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第六章 转矩流变仪
Chapter6流变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解读
存在原因: 物料经历强烈拉伸和剪切流动, 牛顿流体:∆pent很小,忽略不计
贮存、消耗了部分能量
粘弹性流体:必须考虑因弹性形变导致的压力损失
8
修正方法:
毛细管流变仪
e0为Bagley修正因子
压力梯度:
完全发展区 管壁上的剪切应力:
9
毛细管流变仪
确定e0的实验方法
同一体积流量
长径比不同
横向截距 LB /D = e0 /2
rr r
0
0
0 zzr
动量方程在r 方向上可以简化为
积分并简化得
d drprrdd rr rV r2rrr
r R r r K r K R 1 N 1 K 1 1 r 2
38
旋转流变仪
测量系统的选择
39
旋转流变仪
40
旋转流变仪
测量模式的选择
107
Viscosity [Pa.s]
1、从锥板的测量结果可得第一法向应力差:
N1 1122 2RFcc2pp
2、从平行板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法向应力差:
N1RN2R2R Fp p 2p p11 2d dlln nF p Rp
35
旋转流变仪
同轴圆筒
1、基本结构
R KR
V
L
同轴圆筒流变仪的示意图
内筒静止
KKR R
R
同轴圆筒间的流动
而后者是匀速运动
6
毛细管流变仪
物料在毛细管中流动的三区域: 入口区、完全发展区、出口区
L: 毛细管总长 p1 :柱塞杆对聚合物熔体施加的压力 p0 :大气压 pe :出口处熔体压力
7
毛细管流变仪
完全发展区的流场分析
转矩流变仪的工作原理
转矩流变仪的工作原理转矩流变仪是一种测试材料流变性能的仪器,主要用于测试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性,例如塑料、橡胶、涂料、纺织品等。
本文将对转矩流变仪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概述转矩流变仪测量的是所测试物质的流变性能。
所谓流变性能,指的是物质在受到外力(如剪切力、扭转力等)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不同材料在受到不同外力时,其变形特性表现不同,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流变测试方法和仪器。
转矩流变仪主要通过旋转扭转试样来测量流变性能,同时可以测量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流体阻力力、压缩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
该仪器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纺织品等材料的研究和生产中,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二、结构和工作原理转矩流变仪的主要结构包括电机、传动装置、拉伸装置、刻度盘、显示和控制系统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各部分组成。
1、电机及传动装置转矩流变仪使用电机驱动扭矩盘旋转,使得试样受到扭矩作用,从而改变材料的形状。
电机的转速也是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根据需要调节。
传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扭矩盘之间的传动系统,主要由带动皮带、齿轮和轴承等组成。
这些部件既要保证工作顺畅,又要保证传动精度和稳定性,以减小误差。
2、拉伸装置拉伸装置是用来夹住样品并施加相应的载荷的。
其主要部分是夹具,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夹具。
夹具的设计要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测试物质,并且能够确保试样与扭矩盘之间的离心力被最小化。
3、刻度盘刻度盘用于显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变形情况。
它是用来记录扭矩盘的扭转角度,并输出其相关数据。
通常情况下,一次测试需要记录多个数据点,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4、显示和控制系统转矩流变仪的显示和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用来记录测试中产生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所需要的形式,包括数字化和图形化输出。
控制系统则控制测试的过程,包括测试条件、采集方式、数据处理等。
三、应用范围1、塑料制品生产。
06 第六章 转矩流变仪
转矩流变仪是一种多功能、 积木式流变测量仪, 通过记录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对转子或螺 杆产生的反扭矩以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可研究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分散性能、 流动行为及 结构变化(交联、热稳定性等),同时也可作为生产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由于转矩流变仪与 实际生产设备(密炼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结构类似,且物料用量少,所以可 在实验室中模拟混炼、挤出等工艺过程,特别适宜于生产配方和工艺条件的优选。 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部分: 微机控制系统, 用于实验参数的设置及实验结果 的显示;机电驱动系统,用于控制实验温度、转子速度、压力,并可记录温度、压力和转矩 随时间的变化;可更换的实验部件,一般根据需要配备密闭式混合器或螺杆挤出器。 密闭式混合器(图 6-1)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密炼机,由一个“∞”字型的可拆卸混合室和 一对以不同转速、相向旋转的转子组成。在混合室内,转子相向旋转,对物料施加剪切,使 物料在混合室内被强制混合;两个转子的速度不同,在其间隙中发生分散性混合。
∆E -1 T + n ln N R
(6-3)
显然,根据系统自动记录的转矩 M、温度 T 和转速 N,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可得到∆E 和 n、 K′。但困难在于常数 K、C1、C2 无法确定。 6-2.2 温度补偿转矩 物料在混炼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导致物料温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对高聚物而言,其 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导致转矩下降。因此,应当对温度效应进行补偿。通常可采用 Arrhenuius 公式获得温度补偿转矩:
转速 N 为常量,因此上式两边积分可得
EM =
(6-9)
其中 MT 为总转矩,可由系统自动积分得到。 定义比机械能为机械能与物料重量的比值:
ES =
第三部分 第六章 流变学测量学
第一节 毛细管流变仪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 完全发展区的流场分析
运动方程及剪切应力的计算
r (p) rz 2l
在管壁上的剪切应力
R rz ,max
R(p) 2l
l
rz
在管轴上的剪切应力
rz 0
r
第一节 毛细管流变仪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 完全发展区的流场分析
R
4Q 4 D 3 3 R R
对积分上限R求导
R
0
2d
dD 4R 12 R 2 4 d d R R R 0
第一节 毛细管流变仪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 完全发展区的流场分析
剪切速率的计算,Rabinowich-Mooney公式
dD 4R 12 R 2 4 d d R R R 0
其中根据测量原理不同又可分为恒速型(测压力)和恒压型
(测流速)两种。通常的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多为恒速型;塑料工 业中常用的熔融指数仪属恒压型毛细管流变仪的一种。
转子型流变仪
根据转子几何构造的不同又分为锥-板型、平行板型、同轴 圆筒型等。橡胶工业中常用的门尼粘度计可归为一种改造的转子
型流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五章 流变测量学
r 2l
P
R R 2l
r R
P
r2 R2
R
R
R
2 2
d
dr
R Q 3 R
3
R
0
2d
R
第一节 毛细管流变仪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 完全发展区的流场分析
剪切速率的计算,Rabinowich-Mooney公式
转矩流变仪实验
转矩流变仪实验实验一转矩流变仪实验1. 实验重点和难点1.1 了解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范围;1.2 熟悉转矩流变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1.3 掌握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原理物料被加到混炼室中,受到两个转子所施加的作用力,使物料在转子与室壁间进行混炼剪切,物料对转子凸棱施加反作用力,这个力由测力传感器测量,在经过机械分级的杠杆和)读数。
其转矩值的大小反应了物料黏度的大小。
臂转换成转矩值的单位牛顿?米(N m通过热电偶对转子温度的控制,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物料的黏度。
转矩数据与材料的粘度直接有关,但它不是绝对数据。
绝对粘度只有在稳定的剪切速率下才能测得,在加工状态下材料是非牛顿流体,流动是非常复杂的湍流,有径向的流动也有轴向的流动,因此不可能将扭矩数据与绝对粘度对应起来。
但这种相对数据能提供聚合物材料的有关加工性能的重要信息,这种信息是绝对法的流变仪得不到的。
因此,实际上相对和绝对法的流变仪是互相协同的。
从转矩流变仪可以得到在设定温度和转速(平均剪切速率)下扭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常称为“扭矩谱”,除此之外,还可同时得到温度曲线、压力曲线等信息。
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转速下进行测定,可以了解加工性能与温度、剪切速度的关系。
转矩流变仪在共混物性能研究方面应用最为广泛。
转矩流变仪可以用来研究热塑性材料的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流动和固化行为。
图1为一般物料的转矩流变曲线,但有些样品没有AB段。
各段意义分别如下。
OA:在给定温度和转速下,物料开始粘连,转矩上升到A点。
AB:受转矩旋转作用,物料很快被压实(赶气),转矩下降到B 点(有的样品没有AB 段)。
BC:物料在热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开始塑化(软化或熔融),物料即由粘连转向塑化,转矩上升C点。
CD:物料在混合器中塑化,逐渐均匀。
达到平衡,转矩下降到D。
DE:维持恒定转矩,物料平衡阶段(至少在90s以上)。
E以后:继续延长塑化时间,导致物料发生分解、交联、固化,使转矩上升或下降。
转矩流变仪工作原理
转矩流变仪工作原理
转矩流变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研究材料的流变特性。
其工作原理可以描述如下:
1. 电动驱动:转矩流变仪通常由电机驱动转子旋转。
电动机提供转矩以使转子旋转,并通过外部传感器监测转矩的大小。
2. 试样夹持:试样被夹持在转子上,使其旋转时产生扭矩。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粘弹变形:当试样受到扭矩作用时,其内部分子间会发生滑动、延伸或变形,产生粘弹性变化。
这些变化会通过夹持在试样上的传感器被探测到。
4. 转矩测量:转矩流变仪会测量试样所承受的转矩大小。
这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如动态测力传感器或压电传感器来实现。
5. 变形测量:除了转矩,转矩流变仪还可以同时测量试样的变形。
这可以通过安装在试样上的应变计、位移传感器或光学变形仪等设备来实现。
6. 数据分析:通过测量转矩和变形的数据,可以计算材料的流变特性。
在进行实验前,通常需要先设置实验参数,如温度、转速、高斯等,以便获取准确的数据。
总之,转矩流变仪通过测量试样所承受的转矩和变形,来研究
材料的流变特性。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材料的粘弹性、塑性和流动性等性质。
转矩流变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流变仪操作规程
转矩流变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流变仪操作规程转矩流变仪是讨论材料的流动、塑化、热、剪切稳定性的理想设备,该流变仪供应了更接近于实际加工的动态测量方法,可以在仿佛实际加工的情况下,连续、精准牢靠地对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测定,如多组份物料的混合、热固性树脂的交联固化、弹性体的硫化,材料的动态稳定性以及螺杆转速对体系加工性能的影响等。
一、开机步骤1.依据试验类型或试验目的选择安装试验平台(混炼器或挤出机)。
连接热传感器及加热电源接口。
2.合上总电源开启电脑,运行流变仪掌控平台软件,选择正的确验平台。
3.选中或取消相应的测量及掌控。
混炼器平台需选中T1、T2、T3、Tm、Tq 及 Sp并取消T4 P;毛细管模具的挤出机而言,需选中全部8个选项。
4、点击“启动通讯”按钮启动通讯,设定试验温度及输出转速。
对于混炼器平台,3个区的正确温度设置应当是一致的。
对于挤出机平台,4个区的温度设置应由低到高,各区之间的温度差应尽量限制在30℃以下,否则流变仪可能很难将温度掌控平稳。
5、设定值后,点击“启动加热”按钮使流变仪开始加热。
6、当流变仪加热到设定温度并平稳后,点击“启动电机”按钮启动电机。
7.当流变仪温度达到设定值并已经平稳10min后,电机输出转速也已经达到设定值且平稳,此时可以开始进行试验操作。
二、停机步骤1、流变仪关机步骤应依次停止电机、加热、通讯、掌控程序、流变仪电源、计算机。
2、试验完成后,做好清理工作。
混炼器在电机停止的情况下拆卸并清除腔内材料。
对某些可能对挤出机腔内产生腐蚀作用的材料,试验完成后使用纯树脂进行清洗。
注意事项1、安装试验平台时,应注意热传感器及加热电源接口的连接次序,错误的连接次序将导致无法正确地进行温度掌控。
2、混炼器或挤出机某一区温度比设定温度低10℃以上时,设备中的残余料可能并未完全溶化,此时转动电机可能会损坏设备。
必需使温度和电机输出转速达到设定值并已经平稳,才可以开始进行试验操作。
转矩流变仪结构.
7
3 9
6
8
7
塑料测试技术
资源共享课
转子类型 Roller转子
图像
适用材料
适于热塑性塑料、热固性 塑料的混合,可测试材料 的粘性、交联反应和剪切 /热应力 中等剪切范围内对热塑性 塑料和橡胶进行混合与测
Cam转子
试
Banbury转子 Sigma转子 Delta转子
用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塑料测试技术
资源共享课
转矩流变仪结构、原理、使用 转矩流变仪结构 转矩流变仪的组成
转矩流变仪工作原理
转矩流变仪的使用
塑料测试技术
资源共享课
一、转矩流变仪结构
聚合物在复杂加工条件下的性质 统称。 转矩流变仪可配备不同形式的螺 杆挤出机、密炼机提供了更接近 于实际加工的动态测量方法,可 以在类似实际加工的情况下,连 续、准确可靠地对材料的加工性 能进行测定,以适应各种类型材 料的测试研究。
资源共享课程
塑料测试技术
主讲教师: 谭寿再 吴丽旋 周延辉 杨崇岭
资源共享课
转矩流变仪结构与原理
•主讲:吴丽旋
塑料测试技术
资源共享课
根据塑料原料哪些性能指标 来调试成型加工工艺参数
常 用 塑 料 原 料
吹膜
注射成型
挤出成型
3
塑料测试技术
资源共享课
转矩流变仪结构、原理、使用
板材的热稳定性能怎样? PET瓶原料粘度是多少?
一、转矩流变仪结构
转 矩 流 变 仪 的 结 构 软件 硬件
主机 辅机 包括密炼机、单 螺杆挤出机、双 螺杆挤出机、吹 膜机、压延挤带 机、电缆包履装 置和造粒机等。 配件 主要用于测量控制和测量数据储存、分析与结果输出等
第六章流变仪教材
杯 和 转子 (同轴圆桶)
• 很宽的间隙 (11.5mm),适合填充 材料
• 更大的表面积,测 量稀薄液体时更灵 敏
• 减少了挥发
杯和转子的不利之处
• 清除样品更困难
• 与 平板加热体系, 兼容性相对较差
3.1 锥-板型流变仪测量粘度
R3
s
g
Stokes粘性阻力 F 6 R
初始时小球在溶液内以加速运动下落,待速度升 到一定值时,受力平衡,恒速下降。
W F f
2 9
gR2
(b
s )
小球速度可用光电测速装置测量,于是粘度就等于
2 9
gR2 S
(b
s
)t
特点: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剪切速率小,测得的粘度近似等于零剪切粘度 可用于研究聚合或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8L Q
表观剪切粘度
问题:表观剪切粘度是否 是真实粘度?
不是,还需经过Bagley校正 和Rabinowitisch 校正,才
能得到真实粘度
牛顿流体 聚合物 流体
Rabinowitisch 校正
app
4Q
r 3
w
4Q
r3
3n 1 4n
表观剪切速率 (牛顿流体)
样品1
样品2
1
2
3
4
5
Ti时m间e ([mmiinn)]
课后作业
1.毛细管流变仪为什么要进行入口校正及校正方法? 2.给出PVC典型的转矩随时间变化曲线,曲线中各
第六章流变仪
4Q r 3 r
控制:活塞速率
表观剪切粘度
问题:表观剪切粘度是否 是真实粘度?
不是,还需经过Bagley校正 和 Rabinowitisch 校正,才 能得到真实粘度 聚合物 流体
牛顿流体
Rabinowitisch 校正
app
4Q 3 r
表观剪切速率 (牛顿流体)
校正剪切速率 (聚合物熔体) . If n = 0.5, = 1.25 * γa
哈根-泊肃叶方程(Hagen-Poiseuille方程) 体积流量 Q v(r )df v(r )2rdr R P
R R
0
0
4
8L
4Q 3 毛细管流变仪表观剪切速率计算公式: r
表观剪切粘度:
P r r 2L
r r
r 3 P
8L Q
原理:将待测溶液置于玻璃测粘管中,放入加热恒
温槽,使之恒温。然后向管中放入不锈钢小球,令 其自由下落,记录小球恒速下落一段距离S所需时 间t,可计算出溶液粘度
小球下落过程受到三个力作用: 4 重力 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 3 b g 3
浮力
4 f R3 s g 3
Stokes粘性阻力
F 6 R
将式(6-4)积分得到毛细管内的剪切应力分布为:
p r rz z 2
rz
r 0
0
rz
rR
p R z 2
任意点r处的剪切 应力:
r P w 2L
牛顿流体
2.2.2 剪切速率的计算
dv r P 剪切速率 dr 2L PR2 r 2 v( r ) [1 ( ) ] 速度 4L R
转矩流变仪实验
转矩流变仪实验转矩流变仪实验 1 实验目的要求了解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范围熟悉转矩流变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掌握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2 实验原理物料被加到混炼室中受到两个转子所施加的作用力使物料在转子与室壁间进行混炼剪切物料对转子凸棱施加反作用力这个力由测力传感器测量在经过机械分级的杠杆和臂转换成转矩值的单位牛顿米 Nm 读数其转矩值的大小反应了物料黏度的大小通过热电偶对转子温度的控制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物料的黏度 3 实验原材料和仪器设备原材料聚氯乙烯PVC 4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2份三盐基硫酸铅2份硬酯酸钡 BaSt 07份硬酯酸钙 CaSt 05份石蜡02份仪器设备 4 实验步骤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塑料熔体流动指数与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的关系掌握测定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原理及操作熔体流动速率塑料熔体流动速率 MFR 是指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塑料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工业上常称为熔融指数 MI 在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熔体流动速率是用来衡量塑料熔体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试仪器通常称为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或熔体指数仪一定结构的塑料熔体若所测得MFR愈大表示该塑料熔体的平均分子量愈低成型时流动性愈好此种仪器测得的流动性能指标是在低剪切速率下获得的不存在广泛的应力,应变速率关系不能用来研究塑料熔体粘度与温度粘度与剪切速率的依赖关系仅能比较相同结构聚合物分子量或熔体粘度的相对数值主要技术特性常见塑料试验条件实验步骤吸湿性塑料测试前应按产品标准规定进行干燥处理熟悉熔体流动速率仪主体结构和操作规程根据塑料类型选择测试条件安装好口模在料筒内插入活塞接通电源开始升温调节加热控制系统使温度达到要求恒温至少15min 实验步骤预计试料的MFR范围按下表称取试料实验步骤取出活塞将试料加入料筒随即把活塞再插入料筒并压紧试料预热4min使炉温回复至要求温度在活塞顶托盘上加上砝码随即用手轻轻下压促使活塞在1min内降至下环形标记距料筒口510mm处待活塞不用手继续降至下环形标记与料筒口相平行时切除已流-6规定的切样时间间隔开始切样保留连续切取的无气泡样条出的样条并按表2 三个当活塞下降至上环形标记和料筒口相平时停止切样实验步骤停止切样后趁热将余料全部压出立即取出活塞和口模除去表面的余料并用合适的黄铜丝顶出口模内的残料然后取出料筒用绸布蘸少许溶剂伸入筒中边推边转地清洗几次直至料筒内表面清洁光亮为止所取样条冷却后置于天平上分别称其质量准确至0001g若其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10则实验重做聚合物冲击性能测试简支梁冲击试验悬臂梁冲击试验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高分子材料冲击性能测试的简支梁和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操作熟悉冲击试验的实验结果处理方法了解测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样制备注塑标准试样试样表面应平整无气泡无裂纹无分层和无明显杂质缺口试样在缺口处应无毛刺板材试样厚度在313mm之间时取原厚度大于13mm时应从两面均匀地进行机械加工到10?05mm4型试样的厚度必须加工到13mm 操作步骤 1 对于无缺口试样分别测定试样中部边缘和试样端部中心位置的宽度和厚度并取其平均值为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准确至002mm缺口试样应测量缺口处的剩余厚度测量时应在缺口两端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操作步骤 2 根据试样破坏时所需的能量选择摆锤使消耗的能量在摆锤总能量的10 85范围内 3 调节能量刻度盘指针零点使它在摆锤处于起始位置时与主动针接触进行空白实验保证总摩擦损失在规定的范围内操作步骤 4 抬起工锁住摆锤把试样按规定放置在两支撑块上试样支撑面紧贴在支撑块上使冲击刀刃对谁试样中心缺口试样使刀刃对准缺口背向的中心位置 5 平稳释放摆锤从刻度盘上读取试样破坏时所吸收的冲击能量值试样无破坏的吸收的能量应不作取值实验记录为不破坏或NB试样完全破坏或部分破坏的可以取值 6 如果同种材料在实验中观察到一种以上的破坏类型时须在报告中标明每种破坏类型的平均冲击值和试样破坏的百分数不同破坏类型的结果数据处理悬臂梁冲击试验操作步骤 1 测量每个试样中部的不能进行比较厚度和宽度或缺口试样的剩余宽度bN精确到002mm 2 检查实验机是否有规定的冲击速度和正确的能量范围破断试样吸收的能量在摆锤容量的10 80范围内若表11-1中所列的摆锤中有几个都能满足这些要求时应选择其中能量最大的摆锤 3 进行空白实验记录所测得的摩擦损失该能量损失不能超过表11-1所规定的值操作步骤 4 抬起并锁住摆锤正置试样冲击测定缺口试样时缺口应放在摆锤冲击刃的一边释放摆锤记录试样所吸收的冲击能并对其摩擦损失等进行修正 5 试样可能出现四种破坏类型即完全破坏试样断开成两段或多段铰链破坏断裂的试样由没有刚性的很薄表皮连在一起的一种不完全破坏部分破坏除铰链破坏外的不完全破坏和不破坏测得的完全破坏和铰链破坏的值用以计算平均值在部分破坏时如果要求部分破坏值则以字母P表示完全不破坏时用NB表示不报告数值 6 在同一样品中如果有部分破坏和完全破坏或铰链破坏时应报告每种破坏类型的自述平均值两个实验结果都需要邵氏硬度测定材料硬度的测试方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莫氏硬度邵氏硬度邵氏硬度操作步骤将硬度计垂直安装在硬度计支架上用厚度均匀的玻璃平放在试样台上在相应的重锤作用下使硬度计下压板与玻璃完全接触此时读数盘指针应指示100当指针完全离开玻璃片时指针应指示0允许最大偏差为?1个邵氏硬度值操作步骤将待测试样置于测定架的试样平台上使压针头离试样边缘至少12mm 平稳而无冲击地使硬度计在规定重锤的作用下压在试样上从下压板与试样完全接触15s后立即读数如果规定要瞬时读数则在下压板与试样完全接触后1s内读数操作步骤在试样上相隔6mm以上的不同点处测量硬度至少5次取其平均值注意如果实验结果表明不用硬度计支架和重锤也能得到重复性较好的结果也可以用手压紧硬度计直接在试样上测量硬度数据处理从读数度盘上读取的分度值即为所测定的邵氏硬度值用符号HA或HD来表示邵氏A或邵氏D的硬度如用邵氏A硬度计测得硬度值为50则表示为HA50实验结果以一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标明测聚乙烯发泡成型 1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生产聚烯烃泡沫试结果的标准偏差塑料的基本原理了解聚烯烃泡沫塑料的主要生产法掌握生产聚乙烯泡沫塑料的基本配方了解配方各种组分的作用掌握实验室制备聚乙烯泡沫塑料的操作过程 2实验原理泡沫塑料是以树脂为基础内部具有无数微孔性气体的塑料制品塑料产生微孔结构的过程称为发泡发泡前原材料密度与发泡后泡沫塑料密度的比值叫做发泡倍数实验时先按配方配齐原料而后在开炼机上进行混炼混炼温度应在树脂熔点之上但须注意保持在交联剂和发泡剂分解温度以下以防止过早交联和发泡致使以后发泡不足或降低制品的质量经过充分混炼的料片裁切后即加入模具并放入压机在加热和加压下交联剂分解使树脂交联随之再进一步提高温度使发泡剂分解而发泡发泡剂分解完毕后卸压使热的熔融物膨胀弹出而完成发泡 3实验原材料和仪器设备原材料配方低密度聚乙类烯LDPE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工业一级品偶氮二甲酰胺ADCA工业一级品氧化锌ZnO化工一级品硬脂酸锌ZnSt化工一级品仪器设备天平感量01g 1台天平感量1g 1台密炼机1台双辊炼塑机SK-160B 1台平板硫化机XLB-D350mm×350mm 1台发泡模具160×160×3mm 1套整形模具长×宽350×300mm 1套泡沫材料测厚仪或游标尺精度002mm 1件 4实验步骤测定LDPE树脂的密度和熔融流动速率计算出LDPE 质量为45g时加入助剂的质量用天平感量lg 称量LDPE于容器中按发泡促进剂交联剂发泡剂顺序分别用天平感量01g 称量助剂并放入容器中按密炼机的操作规程开启密炼机设定密炼机混料参数温度为120?转子速度为60rpm时间10min 当密炼机的温度到达120?并在此温度下恒定3min校正扭矩开始实验打开上顶栓加料放下上顶栓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观察密炼室中时间转矩和时间熔体温度曲线从物料的转矩温度时间曲线判断物料熔融并已均匀后或经密炼10min后打开密炼机卸料立即辊启动双辊炼塑机调节辊距为3,4mm在100,120?的温度下将密炼好的炼放片团块状物料辊炼1,2次取下成为发泡使用的片坯片坯未冷却变硬时裁切为略小于160×160mm的正方块按发泡模具型腔容积同学在实验前计算的质量数值用天平感量lg 称量片坯将已恒温160,180?的发泡模具清理干净置于平板硫化机下工作台中心部位放入已称量的片坯合模加压至平板硫化机液压表压强为10MPa 同学实验前换算kgfcm, 开始计算模压发泡成型时间在模具温度160,180?下模压发泡成型10,12min解除压力迅速开模取出泡沫板材置于整形模具的二块模板间定型2,6min 用三角尺自备在泡沫板材面画出100×100mm的正方形剪切成块用泡沫材料测厚仪或游标尺测量各边的厚度用天平感量01g 称量泡沫块的质量在泡沫板材表面及切断面用肉眼或放大镜观查气泡结构及外观质量缺陷如熔接痕翘曲僵块凹陷等状况用切样机切取试样测试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5思考题 1同一塑料的模压成型与模压发泡成型有何特点注射成型工艺实验实验方法一准备工作 1 选择实验用原料PP PE PS 2 根据原料特性及试样质量要求拟定工艺条件原料干燥工艺各区段温度螺杆行程与背压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模温与冷却时间制品后处理条件 3 模具安装并作好调整 4 熟悉注射机的操作规程实验方法二实验操作 1 手动操作按下手动按扭依次进行闭模注射座前移注射保压予塑冷却注射座后退开模顶出制品 2 半自动设定好各工艺参数按下半自动按扭确认温度已达设定值然后合上安全门注射机会按动作程序自动工作直至顶出制品打开安全门人工取出制品再合上安全门进入下一个循环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相关的各类工艺参数作必要的数据分析与计算对制品质量进行观察分析挤出吹膜工艺实验实验准备 1 选择实验用原料PE 2 根据原料特性和薄膜质量要求拟定挤出工艺参数挤出机机头口模温控范围螺杆转速牵引速度空气压力 3 预热挤出机和机头 4 熟悉挤出机操作规程实验操作 1 恒温半小时启动主机观察口模出料状况待挤出的泡管壁厚基本均匀用手戴手套将管状物慢慢引向冷却牵引装置随即通入压缩空气观察泡管质量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协调工艺设备因素使整个操作控制处于正常状态 2 取样一组并记录此时的工艺条件实验操作改变工艺条件如料温螺杆转速牵引速度风量调整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分别观察和记录薄膜质量情况实验完毕逐渐降低螺杆转速停机趁热清理对所取试样进行测量并称重作好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相关的各类工艺参数作必要的数据分析与计算从而得出产率吹胀比牵伸比对制品质量进行观察分析一实验目的了解PVC硬板成型的基本原理熟悉掌握PVC硬板压制成型的基本工艺了解PVC板材的基本配方及配方的要求四主要仪器设备 ,型捏合机或高速混合机 SK160B双辊炼塑机压力成型机不锈钢模板型腔尺寸120×120mm浅搪瓷盘水银温度计表面温度计天平制样机测厚仪或游标卡尺小铜刀棕刷手套剪刀等实验用具辊压 1按照双辊炼塑机操作规程利用加热控温装置将辊筒预热至160士 5?恒温一定时间后开动辊筒机调节辊间距为2,3mm 2(在辊隙上部加上初混物料操作开始后从两辊间隙掉下来的物料应立即再加往辊隙上去不要让其在底盘内停留时间过长且注意经常保持一定的辊隙存料待混合料已粘结成包辊的连续状料带后适当松宽辊隙以控制料温和料带的厚度 3(塑炼过程中用切割装置或铜刀不断地将料带从辊筒上拉下来折迭辊压或者把物料翻过来沿辊筒轴向不同的位置重迭交叉再送入辊隙中使各组分充分地分散塑化均匀 4(辊压数分钟后再将辊距调至23mm进行薄通12次若观察物料色泽已均匀截面上不显毛粒表面已光泽且有一定强度时辊压过程可告终结迅速将塑炼好的料带成整片剥下平整放置并剪裁成一定尺寸的片坯五实验结果及记录见课本六思考题P88-12 压制成型 1按照压力成型机操作规程检查压机上各部份的运转加热和冷却情况并调整到工作状况利用压机的加热和控温装置将压机上下模板加热至180?左右 2 升压 3 保温 4 冷却脱模 5 改变配制成型工艺条件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进行下一轮实验可制得不同性能的PVC板材本实验是天然橡胶的加工选用开放式炼胶机进行机械法塑炼天然生胶盱开炼机下反复被机械作用受力降解与的两个相向转动的辊筒间隙中在常温小于50?此同时降解后的大分子自由基在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力学与化学反应最终可以控制达到一定的可塑度生胶从原先强韧高弹性变为柔软可塑性满足混炼的要求塑炼的程度和塑炼的效率主要与辊筒的间隙和温度有关若问隙愈小温度愈低力化学作用愈大塑炼效率愈高此外塑炼的时间塑炼工艺操作方法及是否加入塑解剂也影响塑炼的效果混炼是在塑炼胶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炼胶工序本实验也是在开炼机上进行的为了取得具有一定的可塑度且性能均匀的混炼胶除了控制辊距的大小适宜的辊温外必须注意按一定的加料混合程序即量小难分散的配合剂首先加到塑炼胶中它有较长的时间分散量大的配合剂则后加硫磺用量虽少但应最后加入因为硫磺一旦加入便可能发生硫化效应过长的混合时间将使胶料的工艺性能变坏于其后的半成品成型及硫化工序都不利不同的制品及不同的成型工艺要求混炼胶的可塑度硬度等都是不同的混炼过程要随时抽样测试并且要严格混炼的工艺条件三原料及设备思考题1 天然生胶塑炼胶混炼胶和硫化胶它们的机械性能和结构实质有何不同2 影响天然胶开炼机塑炼和混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胶料配方中的促进剂为何通常不只用一种呢聚丙烯挤出造粒实验 3实验原材料和仪器设备原材料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助剂仪器设备双螺杆挤出机 1台 XRZ-400型熔融流动速度仪 1台剪刀1把手套 1付切粒机 1台冷却水槽1个双螺杆挤出机的主要技术性能为φ34mm螺杆长径比32螺杆转速350?挤出机的主体结构及挤出造粒组合图如图1-1所示 4实验50Hz加热温度步骤正确把握实验的三个环节要求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报告查看写观察记录思考数据处理现象解释给出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并讨论实验设备单螺杆挤出机传动系统挤出系统加热和冷却系统控制系统附属装置加料装置料筒螺杆机头口模挤出成型基本过程 1塑化在挤出机内将固体塑料加热并依靠塑料之间的内摩擦热使其成为粘流态物料 2成型在挤出机螺杆的旋转推挤作用下通过具有一定形状的口模使粘流态物料成为连续的型材 3定型用适当的方法使挤出的连续型材冷却定型为制品 PVC硬板压制成型二基本原理 PVC的特性1刚性 2熔体粘度大 3热稳定性差配料热稳定剂防加工过程中的热降解使成型加工和应用成为可能增塑剂具有柔韧性弹性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防止老化改性剂物理力学性能着色剂获得特定色彩此外还有填料等加工过程前阶段备料主要包括塑料的配制塑化等后阶段成型主要包括成型冷却卷取切割等板片材模压成型分为冷冲压和热压成型 1(冷冲压在常温下对塑料板片材进行冲压成型的方法称为冷冲压 2(热压成型板片材热压成型又称为片材成型它是一种将塑料板材或片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对其进行模压的成型方法加热温度既可低于塑料熔融温度亦可高于塑料熔融温度前者称固态模压成型后者称粘流态模压成型三原料及设备主要原料选择及依据,见课本略硬质PVC板材配方五实验方法粉料配制 1(以PVC树脂500g为基准按上述配方在天平上称量各添加剂经研磨磁选后依次放置配料瓷盘中与配方核对有无差错 2(熟悉混合机模作操程备好混合机的加热运转测量器件先将 PVC树脂与稳定剂等干粉状组分加入混合机中开动搅拌同时对物料进行加热2-3分钟后在搅动下缓慢加入增塑剂等液体组分注意控制物料混合温度不超过80?使添加剂均匀分散吸附在PVC颗粒表面固体润滑剂最好在临近混合终点前的一小段时间加入 3(加热混合约半小时后可凭实践经验观察混合料颜色的变化或取样热压成试片借助放大镜观看白色稳定剂着色剂斑点的大小和分布以及有无结聚粗粒等状况由此判断各组份大体分散均匀停止加热搅拌出料至配料瓷盘中待用天然橡胶硫化模压成型一实验目的 1(掌握橡胶制品配方设计基本知识熟悉橡胶加工全过程和橡胶制品模塑硫化工艺 2(了解橡胶加工的主要机械设备如开炼机平板硫化机等基本结构掌握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二基本原理生胶是橡胶弹性体属线型高分子化合物高弹性是它的最宝贵的性能但是过份的强韧高弹性会给成型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即使成型的制品也没有实用的价值因此它必须通过一定的加工程序才能成为有使用价值的材料不管天然的还是合成的生胶其加工程序不外乎是干胶工艺和乳胶工艺两条工艺路线其中又以干胶工艺应用得最多最为广泛在配方制订的基础上进行下列工艺程序略其中的半成品成型包括有几种成型工艺方法本实验仅讨论橡胶的干胶工艺塑炼和混炼是橡胶加工的两个重要的工艺过程通称炼胶其目的是要取得具有柔软可塑性并赋予一定使用性能的可用于成型的胶料生胶的分子量通常都是很高的从几十万到百万以上过高的分子量带来的强韧高弹性给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必须使之成为柔软可塑性状态才能与其他配合剂均匀混合这就需要进行塑炼塑炼可以通过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来完成本实验所列的配方表明是通过实验取得一软质的橡胶片制品橡胶制品即硫化胶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其硫化程度按软硬程度通常可分软质胶半硬质和硬质胶?本实验配方中的硫磺含量在5份之内交联度不很大所得制品柔软选用两种促进剂对天然胶的硫化都有促进作用不同的促进剂协同使用是因为它们的活性强弱及活性温度有所不同在硫化时将促进交联作用更加协调充分显示促进效果助促进剂即活性剂在炼胶和硫化时起活化作用化学防老剂多为抗氧剂用来防止橡胶大分子因加工及其后的应用过程的氧化降解作用以达到稳定的目的石蜡与大多数橡胶的相容性不良能集结于制品表面起到滤光阻氧等防老化效果并且对于加工成型有润滑性能碳酸钙作为填充剂有增容降低成本作用其用量多少也影响制品的硬度本实验要求制取一块天然软质硫化胶片其成型方法采用模压法它是一定量的混炼胶置于模具的型腔内通过平板硫化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同时经历一定的时间发生了适当的交联反应最终取得制品的过程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大分子的主链上仍有双键硫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大分子间的双键上其机理简述见课本所得的硫化胶制品实际上是松散的不完全的交联结构成型时施加一定的压力有利于活性点的接近和碰撞促进了交联反应的进行也有利于胶料的流动以便取得具有适宜的密度和与模具型腔相符的制品硫化过程要保持一定的时间主要是由胶料的工艺性能来决定的也是为了使交联反应达到配方设计所要求的程度硫化过后不必冷却即可脱模模具内的胶料已交联定型为橡胶制品仪器设备SK-160B型双辊筒炼胶机电热平板硫化机模板浅搪瓷盘温度计 0,250? 2支天平铜铲手套剪刀等实验用具备齐原料及配方见课本四实验方法 1(配料按上列的配方准备材料准确称量并复核备用 2(生胶塑炼 1 在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按机器的操作规程开动开放式炼胶机观察机器是否运转正常 2 破胶调节辊距15mm 3 薄通胶块破碎后将辊距调到约05mm辊温控制在45?左右 4 捣胶将辊距放宽至10mm 5 辊筒的冷却由于辊筒受到摩擦生热辊温要升高应经常以手触摸辊筒。
转矩流变仪
什么是转矩流变仪? 一、什么是转矩流变仪?
矩矩流变仪是研究材料的流动、塑化、 矩矩流变仪是研究材料的流动、塑化、热、剪 切稳定性的理想设备, 切稳定性的理想设备,该流变仪提供了更接近 于实际加工的动态测量方法, 于实际加工的动态测量方法,可以在类似实际 加工的情况下,连续、 加工的情况下,连续、准确可靠地对材料的流 变性能进行测定,如多组份物料的混合、 变性能进行测定,如多组份物料的混合、热固 性树脂的交联固化、弹性体的硫化, 性树脂的交联固化、弹性体的硫化,材料的动 态稳定性以及螺杆转速对体系加工性能的影响 等。
• 负载点(L): 负载点( 表示密炼机填料完毕并且关闭 密炼机填料完毕并且关闭。 表示密炼机填料完毕并且关闭。 此点仅作为计算的时间依据。 此点仅作为计算的时间依据。 扭矩值根据载料类型而定。 扭矩值根据载料类型而定。 载料速度和载料强度可人为调 控。 • 谷点(V): 谷点( 表示PVC 干混料开始熔融。 表示PVC 干混料开始熔融。 此点对混合物配方至关重要。 此点对混合物配方至关重要。 • 熔点(F ): 表示PVC熔融完成。 PVC熔融完成 表示PVC熔融完成。 此点对混合物配方至关重要。 此点对混合物配方至关重要。 超过此点值后,扭矩由于摩擦/ 超过此点值后,扭矩由于摩擦/ 热量开始降低。 热量开始降低。 • 稳定扭矩点(S): 稳定扭矩点( 表示扭矩达到稳定状态 扭矩达到稳定状态。 表示扭矩达到稳定状态。 稳定扭矩根据分解发生点设置
三、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
四、电加热转矩流变仪
是一种组合式 转矩测量仪。 转矩测量仪。 除主机外, 除主机外,带 有一种小型密 炼器和小型螺 杆挤出机及各 种口模。 种口模。转矩 流变仪可以用 来研究热塑性 材料的热稳定 性、剪切稳定 性、流动和固 化行为。 化行为。
流变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i) 剪切速率恒定,在确定流变学性质时不需要对流动动力学作任 何假设。不需要流变学模型;
(ii) 测试时仅需要很少量的样品,这对于样品稀少的情况显得尤为 重要,如生物流体和实验室合成的少量聚合物;
(iii) 体系可以有极好的传热和温度控制; (iv) 末端效应可以忽略,特别是在使用少量样品,并且在低速旋转 的情况下。
(iii) 平行板结构可以更方便地安装光学设备和施加电磁场。
(iv) 在一些研究中,剪切速率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变量。平行板中剪切速率沿径向的分布可以 使剪切速率的作用在同一个样品中得到表现。
(v) 对于填充体系,板间距可以根据填料的大小进行调整。因此平行板更适用于测量聚合物 共混物和多相聚合物体系(复合物和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实验中: 1、应保持Q恒定,若Q变,相当于 剪切速率改变, e0 也随之变化; 2、由于∆pent主要因流体贮存弹性 引起,故影响材料弹性的因素同样 会影响e0取值; 3、当长径比小、剪切速率大、温 度低时,不可忽略入口校正; 4、长径比>40时,∆pent所占比例 小可不做入口校正。
11
毛细管流变仪
熔体指数仪的基本结构与恒速型流变仪类似 不同之处:熔体指数测量仪中柱塞是变速运动
而后者是匀速运动
7
毛细管流变仪
物料在毛细管中流动的三区域: 入口区、完全发展区、出口区
L: 毛细管总长 p1 :柱塞杆对聚合物熔体施加的压力 p0 :大气压 pe :出口处熔体压力
8
毛细管流变仪
完全发展区的流场分析
1、Bagley 校正 牛顿流体:∆pexit 为零 粘弹性流体: 若其弹性形变在经毛细管后尚未完全恢复, 至出口处任存部分内压力,则导致∆pex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速 N 为常量,因此上式两边积分可得
EM =
(6-9)
其中 MT 为总转矩,可由系统自动积分得到。 定义比机械能为机械能与物料重量的比值:
ES =
EM πN = Mdt m1 30m1 ∫
133
(6-10)
其中,ES 为比机械能(单位:J·kg-1),m1 为物料的重量(单位:kg)。比机械能的物理含义是单 位重量的物料所消耗的机械能,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以比机械能来进行质量控制, 使不同批次 的物料具有相同的混合程度。 6-2.4 密闭混合器填充系数 对于密闭混合器而言, 物料通常并不是完全充满混合器内腔, 而是以一定的比例进行填 充。定义填充系数为 f=Vf/Vn 65%~90%,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取 70%。 因此,物料的填充重量可由下式计算: m1=ρ·Vn·f 其中ρ为物料的密度(单位:kg·m )。 6-2.5 测试方法 现以 HAAKE RheoCord 90 流变仪为例,简要说明转矩流变仪的操作方法: (1) 连接 ① 将密炼机或挤出机连接到扭矩传感器上,连接不要过紧,应留出约 1mm 的距离; ② 连接电源线和热电偶。注意:加热电源线、热电偶和冷却空气都必须按其数字编号对 号入座;要区分控温热电偶(CONTROL)和熔融热电偶(MELT);密炼机的冷却区为 2 区。 (2) 开空压机 ① 拧开空压机底部的放水开关,待水流完后再拧紧; ② 打开空压机电源。 (3) 开电源 ① 依次打开总电源、 稳压器、 HAAKE 计算机控制部分的电源, 计算机自动进入 HAAKE 运行程序; ② 按下驱动部分的复位键(RESET),消除报警信号; ③ 开驱动部分的电源。 (4) 参数设置(SET UP) 注:可按下菜单名称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或用箭头将光标移动到所需的指令上再按回车键。 ① SET UP:进入参数设置子菜单; ② IDENTIFY:定义实验名称(任选项); ③ UNIT:设定单位; ④ MAX TIME:设置最长工作时间和最大扭矩; ⑤ TEMPERATURE:温度设置。首先选择密炼机(MIXER 或 M)或挤出机(EXTRUDER 或 E)。对于密炼机,选择各加热区设定温度相同(按“Y”键),然后按要求输入需要 设定的温度(CONTROL TEMPERATURE),冷却区(COOLING ZONE)为 2 区,程序化 升温控制(PROGRAMMING)一般设定为不要(按“N”键);对于挤出机,则按要求一
l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E 1 1 = ( − ) M ′ R T T′
(6-4)
其中,M 为温度 T 时的转矩,M′为参考温度 T′时的计算转矩。 6-2.3 能量的计算—转矩与比机械能 在混合过程中,密闭混合器向物料提供热和机械能。因此,系统提供的能量输入为:
E(t) = E M (t) + E T (t)
(6-5)
∆E -1 T + n ln N R
(6-3)
显然,根据系统自动记录的转矩 M、温度 T 和转速 N,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可得到∆E 和 n、 K′。但困难在于常数 K、C1、C2 无法确定。 6-2.2 温度补偿转矩 物料在混炼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导致物料温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对高聚物而言,其 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导致转矩下降。因此,应当对温度效应进行补偿。通常可采用 Arrhenuius 公式获得温度补偿转矩:
其中
n n C1 C1 ′ , K = m0 K= C2 C2
(6-2)
∆E 为活化能(单位:J),R 为通用气体常数(R=8.314 J·mol-1·k-1),T 为温度(单位:K),m 为 稠度系数,n 为非牛顿性指数,m0、K、K′为常数。
132
对式(6-2)两边取对数,得到
ln M = lnK ′ +
P = dE dt
对于密闭混合器而言,其功率与转矩的关系为:
(6-6)
P = ωM = 2πNM 60 = πNM 30
其中,ω为角速度(单位:弧度/秒),N 为转速(转/分钟),M 为转矩(单位:N·m)。所以
(6-7)
dE
即
dt
= πNM
30
(6-8)
dE =
πNM dt 30 πN πN Mdt = MT ∫ 30 30
γ& = C1 N σ = C2M
幂律模型描述物料的流变行为,则可得到转矩与转速的关系:
(6-1)
其中 γ& 为平均剪切速率, σ 为平均剪切应力,N 是转速,M 为转矩,C1、C2 为常数。采用
M = KmN n = Km 0 exp( ∆E RT )N n = K ′exp( ∆E RT )N n
6-2 测试原理与方法
采用混合器测试时, 高聚物以粒子或粉末的形式自加料口加入到混炼室中, 物料受到上
131
顶栓的压力,并且通过转子表面与混合室壁之间的剪切、搅拌、挤压,转子之间的捏合、撕 扯,转子轴向翻捣、捏炼等作用,实现物料的塑化、混炼,直至达到均匀状态。图 6-2 是典 型的转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它描述了聚合物在密炼过程中经历的热机械历史: 高聚物被加 入到混炼室中时,自由旋转的转子受到来自固体粒子或粉末的阻力,转矩急剧上升;当此阻 力被克服后, 转矩开始下降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态; 当粒子表面开始熔融并发生聚集时, 转矩再次升高;在热的作用下,粒子的内核慢慢熔融,转矩随之下降;当粒子完全熔融后, 物料成为易于流动的宏观连续的流体,转矩再次达到稳态;经过一定时间后,在热和力的作 用下,随着交联或降解的发生,转矩会有较大幅度的升高或降低。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第一 次转矩最大值所对应的时间非常短, 很少能够观察得到。 转矩第二次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通 常为 3~15min,这依赖于所采用的材料和加工条件(温度和转速)。
其中,E 为总能量输入,EM 为机械能输入,ET 为热能输入。三者均随时间而变化。对于密 闭混合器而言,热能输入 ET(t)是无法测量的,因为在混合过程中,系统提供的热能并未全 部传递到待测物料上,其中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其多少依赖于密闭混合 器的表面性能、环境温度等因素);此外,物料在转子的驱动下会摩擦生热,即部分机械能 转化为热能, 被冷却系统带走。 但是, 系统提供的机械能是可以测量的, 这可通过转矩得到。 通过对转子进行校正可消除因摩擦生热而带来的误差。 功率(单位:N·m·s-1)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其定义为:
135
简单,应用更为方便。Mallette 等采用三次多项式对α和 C(n)进行拟合,提出了一种计算α 的简化方法。程宝家和周持兴等则引入了无量纲参数 C′(n)来消除混炼室以及转子几何尺寸 的影响,并采用指数模型拟合得到了α和 C′(n)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可以准确预测α大于 0.9 时 C′(n)及 C(n)的变化趋势。与以上研究者不同,Bousmina 等则认为α是与聚合物材料特性 及流变性能无关的常数,对高聚物熔体的流变性能及其在转矩流变仪中的流变行为并不敏 感。他们认为,当等效同轴圆筒的间隙非常小 ((R2-R1)/R2<<1)时,r=(R1+R2)/2 处的剪切速 率仅与转速有关,而与熔体的类型无关,因此可采用牛顿流体来进行计算剪切速率和粘度。 但是,所有这些研究都忽略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对于密闭混合器而言,物料通常并不是 完全充满混合器的内腔,而是以一定的比率进行填充。在 Haake 转矩流变仪的用户手册中, 建议物料的填充体积与混合室内腔的体积之比为 65~90%。此时,处于熔融状态的物料是否 能充满整个混合器呢?如果不能, 那么对转矩流变仪中的聚合物熔体进行流变学分析是否需 要修正呢?为此, 程宝家和周持兴等采用统计实验设计方法合理安排实验计划, 并对以前的 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采用转矩流变仪研究聚合物流变性能的新模型。 图 6-4 是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得到的 HDPE 熔体在 Haake 密闭式混合室中的正视图。 实验 条件是: 表观填充系数 f(即物料的填充体积与混合室空腔的体积之比)=70%, 温度 T=170℃, 共混时间 t=8min。显然,填充系数为 70%时聚合物熔体未能完全充满整个混合室。
第六章 转矩流变仪 6-1 概述
转矩流变仪是一种多功能、 积木式流变测量仪, 通过记录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对转子或螺 杆产生的反扭矩以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可研究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分散性能、 流动行为及 结构变化(交联、热稳定性等),同时也可作为生产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由于转矩流变仪与 实际生产设备(密炼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结构类似,且物料用量少,所以可 在实验室中模拟混炼、挤出等工艺过程,特别适宜于生产配方和工艺条件的优选。 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部分: 微机控制系统, 用于实验参数的设置及实验结果 的显示;机电驱动系统,用于控制实验温度、转子速度、压力,并可记录温度、压力和转矩 随时间的变化;可更换的实验部件,一般根据需要配备密闭式混合器或螺杆挤出器。 密闭式混合器(图 6-1)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密炼机,由一个“∞”字型的可拆卸混合室和 一对以不同转速、相向旋转的转子组成。在混合室内,转子相向旋转,对物料施加剪切,使 物料在混合室内被强制混合;两个转子的速度不同,在其间隙中发生分散性混合。
(1) 俯视图 1—密炼室后座 2—密炼室中部 4—转子传动轴承 5—轴瓦 7—熔体热电偶 8—控制热电偶 图 6-1 密闭式混合器的示意图
(2) 正视图 3—密炼室前板 6—转子 9—上顶栓
通常有四种不同类型的转子,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剪切范围: l l l l 轧辊转子(Roller blade):适于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混合,可测试材料的粘性、交 联反应和剪切/热应力; 凸轮转子(Cam blade):适于在中等剪切范围内对热塑性塑料和橡胶进行混合和测试; 班布利转子(Banbury blade):适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混炼胶的混合与测试; 西格玛转子(Sigma blade):适于在低剪切范围内对粉料进行混合,可测试其混入性能。 螺杆挤出器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挤出机, 可配备不同的螺杆和口模, 以适应不同类型材料 的测试研究。通过测量扭矩、温度及观察挤出物的外观,可直观地了解螺杆转速、各区段温 度分布对物料挤出性能的影响,优化物料的挤出工艺条件。 本章将以密闭式混合器为主介绍转矩流变仪的测试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