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a83bc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3.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小学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文言文语言特点复杂,对学生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制定一些合理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字词选择、文本选择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字词选择是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由于文言文的字词与现代汉语有所区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选择学生能理解的字词进行教学。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常用字词入手,例如:“以、者、之、有、于、乃”等。
这些字词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含义比较明确,学生容易理解。
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常用字词,再逐渐引入一些偏僻字词,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提高他们对字词的运用能力。
文本选择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文本的选择应遵循适当高低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语言水平来选择教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取一些内容简单、叙事性强的文言文故事进行教学。
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选择文本时还可以兼顾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文本,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的实用性和魅力,增加学习的动力。
教学方法也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针对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特点,可以采用一些活动教学的方法,如口头朗读、朗读比赛、配乐朗读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音语调的把握能力,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参与度。
还可以通过记忆、背诵等方法,帮助学生记住一些重要的句子或段落,培养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深度。
小学文言文教学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字词选择应从常用字词入手,逐渐引入偏僻字词;文本选择应遵循适当高低原则,尽量选择内容简单、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文本;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口头朗读、配乐朗读等活动教学法,同时注重记忆、背诵等方法的培养。
相信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6a50a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3.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小学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
要把握好教学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以下我将从选教材、引发兴趣、示范指导、综合运用四个方面谈一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在选教材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文言文教材。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
文言文的接触较少,所以教材的选择要从简到难,从易到难,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教材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注重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加学生对文
言文的兴趣和理解。
在引发兴趣方面,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可以利用图画、故事、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纵横交织的文言文世界,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好
奇心和探索精神。
还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鲜明的角
色和风格,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在示范指导方面,要采用多种方式示范文言文的阅读和表达。
可以通过朗读、诵读、
音录制等方式,真实地展现文言文的语音、语调和节奏,帮助学生感知文言文的韵味和美感。
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文言文范例,让学生模仿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综合运用方面,要注重文言文的与现代生活相关性,让学生能够把文言文与现代文
相结合,丰富语言的运用方式。
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写作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场
景中使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a1a61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b.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通过对文言文的特点和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兴趣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本文强调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提出未来研究应该更加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效果的评估。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学文言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
【关键词】文言文、小学生、教学策略、培养兴趣、启发式教学方法、重要性、未来研究、学习难点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在小学阶段面临的文言文教学却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日益凸显。
研究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生文言文,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强调文字的认读和翻译,忽视了学生对文言文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验。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还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探讨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成为现阶段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探讨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特点、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对未来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推动文言文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研究文言文的特点和小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的能力。
我们还认为通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国家认同感。
浅谈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434ad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0.png)
浅谈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在小学阶段,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和历史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文言文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形式,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
如果没有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教学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文言文背后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来理解文章。
例如,在教学《孟子·梁惠王上》时,可以结合古代社会贵族与平民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公平与仁爱的重要性。
二、培养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文的阅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字词解读能力和句子结构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设立词语卡片,让学生积极参与词语的解读和运用;通过分析名篇名句,让学生了解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通过操练文言文的常见句型,提高学生对古文句子的解读和理解能力。
三、注重文言文作品的整体把握作为古人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文言文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思想。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言文作品的能力。
可以通过教学课文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对古典文言文的借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与现代文学相结合,展示文言文的魅力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与现代文学相结合,展示文言文作品的魅力与生命力。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黛玉葬花》时,可以与现代文学中的一些描写花的作品进行对比,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感受古代与现代文学的交融与互相影响。
五、重视文言文的口语表达和应用文言文的教学不应该仅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口语表达和应用。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a4a1b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f.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在首先介绍了小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重点,强调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重要性。
提出了采用趣味化教学法和注重课堂互动与实践的方法。
在提出了提高小学生文言文学习效果的建议,希望通过这些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文言文知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 小学生, 基础知识, 兴趣, 积极性, 趣味化教学法, 课堂互动, 实践, 学习效果, 提高建议1. 引言1.1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制定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基础知识对于小学生学习历史、文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授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故事,从而拓展他们的历史文化视野。
采用趣味化教学法和注重课堂互动与实践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究文言文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正文2.1 小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重点小学生文言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字词的认读与认写:小学生应该熟练掌握文言文中常用的字词,比如“吾”、“汝”、“尔”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课外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读和认写这些字词。
3. 句式的理解与表达:文言文有其独特的句式结构,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句式,比如“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23ddd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8.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地教授文言文,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和教学资源利用三个方面,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选择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至关重要。
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选择适合其接受的文言文篇目。
一般来说,可以选取一些内容简单、情节生动的古文篇目,如《论语》中的孔子言行录、《古文观止》中的小故事等。
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选取与其学习内容相关的古文篇目,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内容选择还要注重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可以适当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古文篇目,如《诗经》中的《关雎》、《周礼》中的《大义》等,通过教学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传承给学生,激发他们对文言文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运用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至关重要。
要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习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文言文的教学。
可以采用讲授、示范、导读、演绎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和表达方式。
要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注重文言文与现代语言文字的连接。
可以通过课文分析、情境对话、语法归纳等方式,将文言文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言文的学习和运用,提高其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资源利用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利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要注重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选取适合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文言文课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整合,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187f2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5.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小学时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时期,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也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文言文的古老、精深和充满挑战性,许多小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本文将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策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1. 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文言文不仅有着严谨的语法结构和古朴的文言表达方式,更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得体。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语言的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涵盖了大量的古代文学名篇。
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开拓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对文言文可能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渗透性。
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系统性,教师要通过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和多层级的讲解,让学生融会贯通。
并且要注重知识的渗透性,将文言文的学习知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文言文的知识。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声读物、配有音频的视频,将古代文言文名篇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通过讲解、示范和多次操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有所感悟。
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意义。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7179d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0.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首先分析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四种教学策略:以诵读为主、注重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巩固和提高。
诵读作为主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理解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而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和巩固提高的教学策略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巩固知识点。
总结了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小学文言文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小学文言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诵读、生活化、兴趣、巩固、提高、发展展望。
1. 引言1.1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是指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策略。
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针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之一。
在小学阶段就应当着手进行文言文的教学,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文言文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由于文言文的古朴、凝练、深刻的特点,适合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2 教学策略一:以诵读为主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意义。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以诵读为主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9d89a1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6.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小学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字的认知和使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由于文言文的特点和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对它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给文言文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采取一些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在语义、词序等方面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和情景模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可以通过讲述古代故事、诗词歌赋等方式,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好奇心,并进一步主动学习。
注重文言文课文的选择和编排。
教师在选择文言文课文时应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结合,选择那些有趣、贴近生活的文言文文章,使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文言文课文的难度,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用词简单明了的篇章,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感知能力。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学生背诵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演讲、朗读、写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感知能力。
通过让学生进行朗读、模仿和创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使用技巧。
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给予他们及时的赞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克服自身的困难和障碍,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达到更好的文言文学习效果。
小学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字的认知和使用能力的目标。
以实际教学为例浅析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以实际教学为例浅析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5e3772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a.png)
以实际教学为例浅析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备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通过实际教学来解决文言文教学中的困难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以实际教学为例,浅析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文言文教学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寓言、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来历和发展历程,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的文言文材料进行教学。
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文言文材料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策略文言文的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文言文的语法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可以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情感。
可以通过分析文言文的常见词语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要领。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文言文阅读练习,让他们不断地进行文言文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演讲、写作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上面是笔者对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一些浅析,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4f121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d.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文言文教学也逐渐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本文中将通过对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探讨,为大家带来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
小学文言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基础。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之前,学生需要对汉字和汉语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在教学之初,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语言基础的复习和巩固。
加强对汉字的书写和认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等。
只有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教学需要重视教材的选择和设计。
教材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
一方面,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教材要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和补充,使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小学文言文教学需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来教授文言文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知识。
小学文言文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它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古代文言文,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进行文言文的改编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文言文教学还需要与时俱进,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教学手段已经不再局限于纸质教材和黑板书写。
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展示并讲解文言文知识,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26e00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3.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文言文基础的重要时期,文言文教学需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从多角度探讨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材料、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故事中的名言警句等,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读音,丰富词汇量,了解字词的意义、用法和搭配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背诵古文、朗读句子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以文代文。
以文代文是指通过引用古文中的表达方式、词语等,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文言文。
小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有限,可以通过教学中使用现代汉语解释古文表达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含义和用法。
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古文,进行解释和阅读,让学生通过现代汉语的理解来理解古文的意思,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教学要强调练习和应用。
学习文言文不仅需要掌握文言文的知识,还需要进行练习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和场景,让学生通过模拟和实践,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文言文秀或文言文写作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文言文运用能力。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ddbc1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1.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文言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种方法与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与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常常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缺乏兴趣。
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通过有趣的故事、适当的比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文言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好奇心。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魅力的古文诗词,或者一些典故故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注重文言文入门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选择一些简单的文言文课文进行教学,注重文言文的入门阶段。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语法规则和阅读技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认知和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注意情景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课文内容。
可以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来呈现文言文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的感染下更好地认识和记忆文言文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文言文的使用场景,并与当下的现代汉语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能力之一。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释注释、背诵诵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词句用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7c349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1.png)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一、引言文言文是汉语言文字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较为复杂,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教授文言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言文的特点出发,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二、文言文的特点及教学挑战1.语言复杂性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比如,文言文的词汇丰富多样,很多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需要学生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和理解。
此外,文言文的句式多采用倒装、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到困惑。
2.文化背景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文学知识。
学生如果缺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就很难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内涵。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言文的文化认知。
3.学习兴趣由于文言文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乏味和枯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1. 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在教学文言文之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解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言文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分析、练习巩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2. 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比如,可以通过唱歌、朗诵、戏剧表演等形式来进行文言文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9d8c43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8.png)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匆匆带过,没有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
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一下课文的背景和意义,快速地解读一下文本,学生跟着读一遍,然后就结束了。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文言文的精髓和内涵,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为了让文言文教学更加有效,更加生动有趣,教师需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把握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文言文。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课外阅读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教师可以将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和生命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三、结语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教师需要正确把握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文本分析,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和生命力,使文言文教学成为一块欣欣向荣的语文教学湿地。
教师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认识不足,缺乏重视,往往将其视为调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例如,在研究《学弈》一文时,有学生读错了句子,但教师只是简单地纠正,没有深入解析,导致其他学生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
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文言文教学,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安排了三次,包括《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和《文言文两则》。
这反映了编者对文言文的重视,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7175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8.png)
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文言文是中文学科中的重要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古代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文言文教学,成为了每个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下面我们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一、教材选择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教材选择至关重要。
目前,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教材可以说是种类丰富,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却是需要教师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课文故事的情节设定,以及文言文的名句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简单的欣赏和理解。
教材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日常生活中去感悟文言文背后的道理和情感。
教材内容要全面,既要有古代文学名著的片段,也要有古代散文的精华,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把握,促进学生对文言文整体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方法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形式多样。
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利用教学游戏、故事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文言文的情景和精神,通过模仿和表演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
可以采用教学结合实践的方法,比如在古文背诵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评价方式小学文言文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在文言文的评价中,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可以采用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文言文教学论文
![小学文言文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0bb3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c.png)
小学文言文教学论文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学习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文的重要语法基础。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和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区别,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拓展语言的视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同时,文言文中充满了诗意和修辞手法,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三、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方法1. 创设情境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例如,可以通过课文中的情节或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比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给学生展示古代文化、历史资料、书法作品等,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加直观和生动。
3. 课外拓展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红楼梦》、《史记》等,拓展自己的阅读面,提高对文言文的兴趣。
4. 注重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朗读和讨论等活动来巩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如朗读比赛、文言文作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1. 设定目标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设定合理的目标。
目标要明确具体,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又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2. 激发兴趣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以通过讲故事、引入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20c54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e.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学科,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中,文言文的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形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引入文言文,并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与理解,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展开论述。
一、了解学生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水平在进行文言文教学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水平。
这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言文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前置课堂调查、小测验等方式收集学生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文言文教学。
二、注重文言文的实用性在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主要以读解为主,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实用性,将文言文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章,如《木兰诗》、《论语》等,通过解读篇章中的典故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促进交流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提升学习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的活动,引导学生扮演古代人物,用文言文进行交流。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互动性,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中的表达方式。
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引导。
例如,组织文言文阅读比赛,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言文作品,进行朗读和解读,展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讲解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故事等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五、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在当前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言文教学。
例如,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文言文的导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现文言文的魅力。
借助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在线文言文阅读和学习,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0ac2c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5.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策略摘要: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与情感道理,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展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
学习文言文,不仅仅能够启蒙学生的智慧,而且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一定的作用与帮助。
特别是在小学中开展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情感的培养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并且要积极的钻研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让学生能够会读,能懂的基础上培养文言文学习思维,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实现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引言在我国中华传统文化领域,文言文作为其中极为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教育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高中的教学活动中,文言文一直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文言文,理解古人的文学内容,体验古人的生活,感悟古人的情感,不但是我们追古溯今的源泉,也是我们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是培养学生中华文明的骄傲与自豪感的重要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与思维的发展关键期,在这一阶段重视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提升知识学习思维的重要方式。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实现文言文教学目的呢?我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重视文本诵读,提高学生的文字审美能力文言文是由简单的文字凝练而成,篇幅短小,但蕴含的知识内容却非常丰富,而且在文言文中会经常出现一些生僻难懂的词语,佶屈聱牙的句子等,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习惯了现代文章的表达方式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具有非常大的难度。
因此,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畏难心理,甚至是抵触心理。
因此,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打消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才能更有效的实现课堂教学目的。
文言文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是文字中的美、独具韵味的韵律更是能够打动学生心。
由此,教师可以从这一入手,对文本进行声情并茂的诵读,渲染情境,并以此为范本,让学生进行模仿诵读,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美好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妆浓抹总相宜——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内容提要】作为祖国文化瑰宝的文言文,语言凝炼,篇幅精悍,文质兼美,已在小学第三学段课文中涉及。
本人在教学中对此作了粗浅的尝试,坚持本真教学,把握语文工具性,同时实施各种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让学生在“淡妆浓抹”的课堂教学中尽享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本真教学工具性教学策略有效性乐趣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教材中已出现了少量的文言文。
虽然文言文语言凝炼,篇幅精悍,意蕴丰厚,文质兼美,但对十一二岁的学生来说,要正确解读,是有一定难度。
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淡妆浓抹”的手段,即坚持本真语文的教学,加强诵读积累,同时实施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与提升,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紧扣文本倡简有效——淡妆美张庆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务本,求实,倡简,有度”的八字方针,其核心就是教学求实、设计有效,即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
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就得坚守本真教学。
在教学中,我由浅入深,架设文意桥梁,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轻轻松松感知课文。
1.扎扎实实读文“言”文言文生涩、拗口、难懂,其朗读难度远远高于现代文。
我们不但要读准确字音,关注其音变,更重要的是正确断句。
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读自然是第一位。
而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
读中体悟,读与文思相生,方能熟读成诵。
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文言文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做到朗读时不掉字、不加字、不结巴、不破读。
首先把好字音关。
无论是课题的引入、作者的介绍,还是生字及个别音变字的认读,都步步到位。
我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及文下的注释提示先试着自读,重点词点拨准音:如这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惟弈秋之为听”、“为是其智弗若与”、“为设果”中多音字“为”的读音确定,“思援弓缴而射之”的“缴”的音变,“曰”与“日”的读音区别等,这些在学生眼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有正确朗读才能正确理解。
其次把好句读关。
学生试读后对文本有一定的认识,在检查课文朗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长句、难读句子进行点拨或示范朗读,必要时划分朗读节奏线,如《学弈》中的“思/援弓缴/而射之”,《伯牙绝弦》中的“伯牙/谓/世/再无知音”,《杨氏之子》中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读得流利,准确把握节奏、轻重音、停顿和语气,掌握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而我将文言文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音调美、声韵美、节奏美与和谐美。
第三指导感情诵读。
读悟相生,由悟生情,以情促读。
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辩斗”时,我启发学生: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怎样的场景?接着就通过语速、语势、节奏的变化,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等多种方式朗读,演绎“辩斗”的场面,加强朗读实践,情、境、美感、韵味自然相生,令人身临其境。
在执教《伯牙绝弦》一文时,我引领学生读出如高山之巍峨、大海之宽广的气魄。
学生激情飞扬,读得有声有色。
引读,对读、循环追读,吟诵表演读、体验读,多种方式的朗读,不仅深化理解,培养语感,更是尊重文本。
最后引导诵读积累。
课标第四学段才出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要求。
第三学段作为铺垫,就要让学生学会读,学会积累优秀诗文。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熟读成诵是读的最高境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丰富语言的积淀,更利于创造性运用。
我常常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背诵了全文,使他们无形中觉得学习文言文一点也不困难。
2.细嚼慢咽明“言”意小学阶段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操,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要指导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并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通过“增、补、删、留、调、换”的方法,疏通文句。
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努力中尝试,在尝试中合作,在合作中点拨,感受“跳一跳摘果子”的快乐。
在教学《杨氏之子》中点拨古今义区别较大的“家禽”一词,巧妙增补和推测:(谁)为(谁)设(什么)果?孔指(什么)给(谁)看,“杨梅是你家的果子”,他为什么这么说呢?“未闻”的“闻”在这儿你认为(听说,用鼻子嗅,消息)哪种意思更合适?不足百字的文本,经此点拨,大意一目了然,再通过“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和“想毕,答曰:‘此是孔家禽’”句子的比较,思维敏捷、幽默机智、不失礼仪的杨氏之子形象呼之欲出。
再如理解了《伯牙绝弦》中的“善”的不同意思和语气词“哉、兮”、重点句“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意思,全文大意就迎刃而解。
教师点拨的应该是通假字、古今义区别较大的词,点拨的是句序有调整、语汇有增删补留等现象的语句,点拨的是用联系上下文推测句意的方法。
学生要熟记古义中比较稳定的词。
文言文的理解过程让每位学生全程耐心、潜心、创造性地参与。
几经指导,学生也渐渐掌握文言文通晓大意的方法,提高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勾画圈点品“文”法每篇文章写作意图各不相同,人教版中的四篇文言文,或感受人物形象的聪慧,或感受朋友间的真挚的友情,或领悟所讲的道理。
字里行间,作者是如何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寄情说理?在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句,勾画圈点写旁注,反复吟诵品情趣。
钟子期何为伯牙知音?子期的联想“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正是伯牙的情操、胸怀与智慧的见证,比喻联想手法运用,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结合,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两个“善哉”不正是子期为伯牙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情不自禁发自肺腑的赞叹?一曲“高山”余音未绝,又一曲“流水”奔腾而来,不正是伯牙为“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而激动、欣喜写照吗?以琴交友,以情感友,每每读此,耳边仿佛琴韵悠扬,令人沉醉其中!一曲“高山流水”成了千古美谈。
然而曲未终人却散,伯牙悲痛欲绝,破琴绝弦,悲壮感人,怎不令读者为之震撼?细细品味,荡气回肠。
潜心吟咏间,不知不觉间你随着文字来到春秋时代。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是文言文凝炼的语句让你的想象驰骋在遥远的时空中,岂不快哉!教《学弈》时,我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文中学弈人不同的学习态度、不同的心理,探究不同的结果,对比体会,直奔中心:学习贵在专心。
全文记叙故事,议论说理,结构清晰。
实实在在地研读欣赏文言文的方法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期盼?“淡汝”,显自然,显本真,简单有效,强化了文言文教学的工具性,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
二、深化文本手段各异——浓抹艳如果说“淡妆”如一弘清泉,滋润孩子们文言文的荒地,让这儿绿意葱茏,那么“浓抹”让这儿繁花似锦,充满生机、奔放和激情。
因为它能有效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深化对文本的感悟与启迪,感受文言文的意境之美。
运用教学机智,实施各种教学策略,调控教学节奏和气氛,激起学习的期待,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进行语文学习,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正是教师对教学唯美的追求。
1.想象补白丰富内涵文言文语言凝炼,文字有深度、有高度,意蕴丰厚,文本空白较多,跳跃度大,为学生自主想象提供宽泛的空间。
想象补白能有效建构文本意境,丰富文本的阅读,拓展文本的宽度和深度,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如《伯牙绝弦》一文在理解“伯牙所弹,钟子期必得之”时有意识地引导运用“伯牙志在,钟子期曰:‘哉,兮若(似、如、犹、)。
’”句式,想象伯牙还可能会弹什么?钟子期又想到什么?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交流、吟诵,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对“善鼓”、“善听”有了更为真切、更为形象的理解,体会到抚琴者用琴声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为走进伯牙“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种痛不欲生的情感世界进行铺垫。
有效的想象补白,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伯牙绝弦》,一曲高山流水的情歌,一曲催人泪下的壮歌,一曲珍惜友情的赞歌。
2.情境再现妙趣横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有差异的,所以对文本的理解具有宽泛性。
通过设计人物对白,续写下文、情境表演、视频再现,既能调动多种感官补充文言文的理解不足,又能再现文本意境,深化文本主题,更能激起阅读兴趣。
在理解《杨氏之子》文本大意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孔君平和小儿不同的心理,进行表演旁白,再创设意境续写下文:某日,孔君平遇杨氏,。
学生兴趣盎然,互动对话,有的竟用文言文续写:某日,孔君平遇杨氏,曰:“汝儿甚惠。
”杨氏惊曰:“何出此言?”孔曰:“吾诣汝不遇,儿为吾设梅果。
吾戏言‘此为君家果。
’儿应声即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此不为聪惠乎?”“过奖过奖,愚儿顽劣。
”揣摩心理,表演续写,让阅读呈现立体性。
学生在阅读中享受,意犹未尽。
3.有效拓展融会贯通语文学习“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将课内习得的方法迁移到课外的学习中,学习才有生命力。
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拓展到课外,不仅让学得的知识得到巩固,又让孩子为有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而愉悦。
当然拓展的内容可以是与文本可直接相关的补充材料,也可是与教材主题相关的或同一出处的浅显文言文,更可以是熟知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等。
课内得法,课外融会贯通,进一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当然在文言文中还可运用故事会、擂台赛、辩论赛、看文绘画、看画会文、分角色表演、音乐动画渲染气氛等各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具活力。
三、注重简朴关注整合——求高效如何在一堂课中处理好“淡妆”和“浓抹”关系,以达最佳效果呢?1.落实基础化淡妆语言文字是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最直接最便捷的媒体,“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要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语文教学关注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实践性,简约不凡。
相对陌生的文言文领域的教学,我们更应注重基础,注重积累,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淡妆”就是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在字词句篇中、在思悟赏辩中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获得情感的陶冶。
2.突破重难宜浓抹“语文教学加强对语文的个性理解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身心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选择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自觉地接近文本,积极地对文本予以高度关注,步步深入,追根寻底。
浓抹在教学重点处、难点突破处,浓抹在课堂高潮处,浓抹在有意无意间,不露凿痕,自然流露。
文言文教学尤其浓抹在语意的理解处,情感的体验处、主题的升华处。
3.淡妆浓抹互融合西施美在天生丽质,“淡妆浓抹”都靓丽。
一堂好课也应该在教学预设计中做到“天生丽质”,有张有弛,有粗有细,有高亢亦有低沉。
只有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淡妆”、“浓抹”自然交融,教者的“浓抹”当是听者眼里的“淡出”,“浓抹”亦“淡妆”,相得益彰!语文如诗般纯情,语文如画般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