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精)
育石斑鱼的几种饵料虫养殖技术
育石斑鱼的几种饵料虫养殖技术1. 引言1.1 概述概述鱼类是一种受人们广泛喜爱的食品,而石斑鱼作为高端鱼类的代表之一,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然而,石斑鱼的养殖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饲料供给。
其中,饵料虫作为育石斑鱼的重要饲料之一,其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育石斑鱼所需的饵料虫养殖技术展开论述。
首先,将介绍育石斑鱼所需的饵料虫种类及其特点,包括适宜的饵料虫种类以及其所包含的营养成分。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饵料虫的养殖方法,包括饵料虫的培养容器选择、养殖环境的控制以及合适的饲养方式等。
然后,将进一步探讨饵料虫的种类和培养条件,包括不同种类饵料虫的区分以及其所需的温度、湿度、饲料组成等。
最后,将介绍饵料虫的繁殖方法和收获与储存技巧,包括如何提高饵料虫的繁殖率以及合适的收获和储存方式。
通过本文的论述,读者可以了解到育石斑鱼所需的饵料虫养殖技术,并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
同时,本文也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希望本文能够为育石斑鱼养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进一步促进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育石斑鱼所需的几种饵料虫养殖技术。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即育石斑鱼的饵料虫养殖技术。
然后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育石斑鱼饵料虫养殖技术的方法和要点。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三种饵料虫养殖技术。
每种技术都有具体的内容和要点。
2.1 饵料虫养殖技术1部分详细介绍了育石斑鱼所需的饵料虫种类以及饵料虫的养殖方法。
其中包括了饵料虫的培养环境、饲料和养殖容器的选择等关键点。
2.2 饵料虫养殖技术2部分则主要介绍了不同种类的饵料虫及其培养条件。
具体包括了不同种类饵料虫的特点、温度、湿度和pH值等生长环境要求。
2.3 饵料虫养殖技术3部分重点介绍了饵料虫的繁殖方法以及饵料虫的收获和储存。
石斑鱼对营养的需求
石斑鱼对营养的需求石斑鱼泛指鲈形目鮨科石斑鱼亚科里的各属鱼类,全球大约100多种,属沿海暖水性中下层的肉食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精养条件下最具有养殖前景的鱼类之一。
目前,国内养殖石斑鱼主要饲喂新鲜小杂鱼、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沙蚕等,也有一些饲料企业已经对石斑鱼饲料进行生产和推广。
石斑鱼的营养需求数据是研制其配合饲料的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针对不同种类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开展研究,包括玛拉巴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巨石斑鱼、青石斑鱼等。
由于人们对石斑鱼营养需求的研究尚不全面,难以满足研制生产优质的配合饲料的要求。
因此,本文从国内外有关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旨在为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及其系列配合饲料研制开发提供参考。
1、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求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是指能满足鱼类氨基酸需求并获得最佳生长的最低蛋白质含量。
石斑鱼组织器官组成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是蛋白质,同时还是其机体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酶、激素和抗体等)的重要组成成分。
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石斑鱼的蛋白质营养需求的报道已经很多。
这些报道研究表明,石斑鱼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不同的种类、同一种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蛋白源和饲料组成条件下,石斑鱼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各不相同(见表1)。
表1石斑鱼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从表1可以看出,点带石斑鱼需要的蛋白质含量范围为44%~56%;斜带石斑鱼为45%~48%;赤点石斑鱼为48.37%~49.24%;青石斑鱼为50.91%~54.78%;美洲黑石斑为45.62%~46.86%;老鼠斑幼鱼干物质(DM)中可消化蛋白质(DP)的量在44%以上,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而成鱼对粗蛋白需求量为53%。
石斑鱼与其他鱼类一样,也需要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10种必需氨基酸。
在斜带石斑鱼饲料中添加适宜L-蛋氨酸的研究中,以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和结晶氨基酸为蛋白源。
石斑鱼饲养饲料营养技术知识
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研究海洋与渔业信息石斑鱼种类较多,全世界约10 0多种,属暖水性中下层的肉食性鱼类,栖息于潮流缓慢、透明度不大的岩礁和珊瑚丛海区,为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国内石斑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和海南五省区的沿海。
目前,石斑鱼营养需求的研究较多,但配合饲料的开发利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养殖石斑鱼主要是投喂冰鲜小杂鱼,也有个别饲料厂在尝试石斑鱼饲料的生产和推广,但基本上并不能在整个养殖过程全部使用配合饲料,这与养殖观念有关,更重要的是配合饲料本身存在着营养的全面性、诱食性、促生长及抗病防病能力等问题。
本文综述了现有石斑鱼营养与饲料的研究资料,希望能为解决目前海水养殖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问题,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及其对海水养殖区域环境污染,促进海水养殖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分析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的研究在鱼类营养学和人工配合饲料设计上有着重要意义。
张本等分析了花点石斑鱼 E. maculat us 、青石斑鱼(E.awoara)、鮭点石斑鱼 E.fari o 、蜂巢石斑鱼 E.merra 、黑边石斑鱼E.fascia tus 和巨石斑鱼 E.tauvina 的肌肉中氨基酸组成。
石斑鱼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较高。
氨基酸组成与种间和分布海域间的差异不大,但存在月际及随体长的增长而变化的现象。
天然与养殖石斑鱼氨基酸组成也有一定差异。
石斑鱼必需氨基酸含量间的比值相对稳定,综合得出了石斑鱼的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并将此组成模式作为石斑鱼配合饲料氨基酸平衡的依据,应用于其所配制的配合饲料,进行E. maculatus的喂养实验,初步显示了一定的效果。
陈学豪等报道了养殖的赤点石斑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733.5mg/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04.1mg/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26.4mg/g,均低于野生鱼。
2蛋白质和氨基酸需求庄建隆和刘擎华报道了投喂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制成的6组不同蛋白质的饲料,体重1 .5g的E. salmonides以蛋白质含量最高(5 4.0 6 %)组饲料的生长速度及饲料效率最好。
淡水石斑鱼养殖
淡水石斑鱼养殖引言淡水石斑鱼是一种高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养殖淡水石斑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饲养环境、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淡水石斑鱼养殖的基本知识和关键要点。
养殖环境水质要求淡水石斑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养殖水质应该保持清澈透明、富含氧气。
水质的温度应保持在28℃左右,pH值在6.5-7.5之间,硬度在8-12dH之间。
水池布置养殖淡水石斑鱼的水池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鱼群,同时需要有水流和气泡注入设备保持水体的循环和氧气供应。
水池底部需要铺设一定厚度的沙床,供鱼类觅食和休息使用。
饲料与喂养饲料配制淡水石斑鱼的饲料需要配制成颗粒状,适合鱼类口感和消化吸收。
饲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鱼粉、豆粕、玉米粉、麦麸等,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类需求进行配比。
喂养频率淡水石斑鱼的喂养频率可根据鱼类年龄和水温来调整。
一般而言,鱼类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每天喂养3-5次,每次喂养的饲料量要控制在鱼类能够在15分钟内全部食用完毕的范围内。
疾病防控疾病预防淡水石斑鱼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和清洗养殖设备,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其次,要合理使用药物防治,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
常见疾病淡水石斑鱼常见的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真菌病、细菌感染等。
对于不同疾病,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杀虫剂、消毒剂等进行治疗。
营养与生长蛋白质需求淡水石斑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
通常,刚出孵化的鱼苗需要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而成鱼则需要蛋白质含量适中的饲料。
辅助营养物质除了蛋白质外,淡水石斑鱼还需要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辅助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对于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免疫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结论淡水石斑鱼养殖是一项需求较高技术的养殖项目。
通过合理的饲养环境、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关键要点的掌握,可以提高淡水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淡水石斑鱼养殖爱好者有所帮助。
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最新发展
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最新发展石斑鱼,属于珍贵的高档食用鱼类,在市场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斑鱼的养殖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介绍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部分:石斑鱼养殖的现状和市场需求当前,石斑鱼养殖已成为渔业业主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之一。
石斑鱼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它独特的肉质、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养分成分,受到了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因此,发展石斑鱼养殖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经济效益。
第二部分:石斑鱼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2.1 筛选良种石斑鱼的良种选育是石斑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种繁育是提高石斑鱼养殖效益的关键。
通过选择生长快、抗病性强、肉质好的石斑鱼个体进行交配,在一代一代的选育中逐渐提高石斑鱼的品质和产量。
2.2 饲料配方优化石斑鱼的饲料配方优化是提高养殖效益和鱼体品质的重要方法。
利用优质的饲料,根据石斑鱼的生长发育需求科学配方,确保石斑鱼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并防止出现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
2.3 养殖环境的控制石斑鱼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高,研究者发现恶劣的环境将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和免疫能力。
因此,在石斑鱼养殖中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溶氧充足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养殖场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控制。
第三部分:石斑鱼养殖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3.1 智能化养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养殖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石斑鱼养殖领域。
通过使用传感器、网络监控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石斑鱼养殖环境和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控制,提高养殖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2 绿色养殖技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石斑鱼的品质,绿色养殖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合理利用养殖废水,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来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鱼体质量。
3.3 无土养殖技术无土养殖技术是通过使用大规模混合出苗系统,减少鱼苗种植的病害,实现规模化高效益的养殖。
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饲料营养参数
的能 量 水平 维 持在 每 克 饲料 3 0 3 5千 卡 时 , . ~. 4 7 通 过调 整饲料 中 的能 量水平 , 拉 巴石斑 鱼对 蛋 白质 玛 的需要 量能够 从 5%下 降至 4 %。 0 4
制其配合饲料的理论基础。自上世纪 9 年代 中期 O
开始 ,国 内外学 者 针对 不 同种 类 石斑 鱼 的营 养需 求 开 展 了研 究 , 包括 玛 拉 巴石 斑 鱼 ( onaa an B oyrt l , p i 19 )赤 点 石斑 鱼 ( 97 、 贾芬 等, 94 林 利 民等 ,9 5 19 ; 19 ;
广东饲料 第 1 卷第 4 9 期
2 1 年 4月 00
石 斑 鱼 的营养 需求及 饲料 营养参数
阳会 军 , 田丽 霞 , 黄俊 娃 , 刘永 坚
(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广东 广州 5 0 0 10 )
【 中图分类号】 9 94 S 5 .8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0 5 8 1 (0 00 — 0 9 0 l0 — 6 3 2 1 )4 0 2 — 6
后 进行 粉碎放 入 锅 中进 行煎 熬 2 ~0 i 0 3 mn或放 入器
皿 中用 开水 浸泡 3 ~ 0 i , 0 4 m n 然后 兑池 水 5 ~ 0 k , 0 1 0 g
然 博落 回成 分 的复 杂 因 素及 量 性毒 性 因 素在 一 定
连 药 带 渣 全 池 均 匀 泼 洒 。 连 用 三 次 ,治 愈 率 达
为 4. ~ 9 % ( 8 % 4 . 陈学豪等 ,9 5 , 4 2 19 )青石斑鱼为
5 % ~5 %( 家财 等 ,95 。 1 5 胡 19 )
石 斑 鱼对 蛋 白质 的需 要 量 也与 饲料 中能 量 高
饲养石斑鱼的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
饲养石斑鱼的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石斑鱼是一种美味且受欢迎的深海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食客喜爱。
饲养石斑鱼需要注意其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以确保其健康成长并提供高品质的肉质。
本文将介绍饲养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和适宜的喂食策略。
一、营养需求石斑鱼作为食肉鱼类,其主要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良好的营养补给可以提升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抵抗疾病和增强其免疫力。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石斑鱼体内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促进石斑鱼的身体发育,并提供能量储备。
2. 脂肪:脂肪是提供石斑鱼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适量的脂肪摄入有助于增加石斑鱼的食欲、增重和增强其免疫系统。
3. 维生素:石斑鱼需要维生素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骨骼生长和免疫调节。
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提高其抵抗力和减少感染。
4. 矿物质:石斑鱼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以保持其骨骼发育和代谢功能。
二、喂食策略为了满足石斑鱼的营养需求,下面介绍几种适宜的喂食策略:1. 天然饵料:石斑鱼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小鱼、虾和贝类为食。
因此,可以将这些天然食物作为鱼饵喂给石斑鱼。
这些饵料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
2. 人工饵料:人工饵料是饲养石斑鱼的常用方法之一。
选择高蛋白、高脂肪的饵料,如鱼粉、虾粉和鱼油等,以满足石斑鱼的营养需求。
同时,可以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以增强其综合营养。
3. 定时喂食:建立稳定的喂食计划对于石斑鱼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每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的量要能在15-20分钟内被完全消化。
同时,避免过度喂食以及残留饵料的浪费。
4. 水质管理:保持饲养水体的清洁和稳定也是石斑鱼健康成长的关键。
定期更换水体、监测水质指标,并保持适宜的氧含量和温度,有助于提高石斑鱼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总结:通过合理的营养补给与喂食策略,可以保障石斑鱼的健康成长和提供高品质的肉质。
石斑鱼养殖技术中的饲料配方
石斑鱼养殖技术中的饲料配方石斑鱼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行业,而养殖技术的核心之一就是饲料配方。
合理的饲料配方不仅能够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还能保证其健康和品质。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斑鱼养殖技术中的饲料配方,以帮助养殖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一、石斑鱼的饮食特点石斑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其自然食性主要以活体或死亡的小鱼、甲壳类动物为主。
因此,合理的饲料配方需要充分考虑石斑鱼的食性特点,以满足其对高蛋白质和高能量的需求。
二、主要饲料成分及配比1. 鱼粉:鱼粉是石斑鱼饲料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源,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
一般情况下,饲料中的鱼粉含量应占总配方的30%~40%。
2. 豆粕:豆粕是石斑鱼饲料中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同时也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
豆粕的含量应占总配方的20%~30%。
3. 动物内脏粉:动物内脏粉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作为饲料补充剂。
一般情况下,饲料中的动物内脏粉含量应占总配方的5%~10%。
4. 植物油:植物油富含高能量脂肪,可用于提供石斑鱼的能量需求。
一般情况下,饲料中植物油的含量应占总配方的5%~10%。
5. 矿物质和维生素:石斑鱼饲料中还需要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生长和免疫需求。
三、饲料配方的注意事项1. 合理控制饲料粒度:石斑鱼在摄食时对饲料的粒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饲料颗粒直径为2mm~6mm,饲料流动性好,不易碎散。
2. 根据石斑鱼生长阶段调整配方:石斑鱼的饲料配方应根据其生长阶段进行相应调整。
幼鱼期适合高蛋白质配方,成鱼期则适合高能量配方。
3. 合理配比营养素:在配方中,需要合理平衡各类营养素的含量,保证石斑鱼获得全面的营养。
4. 添加高效饲料添加剂:为了进一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石斑鱼的生长效果,可以适量添加高效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益生菌等。
四、饲料配方举例以下是一种针对石斑鱼的常用饲料配方举例:鱼粉:35%豆粕:25%动物内脏粉:8%植物油:8%玉米粉:14%小麦粉:7%磷酸二氢钾:1%矿物质盐:1%维生素盐:1%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配方示例,实际的饲料配方应该根据不同的养殖条件和需求进行调整。
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
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
在背景介绍中,探讨了赤点石斑鱼养殖的重要性及生物饵料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意义在于为提高赤点石斑鱼养殖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目的为了解不同养殖阶段对生物饵料的需求差异。
在分析了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特点及生物饵料需求的差异。
同时探讨了早期、中期和后期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种苗生长的影响。
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生物饵料在不同养殖阶段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同时指出了对赤点石斑鱼养殖实践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赤点石斑鱼养殖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生物饵料、养殖阶段、种苗生长、育苗生长、影响、重要性、研究方向、指导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又称红点鲈鱼,属于中华鲈科,是一种重要的商业性海水养殖鱼类。
由于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养殖赤点石斑鱼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中的重要项目之一。
在赤点石斑鱼的养殖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生物饵料,以确保赤点石斑鱼在不同养殖阶段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是当前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研究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不同养殖阶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赤点石斑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以及不同阶段对生物饵料的需求差异,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对于探究生物饵料在赤点石斑鱼养殖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完善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意义赤点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养殖潜力。
赤点石斑鱼在不同养殖阶段对生物饵料的需求存在着差异,而且生物饵料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赤点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
研究生物饵料在赤点石斑鱼养殖中的作用及影响,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改善养殖环境、提高赤点石斑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斑鱼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饲料中蛋白能量比的研究
初重(g) 56.20 24.68 17.00 幼鱼 蛋能比 29.73~31.78 MJ/kg 31. 62~35.54 kJ/g 28g/MJ 31.62~35.54 kJ /g 资料来源 邱金海等,2009 林建斌等,2008 Le等,2007 Samantary等,1997
要量和脂肪源方面的研究较少。
2.2.1 脂肪需要量
表4
研究对象
石斑鱼对脂肪的需要量
初重(g) 需要量(%) 资料来源
云纹石斑鱼
点带石斑鱼
6.38
22.48
15.2~15.4%
11.85% (糖6%)
Kakuta等,2010
王庆奎等,2010
玛拉巴石斑鱼
斜带石斑鱼 斜带石斑鱼 玛拉巴石斑鱼
17
10~25 4.43 幼鱼
点带石斑鱼 点带石斑鱼
4.95 幼鱼
驼背石斑鱼
幼鱼
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至少大于7%, 印度尼西 亚学者 最好小于28%。
大多数研究表明,海水养殖鱼类饲料中碳水化 合物的适宜含量为20%-30%之间(艾春香,2004)。
莹点石斑鱼
东星斑
2.4
维生素需求研究
维生素作为维持石斑鱼正常生理功 能的必需营养物质之一。维生素需要量 甚微,且自身不能合成,主要从饲料中 摄入。目前尽管已有一些报道,但还很 不完善。
石斑鱼营养需要与饲料利用
研究进展
报告人:杨俊江
目 录
• 1. 石斑鱼简介
• 2. 石斑鱼营养需求 的研究 • 3. 石斑鱼饲料利用 的研究 • 4. 小结
1
石斑鱼简介
石斑鱼(Epinephelus spp)俗称石斑、过鱼等, 是鳍科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总称。全世界 约100多种,属暖水性中下层的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 于我国东南沿海,在福建、 广东、 海南、 台湾等地 俗称“青斑”。石斑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 经济价值高、肉质好、便于活体运输等优点,被认为是 精养条件下最具有养殖前景的鱼类之一。
海水养殖石斑鱼对饲料成分的适应性研究
海水养殖石斑鱼对饲料成分的适应性研究引言:海水养殖石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石斑鱼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寻找适宜的饲料成分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海水养殖石斑鱼对不同饲料成分的适应性,并为养殖业提供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养殖管理建议。
一、石斑鱼的饲料需求石斑鱼是肉食性鱼类,其主要饲料需求为优质蛋白质、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成分的合理配比对于石斑鱼的生长发育、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常用饲料成分及其影响1. 海洋动物性蛋白质:海洋生物是石斑鱼天然的食物来源,因此添加适量的海洋动物性蛋白质有助于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免疫能力。
例如,鱼粉、虾粉等来源于海洋生物的蛋白质对于石斑鱼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 植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可作为替代品补充石斑鱼的蛋白质需求。
豆粕、豌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质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可以提供石斑鱼所需的营养。
3.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能量,促进石斑鱼的生长和肌肉发育。
合理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配比可以有效控制石斑鱼的肥满度和腹腔脂肪积累。
4. 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石斑鱼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并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E、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如钙、磷、锌等对石斑鱼的生长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三、石斑鱼对饲料成分的适应性研究石斑鱼对不同饲料成分的适应性研究主要包括对各种饲料成分摄入量、摄食率和生长性能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
1. 蛋白质适应性研究:通过调整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来源,观察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饵料摄食率,确定其对不同蛋白质成分的适应性。
研究结果表明,石斑鱼能够适应不同蛋白质来源的饲料,但其生长性能和饵料摄食率在不同蛋白质比例下有所差异。
2.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适应性研究:通过调整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观察石斑鱼的肥满度、生长性能和肉质品质等指标,评估其对不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成分的适应性。
石斑鱼的饲料与投饵技术
石斑鱼的饲料与投饵技术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
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
因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投喂系数波动在5~12。
以蓝圆鱼参作饲料的投喂系数较低,而眼睛鱼的投喂系数较高。
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趋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
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适口性要求较高,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
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驯化。
在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青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51%~55%,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
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能够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最好。
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最佳含量为50%。
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
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
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
这可能与它们生活于底层岩礁间、视觉机能退化而嗅觉机能相对发达有关。
它为石斑鱼的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前景。
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
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小于6毫米,颗粒太小食欲不高。
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精)
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艾春香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石斑鱼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统称,它们在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高档鱼类之一。
石斑鱼为凶猛性、暖水性、广盐性的中下层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养殖成活率高、耐高密度饲养、食性广(偏肉食性)、池养条件下能产卵、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和市场价值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石斑鱼是一类行动迟缓的鱼类,这可减少用于运动的能量消耗,提高饲料效率和减少投饲频率。
经过驯养,它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这种鱼类具有多疑的天性,当它发现食物时不是及时向食物移动,可当有某一条鱼试图接近食物时,它就会立即激烈地攻击食物,甚至在摄食过程中有时也会伤害到自身。
由于这种特性,所以石斑鱼一般采用与真鲷等海水鱼类混养(Mix-cultured),以净化池塘并刺激石斑鱼摄食。
石斑鱼养殖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外石斑鱼的养殖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国内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且主要集中在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广西、台湾等省。
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海区增殖放流等。
近几年来,随着石斑鱼多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其养殖产业的兴起。
石斑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提供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优质配合饲料,然而由于人们对其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全面,难以满足研制生产其优质配合饲料的要求。
为此,大力开展石斑鱼营养学研究,开发出优质系列配合饲料,对进一步推动石斑鱼的养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有关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和研制开发石斑鱼系列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一、石斑鱼的营养需求石斑鱼是偏肉食性的广食性鱼类。
海水养殖石斑鱼饲料混合物的研发与评价
海水养殖石斑鱼饲料混合物的研发与评价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养殖业成为了发展迅猛的行业之一。
石斑鱼作为高端海产品,其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海水养殖石斑鱼的饲料问题一直是瓶颈之一。
因此,石斑鱼饲料混合物的研发与评价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石斑鱼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养殖效益,我们需要针对海水环境和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开展全面的饲料研发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石斑鱼的生态特性和饲养需求,以便制定合理的饲料品种和比例。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饲料成本、生产效果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石斑鱼饲料混合物的研发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有机和无机资源,以满足石斑鱼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鱼粉、虾粉、豆粕、油料等。
这些原料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满足石斑鱼的生长发育需求。
另外,我们还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微生物发酵产物和植物提取物等,以增加饲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石斑鱼饲料混合物的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饲料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对饲料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包括颗粒度、湿度、含水率、营养成分等。
这些参数能够反映饲料的基本品质和适口性。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饲料试验,观察石斑鱼的摄食量、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指标,以评价饲料的营养效果和经济效益。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饲料的环境友好性,防止饲料残渣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减排技术。
在海水养殖石斑鱼饲料混合物的研发与评价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重视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合。
科学研究能够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而实践经验则能够验证和完善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养殖试验和实地观察,不断总结经验并改进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以提高养殖效益和饲料利用率。
总而言之,海水养殖石斑鱼饲料混合物的研发与评价是促进石斑鱼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和无机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能够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实现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斑鱼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石斑鱼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艾春香【期刊名称】《饲料广角》【年(卷),期】2003(000)016【摘要】@@ 石斑鱼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鱼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青石斑鱼(E.awoara)、点带石斑鱼(E.malabariCus)、巨石斑鱼(E.tauvina)、鲑点石斑鱼(E.fario)、云纹石斑鱼(E.moara)、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鲑形石斑鱼(E.salmonoides)、褐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小齿石斑鱼(E.mi-crodon)、条带石斑鱼(E.fasciatus)、纳苏石斑鱼(E.striatus)、棕点石斑鱼(E.suillus)、鲈滑石斑鱼(E.1au-rina)等,它们在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高档鱼类.【总页数】5页(P28-32)【作者】艾春香【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334【相关文献】1.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饲料营养参数 [J], 阳会军;田丽霞;黄俊娃;刘永坚2.石斑鱼营养需要与饲料利用研究进展 [J], 杨俊江;董晓慧;谭北平;刘泓宇3.石斑鱼的营养需求及其饲料的研制 [J], 艾春香;李少菁;王桂忠;林琼武4.珍珠龙胆石斑鱼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J], 宋鹏;邓岳松;陶业;王跃丽5.石斑鱼的营养需要及其饲料原料表观消化率的研究进展 [J], 何流健;迟淑艳;谭北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点石斑鱼的配合饲料研究
赤点石斑鱼的配合饲料研究
林永生;张小玲
【期刊名称】《福建水产》
【年(卷),期】1996(000)004
【摘要】赤点石斑鱼是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海水网箱养殖的名
贵经济鱼类。
目前,国内外养殖石斑鱼的饵料主要是小杂鱼和虾蟹等。
随着近渔渔
业资源减少,作为饵料的新鲜小杂鱼数量越来越少,满足不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福建霞浦进行了配合饲料饲养赤点石斑鱼的研究。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林永生;张小玲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红萍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红萍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3.839
【相关文献】
1.人工配合饲料与小杂鱼饲养赤点石斑鱼效果的对比试验 [J], 李金秋;林建斌;朱庆国;李传亮
2.配合饲料饲养赤点石斑鱼研究 [J], 郑松勇;李弢
3.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其亲本形态性状比较研究 [J], 吴水清;郑乐云;罗辉玉;黄种持;林克冰;邱峰岩;吴精灵;林金波
4.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 [J], 贾芬;郑松勇
5.赤点石斑鱼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J], 彭立成;谢郑松;阮金盛;周绍锋;夏道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艾春香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石斑鱼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鱼类的统称,它们在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高档鱼类之一。
石斑鱼为凶猛性、暖水性、广盐性的中下层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养殖成活率高、耐高密度饲养、食性广(偏肉食性)、池养条件下能产卵、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和市场价值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石斑鱼是一类行动迟缓的鱼类,这可减少用于运动的能量消耗,提高饲料效率和减少投饲频率。
经过驯养,它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这种鱼类具有多疑的天性,当它发现食物时不是及时向食物移动,可当有某一条鱼试图接近食物时,它就会立即激烈地攻击食物,甚至在摄食过程中有时也会伤害到自身。
由于这种特性,所以石斑鱼一般采用与真鲷等海水鱼类混养(Mix-cultured),以净化池塘并刺激石斑鱼摄食。
石斑鱼养殖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外石斑鱼的养殖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国内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且主要集中在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广西、台湾等省。
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海区增殖放流等。
近几年来,随着石斑鱼多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其养殖产业的兴起。
石斑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提供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的优质配合饲料,然而由于人们对其营养需求研究尚不全面,难以满足研制生产其优质配合饲料的要求。
为此,大力开展石斑鱼营养学研究,开发出优质系列配合饲料,对进一步推动石斑鱼的养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有关石斑鱼营养需求与饲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和研制开发石斑鱼系列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一、石斑鱼的营养需求石斑鱼是偏肉食性的广食性鱼类。
自然状态下的石斑鱼主要捕食多毛纲(如沙蚕)、甲壳动物(如xandiid蟹、小长臂虾)和小鱼等生物饵料。
目前,国内养殖石斑鱼主要靠饲喂新鲜小杂鱼、甲壳类、软体动物、沙蚕等, 有时搭配少量配合饲料。
迄今,国内外学者在石斑鱼的营养需求研究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1.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蛋白质不仅是构成石斑鱼组织器官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还是其机体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和抗体等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饲料成本中比例最大的成分。
此外,饲料中蛋白质作为能量利用时将伴随着氮的分泌而影响水质。
因此,国内外学者均将石斑鱼的蛋白质营养需求作为首选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
至今,国内外有关石斑鱼的蛋白质营养需求已有较多的报道。
结果表明,石斑鱼对蛋白质的要求较高,但不同的种类、同一种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蛋白源和饲料组成条件下,石斑鱼对蛋白质的营养需求各异(见表1)。
实用石斑鱼配合饲料中推荐的经济有效的蛋白质水平为40% (Boonyaratpalin,1997)。
蛋白质的质量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发育。
Millamena(2002) 以斜带石斑鱼(E.coioides)幼鱼的增重率、特殊生长率、存活率、饲料转换率和体成份为指标,采用鱼粉分别被动物下脚料粉——肉粉和血粉(4:1)混合物替代0%, 10%, 20%, 30%, 40%, 60%, 80%和100%配制成8种蛋白质为45%,脂肪为12%的等氮实用饲料(以含鱼粉100%的饲料或小杂鱼作为对照饲料),饲养幼鱼60d,以探讨肉粉和血粉混合物替代鱼粉对幼鱼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结果表明,鱼粉被混合物替代10%-80%的饲料组幼鱼与小杂鱼组幼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喂养替代20%鱼粉饲料组的幼鱼生长显著快于替代鱼粉100%饲料组的鱼(P<0.05),但各替代鱼粉饲料组幼鱼的存活率(96%–100%)没有显著不同,却显著地高于饲喂小杂鱼的幼鱼存活率(90%).由此可以得出,肉粉和血粉(4:1)混合物可以替代小于80%的鱼粉,其中以替代20%为最好。
若要更多的替代,可以适当添加某些单体氨基酸或寡肽,以提高饲养效果。
表1. 几种石斑鱼蛋白质营养需求量Tab.1 Protein requirements of several groupers种类营养需求量(%) 资料来源备注巨石斑鱼(E. tauvina) 50% Teng 等(1977) 维持最大生长巨石斑鱼(E. tauvina) 50% Sukhawongs(1978) 鱼体重为20g-30g和60g-70g 巨石斑鱼(E. tauvina) 47%-60% (EI-Dakour and George,1982)鲑形石斑鱼(E. salmonoides) 40% Teng 等(1979)鲑形石斑鱼(E. salmonoides) 40% Teng 等(1978) 能量为3302Cal/kg,能蛋比为121mg/Kcal,老鼠斑(Cromileptes altivelis) 56% 印度尼西亚学者能量4.77 Kcal/g,蛋白能量比118mg/Kcal为宜点带石斑鱼(E.malabaricus)幼鱼47.8% Chen和Tsai(1994) 维持幼鱼最大增重赤点石斑鱼(E.akaara) 48.37%-49.24% 陈学豪等(1995) 鱼均重为126.36g 青石斑鱼(E. awoara) 50.91%-54.78% 胡家财等(1995) 鱼均重为39.33g 点带石斑鱼(E.malabaricus)幼鱼50.2% Shiau 和Lan(1996) (均重9.22g±0.1g)点带石斑鱼(E.malabaricus)幼鱼44%-50% Shiau 和Lan(1996) 能量水平保持在340-375 Kcal/100g饲料迄今,有关石斑鱼氨基酸和寡肽营养需求研究尚未见报道,但张本和陈国华(1996)对四种石斑鱼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制提供参考。
此外,有研究表明,色氨酸(Trp)作为5-羟色胺(serotonin,5-HT)的前体物质能影响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的摄食和进攻行为.Hseu等(2003)采用分别添加色氨酸0.25%, 0.5% 和1%的饲料饲养38日龄的斜带石斑鱼幼鱼10d,以探讨外源色氨酸对其幼鱼互相残杀、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饲喂添加了色氨酸饲料的幼鱼脑中的5-羟色胺水平升高,且幼鱼互相残杀现象发生略有减少,但添加了色氨酸饲料组幼鱼的体重和全长显著地小于未添加色氨酸组,这一结果说明口服色氨酸能减轻幼鱼的互相残杀,并推荐色氨酸的添加量为干饲料的0.5%。
2. 对脂肪的营养需求脂肪是维持石斑鱼的生长、发育、存活、健康和繁殖的能源物质和营养素,在其生命活动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具有节约蛋白质的效应。
但不同种类和同一种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石斑鱼对脂类、脂肪酸的营养需求不同,不同脂肪源和饲料组成也会影响石斑鱼脂肪的营养需求量。
New(1987)研究报道,石斑鱼饲料中的最适脂肪含量为13.5%-14%,而马平(1996)研究表明,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为3%-4%时,赤点石斑鱼幼鱼的增重较快;周立红等(1996)探讨了配合饲料中不同脂肪含量对青石斑鱼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青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为9.87%左右。
Lin和Shiau (2003)研究了点带石斑鱼幼鱼对脂肪的营养需求以及脂肪对其免疫反应的影响。
实验采用混合油(鱼油/玉米油= 1:1)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分别为0%, 4%, 8%, 12%和16%的5种纯化饲料对初始均重为4.43±0.07 g的幼鱼进行为期8w的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鱼体增重最快的为脂肪含量在4%–12%之间的饲料组,其次是脂肪含量为16%的饲料组,最低的是不含脂肪的饲料组(对照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趋势和鱼体增重趋势一致;而鱼体脂肪含量最高的是脂肪含量分别为12%和16%的饲料组,其次是4%和8%饲料组,最低的为对照组。
此外,添加了脂肪的各饲料组鱼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添加了脂肪的各饲料组鱼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和白细胞的爆发式呼吸活动比对照组多(强),脂肪含量为12%和16%饲料组鱼的血浆中溶菌酶活性比4%饲料组的要高,替代式补体活性(Alternative complement activity, ACH50)则是饲喂脂肪含量为8% 饲料组的鱼比对照组高。
采用回归法可以得出,维持幼鱼良好增重效果的饲料中脂肪含量为9%,4%的脂肪即能满足幼鱼最低的脂肪需要,同时表明,饲料中适量添加脂肪能增强点带石斑鱼幼鱼的免疫反应能力。
印度尼西亚学者研究得出,老鼠斑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也为9%。
陈学豪等(1996)研究了青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脂肪节约蛋白质的效应,结果表明,青石斑鱼饲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脂肪含量能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生长,而不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起到节约蛋白质的效应。
必需脂肪酸对石斑鱼生长发育、健康和繁殖影响显著。
Wu等(2002)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来探讨点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的营养需求以及必需脂肪酸对幼鱼免疫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饲料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22C:6n-3, 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二十碳五烯酸(20C:5n-3, 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即DHA/EPA 的比值显著地影响点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发育与其头肾中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及T细胞的增殖活性,而对鱼的存活率和相对肝脏重则没有影响。
DHA/EPA 比值大于1时对点带石斑鱼幼鱼具有促生长效果,同时还显示,作为必需脂肪酸,DHA对促进幼鱼生长发育的效果优于EPA。
此外,Wu等(2002)还研究了点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亚麻酸(18C:3n-3, linolenic acid ,LNA)和亚油酸(18C:2n-6, linoleic acid, LOA)的营养需求及饲料中的LNA 与LOA的含量和比值对幼鱼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LNA 和高LNA/LOA 比值均会显著促进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其头肾中白血球的吞噬作用和爆发性呼吸活性等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但与摄食含有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每100g饲料中(干重,DW)添加LNA/LOA (3:1) 2g即可以满足幼鱼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