermite 矩阵必可酉相似于对角矩阵.3.实数域上对称矩阵必可正交相似于对角矩阵.二.矩阵对角化的若干方法(一)一般矩阵对角化的方法特征向量法是将矩阵对角化的常规方法,用该方法解决问题时需要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过程繁琐.下面介绍其它四种将矩阵对角化的方法. 1.矩阵乘积运算法设12,,,s λλλ 是A在数域F 上全部互异的特征值.其重数分别为12,,,s n n n ,且1sii nn ==∑,记i V λ为A 的属于i λ()1,2,,i s = 的特征子空间. 对()i λ-=I A X 0,有:(1)若A 可对角化,则对A 的每一特征值i λ,都有i n 个与之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A 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对于A 的每个特征值i λ,()ii dim V n λ=.采用类比推测,可得定理1.定理1:设12,,,s λλλ 是A 在数域F 上全部互异的特征值,其重数分别为12,,,s n n n ,且1sii nn ==∑,记i W =()1sj j j iλ=≠-∏I A ()1,2,,i s = . 对()()()12s λλλ---= I A I A I A 0,有:(1)若A 可对角化,则矩阵i W 的列向量组中有对应于i λ的i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A 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i i rank n =W ()1,2,,i s = .定理1表明,要构造可对角化矩阵A 的相似变换矩阵P ,只需对每一特征值i λ,从矩阵乘积()1sj j j i λ=≠-∏I A 中找出i n 个与之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以这样所得的in n=∑个特征向量为列作一个n 阶矩阵即可.例1:设12202120221001⎛⎫ ⎪ ⎪= ⎪ ⎪⎝⎭A ,求可逆矩阵P ,使得1-P A P 为对角矩阵. 解:由2(1)(5)(1)0λλλλ=-+--=I A ,得 11λ=-(二重),25λ=,31λ= ()()()()()123()50λλλ---=----=因为 I A I A I A I A I AI A ,所以A 可对角化.当11λ=-(二重)时:()()()()123584404840448000λλ--⎛⎫ ⎪-=--=-⎪= ⎪-- ⎪⎝⎭--W I A I A I A I A 取1W 中两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12844,04,8,4,0TT=--=--,,,αα. 当25λ=时:()()()()21388808880888000λλ=--⎛⎫ ⎪⎪= ⎪ ⎪⎝⎭=---W I A I A I A I A 取2W 中的特征向量()38,8,8,0T=α当31λ=时:()()()()312000000000050008λλ=--=--⎛⎫ ⎪⎪= ⎪ ⎪--⎝⎭W I A I A I A I A 取3W 中的特征向量()40,0,0,8T=-α.令()1234=,,,P αααα,则1(1,1,5,1)diag -=--P A P2.Jordan 标准形法由于复数域C 上任意n 阶矩阵A 都相似于一个Jordan 矩阵J ,所以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1-=P A P J .如果J 为对角矩阵,则A 可对角化,否则,A 不可对角化.由于矩阵P 可逆,所以存在一系列的初等矩阵12,,,t P P P ,使得12t = P P P P .于是有:1112112t t ---= P P P A P P P J .可对A 先施行一次初等行变换后,接着施行一次相应的初等列变换,我们称此种初等变换为对A 施行了一次相似变换.显然,可对A 施行一系列的相似变换,将A 化为Jordan 形矩阵J .例2:设460350361⎛⎫⎪-- ⎪ ⎪--⎝⎭=A ,求可逆矩阵P ,使得1-P A P 为对角矩阵. 解:将A 化为Jordan 标准形3121121346026026011350010010(1)(1)361361001r r r r c c c c --⎛⎫⎛⎫⎛⎫+⨯+⨯⎪⎪⎪--−−−−−−→−−−−−−→ ⎪⎪⎪+⨯-+⨯- ⎪ ⎪ ⎪---⎝⎭⎝=⎝⎭⎭A1221200(2)0102001r r c c -⎛⎫+⨯- ⎪−−−−−−→ ⎪+⨯ ⎪⎝⎭由A 的Jordan 标准形知,矩阵A 可对角化且它的特征值为-2,1,1.上述过程对A 共施行了三次相似变换,且三次初等列变换对应的矩阵分别为:123100100120110,010,010001101001⎛⎫⎛⎫⎛⎫⎪ ⎪ ⎪=-== ⎪ ⎪ ⎪ ⎪ ⎪ ⎪-⎝⎭⎝⎭⎝⎭P P P所以123120110121⎛⎫⎪==-- ⎪ ⎪--⎝⎭P P P P ,且1211--⎛⎫⎪= ⎪ ⎪⎝⎭P A P .3.λ矩阵标准形法引理1:设A 是n 阶方阵,则必能用初等变换将λ-I A 变为对角矩阵:12()()()()n t t t λλλλ⎛⎫⎪⎪= ⎪ ⎪⎝⎭T 并且多项式 ()(1,2,,)i t i n λ= 的所有根恰好是A 的所有特征值.定理2:设A 是n 阶方阵,{}12()(),(),()n diag t t t λλλλ= T 是对角形λ矩阵,()λP ,()λQ 是可逆的λ矩阵,且满足()()()()λλλλ-=P I A Q T .如果()()()((),)((),())()TTTTTTλλλλλλλ--−−−−−−−−−−→Q I A P I A I T Q Q I.即对()T λ-I A 作初等行变换和初等列变换,使其变为对角矩阵()λT .I 随着()T λ-I A 行的变化而变为()T λQ .则(1) 若12(),(),()n t t t λλλ 的所有根12,,s λλλ 都在F 内,则12,,s λλλ 就是A 的所有特征值.(2) 对于A 的特征值12,,s λλλ ,设第12,,,m ik k k 行是()i λT 的全部为零的行,则()T i λQ 的第12,,,m ik k k 行即构成iV λ的基.其中iV λ为特征值i λ的特征子空间.(3)A 可对角化⇔,(1,2,)i i i r m i s λ∀== ,此处i r 是i λ的重数.根据定理2即可得到λ矩阵标准形法: (1) 作初等变换:()()()((),)((),())()TTTTTTλλλλλλλ--−−−−−−−−−−→Q I A P I A I T Q Q I设{}12()(),(),,()n diag t t t λλλλ= T ,求出12(),(),,()0n t t t λλλ= 的所有解. (2) 若12(),(),,()0n t t t λλλ= 的解都在F 内,并且对每个解i λ都有()i λT 中零行的数目 等于i λ的重数,则A 可对角化,转(3);否则A 不可对角化,结束.(3) 对于A 的任一特征值i λ,若()i λT 的第12,,,m i k k k 行都为零,则取出()T i λQ 的第 1k ,2k , ,m ik 行构作:1111((),,(),,(),,())m s m sT TTTk kk s k s λλλλ= T Q Q Q Q则12112(,,,)sm m s m diag λλλ-= T AT I I I .例3:设132132264⎛⎫⎪=--- ⎪ ⎪⎝⎭A ,求可逆矩阵T ,使得1-T A T 为对角矩阵. 解:作初等变换:()2112100100100,33601002011222410021T λλλλλλλλ--⎛⎫⎛⎫⎪ ⎪-=-+-→-+-+- ⎪ ⎪ ⎪ ⎪---⎝⎭⎝⎭I A I 按上述方法:(1)记2100002()00λλλλ⎛⎫⎪= ⎪ +⎪⎝⎭-T ,100()112201T λλ⎛⎫⎪=-+- ⎪ ⎪-⎝⎭Q 则1230,2λλλ===(2)当120λλ==时,(0)T 中零行的数目0=的重数2=-当32λ=时,(2)T 中零行的数目2=的重数1=-.所以A 可对角化.(3)当120λλ==时,()()()1001000,00001120021T ⎛⎫ ⎪=- ⎪ ⎪-⎝⎭T Q 取(0)T Q 中与(0)T 中零行所对应的特征向量()11,1,2T=-α,()22,0,1T=-α 当32λ=时,()()()1001002,200011200221T ⎛⎫ ⎪=-- ⎪ ⎪-⎝⎭T Q 取(2)T Q 中与(2)T 中零行所对应的特征向量()31,1,2T=--α.令()123121,,101212--⎛⎫ ⎪== ⎪ ⎪--⎝⎭T ααα,则1002-⎛⎫⎪⎪ ⎪⎝⎭T A T =4. 数字矩阵对角形法若矩阵A 在数域F 上可对角化,则存在F 上的可逆矩阵T ,使得1-=T AT B 为对角矩阵,且B 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A 的全体特征值.由于矩阵T 可逆,所以存在一系列的初等矩阵12,,,s T T T ,使得12s = T T T T .于是:11111112s s s ----- B =TA T =T T T A T T T ,做初等变换:⎛⎫⎛⎫→⎪ ⎪⎝⎭⎝⎭A B I T . 即对A 施行一系列的初等行变换和初等列变换,使其变为对角矩阵B ,对I 只施行相应的初等列变换变为T .在施行初等变换时,可施行若干次行(或列)变换后再施行若干次相应的列(或行)变换,只要保持变换后所得矩阵与A 相似即可.例4:若1111111111111111⎛⎫ ⎪-- ⎪= ⎪-- ⎪--⎝⎭A ,求可逆矩阵T ,使得1-T A T 为对角矩阵.解:作初等变换:200002001111002011110002111111111111444100031110100444001013114440011131444-⎛⎫ ⎪ ⎪⎛⎫⎪ ⎪-- ⎪ ⎪⎪ ⎪-- ⎪⎪⎪--⎛⎫ ⎪=→ ⎪ ⎪ ⎪⎝⎭⎪ ⎪--- ⎪ ⎪⎪ ⎪ ⎪ ⎪--- ⎪ ⎪⎝⎭⎪ ⎪--- ⎪⎝⎭A I 所以A 可对角化.令1111444311144413114441131444⎛⎫ ⎪ ⎪ ⎪---⎪=⎪ ⎪--- ⎪ ⎪ ---⎪⎝⎭T ,则有120000200002002--⎛⎫ ⎪⎪= ⎪ ⎪⎝⎭T A T .利用初等变换将矩阵对角化时,我们可以从变换后的最终矩阵中直接读出相似变换矩阵和对角矩阵,大大简化了求解过程.(二)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方法Schmidt 正交法是将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基本方法,使用该方法时需要牢记公式且计算量较大.下面我们介绍另外两种方法. 1.直接正交法该方法从向量正交的基本定义出发,直接从特征子空间中求出正交向量,易于理解和掌握,且在特征值出现重根的情况下,计算量也大为减少.例5:设 1333313333133331---⎛⎫ ⎪--- ⎪= ⎪--- ⎪---⎝⎭A ,求正交矩阵P , 使得1-P A P 为对角矩阵. 解:由3(4)(8)0λλλ-=+-=I A ,得14λ=-(三重),28λ=. 设41234(,,,)T x x x x R =∈X当14λ=-时,解齐次线性方程组(4)--=I A X 0,得1243x x x x =+-.先取一个特征向量1(1,1,0,0)T =α. 设特征向量22222(,,,)T a b c d =α.因2α与1α正交,从而有220a b +=.又因为2222a b d c =+-,所以可得2222a d c =-. 取211(,,0,1)22T =-α.再设特征向量33333(,,,)T a b c d =α.因3α与1α和2α都正交,从而有330a b +=,33311022a b d -+=.又因为3333a b d c =+-,所以可得333a c =-.取3(2,2,6,2)T =---α. 现将1α,2α,3α都单位化:122,,0,022T⎛⎫= ⎪⎪⎝⎭β,2666,,0,663T ⎛⎫=- ⎪ ⎪⎝⎭β,33333,,,6626T⎛⎫=--- ⎪ ⎪⎝⎭β. 当28λ=时,可求得单位特征向量:41111,,,2222T⎛⎫=-- ⎪⎝⎭β.令1234(,,,)=P ββββ,则()14,4,4,8T diag ----P AP =P AP =.2.度量矩阵法对于n 维欧氏空间V ,令1,,n αα是它的一个基,它的度量矩阵()()()()1111,,,,n n n n ⎛⎫⎪= ⎪⎪⎝⎭A αααααααα是正定矩阵,于是A 合同于单位矩阵I ,即可求得n 阶可逆矩阵U ,使得T =U AU I .利用U 和V 的基1,,n αα作一个新基:121(,,,)(,,)n n = βββααU .那么,新基的度量矩阵即为:()()()()1111,,,,n Tn n n ⎛⎫⎪= ⎪ ⎪⎝⎭=U A U Iββββββββ.所以12,,,n βββ是欧式空间V 的标准正交基.例6:设0111101111011110-⎛⎫ ⎪- ⎪= ⎪- ⎪-⎝⎭A ,求正交矩阵P , 使得1-P A P 为对角矩阵. 解:由3(1)(3)0λλλ-=-+=I A ,得11λ=(三重),23λ=-. 当11λ=时,解齐次线性方程组()-=I A X 0,得基础解系 1(1,1,0,0)T =α,2(1,0,1,0)T =α,3(1,0,0,1)T =-α当23λ=-时,解齐次线性方程组(3)--=I A X 0,得基础解系4(1,1,1,1)T =--α 则 1234,,,αααα是4R 一组基.记其度量矩阵为B ,那么21101210112004-⎛⎫ ⎪-⎪= ⎪-- ⎪⎝⎭B 对矩阵⎛⎫ ⎪⎝⎭B I 作合同变换:⎛⎫ ⎪⎝⎭B I =2110121011200004100001000010001-⎛⎫ ⎪- ⎪ ⎪--⎪ ⎪⎪ ⎪ ⎪ ⎪ ⎪ ⎪⎝⎭→1000010000100001263026663003630002102⎛⎫ ⎪⎪ ⎪ ⎪ ⎪ ⎪ ⎪- ⎪ ⎪ ⎪ ⎪ ⎪ ⎪⎪ ⎪ ⎪⎝⎭.取263026663003630002102⎛⎫-⎪ ⎪ ⎪⎪⎪= ⎪ ⎪ ⎪ ⎪ ⎪⎝⎭U ,则有1111T ⎛⎫⎪⎪= ⎪ ⎪⎝⎭U B U . 利用U 和基1234,,,αααα作新基:12341234(,,,)(,,,)=ββββααααU .则: 122,,0,022T⎛⎫= ⎪⎪⎝⎭β, 2666,,,0663T⎛⎫=- ⎪ ⎪⎝⎭β. 33333,,,6662T⎛⎫=- ⎪ ⎪⎝⎭β, 41111,,,2222T⎛⎫=-- ⎪⎝⎭β.由于1234,,,ββββ的度量矩阵T =U B U I ,故1234,,,ββββ是4R 的标准正交基.令1234(,,,)=P ββββ,则P 是正交矩阵且1T -P AP =P AP .三.特殊矩阵的对角化 1.幂等矩阵定理3:n 阶幂等矩阵A一定可以对角化,并且A的相似标准形是 0r⎛⎫⎪⎝⎭I ,其中()r rank =A ,r I 是r阶单位矩阵.证明: 因为2=A A ,所以A 有零化多项式2()(1)g λλλλλ=-=-,因为()g λ无重根,所以A可对角化.而A 的特征值只有0和1,所以A 的相似标准形是0r⎛⎫⎪⎝⎭I ,其中()r rank =A .由该定理可以推出幂等矩阵的若干性质: 性质1:幂等矩阵A 的迹等于A 的秩.证明:设A 是数域F 上的一个n 阶幂等矩阵,()r rank =A .如果0r =,则()0()rank tr ==A A .如果r n =,则=A I .从而()()rank n tr ==A A .下面设0r n <<.由A 的相似标准形0r⎛⎫⎪⎝⎭I 得: ()((,0))()r rank r tr diag tr ===A I A .性质2:任意n 阶矩阵A 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可逆矩阵与一个幂等矩阵的乘积. 证明:设n 阶方阵A 的秩为r ,则存在n 阶可逆矩阵,P Q 使得: 000r ⎛⎫=⎪⎝⎭I PA Q 所以1111100()()0000r r -----⎛⎫⎛⎫== ⎪ ⎪⎝⎭⎝⎭I I A PQ P Q Q Q . 令11--=B P Q ,1000r -⎛⎫=⎪⎝⎭I C Q Q .易知B 为可逆矩阵.因为2=C C ,所以C 为幂等矩阵.即任意n 阶矩阵A 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可逆矩阵与一个幂等矩阵的乘积.2.幂零矩阵引理2:若()f λ 为A 的特征多项式,()m λ为A 的最小多项式,则()()f m ==A A 0. 引理3:设12,,,n λλλ 为n 阶矩阵A 的特征值,则对任意的多项式()f x 有()f A 的特征值为12(),(),,()n f f f λλλ .幂零矩阵具有下列性质:性质3:A 为幂零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的特征值全为0.证明:(必要性) 若A 为幂零矩阵,则存在正整数k ,使得k =A 0.令0λ为A 的任意一个特征值,则存在≠α0,使得0λ=A αα.由引理3知0k λ为k A 的特征值. 所以存在 ≠β0,使得 0k k λ=A ββ,从而有00k λ=即有00λ=.又由k =A 0,知00kk ==⇒=A A A ,所以 0(1)(1)00k k ⨯-=-=-=-⋅=I A A A . 所以00λ=为A 的特征值.由0λ的任意性知A 的特征值全为0.(充分性)因为A 的特征值全为0, 所以A 的特征多项式为()n f λλλ=-=I A ,由引理2知()n f ==A A 0,所以A 为幂零矩阵.性质4:若A 为幂零矩阵且≠A 0,则A 不可对角化.证明:若A 可对角化,则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1-=A P DP ,此处D 是n 阶对角形.若A 为 幂零矩阵,则存在正整数k ,使得k =A 0,即: 11()k k k --===A P DP P D P 0,因为1110kk k k k ---=====P D P P D P P P D D D ,所以有: 10,,-====D D 0A P DP 0, 与题设矛盾.3.幂幺矩阵性质5:幂幺矩阵在复数域上可对角化.证明:若A 为幂幺矩阵,则存在正整数k ,使得k =A I ,所以A 有零化多项式()1k g λλ=-. 因为在复数域上,()g λ的根都是k 次单位根,故()g λ无重根,所以A 可对角化.注意:A 在实数域上不一定可对角化! 例如0110-⎛⎫=⎪⎝⎭A ,满足4=A I ,即A 为幂幺矩阵,但是2()1f λλλ=-=+I A 在实数域上无根,所以A 在实数域上不可对角化.4.实对称矩阵性质6:实对称矩阵的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性质7:设λ是实对称矩阵的k 重特征值,则对应于特征值λ,矩阵有k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定理4:设A是一个n n ⨯实对称矩阵.则存在一个正交矩阵P,使得()112,,,Tn diag λλλ-== P AP PAP ,并且i λ是实数,1,2,,i n = .证明:设A的互不相等的特征值为12,,,()s s n λλλ≤ ,并且它们的重数依次为1212,,,()s s r r r r r r n +++= .则对于特征值(1,2,,)i i s λ= ,恰有i r 个线性无关的实特征向量.把它们正交化并单位化,即得i r 个单位正交的特征向量.由12s r r r n +++= 知,这样的特征向量共可得n 个.由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正交,故这n 个单位特征向量两两正交,以它们为列向量作成正交矩阵P ,则:1T -=P AP P AP 为一个实对称矩阵111,,,,,,s s sdiag r r λλλλ⎛⎫⎪ ⎪⎝⎭.5.Hermite 矩阵欧氏空间实质上是实数域上的一个内积空间.类似地考虑复数域上的内积空间—酉空间和酉空间上的线性变换.与正交变换和实对称矩阵类似,酉空间中有酉变换与Hermite 矩阵.性质8:设n n C ⨯∈A 是Hermite 矩阵,则A 的特征值均为实数.证明:设λ为A 的特征值,α为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即λ=A αα,那么: (,)(,)(,)(,)(,)(,)λλλλ=====ααααααααααααA A 但(,)0>αα,所以λλ=,即λ为实数.性质9:设n n C ⨯∈A 是Hermite 矩阵,则对应于A 的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必正交. 证明:设,λμ是A的两个不同的特征值,,αβ分别是它们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则有λ=A αα,μ=A ββ.(,)(,)(,)(,)(,)(,)λλμμ=====αβαβαβαβαβαβA A ,即()(,)0λμ-=αβ.由于A 的特征值为实数,也即()(,)0λμ-=αβ.又因为λμ≠,所以(,)0=αβ,即,αβ正交.引理4:设n n C ⨯∈A ,则存在一个酉矩阵P ,使得1-P A P 是一个上三角形矩阵.定理5:设n n C ⨯∈A ,并且A是Hermite 矩阵,则存在一个酉矩阵P , 使得()112,,,Hn diag λλλ-== P AP PAP ,并且i λ是实数,1,2,,i n = .证明:由引理4知存在一个酉矩阵P ,使得 ()1H ij n n g -⨯===G P AP P AP 是一个上三角形矩阵.又P 是一个酉矩阵,故G 也是Hermite 矩阵.于是,对任意,,1i j i j n ≤<≤,都有ij ji g g =,这迫使当1,2,,,1,2,,,i n j n i j ==≠ 时,有0ij g =;并且i ii g λ=是实数,1,2,,i n = .因此,Hermite 矩阵必定可以对角化,且它的特征多项式的复数根都是实数.。
浅谈矩阵对角化及其应用(米亚兄) -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优秀资料】
浅谈矩阵对角化及其应用(米亚兄)-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优秀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浅谈矩阵对角化及其应用写在前面:结识高等代数已经快一年了,我们从最初的认识行列式,一直到到现在的欧几里得空间,逐一学习了线性方程组、矩阵、多项式、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现在就浅谈一下自己对矩阵对角化及其应用的认识。
众所周知:n维向量空间V中的线性变换δ可否对角化的问题是高等代数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而δ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δ关于V的矩阵A可对角化。
内容摘要:文章综述了矩阵可以对角化的条件,讨论了可对角化矩阵的基本性质和结论,给出了矩阵(特殊矩阵如是对称阵)对角化的基本方法,以及对应特征多项式的性质,最后讨论其在特征值、特征向量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矩阵对角化特征多项式特征值特征向量导言:文章由矩阵可对角化出发,说明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讨论了可对角化矩阵的基本性质和结论,给出了矩阵(特殊矩阵如是对称阵)对角化的基本方法,以及对应特征多项式的性质,最后讨论其在特征值、特征向量方面的应用。
具体内容:1、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1)设δ是n维线性空间的一个线性变换,δ的矩阵可以在某一组基下维对角矩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δ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方块矩阵A被称为可对角化的,如果它相似于对角矩阵,就是说,如果存在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AP是对角矩阵。
3)设A 是数域F上的n阶矩阵,如果存在F上n阶可逆矩阵T,使得T1-AT=∧,那么,就说矩阵A 是可以对角化的。
可对角化矩阵的基本性质和结论:1)数域F上n阶矩阵A可以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数域F上n阶矩阵A在F内有n个不同的特征根,那么A可以对角化。
3) 属于不同特阵值的特征特真向量是线性无关的。
4)如果在n 维空间V 中,线性变换δ的特征多项式在数域P 中有n 个不同的根,即δ有n 个不同的特征值,那么在某组基下的矩阵是对角形的。
矩阵的对角化及其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矩阵的对角化及其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矩阵是高等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它在解决线性方程组和矩阵变换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问题中,矩阵常常需要进行对角化处理,以便更方便地求解问题。
本文将介绍矩阵的对角化及其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矩阵的对角化对角化是指将一个矩阵变换为对角形式的过程,使得矩阵的主对角线上为非零元素,而其余元素均为零。
举个例子,一个2×2的矩阵A可以进行对角化,其对角化后的形式可以写成:> P^-1 * A * P = D其中P是一个可逆矩阵,D为对角矩阵。
对角矩阵只有主对角线上有非零元素,其他位置都为零。
通过对角化,矩阵变得更加简单,容易处理。
二、如何进行矩阵的对角化对于一个n×n的矩阵A,要进行对角化处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矩阵A必须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这些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可以写成P=[v1,v2,···,vn]。
2.对于对角矩阵D,其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必须是矩阵A的n个特征值。
基于这些条件,可以得到矩阵A的对角化公式:> P^-1 * A * P = D其中P=[v1,v2,···,vn],D=[λ1,λ2,···,λn]为对角矩阵。
λ1、λ2···λn为A的特征值,v1、v2···vn为对应的特征向量。
三、高等数学中的应用在高等数学中,矩阵的对角化在求解一些实际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1. 矩阵的对角化在求解差分方程中的应用线性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经典问题。
对于一个n阶线性差分方程,其解法是先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变成一个线性方程组。
接着,对该线性方程组进行矩阵形式的表示,就可以得到一个n×n矩阵。
通过矩阵的对角化,可以将线性方程组解放到主对角线上,从而得到差分方程的通解。
2. 矩阵的对角化在离散傅里叶变换中的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时域上信号变换为频域上信号的重要算法。
矩阵对角化方法的教学案例
㊀㊀㊀㊀㊀㊀矩阵对角化方法的教学案例矩阵对角化方法的教学案例Һ李伯忍㊀(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㊀东莞㊀523000)㊀㊀ʌ摘要ɔ矩阵对角化方法与理论是矩阵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求数列极限㊁求解微分方程以及三对角形行列式的计算几个典型例题来说明矩阵对角化方法的应用,以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ʌ关键词ɔ矩阵对角化;数列极限;微分方程;行列式线性代数作为理工类和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㊁逻辑推理和计算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矩阵对角化方法与理论是矩阵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他学科如工程技术和数量经济分析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数列极限㊁求解微分方程以及三对角形行列式的计算几个典型例题来说明矩阵对角化方法的应用,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㊁求具有线性递推关系的数列极限例1㊀设x1=1,xn+1=2+3xn,n=1,2, .求极限limnңɕxn.解㊀由已知,得xn>0,n=1,2, .令xn=yn+1yn,可得yn+2=2yn+1+3yn.改写为矩阵形式:yn+2yn+1éëêêùûúú=2310éëêêùûúúyn+1ynéëêêùûúú= =2310éëêêùûúúny2y1éëêêùûúú,记A=2310éëêêùûúú.可求得矩阵A的特征值为λ1=-1,λ2=3.对应的特征向量为ξ1=-11éëêêùûúú,ξ2=31éëêêùûúú.令P=(ξ1,ξ2)=-1311éëêêùûúú,则P-1=14-1311éëêêùûúú,A=P-1003éëêêùûúúP-1,可得yn+2yn+1éëêêùûúú=P-1003éëêêùûúúnP-1y2y1éëêêùûúú=14(-1)n+2(3y1-y2)+3n+1(y1+y2)(-1)n+1(3y1-y2)+3n(y1+y2)éëêêùûúú,可得limnңɕxn=limnңɕyn+1yn=limnңɕ(-1)n+2(3y1-y2)+3n+1(y1+y2)(-1)n+1(3y1-y2)+3n(y1+y2)=3.二㊁求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例2㊀求微分方程y‴-2yᵡ-yᶄ+2y=0的通解.解㊀令Y=yᵡyᶄyéëêêêêùûúúúú,则原微分方程可改写为dYdt=AY,其中A=21-2100010éëêêêêùûúúúú,可求得矩阵A的特征值为λ1=-1,λ2=1,λ3=2,对应的特征向量为ξ1=1-11éëêêêêùûúúúú,ξ2=111éëêêêêùûúúúú,㊀㊀㊀㊀㊀ξ3=421éëêêêêùûúúúú.令P=(ξ1,ξ2,ξ3)=114-112111éëêêêêùûúúúú,则P-1=161-32-33620-2éëêêêêùûúúúú,令Y=PX,有dXdt=P-1APX=-100010002éëêêêêùûúúúúX,即dx1dt=-x1dx2dt=x2dx3dt=2x3ìîíïïïïïïïï,可得X=x1x2x3éëêêêêùûúúúú=c1e-tc2etc3e2téëêêêêùûúúúú.又Y=PX,可得微分方程的通解为y=c1e-t+c2et+c3e2t.三㊁求解具有三对角形行列式例3㊀计算n阶行列式Dn=α+βα0 00βα+βα 000βα+β 00︙︙︙⋱︙︙000 α+βα000βα+β,其中αʂβ.解㊀按第一列展开,可得Dn与同类型的较低阶行列式的关系:Dn=(α+β)Dn-1-αβDn-2,其中D1=α+β,D2=α2+β2+αβ.改写为矩阵形式DnDn-1éëêêùûúú=α+β-αβ10éëêêùûúúDn-1Dn-2éëêêùûúú,记A=α+β-αβ10éëêêùûúú,则DnDn-1éëêêùûúú=ADn-1Dn-2éëêêùûúú= =An-2D2D1éëêêùûúú,nȡ2.可求得矩阵A的特征值为λ1=α,λ2=β,对应的特征向量为ξ1=α1éëêêùûúú,ξ2=β1éëêêùûúú,令P=(ξ1,ξ2)=αβ11éëêêùûúú,则P-1=1β-α-1β1-αéëêêùûúú,A=Pα00βéëêêùûúúP-1,An-2=Pαn-200βn-2éëêêùûúúP-1,从而有DnDn-1éëêêùûúú=1β-ααβ11éëêêùûúúαn-200βn-2éëêêùûúú-1β1-αéëêêùûúúα2+β2+αβα+βéëêêùûúú,可得Dn=βn+1-αn+1β-α.矩阵对角化方法不仅可以用来简化矩阵运算,化二次型为标准形,还有很多实际的应用案例.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矩阵对角化的概念和方法,本文给出了三个不同的例子,利用矩阵对角化方法来求解,求解的方法甚至比通用方法更复杂,但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ʌ参考文献ɔ[1]同济大学数学系.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周勇.线性代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武忠祥.高等数学辅导讲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4]庄科俊.矩阵对角化的若干教学案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1):13-16.。
矩阵的对角化方法
矩阵的对角化方法矩阵的对角化是一种重要的矩阵变换方法,在线性代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一个可对角化的矩阵,可以将其通过相似变换转化为对角矩阵,这样可以简化矩阵的计算和分析过程。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矩阵的对角化方法,并详细解释其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矩阵的对角化定义。
一个n×n的矩阵A称为可对角化的,如果存在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AP为对角矩阵。
其中,对角矩阵是指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全部为0的方阵。
对角化的主要目的是将原矩阵化简为对角形式,以方便计算和理解。
对于一个可对角化的矩阵A,其对应的对角矩阵D的对角线元素是A的特征值,而P的列向量组成的矩阵则是对应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因此,对角化的关键在于求解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解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两种常见的方法:特征值分解和相似对角化。
一、特征值分解方法特征值分解方法是求解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对于一个n×n的矩阵A,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步骤如下:1. 求解特征多项式。
将A的特征多项式定义为det(A-λI)=0,其中I为n阶单位矩阵,λ为特征值。
解特征多项式可以得到n个特征值λ1,λ2,...,λn。
2. 求解特征向量。
对于每一个特征值λi,将其代入方程组(A-λiI)X=0,并求解出特征向量X。
3. 归一化特征向量。
将每个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模长等于1。
4. 构造P和D矩阵。
将特征向量按列组成P矩阵,特征值按对角线组成D矩阵,得到P和D满足P-1AP=D。
特征值分解方法的优点是求解过程直观简单,容易理解,适用于一般情况。
但是,对于大规模矩阵,求解特征多项式和连续的特征值比较困难,计算量较大。
二、相似对角化方法相似对角化方法是通过相似变换将矩阵A转化为对角矩阵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路是寻找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AP=D。
P矩阵的列向量正好是A的特征向量。
相似对角化的步骤如下:1. 求解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矩阵对角化及应用论文
矩阵对角化及应用理学院 数学082 缪仁东 指导师:陈巧云摘 要:本文是关于矩阵对角化问题的初步研究,对矩阵对角化充要条件的归纳,总结,通过对实对称矩阵,循环矩阵,特殊矩阵对角化方法的计算和研究,让读者对矩阵对角化问题中求特征值、特征向量,求可逆矩阵,使对角化,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求解途征.关键词:对角矩阵;矩阵对角化;实对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矩阵对角化是矩阵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矩阵论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矩阵对角化问题很有实用价值,关于矩阵对角化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和理论已经很多.但是他们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只是某个方面的研究,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归纳和总结.因此,我就针对这方面进行系统的分类归纳和总结,对一些理论进行应用和举例,给出算法.特别给出了解题时方法的选择.1.矩阵对角化概念及其判定所有非主对角线元素全等于零的n 阶矩阵,称为对角矩阵或称为对角方阵.定义1.1 矩阵A 是数域P 上的一个n 级方阵. 如果存在一个P 上的n 级可逆矩阵X ,使1X AX - 为对角矩阵,则称矩阵A 可对角化.矩阵能否对角化与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密切相关.定义 1.2 设A 是一个n 阶方阵,λ是一个数,如果方程组AX X λ= (1)存在非零解向量,则称λ为的A 一个特征值,相应的非零解向量X 称为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1)式也可写成,()0E A X λ-= (2)这是n 个未知数n 个方程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它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数行列式=0E A λ-, (3)即1112121222120n nn n nna a a a a a a a a λλλ------=---上式是以λ为未知数的一元n 次方程,称为方阵A 的特征方程. 其左端A E λ-是λ的n 次多项式,记作()f λ,称为方阵的特征多项式.111212122212()||n nA n n nna a a a a a f E A a a a λλλλλ------=-=---111n n n n a a a λλλ--=++++显然,A 的特征值就是特征方程的解.特征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恒有解,其个数为方程的次数(重根按重数计算),因此,n 阶矩阵A 有n 个特征值.设n 阶矩阵()ij A a =的特征值为12,,n λλλ,由多项式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不难证明(ⅰ)121122n nn a a a λλλ+++=+++;(ⅱ)12n A λλλ=.若λ为A 的一个特征值,则λ一定是方程=0A E λ-的根, 因此又称特征根,若λ为方程=0A E λ-的i n 重根,则λ称为A 的i n 重特征根.方程 ()0A E X λ-=的每一个非零解向量都是相应于λ的特征向量,于是我们可以得到求矩阵A 的全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A 的特征多项式E A λ-;第二步:求出特征方程=0E A λ-的全部根,即为A 的全部特征值;第三步:对于的每一个特征值λ,求出齐次线性方程组:()0E A X λ-= 的一个基础解系12,,,s ξξξ,则A 的属于特征值λ的全部特征向量是 1122s s k k k ξξξ+++(其中12,,,s k k k 是不全为零的任意实数).设P 是数域, Mn (P ) 是P 上n ×n 矩阵构成的线性空间, A ∈Mn (P ) , 1,2t ,,λλλ 为A 的t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高等代数第二版(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编)第四版(张和瑞、郝炳新编)课程中,我们学过了矩阵可对角化的若干充要条件如: (1) A 可对角化当且仅当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 A 可对角化当且仅当特征子空间维数之和为n ; (3) A 可对角化当且仅当A 的初等因子是一次的; (4) A 可对角化当且仅当A 的最小多项式无重根我们知道线性变换A 的特征多项式为f (λ) ,它可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1212()()()()i r r r i f λλλλλλλ=---则V 可分解成不变子空间的直和其中i V = {ξ|iri 12-==s V V V V λ⊕⊕⊕(A E );ξ∈V}引理 1.1:设A, B 都是n 阶矩阵, 则秩( AB) ≥秩( A) + 秩( B) - n.定理 1.1:设A 是实数域F 上的一个n 阶矩阵, A 的特征根全在F 内, 若1λ, 2λ,...,K λ 是A 的全部不同的特征根, 其重数分别为1r , 2r ,... k r , 那么 (Ⅰ) 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i j i jE A r λ≠⎛⎫-= ⎪⎝⎭∏秩 j=1, 2,.......k(Ⅱ) 当( 1) 式成立时,()ii jE A λ≠-∏ 的列空间就是A 的属于特征根iλ的特征子子空间.证明: (Ⅰ) 设A 可对角化, 则存在可逆阵T, 使{}11122,,...,k K T AT diag E E E λλλ-=这里右边是分块对角矩阵, j E 为i r 阶单位阵, 于是有()()()11i i i i j i j i j E A T E A T E T AT λλλ--≠≠≠⎛⎫⎛⎫⎛⎫⎛⎫-=-=- ⎪ ⎪ ⎪ ⎪ ⎪⎝⎭⎝⎭⎝⎭⎝⎭∏∏∏秩秩秩={}()122,,...,i K K i j E diag E E E λλλλ≠⎛⎫-⎪⎝⎭∏秩=()()(){}12,,...,,i j i j i j Ki j diag E E E λλλλλλ≠⎛⎫---⎪⎝⎭∏秩 =()0,0,...0,,0,0,...,0i j j j i jdiag E r λλ≠⎛⎫⎧⎫-= ⎪⎨⎬ ⎪⎩⎭⎝⎭∏秩 j=1,2, ......k.反之,若()()ijE A r λ-=∏秩i=1,2,.....k, 反复用引理可得()()()()()22i j i i i ji jE A E A K n n r k n λλ≠≠-≥---≥---∑∑∏秩r 秩 i j i jn r r ≠=-=∑ j=1,2,...,k.这里用到了齐次线性方程组()0i E A X λ-=的解空间的维数不大于i λ的重数不大于j r 这个结论.于是又()()iii j i jE A n r λ≠≠-=-∑∑秩从而()i iA n r λ-=-秩 i=1,2,......k. 这样的矩阵可以对角化.(Ⅱ)设( Ⅰ)式成立,则A 可对角化.故A 的最小多项式为()1kii x λ=-∏从而()10kii E A λ=-=∏ 即 ()()0i ii jE A E A λλ≠--=∏这就是说,列空间包含在i λ的特征子空间中,但是由(1), ()ii jE A λ≠-∏的列空间的维数是n,它正是j r 的特征子空间的维数,所以结论(Ⅱ) 成立.推论: 设A 为实数域F 上的n 阶矩阵,A 的特征根全为F 内,且1λ, 2λ 是A 的全部不同的特征根, 其维数分别为1r , 2r , 若秩()12E A r λ-=,秩()21E A r λ-=,则A 可以对角化,且()E A λ-的列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恰是属于2λ 的极大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组,2E A λ-的列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恰是属于1λ的极大无关的特征向量组.例1: 判断A=460350361⎛⎫⎪-- ⎪ ⎪-⎝⎭能否对角化,并求特征向量.解: 易知A 的特征根1λ =-2 , 2λ =1.1E A λ- =660350363--⎛⎫ ⎪ ⎪ ⎪--⎝⎭ 和2E A λ- =360360360--⎛⎫⎪⎪ ⎪⎝⎭的秩分别为2与1,故A 可对角化. 又因为可以选取001⎛⎫ ⎪ ⎪⎪⎝⎭和210-⎛⎫⎪⎪ ⎪⎝⎭为的列空间的一个基,111⎛⎫ ⎪- ⎪ ⎪-⎝⎭是属于1λ的特征向量.定理和推论把判断矩阵是否对角化的问题与求它的特征向量的问题联系起来,给出了一个不用解线性方程组而求得可对角化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方法, 在矩阵的不同特征根较少时, 这个方法较方便.2.实对称矩阵对角化的计算方法我们知道任意实对称矩阵,总正交相似于一对角阵. 该对角阵的对角元即为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 正交相似变换矩阵的各列构成相应的特征向量. 给定一实对称阵A ,如何求正交相似变换矩阵P ,使1T P AP PAP -=为对角阵. 理论上的解决方法为:首先利用特征方程: | λI - A | = 0 求出全部特征值,针对不同特征值求出相应的完全特征向量系,合在一起构成实对称阵A 的完全特征向量系. 再利用施密特正交化法得到 A 的规范化正交特征向量系. 以此作为列向量得到正交相似变换矩阵P , 1T PAP PAP -=为对角阵, 参见文献[5 ]. 此方法理论可行,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要事先求出实对称阵A 的全部特征值,操作上有如下困难: (1) 特征方程: | λI- A | = 0 给出困难; (2) 特征方程求根困难(5 次以上的代数方程没有统一的求根公式) . 因此有必要寻求方法.定义2.1 (瑞雷商) 设A 为n 阶实对称阵,对于任一n 维非零列向量x ,称R ( x) =( A x , x)/( x , x) 为关于向量x 的瑞雷商.引理2.1 设A 为n 阶实对称阵, 1λ≥2λ≥......≥n λ 为A 的特征值.()()()()11/{0}/{0},,max ,min,,nnx R x R Ax x Ax x x x x x λλ∈∈== 定义2.2 设w 为n 维列向量,且T w w = 1 ,则n 阶矩阵H = I - 2Tww 称为Householder 阵.引理2.2 Householder 矩阵具有如下性质: (1) TH H =(2) T TH H HH I == ( H 是正交阵) .引理2.3 设x , y ∈nR , x ≠y , X Y =,则存在Householder 矩阵H, 使Hx = y. 其中()()22/TH I x y x y x y =----定理2.1 设A 是实对称矩阵,λ, x (2X= 1) 是A 的一个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则存在P 为一个正交阵,使Px =1e = ()1,0,0 0. 且TPAP 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第一个元素为λ,其余元素均为零.证 设A 是实对称矩阵, 1λ≥ 2λ≥ ...≥ n λ为A 的特征值. 根据引理2.1 ,利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可求得1λ 及相应的规范化特征向量1X . 不妨假设‖1X ‖ = 1 ,由引理2.3 ,存在1P 为一个正交阵,使11P X =1e =()1,0,0, 0.且TPAP 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第一个元素为1λ , 其余元素均为零. 设111100TP AP A λ⎛⎫=⎪⎝⎭, 为对称阵,故1A 也为对称阵,设2λ 及2X 为1A 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的规范化特征向量,则根据引理2.3 ,存在2Q 为一个正交阵,使()2211,0,0, 0Q x e ==.且212T Q A Q 的第一行和第一列除2λ 外其余元素均为零. 令22100P Q ⎛⎫= ⎪⎝⎭,容易验证2P 亦为正交阵, 满足:1121122212200000000T TT P P AP P Q AQ A λλλ⎛⎫⎛⎫⎪==⎪ ⎪⎝⎭ ⎪⎝⎭依此类推, 存在正交阵1p ,2p , ⋯,1n p -, 使得1n p -...2p 1p 121...T T Tn Ap p p D -=,则T PAP =D,其中 D 为对角阵,令121P P P P n -=,则TPAP D =,P 即为将实对称阵对角化的正交相似变换矩阵.例2: 设矩阵210210582811A ⎛⎫⎪=- ⎪ ⎪-⎝⎭, 1λ≥2λ≥3λ为A 的特征值.按上面的算法进行对角化,求出正交矩阵P 及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解: (1)利用瑞雷商和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可求得1λ = 18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1122,,333Tx ⎛⎫=- ⎪⎝⎭(2) 计算正交矩1p =()()211112/Tp I x e x e x e =----=122333221333212333⎛⎫- ⎪ ⎪ ⎪-- ⎪ ⎪ ⎪--- ⎪⎝⎭,满足()1111,0,0T p x e ==且111800090009TP AP ⎛⎫⎪=- ⎪ ⎪⎝⎭,至此已实现对角化. 借此可求得= 2λ=9 , 3λ = - 9. 相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2212,,333Tx ⎛⎫=--- ⎪⎝⎭,3221,,333Tx ⎛⎫=-- ⎪⎝⎭.3.循环矩阵对角化方法的研究在复数域 C 上,形如012110121230........................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的矩阵,称关于元素列011,,...,n a a a -的循环矩阵.已知n 阶循环矩阵010 (00)01...0 (1)00...0K ⎛⎫⎪⎪= ⎪⎪⎝⎭,并令ii K K = (1,2,,)i n =,称121,,,....,n E K K K -为循环矩阵基本列(其中E = n K 为单位矩阵).循环矩阵基本列有如下特点: ①121,,,...,n E K K K -都是循环矩阵;②n i i K K += ,即n i iK K +=;③n 阶循环矩阵K 有n 个特征根: cossinm mx mxi n nλ=+ (0,1,,1)m n =-④关于元素列0121,,,...,n a a a a -的n 阶循环矩阵 A 可用循环矩阵基本列表示为210121...n n A a E a K a K a K --=++++,反之,能用循环矩阵基本列线性表示的矩阵,则一定是循环矩阵. 循环矩阵的性质性质1 同阶循环矩阵的和矩阵为循环矩阵. 性质2 同阶循环矩阵的乘积满足交换律.性质3 同阶循环矩阵的乘积为循环矩阵. 性质4 循环矩阵的逆矩阵为循环矩阵.n 阶矩阵A 关于多项式函数f (x) 生成的矩阵为f (A) ,A 的特征根与f (A) 的特征根有下面的结论:命题3.1 设f (x) 是一个n - 1 次多项式函数,若λ是矩阵A 的特征根,则 f (λ) 是矩阵f (A) 的特征根.命题3.2 设f (x) 是一个n - 1 次多项式函数,若矩阵A 相似于矩阵B , 则矩f (A) 相似于矩阵f (B) .考察n 阶循环矩阵K,K 的特征多项式为:()211,(n i njjnj E K ei πλλληη-=-=-=-==∏如果n 阶循环矩阵A 记为()210121...n A n A f K a E a K a K a K --==++++不难求得K 中与特征值j η相应的特征向量,记:()11...j j n x ηη-⎡⎤⎢⎥⎢⎥=⎢⎥⎢⎥⎣⎦, ()()22......11j j j j j j j j kx x ηηηηηη⎡⎤⎡⎤⎢⎥⎢⎥⎢⎥⎢⎥===⎢⎥⎢⎥⎢⎥⎢⎥⎢⎥⎢⎥⎣⎦⎣⎦则由命题3.1得()()()()()jjj j A A Ax f K x f x η==,可以验证()()()()1111000,1,.11,1n n m kmkk k m xxm k mηη---==≠⎧==-=⎨=⎩∑∑.将这n 个两两正交的向量()j x 单位化,可得标准正交基()()()011,,...,n x x x -⎫⎬⎭,令矩阵()()()21011242(1)(1)2(1)(1)(1)111 (1)1...,,...,1..................1...n n n n n n n T x x ηηηηηηηηη-------⎛⎫ ⎪⎪⎫⎪==⎬⎪⎭⎪ ⎪⎝⎭则()()())0111',...n TT x x x --==命题 3.3 任意n 阶循环矩阵()A A f K = 在复数域 C 上都可对角化,即1T AT -=11[(0)(),...,()]n A A A diag f f f ηη-推论 n 阶循环矩阵A 可逆的充要条件是()0iA f η≠(i=0,1,...,n-1).例3:求四阶循环矩阵1234412334122341A ⎛⎫⎪⎪= ⎪⎪⎝⎭的特征根,并对角化.解: 令23()1234f x x x x =+++ 得 ()()A A f K =,0100001000011000K ⎛⎫⎪⎪= ⎪ ⎪⎝⎭由于2i nei πη==, 所以A 的特征根分别为:()()0A f η=10 , ()()1A f η=-2-2i, ()()2A f η=-2, ()()3A f η=-2+2i11111111111211i i T i i ⎛⎫ ⎪--- ⎪= ⎪-- ⎪---⎝⎭, 111111*********i i T i i -⎛⎫ ⎪--⎪= ⎪-- ⎪--⎝⎭4.特殊矩阵特殊对角化的研究前面对实对称矩阵循环矩阵的对角化问题作了研究,本部分主要讨论,当矩阵只有两个特征根时的对角化问题,方法简捷. 对于数域F 上的n 阶矩阵A ,若仅有的两个特征根都在F 内,并且可以对角化,不通过解线性方程组求特征向量,而用初等变换求出可逆矩阵T,使1T AT -为对角形矩阵.定理4.1 设数域F 上的n 阶矩阵A 可以对角化,其特征根为1λ,2λ,如果()10n s n n s B I A p I λ⨯⨯-⎛⎫-⎛⎫−−−−→ ⎪ ⎪ ⎪*⎝⎭⎝⎭初等变换P,B 为列满秩矩阵,那么(i) A 的属于1λ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P 的n s -个列向量;A 的属于2λ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B 的s 个列向量.(ii) 令T = ( P ,B) ,则T 可逆,且有11122......T AT λλλλ-⎛⎫ ⎪⎪ ⎪= ⎪ ⎪ ⎪ ⎪ ⎪⎝⎭其中1λ 有n s -个, 2λ有s 个.证 因为初等矩阵不改变矩阵的秩,且B 为列满秩,则()12s B I A λλ==-=秩秩的重数. (i )根据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分块矩阵的运算性质,可得()())()(1,0n n s I A P B λ⨯--*=,从而()10I A P λ-= 因P 为列满秩矩阵,则P 的n s -个列向量为齐次线性方程组()10I A X λ-= 的基础解系,亦即P 的n s - 个列向量为A 的属于1λ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又A 可以对角化,且2λ的重数为s ,则有可逆矩阵Q,使得11122......A Q Q λλλλ-⎛⎫ ⎪ ⎪ ⎪= ⎪ ⎪ ⎪ ⎪ ⎪⎝⎭, 令1122......D λλλλ⎛⎫⎪⎪ ⎪= ⎪ ⎪ ⎪ ⎪ ⎪⎝⎭,则有()()()()111212I A I A I Q DQ I Q DQ λλλλ----=--=()()1112QI D QQ I D Q λλ----=()()112Q I D I D Q λλ--- = 10Q OQ -=由于B 的列向量为1I A λ- 的列空间的基,则B 的s 个列向量为齐次线性方程组()10I A X λ-=的基础解系, B 的s 个列向量为A 的属于2λ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ii) 因矩阵A 的属于不同特征根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且特征向量的个数之和等于A 的阶数n ,于是, 令 )(,T P B = 即有1T AT D -=例4:令矩阵001010100A ⎛⎫ ⎪= ⎪ ⎪⎝⎭,求可逆矩阵T,使得1T AT -为对角形式.解: 方法一,先求A 的特征根()0101010A f λλλλ-⎛⎫ ⎪=- ⎪ ⎪-⎝⎭= ()()211λλ-+则1λ = 1 (二重) , 2λ = - 1. 可见,此例为定理所述的情况.对矩阵1I A I λ-⎛⎫⎪⎝⎭作初等列变换,即11011000000001011000100101010010001001I A B I P λ-⎛⎫⎛⎫⎪ ⎪ ⎪ ⎪⎪ ⎪---⎛⎫⎛⎫=→= ⎪ ⎪ ⎪ ⎪*⎝⎭⎝⎭ ⎪ ⎪ ⎪ ⎪⎪ ⎪ ⎪ ⎪⎝⎭⎝⎭所以,由定理4.1 知,A 的属于2λ = - 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11,0,1Ta =-;A 的属于1λ = 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20,1,0Ta = , ()31,0,1Ta =令011100011T ⎛⎫ ⎪= ⎪ ⎪-⎝⎭,则有1111T AT -⎛⎫⎪= ⎪ ⎪-⎝⎭. 这与[1 ]的结果一致.方法二 在矩阵()I A λ-中,亦可取21λ=-,这时1011000200201011000100101010010001001I A B I P ---⎛⎫⎛⎫⎪ ⎪-- ⎪ ⎪⎪ ⎪-----⎛⎫⎛⎫=→= ⎪ ⎪ ⎪ ⎪-*⎝⎭⎝⎭ ⎪ ⎪ ⎪ ⎪ ⎪ ⎪ ⎪ ⎪⎝⎭⎝⎭则A 的属于1λ=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11,0,1Ta =-- , ()20,2,0Ta =- ;A 的属于2λ=- 1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21,0,1Ta =-令101020101T --⎛⎫ ⎪=- ⎪ ⎪-⎝⎭,则有1111T AT -⎛⎫ ⎪= ⎪ ⎪-⎝⎭.5.常规矩阵对角化方法的新探众所周知,对数域P 上一个n 阶矩阵A 是否存在一个可逆矩阵T ,使得1T AT -为对角形矩阵,当这种矩阵存在时,如何去寻求它.一般有关教材中都是先计算一个行列式,求出A 的特征值,再利用线性方程组和特征向量的有关理论及求法解决此问题的.在这里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解决此问题的,它比教材中的常规方法简单一些,因为不必解若干的齐次线性方程组,有时也不必计算行列式.5.1理论依据为说话方便,我们规定如果数域P 上,对n 阶矩阵存在一个可逆矩T ,使得1T AT -为对角形矩阵, 则称矩阵在数域P 上可对角化.当可对角化时, 我们说将A 对角化,即指求矩阵T ,使1T AT -为对角形矩阵.若矩阵n 在数域P 上可对角化, 则有P 上可逆矩阵T ,使得1T AT B-=为对角形矩阵.于是B 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即为A 的全体特征值, 并且可表示:12,...S T Q Q Q = 其中i Q 为初等矩阵,i=1,2,...,s,于是,1111112......SS S B QQ Q AQ Q Q ----=,又1i Q -也是初等矩阵, 由初等矩阵与矩阵的初等变换的关系, 即知11Q AQ - , 相当于对A 施行了一次初等行变换与一次初等列变换.这里, 我们称此种初等变换为对A 施行了一次相似变换.显见, 可对A 施行一系列的相似变换化为B .又由, 12...S T EQ Q Q =(E 此处表单位矩阵)可如下进行初等变换, 则可将A 化为对角形矩阵B , 且可求得T :A AB E T ⎛⎫⎛⎫−−−−−−−→ ⎪ ⎪⎝⎭⎝⎭对施行一系列相似变换,对E 只施行其中的初等列变换. 当A 不可对角化时, 也可经相似变换化简A 后, 求得其特征值, 判定它可否对角化. 类似地, 可由111111...S S TQ Q Q E -----=,做如下初等变换则可将A 化为对角形矩阵B,且可求得T 或由B 求A 的特征值, 判定可否对角化:()()A AE B T −−−−−−−→对施行一系列相似变换,对E 只施行其中的初等行变换.并且在施行相似变换时, 不必施行一次行变换后接着施行一次列变换这样进行, 可施行若干次行或列变换后再施行若干次相应的列或行变换, 只要保持变换后, 最后所得矩阵与A相似即可.5.2 应用举例为叙述简便,这里用i r 表示i 第行,i c 表示第i 列,i j r kr +表示用数k 乘第j 行后再加到第i 行上,i j c kc +表示用数k 乘第j 列后再加到第i 列上.例5 求如下矩阵的特征值, 并判定它们可否对角化,若可则将其对角化:(1)511602311A -⎛⎫ ⎪= ⎪ ⎪-⎝⎭, (2)1111111111111111B ⎛⎫⎪-- ⎪= ⎪-- ⎪--⎝⎭. 解:(1)由31511`602202r r A +-⎛⎫ ⎪−−−→ ⎪ ⎪⎝⎭ 13411402002c c C --⎛⎫⎪−−−→= ⎪ ⎪⎝⎭,知A 与C 相似. 易得,C 的特征值为2,2,2,且2E-C 的秩为2,所以C 不能对角化,从而知A 的特征值为2,2,2且A 不可以对角化.(2)由1,2,3,41111111111112200111120201111200210001000010001000010001000010000i r r i +=⎛⎫⎛⎫⎪ ⎪-- ⎪ ⎪ ⎪ ⎪-- ⎪ ⎪--⎪ ⎪−−−−→ ⎪ ⎪ ⎪ ⎪ ⎪ ⎪ ⎪ ⎪ ⎪ ⎪ ⎪ ⎪⎝⎭⎝⎭1,2,3,4i c c i -=−−−−−→ 1111,2,3,4,2,3,4441112111222202000200002000200002000210001000110011001010101010011001i i r r i c c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00200002000021111444311144413114441131444-⎛⎫ ⎪ ⎪ ⎪ ⎪ ⎪ ⎪ ⎪ ⎪ ⎪--- ⎪ ⎪ ⎪--- ⎪ ⎪ ⎪--- ⎪⎝⎭, 知B 可以对角化,B 的特征值为-2,2,2,2.令1111444311144413114441131444T ⎛⎫ ⎪⎪ ⎪--- ⎪=⎪ ⎪--- ⎪ ⎪ ---⎪⎝⎭, 则12000020000200002T AT --⎛⎫⎪⎪= ⎪⎪⎝⎭.当不易直接用相似变换化简判定时, 可先求出特征值, 再用相似变换.例6判定1200320000230043A -⎛⎫ ⎪-⎪= ⎪- ⎪-⎝⎭可否对角化,若可,则将其对角化. 解法1(教材中的方法)由120032000023043x x xE A x x ---=-- ()()()2461x x x =--+,知A 的特征值为4,6,-1,-1.解 齐次线性方程组()40E A X -=得一基础解系23100⎛⎫- ⎪ ⎪⎪ ⎪ ⎪ ⎪⎝⎭解 齐次线性方程组()60E A X -=得一基础解系00341⎛⎫ ⎪ ⎪⎪- ⎪ ⎪ ⎪⎝⎭解 齐次线性方程组()0E A X --=得一基础解系1100⎛⎫ ⎪ ⎪ ⎪ ⎪⎝⎭,0011⎛⎫ ⎪ ⎪ ⎪ ⎪⎝⎭于是可,A 可对角化,且取201031010*******01T ⎛⎫- ⎪⎪ ⎪=⎪- ⎪ ⎪ ⎪⎝⎭,则140060000100001T AT -⎛⎫⎪⎪= ⎪-⎪-⎝⎭.解法2由12003200002300431000010000100001-⎛⎫ ⎪- ⎪ ⎪- ⎪- ⎪ ⎪ ⎪ ⎪ ⎪ ⎪ ⎪⎝⎭ 2143,r r r r --−−−−→ 12,3412004400002300661000010000100001c c c c ++-⎛⎫ ⎪- ⎪ ⎪- ⎪- ⎪−−−−→ ⎪ ⎪ ⎪ ⎪ ⎪ ⎪⎝⎭12000400001300061000110000100011--⎛⎫ ⎪ ⎪ ⎪-- ⎪ ⎪ ⎪ ⎪ ⎪ ⎪ ⎪ ⎪⎝⎭123423,57r r r r --−−−−−→2100504003001700061000110000100011⎛⎫-- ⎪⎪⎪⎪-- ⎪⎪ ⎪⎪⎪ ⎪⎪⎪ ⎪⎝⎭214323,57c c c c --−−−−−→100004000010000621005310053001740017-⎛⎫ ⎪ ⎪ ⎪- ⎪ ⎪ ⎪- ⎪ ⎪ ⎪ ⎪ ⎪ ⎪- ⎪ ⎪ ⎪ ⎪⎝⎭知,A 可对角化,且取.21005310053001740017T ⎛⎫- ⎪ ⎪⎪ ⎪= ⎪ ⎪- ⎪ ⎪ ⎪⎝⎭,11000040000100006T AT --⎛⎫⎪⎪= ⎪- ⎪⎝⎭两法比较, 法2比法1简便, 因不必计算行列式和解几个线性方程组.上述内容为本人对各类基本常见的矩阵类型的对角化计算方法,计算技巧的一些探讨,比较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技巧,有一些优越性.计算简便,步骤简单具体,有较强的实用性.参考文献:[1] 张禾瑞 赫炳新 高等代数[M] 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66-410[3] 毛纲源 线性代数[M] 解题方法与技巧归纳 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7.213-241. [4] 丘维声 抽象代数[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60-190.[5] 王萼芳 石生明 高等代数[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176-254. [6] 王萼芳 高等代数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 1996.91-184.[7] 张爱萍 循环矩阵的性质及其对角化[J] 广西师范自然科学报,2000,12.No.8.168-170. [8] 高吉全 矩阵特征根与特征向量的同步求解方法探讨[J] 数学通报,1991.12.No.7.23-26. [9] 郭亚梅.最小多项式与矩阵的对角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No.4.106-108. [10]张正成 可对角化矩阵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7.No.24.252-253.[11]张学元 线性代数能力试题解题[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34-37 [12]向人晶 矩阵可对角化的简单判定[J] 数学通报,2003,3.No.12.13-15.[13]靳廷昌有两个特征根矩阵对角化[J] 数学通报,1997,11.No.23.53-57.[14]李世余代数学的发展和展望[J] 广西大学学报.1985.No.1.146-148.[15]周立仁矩阵同时对角化的条件讨论[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2007.Vol.20.No.1.8-10.致谢本论文是在指导师陈巧云老师细心指导下完成.陈老师认真、负责、真诚的做人态度和作为教师对学生不倦教诲的精神,令我很受触动.同时,在论文的选题、修改、定稿都凝聚了陈老师的大量心血.陈老师尽心的指导与严格的监督,促使我最终完成了论文.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陈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谢!On the martix diagonatization and application College of science Mathematics 082 Miao Rendong Director:Chen QiaoyunAbstract:This paper initially studied about matrit diagonatization concluding and summarizing about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matrix diagonalization,Through caclulation and research on read synmetrices matrices,cycle matrix,and special matrix diagonalizational ways it proride simple and fast ways of solution on the question of matrix diagonalization in the characteristic root,charateristic rector,and reversible matrix.Key words:diagonal matrix; matrix diagonalizationv; real symmetric matrix;eigenvalue; eigenvectors。
矩阵对角化方法范文
矩阵对角化方法范文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矩阵的对角化概念。
对于一个n阶方阵A,如果存在一个可逆矩阵P和一个对角阵D,使得A=PDP^(-1),则称A可对角化,P为可逆矩阵,D为对角阵。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矩阵对角化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设A为n阶方阵,我们要对其进行对角化分解。
具体步骤如下:1.求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解方程,A-λI,=0,其中λ为特征值,I为单位矩阵。
解该方程可得到A的特征值λ1,λ2,...,λn。
然后,将每个特征值代入(A-λI)X=0,其中X为特征向量,解该方程可得到A对应于每个特征值的特征向量X1,X2,...,Xn。
2.构造特征矩阵P:将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P=[X1,X2,...,Xn]。
3.求P的逆矩阵P^(-1):由于P是由特征向量构成的,因此P一般是可逆的。
4.构造对角阵D:对角阵D为以特征值λ1,λ2,...,λn为对角线元素所构成的阵。
5.验证:计算A=PDP^(-1),验证是否满足等式。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矩阵A的对角化结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矩阵对角化方法,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例进行阐述。
假设有一个3阶方阵A=[1,0,-1;1,2,0;4,1,3]。
首先,我们求解特征多项式,A-λI,=0,得到特征值的解为λ1=-1,λ2=2,λ3=4然后,我们将每个特征值代入(A-λI)X=0,求解特征向量。
以λ1=-1为例,代入(A+I)X=0,解该方程可得特征向量X1=[1,1,-1]。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所有特征向量。
接下来,我们构造特征矩阵P,将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P=[X1,X2,X3]。
然后,求解P的逆矩阵P^(-1)。
最后,构造对角阵D,以特征值为对角线元素,得到D=[-1,0,0;0,2,0;0,0,4]。
最后一步,我们验证计算A=PDP^(-1)是否成立。
经过计算,我们得到矩阵A=PDP^(-1)。
通过上述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矩阵对角化的方法主要分为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构造特征矩阵P、求解P的逆矩阵P^(-1)和构造对角阵D。
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教学文案
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第二节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定义1 如果矩阵能与对角矩阵相似,则称可对角化。
例1设,则有:,即。
从而可对角化。
定理1 阶矩阵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证明:必要性如果可对角化,则存在可逆矩阵,使得将按列分块得,从而有因此有,所以是的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又由可逆,知线性无关,故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充分性设是的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它们对应的特征值依次为,则有。
令,则是一个可逆矩阵且有:因此有,即,也就是矩阵可对角化。
注若,则,对按列分块得,于是有,即,从而。
可见,对角矩阵的元素就是矩阵的特征值,可逆矩阵就是由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所构成的,并且特征向量的顺序依赖于对角矩阵。
定理2 矩阵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是线性无关的。
证明:设是的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是的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现对作数学归纳法证明线性无关。
当时,由于特征向量不为零,因此定理成立。
假设的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对应的个特征向量是线性无关的。
设是的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是的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又设(1)成立。
则有,又将(1)式两边同乘得:从而有,由归纳假设得,再由两两互不相同可得,将其代入(1)式得,因此有,从而线性无关。
推论1 若阶矩阵有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则可对角化,且。
定理3 设是阶矩阵的个互异特征值,对应于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则由所有这些特征向量(共个)构成的向量组是线性无关的。
证明:设,记,,则有,且或是的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若存在某个,,则由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知,矛盾。
因此有,,又由已知得,,因此向量组线性无关。
定理4设是阶矩阵的一个重特征值,对应于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的最大个数为,则,即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所含向量个数不超过特征值的重数。
证明:用反证法。
由于是的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当且仅当是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非零解,因此对应于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的最大个数与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所含向量个数相等。
矩阵对角化的案例教学
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19 23矩阵对角化的案例教学矩阵对角化的案例教学Һ詹㊀环㊀罗俊芝㊀李慧珍㊀(陆军装甲兵学院基础部ꎬ北京㊀100072)㊀㊀ʌ摘要ɔ矩阵对角化在求解微分方程组㊁曲面的标准形以及动力系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入矩阵对角化的概念ꎬ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ꎬ建立并求解防御支出模型.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ꎬ提高学生数学建模应用能力.ʌ关键词ɔ矩阵ꎻ对角化ꎻ案例矩阵的对角化是矩阵运算的重要方法ꎬ它在电路网络㊁振动理论及控制论等应用领域被广泛地应用.当前矩阵对角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材中的矩阵对角化概念方法经过高度的抽象脱离了相似对角化产生的背景ꎬ学生容易感到枯燥㊁困难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选取现实生活的热点作为矩阵对角化案例ꎬ通过学生的自主思维探究讨论达到拓展学生知识ꎬ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一㊁创设情境ꎬ引入案例军备竞赛是指和平时期国家之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ꎬ是一种预防式的军事对抗.激烈军备竞赛必须选择在必要的时候进行ꎬ没有必要的激烈军备竞赛会延缓自身经济的发展ꎬ一定程度上引发不必要的敌意.裁减军备的行动必须是在有利于自身国家整体战略的前提之下进行的ꎬ需要保留的力量要足以对潜在敌人形成足够威慑又能够通过时间作用转移潜在敌人的矛头ꎬ以换取自身的更大生存空间ꎬ防御支出模型可以为军备竞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例1㊀考虑甲㊁乙㊁丙之间的军备竞赛ꎬ防御支出率是指国家在时刻t的防御支出变化量.定义甲㊁乙㊁丙之间的防御支出与时间t(以年为单位)的关系分别为x1(t)ꎬx2(t)ꎬx3(t).试建立防御支出模型.分析㊀乙㊁丙军备越大ꎬ出于安全的考虑ꎬ甲的防御支出增加得越快ꎬ则国家的防御支出的变化量与其他国家的防御支出成正比.其次ꎬ在一定的财政收入下ꎬ军费增加会挤占其他产业的需求ꎬ甲的防御支出越多ꎬ经济对军备的制约越大ꎬ军费的增加变慢ꎬ所以国家的防御支出率与已支出的防御费用成反比ꎬ防御支出模型为一个常系数微分方程组.dx1dt=-a11x1(t)+a12x2(t)+a13x3(t)ꎬdx2dt=-a21x2(t)+a22x2(t)+a23x3(t)ꎬdx3dt=-a31x1(t)+a32x2(t)+a33x3(t)ꎬìîíïïïïïï其中aij>0.令X=x1x2x3æèççöø÷÷ꎬA=-a11a12a13a21-a22a23a31a32-a33æèççöø÷÷ꎬ则dXdt=AX.二㊁回顾旧知识ꎬ引出概念为了简化防御支出模型的计算ꎬ不妨尝试通过矩阵变换将常系数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化为对角矩阵.对dXdt=AXꎬ将线性变换X=PYꎬ代入得dYdt=P-1APY.当P-1AP=λ1λ2λ3æèççöø÷÷时ꎬ防御支出模型容易解出ꎬ由此引入矩阵对角化的概念.定义1[1]㊀如果A是n阶方阵ꎬ若存在可逆矩阵Pꎬ使得P-1AP=Λꎬ其中Λ是对角矩阵ꎬ则称该方阵可对角化ꎬP为相似变换矩阵.定理1[1]㊀n阶矩阵A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当A可对角化时ꎬ对角矩阵的对角线上的元素是A的n个特征值λ1ꎬλ2ꎬ ꎬλnꎬ相似变换矩阵为特征值λ1ꎬλ2ꎬ ꎬλn对应的n个线性无关特征向量p1ꎬp2ꎬ ꎬpnꎬ即P-1AP=Λ=λ1λ2λ3æèççöø÷÷.三㊁案例求解例2㊀求解防御支出模型dXdt=AXꎬ其中ꎬA=-1222-1222-1æèçöø÷.解㊀A的特征值为λ1=λ2=-3ꎬλ3=3.属于特征值λ1=λ2=-3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是p1=-0.0211-0.69630.7174æèçöø÷ꎬp2=-0.81620.42640.3898æèçöø÷.属于特征值λ3=3的特征向量是p3=0.57740.57740.5774æèçöø÷.取相似变换矩阵P=(p1ꎬp2ꎬp3)=-0.0211-0.81620.5774-0.69630.42640.57740.71740.38980.5774æèçöø÷ꎬ即dy1dt=-3y1dy2dt=-3y2dy3dt=3y3ìîíïïïïïï⇒Y=y1y2y3æèççöø÷÷=c1e-3tc2e-3tc3e3tæèççöø÷÷.又X=PYꎬ故x1(t)=-(0.0211c1+0.8162c2)e-3t+0.5774c3e3tꎬx2(t)=(-0.6963c1+0.4264c2)e-3t+0.5774c3e3tꎬx3(t)=(0.7174c1+0.3898c2)e-3t+0.5774c3e3tꎬ{其中c1ꎬc2ꎬc3为任意常数.四㊁小㊀结矩阵对角化不仅可以简化矩阵运算ꎬ化二次型为标准形ꎬ还可以用来求解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组.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矩阵对角化的概念ꎬ本文从一个军事案例入手引出矩阵对角化的概念ꎬ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问题ꎬ在运用中巩固概念ꎬ使学习过程成为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兴趣ꎬ拓展学生思维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ʌ参考文献ɔ[1]同济大学数学系.工程数学线性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7:123-124.[2]陈怀琛ꎬ龚杰民.线性代数实践及MATLAB入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ꎬ2005:935-936.。
矩阵的对角化
矩阵的对角化(李体政 徐宗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矩阵的对角化, 并且熟练掌握一般方阵对角化的方法, 特别是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一般方阵可以对角化的条件及其对角化;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教学难点: 求正交矩阵,使实对称矩阵化为对角矩阵.●教学方法与建议先引入相似矩阵的概念, 通过分析相似矩阵的性质, 让学生看到: 讨论方阵与一个对角矩阵相似(在本节中我们称为矩阵的对角化)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而提出矩阵对角化的两个核心问题:(1) 对于任何一个方阵,是否一定可以对角化(即存在性问题); (2) 对于一个方阵,若可以对角化,那么如何进行对角化. 围绕这两个问题,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设计1. 问题的提出我们先引入相似矩阵的概念:定义1: 对于阶数相同的方阵A 和B , 若存在可逆方阵P , 使得 1P AP B -= 则称矩阵A 与B 相似, 记为AB , 而对A 进行的运算1P AP -称为对A 进行的相似变换,可逆方阵P 称为把A 变为B 的相似变换矩阵.利用相似矩阵的定义及前面的知识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性质1: 设 A B , 则有1) A B =; 2) ()()r A r B =; 3)I A I B λλ-=-, 从而具有相同的特征值.说明: 性质1表明, 假如矩阵A 与B 相似, 则A 与B 具有相同的行列式、相同的秩以及相同的特征值. 而且很自然地推出, 若A 与一个对角矩阵Λ相似, 那么Λ的主对角线元素恰好就是A 的n 个特征值. 考虑到对角矩阵是一类性质优良的矩阵, 我们进一步会问:1) 是否对任何方阵A , 都存在相似变换矩阵P , 使1P AP -=Λ(对角矩阵)? 2) 对n 阶方阵A ,若存在相似变换矩阵P ,使1P AP -=Λ, 如何构造P ?2. 一般方阵的对角化我们先来讨论第二个问题. 设12(,,,)n Adiag λλλΛ=, 并设12(,,,)n P p p p =可逆, 由1P AP -=Λ得 AP P =Λ, 即有121122(,,,)(,,,)n n n Ap Ap Ap p p p λλλ=由此可见, 只要取 12(,,,)n P p p p =的列为矩阵A 的n 个特征向量即可. 因为P可逆, 所以12,,,n p p p 应线性无关.所以, 我们得出第一个问题的结论: 方阵A 要与一对角矩阵相似, 则A 必须要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进一步有下面的结论:1) 由于方阵A 的不同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 故有结论1: 如果方阵A 的n 个特征值互不相同, 则A 可以对角化.2) 若方阵A 的i n 重特征值与它所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i m 有i i m n =,即A 为非亏损矩阵,那么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故有结论2: 若方阵A 为非亏损矩阵, 则A 可以对角化.当i i m n <, 即A 为亏损矩阵,这时A 没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所以A 不能对角化. 综上所述有如下定理:定理1: 方阵A 可以对角化的充要条件为A 是非亏损矩阵 说明:1) 定理1表明,方阵A 的对角化问题最终归结为求方阵A 的特征值以及求特征值所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问题, 同时也给出了构造相似变换矩阵P 的具体方法.2) 一般地, 我们不对非亏损矩阵进行一般性的讨论, 而仅仅讨论A 为实对称矩阵的情形, 这种情形比较简单,而且实际应用上较为常见.3.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和一般的方阵相比, 实对称矩阵具有更好的性质:性质2: 设方阵A 是实对称矩阵, 则有 1) A 的所有特征值均是实数;2) A 的不同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不但线性无关, 而且相互正交; 定理2: 设A 为n 阶实对称矩阵, 则必有正交矩阵P , 使112(,,,)n P AP diag λλλ-=Λ=其中 12,,,n λλλ为A 的特征值.说明:1) 定理2表明, 任何实对称矩阵A 都能对角化为一个对角矩阵Λ,而且Λ的主对角线元素就是A 的特征值, 同时说明A 是非亏损矩阵;2) 定理2的证明采用数学归纳法易于学生理解; 3) 强调这里的矩阵P 不仅可逆,而且是正交矩阵.这样对于任何实对称矩阵A ,第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下面通过举例说明如何求正交矩阵, 使实对称矩阵对角化,这也是本节刚开始提出的第二个问题.4. 举例例1 设 400031013A ⎛⎫ ⎪= ⎪ ⎪⎝⎭求一正交矩阵P , 使1P AP -=Λ.解:()()240003124013I A λλλλλλ--=--=----由此得A 的特征值为 1232,4λλλ===.当 12λ= 时, 解方程组()20I A x -= 得一个基础解系 ()10,1,1Tη=-, 将其规范化得1Tp ⎛= ⎝当234λλ== 时, 解方程组()40I A x -= 得一个基础解系 ()21,0,0Tη=, ()30,1,1Tη=由于23,ηη恰好正交, 所以只要规范化为()21,0,0Tp =, 3Tp ⎛= ⎝因此()123010,,00P p p p ⎛⎫⎪ ⎪ ==-⎝并且1(2,4,4)P AP diag -=由这个例子可见, 对于实对称矩阵A , 求一个正交矩阵P , 使得1P AP -=Λ的步骤如下:第一步 求A 的特征值;第二步 求对应于每个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对单特征值, 只需将属于它的特征向量规范化; 对r 重特征值,需要先求出属于它的r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然后对这r 个特征向量进行正交规范化, 这样就可以得到n 个两两正交的单位特征向量;第三步 以正交规范化的特征向量为列组成矩阵, 它就是要求的正交矩阵P , 使1P AP -=Λ, 这时Λ的主对角线元素只需按组成P 时特征向量的顺序依次将它们所属的特征值排列即可.说明: 由于方程组()0I A x λ-= 的基础解系不唯一, 所以由此得到的正交矩阵P 不是唯一的. 比如在例1中, 对应于12λ=的单位特征向量可取为10,Tp ⎛⎫= ⎪⎝⎭对应于234λλ==的基础解系可取为 ()21,1,1Tη=, ()31,1,1Tη=-由于23,ηη不正交, 所以需先正交化, 取22ξη=,2333222,422,,,333T ξηξηξξξ⎛⎫=-=- ⎪⎝⎭.再将23,ξξ规范化得2Tp =, 3Tp ⎛= ⎝于是0P ⎛⎪= ⎪ ⎪ ⎪⎪⎝⎭练习1 设 220212020A -⎛⎫ ⎪=-- ⎪ ⎪-⎝⎭求一正交矩阵P ,使1P AP -=Λ.练习2 问 133353664A -⎛⎫ ⎪=- ⎪ ⎪-⎝⎭能否对角化? 若可以, 求可逆矩阵P 和对角矩阵Λ.。
(矩阵对角化)线性代数及其应用
基础解系为
1
0
1 0 ,2 1 .
1
1
0 1 1
令2
1 , 3
2
2 2
,2 ,2
2
1
1
1 2
0
1
1 2
2
1
1, 2, 3即为所求.
标准正交基求法
(i)正交化 设 1, 2,…, r 为向量空间V的一个
基,利用施密特(Schimidt)正交化方法得与
0 1 1
例4
已知向量1
1
,
2
1
,
3
0
为R3的一个基,
1
0
1
把它们化为标准正交基.
解 (i)正交化 令1 1,
第4.1节 向量的内积 长度与正交
在向量代数中给出了向量长度、夹角和数 量积等概念,本节将这些概念推广到 n维向量 空间,在此基础上介绍正交向量组概念和将线 性无关向量组化为正交向量组的一种方法。
向量的内积 向量的长度 正交向量组 Schimidt正交化方法 正交矩阵
1.向量的内积
(1)3维向量的数量积(内积)
1
,
2
1
,试求一非零向量
3
,
1
1
使1,2,3为正交向量组. 解 依题意 3=(x1, x2, x3)T应满足
[3 ,1 ] [3 ,2 ]
0 0
即
x1
x2 x2
x3 x3
0 0
2
由
A
1 0
1 1
1 1
1 0
2
0 1
2 1
,得基础解系
1 1
取3
1
矩阵的可对角化及其应用 (1) 2
矩阵的可对角化及其应用摘要:矩阵可对角化问题是矩阵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利用高等代数的有关理论给出了矩阵可对角化的若干条件,并讨论了化矩阵为对角形的具体求解方法,同时给出了可对角化矩阵在求方阵的高次幂﹑利用特征值求行列式的值﹑由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反求矩阵﹑判断矩阵是否相似﹑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对角化;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线性变换Matrix diagonol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 Matrix diagonolization problem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matrix theory diagonolization matrix, as a kind of special matrix,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has made diagonolization matrix analysis and generalization, and using higher algebra and linear algebra are given the relevant theory of matrix several conditions diagonolization, also discussed the matrix of the diagonal shape of solving method, and finally summarized; diagonolization matrix in high power, the policy of using eigenvalue beg determinant by characteristic value and value, feature vector reverse matrix, judgment matrix is similar, vector Spaces,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r transformation, etc.Key words:The diagonalization; Eigenvalue; Feature vector; Similar; Linear transformation一、预备知识:定义11⎡⎤⎣⎦:设V是P上的线性空间,σ是V上的一个变换,如果对任意α,β∈V和k ∈P都有()()()()()k k σα+β=σα+σβ,σα=σα,则称σ为V 的一个线性变换.定义2:设σ是数域P 上线性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存在P 中的一个数λ和V 中非零元素α使得()σα=λα,则称λ为σ的一个特征值,而称α为σ的属于特征值λ的一个特征向量,由σ的属于特征值λ的全部特征向量再添上零元素构成的集合{()},λν=α|σα=λαα∈ν构成V 的一个子空间,称为σ的一个特征子空间.定义3:标准形的主对角线上非零元素()()()12,,,r d d d λλλ 称为()A λ的不变因子.定义[]24:把矩阵A (或线性变换τ)的每个次数大于零的不变因子分解成互不相同的首项为1的一次因式方幂的乘积,所有这些一次因式方幂(相同的必须按出现的次数计算)称为矩阵A (或线性变换τ)的初等因子.定义5:设A 是数域P 上的n 级矩阵,如果数域P 上的多项式f(x)使得f(x)=0,则称f(x)以A 为根,在以A 为根的多项式中,次数最低且首项系数为1的多项式称为A 的最小多项式.定义[]36:设A,B 为数域P 上的两个n 级矩阵,如果存在数域P 上的n 级可逆矩阵X 使得B=1X AX -,则称A 相似于B ,记为A ~B ,并称由A 变到B 的变换为相似变换,称X 为相似变换矩阵.矩阵可对角化问题是矩阵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下面先给出矩阵可对角化的几种判定定理.定理1:矩阵A 可对角化当且仅当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推论1:如果在n 维线性空间V 中,线性变换σ的特征多项式在数域P 中有n 个不同的根,那么在某组基下的矩阵是对角形的.推论2:在复数域上的线性空间中,如果线性变换σ的特征多项式没有重根,那么σ在某组基下的矩阵是对角形的. 例1:已知σ在一组基下的矩阵为3452A ⎛⎫=⎪⎝⎭,试问A 是否可对角化?解:由于()()347252λ--λE -A ==λ-λ+-λ-所以特征值为122λ=7,λ=-。
矩阵对角化的实际意义
矩阵对角化的实际意义矩阵对角化是线性代数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它可以将一个矩阵转化为对角矩阵,简化矩阵的计算和分析,并且揭示了矩阵的一些重要性质和特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矩阵对角化的实际意义及其应用。
1. 矩阵对角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在介绍矩阵对角化的实际意义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矩阵对角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给定一个n×n的方阵A,如果存在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 * A * P = D,其中D是对角矩阵,那么我们称矩阵A是可对角化的,P是对角化矩阵。
对角化的目的是将矩阵A转化为对角矩阵D,使得矩阵的计算和分析更加简单和方便。
对角矩阵的特点是非对角元素都为0,对角元素即为矩阵的特征值。
2. 矩阵对角化的实际意义矩阵对角化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实际意义。
2.1 矩阵的相似性和相似变换矩阵对角化揭示了矩阵的相似性和相似变换的重要性。
如果两个矩阵A和B相似,即存在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 * A * P = B,那么它们具有相同的特征值。
因此,通过对角化可以判断两个矩阵是否相似,并且可以找到相似变换矩阵P。
相似变换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应用,比如在物理学中,相似变换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坐标系下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机器学习中,相似变换可以用来降维和特征提取等。
2.2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对角化将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矩阵中解耦出来,使得它们更容易计算和分析。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矩阵的重要性质,它们可以揭示矩阵的很多信息。
特征值表示矩阵的特征,它可以用来描述矩阵的性质和行为。
比如在物理学中,矩阵的特征值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和振动频率等;在网络分析中,矩阵的特征值可以用来描述网络的连通性和聚类结构等。
特征向量是矩阵的重要性质,它可以用来描述矩阵的变换性质和模式。
比如在图像处理中,矩阵的特征向量可以用来表示图像的纹理和形状等;在社交网络分析中,矩阵的特征向量可以用来表示用户的兴趣和关系等。
矩阵的对角化的应用
矩阵的对角化的应用摘要:矩阵是高等代数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代数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
对角矩阵作为一种特殊的矩阵,在理论研究和矩阵性质推广中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可对角化矩阵做出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并利用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的有关理论给出了矩阵可对角化的若干条件,同时也讨论了化矩阵为对角形的求解方法,最后总结出可对角化矩阵在求方阵的高次幂﹑利用特征值求行列式的值﹑由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反求矩阵﹑判断矩阵是否相似﹑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对角化;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一、概念所谓矩阵可对角化指的是矩阵与对角阵相似定义1:如下形式的n×n矩阵= 称为对角矩阵简记为=diag(,,,)定义2:把矩阵A(或线性变换)的每个次数大于零的不变因子分解成互不相同的首项为1的一次因式方幂的乘积,所有这些一次因式方幂(相同的必须按出现的次数计算)称为矩阵A(或线性变换)的初等因子。
定义3:设A是数域P上的n级矩阵,如果数域P上的多项式f(x)使得f(x)=0,则称f(x)以A为根,在以A为根的多项式中,次数最低且首项系数为1的多项式称为A的最小多项式。
定义4:设V是P上的线性空间,是V上的一个变换,如果对任意V和P都有,则称为V的一个线性变换定义5:设是数域P上线性空间V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存在P中的一个数和V中非零元素使得,则称为的一个特征值,而称为的属于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由的属于特征值的全部特征向量再添上零元素构成的集合构成V的一个子空间,称为的一个特征子空间。
定义6:设A,B为数域P上的两个n级矩阵,如果存在数域P上的n级可逆矩阵X使得B=AX,则称A相似于B,记为A B,并称由A变到B得变换为相似变换,称X为相似变换矩阵。
二.矩阵对角化条件常用的充要条件(1)可对角化当且仅当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2)可对角化当且仅当特征子空间维数之和为;(3)可对角化当且仅当的初等因子是一次的;(4)可对角化当且仅当的最小多项式无重根。
矩阵的正交对角化及其应用分析
矩阵的正交对角化及其应用分析矩阵是线性代数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矩阵理论中,正交对角化是一种重要的矩阵分解方法,它在解决线性方程组、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正交对角化是指将一个矩阵通过相似变换转化为对角矩阵,并且这个相似变换矩阵是正交矩阵的过程。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n阶方阵A,如果存在一个正交矩阵P,使得P^(-1)AP=D,其中D为对角矩阵,那么我们称A可被正交对角化。
为了实现正交对角化,我们需要先找到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设λ为A的一个特征值,x为对应的特征向量,那么有Ax=λx。
通过求解特征方程det(A-λI)=0,我们可以得到A的所有特征值。
对于每个特征值,我们可以通过求解(A-λI)x=0得到对应的特征向量。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特征向量组成一个矩阵P,使得P的每一列都是A的一个特征向量。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P^(-1)AP,得到一个对角矩阵D。
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特征向量的线性无关性,以及特征向量的单位化。
正交对角化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解决线性方程组。
对于一个矩阵A,如果它可被正交对角化,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正交对角化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对角方程组,从而更加方便地求解。
其次,正交对角化可以用于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通过正交对角化,我们可以将一个矩阵转化为对角矩阵,对角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就是原矩阵的特征值。
同时,对角矩阵的每一列就是原矩阵的特征向量。
此外,正交对角化还可以用于矩阵的相似变换。
相似矩阵具有相同的特征值,因此通过正交对角化,我们可以将一个矩阵转化为对角矩阵,从而更容易进行矩阵的运算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矩阵都可以被正交对角化。
一个矩阵可被正交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它是对称矩阵。
对称矩阵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它的特征值都是实数,特征向量之间正交等。
总结来说,矩阵的正交对角化是一种重要的矩阵分解方法,它在解决线性方程组、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矩阵的对角化的应用
矩阵的对角化的应用摘要:矩阵是高等代数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代数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
对角矩阵作为一种特殊的矩阵,在理论研究和矩阵性质推广中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可对角化矩阵做出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并利用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的有关理论给出了矩阵可对角化的若干条件,同时也讨论了化矩阵为对角形的求解方法,最后总结出可对角化矩阵在求方阵的高次幕、利用特征值求行列式的值、由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反求矩阵、判断矩阵是否相似、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对角化;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一、概念所谓矩阵可对角化指的是矩阵与对角阵相似\ 0 »0 - 0定义1:如下形式的nXn矩阵A = 1° 0…入J称为对角矩阵简记为AL 1. X=diag(一,◎,,一)定义2:把矩阵A (或线性变换T )的每个次数大于零的不变因子分解成互不相同的首项为1的一次因式方幕的乘积,所有这些一次因式方幕(相同的必须按出现的次数计算)称为矩阵A (或线性变换T )的初等因子。
定义3:设A是数域P上的n级矩阵,如果数域P上的多项式f(x)使得f(x)=O,则称f(x)以A为根,在以A为根的多项式中,次数最低且首项系数为1的多项式称为A的最小多项式。
定义4:设V是P上的线性空间,°是V上的一个变换,如果对任意①卩£ V和上€ P都有点咽丽心阶㈣ 5何,则称。
为V的一个线性变换定义5:设0是数域P上线性空间V的一个线性变换,如果存在P中的一个数A 和V中非零元素CL使得加,则称玄为0的一个特征值,而称亿为0的属于特征值k的一个特征向量,由0的属于特征值2的全部特征向量再添上零元素构成的集合叫一匕|。
何一丄观创构成V的一个子空间,称为0的一个特征子空间。
定义6:设A,B为数域P上的两个n级矩阵,如果存在数域P上的n级可逆矩阵X 使得B二X "AX,则称A相似于B,记为M' B,并称由A变到B得变换为相似变换,称X为相似变换矩阵。
矩阵的可对角化及应用
矩阵的可对角化及应用矩阵的可对角化是线性代数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解决线性方程组、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可对角化的定义、判定条件、可逆矩阵的可对角化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来定义可对角化矩阵。
一个n阶方阵A称为可对角化的,如果存在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AP=D,其中D是一个对角矩阵。
那么如何判定一个矩阵是否可对角化呢?根据线性代数基本定理,一个n阶方阵A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具体地说,对于特征值λ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v,如果A存在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v1,v2,...,vn,对应特征值λ1,λ2,...,λn,则A可对角化。
需要注意的是,A不一定有n个不同的特征值,但是至少要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关于可对角化矩阵,还有一个重要的结论是:若A可对角化,且λ1,λ2,...,λn是A的n个特征值,则A的k次幂矩阵A^k可对角化,且对应的特征值是λ1^k,λ2^k,...,λn^k。
下面我们来讨论可逆矩阵的可对角化。
对于一个可逆矩阵A,它可以写成对角化的形式A=PDP^-1,其中D是对角矩阵,P是可逆矩阵。
根据可逆矩阵的性质,P^-1A=DP^-1,即A和D有相似的特征值和相同的特征多项式。
在实际应用中,矩阵的可对角化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首先,对于一个可对角化的矩阵A,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求解线性方程组Ax=b。
我们可以先通过对A进行对角化,得到A=PDP^-1,然后将方程组转化为DP^-1x=P^-1b,令y=P^-1x,则有Dy=P^-1b,由于D是对角矩阵,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可以很容易地得到。
最后通过y=P^-1x,我们可以求得方程组Ax=b的解x。
其次,可对角化矩阵在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问题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对于一个n阶可对角化矩阵A,我们可以通过对A进行对角化,得到A=PDP^-1。
由于D是对角矩阵,它的对角线元素就是A的特征值。
矩阵对角化论文 最终版
矩阵对角化的判定条件及应用摘要:对角矩阵是矩阵中简单的一种,在高等代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本文归纳总结了矩阵对角化的若干方法,并且分情况讨论了有n个特征根的n阶矩阵的对角化方法。
然后基于定义及判定定理,引出了实对矩阵、反循环矩阵的若干重要性质,为读者对矩阵对角化中求特征值、特征向量、求可逆矩阵、使对角化问题,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求解途径。
最后列举了几种常用矩阵的对角化问题。
关键词:矩阵,对角化,特征根,反循环矩阵Criterions of Matrix Diagonal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sDiagonal matrix is a simple matrix in algebra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some of the matrix diagonalization method, and the Points of discussion are n characteristic roots of the n-order matrix diagonalization. Then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theorem, leads to the fact of the matrix, a number of important anti-cyclic nature of the matrix, matrix diagonalization for the readers in the eigenvalue, eigenvector, Inverse Matrix, so that diagonalization, to provide a simple, efficient way to solve. Finally, several commonly cited problem of matrix diagonalization.Key words: matrix, diagonalization, eigenvalues, anti-cyclic matrix引言可对角化矩阵是一类重要矩阵,它与有限维线性空间的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密切相关,因而是矩阵论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阵的对角化及其应用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矩阵的对角化及其应用学生姓名:赵远安学号: 021241015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指导老师:刘先平答辩时间: 2016.5.22 装订时间: 2016.5.25A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Submitted to School of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ing for BS DegreeIn the Year of 2016Diagonalization of the Matrix and its ApplicationsStudent Name: ZHAO Yuanan Student No.: 021241015 Specialty: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Supervisor: Liu XianpingDate of Thesis Defense:2016.5.22 Date of Bookbinding: 2016.5.25摘要矩阵在大学数学中是一个重要工具,在很多方面应用矩阵能简化描述性语言,而且也更容易理解,比如说线性方程组、二次方程等. 矩阵相似是一个等价关系,利用相似可以把矩阵进行分类,其中与对角矩阵相似的一类矩阵尤为重要,这类矩阵有很好的性质,方便我们解决其它的问题. 本文从矩阵的对角化的诸多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着手,探讨数域上任意一个n阶矩阵的对角化问题,给出判定方法,研究判定方法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某些特殊矩阵的对角化,还给出如幂等矩阵、对合矩阵、幂幺矩阵对角化的应用.关键词: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幂等矩阵,对合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最小多项式AbstractThe matrix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college mathematics, and can simplify the description language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matrix in many ways. So it is easier to understand in many fields, for example, linear equations, quadratic equations. In many characteristics, the matrix similarity is an very important aspect. We know that the matrix similarity is an equivalence relation by which we can classify matrix, the diagonal matrixis very important. This kind of matrix has good properties,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us to solve other problems,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similar matrix in linear space.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iscuss many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diagonalization of matrix and then give some applications of special matrix diagonalization.Key words: diagonal matrix,real symmetric matrix,idempotent matrix,involutory matrix,the eigenvaule,the feature vector,minimal polynomia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言 (1)课题背景 (1)目的和意义 (1)国内外概况 (1)预备知识 (2)相关概念 (2)矩阵的对角化 (4)特殊矩阵的对角化 (14)矩阵对角化的应用 (22)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独创声明 (28)1 绪言本课题研究与矩阵的对角化相关的问题,从对角化的判定展开论述,结合其它学术期刊的结论加上自己的体会,希望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矩阵及其对角化的妙处.1.1 课题背景在由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编、王萼芳与石生明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代数》一书中,我们为了方便线性方程组的运算引入了矩阵的概念. 在线性方程组的讨论中我们看到,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反应出线性方程组的一些重要性质,并且解方程组的过程也表现为变换这些矩阵的过程.除线性方程组之外,还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提出矩阵的概念,并且这些问题的研究常常反应为有关矩阵的某些方面的研究,甚至于有些性质完全不同的、表面上完全没有联系的问题,归结为矩阵问题以后却是相同的. 在二次型中我们用矩阵研究二次型的性质,引入了矩阵合同、正定、负定、半正定、半负定等概念及其判别方法.在向量空间中用矩阵研究线性变换的性质,引入矩阵相似的概念,这是一种等价关系,利用它我们把矩阵分类,其中与对角矩阵相似的矩阵引起的我们的注意,由此我们对线性变换归类,利用简单的矩阵研究复杂的,方便我们看待问题,进而又引入对角型矩阵、λ矩阵及若尔当标准型.本文主要由矩阵定义和向量空间研究矩阵的对角化,从不同角度揭示矩阵对角化的判定及其性质,还给出特殊矩阵的对角化及其相应的应用.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意义:(1) 研究矩阵对角化的判定定理及应用,为其它学术研究提供便捷的工具;(2) 比较全面的介绍矩阵的对角化,方便读者的整体理解和应用;1.3 国内外概况实数域、复数域等数域上的矩阵的对角化研究已经很成熟,涉及特征值、最小多项式、线性变换方面的对角化证明也已完善,四元素体上矩阵的广义对角化也有小有成就,矩阵对角化与群环域的结合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 实对称矩阵、正交矩阵、分块儿矩阵的对角化已完善,矩阵的应用也渐渐出现在更多的学科和科研当中. 矩阵的同时对角化、同时次对角化,以及对角化与秩的恒等式等方面的研究基本完善.2 预备知识给出本文内容所涉及的一些定义,方便对后面定理证明的理解. 定义1 常以n m P ⨯表示数域P 上n m ⨯矩阵的全体,用E 表示单位矩阵.定义2 n 阶方阵A 与B 是相似的,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n 阶非奇异的方阵矩阵T n n P ⨯∈,使得AT T B 1-=或者BT T A 1-= .根据定义我们容易知道相似为矩阵间的一个等价关系:①反身性:AE E A 1-=; ②对称性:若A 相似于B ,则B 相似于A ; ③传递性:如果A 相似于B ,B 相似于C ,那么A 相似于C .定义3 n 阶方阵A 与B 是合同的,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n 阶非奇异方阵T n n P ⨯∈,使得B =T T AT 或者BT T A T =.根据定义我们容易知道合同也为矩阵间的一个等价联系:①反身性:A =AE E T ;②对称性:由AT T B T =即有11)(--=BT T A T ;③传递性:由111AT T A T =和2122T A T A T =有)()(21212T T A T T A T =.定义4 式为⎪⎪⎪⎪⎪⎭⎫ ⎝⎛⋯⋯⋯m b b b 000000021 的m 阶方阵叫对角矩阵,这里i b 是数(),2,1m i ⋯⋯=.定义5 方阵A n n P ⨯∈,若BT T A 1-=,T 非奇异,B 是对角阵,则称A 可相似对角化.定义6 方阵A n n P ⨯∈,若BT T A T =,T 非奇异,B 是对角阵,则称A 可合同对角化.定义7 矩阵的初等变换:⑴互换矩阵的第i 行(列)于j 行(列); ⑵用非零数c P ∈乘以矩阵第i 行(列);⑶把矩阵第j 行的t 倍加到第i 行.定义 8 由单位矩阵经过一次初等行(列)变换所得的矩阵称为初等矩阵. 共有三种初等矩阵:①单位矩阵经过初等变换⑴得),(j i P 且),(),(1j i P j i P =-;②单位矩阵经过初等变换⑵得))((t i P 且)/1(())((1t i P t i P =-;③单位矩阵经过初等变换⑶得))(,(t j i P 且))(,())(,(1t j i P t j i P -=-.定义9 设方阵n n P B ⨯∈,若E B =2,就称B 为对合矩阵.定义10 设方阵n n P A ⨯∈,若A A m =,就称A 为幂幺矩阵.定义 11 设方阵C n n P ⨯∈,若C C =2,就称C 为幂等矩阵.定义 12 设方阵n n P A ⨯∈,P ∈λ,若存在向量,满足X Al λ=,我们就称λ是A 的特征值,X 是A 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定义13 n n P A ⨯∈,定义)(λA m 为矩阵A 的最小多项式 ,)(λA m 的一个根为A 而且比其他以A 为根的多项式的次数都低,)(λA m 首项系数是1.3 矩阵的对角化本章介绍数域P 上n 阶方阵阵的对角化问题.先给出矩阵对角化几个一般的充要、充分条件及其证明.引理1 如果1μ,…,k μ是矩阵Q 的不同的特征值,而,1i α…,i ir α是属于特征值i λ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2,1=i …,k ,那么,11α…,11r α,…,1k α,…,k kr α也线性无关.证明:假设++12121111ααt t …++1111r r t α…++11k k t α…k k kr kr t α+=0,P t ij ∈,令+11i i t α…+i i i i k k t α=i η,则i i i Q ηλη=(2,1=i ...k ,), 且 ++21ηη...k η+=0 (1)分别用,,,2Q Q E …1,-k Q 左乘以(1)两端,再由引理4得:i i i m Q ηλη=,(1...2,1-=k m ;t i ,...,1=),由此有⎪⎪⎪⎩⎪⎪⎪⎨⎧=++=++=++=++---.0......................................,0...,0...,0...12121112222121221121k k k k k k K k K k ηληληληληληληληληληηη 该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11211211111k k k k k D λλλλλλ,D 为范德蒙行列式,又由)...2,1(k i i =λ互异有0≠D . 根据克拉默法则就有0=i η,即+11i i t α…+i i i i k k t α=0,再由i ir i αα,...,1线性无关得:)...2,1(0...21k i t t t i i i i k ===== ,故k i kr ir r αααα...,...,,...,1111线性无关.推论1 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是线性无关的. 定理1 Q n n P ⨯∈与对角阵相似⇔Q 有n 个特征向量,它们是线性无关的.证明:Q 可以对角化⇔∃可逆矩阵21,(T T T =,…,)n T 使得⎪⎪⎪⎪⎪⎭⎫ ⎝⎛=-n QT T λλλ00211 ,即⎪⎪⎪⎪⎪⎭⎫ ⎝⎛=n T QT λλλ0021⇒ ,,(21QT QT …),n QT =(,,21T T λλ…n T λ,).因此Q 可以对角化⇔存在i T (2,1=i …n ,)P ∈使得i i i T QT λ=,也即Q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根据这个定理判定一个方阵是否可以对角化,必须从求解这个矩阵的特征多项式入手,虽然很直接,但考虑其计算量很大,加之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只能分开求解,下面会介绍更简便的方法.推论2如过方阵n n P Q ⨯∈有n 个不同的特征值,那么该矩阵可对角化.证明:由Q 有n 个不同的特征值及引理1的推论有Q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再由定理1即有Q 可以对角化. 注意:该推论为对角化的充分条件.定理2 t μμμ,...,,21(互不相同)是B n n P ⨯∈的特征值,),...,2,1(t i P i =∈μ, B 可对角化⇔n t B E r ti i)1()(1-=-∑=μ (r 表示矩阵的秩).证明:0)(=-X B E i μ的基础解系的一组基向量的个数为:)(B E r n i --μ,我们可以得到关于i μ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是)(B E r n i --μ(),...,2,1t i =,再由引理1推出矩阵B 有))((1B E r n ti i --∑=μ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根据定理1就有:n 阶方阵B 可对角化⇔B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1B E r n ti i--∑=μ=n ,⇔n t B E r ti i)1()(1-=-∑=μ.定理3 n n P Q ⨯∈与对角矩阵相似的充要条件:)...,2,1(t i P i =∈λ且i i r Q E n =--)(λ (i r 表示i λ的代数重数).证明:设i λ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i ir i i βββ,...,,21,由引理1有:titr ir r βββββ,...,,...,,...,,111211线性无关.若n r r r t =+++...21,那么Q 就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Q 可以对角化. 若Q 与对角矩阵相似,则Q 的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总数一定为n . 否则根据定理1就可以推出t λλλ,...,,21线性相关,矛盾.相较于定理1,定理3的优点在于判定一个矩阵是否可以对角化着点于特征向量的重数,方便了许多,也易于计算.下面利用定理1结合矩阵的秩给出矩阵可对角化的另一判别方法.引理2 设n 阶方阵B A ,n n P ⨯∈,则有)()()(B r A r B A r +≤+.证明:先证)()(],[B rank A rank B A rank +≤……(2). 根据矩阵秩的定义有 ≤],[B A r n n 2⨯阶矩阵],[B A 的线性无关的行数≤方阵A 的线性无关的行数+方阵B 的线性无关的行数 ≤)()(B r A r +.对方阵矩阵=+A B ⎥⎦⎤⎢⎣⎡E E A B ],[,由(2)式有],[)(B A r A B r ≤+,所以)()()(B r A r B A r +≤+.引理3 对于n 阶方阵D C ,有n B r A r AB r -+≥)()()(.证明:先证⎪⎪⎭⎫⎝⎛≤⎪⎪⎭⎫ ⎝⎛=+D O T C r D O O C r D r C r )()(……(3),其中T 为任意n 阶方阵.显然当D C ,中有一个为O 时结论成立;另设q D r p C r ==)(,)(,则C 有p 阶子式01≠M ,D 有q 阶子式02≠M .于是⎪⎪⎭⎫⎝⎛D O T C 有q p +阶子式0*2121≠=M M M OM , 因此)()(D r C r q p D O T C r +=+≥⎪⎪⎭⎫ ⎝⎛.要证n B r A r AB r -+≥)()()(,只需证明:)()()(B r A r n AB r +≥+运用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有:⎪⎪⎭⎫⎝⎛-→⎪⎪⎭⎫ ⎝⎛-→⎪⎪⎭⎫ ⎝⎛→⎪⎪⎭⎫ ⎝⎛A O E B O A B E AB A O E AB OO E n nnn,有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以及式(3)有:)()()(B r A r A O E B r n AB r n +≥⎪⎪⎭⎫⎝⎛-=+. 另证:令p A r =)(,则存在可逆矩阵D C ,使得CAD =⎪⎪⎭⎫⎝⎛O OO E p,若令⎪⎪⎭⎫ ⎝⎛--p n E O O O C 11-D =H ,则)(H r p n -=以及A H +=11--D C . 又因为任意矩阵左乘以与其行数相等的非奇异方阵或者右乘以与其列数相等的非奇异方阵不改变这个矩阵的秩,因此)(B r =r (B D C 11--) =)()(HB r AB r + ≤r(AB)+r(H) p n AB r -+≤)(.引理3的一般形式:(Syl 希尔维斯特不等式)设A ,B ,C n n P ⨯∈分别为t k k j j i ⨯⨯⨯,,矩阵,则)()()()(B r BC r AB r ABC r -+≥.证明:要证)()()()(B r BC r AB r ABC r -+≥只需证明 )()()()(BC r AB r B r ABC r +≥+, 因为分块矩阵的初等变换不会改变矩阵的秩,而⎪⎪⎭⎫ ⎝⎛-=⎪⎪⎭⎫ ⎝⎛⎪⎪⎭⎫ ⎝⎛-⎪⎪⎭⎫ ⎝⎛⎪⎪⎭⎫ ⎝⎛BC B O ABO E E O E C O E B O O ABC E O A E , 也即⎪⎪⎭⎫ ⎝⎛-→⎪⎪⎭⎫ ⎝⎛-→⎪⎪⎭⎫ ⎝⎛→⎪⎪⎭⎫ ⎝⎛BC B O AB B BC AB O B O AB ABC B O O ABC ,再有定理(3)就得)()(BC rank AB rank BC B O ABrank B O O ABC rank +≥⎪⎪⎭⎫ ⎝⎛-=⎪⎪⎭⎫ ⎝⎛. 推论3设t B B B ,...,,21为数域P 上的n 阶方阵,则)...()1()(...)()(2121t t B B B r n t B r B r B r +-≤+++.定理4 设n 阶方阵Q n n P ⨯∈,21μμ≠,且0))((21=--Q E Q E μμ,则Q 可对角化.证明:由21μμ≠,0))((21=--Q E Q E μμ有矩阵Q 的特征值为1μ或2μ,根据引理2,引理3得:n Q E r Q E r =-+-)()(21μμ,从而Q 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共有n Q E r n Q E r n =--+--)()(21μμ个.由定理1即得矩阵Q 可对角化.定理4' 设n 阶方阵Q n n P ⨯∈,t μμμ,...,,21两两互不相等,若0))(())((121=--⋯---Q E Q E Q E Q E t t μμμμ则Q 与对角阵相似.证明:根据0))(())((121=--⋯---Q E Q E Q E Q E t t μμμμ有Q 的特征值在t μμμ,......,21中取得. 再由引理3的推论有n t Q E r Q E r Q E r t )1()(...)()(21-≤-++-+-μμμ,从而方阵Q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为)(...)()(21Q E r n Q E r n Q E r n t --++--+--μμμ))(...)()((21Q E r Q E r Q E r tn t -++-+--=μμμn t tn )1(--≥n =.又因为n Q r ≤)(,故方阵Q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为n ,由此矩阵Q 可对角化.推论4在定理4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n t Q E r Q E r Q E r t )1()(...)()(21-=-++-+-μμμ.定理4是判定矩阵相似与对角矩阵的充要条件,若矩阵阶数较高,计算量依然很大,特征值仍然需要计算,下面给出类似于定理4的充要条件.定理5 设t μμμ,...,,21(互不相同)是n n P Q ⨯∈的的特征值,重数分别为t s s s ,...,,21且n s s s t =+++...21,Q 可对角化⇔0)(1=-∏=Q E ti iμ.证明:先证明必要性Q 与V =⎪⎪⎪⎪⎪⎭⎫⎝⎛T μμμ21相似,则存在非奇异矩阵T 满足 ⎪⎪⎪⎪⎪⎭⎫⎝⎛==-t t E E E T TVT Q μμμ221111-T , 其中),...2,1(t i E i =为i s 阶单位矩阵,于是1)()(--=-T V E T Q E i i μμ=12211)()()(-⎪⎪⎪⎪⎪⎭⎫⎝⎛---T E E E T t t i i i μμμμμμ , 从而有∏∏=-=-=-ti it i iTV E T Q E 111)()(μμ⎪⎪⎪⎪⎪⎪⎪⎭⎫ ⎝⎛---=∏∏∏i t t i iii i E E E T )()()(2211μμμμμμ1-T . 由于),...,2,1(0)(t j E ij j i ==-∏μμ,因此0)(=-∏Q E ii μ.再证充分性:对于n 阶矩阵Q ,存在可逆矩阵T ,使得1211--⎪⎪⎪⎪⎪⎭⎫⎝⎛==T J J J T TJT Q t, ),...,2,1(t i J i =是Jordan 块,若=j J j j E μ),...2,1(t j =,Q 就可以对角化,而1)()(--=-T J E T Q E i i μμ12211)()()(-⎪⎪⎪⎪⎪⎭⎫⎝⎛---=T E J E J E J T t t i i i μμμ , 12211)()()()(-⎪⎪⎪⎪⎪⎪⎪⎭⎫ ⎝⎛---=-∏∏∏∏T E J E J E J T Q E i t t i iii i ii μμμμ. 所以,若0)(=-Q E i μ,则因T 可逆有),...,2,1(0)(t j J E ij i i ==-∏μ,又因为当ji ≠时,(j i μμ≠0)≠,)(j j i J E -μ可逆,所以0)(=-j j j J E μ,即),...,2,1(t j J E j j j ==μ. 引理 4 nn PX ⨯∈,1∂,2∂…...m ∂是X 的关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我们有imi i k ∂∑=1(m i k i ,...,2,1,=不全为0,P k i ∈)也是X 的关于λ的特征向量.证明:已知i i X ∂=∂λ,则i i i i k X k ∂=∂λ,也即i i i i k Xk ∂=∂λ,因此i mi i i m i i k k X ∂=∂∑∑==11λ,又i k 不全为0,因此01≠∂∑=i m i i k ,由特征向量的定义有i mi i k ∂∑=1是矩阵X 的属于特征值λ得特征向量.定理6 t μμμ,...,,21(互不相同)是n 阶矩阵Q 的所有特征值,它们的代数重数依次是t s s s ,...,,21,则方阵Q 与对角矩阵相似⇔),...,2,1()(t j s A r j j ==,∏≠-=ji i j Q E A )(μ.证明:先证必要性.Q 可对角化⇒存在可逆矩阵T 使得121),...,,(-=T Tdiag Q t μμμ,从而)(Q E A ji i j -=∏≠μ12211)()()(-≠≠≠⎪⎪⎪⎪⎪⎪⎪⎭⎫ ⎝⎛---=∏∏∏T E E E T j i t t i ji ij i i μμμμμμ11)(-≠⎪⎪⎪⎪⎪⎪⎪⎭⎫⎝⎛-=∏T O E O T t ji jj iμμ, 其中j O 为j s 阶0矩阵,j E 为j s 阶单位矩阵(),...,2,1(t j =. 因T 可逆,且j i μμ≠,所以有j j j j ji i j s E r E r A r ==-=∏≠)())(()(μμ),...,2,1(t j =.再证充分性:用反证法.假设方阵Q 不与对角矩阵相似,由几何重数≤代数重数得:至少存在一个整数q ,使得q q s n Q E r ->-)(μ,于是当q j ≠时,由引理3有∑∏≠≠---≥-=ji i ji i j n t Q E r Q E r s )2()())((μμ∑≠--->ji j n t s n )2()(∑≠----=ji i s n t n t )2()1(j j s s n n =--=)(.矛盾,假设不成立,故Q 与对角矩阵相似.定理7 t μμμ,...,,21(互不相同)是n 级方阵Q n n P ⨯∈的所有特征根,若对任意m +∈Z 满足)()(Q E r Q E r i m i -=-μμ,则矩阵Q 与对角矩阵相似.证明:设t μμμ,...,,21的重数分别为t s s s ,...,,21,由Hamilton Cayley -定理(高等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得:O Q E Q E Q E t s t s s =---)...()()(2121μμμ,再有引理3的推论就有t s t s s Q E r Q E r Q E r )(...)()(2121-++-+-μμμ))...()(()1(11t s t s Q E Q E r n t --+-≤μμn t )1(-=.对任意正整数m ,有)()(Q E r Q E r i m i -=-μμ,因此n t Q E r Q E r Q E r t )1()(...)()(21-≤-++-+-μμμ.从而有方阵Q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为)(...)()(21Q E r n Q E r n Q E r n t --++--+--μμμ )](...)()([21Q E r Q E r Q E r tn t -+-+--=μμμn n t tn =--≥)1(.又n Q r ≤)(,从而Q 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小于或等于n ,因此Q 共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再根据定理1就有矩阵Q 与对角矩阵相似. 接下来介绍最小多项式在矩阵对角化中的应用.定理8 n 阶方阵Q 与对角矩阵相似⇔矩阵Q 的最小多项式)(μQ m 无重根. 证明:先证必要性.Q 和对角阵相似⇒存在非奇异矩阵n n P T ⨯∈,满足1211--⎪⎪⎪⎪⎪⎭⎫⎝⎛==T T TVT Q n μμμ,从而有m m V T Q T =-1,令t μμμ,...,,21)(n t ≤是方阵Q 的互不相同的特征值,记 ))...()(()(21t f μμμμμμμ---= =t t t t s s s ++++--μμμ111....因为 T E s Q s Q s Q T T Q f T t t t t )...()(11111++++=----ET T s QT T s T Q T s T Q T t t t t 1111111...------++++==E s V s V s V t t t t ++++--111...)(V f =.又 E s V s V s V V f t t t t ++++=--111...)(⎪⎪⎪⎪⎪⎭⎫⎝⎛++⎪⎪⎪⎪⎪⎭⎫ ⎝⎛+⎪⎪⎪⎪⎪⎭⎫ ⎝⎛=---t tt t n t t t n t ts s s s s s (111)2111121μμμμμμ⎪⎪⎪⎪⎪⎭⎫⎝⎛+++++++++=---k t n t n kt t kt t s s s s s s (1)112121111μμμμμμ 0)()()(21=⎪⎪⎪⎪⎪⎭⎫⎝⎛=n f f f μμμ. 所以0)(=Q f ,于是)()(μμf m Q ,然而)(μf 无重根,故)(μQ m 无重根.再证充分性:)(μQ m 的互不相同的根是t μμμ,...,,21,由)(μQ m 无重根就有:)(μQ m ))()...()((121t t μμμμμμμμ----=-,于是0))...()(()(21=---=Q E Q E Q E Q m t Q μμμ.令i i q Q E r =-)(μ,则i μ的特征子空间的维数为i q n -,因此Q 总共有s q n q n q n t =-++-+-)(...)()(21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且n s ≤. 又因为n t q q q t )1(...21-≤+++,故n q n q n q n s t ≥-++-+-=)(...)()(21.从而n s =,也即矩阵Q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由定理1就得Q 可以对角化.4某些特殊矩阵的对角化4.1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问题实对称矩阵这种矩阵很特别,在诸多方面的到运用,如常用来研究对称变换,对线性变换进行分类.而研究对称矩阵的对角化,是进行分类的初步.引理5 ]每一个n 阶复矩阵都存在一个上三角矩阵与其相似,并且上三角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复矩阵的特征值.对任意n n C A ⨯∈,可逆矩阵T ,使得⎪⎪⎪⎪⎪⎭⎫ ⎝⎛=-n AT T λλλ211*,其中n λλλ,...,,21是矩阵A 的特征值. 引理6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为实数.证明:设0λ实对称矩阵A 的一个特征值,则存在非零向量⎪⎪⎪⎪⎪⎭⎫⎝⎛=n x x x 21η,满足 ηλη0=A . 令⎪⎪⎪⎪⎪⎭⎫ ⎝⎛=n x x x 21η,i x 称为i x 的共轭复数),...2,1(n i =,则ηλη0=A .观察下面式子ηηηηηηηη)()()('='=''='A A A A ,上式左边等于ηηλ'0,右边等于ηηλ'0, 故ηηλ'0=,0ηηλ'又0...11≠++='n n x x x x ηη,故00λλ=,即0λ是一个实数.引理7 设N M ,为n n ⨯实方阵,我们有如下结论:N M ,在实数域上相似⇔N M ,在复数域C 上相似.证明:必要性显然,下面证明充分性.N M ,在复数域上相似⇒∃n 级可逆复矩阵,使得NP P M 1-=.令iD A P +=,n n R D A ⨯∈, ,则ND DM NA AM iD A N M iD A ==⇒+=+,)()(.所以对任意λ属于R 都有)()(D A N D A λλ+=+ (4)记D A x h λ+=)((实数系多项式),因为0)(≠=+=P iD A i h ,所以0)(≠x h . 因此,D A λ+有有限个实数根,则存在η属于R ,使得0≠+D A η. 由(4)式得)()(1D A N D A M ηη++=-, 也即N M ,在实数域上相似. 定理9 ⑴n 级实对称矩阵A 的特称根全是实数⇔存在正交矩阵T ,满足D AT T AT T ='=-1,D 是上三角矩阵.⑵A 正交且特征值全是实数⇒A 是对称矩阵.证明:先证明必要性,根据引理5有,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 ⎝⎛=-n AP P λλλ211*. 再根据引理7,矩阵如果在复数域上相似则一定在实数域上相似,因此可以令P QT =为实矩阵,Q 乃正交矩阵,T 是上三角矩阵且主对角上元素全是实数,于是就有⎪⎪⎪⎪⎪⎭⎫ ⎝⎛==---n T AP P T AQ Q λλλ21111*)( 由T 是上三角矩阵知他的逆1-T 也是上三角矩阵,再由上三角矩阵之积仍然是上三角矩阵知AQ Q 1-为上三角矩阵.再证充分性:A 为n 阶实矩阵,且存在正交矩阵Q 使得AQ Q AQ Q '=-1为上三角矩阵,即AQ Q AQ Q n '=⎪⎪⎪⎪⎪⎭⎫ ⎝⎛=-λλλ211*, 由此易知n λλλ,...,,21为实数且为A 的特征根.⑵由⑴容易得到AQ Q AQ Q '=-1D =为上三角矩阵(Q 是正交矩阵),又正交矩阵的积为正交矩阵,从而D 为正交矩阵. 因而1-='D D ,但是1-D 是上三角矩阵,而D '为下三角矩阵,故D 必为对角矩阵.从而A Q QD Q D Q Q QD A ='=''=''=')(,也即A 为对称矩阵.引理8 设A 是对称变换,1V 是-A 子空间,则1V 的正交补也是-A 子空间. 定理10 对任意n 级实对称矩阵A ,存在n 阶正交矩阵T ,使得AT T AT T 1-='为对角矩阵.证明定义A 是与A 对应的对称变换,只要证A 有一组标准正交基(n 个向量组成).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当1=n 时结论明显成立.假设对1-n 结论成立. 对n 维欧氏向量空间n R ,1β为线性变换A 的一个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值是1λ. 将1β单位化,并记为1α,再作1α的生成向量空间)(1αL 的正交补,记为1V ,由引理8有1V 是对称变换A 的不变子空间,他的维数为1-n ,显然A 限制在1V 上仍然是对称变换1V A ,根据假设1V A 有特征向量n ααα,...,,32做成1V 的标准正交基,从而n αα,...,1使n R 的标准正交基,又是A 的n 个特征向量.根据归纳假设定理得证. 例4.1 已知⎪⎪⎪⎪⎪⎭⎫ ⎝⎛----=0111101111011110A , 求正交矩阵T 使得AT T 1-为对角矩阵.解:第一步,求矩阵A 的特征值. 由μμμμμ111111111111--------=-A E μμμμμμμμ1111100101011102---------=110101111)1(3μμ----=)3()1(3+-=μμ 由此有1(3重),-3为A 的特征值.第二步,求特征值1对应的特征向量. 将1=μ带入下式⎪⎪⎩⎪⎪⎨⎧=+--=-++-=-++-=+--.0,0,0,043214321432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μμμμ (5) 得基础解系为)0,0,1,1(1=μ, )0,1,0,1(2=μ, )1,0,0,1(3-=μ..将基础解系正交化,得)0,0,1,1(1=β,)0,1,21,21(2-=β,)1,31,31,31(3-=β..再将上式单位化,有)0,0,21,21(1=η, )0,62,61,61(2-=η, )123,121,121,121(3-=η. .上式为属于特征值1(三重)的三个标准正交特征向量.同理可求得特征值-3的标准正交特征向量为)2/1,2/1,2/1,2/1(4--=η.特征向量4321,,,ηηηη构成4R 的一组标准交基,所求正交矩阵()4321,,,ηηηη''''=T , 此时⎪⎪⎪⎪⎪⎭⎫ ⎝⎛-=-31111AT T . 4.2幂等矩阵定理11幂等矩阵A 与对角矩阵⎪⎪⎭⎫⎝⎛O OO E r相似. 证明:根据A A =2有,矩阵A 的最小多项式)(λA m 整除λλ-2. 因02=-λλ无重根,由引理5 就有)(λA m 无重根,再由定理8就得矩阵A 可对角化.4.3对合矩阵定理12对合矩阵A 可对角化. 证明:E A =2⇒)(λA m 12-λ,易知12-λ=0无重根,根据引理5得)(λA m 无重根,再根据定理8,A 能够对角化.4.4幂幺矩阵引理9 λ是矩阵X 的任一特征根λ⇔是X 的最小多项式的根. 证明:用反证法假设0λ是矩阵X 的特征根而不是其最小多项式)(λX m 的根,则有1))(,(0=-λλλX m ,故存在多项式)(),(λϕλφ,使得1)()())((0=+-λλϕλλλφX m , 将X 带入上式有E X m X E X X X =+-)()())((0ϕλφ, 即有 E E X X =-))((0λφ.所以E X 0λ-可逆(即00≠-E X λ),与0λ是矩阵X 的特征根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定理得证.定理13幂幺矩阵A 与对角矩阵相似.证明:因为E A m =,所以矩阵A 的最小多项式)(λA m 整除1-m λ(m 为正整数),而1-m λ无重根,根据引理9就得)(λA m 无重根,再由定理8即得矩阵A 与对角矩阵相似.注意:幂幺矩阵A 与对角矩阵⎪⎪⎪⎪⎪⎭⎫ ⎝⎛n λλλ21相似,其中),...,2,1(1n i m i ==λ. 4.5矩阵的逆、伴随矩阵的对角化定理14n n P A ⨯∈能够对角化⇒*1,A A -可对角化. 证明:(I)根据题设条件,存在非奇异矩阵T 满足⎪⎪⎪⎪⎪⎭⎫⎝⎛=-n AT T μμμ211 由矩阵T 可逆就有),...,2,1(0n i i =≠μ,从而⎪⎪⎪⎪⎪⎭⎫⎝⎛=-----1121111n T A T μμμ , 从而1-A 与对角矩阵相似. (II)由1*-=A A A 得⎪⎪⎪⎪⎪⎭⎫⎝⎛==---22111*1///μμμA A A T A T A T A T从而*A 也与对角矩阵相似.4.6某些正交矩阵的对角化 4.6.1二阶正交矩阵的对角化问题设⎪⎪⎭⎫ ⎝⎛=22211211b b b b A 是正交矩阵,根据正交矩阵的性质就有 ⎪⎩⎪⎨⎧=+=+=+01122211211222212221211b b b b b b b b , 从而二阶正交矩阵A 有两种形式⎪⎪⎭⎫ ⎝⎛-=ααααcos sin sin cos A 或⎪⎪⎭⎫⎝⎛-=ααααcos sin sin cos A . 定理15若⎪⎪⎭⎫⎝⎛-=ααααcos sin sin cos A ,则矩阵A 与对角矩阵相似. 证明:A 的特征多项式为μαμαμαμαμ-----=-cos sin sin cos E A1cos 22+-=αμμ由0=-E A μ得矩阵A 的特征值为1cos cos ,1cos cos 2221--=-+=ααμααμ.当01cos 2≠-α时,容易得到21μμ≠,故正交矩阵A 有两个不同的特征值,容易看出此时正交矩阵A 有两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由定理1即有正交矩阵A 可对角化.当01cos 2=-α,即1cos ±=α时,⎪⎪⎭⎫ ⎝⎛=1001A 或⎪⎪⎭⎫⎝⎛--1001,此时正交矩阵A 显然与对角矩阵相似.定理16若 ⎪⎪⎭⎫⎝⎛-=ααααcos sin sin cos A ,那么A 与对角矩阵相似. 该定理的证明与定理⑴类似,在此不做赘述.4.6.2几类三阶正交矩阵的对角化定理17正交矩阵⎪⎪⎪⎭⎫ ⎝⎛=33322322110000b b b b b A 可对角化.证明:由A 是正交矩阵可得,111±=a .当111=b 时,⎪⎪⎪⎭⎫⎝⎛-=θθθθcos sin 0sin cos 0001A , )1cos 2)(1(cos sin 0sin cos 0012+--=----=-θλλλλθθθλθλλA E . i)当01cos 2≠-θ时,矩阵A 有三个不同的特征值,分别为1cos cos 21--=θθλ,1cos cos 22++=θθλ,13=λ.由定理1可得矩阵A 可对角化.ii)当01cos 2=-θ时,πθk 2=或)(2Z k k ∈+=ππθ.若πθk 2=,则⎪⎪⎪⎭⎫⎝⎛=100010001A ,显然可对角化.若ππθ+=k 2,则⎪⎪⎪⎭⎫⎝⎛--=100010001A ,显然可对角化.当111-=b 时,⎪⎪⎪⎭⎫⎝⎛-=θθθθcos sin 0sin cos 0001A , )1)(1(cos sin 0sin cos 00012---=-----=-λλλθθθλθλλA E .从而A 的特征值为121-==λλ(二重),13=λ,由定理5或7得A 可对角化. 定理18若三阶正交矩阵A 中只有三个非零元素,那么A 与对角矩阵相似. A 共有下面6种形式:⎪⎪⎪⎭⎫⎝⎛⎪⎪⎪⎭⎫⎝⎛⎪⎪⎪⎭⎫⎝⎛⎪⎪⎪⎭⎫⎝⎛⎪⎪⎪⎭⎫⎝⎛⎪⎪⎪⎭⎫⎝⎛3321123221133123123122133223113322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证明 (1)⎪⎪⎪⎭⎫⎝⎛=332211000000b b b A 显然可以对角化. (2)⎪⎪⎪⎭⎫⎝⎛=000000322311bb b A ,则λλλλ---=-3223110000a a a E A ))((3223211a a a --=λλ.当13223=a a 时,A 有特征值i ±,1或i ±-,1,根据定理1,A 可对角化. 当13223-=a a 时,A 有特征值-1(二重),1,根据定理7,A 可对角化. 其它形式可模仿(2)进行证明.5矩阵对角化的应用本节主要讨论可对角化矩阵的应用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利用对角化后的矩阵会极大简便我们的计算,方便我们理解和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5.1求方阵的高次幂一般来说,求矩阵的高次幂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根据矩阵乘法的定义进行傻瓜式的计算,像这样的计算除非进行编程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人工计算会花费大量时间,还很容易出错. 但是针对可以对角化的矩阵,我们利用矩阵相似的性质便会大大简化计算过程,而且不易出错,用这种方法进行编程计算也会方便很多. 下面先介绍这种方法的原理.定理19若⎪⎪⎪⎪⎪⎭⎫ ⎝⎛=-n AT T λλλ211,这里),...2,1(n i i =λ为A 的特征值,T 非奇异,则⎪⎪⎪⎪⎪⎭⎫⎝⎛=-m n m mm T A T λλλ 211,其中m 为正整数. 这个定理是矩阵相似应用的特殊情况,一般来讲,若B AT T =-1,那么m m B T A T =-1.其中m 为正整数,B 为数域上的任意矩阵.例2 求m⎪⎪⎭⎫⎝⎛1421.解:由)221)(221(1421--+-=⎪⎪⎭⎫⎝⎛-λλλE 得2211-=λ,2212+=λ.容易求得他们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211η,⎪⎪⎭⎫⎝⎛=212η, 故⎪⎪⎭⎫ ⎝⎛+-⎪⎪⎭⎫ ⎝⎛-=⎪⎪⎭⎫ ⎝⎛221002212211142112211-⎪⎪⎭⎫ ⎝⎛-. 从而mm⎪⎪⎭⎫⎝⎛+-⎪⎪⎭⎫ ⎝⎛-=⎪⎪⎭⎫ ⎝⎛221002212211142112211-⎪⎪⎭⎫ ⎝⎛- ⎪⎪⎪⎪⎭⎫ ⎝⎛-⎪⎪⎭⎫ ⎝⎛+-⎪⎪⎭⎫ ⎝⎛-=221214221221002212211m=()()()()()()()()⎪⎪⎪⎪⎭⎫ ⎝⎛⎢⎣⎡⎥⎦⎤++⎢⎣⎡⎥⎦⎤++⎢⎣⎡⎥⎦⎤++m m m m mmmm22122-12122-1-22122422-12-2222122122-121 .5.2利用特征值求行列式的值例3 已知n 级实对称幂等矩阵A 的秩为r ,求行列式A E -2.解:A 为幂等矩阵,即A A =2,从而A 的特征值为1=λ或0,再由A 是实对称矩阵,所以A 与对角矩阵相似,从而B O OO E AP P r=⎪⎪⎭⎫ ⎝⎛=-1, 这里P 可逆,r 为A 的秩,r E 为单位矩阵. 故A E -2r n rn rE E PBP PP ----==-=22211.6总结前面初步介绍了判定某个数域上矩阵是否对角化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但是判定条件也不局限于文中所给出的. 文中给出了大部分定理的证明,内容较多,需要较广的知识面才能理解;还给出一些特殊矩阵的对角化也只是涉及很少的点,其它方面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领域进行总结;还给出两点矩阵对角化的具体应用,仍然涉猎较少,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 矩阵的对角化定义还能推广以及在群、域等上面的对角化判定也有所不同,希望广大读者倾注时间在这方面的研究.致 谢在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向我的指导老师刘先平老师和詹建明老师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这篇论文从选题、查阅资料到截稿,我花了三个多月. 在此期间,詹老师和刘老师给我推荐选题以及资料,不厌其烦的解答我所有的疑问,他们严谨治学和蔼可亲的态度将一直影响我.参考文献[1] 刘九兰,张乃一, 曲问萍主编. 线性代数考研必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2] 谢国瑞主编,线性代数及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张学元主编,线性代数能力试题题解.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王萼芳,石生明. 高等代数[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周明旺,关于矩阵可对角化的一个充要条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0- 11[6]杨子胥,高等代数[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曲春平,矩阵可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03,(5):51- 52[8]贺福利,万小刚,许德云. 关于矩阵可对角化的几个条件[J]. 高等函报,2004,17(1):14- 16[ 9]王萼芳,石生明,高等代数[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0]徐刚,于泳波,对合矩阵探讨[J]. 高师理科学刊,2008,28(1):37- 38[13]钱吉林,矩阵及其广义逆[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4] 周永佩,Jordan标准型定理的一种证法[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0,15(4),1991(12):34-37[15]NerignED. 1988. LinearlAgebraandMatrixtheory. Znd. Newyork:JohnWileyandSons, Ine,113-127[16]王廷明,黎伯堂. 一类矩阵秩的恒等式的证明[J]. 山东大学学报,2007,2( 1): 43-45[17]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线性代数[M]. 4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6-129[18] 贾书伟, 何承源. 行正交矩阵可对角化的一些性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37(1): 71-74.[19]向大晶,矩阵可对角化的简单判定[J]. 数学通报, 2003(3): 27-29[20]周明旺,关于矩阵可对角化的一个充要条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4): 10-11[21]朱靖红, 朱永生. 矩阵对角化的相关问题[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3): 383-384[22]卢刚,线性代数[M]. 4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7-171[23]徐树方,高立,张平文,数值线性代数[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2-90[24]陈景良,陈向晖,特殊矩阵[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1,188-345[25]北京大学数学系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编王萼芳,石生明修订,高等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6]王心介,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蒋定华,大学数学词典[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