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方法及步骤(七)

合集下载

为你讲解如何鉴定字画的真伪

为你讲解如何鉴定字画的真伪

为你讲解如何鉴定字画的真伪书画的鉴定简单的分为几种,一、看。

二、闻。

三、摸。

字画书画的鉴定;1、一件作品,假定它是未带署名的,无论它是真迹也好,伪作也好,可以肯定,它的笔墨风格在表面上却是笔势跌宕而雄强骏快的。

于是,主真者,往往用这些风格特点来作为它是真迹的证据;而主伪者,又往往用“在本质上不符合这些风格特点”来作为它是伪作的证据。

此外如徐悲鸿的马、喜鹊等等,也有如此的情况,除非它的笔墨明显用赵叔孺或江寒汀的风格。

一件伪作,你要想从笔墨风格上说它不是徐悲鸿,非常没有说服力。

同理,真的徐悲鸿,你要想从笔墨风格上说它是徐悲鸿,也是显得缺少说服力的——同样的话,我们也曾听到有人用它们来指证徐氏的伪作为真迹。

字画2、虽然是同样的笔墨风格,但真迹必然自然流畅,没有造作;精妙生动,不是拙劣;浑厚有力,次绝去轻浮……而伪作则反之,如此等等。

能这样,看上去对于笔墨风格的认识更要细致,更深入了,应该可以具有说服力了吧?事实上,并非如此。

米芾的《研山铭》有人说真,有人说假。

说真的,除了指证它的笔墨风格,与米氏的风格吻合无间,更具体地指证它某一字的某一笔如“千钧一发”,非高手如米氏莫能。

说假的,当然不能说它的笔墨风格不是米的风格而是赵佶的风格,而是针锋相对地具体指证上述某字的某一笔简直是拙劣不堪,一高手如米氏,怎么会如此不懂笔法,写出这样的东西来!那么,究竟这一字的这一笔,是如千钧一发的精妙绝伦呢?还是不懂笔法的拙劣不堪?又如,有一位朋友,由一位国家级鉴定家向他推荐而购买了一件潘天寿作品,拿到我那里一同欣赏。

打开后我看假,理由当然不是与潘氏的风格不符,而是笔力轻浮。

朋友却说,该鉴定家表示,潘的笔墨风格以雄强著称,一味霸悍,而此图的笔墨正是极其浑厚有力,非潘莫能。

试想,这笔墨的力轻还是力重?又不能用秤去称量,所以,说它轻,没有说服力,说它重,同样没有说服力,唯一有说服力的,便是说它轻的人有地位,还是说它重的人有地位。

但这样一来,书画鉴定又将从何谈起呢?我当时对这位朋友说,事关数十万元,不是小数目,你可持此画去杭州找潘公凯先生,不要对他说任何人的鉴定意见,由他来决定。

书画的鉴定Microsoft Word 文档

书画的鉴定Microsoft Word 文档

艺术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体现为它的艺术价值,这是专业评估师评估的重点,交换价值就是指市场价格,评估师评出艺术价值之后,按照一定程序测算出交换价值,以此定出市场参考价格。

一个优秀评估师测算出来的市场参考价格,应该接近或等于正常成交价格。

根据自己评估经历,我认为同一位书画家作品之间出现价格差异,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书画作品的价格与作品的大小尺寸有关,同一位书画家的作品有大有小,在拍卖行、画廊、书画店当然售价也就不同。

其二,一个书画家的作品创作大致要经过几个时期,即学习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峰期和衰退期,学习期的作品一般不被人认可,价值较低;成长期风格尚未形成,技法一般,价值也不高;成熟期风格形成、技法娴熟,价值较高,成熟期往往也是高峰期,精品和代表作皆出于此。

根据专家研究分析,一个艺术家一生中的作品代表作占,精品占,一般作品,应酬之作。

近年来的拍卖记录显示,应酬之作仓促潦草,即使是名家所作拍买价格也不高,而同一位艺术家的精品的价格往往是其一般作品的十倍乃至数十倍。

值得强调的是成熟期不等同晚年时期,一般来说是年纪愈大,技巧愈成熟,但这并不表示晚年的作品更好。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艺术家也难免受到社会动荡、家庭波折和个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谢稚柳、陆严少大家都公认他们的早期作品比晚期的更好。

其三,同一位书画家的同等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价格也会不同。

例如,同等作品在经济发达的广州、上海一般高于郑州、合肥,而文化非常发达的北京,同等作品的价格则又会高于上海、广州。

还有各地区喜好有所不同,例如,江浙和上海人喜欢海派、浙派、新金陵画派的东西,他们喜欢收藏吴昌硕、任伯年、陆俨少、黄宾虹、傅抱石、林散之等人的作品,首都和天津人喜欢收藏齐白石、李可染、黄胄等人的东西,广东、港澳人则喜欢“岭南画派”名家的作品。

这种地区性的喜好也必然导致同等作品在不同地区价位的差异。

其四,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年代,因为人们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市场认可的价格往往也大不相同。

书画鉴定的基本方法

书画鉴定的基本方法

书画鉴定的基本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书画鉴定的那些事儿!书画鉴定,就好比是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珍珠,可不能瞎摸瞎撞。

你想想看,一幅书画摆在你面前,那上面的笔墨、色彩、线条,不就像是一个人的表情和神态嘛!咱得学会从这些“表情”里看出门道来。

先来说说看笔墨。

好的笔墨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的招式,干净利落、韵味十足。

要是那笔墨乱糟糟的,拖泥带水,那可就得打个问号啦!这就好比你看到一个人走路歪歪扭扭的,是不是会觉得有点奇怪呀?再瞧瞧那色彩。

鲜艳但不俗气,淡雅但不苍白,这才是高手的水准。

要是那颜色涂得跟大花脸似的,或者黯淡得好像没睡醒,那肯定有问题嘛!这就跟咱穿衣服一样,搭配得好就好看,搭配得乱七八糟可就闹笑话啦。

还有那线条,流畅自然得像山间的溪流,弯弯曲曲却又有着自己的韵律。

如果线条生硬得像根木棍,那能是好作品吗?然后呢,咱们得看看这书画的整体构图。

一幅好的书画,构图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音乐会,有主次、有节奏。

要是乱七八糟的,这里一块那里一块,那不就成了噪音啦?接着说说落款和印章。

这就像是书画的身份证,可不能马虎。

看看那字写得是不是和书画家的风格相符,印章盖得是不是恰到好处。

要是落款歪歪扭扭,印章也模糊不清,那能让人放心吗?咱们还得了解书画家的生平、风格特点。

这就好比你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知道他平时说话做事的风格,那要是冒出个跟他平时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来,你不得怀疑怀疑呀?哎呀,书画鉴定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事儿,得靠咱慢慢积累经验。

就像练功一样,得一点点修炼。

有时候可能会看走眼,那也没关系,吃一堑长一智嘛!你说,要是能准确地鉴定出一幅好书画,那得多有成就感呀!就好像你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那个对的人一样。

而且,这也是对艺术的一种尊重和保护呢,让那些真正的好作品能流传下去,让后人也能欣赏到。

总之啊,书画鉴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只要咱用心去学,多看看、多比较,总有一天咱也能成为鉴定高手!你还别不信,试试就知道啦!。

中国古代字画鉴定的方法

中国古代字画鉴定的方法

中国古代字画鉴定的方法1、古代字画鉴定的主旨:即通过鉴定达到什么目的,作出什么结论。

概括说就是分清真和伪,具体说则包括辨真伪、明是非、评价值三个方面。

辨真伪,即鉴定作品的真与伪,主要对象是有款作品,作者署有名款或钤有印章;明是非,即判定作品属于某代或某人,主要对象是无款作品,画面无作者款印,或后人误定乱题为某代所作;评价值,即全面鉴考一件作品的历史价值、艺术然而,结合存世的实际情况,鉴定结论并非如此简单。

某些有款作品,不是非真即伪,如唐宋时期摹拓、复制的一些古代字画副本,并非有意作假,而是为保存流传,这些水平极高、临仿逼真的摹本,经鉴定虽否定它为真迹,但也不可简单列入伪品,应具体确定其所摹时代,归入此时代真品之列,这已属于明是非。

而有些无款作品,本身就是有意造假,如明清时期一些地区性伪作,虽没有名款,也应归入伪品之列,无必要定时代或作者,这又属于辨真伪。

还有一些作品,如代笔画,款真画假,或画作亲笔、代笔参差,就既有辨真伪又有明是非的问题。

因此,鉴定书画不能简单地一概肯定或否定,应将各种状况一一分辨清楚,揭示其本来面目,方算达到了目的。

2、古代字画鉴定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主要是目鉴和考证两种。

近世随着科技的发展,考古学中已利用14碳来测定文物材质的年代,如陶瓷、青铜(资讯论坛)等,但不适用于书画;利用电脑储存住处来协助鉴定,也尚未付诸实践。

因此,鉴和考仍然是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

“鉴”就是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比较是指实物间的比较,真迹与真迹比,同时代或同一人作品之间相互比,从中寻找共同点;真迹与伪品比,不同时代或不同人作品之间相互比,从中找出相异点。

通过反复比较,就能逐步掌握时代、个人的风格特点。

因此,多看实物,多作比较,是提高“目鉴”水平的关键。

同时,观看、比较实物,不能仅仅停留在直观的感性认识阶段,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通过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某时代、画家、作品本质方面的特征,这样才能在心目中牢固地形成准确鲜明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之“样板”,以此作为以后鉴定的可靠依据,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修正、充实、从而达到更客观科学的认识,目鉴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字画买卖鉴定流程

字画买卖鉴定流程

字画买卖鉴定流程一、字画买卖前的鉴定。

1. 看来源。

- 要是这字画是从某个私人收藏家手里来的,那得先打听打听这个收藏家的名声咋样。

比如说,这个收藏家是那种特别懂行的老行家,那这字画靠谱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要是来源是那种街边小摊贩,还说是从什么神秘渠道搞来的,这时候就得小心啦。

就像找对象,你得知道人家的出身背景嘛。

- 如果是从拍卖会或者正规画廊来的,一般来说会有一定的保障。

不过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毕竟也有不良商家混在里面呢。

2. 观察字画本身。

- 纸张和墨色很重要哦。

老字画的纸张有它独特的质感,摸起来和现代的纸张很不一样。

如果是宣纸,老的宣纸那种纹理和手感是很特别的。

墨色呢,古代的墨和现代的墨在颜色、光泽上也有差别。

比如说,古代的墨经过长时间的氧化,颜色会更沉稳,不会像新墨那么鲜艳刺目。

这就好比看一个人,从他的皮肤质感和气色能看出很多东西呢。

- 画风和笔法也得好好研究。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像齐白石的虾画得活灵活现,他的笔法很简洁又很有韵味。

要是一幅号称是齐白石的画,虾画得歪歪扭扭,笔法也很生疏,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就像你熟悉一个朋友的签名,要是签得不一样,肯定就有猫腻啦。

3. 找专家或者懂行的朋友。

- 有个懂行的朋友在身边就像有个小参谋。

他们可能在这个字画圈里混了很久,见过很多真真假假的东西。

他们能一眼看出一些小细节,比如说某个画家特定时期的印章有什么特点。

专家就更厉害了,不过找专家可不容易,有的专家很忙,而且找专家鉴定可能还得花点钱呢。

但是为了确保字画的真假,这也是很值得的。

就像生病了要找医生,虽然麻烦点,但是能安心呀。

二、字画买卖时的注意事项。

1. 手续要齐全。

- 买卖字画得有个凭证。

如果是从画廊买的,要有正规的发票,上面写清楚字画的名称、作者、尺寸等信息。

要是从私人手里买的,最好也写个简单的协议。

这就像两个人结婚要有结婚证一样,是一种保障。

要是以后有什么纠纷,这些东西就是证据呢。

- 对于字画的传承记录也要关注。

古字画辨别

古字画辨别

古字画辨别字画材质辩伪纸绢是中国书画的载体之一,它对字画鉴定之重要性自不待言。

在字画伪品中,用古纸、古绢作伪毕竟是有限的。

于是,五花八门的纸绢作伪骗术就应运而生,但又很少有人知道它作伪的手段及辩别方法。

本文就此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些辩伪的常识。

纸娟作伪主要包括:做旧色、做旧污、做旧残,现分述如下。

一、做旧色做旧色是指用颜色将纸、绢染成与某原件一致或近似于通常所见的古旧书画之颜色。

做旧色的颜料做旧色常用的颜料是以国画颜料为主。

如藤黄、花青、赭石、胭脂、三青等等,其形制有管状、块状、粉末状。

其特点是透明亲水、不洇色,染出来的色泽比较耐久。

其次是化工颜料,一般用得较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其特点染出来的颜色比较新,容易泛色。

另外,还有用一些土方法,如烟熏,日晒。

用黄蘖、烟叶、茶叶、栀子、橡碗子等煮汁后直接染色。

无论采用哪一种颜料作旧,事先必须经过调色。

如采用国画颜料染之,首先将颜料研调成液态,然后用纱布过滤去除淀屑渣(因为在制作颜料时虽然细度已足,但在颗粒之间有聚合现象)。

之后兑入胶矾溶液便可试染。

如用烟叶等熬汁染色,等待色液冷却之后再试染。

由于用这些原料煮出的色液颜色较单调,根据需要有时还要另加其它颜色,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做旧色的方法1、直染法即将被染的对象平铺在台面上,然后用排笔直接依次从右至左上色。

这种方法适用于吸水性强,薄质纸类。

2、拉染法即用一个与被染对象规格相当的长方形水槽盛上色液。

然后用两手拎着被染对象的两角或上端缓缓从色液中拉出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纸质结实,拉力较强的纸,如皮纸、裱件等。

3、浸染法是针对绢帛而言。

因为绢帛属丝织物,纺织出来的新绢有油。

如在台面上用排笔上色难以挂住,也易皱,所以,置于色液中浸泡稍加揉搓,待数日后取出,可得旧绢色。

如经过胶矾便得旧色熟绢。

4、托染法也是针对绢帛而言,由于绫绢不易挂色,事先托上一层宣纸,后再染色。

色方法同“直染法”。

另外,还有的通过日晒,风吹,使其泛黄,俗称“风化纸”、“风化绢”等等。

中国书画鉴定的方法论

中国书画鉴定的方法论

中国书画鉴定的方法论书画鉴定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学科,旨在辨别、鉴定实物书画作品的真伪、价值以及艺术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书画鉴定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考证法、比对法和审美评价法。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准确判断一幅书画作品的真伪,并评判其艺术价值。

考证法是中国书画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作品所涉及的人物、时代、风格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考证,来确定作品的真实性。

首先,鉴定人员需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包括相关人物的生平、创作时期、社会环境等。

其次,通过对作品的笔触、构图、题材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其与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风格是否相符。

最后,需要通过与已知真迹的比对,进一步确认作品的真伪。

这种方法注重对历史资料和现存作品的分析,可以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比对法是中国书画鉴定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它主要通过与已知真迹的比较来判断作品的真实性。

鉴定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名家的风格特色,通过与这些真迹进行对比,来判断作品所展示的艺术风格是否符合该时期的特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作品的材料、技法等方面与已知真迹的相似性。

这种方法强调对比分析,需要对大量的真迹进行研究和积累,才能准确判断作品的真伪。

审美评价法是中国书画鉴定的另一重要方法。

它通过对作品的艺术性进行评价,来确定其在艺术价值上的地位。

审美评价主要包括对作品的题材、构图、色彩、笔墨等方面的评判。

鉴定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富有敏锐眼光的审美能力,从整体和细节的角度来评判作品的艺术价值。

通过审美评价法,可以准确判断一幅书画作品的创作水平和观赏价值,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鉴定和评定。

在中国书画鉴定的方法论中,考证法、比对法和审美评价法相互交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鉴定体系。

在实际实践中,鉴定人员需要对这些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进行准确的书画鉴定。

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鉴定环节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鉴定结果。

书画做旧方法及鉴定

书画做旧方法及鉴定

书画做旧方法及鉴定书画做旧一般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将纸绢笔墨做旧再做画,一种是先作成字画再整体做旧。

一、纸绢的做旧及鉴定。

色水染旧法:以栀子、红茶染旧法。

用栀子的果实加水煮沸,水呈焦黄色。

红茶(或用古旧破纸等)煮沸后水呈深红色。

将栀子果实水、红茶和古旧破纸水根据所仿书画原作的纸绢色泽适量配兑,或再加以墨水、花青、赭石、藤黄等配兑的水加染。

光照烟熏法:一是用强光长期照射,或用强紫外线光长期照射,以加速纸绢的老化陈旧。

二是用燃烧木柴、稻草所产生的烟熏旧,或长期将纸绢搁置乡村灶间,使之油污烟熏,都会使纸绢变旧。

鉴定:经装裱后的古旧字画在流传过程中表在会自然形成一种包浆,呈光亮平滑、古色古香之味。

而伪作的纸绢必有水渍、无光泽、无包浆且呈黯色,并有细微深浅的色晕。

烟熏光照纸绢者,亦无光泽,熏照色必深浅浓淡不匀,且有烟熏味。

而且,此种做旧纸呈有火气,与古旧真迹相比全无自然古朴之感。

二、笔墨的做旧及鉴定笔无所谓做旧,笔的做旧无非是通过文献资料,对书画作品的分析,研究出被仿古代(或近代)书画家的用笔习惯和用哪种笔,是羊毫,狼毫或兼毫,仿制出一种所谓的旧笔,以期在作伪字画时更好地发挥,达到原有的笔墨效果。

墨的做旧除寻找古旧墨外,亦可利用新墨做旧。

其方法是:在研磨的墨汁中,掺入少量的藤黄,或少许黛青,经反复试验,直到满意的墨彩。

画成后,有的还以香灰掩泽。

鉴别直接用古旧墨仿作的伪作,仅从墨色上鉴别比较难。

最有效的方法,可用细针稍划墨处,可见白痕新色,因表面旧里面新。

而新墨做旧的字画,必呈新鲜亮色,且有火气。

三、整体做旧及鉴定整体做旧就是先完成字画而后再做旧。

其办法是将色水调淡后再加胶矾白芨水,先一扫而过,干后再刷,由淡渐浓,层层刷染,这样反复若干次,直至如旧。

这类做旧,既不跑色,表面也呈平滑光亮,帮一般很难识别。

鉴别的方法一是用针尖划挑,必呈白痕新色。

也可用清水点簇空白处,如渗则纸为旧,如一点也不渗,则是新做,因整体做旧后,若是生纸则已变成熟纸,但此法仅限于写意画法。

五种方法教您怎样辨别书画的真伪

五种方法教您怎样辨别书画的真伪

五种方法教您怎样辨别书画的真伪收藏书画,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鉴别真伪问题,鉴定书画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明白的。

不过也并非传说中的那样高深莫测。

没有特别的窍门,需多看真品、多研究假画里面的门道。

名家字画收藏,需要注意以下五点内容。

一、备些字画工具书书画鉴定,需多学书画这方面的知识,如《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美术大辞典》。

这些工具书可以帮助收藏者查到名家的印章与落款等有关信息。

二、勤作比较鉴定一幅书画的真伪关键在于比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查真伪那就要多做比较。

所以平常的时候,生活中遇到赝品,也可以拿着赝品去与真迹作比较,从中找出作伪的小破绽。

三、看名家原作通过多看名家作品的原貌,从各个途径寻找关于画家成长过程中用的纸墨、用色、印章、笔法、落款这些方面。

四、了解作伪的手法想要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那就需要多学习书画鉴别真伪的知识以及多去了解作伪者的手法。

传统的作伪形式主要有临摹、模仿、改添款等几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现代的高科技越来越发达,赝品仿的越来越逼真。

因此,学习鉴定书画真伪的人要紧跟着市场的发展,因为制作赝品的人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五、请教专业人士收藏书画的行业里有很多专家。

由于书画范围很广,以近现代举例,画坛上分为很多派别:长安画派、金陵画派、海上画派等,每个画派涉及画家有很多人,如果要全面了解这些画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规律是绝不可能的,即使是收藏界里懂行的人一般也只能局限于某一时期的部分画家。

因此,在辨别书画真伪时要有针对性的去请教专家。

注:收藏书画时应多注意,不要给自己带来损失哦!。

怎样鉴定古书画

怎样鉴定古书画

kaleidoscope 万花筒书画鉴定是一门科学,它既要掌握传统鉴定方法,又要了解变化多端的创作手法,必须通过反复实践与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去鱼目而存珍珠。

笔者学习研究古书画鉴定多年,特别是在1994年赴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书画鉴定高级研讨班”的学习与深造,曾得到我国著名古书画鉴定专家启功、刘九庵、傅熹年、杨新诸先生亲自授课,受益匪浅。

现将一点浅薄体会献给读者,只能算作一块敲门砖。

若有不当之处,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一、书画鉴定的几种方法传统书画鉴定方法主要是看书画的本质,也就是通常说的“目鉴”。

“目鉴”就是需要鉴定者对书画作者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包括作者用笔、用墨(用色)、书写习惯、形体结构以及他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等。

当一幅古书画被打开,首先要看书画的“气息”、时代风格,再看作者的落款、印章。

如确定足够年份“气息”好的书画,再仔细研究考证它的风格与作者的用笔习惯、章法构图、款式称谓、年长干支、印章印色、流传题跋、纸、绢、装潢等,最后才能比较客观地决定该书画的真伪与优劣。

书画的时代性,就是在每个时代中,书画都有各自的特殊形式,都有它的来源、师承以及彼此之间的影响等。

例如活跃在清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的功绩是突破了死气沉沉的保守盲从泥古风尚,使画坛恢复了生气。

画的主题是“梅、兰、竹、菊”文人画,而且都是诗、书、画三绝。

他们在各自特点中又包含了革新精神这个共同点,这就是时代风格。

而扬州画派就是从扬州诸画家个别风格的联系中形成的。

一个成熟的书画作者都很重视作品落款的表现方法,并怎样鉴定古书画赵智强清代林则徐所书楷书轴 真迹现藏济南市博物馆编辑|朱慧敏kaleidoscope 万花筒且在其一生中的不同年代又都有不同的特色。

如款式部位的安排等。

上款的称谓更突出时代性,称谓不同,作者的年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也不同。

鉴定书画的原理是唯物辩证的,不能只看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掺杂个人的好恶,而抛开书画本质的先决条件。

名画真迹辨认真伪的方法

名画真迹辨认真伪的方法

名画真迹辨认真伪的方法
辨认名画真伪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用于辨认名画真伪:
1. 专家鉴定:请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专家或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通过观察、研究和比较来判断画作的真伪。

2. 艺术家研究:研究和了解该画作的艺术家。

这包括他们的风格、技巧、创作时期和题材等方面的知识。

比较画作的风格和特征,以确定是否与艺术家的其他作品相符。

3. 材料和技术分析:对画作的材料和技术进行科学分析。

这可能包括使用显微镜、红外线和紫外线摄影、放射性碳测年等方法来研究画作的材料、颜料、绘画技巧和年代等方面的特征。

4. 历史和文献研究:研究与该画作相关的历史记录和文献资料。

这可能包括参考艺术家的档案、展览目录、拍卖记录、出版物和相关专业文献等,以了解画作的历史背景和鉴定其真伪。

5. 比较和对比:与已知真迹进行比较和对比。

了解和研究与该画作风格、主题或时期相似的其他真迹,可以提供有关真伪的线索。

请注意,以上方法和技巧只是辨认名画真伪的一些常规步骤,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准确性。

对于重要的艺术品,最好请专业的艺术鉴定机构或专家进行详细的鉴定工作。

快速鉴定书画藏品真伪的方法

快速鉴定书画藏品真伪的方法

中国收藏鉴定家张祖仁论快速鉴定书画藏品真伪的方法中国书画的鉴别,首先是看书画中的画与字;其次是看作者款题与他人的题跋;第三看作者的印章与他人的印章;最后就是看所用的纸、绢、凌及装裱的形制。

这就是说,要对书画本身进行鉴别,每个方面都不能掉以轻心。

其中,最主要的是书画本身的“画与字”。

张祖仁从以下几种方法来探讨:1、笔法与风格:画与字都是作者用笔、墨、色在纸、绢等上表现的基本艺术单位。

每一个人的笔法都有其特点。

与其他人不同;同一人的笔法,从早年到老年也有变化。

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联系的。

依凭笔法的特点鉴别真伪最为可靠,如果其他人要模仿是很难的。

刻意临摹,必然死板,取其大意又有像原作,同时摹都又有自己的笔法,不易改变,所以作伪者最难的就是笔法。

要鉴别笔法,首先掌握原作者的笔法。

如书法创作中的“晋人尚情、唐人尚法、宁人尚意”就深刻地指出了书法创作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魏晋士大夫追求一种飘逸洒脱、狂放不羁、强调自我的人生境界,因此作品情意昂然,不加雕饰,自然流露。

初唐太平盛世,国力强盛,人们追求一种渴望建功立业、大气磅礴的人生境界,因此作品雄浑刚健、法度森严。

宁人在艺术上向往的是隐逸、达观、超脱的“无我之境”,因此作品有超脱之“心境”。

2、款题与题跋:款是指作者本人在画上所书的名款与题记。

题跋则是其他人题记及其名字。

两者是有区别的。

作伪人也常造假。

对款题与题跋的鉴别,有助于书画鉴别。

张祖仁说题跋,虽然不是作者本人书写,但是也有真伪之别。

有题名的,即称观款。

这是某人看了之后题上一个姓名,也就是对本画进行了鉴定。

还有诗文题跋,其内容有鉴定是非真假的看法,首先是要看他们的“笔法”,另外看其格式是否与当时流行的相同。

同时,对于题跋的内容也要作认真的分析。

原作有时也有错误的。

3、书画上的印章:书画上钤印最早可考的是唐代书法,直到元末才渐渐多起来,明中期以后几乎没有不用印的书画。

例如,唐代孙过庭《书谱序》末行“写记”二字上钤有一印,已模糊不清。

鉴别书画作品的方法

鉴别书画作品的方法

鉴别书画作品的方法鉴别书画作品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1. 观察书画作品的笔法、墨法和结构。

中国书画使用的工具是毛笔,笔法娴熟、执笔有力的书画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墨法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

另外,书法和绘画都有一定的布局和构图要求,这也是鉴别书画的重要依据。

2. 熟记各个时代书画家的个人风格和特点,包括他们的生卒年、书体内容、落款及印章等。

3. 了解绢本和纸本的特点。

绢本和纸本在书画鉴定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例如,晚周帛画和战国帛画及汉墓帛画,均画在细密的单丝织成的绢上。

而汉代纸质纤维粗糙,有时可以见到木丝。

4. 观察书画作品的装潢和印章。

各时代书画装潢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也可以作为辅助的鉴定手段。

同时,中国书画家印章的使用也非常频繁,通过印章也是鉴别书画的一个重要依据。

5. 注意书画作品的题跋。

题跋一般是对作品的鉴赏性文字,以说明书画本身的创作意义。

根据题跋也可以对书画进行一定的鉴别。

6. 从书画的细节中寻找线索。

例如,古画《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建筑、人物服饰等就可以基本判定出画家所描绘的是宋代的社会。

收藏爱好者可以通过翻阅古代文献记录,熟知古代建筑风格、民族服饰特点及典型的生活用具也能为鉴定书画提供重要的辅助依据。

7. 了解书画造假的常见方法。

例如临摹、代笔、凭空臆造、拼接、改款、修改作画时间等,以便在鉴别时能够更加警惕和细心。

8. 掌握书画的保存方法。

适当的挂展和除尘,控制好书画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要有专门的书画保存箱保存(密封性好,保存环境相对稳定)。

总之,鉴别书画作品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包括书画本身的特点、作者的背景和风格、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等。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字画鉴定方法

字画鉴定方法

字画鉴定方法字画鉴定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准确的鉴定。

在字画鉴定中,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一幅字画的真伪和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字画鉴定的方法。

一、字画的材质字画的材质是鉴定字画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画的材质包括纸张、墨汁、颜料、笔触等。

在鉴定字画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字画的材质,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

例如,古代的字画多使用宣纸,而现代的字画则多使用普通纸张。

古代的墨汁多为天然植物染料,而现代的墨汁则多为化学合成染料。

因此,通过观察字画的材质,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字画的真伪和历史时期。

二、字画的风格字画的风格也是鉴定字画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画的风格包括笔法、构图、色彩等方面。

在鉴定字画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字画的风格,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

例如,古代的字画多使用工笔画法,而现代的字画则多使用写意画法。

古代的字画多注重构图和色彩的和谐,而现代的字画则多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

因此,通过观察字画的风格,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字画的真伪和历史时期。

三、字画的印章字画的印章也是鉴定字画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画的印章包括作者印、收藏印、鉴定印等。

在鉴定字画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字画的印章,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

例如,古代的字画多使用方印或圆印,而现代的字画则多使用方章或圆章。

古代的字画多有收藏家的印章,而现代的字画则多有鉴定机构的印章。

因此,通过观察字画的印章,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字画的真伪和历史时期。

四、字画的题跋字画的题跋也是鉴定字画真伪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画的题跋包括作者的题诗、题字、题画等。

在鉴定字画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字画的题跋,判断其是否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

例如,古代的字画多有作者的题诗或题字,而现代的字画则多有收藏家或鉴定机构的题跋。

古代的字画多注重文学和艺术的结合,而现代的字画则多注重个人情感和思想。

因此,通过阅读字画的题跋,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字画的真伪和历史时期。

古书画鉴定具体步骤

古书画鉴定具体步骤

古书画鉴定具体步骤导读:古书画鉴定这门学问,很多人都需要懂得。

首先是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因为历代书画作品,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最富,并且还将把出土和传世文物尽可能地收藏起来,保护起来。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一)古书画鉴定这门学问,很多人都需要懂得。

首先是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因为历代书画作品,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最富,并且还将把出土和传世文物尽可能地收藏起来,保护起来,以服务社会。

如果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懂书画鉴定,遇到古字画,其真伪、优劣不辨,随它遼瞭乱玉,鱼目混珠,一来使至宝变为废纸,殊觉可惜;二来不能为书画爱好者和美术工作者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方便,三来光藏而不知鉴别,犹瞽之辨色,聋之听音,为有识者所笑。

这样博物馆和图书馆也就起不到保护文物、利用文物服务社会的作用。

其次是文史研究工作者。

历代流传下的书画作品中,有许多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为研究历代社会生活和文物典章制度,是珍贵的生动形象的历史资料。

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内清质以昭明”的透光铜镜,是西汉中晚期物品,光线照射镜面时,纹饰相应,将铜镜正背面的花纹清晰地反映到对面墙壁上。

这种精工绝艺和包含着的科学原理,令人惊叹不已。

同时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发现近千处,除描写死者的生平事略外,题材内容十分广泛。

有古代的神话和历史故事,如伏羲、女娲、神农、古圣先贤、孝子和贞节妇女的故事;有雷公、雨师、风伯、北斗、织女,以及楼台亭阁、舟车人马等。

武氏祠里就有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穆王见王母”、“狗咬赵盾”等故事画。

四川成都发现的画像砖有“弋射”、“收获”,描写了水边射雁和割稻的情景;“市井”描写了盐的生产过程,等等。

但是,要利用这些资料,就必须首先别伪求真。

否则,所凭藉的资料若属虚伪,则研究出来的结果当然也随之而虚伪,其研究的工作便算白费了。

收藏家若不懂字画的鉴别,则会花大价钱买赝品。

掠贩家若不知晓字画的鉴别,则不知谁贵谁赚,就达不到唯利是图的目的。

书画作品保真鉴定方法

书画作品保真鉴定方法

书画作品保真鉴定方法书画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常常具有不菲的经济价值。

然而,市场上鱼龙混杂,赝品层出不穷,给收藏家和爱好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掌握书画作品保真鉴定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纸张和绢帛入手纸张和绢帛是书画作品的重要载体,其材质和年代特征往往能为鉴定提供关键线索。

古代书画作品所使用的纸张和绢帛在质地、纹理和色泽上都有独特之处。

例如,宋代的绢帛质地细密,纹理均匀;元代的纸张则较为粗糙,纤维较粗。

而现代的仿制品往往难以完全还原这些特点。

通过观察纸张和绢帛的纤维结构、厚度、光泽度以及老化程度等,可以初步判断作品的年代和真伪。

同时,还需要注意纸张和绢帛的装裱情况。

原装裱的作品往往更具可信度,而后期重新装裱的作品则需要更加谨慎地鉴定。

二、研究笔墨技法笔墨是书画家表达情感和展现技艺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书画家有着各自独特的笔墨风格。

观察线条的质量是鉴定的重要环节。

真正的书画大家笔下的线条流畅、有力,富有变化和节奏感。

比如,齐白石的虾须线条,细而有力,灵动自然;徐悲鸿的骏马线条,刚劲挺拔,气势磅礴。

而赝品的线条往往显得生硬、呆板,缺乏神韵。

墨色的运用也是关键。

好的作品墨色层次丰富,浓淡干湿恰到好处。

如黄宾虹的山水画,墨色浑厚华滋,韵味无穷。

而仿制品的墨色常常单一,缺乏层次感和变化。

此外,书画家的笔法和用墨习惯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熟悉书画家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辨真伪。

三、审视款识和印章款识和印章是书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首先,要观察款识的字体、书写风格和排列方式。

古代书画家的款识往往具有独特的书法风格,与他们平时的书法作品相一致。

比如,王羲之的书法风格飘逸洒脱,其款识也体现了这种特点。

印章的真伪同样重要。

印章的材质、印文的刀法、印泥的色泽等都需要仔细研究。

真正的古印章材质精良,刀法娴熟,印泥色泽自然。

而现代仿制的印章往往在这些方面存在破绽。

中国画的鉴定方法

中国画的鉴定方法

中国画的鉴定方法
中国画的鉴定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绘画技法:中国画有多种绘画技法,如写意、工笔、水墨等。

通过观察作品的线条、笔法、色彩运用等,可以初步判断画作所使用的技法。

2. 画面构图:观察画作的整体布局、形象安排、透视关系等。

中国画追求虚实结合,常常采用中轴线对称构图或黄金分割构图等方式。

3. 气韵生动:中国画注重表现对象的气韵和灵动感。

通过观察画作的动态变化、生动形象、气势磅礴等,判断画作是否有传神之处。

4. 作者的风格:每位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通过比对画作与已知作者的风格特征,可以初步推测画作的作者。

5. 作品的年代:通过比对画作的题跋、印章、款识等与已知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画作的年代。

6. 用料和技术:中国画使用的纸张、颜料、墨汁等材料和采用的绘画技术都会对作品的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观察画作的纸质、颜料使用和运笔技巧等,可以判断画作的真伪和年代。

此外,鉴定中国画还需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画的艺术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找到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进行鉴定。

鉴定字画真假的方法

鉴定字画真假的方法

鉴定字画真假的方法嘿,你问鉴定字画真假的方法啊?那咱就来唠唠。

鉴定字画真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呢。

先从纸张说起吧。

真的老字画,那纸张可有讲究了。

年代久的纸张会有点泛黄,摸起来的质感也不一样。

要是新纸做旧的,那仔细看还是能看出破绽的。

比如颜色可能不自然,摸起来也没那种岁月的感觉。

就像人穿了件假的旧衣服,怎么看都有点别扭。

再看看墨迹。

真正的好字画,墨迹是有层次感的。

墨色会有浓淡变化,而且不会晕染得乱七八糟。

要是假的,可能墨色就很单一,或者晕染得很奇怪。

就像画画的时候,好的画家能画出有立体感的画,而假画就显得很平面。

还有落款和印章。

这也是很重要的地方。

真的落款和印章会很清晰,而且字体也有特点。

要是假的,可能字体就很生硬,或者印章的颜色也不对。

就像签名一样,每个人的签名都有自己的风格,假的签名很容易被看出来。

另外呢,可以看看画风。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要是一幅画的画风跟那个画家平时的风格不一样,那就得怀疑一下了。

就像一个人突然换了一种说话的语气,你肯定会觉得奇怪吧。

咱举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他特别喜欢字画,有一次在一个小市场上看到一幅画,卖家说是真的古董画。

他一开始觉得挺像真的,但是仔细一看,纸张的颜色太均匀了,不像是自然泛黄的。

而且墨迹也很平淡,没有层次感。

再看落款,字体也很不自然。

他就觉得这画肯定是假的。

后来他找了个懂行的人一看,果然是假画。

从那以后啊,他再看字画就更小心了,知道了要从纸张、墨迹、落款、印章和画风这些方面去鉴定真假。

所以啊,鉴定字画真假得仔细观察,多方面考虑。

这样才能避免买到假的字画。

书画的鉴定方法

书画的鉴定方法

书画的鉴定方法书画收藏投资既是一个收益高,也是一个风险大的投资。

为了避免造成投资的损失,收藏者必须具备较深的鉴别知识。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书画赝品的鉴定方法:1、书画家的艺术风格。

一个书画家长年累月所形成的笔法习惯,无论其作品题材如何变化,总能看到他的笔法轨迹和风格特征。

所以要熟悉主要书画名家的艺术气质、师承渊源、作品境界以及创作笔法、用墨用色等独特之处,这样尽管一些伪冒品极其相似,仔细端详也能看出破绽。

因此,了解和掌握书画大师的艺术风格和特征有利于辨别真伪。

2、书画的时代风格。

书画作为文化艺术,既有其自身的积累和师承,也有自己发展的历史,是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物质条件及生活习俗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时代的绘画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如果一幅绘画不符合时代特点,那很可能是赝品。

以花鸟画为例,五代、北宋以后才有写意的花鸟画,而五代、北宋时花鸟画着重写生;如一幅标明唐代的写意花鸟画,那肯定就是假货。

因此,符不符合书画的时代风格,是鉴别真伪的关键。

3、书画的落款和印章。

书画作伪者常常利用无款字画或残破字画,在落款和印章上做手脚,有的伪造签名,有的伪造印章。

对签名真伪的鉴别,一是从笔法和书法功力上辨认。

二是从书画家名、字签署习惯上辨认。

对印章的鉴别也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看印章。

不同时代印章的形状、刻法、篆文以及印章的用料质地多有不同。

如宋代印章以铜、玉居多;元代印章质料有木、铜、玉、石;明代中后期印章质料以石质居多。

二是看印泥。

元代以后印泥是以油调朱而成;而宋代以前多用水印,以水调朱,南宋以后至元代也有用蜜调朱的。

调治方法不同,印迹颜色也不同,以此可发现破绽,辨别真伪。

另外,也要注意落款年月与作者出生年月是否相符,与事实有无出入。

4、画纸画绢。

书画所用的纸和绢,因朝代不同也有所不同。

隋、唐、五代都用麻纸,北宋时期用树皮造纸。

宋、元所织的绢无论精细、色度都有差别;而一些朝代的造纸用料也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画鉴定方法及步骤(七)
什么是时代风格呢?就是在一定时代的书画家,除了他个人风格外,都反映着这一时期的统一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这一时期的时代风格。

如清朝初期、中期以及末期的字画分别具有各时期的统一基本特征。

不管是大写意和工笔以及山水、人物、花鸟等都一样。

中国幅员这样广大,但不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区的距离如此遥远也都是这样。

个人风格、流派风格、地区风格、民族风格以及任何体裁都受着时代的局限,也就是都反映着时代精神。

任何书画家,不管他是临张三或摹李四,但谁也逃不出时代的局限,这一点是绝对肯定的。

如清末上海画家任情挥洒,北京画家的规规矩矩,在个人风格和地区风格上可以说相距很远,但一看便知都是清末时期绘画,这就是他们在作品上都反映着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就是时代风格。

鉴别字画时,时代风格是最重要的旁证。

所以富于鉴别经验的人,首先要注意时代风格,否则要把元朝的画看成是唐代的,把清朝的画看成是宋朝的。

不过在两个朝代更替时期的时代风格是很难看出来的。

如唐末五代初,五代末北宋初,南宋末元初,明末清初的时代风格就是如此。

因每个朝代的更换,总有前一朝代的书画进入后一朝代,也就很自然的会影响后一朝代的书画风格。

并且后一朝代的政治和经济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
变的,就是改变了,也不能立即反映到书画上来。

每个朝代的更换都是这样,不过时间有长短的不同就是了。

认识时代风格,比认识其它问题难一些,因为时代风格就表现在这一个时代的不同地区、不同的个人的极端复杂的作品上。

中国幅员这样辽阔,同一时代的画家又很多,这些画家所处的地区以及每个画家的阶级、社会地位、师承和用笔方法、思想情感等都有所不同。

但无论写意和工笔,用墨和设色以及种种体裁和题材有多么大的差别,但谁也逃不出时代的局限。

这种时代局限性,就是时代精神。

这种时代精神反映在绘画上,就是时代风格,这又是比较容易认识的一面。

时代风格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这是无可怀疑的,并且就存在于字画的本身上。

(三)韵味韵味也叫气韵、神韵,现在人们往往简单的称之为“味儿”。

在鉴别时基本上根据韵味的薄厚来判断好坏真假和规定一幅画的价值高低。

韵味也是很具体地表现在字画的本身上,也就是表现在笔墨上,并且是鉴别真假的重要的根据。

那么韵味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过去有一句话“以形似之外求其画”。

绘画是一种形象语言,通过绘画形象来说明问题,若在形似之外哪里还有画呢?这里说的是形似之外求其画的这个“画”字,就是指的韵味。

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对于韵味解释得很多,大都是玄乎其玄,若用现在话来说很简单、韵味就是艺术性。

从前论画
书籍中还没有艺术性这种名词,谈论绘画的好坏,总是说笔墨的好坏。

笔墨的好坏,并不决定于用笔的生熟、快慢、粗细以及繁简等,而是取决于味的厚薄和有无。

对一幅画的艺术性来说,应从整体看,包括形象的塑造和构图设色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看对主题思想是否很鲜明、很生动、很突出的表现了出来。

而国画却单提笔墨,笔墨的好坏又决定于韵味的厚薄,当然其它方面也应注意,不过远不如对笔墨和味儿的重视,而韵味的有无和薄厚,就表现在笔墨上。

国画用笔墨和韵味代表艺术性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国画是用线条勾出形象,因此对线的画法就必须提出高标准严要求。

要求绘画上的线和书法相同,所以就提出了书画用笔相同和书画同源等理论。

并创造了用单一的墨色搞创作——水墨画。

这点在世界画坛上是很独特的。

对线的要求除轻重、疾徐、曲折、顿挫以及墨的浓淡、干湿种种复杂变化外,更主要的就是要有韵味,通常也叫笔墨趣味。

但笔墨上的韵味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据记载吴道子画佛头上的圆光都不用圆规,总是用手拿着笔,把胳膊一抡就画出圆光来,这样画的线就活,就有韵味。

韵味要表现在一幅画的各个方面,对一幅画意境的要求也是如此。

一幅画的意境要含蓄,要有诗意,并要诗情画意相结合。

唐朝王维尝有诗云:“诗中有画画中诗,诗思入神画更奇。

”苏东坡也说:“吟摩诰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诰之画,画中有诗。

”宋朝人还进
一步提出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相表里”等主张。

对意境的这种要求,就是画要含蓄,看完后要有回味的余地,一幅画没有些微的画外余意,使人看完后立即忘掉,这种画就不是好画,就没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最后再谈谈题款和钤印的韵味。

绘画是用色彩或单色在纸、绢、布等平面上造型的一种艺术,不像综合性的戏剧那样,能曲折细致地表达内在的思想与情节。

绘画的这种局限性,往往需要用文字来作补充说明。

世界上的绘画大多有画题,这画题亦就是一幅画最简略的说明。

此外往往还有署名及创作年月。

然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点,是西方绘画的画题,往往题写在画幅之外,而中国绘画,则往往题写在画幅之内。

不仅在画幅中写上画题,还逐渐发展到题诗题、文跋以及画面的种种说明。

同时为便于查考,都题上作者名字和作画年月。

印章也从名印发展到闲章。

中国绘画的题款,不仅能起到点题及说明的作用,而且能起到丰富画面的意趣,加深画的意境,启发观众的想象,增加画中文学和历史的趣味等作用。

中国的诗文、书法、印章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中国绘画熔诗书画印于一炉,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绘画在艺术性上的广度与深度。

另一方面题款和印章在画面布局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在唐宋以后,如倪云林、残道人、石涛和尚、吴昌硕等画家往往用长篇题款、多处款,或正揩、或汉隶、或古篆,随笔成致。

或长行直下,使画面上增加生气;
或栏住画幅的边缘,使布局紧凑;或补充空虚,使画面平衡;或弥补散漫,增加交叉疏密的变化等等。

故往往能在不甚妥的布局上,一经题款成一幅精彩的作品,使布局发生无限巧妙的意味。

又中国的绘画,种类形式繁多,种类则有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梅兰、竹石等等;形式则有工笔、写意、水墨、重彩、双勾、没骨、白描、浅终以及兼工带写,等等。

因种类形式不同,画面上亦呈现各种风貌与格调。

工整着色的人物、山水、花卉,宜于题写工致的小楷,须整齐而有法则。

工整的白描人物,白描花卉,也是工致的小楷为宜。

如不长于工整的小楷,题写小篆书或小隶书亦可。

兼工带写的山水人物以及工兼带写的浅绛山水,以题写小行楷为适合。

但字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

写意的着色山水、花卉和人物,宜于题写稍大的行楷或草书,须随便得宜,自然而有矩度。

不工行草,题写稍大的篆、隶也可。

大写的人物、山水、花卉以及梅、竹、兰、石等,宜于大行、大草或篆、隶,如行云流水,行其所不能不行,止其所不能不止,恰到好处,方为得体。

要做到此点,确实有困难,不但在书法上要有大功力,而且要在题款经验上有高度的熟练手法,方可做到。

又画上所画的意趣,如系大气磅礴者,题款的书法,亦须大气磅礴。

如系质朴古拙者,亦须质朴古拙,方能谐合、统一。

题款的字,比较密为宜。

即字与字须较密,行与行亦须较密。

不宜过高过低,如《小山画谱》所说:“如有当抬写处,只
宜平抬”,这就是古画中一般的题写办法。

款的题法,可说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关于这方面的形式美,可多看古名家的款识,多比较,多研究,自然能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收获。

然而作伪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方面的常识,往往会露马脚的。

古代的书画家们,在书写完一幅字或画完一幅画后,须题款,款题毕,然后再钤盖图章。

开始钤盖图章时,原与签题作者姓名的作用相同:表明自己的创作权。

众所周知,我国绘画上的底色,向来是用白色,到现在还是这样。

又我国的绘画,一直以墨色为主,颜色为辅。

至唐代以后,尤重墨色,致使画家有以水墨为上的总倾向。

纸、绢、帛尚白,墨尚黑,印章尚红,于是书画家们才发现图章的色彩,系深红有刺激力的朱砂,这种色彩,常能因对比的关系,极有力地提起全画面的精神。

因此印章的大小,印文的疏密,以及印章形式的方圆,镌刻的精雅粗拙,印色的鲜明暗淡等等,无不与画面上发生直接的关系。

故《溪山卧游录》说:图章必期精雅,印色务取鲜洁,画非借此增重,而一有不精,俱足为白壁之服。

古人名款下用章,往往用两方,一方字章,多刻朱文,红色较轻,一万名章,多白文,红色较重。

章面大小相同。

钤盖时,往往名章在上,字章在下。

这种用法,一则两章面积大小相同,同时并用,殊觉呆板而少变化。

《松壶画忆》
云:“印章最忌二方作对”,即是此意。

二则书画是坚挂着看的,印章以上轻下重为适目,红色较重的白文印在上,红色较轻的朱文印在下,使人觉得有头重脚轻的毛病。

横题式的款,每行字数总不很多,名下盖章,往往只一方已够,至多则用二方。

直题式款每行字数较多,直行长,故钤盖印章,依行势的拖长,往往可用两方,也有多至三方、四方的。

三章中,第一方可用圆章,或长方意;第二方可用长方章,或圆章,小方章;第三章可用正方章。

下章稍大,中章上章稍小,朱文白文,也须要作适当的配合。

三章钤盖一直线上,须正直,每方的距离,以稍大为宜。

印章的大小,应与款字大小成比例,或小于款字。

清孔衍栻《石村画决》说:“用图章,宁小勿大”。

然八大山人所作的画,往往画材简略,却有大于款字甚多的图章相配。

此又一例,不能全以“宁小勿大”四字去范围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