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和智慧》

合集下载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认识到学问和智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追求智慧的积极态度。

3.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点:1. 学问和智慧的概念。

2. 学习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关系。

2. 学会运用学习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者问题,引发学生对学问和智慧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学问和智慧的关系,介绍学习方法和技巧。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学生看到学问和智慧带来的成果。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9. 家校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学习。

10. 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应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学问和智慧的相关知识。

2. 问答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问和智慧水平。

《学问和智慧》课件(50张PPT)

《学问和智慧》课件(50张PPT)

展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及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掌握如何平衡学问与智慧,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课程目标
02
CHAPTER
学问的定义与重要性
学问是指通过学习、实践或研究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学问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
学问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
观察力
通过经历与反思,积累人生经验,提升对世界的理解与洞察。
人生经验
智慧的培养方法
智慧为指引
运用独立思考与观察力,指引学问的发展方向。
学问与智慧相辅相成
学问提升智慧,智慧指引学问,共同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
学问是基础
通过持续学习与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
学问与智慧的综合培养
06
CHAPTER
智慧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问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相促进和补充。
同时,智慧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问的本质和意义,使我们对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学问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智慧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使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学问与智慧的互补作用
05
CHAPTER
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它涉及到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智慧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它需要人们不断思考、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智慧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何培养学问与智慧
不断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提升专业素养。

秋语文九上第11课《学问和智慧》课件

秋语文九上第11课《学问和智慧》课件

成语解释
1、探骊得珠 :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2、无关宏旨: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
或关系不大。
3、鞭辟入里 :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
要害。
4、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
5、融会贯通
: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 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6、寸积铢累 :一点一滴的积累。
分析标题 猜测文章内容与 结构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 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 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 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 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 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举例论证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 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 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找中心句要从理解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 的内在联系。
3、中心句可能在文段中的位置有三种:段首、段 尾、中间,还有可能需自己概括。
各小节中心句: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有智 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 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段:著书、读书都要智慧。 第5段: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孟德尔
达尔文
爱因斯坦
● 这些科学家不仅有渊博的学问还 有超人的智慧,那学问和智慧之间有 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我对名家的了解
罗家伦 现代著名教育家和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好词好句、故事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insight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sto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 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并认识到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做出明智的决策,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以便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问和智慧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详细讲解学问和智慧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挑选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案例分析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他们对学问和智慧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学问和智慧的应用。

2.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学术竞赛、社会调查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收集学生和同行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资源:1. 课件和教学素材:提供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材料,帮助教师进行案例教学。

《学问和智慧》PPT

《学问和智慧》PPT
(pì)
(xī)
(yě )
(sè)
(sài )
(sāi )
(kū)
(lí )
(pì)
(hóng)
(zhū)
(chén )
(jìng)
(jī)
讲授新课
探骊得珠:无关宏旨:鞭辟入里:浮光掠影:融会贯通:读破五车:寸积铢累:
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
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切中要害。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讲授新课
1.说说“学问”和“智慧”有什么区别。
学问是系统的知识,是知识的积聚。智慧是能力,是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为什么“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
①有学问缺智慧的例子: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自然就有学问,但他缺乏智慧,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因而导致不能进学甚至不会营生,落了个悲惨命运。②学问不多但有智慧的例子:曹冲智称大象、司马光砸缸救人。
讲授新课
3.为什么“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历史故事,刮目相看:三国时,吴国猛将吕蒙骁勇善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缺少学问,每次讨论国家大事时,像一根木头似的,不知该说什么。后来在吴王孙权的劝导下,发愤努力,读了很多书,最终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
讲授新课
细读课文,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能各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讲授新课
2.炼字美
“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句中的“居然”在表达上有怎样的效果?
表示感到惊奇,出乎意料,也表达敬佩之情,强调智慧的灵魂常在学问之外。
讲授新课
3.句式美
“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把它改为陈述句,说说用疑问句式的好处。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学问和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学问和智慧的定义、区别、重要性、培养方法和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问和智慧的定义1.1 学问:学问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和经验所获得的学识和智慧。

1.2 智慧:智慧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运用学问和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二、学问和智慧的区别2.1 学问强调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2 智慧则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学问是基础,智慧是提升,学问和智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学问和智慧的重要性3.1 学问可以帮助人们拓展视野,提升认知水平,增强综合能力。

3.2 智慧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3.3 学问和智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学问和智慧的培养方法4.1 学问的培养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提升技能,注重实践和创新。

4.2 智慧的培养需要培养思维能力,锻炼判断力,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

4.3 学问和智慧的培养需要教育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重视个体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合。

五、学问和智慧的应用5.1 学问和智慧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教育、科技、经济、政治等。

5.2 学问和智慧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活质量,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3 学问和智慧的应用需要注重实践和创新,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和创新。

总结:学问和智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学问和智慧,可以提升个体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学问和智慧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学问与智慧》教案

九年级上册《学问与智慧》教案

九年级上册《学问与智慧》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明确学问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3.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掌握学习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学问转化为智慧,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课程,讨论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2)激发学生对学问与智慧的探究兴趣。

2.学问与智慧的关系(1)讲解学问与智慧的概念。

(2)通过实例说明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问转化为智慧。

3.学问的重要性(1)讲解学问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分析学问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问水平。

4.学习方法(1)讲解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介绍几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学问与智慧的实际应用(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应用经验。

6.课堂小结(2)强调学问与智慧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7.作业布置(2)要求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学问与智慧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理解了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2.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是否有收获,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3.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是否较高。

4.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科技馆等场所,感受学问的魅力。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学问与智慧的心得体会。

3.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学问与智慧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改进情况。

3.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教案:《学问和智慧》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并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2.培养学生的学问品质和智慧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

3.增强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2.培养学生的学问品质和智慧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

2.如何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学问和智慧的内涵。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问品质和智慧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问题(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学问和智慧的定义,并尝试给出自己的理解。

Step 2:学习与讨论(15分钟)1.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学问和智慧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3.小组报告: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其他小组补充或提出质疑。

4.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丰富讨论内容。

Step 3:培养学问品质(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学问的重要性和培养学问品质的必要性。

a.学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产物。

b.学问品质包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追求创新的勇气等。

2.小组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汇总学问品质的培养方法。

a.不断开拓学习领域,丰富知识储备。

b.学会思辨、探究问题,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c.注重实践与实际应用,将学问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Step 4:发展智慧能力(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智慧的重要性和培养智慧能力的必要性。

a.智慧是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b.智慧能力包括思维灵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

2.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运用学问和智慧解决问题。

3.学生报告: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4.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案例中所体现的学问和智慧,以及其对问题解决的作用。

Step 5:思考与反思(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学问和智慧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初中语文《学问和智慧》教案

初中语文《学问和智慧》教案

初中语文《学问和智慧》教案第一章:学问的内涵与价值1.1 学习目标了解学问的定义与内涵认识学问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理解学问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1.2 教学内容学问的定义与内涵学问的价值和作用学问与实践的关系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问的含义新课导入:讲解学问的定义与内涵案例分析:分享名人典故,展示学问的价值和作用小组讨论:探讨学问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总结:强调学问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第二章:探究学习方法2.1 学习目标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学会制定学习计划2.2 教学内容常用的学习方法:阅读、思考、讨论、实践等学习计划的制定:目标设定、时间分配、任务安排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讨论等2.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新课导入:讲解常用的学习方法及其特点案例分享:介绍成功学者的学习计划和习惯小组讨论: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总结:强调制定学习计划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第三章:智慧的理解与应用3.1 学习目标理解智慧的内涵与特点学会运用智慧解决问题认识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智慧的内涵与特点:理性思维、创新能力、判断力等智慧的应用:解决问题、决策、创新等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3.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智慧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智慧的内涵与特点案例分析:分享智慧应用的实例小组讨论:探讨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总结:强调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第四章:学以致用与创新4.1 学习目标理解学以致用的意义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4.2 教学内容学以致用的意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自身能力知识应用的方法:实践、研究、创新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勇于尝试、突破传统、解决问题等4.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以致用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学以致用的意义和方法案例分享:介绍成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例子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总结:强调学以致用和创新的重要性第五章:终身学习的理念5.1 学习目标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学会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认识终身学习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终身学习的意义:不断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变化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反思与总结终身学习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社会进步等5.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终身学习的意义新课导入:讲解终身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案例分享:介绍成功实践终身学习的例子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总结: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自我提升的价值第六章:阅读与理解6.1 学习目标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理解力和分析力学会批判性思维6.2 教学内容阅读的基本技巧: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提高理解力和分析力:抓住文章主旨、分析作者观点、理解复杂概念批判性思维:质疑、评估、综合、创建6.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阅读的基本技巧及其作用案例分析:分析文章,练习抓住主旨和理解复杂概念小组讨论:练习批判性思维,对文章进行评估和创建总结:强调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在学问中的重要性第七章:写作与表达7.1 学习目标掌握写作的基本原则提高表达清晰、准确的能力学会有效沟通7.2 教学内容写作的基本原则: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准确等提高表达清晰、准确的能力:用词选择、句子构造、段落安排有效沟通:倾听、反馈、非语言沟通7.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写作和表达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写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写作练习:练习用词选择、句子构造、段落安排来表达清晰、准确小组讨论:练习有效沟通技巧,如倾听、反馈、非语言沟通总结:强调写作、表达和有效沟通在学问中的重要性第八章:思维导图与信息整理8.1 学习目标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和整理提高信息整理和归纳的能力增强记忆和理解8.2 教学内容思维导图:概念、用途、制作方法信息整理:分类、归纳、提炼关键信息记忆和理解:联想、图像记忆、深入理解8.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思维导图和信息整理的作用新课导入: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练习制作:练习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信息分类、归纳和提炼关键信息小组讨论:分享思维导图制作的心得和效果总结:强调思维导图和信息整理在学问中的重要性第九章:时间管理与效率提升9.1 学习目标学会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培养自律和责任感9.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制定时间表、优先级、避免拖延提高效率:集中注意力、减少干扰、高效利用工具自律和责任感:坚持计划、自我监督、合理分配任务9.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提高效率的技巧实践练习:练习制定时间表、设置优先级和减少拖延小组讨论:分享时间管理和效率提升的体会和建议总结:强调时间管理、效率提升和自律责任感在学问中的重要性第十章:跨学科学习与综合能力10.1 学习目标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学会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跨学科学习的意义: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比较、分析、综合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研究、项目式学习、创新项目10.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跨学科学习的价值新课导入:讲解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和整合知识的方法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练习比较、分析和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小组讨论:进行项目式学习,共同完成创新项目总结:强调跨学科学习、知识整合和综合解决问题在学问中的重要性第十一章:沟通与合作技巧11.1 学习目标学会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理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11.2 教学内容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倾听、表达、非言语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角色分配、冲突解决、团队精神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差异、沟通策略、尊重多样性1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角色扮演:练习倾听、表达和非言语沟通技巧小组讨论:通过团队活动练习冲突解决和团队精神总结:强调有效沟通、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流在学问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批判性思维与判断力12.1 学习目标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判断力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学会理性分析和决策12.2 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质疑、分析、评估、推理判断力的培养:事实判断、价值判断、逻辑判断理性分析和决策:数据收集、信息处理、方案比较12.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判断力的培养讨论练习:练习质疑、分析、评估和推理技巧小组讨论:通过案例分析练习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逻辑判断总结:强调批判性思维、判断力和理性分析在学问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学术诚信与道德规范13.1 学习目标理解学术诚信的含义和要求学会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13.2 教学内容学术诚信的含义和要求:原创性、引用规范、防止抄袭学术道德规范:研究伦理、数据真实性、合作研究个人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诚实、公正、尊重他人13.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术诚信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学术诚信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学术道德规范案例分析: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后果小组讨论:讨论如何遵守学术诚信和道德规范总结:强调学术诚信、道德规范和个人道德素养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第十四章: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14.1 学习目标掌握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学会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规范提高学术研究和表达能力14.2 教学内容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规范:结构安排、论证逻辑、引用格式学术研究和表达能力:研究设计、数据处理、论文发表14.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和论文写作的技巧规范实践练习:练习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的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分享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和建议总结:强调科研方法、论文写作和学术研究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第十五章: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15.1 学习目标学会进行职业规划的方法理解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定个人成长计划15.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的方法:兴趣评估、能力分析、职业选择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职业、家庭个人成长计划的制定:目标设定、路径规划、时间管理15.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职业规划的方法和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兴趣评估:通过测试和讨论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小组讨论:分享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的经验和计划总结:强调职业规划、个人发展和人生计划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学问的内涵与价值:学问的定义、学问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学问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学问和智慧》PPT

《学问和智慧》PPT

议论文的分类
来自《点拨》
立论文 1.定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
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2.要求: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②用充足有
说服力的论据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来自《点拨》
驳论文 1.定义: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
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2.方式:①提出论点②证明论点③总结论点。
重难点小结
部分来自《点拨》
本部分形象而准确地阐释了“学问”和“智 慧”的辩证关系,作者强调,需要学问,更需要 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这个观点与我们 新课程改革理念十分吻合,对我们很有启发。
部分来自《点拨》
1.【难点探究】本文内涵丰富,作者是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的? 【答案】文章首先用生动的比喻对“学问”和“智慧”这 两个概念作了比较,第2段批驳了“学问就是智慧”这种 错误的看法。接着第3、4段,作者从“学问是不能离开智 慧的”的角度论证“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5段从“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的角度来论述“智慧却 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最后得出全文的中心: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 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部分来自《点拨》
6.鞭辟入里: 眼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深中要害。例句:鲁迅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 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总结性的批判。
7.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 样,一晃就消逝。例句: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只是浮光掠影。
论述对象
导思1.联系文章内容, 用自己的话回答:什 么叫“学问”与“智 慧”?
力,只有有发现能力的人才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 这就防止读者产生误解,以为智慧者在生活中只是极少数, 从而使论证更加严密。另外文中先说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再 说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最后归结到中心论点上来,这样处 理,文章的层次更清晰。 3.说理生动形象,语言充满了智慧 。说理最忌枯燥,但是说理 也很容易流于枯燥,本文能受读者喜爱,除了拥有正确的观 点,还在于充满了智慧的语言。作者是饱学之士,也是有大 智慧的人,行文之际,旁征博引,意趣盎然,不失幽默。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

100%
推动社会进步
学问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研究和创新,人们不断探索 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为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80%
传承人类文明
学问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人类的历史、文化和 智慧。通过学问的传承,人类文 明得以延续和发展。
学问的获取途径
学校教育
通过接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等学校教育,系统地学习和掌 握各类学科知识,是获取学问 的重要途径。
详细描述
智慧通常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所形成的深 刻认知和综合素质,它不仅包括了个体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还 涉及到个体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智慧的特点主要 体现在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它能够帮助个 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进行深入思考、灵活应对、创新思维和实际 操作。
在掌握一定学问的基础上,人们能够 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深入思考、判断和 应对各种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学问 水平。
学问与智慧的相互影响
学问对智慧的影响
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人们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 智慧水平。
智慧对学问的影响
在具备一定智慧的基础上,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知识,更加有效地 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学问水平。
智慧的重要性
总结词
智慧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个人价值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 素。
详细描述
智慧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个人层面,智慧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 我价值和提升人生品质,使个体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更具优势。在 社会层面,智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拥有智慧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

《学问和智慧》教学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学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问和智慧的概念,认识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学问的定义与分类:学术、技艺、知识等。

2. 智慧的含义:聪明、觉悟、洞察力等。

3. 学问与智慧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 学习方法与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5. 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与工作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问与智慧的定义、关系及学习方法。

2.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问与智慧的概念、关系及学习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合作能力。

4. 实践法: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2. 讲解学问与智慧的概念:详细阐述学问的定义、分类及智慧的含义。

3. 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讲解二者如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 介绍学习方法与策略:讲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5. 学以致用: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7. 布置课后作业: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9.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等方面。

六、教学评价设计: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学问和智慧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学习方法的应用情况。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或教学指导书:提供关于学问和智慧的基础知识。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学问和智慧》教案3篇《学问和智慧》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识记有关字词(2)什么是“学问”和什么是“智慧”,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初步分析作者所论述的学习观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有条理地说理和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2、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来理清文章的思路,探讨说理的层次。

(2)分组讨论“我们不但需要学习,而且需要智慧”这一观点与现代的教育观念是否一致;之后师生交流来明确观点,统一思想认识;最后开展男女辩论加以拓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作者强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快快乐乐读书效果好。

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1)指出课文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其好处。

(2)学习本文表述作者观点的方法,训练说理的条理性。

2、难点在明确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的同时,弄清课文的中心论点。

课时安排3课时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与学的互动设计一、设疑入境,引入课文同学们,《现代汉语词典》对“智慧”一词是怎么解释的?(学生查词典)(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诸葛亮的智慧来自哪里?(书本)母狼在遇到猎手追击的时候,它是怎样与猎人斗的?(爬坡延时)智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只要你有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明的头脑、机智的反映、敏捷的行动、幽默的语言……智慧无处不在。

不过,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智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问和智慧》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完成目标(1)1、给带点的字注音。

(投影)陶冶()创获()烛照()笨伯()譬如()犀锐()斧凿()晦塞()探骊得珠()鞭辟入里()寸积铢累()读书得间()2、回答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结合注释并放在语境理解)烛照晦塞笨伯晦塞犀锐探骊得珠鞭辟入里读书得间寸积铢累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速读,思考问题(1)文章中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如何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2、分小组讨论3、师生互动交流(1)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学问与智慧》教案(通用5篇)

《学问与智慧》教案(通用5篇)

《学问与智慧》教案(通用5篇)《学问与智慧》篇1教学目标:1.理解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

2.学习课文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观点。

教学难点:语言的精练。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迁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

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

二、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讨论并归纳: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三、理清文章结构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一2段):解释“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3一6段):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四、默读课文1一2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和“智慧”。

讨论并归纳:学问:是一种人生必备的工具,是根据人的兴趣日积月累而成的。

智慧:是一种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五、第四段“有智慧的书”与“无智慧的书”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并归纳。

讨论并归纳:主要区别是一个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另一个不能得到启示,浪费时间。

六、第3段中心论点是什么?举了哪些例子加以论证?讨论并归纳:中心论点是“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举了孟德研究豆子的,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的例子。

举了达文从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中发现优胜劣汰的天演公例的例子。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

《学问和智慧》教案标题:学问和智慧引言概述:学问和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问和智慧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学问的重要性1.1 学问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学问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学问的传承可以让后人继承前人的智慧,不断发展和完善。

学问的重要性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基础。

1.2 学问是培养人材的基础学问是培养人材的基础,惟独通过学问的传承和积累,人材才干得以培养。

学问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发展。

学问的重要性在于它为人材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1.3 学问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学问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惟独通过学问的传承和发展,社会才干不断进步。

学问可以激发人们的思量和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学问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智慧和力量。

二、智慧的重要性2.1 智慧是能力的体现智慧是人类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运用,是能力和智慧的体现。

智慧可以让人们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智慧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挑战。

2.2 智慧是人格的体现智慧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体现,更是人格和品德的表现。

智慧可以让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为,成为社会的模范和模范。

智慧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匡助人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3 智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智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惟独通过智慧的运用和发展,社会才干不断进步。

智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和进取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智慧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慧和动力。

三、学问和智慧的结合3.1 学问和智慧相辅相成学问和智慧是相辅相成的,学问为智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基础。

智慧可以让人们对学问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运用,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学问和智慧的结合可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学问与智慧(第二课时)订正、笔记栏一、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2.继续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二、预习导学1.文章的标题是“学问和智慧”是个并列短语,这是全文的中心论题。

那么,文章是中心论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在论述“智慧离不开学问”时,运用了肥皂泡和珍珠泉水的比喻;文章在论述“智慧与学问相辅相成”时,运用了建筑材料和建筑师的匠心的比喻,你认为这些比喻恰当吗?你还有更加精彩的比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

智慧是一种___________,一种___________,一种___________。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___________学问、___________学问、___________学问。

A (1)透视反想远瞻(2)笼罩透视运用B(1)反想透视远瞻(2)透视笼罩运用C(1)反想透视远瞻(2)运用透视笼罩D(1)透视反想远瞻(2)透视笼罩运用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矻矻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但映射的范围却往往很大。

譬如孟德尔研究豌豆的杂交,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

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如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它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就破。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像探照灯一样,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寥廓天空。

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样,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往上涌。

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是靠得住,最为精深,最可宝贵。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订正、笔记栏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1)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句?第1自然段的段内结构是什么?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2)仔细阅读第2段,说说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3)第2段一共有6句话。

第一句“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有什么作用?(4)第3段中划线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肥皂泡____________________探照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堂互动探究1.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2.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找出文中所用的论证方法。

并体会比喻论证的作用。

3.写作特点总结(1)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作者在论证“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的中心论点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充分。

如在论述“学问为什么不能离开智慧的”时,运用了的方法;在论述“智慧不能离开学问”时,运用了的方法。

(2)论证严密,语言优美作者学识渊博,视野宽宏。

文章论述学问和智慧,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例证典型,语言精炼,名言警句,随处可见。

品评优美的语言,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

请从课文中找出几句优美的句子,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仿写练习:文中例句: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像探照灯一样,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寥廓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课堂总结本文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认识,阐释了订正、笔记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内涵及相关关系,反对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练习说“疑”①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

在客观事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个“疑”字。

科学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有所发明。

②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气的力量,“挂灯摇摆的幅度无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

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经常所见。

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具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宋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③“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见“疑”,决不是“讳疑”,而应当“解疑”。

见疑不疑,主观臆断,强不知以为知,那就会走到真理面前却失之交臂,悔恨终身。

利比息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在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

利比息想当然,认为这是“氯化碘”。

法国波拉德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对深褐色的液体细加研究,发现它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新的元素“溴”。

这件事对利比息的教育很深。

他在自传中提到这件事时说:“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根据,我再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④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

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

这个断言,流传了1800年。

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再检查它是否是真理。

他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

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物体运动轨道,推动了力学的发展。

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见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碍,打开真理的大门。

不怀疑“电磁波穿过空气层就会一去不复返”的结论,马克尼就不可能不用导线把信号送到大西洋,开创无线电事业;不怀疑格林关于人体血液“遍布全身就在体内完全消耗干净”的说法,哈维就不会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真理;电磁场、原子能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生物进行论,元素周期表的创立,不都是敢于对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吗?⑤“疑”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就是提倡科学的探索,不被陈规旧章束缚头脑,不随主观臆想乱下判断,不因权威之言捆住手脚,敢想,敢干,敢于在科学上“掀翻天地重扶起”。

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怀疑一切,而是不执迷于一切权威的结论。

在实现“四化”的进军途中,身为科学技术大军的战士,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A.科学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有所发明。

订正、笔记栏B.“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C.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D.在实现“四化”的进军途中,身为科技大军的战士,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2.按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___自然段。

第二部分:_____自然段。

第三部分:_____自然段。

3.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_____自然段,用_______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了________。

第二层:_____自然段,用__ ____的著名比萨斜塔实验等事例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A.举例论证B.道理论证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5.文章第一句话中加引号的“疑”字,和文章最后一句话中加引号的“疑”字,意思一样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一样,都是“怀疑”的意思。

B. 一样,都是“疑问”的意思。

C. 不一样,前者是“怀疑”的意思,作动词;后者是“疑问”的意思,作名词。

D. 不一样,前者是“疑问”的意思,作名词;后者是“怀疑”的意思,作动词。

6.和下面例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

A. 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

B. 宋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C. 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D.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认为这是“氯化碘”。

五、课后练习1.完成导学案的剩余练习2.写一篇读后感,议题中心围绕“怎样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