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6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第6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考点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1.体液调节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注意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选择性必修1 P57“相关信息”:临床上给患者输入O2时,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比较项目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作用途径体液运输反射弧反应速度较缓慢迅速作用范围较广泛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短暂作用对象靶细胞、靶器官效应器(2)联系①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②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枢纽,如图为其参与的部分调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填“①”“②”或“③”)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了机体的产热,使体温维持正常。
调查发现,在寒冷的室外比温暖的室内“精神头”要大,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提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2)临床上,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等损伤引起途径③中激素E分泌不足,导致尿崩症(尿特别多等症状),则激素E是抗利尿激素,从激素调节的特点分析,激素E分泌正常情况下的尿崩症的原因。
提示可能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的受体损伤或减少(或靶器官、靶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的损伤或减少)。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3神经调节学案(2021年整理)
2018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3 神经调节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3 神经调节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专题3 神经调节学案的全部内容。
专题3:神经调节班级姓名学号【夯实基础】1.理清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2)反射需要经过的反射弧。
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可以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4)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判断首先看该反射活动是不是“先天具有"的,若是,则为;若不是,则为 .其次看该反射活动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若需要,则为 ;若不需要(如由脑干、脊髓等参与),则为 .2.把握兴奋产生的机制与特点(1)ab段,神经细胞静息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主要是由导致的. (2)bc段,神经细胞受刺激时(b点),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出现反转,表现为 ,原因主要是 .(3)cd段,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4)d点以后,恢复为静息电位。
3。
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形式:(2)传导特点:(3)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
4.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一般是上一个神经元末梢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膜或膜。
单向传递的原因:。
(2)兴奋传递引起的效应:神经递质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所以兴奋在突触处传递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2)外周神经系统①组成②自主神经系统a.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b.组成与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c.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①神经元的结构②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③比较树突和轴突项目数量长度分支数功能树突多短多接受兴奋轴突少长少传出兴奋提醒神经元中,轴突不一定比树突长,比如脊神经的传入神经,一般树突较长、轴突较短。
区分树突和轴突的依据是其功能,即接受兴奋的是树突,传出兴奋的是轴突。
(2)神经纤维与神经①神经纤维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②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3)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1)选择性必修1 P18“思考·讨论”:长跑或静坐时,呼吸、心率和胃肠蠕动是怎样变化的?比较这两种不同状况下这些生理活动变化的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提示长跑时,呼吸、心率将加快,胃肠蠕动将减弱;静坐时,呼吸、心率将减慢,胃肠蠕动将加强。
由此可见,运动与静止时,内脏器官的活动是相反的。
(2)选择性必修1 P20“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神经调节复习教学设计
“神经调节复习”教学设计探究由于兴奋传导或传递引起的电表偏转问题:第一种情况,仅讨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图示中:刺激a点,b点电极处先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膜外为负电位,由于此时d点还未兴奋,维持静息电位,此时膜外为正电位,因此电表的两个电极间存在电位差,电表指针向左偏转,随后,兴奋传导至d点电极处,产生动作电位,膜外为负电位,而b点电极处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为正电位,此时,两电极间又出现了电位差,电表指针向右偏转,待d 点电极处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为正电位,两电极间不存在电位差,电表指针回到中间位置。
即电流表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我们可以总结为,若两电极位点不同时兴奋,电表即出现两次偏转且方向相反。
因此,刺激e点,结果一样。
若刺激c点,由于bc=cd,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b、d两电极会同时兴奋产生动作电位,膜外为负电位,也会同时恢复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因此,两电极间不会形成电位差,电表指针不偏转。
我们可以总结为,若两电极位点同时兴奋,电表指针不会偏转。
第二种情况,同时讨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间的传递。
图示中:刺激b点,虽然ab=bd,由于bd 间有突触的结构,兴奋不完全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因此,a、d两点不同时兴奋,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若刺激c点,兴奋会向右传至d点,产生动作电位,膜外为负电位,兴奋向左传导时,传至神经元末端不能继续向左传,原因如下:有突触小泡存在的为突触小体,突触小体的膜为突触前膜,a电极所在的膜为突触前膜,刺激点c点所在的膜为突触后膜,因为突触内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因此,兴奋不能由c点传至a点,当d点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为负电位,a点为静息状态,膜外为正电位,ad间出现电位差,电表指针向右偏转,随后d点恢复静息电位,a点一直维持静息状态,ad两电极间没有电位差,电表指针回到中间位置。
因此,电表指针只偏转一次。
202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神经调节 学案
第25讲神经调节课标要求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阐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简述人脑的高级功能;活动: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反射弧的组成;活动: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基本方式必备知识整合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答案见图中答案见图中提醒①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
②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并不完全自主。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①结构答案见图中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提醒区分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末梢1)神经纤维: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2)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3)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2)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3.反射与反射弧答案见图中4.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一般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会消退、需强化适应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听见铃声进教室等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应不断用非条件反射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失教材基础诊断1. 大脑表面光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选必1 P17图2-1)( × )2. 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神经调节》复习学案 (很好)
高三生物专业班《神经调节》复习课学案姓名标纲解读1、课程标准(1)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3)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考纲要求(1)人脑的高级功能Ⅰ(2)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3、高考题回顾① 2008广东生物,单选, 2分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② 2007广东生物,多选,3分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考点内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五、人脑的高级功能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概念:2. 反射弧组成:3.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兴奋的概念: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①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__②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____________③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__④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⑤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 ,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___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1. 突触小体:2. 突触结构:3.突触种类:4.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2. 各级中枢的功能:①下丘脑:②脑干:③大脑皮层:④小脑:⑤脊髓:3. 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系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①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病名:症状:②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病名:症状:③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受损病名:症状④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病名:症状2.学习与记忆功能①学习概念:②记忆概念:③不同形式记忆的关系:。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三生物学案第九周(10.27—11.1)第二课时神经调节(上)初稿:刘召霞定稿:董波审稿:陈艳霞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学习目标】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重点难点】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具有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产生(1)静息电位: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形成细胞膜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形成的动作电位。
(3)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钠、钾泵,细胞,再恢复到静息电位。
3.兴奋的传导形式和方向(1)传导形式:,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2)传导方向:由到未兴奋部位。
(3)传导特点:,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重难点讲解】考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 2 -1.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神经冲动),传导兴奋。
2.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3 -【规律总结】(1)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2)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
(3)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
(4)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高三一轮复习神经调节学案
1第二章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概念(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 的基本单位。
(2)结构:包括 和 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 和 两种。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根神经。
(3)功能:接受刺激, 、 。
(4)反射:指在 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
(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2、反射弧的基本结构识别(1)观察反射弧的模式图,指出各标号代表名称。
思维拓展:1.据反射弧图示区分感受器和效应器(1)看神经节:与神经节相连的为 ;(2)看脊髓灰质:与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 ;(3)看突触的方向: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产生跨突触后向 传递。
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 。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 ,与后角相连的为 。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 神经,反之则为 神经。
3.反射的条件(1)反射弧只有保持其 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4、反射的种类及区别3、反射弧五种结构的功能分析反射弧 结构 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 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传导的兴奋既无感觉 又无效应传入 神经 感觉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 中枢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传出 神经 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 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应答易错点拨一个神经元细胞有多个树突,但有且只有一个轴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第4讲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学案 苏教版必修3
第4讲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1.神经元的结构与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相适应。
(生命观念)2.研究反射弧的结构模型以及分析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机理。
(科学思维)3.实验设计: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
(科学探究)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传导形式:电信号(或局部电流)也称神经冲动。
②传导过程③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
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a.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b.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1)突触结构及其兴奋传递过程(2)突触类型①神经元间形成突触的主要类型(连线)②神经元与效应器形成的突触类型:轴突—肌肉型、轴突—腺体型。
(3)传导特点①单向传导: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②突触延搁: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导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4)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兴奋或抑制。
1.神经纤维膜内K+/Na+的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提示]由于动作电位时Na+大量内流,因此神经纤维膜内K+/Na+的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
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方向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
(√)3.兴奋在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提示]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4.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兴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时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
第4课时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课标要求 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考点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①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又叫第一运动区。
②第一运动区与躯体运动的关系a.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b.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代表区。
c.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正立的。
d.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2)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示意图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与它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相似,也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2)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①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②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而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③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3)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脑干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4)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3.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是说能够感受到尿意并且控制排尿活动,请描述产生尿意的过程?提示当膀胱内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
(2)婴儿与腰椎受伤的病人都可能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二者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同。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 第8单元 第2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第2讲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生命观念)2.比较人脑的不同区域的功能;比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科学思维)3.通过探究反射弧的完整性,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科学探究)考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连线)组成功能①大脑a.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②脑干b.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③小脑c.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④下丘脑d.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⑤脊髓e.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提示:①—e②—c③—d④—a⑤—b(2)外周神经系统①分布:全身各处。
②组成③自主神经系统a.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b.组成及功能(如表所示)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交感神经比较副交感神经兴奋状态安静状态扩张瞳孔收缩扩张支气管收缩加快心跳减慢抑制胃肠蠕动促进减弱消化液分泌活动增强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①神经元包括b细胞体和突起(包括a树突和c轴突)。
②神经纤维与神经a.神经纤维: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b.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2)神经胶质细胞①分布: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
②数量: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③功能: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
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提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2.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学案第九周(—)第二课时神经调节(上)初稿:刘召霞定稿:董波审稿:陈艳霞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学习目标】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重点难点】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具有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产生(1)静息电位: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形成细胞膜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形成的动作电位。
(3)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钠、钾泵,细胞,再恢复到静息电位。
3.兴奋的传导形式和方向(1)传导形式:,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2)传导方向:由到未兴奋部位。
(3)传导特点:,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重难点讲解】考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1.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神经冲动),传导兴奋。
2.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规律总结】(1)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2)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
(3)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
(4)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5)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6)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7)刺激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而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3.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脊髓灰质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4)实验判断法:剪断或麻醉神经后,刺激外围段(远离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有反应,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效应器无反应,证明是传出神经;刺激外围段效应器无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有反应,则证明为传入神经。
【规律总结】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二者联系:①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条件刺激条件反射②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强化考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冲动的产生:兴奋是以动作电位即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只有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才能说组织产生了兴奋。
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都可产生兴奋。
2.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3.兴奋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4.神经冲动的传导特点分析(1) :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如下图)①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②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2)生理完整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是神经纤维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如果神经纤维在切断、机械压力、冷冻、电击和化学药品等因素作用下,使其结构和局部功能改变,都会中断冲动的传导。
(3)绝缘性:一条神经内虽然包含许多条神经纤维,但是它们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而不波及邻近的神经纤维,这就叫绝缘性。
正因为神经纤维具有这种特性,使许多神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4)相对不疲劳性:与肌肉组织比较,神经纤维相对不容易疲劳。
神经纤维能够不断地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对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电流方向分析(1)静息状态(如图所示,其中B测的是静息电位)①电位都在膜外,电流计指针偏转。
②电极分别在膜内、外,电流计指针向电极置于偏转。
③电极都在膜内,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2)刺激神经纤维(如图所示)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指针向左侧偏转;b点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但兴奋未传到d点,指针归零;d点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指针向右侧偏转;d点恢复静息电位,指针归零。
电流计指针总共发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又同时恢复静息电位,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6.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1)曲线表示膜内外膜电位的变化情况。
(2)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使K+外流。
(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
(4)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
(5)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6)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初静息水平。
【典型例题】1.关于细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3.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课下作业】练习案【课后反思】高三生物学案第九周(—)第二课时考点专项训练20初稿:刘召霞定稿:董波审稿:陈艳霞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一、选择题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v1.0 可编辑可修改2.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3.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4.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如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5.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③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②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6.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二、非选择题1.下图为人的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1)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______ ,当接收刺激时,兴奋在该结构中的传导途径是______ (用字母表示)。
(2)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________ (填图中字母)。
兴奋在突触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________ 作用。
(3)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
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离子的________ 发生改变,导致________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________ ,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4)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
2.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
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 形式进行传导。
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_______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
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_____________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
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
班级姓名选择题高三生物学案第九周(—)第三课时神经调节(下)初稿:刘召霞定稿:董波审稿:陈艳霞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学习目标】1.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