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枣儿》

孙鸿,女,靖江青年剧作家。她创作的话剧小品《枣儿》在戏剧权威刊物《剧本》1999年第1期上发表,同年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作品入选《靖江戏剧小品选》。

在社会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寻找新的天地,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土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期盼父母早日回到家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化的新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到城里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的迷失,精神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会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期盼中浸透困惑,道德、伦理、亲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必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音乐之声(节选)》

勒曼,全名厄内斯特·勒曼,美国剧作家。

《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该剧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这个故事曾被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1960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以一百万美元购得歌舞剧的改拍权,拍摄工作从1963年开始。影片上映后,在北美首创最高的票房价值。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到1971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列第三位。

知识积累

《枣儿》

1.喃喃自语: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2.蓦然:猛然。

3.津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

4.囫囵:完整,整个儿。

5.开怀大笑: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地大笑。

6.踌躇:得意的样子。

7.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

8.翘首:抬起头来望。

《音乐之声(节选)》

1.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2.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3.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4.按捺:压下去;控制。

5.肃穆:严肃安静。

6.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

7.伫.(zhù)立:长时间站着。

8.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9.款步:缓慢地步行。

10.顶礼膜.(mó)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11.峥嵘

..(zhēngróng):高峻,突出。

12.皎洁:(月亮)明亮洁白。

1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14.山麓:山脚。

15.鳞次栉.(zhì)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16.涟漪

..(liányī):细小的波纹。

17.嬷嬷

..(mómo):这里是对年长的修女的称呼。

18.弥撒

..(mísa):天主教的主要宗教仪式。

考题例析

1.(201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B.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

....,通常不会受欢迎。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解析:1. ①孝、尊老、幸福、和谐等,符合画面主题即可。

②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生动连贯。

2.B 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理解成语,不仅要理解含义,还要理解用法、具体的语境和感情色彩。“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是褒义词。不符合语境。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枣儿》

全剧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音乐之声(节选)》

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的形象,表现了她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特点。

理清结构

《枣儿》

《音乐之声(节选)》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

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写作特色

《枣儿》

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既有长者之风而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人生沧桑感。“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体现出老人朴实自豪与典型的乡土语言。例如,“(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沧桑感。“(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男孩默默地接过。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老人的语言表现了长者对小孩的疼爱,而且随着他与男孩交往的深入,这种疼爱的感情表现得越来越强烈。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例如,“和你脸一样,皱巴巴的”表现了男孩的天真可爱顽皮。又如,“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写出了孩子对枣儿叔叔不回家的困惑,表现了男孩的一颗纯真稚嫩的心。从两人的对话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

2.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子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描写还有很多。

《音乐之声(节选)》

1.画面富有诗意。

第一个场景描写诗情画意。例如: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树林中不时传来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 人物: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老人:老一辈农民,富有亲情、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 枣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