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一(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第二节意大利德国的先后统一ppt课件

第二节意大利德国的先后统一ppt课件
由普鲁士在其中起领导作用。
a) 经济实力最雄厚:初步实现工业化 b) 政治上开明专制,赢得人心 c) 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
政治上的分裂严重阻碍着德意志经济的发 展。 1833年 3月,以普鲁士为首的18个邦国 在德意志3/4的土地上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 到1852年,除了奥地利外,其他各邦都相继 加入了关税同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为全德政 治统一创造了经济条件。关税同盟各邦国把 统一德意志的希望越来越多地寄托在普鲁士 身上。
(1)丹麦战争
石勒苏益格一何尔斯泰因问题——石勒苏益格 一何尔斯泰因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 但两公国一直在丹麦的控制之下,该地以日尔 曼人居多。1815年,维也纳会议不顾民族愿望 ,确认两公国划归丹麦管辖,同时规定何尔斯 泰因为德意志邦联成员。德意志人拒不接受这 个事实。
1852年《伦敦议定书》
1866年4月,意普两 国签订同盟条约。规定 :意大利承诺在普奥开 战后参加对奥作战,双 方保证不单独与奥媾和 ,战后意大利应得到威 尼斯,普鲁士给意大利 1.2亿法郎的援助。
普奥战争
1866年6月,奥地利宣布将两公国问题提交邦 联议会处理。俾斯麦立即宣布奥地利破坏了《加 斯泰因公约》,命令普军开进何尔斯泰因。
1859年出任驻俄公使,1861年出任驻法公使, 1862年9月任普鲁士首相,后兼外相。
铁血政策——“普鲁士必须积蓄自己的力量并 将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待有利时机。”“当 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 能解决的…于德意志邦联之外 (2)吞并北德意志各邦以扩大普鲁士版图 (3)统一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国,形成联邦,
(2)普奥战争
比亚里茨会晤——1865年10月,俾斯麦亲赴法国 海滨胜地比亚利茨,拜会在此休养的拿破仑三世 。卑斯麦暗示法国可得到比利时,而拿破仑三世 暗示普鲁士要发动对奥战争,法国必须得到补偿

7.3.1德国统一(课件ppt)

7.3.1德国统一(课件ppt)

新知讲解 十九世纪五六十成
新知讲解
1、政治上:封建割据;由许多君主制小邦组成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 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 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 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他所运货物的价值。
德国统一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 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 ,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 ,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 的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德意志人的心灵。
——歌德
歌德的这些话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
当时的德国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 1840年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图表阅读小提示: 关注标题、区分对
1840—1870年德意志邦联和普鲁士 石煤开采量(单位:千吨)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840年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新知讲解
和平统一的尝试 --法兰克福会议
1848年夏,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兰克福开
会,讨论统一问题。由于各邦君主的反对
与干扰,这次会议时断时续。
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
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意志
的皇帝。对于推举哪一个邦国的君主为全
德意志的皇帝,各邦争执不下。德意志帝 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德国的统一

德国的统一
亚历山大二世
德 意 志 的 统 一
一、历史条件
1、必要性: 2、可能性: 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
(1)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 (2)强大的军事实力 (3)民族成分单一。 (4)统治阶级实力雄厚 (5)俾斯麦的作用 ①推行“铁血政策”
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发展, 但分裂阻碍了其发展。
②灵活的外交活动
二、统一的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1、年的丹麦战争
2、1866年的普奥战争 3、1870年的普法战争 4、统一完成(1871)威廉一世
三、统一的意义
1、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 一战争; 2、 积极影响: ①结束分裂,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②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德国成为新兴强国。
(1)唯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2)战略位置重要,经济最发达。 (3)政治较开明,自由派归向的中心。 (4)加富尔的作用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灵活的外交活动
2.经过:三个阶段
① 联合法国对奥作战(1859年)
结果:1860年北部统一 ② 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王国(1860年)
结果:占领了那不勒斯,把政权移交给 撒丁王国,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 用说空话和多数人 的决议所能解决 的……而是要用铁
和血来解决。
“铁和血”政策,即凭借战争 暴力。俾斯麦历史上称他为 “铁血宰相”,他所奉行的政 策,被称为“铁血政策”,后 来发展为“专制和战争”的代 名词。 但铁血政策不自觉的完 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俾斯麦(1815-1898年)
※怎样评价俾斯麦的“铁和血”政策呢?
• ②普法战争后,德国走上崛起之路。 指出德国崛起的重要前提及其实现 方式,并概括推动德国崛起的主要 内外因素。(4分)
答案要点: 德意志统一,通过三次战争实现。 主要内因:推行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 主要外因: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历史复习课件:历史专题-大国崛起-(共38张PPT)

历史复习课件:历史专题-大国崛起-(共38张PPT)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

(6)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经济恢复。美国在日本进行
,实行
政策;经济上的援助;
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重视
的发展。成为资本主轴义心世国界的
经济大国。80年代

”政策。二战后,法西斯势力未得到很好铲除,
势力及其“右翼”分子企图为侵
略战争翻案。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开始谋求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 应用


对美国的影响





与 美 国
使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 济进入信息化、全球化
19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
开始的标志 结束的标志
冷战的 表现
(1)出台杜鲁门主义、 (2)实施马歇尔计划 (3)建立北约组织



实行冷战的原因





苏联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
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法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 罪恶的“三角贸易” 和殖民掠夺的道路罪恶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
2021/1/4
3
日不落帝国
工业革命
18世纪 中期
18世纪60 年代—1840
参加一战
参加二战
1914—1918
1939—1945
英国重大发展线索
2021/1/4
24
五、日本
(1)19世纪60年代末:经历“
”,逐步明转治变维为新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
,成为亚
洲惟一走上近代化的国家,步入军国主义道路。 (2)一战时:1917年加入协约国民,族对危德机宣战,占领中国

大国崛起之德国崛起PPT

大国崛起之德国崛起PPT

1945年5月柏林战 役惨败,德军投 降
1941年6月,对苏联 发动侵略战争,苏德 战争爆发
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投降 书,二战欧洲战争 结束
入柏林的纽约《先驱论坛报》 记者这样描述当时柏林的状 况:“柏林什么也没有剩下。 没有住宅,没有商店,没有 运输,没有政府建物……柏 林如今仅仅是一个碎砖破瓦 堆积如山的地方。
德国崛起
PPT制作:张胜旺
目 录
1 帝国统一 2 国家振兴 3 罪恶起源 4 战后崛起

帝国统一


五 裂
1648年,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 利亚和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
的 德
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 分裂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各邦 国各自为政,犹如一盘散沙。所以当
意 志
1806年拿破仑入侵时,德国以惨败收 场。割地、赔款成为屈辱的见证。德 意志罗马帝国也轰然解体。
• 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 展。德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 世界首位;到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

罪恶起源


起 源
军国主义,是指以武装力量统 治全国,实行军阀独裁和侵略 扩张的思想和政策。军国主义
国家对内镇压反战革命运动,
西 门 子
戴 姆 勒









尔 本 茨
狄 塞 尔








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 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 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 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 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专题复习:近现代德国的分裂与统一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专题复习:近现代德国的分裂与统一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近代德意志分裂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
1648年,在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三十年 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 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 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分裂 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虽然它们还共同 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 称,但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 在。
替代的作用,而促进这一轴心建立的, 正是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与法国总统 戴高乐。
促进欧洲和平和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 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 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 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
思考: 勃兰特为什么要这样
做?
诚恳地承认自己的 错误,帮助德国人 大大地减轻了民族 复兴的困难。
由上述材料可知,分裂对德意志政治形势 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在汉堡的关税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德意志 各邦国使用的一些货币。最多的时候,这片土 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达到过6000种。除了混 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 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 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 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 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国家统一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8世纪末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觉醒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 是德国革命的代表, 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 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 毁人。
——恩格斯
结合恩格斯的话和所学 知识,分析拿破仑军队的 入侵与德意志民族主义觉 醒的关系。
1813年10月在德意志境内进行了一场反法 联盟与拿破仑军队的“民族之战”
问题研讨
(1)“两德模式” 能用 于 解决台湾问题?
异同点 第一次统一1871
历史
背景 (必要 性、可 能性)

德意志的统一PPT优秀课件

德意志的统一PPT优秀课件

1871年 德意志帝国(1871~1919) German Empire 以普鲁士王国为中心,通过王朝战争建 立的君主立宪制的德意志联邦国家。1871年1 月18日成立,包括22个德意志邦、3个自由市
(汉堡、不来梅、吕贝克)及帝国行省阿尔萨 斯-洛林.帝国的成立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 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 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1848年,
5
(2)过程 ①对丹麦作战,普鲁士取得石勒苏益格, 对奥地利作战,取得荷尔斯泰因。 ②对奥地利的战争,成立了以普鲁士为 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将奥地利排除于德 意志之外。 ③对法战争:南德四个邦加入北德意 志同盟。
6
1.德意志的统一由普鲁士来完成的原因
资产阶级虽渴望统一,但不敢发动群众来完成这一任务, 因此他们与封建贵族地主妥协,乞求普鲁士和奥地利的 统治者来完成统一。而无产阶级本身在政治上、组织上 还不成熟,还不可能通过革命方式达到统一。在当时历 史情况下,只能依靠奥地利和普鲁土这两个强邦之一通 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统一。又由于普鲁士是一个纯粹 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国内没有民族问题,统一运动 的领导权必然落到普鲁士手中。正如恩格斯早已料及的, 普鲁士是决定德国未来命运的战场。
德意志各地爆发三月革命,但遭到镇压。俾斯
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
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 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
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 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为了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要求,成为了历史必然趋势。 形势显然对当时具有较强的两个大国有利,那就是奥地利和普鲁士。奥地 利想以自己为中心来统一德国(所谓“大德意志”),并希望把普鲁士与别的 小国一样,包括在内。而俾斯麦心中的以普鲁士为中心的统一则不同,他计划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三节 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1、保加利亚危机 2、三皇同盟的终结
第四节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 续约》
第四节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 三、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③武力:他精心策划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 统一德意志的战略目标。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二、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
三、统一战争(“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三、 统一战争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三、 统一战争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普奥战争(1866年6-7月) 普法战争(1870-1871年)
战争的原因 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三、 统一战争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普奥战争(1866年6-7月)
普法战争(1870-1871年)
战争的原因 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战争的进程与结果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二、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
1、俾斯麦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把统一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 了客观条件。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德国俄罗斯(共39张PPT)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德国俄罗斯(共39张PPT)

德国汽车工业
奔驰新B级汽车
奥迪A6
3.新兴工业区
西门子公司
俄罗斯国旗白、蓝、红三色。 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 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
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 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
人类文明的贡献。
北冰洋







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
乌拉尔工业区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七、不稳定的农业
主要农业带: 东欧和平原
顿河流域
主要农作物有 春、小麦(甜糖菜料作物)
八、交通和城市
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主要的铁路干线:西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 射状铁路网;东部:西伯利亚大铁路
俄罗斯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同时它的 境内有很多条大河,但是不论是海运或者内 河航运都不发达,原因是什么?
读下面的德国地图,回答:
(1)①北海 ②波罗的海 ③多瑙河 ④莱茵河 ⑤中部运河。 ⑥柏林 ⑦汉堡 ⑧慕尼黑 ⑨法兰克福。
(2)鲁尔; 丰富的煤炭资源 ; 离法洛林国铁矿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3)石油





L
④⑨
③ ⑧
(1)东欧平原、西西伯利 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东 西伯利亚山地 ; 叶尼塞
。(4分)
(3)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其气候类型

,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候
较温和,原因是
。(6分)
(1)亚洲 欧洲(每空2分,共4分) (2)亚寒带针叶林 热量(每空2分,共4分) (3)地中海气候(2分) 原因: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阻挡,减轻了冷空气影响;临 海(黑海),受海洋调节。(4分)

德国统一 课件

德国统一 课件
本网站版权所有
德国统一的影响:
※怎样评价俾斯麦的“铁和血”政策呢?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
本网站版权所有
德国历史上的两次统一
一.1871年
二.1990年
本网站版权所有
腓特烈大帝 本网站版权所有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 用说空话和多数人 的决议所能解决 的……而是要用铁
和血来解决。
“铁和血”政策,即凭借 武力、战争。俾斯麦历史 上称他为“铁血宰相”, 他所奉行的政策,被称为 “铁血政策”,后来发展 为“专制和战争”的代名 词。 但铁血政策不自觉的 俾斯麦(1815-1898年) 本网站版权所有 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本网站版权所有

德意志各邦国最初想通过议会和民主方 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但是,实践证明,这 条道路在德意志行不通。
本网站版权所有
普鲁士王国国旗
构成普鲁士人口的主要是日 耳曼民族,“日耳曼”在罗马语 中,是“好战的战士”的意思。 此民族自形成以来,崇尚武功, 战争和掠夺成了日耳曼民族生活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掠夺战争 的结果,有时是满载而归,有时 也不尽然——在一次与罗马人的 战争中,日耳曼族中的一支,青 壮年男子全部战死,部落中余下 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了不当俘 虏,竟然集体自杀。
统一的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1864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 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本网站版权所有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凡尔赛)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本网站版权所有
• 积极: • 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结束分裂、 割据的局面,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 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 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 • 消极: • 通过铁血道路实现,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 的传统,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同时, 保留了君主政体。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 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德国统一

德国统一
观点2 普鲁士对教育的重视,才是德国强盛的主要原因。
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
有。教育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进而提高国家的实力。
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
1.必要性:
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发展, 但分裂阻碍了其发展。
2.可能性: 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
(1)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 (2)强大的军事实力 (3)民族成分单一。 (4)统治阶级野心勃勃
他民族的人。 ③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日耳曼民族统一
运动的旗帜,逐渐由奥地利转到普鲁士手中。
普鲁士的优势
19世纪50年代普鲁 士的重工业生产已占德 意志地区的一半以上
经济发达
普鲁士有当时欧洲最 大的陆军
军事实力强大
境内居民主要是日 耳曼人
民族成分单一
俾斯麦上任后不久,在9月29日的议会预 算委员会上公开宣布了他的政治观点,他说: “德意志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 而是它的威力… …普鲁士必须保持它的威力, 等待有利时机, 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 了…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 演说与多 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 1849年的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 地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 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 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 盘 。” ——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
“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 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 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 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海涅
“铁血”政策评价:
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实现了德 国的统一。但它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 基础,给20世纪的德国的侵略埋下隐患。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 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 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 主制国家而得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35张PPT)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 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 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 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 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1.目的:
1945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三位国 家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2.内容: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3.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1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 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 国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成为战胜 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 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且石油、粮食资 源丰富。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
芬兰1科941保年列 勒卫宁1格0战月开莫始斯
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

联 大部分工业区。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
莫斯科
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

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兰保
斯大林格勒
卫城镇和村庄。
罗马尼

黑海
保加尼

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
红场大阅兵
退,后面就是莫斯科!
1.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德军占领巴黎
1940年5月20日, 就在丘吉尔担任 首相的十天后, 德国军队到达英 吉利海峡。面对 严峻形势,丘吉 尔做出他著名的 V字形手势,向 英国民众传达赢 得胜利的信心。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 有的只是热血、辛 劳、眼泪和汗水。

德国统一(共35张)ppt课件

德国统一(共35张)ppt课件

色当战役是普法战争的转折点,
此后普鲁士的对法战争由正义的统一 战争转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9月19日 普军开始包围巴黎


1870年11月,代
表北德意志联邦的俾斯
麦与南德四邦政府缔结
联合的和约,南德四邦
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
成立“德意志帝国”。
1871年1月18日,普鲁
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
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
王朝战争
• 普奥战争
1866年6月-7月
起因: 俾斯麦向来都将奥地利视为
统一大业的必然要冲破的障碍 。 丹麦战争结束后, 普奥于1865年 8月签订了《加斯泰因公约》公约 规定两个公国由普奥两国共同所有, 但行政分开,石勒苏益格由普鲁士 管辖,与普鲁士接壤的何尔斯泰因 由奥地利管辖,该公约对普奥共管 的规定显然潜伏着纷争的种子,并 将造成两公国行政的混乱,而这正 是俾斯麦为奥地利精心设计的陷阱。
俾斯麦的外交: ①争取各大国的中立 ②联合奥地利 1864年1月在要求丹麦 取消新宪章未果的情况下普奥正式缔结了 军事同盟,决定共同对丹麦作战。
战争结果:
奥普联军在1864 年2月1日渡过艾德河进 入石勒苏益格,丹麦战 争爆发,由于其他列强 作壁上观,丹麦政府在 一系列军事挫败后被迫 签订了维也纳和约,丹 麦放弃石勒苏益格、荷 尔斯泰因和劳恩堡三个 公国,交由普奥两国处 理,从此两公国争端变 为德意志内部问题。
在7月13日,法国驻普鲁士大使贝内德狄带着法国政府的 新指令,来到普鲁士国王的疗养地,埃姆斯温泉,转达拿破仑 三世的密函“希望陛下能保证,将来不要求这种已放弃了的候 选人资格”。但这种无礼的态度,令威廉一世感到惊愕。之后 威廉一世就把和法国大使交谈的内容,从埃姆斯向柏林发出一 份急电给俾斯麦。 在读过急电,俾斯麦非常开心,并问参谋总 长毛奇是否对法国战争有全胜的把握,毛奇作了肯定的答复。 于是,俾斯麦拿起笔来修改电文,他删去电文中"还可在柏林从 长计议"一句,在结尾部分加上了这样的刺激法国的话:“国王 陛下以后拒绝接见法国大使,并命令值日副官转告法国大使, 陛下再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德国统一 课件

德国统一 课件
德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 相当长的时间里,“德意志”只 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不是一 个主权国家,这片土地孕育出了 诸如黑格尔、马克思、贝多芬、 西门子等人类文明史上的巨星, 也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发源 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是什么造成了德意志的深沉、 伟大与悲剧?今天让我们回溯历 史,去感受德意志民族的深沉, 去体验这个民族的精神,去追寻 这个民族伟大与悲剧共存的历史 源头。
腓特烈大帝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铁血宰相”俾斯麦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历史小知识
俾斯麦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 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 、“德国的建 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 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 一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 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镇压了19 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 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 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对 德国统一的贡献,加上卓越及伟大成就,俾 斯麦最后获升任为德意志帝国陆军上将。 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成为19世纪 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3 月被威廉二世解职。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 恩堡公爵。此后他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 希斯鲁庄园,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俾斯麦
(德 意 志 , 帝 凡 国 尔 的 赛 建 ) 立 1871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德意志帝国的战旗 德意志帝国皇帝旗帜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你认为德意 志帝国继承了普 鲁士王国的哪些 传统?

35,联邦德国的统一和新东方政策

35,联邦德国的统一和新东方政策

新东方政策的内容
联邦德国承认民主德国,但这种承认并非国际 法上的承认;
同苏东国家签订相互放弃使用武力条约并承认 现存的奥得一尼河边界; 消减苏联和美国驻东、西德军队人数;
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新东方政策的具体表现
第一,1970年8月12日,联邦德国与苏联签署《莫斯 科条约》,为联邦德国与其他东欧国家进行谈判下了 基础; 第二,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与波兰签订《德意 志联邦共和国和波兰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基础条 约》,即《华沙条约》,保证放弃武力并以和平手段 解决争端;
4、联邦德国人民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他们的辛勤劳动。
路德维希· 艾哈德
路德维希· 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1897年2月4日出生于德国菲尔 特,1977年5月5日逝世于德国波恩), 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市场经 济之父”。他从1949年到1963年任德意 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劳动部长,从1963 年到1966年任联邦总理。最后,由于自 由民主党反对以增税来弥补赤字的政府 政策,退出联合政府,艾哈德被迫辞职。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
勃兰特政府
1,勃兰特改革:
(1)在外交方面,推行以“缓和、谅解与合作”为核心 的新东方政策
(2)在政治上,1970年政府颁发大赦令,赦免学生运动 的领导者;扩大社民党的队伍;
(3)在经济方面,1971年通过的工人参与管理私人企业 的管理法,扩大了企业工会委员会的人事、福利和经济权;
思考;什么是新东方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放弃哈尔斯坦主 义,转而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等国关系的外交政 策;新东方政策的基础是缓和、均势和联盟;新东方 政策有三重目标: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 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到1973年底, 新东方政策全面形成并实行;新东方政策以实现德国 统一为目标,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 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

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
相 俾 斯
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4月1日出生在 普鲁士大贵族地主家庭。他强暴蛮横、

凶悍粗野,是个意志坚强而又充满政治
智慧的铁腕人物。 1862年他出任普鲁士
宰相兼外交大臣后,一方面,在国内排
挤议会势力,推行军事强国计划,坚称
要统一德国。另一方面,精心谋划各种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册。)
1、上述材料说明当时德意志怎样的经济状况? 受英国工业革命扩展的影响,德意志经济取得显著发展。
2、什么是成为德意志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表现在
哪些地方?
国家的分裂
一、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
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德意志分裂严重。
2、经济上 一方面经济取得显著发
展,另一方面经济因国 家分裂受阻碍。
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提出了怎样的时代问题?
要求国家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二、德国的统一
德意志各邦国最初想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结果如何?

1.和平统一尝试
1848年法兰克福代表大会,讨论统一。
1849年通过德意志宪法。 这种以和平方式进行统一,结果如何? 说明什么?

2)普鲁士综合实力最为强大,取得了统

一德国的领导地位。
条 件
3)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
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
结论:统一是必然趋势,普鲁士发动统
一德国的王朝战争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 流
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
王朝战争
• 普鲁士对丹麦的战争 1864年2-8月
起因: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问题。
Not by speeches and resolutions of majorities are the great questions of the time decided upon—but by blood and iron.
——Bismarck
“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

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
其次,俾斯麦奉行拉拢俄国、讨好法国的对外政策。 为了拉拢俄国,早在1863年爆发波兰民族起义时,俾斯 麦就曾使普鲁士充当俄国镇压起义的帮凶,因而得到俄 国在普奥战争中信守中立的承诺。至于法国, 俾斯麦向 拿破仑暗示,只要他在普奥战争中严守中立,作为补偿, 普鲁士不反对卢森堡并入法兰西帝国的版图,并向拿破 仑保证,普鲁士从来没有把威尼斯看作奥地利的领地。
通过议会和民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 道路德意志行不通。
2武力实现统一
1,谁来完成德意志统一的领导?为什么? 普鲁士
2.它又是怎样完成武力统一的?
德意志的统一大业为什么会 由普鲁士来完成的?
普鲁士王国国旗 腓特烈大帝
构成普鲁士人口的主要是日耳 曼民族,“日耳曼”在罗马语中, 是“好战的战士”的意思。此民族 自形成以来,崇尚武功,战争和掠 夺成了日耳曼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掠夺战争的结果,有时 是满载而归,有时也不尽然——在 一次与罗马人的战争中,日耳曼族 中的一支,青壮年男子全部战死, 部落中余下的妇女、老人和儿童为 了不当俘虏,竟然集体自杀。
消极方面,奠定了军 国主义传统;同时德 意志的民主、自由愿 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为20世纪初德国的发 展埋下隐患。
德意志帝国皇帝旗帜
德意志帝国的战旗
德国统一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 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
根 1)德意志的四分五裂阻碍了资本 源 主义经济发展
1)随着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展,迫切需
要建立统一的市场
色当战役是普法战争的转折点,
此后普鲁士的对法战争由正义的统一 战争转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9月19日 普军开始包围巴黎


1870年11月,代
表北德意志联邦的俾斯
麦与南德四邦政府缔结
联合的和约,南德四邦
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
成立“德意志帝国”。
1871年1月18日,普鲁
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
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
俾斯麦的外交: ①争取各大国的中立 ②联合奥地利 1864年1月在要求丹麦 取消新宪章未果的情况下普奥正式缔结了 军事同盟,决定共同对丹麦作战。
战争结果:
奥普联军在1864 年2月1日渡过艾德河进 入石勒苏益格,丹麦战 争爆发,由于其他列强 作壁上观,丹麦政府在 一系列军事挫败后被迫 签订了维也纳和约,丹 麦放弃石勒苏益格、荷 尔斯泰因和劳恩堡三个 公国,交由普奥两国处 理,从此两公国争端变 为德意志内部问题。
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
统一最终完成。 5月双
方签订了法兰克福和约。
规定法国把阿尔萨斯和
洛林大部分割给德国,
并赔款50亿法郎。
和约对于法国来说无疑是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德国来
说,则满足了德意志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侵略扩张的野心,是 一个掠夺性的条约。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法国人对德国 的敌意有增无减,这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王朝战争
• 普奥战争
1866年6月-7月
起因: 俾斯麦向来都将奥地利视为
统一大业的必然要冲破的障碍 。 丹麦战争结束后, 普奥于1865年 8月签订了《加斯泰因公约》公约 规定两个公国由普奥两国共同所有, 但行政分开,石勒苏益格由普鲁士 管辖,与普鲁士接壤的何尔斯泰因 由奥地利管辖,该公约对普奥共管 的规定显然潜伏着纷争的种子,并 将造成两公国行政的混乱,而这正 是俾斯麦为奥地利精心设计的陷阱。
在7月13日,法国驻普鲁士大使贝内德狄带着法国政府的 新指令,来到普鲁士国王的疗养地,埃姆斯温泉,转达拿破仑 三世的密函“希望陛下能保证,将来不要求这种已放弃了的候 选人资格”。但这种无礼的态度,令威廉一世感到惊愕。之后 威廉一世就把和法国大使交谈的内容,从埃姆斯向柏林发出一 份急电给俾斯麦。 在读过急电,俾斯麦非常开心,并问参谋总 长毛奇是否对法国战争有全胜的把握,毛奇作了肯定的答复。 于是,俾斯麦拿起笔来修改电文,他删去电文中"还可在柏林从 长计议"一句,在结尾部分加上了这样的刺激法国的话:“国王 陛下以后拒绝接见法国大使,并命令值日副官转告法国大使, 陛下再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 外交准备:对法战争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利用大国矛盾,与英、 俄、意发展关系,孤立法国。
此时欧洲列强的态度对普有利而于法无益。英国认为, 法国仍是当时最具与之海上殖民争霸力量的强敌,而普鲁士正 是抵制拿破仑法国的重要平衡力量;俄国又是其争夺中亚地区 的主要对手。因此,英国“希望加强中欧(德国)以反对其周边 的两大强国”。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使沙俄遭到惨败后,在战 备上已经不能同法国和普鲁士军队相比。而普相俾斯麦又极力 推行媚俄政策。是时, 俄法在东方问题和波兰问题上的矛盾促 使俄国作出有利于普鲁士的选择。由于拿破仑不愿放弃对于罗 马教权的保护,并且法军于1867年11月击溃了占领罗马的志 愿军,意大利对法国极其反感。奥地利还没有从1866年的战 争惊恐中恢复过来,而且顾及到俄国的态度,故而只提出了有保 留的同法结盟的条件。
萨多瓦战役
王朝战争
• 普法战争 1870-1871
起因: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在1864年及1866年先后 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但法国却仍然在幕后操控着 南德意志诸邦,企图阻碍德国统一。在普奥战争结 束后,法皇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把莱茵河 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 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 俾斯麦断然拒绝,并立即把拿破仑三世的这个意图 通知了巴伐利亚国王及南德诸邦政府,从而在南德 诸邦造成了恐惧法国的心理。利用南德的这种心态, 俾斯麦遂与它们缔结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条约。在这 种情势下,只要打一场普法战争就可以激发南德诸 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动它们与北德联邦合并为 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 继承问题制造争端,令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 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德意志人的心
灵。”
—— 歌德(1749-1832)
1、歌德所要表达的信息是什么?
2、那么,德意志是怎样完成统一 大业的呢?
一、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
1814年,拿破仑被欧 洲各国组成的反法同 盟击败后,在英国和 俄国主导下,由38个 邦国组成的“德意志 邦联”成立了,但各 邦国依然拥有着独立 的主权。
在进行了充分的外交和军事准备后,西班牙王位问题 的出现为俾斯麦推动普法冲突创造了机会
埃姆斯急电:在1870年的春天, 西班牙的女王宣布退位,西班 牙想请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去当国王。普王威廉一世怕触怒法国 而表示反对,在俾斯麦的成功说服下,威廉一世改变了态度。
法国认为这是德国首相俾斯麦刻意令法国腹背受敌,故此 表示强烈反对。在这种紧张局势面前,威廉一世却突然公开表 示不赞成自己的堂兄继承西班牙王位,令俾斯麦非常失望。
外交策略充分考虑列强的态度和普鲁士
的对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
志的长期分裂局面,统一了德国。
三次王朝战争
普鲁士
1864 丹 麦 1866 奥地利
1870 法 国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 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资料 俾斯麦上任后不久,在9月29日的议会预
算委员会上公开宣布了他的政治观点,他说:“德 意志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威 力……普鲁士必须保持它的威力,等待有利时机, 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了……当代的重大问题不 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 1848年和1849年的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
19世纪中期,德意志 还处于严重分裂之中。 最强大是南部的奥地 利和北部的普鲁士。
一、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
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德意志分裂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