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合集下载

关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英文举例和对比

关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英文举例和对比

Comparison
• The comparative content and method are different .
the comparison of absolute difference theory is to choose who is good and who is inferior, while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that "the right of two advantages takes its weight, and the right of the two disadvantages takes its light.".
P
M
P
M
A
-5
+1
A
-5
+1
B
-2
+1
B
-2
+1
This form, as far as the production of mobile phones is concerned, country A will give up five pencils for every additional mobile phone produced, and country B will give up two pencils for every mobile phone produced. As far as the production of mobile phones is concerned, country B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swer 3
Model Analysis of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2x2)

举例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

举例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

举例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篇一:举例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

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绝对优势对于个别国家来说是有益的,能够形成绝对的贸易顺差;但就长远来说是不利的,会增加国家间的贸易矛盾,造成贸易阻塞。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较绝对优势更灵活些,能够有效地促进国际间贸易的进行;但此理论的缺点是两国间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则无法进行下去。

本回答专业性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张雪认证【篇二:举例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比如: a 一小时写100 个软件或擦200 块玻璃, b 一小时写50 个软件或擦20 块玻璃。

绝对优势: a 每一项都比 b 强比较优势:相对来说 b 在写软件上更有优势,因为擦玻璃效率更糟糕。

【篇三:举例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答: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不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比较的标准不同。

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率,比较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即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实际成本;而比较优势比较的是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2)两种理论所主张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不同。

绝对优势理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比较优势理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

(3)专业化和贸易产生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不可能在生产两种物品中都有比较优势,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因为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外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的倒数。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和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一、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一)什么是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个人、公司、地区或国家在单位时间内以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更多商品或服务的能力,或每单位时间生产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与竞争对手相比,投入更少的时间。

绝对优势可以通过使用更少的投入以更低的每单位绝对成本或通过更有效的流程来创造商品或服务来实现。

(二)绝对优势的关键知识点关于绝对优势,有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1)绝对优势是生产商可以以相同的成本提供更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2)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概念,绝对优势可以是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进行贸易获得巨大收益的基础。

(3)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生产者总能获得比孤立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收益。

(4)绝对优势可以与比较优势形成对比,比较优势是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三)亚当.斯密对绝对优势的理解绝对优势的概念是18 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旨在展示各国如何通过专门生产和出口比其他国家更有效地生产的商品从贸易中获益。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决定专门生产和销售特定的商品或服务,并使用产生的资金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

史密斯认为,专注于各自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交易这些产品,可以让所有国家变得更好,只要它们各自至少拥有一种产品,它们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解释了为什么个人、企业和国家相互贸易是有意义的。

由于每个实体在生产某些商品和服务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两个实体都可以从交换中受益。

这种贸易中的互惠互利构成了斯密的论点的基础,即专业化、劳动分工和随后的贸易导致繁荣的全面增长,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史密斯认为,这就是同名《国富论》的根源。

斯密、李嘉图分析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的举例

斯密、李嘉图分析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的举例

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学说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必然涉及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学说。

比较成本学说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他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

他在书中指出,比较成本是指两国生产同一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劳动成本)的比率。

劳动成本取决于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劳动成本越低。

两国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程度很不相同,由此决定两国间不同商品的比较成本存在差异。

即使一国在生产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仍然有可能存在着一国在某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而在另一种商品上具有较高的比较成本。

比较成本较低的商品是该国的比较优势的商品,而比较成本高的商品,则是该国的比较劣势的商品。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将分别集中生产本国相对优势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国际分工,就能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果,节约劳动和增加使用价值量。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积极意义在于,指出一个国家不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不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都可以从比较成本的差异中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并据此调整产业结构,把本国资源集中于生产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就能够获取比较利益。

此外,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一个重要论点是,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的利益是和谐一致的,每个国家都可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而且落后国家从国际贸易中所得到的利益更大。

其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国家之间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充满了激烈竞争和矛盾冲突。

比较成本学说掩盖了国家之间由于经济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和斗争,这是其局限性之所在。

国际商品交换的比较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动因。

但是,比较利益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国民经济对外贸易效益的必然实现,更不能决定各国外贸经济利益的分配。

由潜在的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是与整个经济过程相联系的。

事实上,比较利益来源于“比较成本”和“比较优势”,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并不就等于比较利益。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定义: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绝对优势处于垄断地位,相对优势属于齐头并进中的第一绝对优势是指国家对蒙种产品的生产处于垄断地位,或者比其他国家更能高效率的生产这种产品。

相对优势: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例子:绝对优势就是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低,或者反过来说,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最高。

这样,我们生产这种商品就具备了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较高或生产成本较低,则该种商品的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相对优势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机会成本较低,则该种商品的生产具有相对优势。

这两个词都属于经济学术语Absolute advantage (绝对优势):the comparison among producers of a good according to their productivity 依据生产者的产量在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所作的比较Comparative advantage (相对优势、比较优势):the comparison among producers of a good according to their opportunity cost 依据生产者的机会成本在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所做的比较注: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some item 获得一些商品而必须放弃的任何成本比较优势(大卫·李嘉图):A country has a comprative advantage if it can make a protuct relatively more cheaply than other countries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A country should make the product that yields (收益率)it the greatestadvantage or the least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This theory is the basis of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一个国家要使产品产量,它最大的优势或至少比较劣势。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知识点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知识点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知识点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1. 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所具有的相对其他国家更高效率的能力。

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一种商品,就具有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是最早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的商品。

2. 相对优势:相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机会成本相对其他商品更低。

相对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优势比较大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的商品。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都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化生产能力和资源禀赋。

通过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国家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生产和更大的经济利益。

这些理论对于解释国际贸易的模式、贸易政策的制定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绝对相对优势理论ppt课件

绝对相对优势理论ppt课件
比较优势的衡量取决于机会成本,而不是直 接以要素投入的多少来衡量的成本。
劳动力总量:美国30小时,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
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三、大卫·李嘉图的相对利益理论
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兴盛时期:15世纪~18世纪中叶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1.贸易政策目标:积累财富-贵金属 2.扩大财富的途径:增加对国内金银的开采、开展对 外贸易或者掠夺 3.国际贸易中一国的盈利就是另一国的损失 4.以邻为壑的贬值和贸易保护主义,出口补贴
斜率:4/6
斜率:2
FIGURE 2-1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劳动力总量:美国30小时,英国60小时
斜率:4/6
斜率:2
FIGURE 2-1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单位产出用工)
产品
小麦 (蒲式耳/小时) 布 (码/小时)
机会成本 : 布/小麦
美国
6 (1/6)
4 (1/4)
4/6
<
英国
1(1) 2 (1/2)
2
1/6W+1/4C=30 美国ppf (生产可能性前沿) W+1/2C=60 英国ppf

第二讲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讲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附录2 大卫·李嘉图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
出生于伦敦,幼年在英受教育,12岁时赴荷兰留学,两年后 返英,即结束学生生活,随父经商。21岁时即任交易经纪人, 27岁时,偶然阅读《国富论》,对经济学发生兴趣。从此一 面经商,一面研究经济问题,师承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 主义,他同马尔萨斯多次展开论战,但友谊与日俱增,传为佳 话。1823年突患耳疾去世,年仅51岁。 他于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本书中他阐明 的比较优势理论是至今仍被经济学家们公认为是有关国际贸易 问题的根基性理论,也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李嘉 图对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功绩,在于他的劳动价值学说。他坚持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 泉。根据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分析了税收的来源和税收 的原则,并进一步对各种税进行了分析。
15
附录1
亚当·斯密
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古典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他
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 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他于1790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 一生未娶,没有子女。在任拉格斯哥大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 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 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 称《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 《国富论》研究的是由于利己心而产生的经济进程,其目的是阐明 财富的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该书的中心思想是经济自由主义思 想。斯密认为经济自由主义“自然秩序”的要求,最符合人的利己的本 性,让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就能够最好地实现社会的利益, 国民财富也就能够无限地增长。斯密提出的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构成了 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商品经济运行的原则。《国富论》的内容极为丰 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 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在该书里,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最 先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 16 其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中的绝对优势如何定义

经济学中的绝对优势如何定义

经济学中的绝对优势如何定义在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绝对优势”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国际贸易、生产决策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绝对优势呢?简单来说,绝对优势指的是一个生产者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使用的资源(如时间、劳动力、原材料等)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

比如说,A 工厂生产一件衣服需要 5 个小时,而 B 工厂需要 8 个小时,那么在生产衣服这件事上,A 工厂就具有绝对优势。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绝对优势,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假设存在两个国家,甲国和乙国,它们都能生产小麦和布匹这两种商品。

甲国的农民生产 1 吨小麦需要 10 个劳动力,生产 100 米布匹需要 20 个劳动力;乙国的农民生产 1 吨小麦需要 15 个劳动力,生产 100 米布匹需要 30 个劳动力。

从生产小麦的角度来看,甲国生产 1 吨小麦所投入的劳动力比乙国少,所以甲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而从布匹生产的情况分析,甲国生产 100 米布匹所需的劳动力也少于乙国,这意味着甲国在布匹生产上同样具有绝对优势。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绝对优势的存在会促使生产者专注于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生产。

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甲国由于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它就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自身的资源,集中力量生产这两种商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从而提高生产总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优势并不是决定贸易和生产的唯一因素。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或者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通过参与国际贸易,仍然有可能实现利益的增长。

比如,虽然甲国在小麦和布匹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如果甲国在小麦生产上的优势更加明显,而乙国在布匹生产上虽然处于劣势,但相对而言劣势较小。

那么,甲国可以集中精力生产小麦,乙国集中精力生产布匹,然后两国通过贸易交换彼此所需的商品,这样双方都能获得比自己单独生产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知识点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知识点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知识点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描述资源分配和国际贸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时所拥有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的优势。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单位劳动投入所获得的产品数量越多,这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就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优势则是基于各国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而言的,即使一个国家的绝对优势并不明显,但如果其在某产品上的生产效率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高,那么这个国家在该产品上仍然拥有相对优势。

相对优势的核心理念是“机会成本”,即一国在生产某一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数量最少,这个国家在该产品上就拥有相对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都是用来描述国家之间的贸易和资源分配情况的。

国际贸易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各国的经济福利。

此外,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也提醒各国在经济发展中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各国也应该关注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合作。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概念,意义和案例什么是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个人、公司、地区或国家相对于他的竞争者,能够以相同数量的资源和时间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能够在单位时间里用更少的投入生产相同的产出的能力绝对优势可以通过更低的绝对单位成本或者更高效的方式生产产品或服务来实现。

要点●绝对优势是相对于其竞争对,生产者能够以相同的成本或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时。

●是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概念,绝对优势可以成为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贸易获得巨大收益的基础。

●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生产者总能比独立地生产和消费获得更多的收益。

●绝对优势可以与比较优势形成对比,比较优势是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如何理解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的概念是由18世纪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旨在说明各国如何通过专门生产和出口比其他国家更有效地生产的商品来从贸易中获益。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决定专门生产和销售特定商品或服务,并利用产生的资金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

史密斯认为,专注于他们各自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交易这些产品可以使所有国家变得更好,只要他们每个人都至少有一种产品比其他国家拥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解释了为什么个人、企业和国家相互贸易是有意义的。

由于每个实体在生产某些商品和服务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两个实体都可以从交换中受益。

这种从贸易中获得的互惠互利构成了亚当·斯密论点的基础,即专业化、劳动分工和随后的贸易导致繁荣的整体增长,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亚当·斯密认为这就是其著作名为“国富论”的根源。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绝对优势可以与比较优势形成对比,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生产商品或服务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生产者。

机会成本是个人、投资者或企业在选择一种替代方案时放弃的潜在利益。

绝对优势只有在每个生产者在生产某种商品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能从专业化和贸易中获得明确的收益。

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

国际经济学重点总结第二章比较优势原理1、重商主义:认为使国家富强的方法应该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

2、绝对优势:如果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上有绝对劣势,那么两个国就可以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比较优势原理:如果一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

4、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只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5、生产可能性曲线:指一国采用其所能获得的最佳技术,充分利用其所有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4、(1)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的成本就是为了有足够的资源多生产1个单位该商品(X)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总量(Y)。

(2)根据机遇成本理论比较较上风原理的理解:一国生产两种商品,机遇成本较低的那种商品具有比较上风;而另一种商品具有比较上风).→又称“比较成本原理”(左边是美国,右边是英国)第三章国际商业标准理论1、机会成本递增:一国多生产一种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以释放刚好足够的资源。

机遇成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曲线成为一条凹向远点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成本递增条件下国家1和国际2成产可能性曲线2、边际转换率:指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放弃生产Y的数量3、机会成本递增的是由于生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1)不是同质的(2)在所以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比例或密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

4、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5、边际替代率: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目6、孤立均衡:在不发生对外商业的情况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相切点。

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角度看中国的发展

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角度看中国的发展

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角度看中国的发展大家好,我是第一组的发言人***,今天我要谈的是关于如何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角度看中国的发展问题。

我首先介绍一下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含义和背景。

绝对优势理论,它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环境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相对优势理论则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

相对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不难看出,不管是绝对优势还是相对优势,它都是建立在国与国之间的产品竞争中如何获取最大利益问题,因此它可以为我们如何最好发展中国给一个提示。

我们从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向激烈的国际贸易,加入国际分工后开始分析。

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工业基础,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和外国相比,我们除了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外,大体处于绝对劣势中。

虽然和外国相比,我们缺乏绝对优势,但是我们还是有相对优势的。

相对优势原理告诉我们,即使在任何项目上都不如别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从相对的角度找到自己可以发挥特长的领域,并且通过分工和交换使贸易双方都获益。

这就是“相对优势”这一概念的意义。

也是中国早期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这个相对优势主要是体现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面。

虽然我们进行产品生产,在高端产品上技术上不如人家,质量上不如人家,管理上不如人家。

但是我们在生产低端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外国人在生产高端产品上有相对优势,因此根据相对优势理论,我们的低端低技术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就会在国际中发生贸易。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优秀PPT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优秀PPT
10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评价
➢ 要素禀赋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 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 ➢ 要素禀赋理论与当地跨国公司的产业 内贸易大发展显示不相符。 ➢ 要素禀赋理论把各国的相对优势看作 是一成不变的,而实际上技术革新、技 术进步可以改变要素成本和比例,从而 改变比较成本。
11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
❖ 比较利益说认为世界各国为获得贸易的比较利益,
都会自觉地实行自由贸易,但从世界贸易的历史直
至今天的现实,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
从未实行过真正的自由贸易,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
实行保护贸易。
7
8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不同是指世
界各国在拥有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 方面非常不一致。 ❖ 要素密集和要素比例
1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个
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个 国家同类商品的生产,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 具有绝对优势 。
❖ 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可利用适宜于生产某些
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 进行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 内的产品,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类型多样化,既有资本密集型 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新技术产品, 也有标准化产品。
➢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 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上需要相似或相似 的生产要素投入。
❖ 如果能参加贸易,该国能否从 贸易中获利?利从何来?

itt02比较优势理论教材课程

itt02比较优势理论教材课程

相对劳动 生产率 表示
主要思想
2020/9/14
机会成本 表示
itt02
几何分析 2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绝对优势、相对优势(比较 优势)等基本概念,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中 最基础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模 型)。
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如何使用比较优势理 论去解析贸易分工和收益。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2020/9/14
itt02
12
中美案例(5):相对优势/比较优势
使用相对概念计算美国的单位产出劳动投入 (以中国为标准)
美国生产CPU的相对单位产出劳动投入为 0.5=100/200
美国生产衣服的相对单位产出劳动投入为 2=20/10
前者小于后者
美国在CPU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2020/9/14
使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表示
LA X P BV. SLA YP B
相对劳动生产率大者具有比较优势
使用相对成本(相对单位产出劳动投入系数) 表示
C A X BV. SC A Y B
相对成本小者具有比较优势
2020/9/14
itt02
17
成本与生产率标准的等价
在判断绝对优势时
单位要素投入系数标准和劳动生产率标 准是等价的
绝对优势判断 标准
绝对优势判断 结果
比较优势判断 标准
比较优势判断 结果
2020/9/14
<
A LX
B LX
A在X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使用LP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2产出劳动投入
单位产出劳动投入(unit labor requirement) 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耗费劳动的数量。
经常使用单位产出劳动投入系数,或者更进一步以 单位劳动投入系数来称呼。

经济知识: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经济知识: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经济知识: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学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而经济学名词又是其中重要的考点。

那么今天我们就对比了解一组经济学名词——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一、知识介绍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那么什么叫做机会成本呢?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比较优势:当一件事情两者都必须做的时候,甲乙双方都需要为了做这件事而放弃做别的事,那么做别的事所能带来的收益也就被放弃了,这便是机会成本。

而甲乙双方为了做这件事所放弃的收益里面,收益低的这一方则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便可以优先去做这件事。

例如:有一对兄弟的父亲突发疾病急需有人照顾,哥哥月薪三万,请假照顾父亲则损失三万的收入;而弟弟月薪三千,请假照顾父亲则只会损失三千元的收入。

那么,针对这件事,弟弟的机会成本低于哥哥,即弟弟具备比较优势,因此,由弟弟请假去照顾父亲是更合适的。

故而,比较优势可以理解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说到比较优势,则不能不说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大意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所产生的在该产品生产上的优势。

正是基于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倡自由贸易政策取代限制贸易的做法,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专业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实现合则两利,使得世界的财富得以增加。

事实上,现在所讲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基于绝对优势理论,从而需要实现更合理的全球化资源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
A、本国生产那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外国?
B、如果本国以5单位的黄油交换3单位的棉布,将获益多少?如果外国坐同样的交易呢?
C、如果本国亿5 单位的黄油交换外国6单位的棉布,将获益多少呢/如果外国同本国坐同样的交易呢?
A.本国在生产黄油方面更具有效率。

外国使棉布。

B.本国生产两种产品时,本国以5单位的黄油换1单位的棉布。

如果本国以5单位的黄油换外国3单位的棉布,本国就赢得了2单位的棉布或是节省了2小时的劳动。

外国做同样的贸易时,外国得到了5单位黄油需要用5小时劳动来生产。

而5小时劳动可以生产15单位的棉布。

通过贸易,外国净收益为12 单位的棉布。

C.如果本国以5单位黄油换外国6单位棉布,不过将获得5单位棉布,因为在外国5单位黄油等同于15单位棉布,外国只需要用6单位棉布就能换的5单位黄油,外国赢得9单位棉布。

2、假设一国是土地稀有而资本充裕的国家。

它生产100单位的粮食,300单位的制造品。

不考虑制造品的价格,假设对制造品的需求保持在150单位处于无弹性。

A、使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预算约束,计算当制造品的相对价格P M/P F=2时,需要进口多少数量的粮食?
A、D F-Qf=(Pm/Pf)(Qm-Dm)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预算约束,其中Df-Qf等于粮食的进口量,Qm-Dm等于制造品出口量。

带入这个预算约束可以得到Df=400,因为本国居民需要400单位的粮食,但是本国只能生产100单位,所以从外国进口300单位粮食。

B
制造品产量
C
不变,但是他们的价值量上升了,因为进口粮食的价格不变,进口粮食的数量会上升到600。

D、当均衡相对价格变为1时,b的答案会如何变化?
如果价格比率下降到1时,制造品部门会受到损害,在这个价格水平下Df=250,粮食进口达到150单位,制造品出口也是150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