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光大“乌龙指”事件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一个错误的交易指令,引发A股“史上最大乌龙”,也将“肇事者”光大证券推至风口浪尖。
继8月16日策略投资部套利系统出错致A股异常暴涨之后,8月18日光大证券再摆“乌龙”,其证券固定收益部交易误操,导致以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
接连的乌龙事件,让光大证券的内部控制缺陷暴露无疑,也引起业界对券商内控有效性的审视。
有缺陷的“高速公路”当汽车全速行驶在一条路面窄、坡度大、视线不清的高速公路上,会酿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如果把信息系统视为一条支撑内控高效运转的高速公路,那么,光大证券的这条路显然存在先天不足。
光大证券称,“8.16事件”产生的原因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套利的高频交易系统的订单生成和执行系统存在错误,并被“连锁触发”,“滚单”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海证券交易所。
所谓高频交易,是指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在毫秒之内自动集中大额买卖谋取高额收益。
而高频交易信息系统一旦出现错误,将会在短时间内给股市带来毁灭性冲击。
当26082笔订单、234亿元巨额交易在2秒钟内从高频交易系统直接发至交易所,2分钟内成交72亿元,沪指瞬间暴涨6%,创年内最大日涨幅。
一时之间,股市内外的投资者们都惊呆了。
“8.16事件”的真实原因到底是高频交易系统缺陷引发的失控,还是其原本就完全在公司风险控制系统之外“裸跑”?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方红星指出,如果信息系统基本架构、程序设计和调用、权限分配等方面存在缺陷,那就需要券商进行深刻反思和切实改进。
在信息技术时代,任何一家券商的正常运营与内控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系统这把“双刃剑”——管控得当,信息系统令内控“如虎添翼”;管控不当,则“雪上加霜”。
“尤其是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的信息系统,处理的都是大规模、高精度的复杂数据,其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质量、内控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所在。
”方红星说。
方红星表示,这至少说明相关人员在专业胜任能力、尽职尽责方面存在重大问题,涉及到的券商在内控环境方面的缺陷也亟待完善。
光大证券乌龙指案例及讨论
光大证券乌龙指案例及讨论
中国光大证券乌龙案指的是光大证券在华夏银行债券的交易中,由于
误操作,导致由于买方出价高于卖方出价,导致的交易不成立,从而引发
了大量金钱损失的案件。
事件发生的经过是:2024年7月9日,华夏银行发布了一次债券发
行的询价报价,华夏银行要求4家金融机构参与报价。
不幸的是,光大证
券的分析师在参与报价时误操作,把买方出价设置的高于了卖方出价,导
致此次债券发行交易不成立,被称为乌龙案。
此案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首先,该案的发生直接导致光大
证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自7月9日起,光大证券环比股价累计跌去了近20%,从149.34元跌至121.3元。
此外,交易不成立也给华夏银行带来了
重大经济损失,加之该案引起了市场对金融市场机构的不信任,使华夏银
行的债券发行受到了影响,影响了该银行未来的融资和偿债能力。
为了克服市场对金融机构不信任的势头,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于
2024年7月22日发布《关于处理有关华夏银行债券发行乌龙事件有关问
题的通知》,要求光大证券按照有关规定赔偿损失,并要求光大证券认真
检查有关债券发行的法律法规,改进管理,及时向华夏银行等受损方赔偿,做好营业管理。
光大乌龙事件的点评
对光大乌龙事件的点评光大证券的乌龙事件,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原因:一、内部环境光大证券816事件中,因光大证券的策略投资部长期没有纳入公司的风控体系;技术系统和交易控制缺乏有效管理等原因,导致光大证券在高频套利业务的运营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风险漏洞,其中,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是造成乌龙事件发生的最直接原因。
从公开的信息披露看,高频套利系统的风险漏洞主要是可用资金额度校验控制缺陷、订单生成系统缺陷、订单执行系统缺陷、监控系统缺陷四个方面。
(1)可用资金额度控制缺陷。
当日预设的8000万元当日现货交易额度没有起到控制作用,导致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生成。
(2)订单生成系统缺陷,完全依据预设模型的设定生成订单,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3)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
(4)监控系统缺陷。
交易员不能通过系统监控模块查看交易情况,在发生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后2分钟才发现成交金额异常,监控系统缺乏必要的预警。
建议:企业应当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的全面认识,充分挖掘认识潜在的各种风险、威胁及弱点,以便于及时进行风险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后,选择适合自身的风险控制方法,可以对同类的风险因素采用相同的基线控制,这样有助于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设定失灵等问题,正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基于信息安全的角度,对信息管理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科学地风险评估十分必要。
二、控制活动(1)人员操作方面存有严重失误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据介绍,订单生成系统中ETF套利模块的设计由策略投资部交易员提出需求,程序员一人开发和测试。
策略交易系统于2013年6月至7月开发完成,7月29日实盘运行,至8月16日发生异常时实际运行不足15个交易日。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兼论内部控制缺陷及其防控对策
光 大 证券 “ 乌龙 指 事 ;内部控制 ;防控对策 光大证券 “ 乌龙指”事件简介 错 ,将风 险可能性 降低到最低 。从该事件可见公司法律合 规部 的合规性 2 0 1 3年 8月 1 6日,光大证券在 按计划 进行 的套 利交易 中对交易员 审查 作用 完 全 波 淡 化 了 。 限定 的 8 0 0 0万交 易额度 。交易员在 2 0 1 3年 8月 1 6日 1 1时 5分这个 时 三 、 完 善 内部 控 制 缺 陷 问题 的 应 对 措 施 间点一瞬 间生成 2 6 0 8 2笔计 划之 外 的以市 价作 为买入 的委 托形 式 的订 ( 一) 完善并健全 内部控制的 法律 、法规。法律 、法规 是控制企 业 单 ,3 0 0 0万股的 1 8 0 E T F计划 内准备 买人 ,以 1 .6 4元 每一份 的价 格 , 日常行为的枷锁 和准绳 ,所 以,要想减少 内部控制缺陷 的问题 ,首 先要 结果错误的下单为 3 0 0 0万手 。造成 了最终加计 申报买入金额 2 3 4亿 元 , 完善并健全相应 的法律 、法规 ,以国家作为强有力的后盾 ,使用规定 强 最终实际买人 的成交金额 7 2 .7 亿元 。因当 日 交 易中生成 巨额买单 , 使 制性限制类 似事件 的发生 ,从原则上避免 、从基础上杜绝 。 得整个沪市股票在上涨 ,随 即仅 出现一个阶段性回落 ,紧接着又 经历一 ( 二) 完善并健全内部控制的模式及披露方式。从光大 “ 乌龙指”事件 波拉升 。最终在上午收盘 于上证 2 1 4 9点 。 我们不难看出, 我国 很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模式及披露方式是有问题的。我 二 、 内部 控 制 缺 陷 认为应该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的模式及披露方式进行完善和健全: 前事不 忘后事之师 。若想加强我们金融环境的风险可控性 ,更 好的 1 、相关 的金融 机构应 营建一个相 对完善 的内部风 险管控环 境。企 提供给投 资者准确 、及 时的信息 ,我们更应该足够的重视和深思 光大证 业可以先设立一个经营管理的总 目标 ,然后 围绕该总 目标建 立 良好 、有 券的 “ 乌龙指” 事件所暴露的 内部环 境控 制的 隐患。接下 来 我将从 以 序的管控环境 ,使企业 内部 自上 而下 ,从决策层到业务操作 层 ,均能按 下 五个方 面来分析下这次事件所暴露 出来的光大证券的内控缺陷。 照各 自设定的 目标 ,充 分发挥各 自的作用 ; ( 一) 内部环境 。此次事件正是因为光大投 资部 门的 自营业务 部 门 2 、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加强 对业务风 险的合理评估 。首先企 业要 在使 用其独 立研发 的系统 时出现 问题所导致的 。此次事件 中操作 员在没 准确识别出公司的内部风险与外部风 险,其次 ,根据 内部风 险和外部风 有专员进行复核下出现 的手误进而导致 的一系列不好事情 的发生 ,说明 险 的影响程度 ,确定哪些风险为重点监控对象 ,最后 ,对不 同的风险实 光大证券内部缺乏必要 的相互制衡 的运作机制 ;而其后想通 过期 货空头 施不同的有效控制 ,从而降低发生损 失的可能性 ; 对冲来弥补 已经犯下的过错 , 实在错上加错 。此外 ,巨大金 额和期货对 3 、健全金融和证券机构畅通 有效的信息 与沟通 机制。企业要 准确 冲这么重大的决策 ,应 通过董事 、监事 和经理层 ,而光大并 没有。所 以 地识别 出公司的 内部与外部同企业经营相关 的信息 ,务必要 保证这些信 这个错误的严重性已经远远超过 了事情本身 ,完全暴露 了光 大证券决策 息 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因为这些信息将作为风险管理 的重要依据 。然后 层缺乏有效 的、执行力强的重大决策手段 。 将这些信息在公 司内部 的各层级 、各部门 、各业务环 节、各相关责任 主 ( 二) 风险管理 与风 险评估 。我国证监会 要求 :券 商若 自营权益类 体之间进行传递 ,在 内部进行一系列细致的沟通交 流后 ,及时 、有效 的 证券及其衍生品 ,其合计金额 须要小于 、最多等于净资本的 1 0 0 %。但是 采取相应 的控制措施 ; 2 3 4亿元是该公司净资本 1 3 1 .1 6亿元 ( 2 0 1 2年底 ) 的 1 .7 8倍 ,该指标早 ( 三) 完善 内部控制的技术手段 。光 大证券乌龙 指事件 的直接原 因 已经远远超出了规定的比率。此外,该系统的订单重下功能就从来没有被实 是 由于操作不 当和系统错误所 引起 的,所 以也要 化解技术层 面的危 机。 盘' 坝 0 试过,因此当日 该重下功能发生故障 , 而这便直接造成了错单事件 的发 下 面就从上市公 司和证券交易所两方面进行 分析。 生, 其实探究起来 ,这事情的发生也就是意料 之外情理 之中了。 1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技术 方案应该 在证券监督 管理机 构进行 ( 三 )控制风险活动。光大证券 的 E T F套利模块 是由一个程序操作 备 案,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修护 ,如果发现技术层面的问题应及 时改 员和部 门交易员合作开发的 ,部门交易员主要对程序的功能提出要求并改 正并重新备案 ,而且要实行 “ 生产企 业做 保证 、一 次事 故 即出局 ” 的 进 ,程序员则负责软件开发和测试。然而该系统从被开发研究出来到实际运 规 则,切不可给上市公 司留有任何侥幸的心里。 行到最后实盘操作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问左右,再从实盘运行开始的7月 2 9 2 、证券交易所 。首先 ,证券 交易所应该 建立进行 风险管 控 的前 端 日到事件发生的8月 1 6日还不足 1 5个交易 日,并且 “ 重下”这个功能之前 防控 制度 。除此之外 ,我 国的证券市场实行的是一级证券账户体 系,也 在实盘运行过程中从来没有被测试过,这些 阴差 阳错 的因素汇集 到一 起 , 就是说 只有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掌握投资者的证券数据 。所 以应该 建 最终引发了因程序错误而无法弥补所引发的 “ 大事件 ” 的上演 。 立相应 的监管机 构 , 使 每一笔证券交易都在该机构的统筹组织下 进行。 ( 四)信 息沟通 与披露 。首先 ,该 交易员 当发现 自己下 了一笔 金额 四 、对广大投资者和证 券市场 的政策性建议和启示 十分巨大的错单并 自己没法处理时 ,按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应该及时上报 针对 光大证券 “ 乌龙指 ” 事件暴 露 出的问题 ,下 面我小组 将从 对 上级领导 ,进行应急处理,但该交易员只是在事情发生之后 自行处理 问题 广大投资者和证 券市场两个角度 ,提 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和启示 。 ( 还不知道正确 的解救办法) ,并未及时和上级进行沟通,这说明光大证券的 ( 一) 对投 资者的启 示。1 、投资者要理性 地看待 股票的暴涨 暴跌 , 管理不严格 ,进而体现了光大证券信 息沟通缺乏相应的沟通程序。其次 ,时 切不可盲 目 跟风、 涨 追跌杀 ;2 、投 资有风 险 , 入 市需谨 慎。多 了解 和 任光大证券董事长秘书的梅键 ,在当 日中午十-A左右,向记者失 口否认 了 学习一些投资知识 ,提高风 险识别能力 ;3、合理运用避 险手段 ,加 强 “ 乌龙指”的传 闻。外界解读这不单单是信息沟通不畅导致 的,而是刻意为 自身保护意识。 之, 就是为了保全 自己而不惜传达假消息。梅键在事发后未能及时了解事件 ( 二) 对 中国证券 市场 的启示。1 、营造 一个 良好 的投资环 境 ,加 的真实情况,一来说明光大证券内部信息沟通出现了问题 ,二来说明其做事 强我 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 ; 2 、加强券商 的内部风 险控制 ; 3 、建立合 不严谨 , 不知道这样说 出 错误信息的后果是什么。 理有效 的熔断机制 ; 4 、建立 、健 全我 国的相关法律 、法规制 度 ,出 台 ( 五 ) 内部监督。公 司法律合规部 主要 是对各部 门或业 务进行合规 些列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索赔机制。( 作者 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 ) 性审查 ,充 当风险识别 判断 者的角 色。合 规性识 别专 员 的职责就 是识 参 考 文 献 : 别 、监控所在部 门的合规风险 ,一律不经管理层直接 向公 司法律合规部 [ 1 ]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 内 部控 制规 范讲 解 [ M] . 北京,经济科 学 出版 社 . 报告 ,是一个相对独立 的职位。光大证 券在 2 0 1 2年 的内部控制 ��
从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从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
制度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让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
的焦点。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深入了解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意
义和应有的执行方式,以减少投资风险。
首先,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证券市场稳定的最基本要求。
它包括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监督等方面的规范,并通
过明确的流程进行实施。
对于当下证券市场来说,证券公司内部控制
制度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地增强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
各种投资风险。
其次,证券公司需要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加强员工教育和管理。
证券公司业务涉及到大量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和交换,员工必须具
备专业的业务素质和诚信的品质。
同时,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员工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最后,在行业监管的合力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不断地
完善和提高。
证券公司应该积极响应监管部门的各种要求,并通过不
断的自我反省和完善,确保制度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是一个非常鲜明的警示,证券市
场的稳定需要各种市场参与者共同推进,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不
可或缺的一环。
投资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有证监会批准的正规证券公司,并加强自我风险管理以确保投资的安全。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分析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分析乌龙指事件发生的背景是中国股市自2024年6月起的大幅下跌。
在一夜之间,光大证券发送了一条指令,将3100多亿元人民币的股指期货卖出。
这一巨额交易引起了市场的混乱,导致股指期货市场暂停交易。
该事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股指期货市场,还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在事件发生后,上海和深圳股市相继下跌,并引发了全球股市的普遍回调。
这表明了中国股市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对于乌龙指事件的分析,首先需要看到该事件的产生源于光大证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失误。
一项交易金额如此庞大的指令显然需要进行多重审核和确认,但光大证券的内部控制系统明显存在缺陷。
这揭示了中国证券公司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暴露了一些证券公司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不重视。
其次,乌龙指事件也暴露了监管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虽然光大证券的误操作是自身失误,但监管机构在及时发现和处理该事件上显然做得不够。
该事件发生后,监管机构对光大证券进行了处罚,但很多人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和控制,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这也凸显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薄弱性。
此外,乌龙指事件还揭示了中国股市中投机行为的泛滥现象。
事件发生后,有人怀疑是有人故意利用乌龙指事件操纵市场,推动股市下跌。
虽然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但乌龙指事件确实凸显了投机行为在中国股市中的存在。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股市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和控制。
这包括提升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加强对交易数据的监测和分析,确保交易准确性和合规性。
此外,监管机构还应该建立更完善的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交易。
乌龙指事件也应该引起投资者的重视,特别是对于那些参与高频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者。
投资者应该加强对自身交易系统和操作流程的控制和管理,避免类似的误操作事件。
总的来说,乌龙指事件对中国股市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揭示了中国股市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之光大证券乌龙事件
案例分析之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光大证券乌龙事件是指在2024年4月27日,光大证券作为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市场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在进行证券交易系统升级时发生了系统故障,导致市场交易中断长达147分钟,引发了较大的市场震荡,并造成投资者巨额损失的一起事件。
这起事件最初是由光大证券进行交易系统升级的操作失误引起的。
光大证券在升级操作过程中应该先对交易系统进行一次彻底测试,以确保系统稳定并能正常运行。
然而,由于人为的操作错误,升级过程中未进行完整的测试,导致系统在升级后无法正常运行。
当交易系统重新上线后,并未及时发现系统的错误,导致系统在交易时间开始时崩溃,无法正常提供交易功能。
由于光大证券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系统崩溃导致整个市场无法进行正常交易,引发了严重的连锁反应。
在系统崩溃后,光大证券迅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修复。
在这个过程中,光大证券派出了一支专门的技术团队投入到系统修复中,并与交易所和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和合作。
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紧张修复,光大证券成功恢复了交易系统的正常运行。
但由于系统停机时间过长,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市场的混乱和投资者的恐慌,导致了股市的大幅震荡。
据统计,当天上证指数下跌 3.72%,深证成指下跌 5.31%。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光大证券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事件发生后,光大证券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尽力补偿受损投资者的权益。
首先,将损失最大的客户进行了直接补偿,并承诺将有力地支持客户提起投资者保护法律诉讼,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其次,光大证券将系统故障的责任全部承担,并成立了内部调查组,对事件的原因及责任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将结果向监管机构和公众进行了披露。
最后,光大证券还加强了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的教训是系统升级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并进行彻底的测试和验证。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给投资者、企业和监管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关于光大证券乌龙指的多重思考
参考内容
一、引言
本次演示旨在分析一起涉及未公开重大交易信息作为内幕信息的案例——光 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该事件发生在2013年,光大证券因错误地执行了巨额交 易指令,导致市场剧烈波动,而这一信息在公开之前被一些投资者利用,产生了 严重的市场影响。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该事件的经过、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以及 法律分析。
二、事件回顾
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在进行交易时,由于系统错误,错误地以市价大 量买入股票,导致市场急剧波动。这一错误被公司内部人员发现后,光大证券立 即报告给了监管机构。然而,在信息公开之前,部分投资者已经利用这一错误信 息进行了交易。
三、监管机构的处罚
监管机构对光大证券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主要处罚包括:对光大证券进行罚 款,暂停部分业务,以及对涉事人员进行纪律处分。监管机构还对光大证券的内 部控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并要求其进行整改。
四、法律分析
在这一事件中,未公开重大交易信息被认为是内幕信息。根据证券法的规定, 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在信息公开之前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交易。在此事件中,部分 投资者在信息公开之前利用了光大证券的错误信息进行了交易,违反了证券法的 规定。因此,监管机构对光大证券进行了处罚。
五、结论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未公开重大交易信息应当作为内幕 信息处理,任何人在信息公开之前利用该信息进行交易都是违法的。此外,监管 机构应对此类事件进行严格的调查和处罚,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在使用证券交易服务时,应加强对自身的保护。首先, 他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交易规则,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采 取有效的措施。其次,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应谨慎行事,不要盲目跟风或盲目相 信市场传言。此外,用户还需要加强对交易账户的管理,避免使用弱密码或共享 密码等不安全的行为,以防止账户被黑客或恶意软件攻击。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乌龙指事件是一起因为内控失效导致的严重后果事件,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内控反思,企业不仅要对事件本身进行深入调查,还要对内控体系进行全面检视和改进。
首先,乌龙指事件揭示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
事件发生之前,企业内部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划分不明确,导致了信息的混乱和传递的不畅。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很难准确掌握公司的战略和方向,也难以判断何种行为是符合企业利益的。
因此,企业应该对岗位职责和权限进行重新规划,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并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有效传递。
其次,乌龙指事件暴露出企业对员工行为的监督不力。
在该事件中,员工的行为属于违规操作,但未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这说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着监督疏漏的问题。
为了加强员工行为的监督,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再次,乌龙指事件告诉我们,企业在应对危机事件时的反应迟缓,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这可能与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不足有关。
为了提高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包括危机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事后学习机制。
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应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果断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在事件后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此外,乌龙指事件还揭示了企业对风险控制的不足。
在该事件中,员工通过违规操作获得了操纵市场的机会,导致严重的财务损失。
这表明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为了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企业应该加强对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工作,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并加强对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和审计。
最后,乌龙指事件让企业认识到内控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企业应该明确内控的目标和意义,将其作为企业战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从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从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是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光大证券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在本文中,将从事件的缘由、影响和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由于系统故障导致的股指期货交易异常。
事件发生后,光大证券首先发布公告称该事件是由于系统管理软件错误导致,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了严重问题。
事件发生前,光大证券曾经进行了系统升级,但并未全面测试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导致系统在多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这表明光大证券在开展业务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测试,缺乏全面的风险管控措施。
其次,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对公司声誉和客户信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该事件使得光大证券的信誉受损,客户纷纷投诉和撤资。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证券市场中,信誉和客户信任是公司宝贵的资产,而乌龙指事件使得光大证券失去了客户的信任,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也表明光大证券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没有充分保障客户的利益和公司的声誉。
乌龙指事件还引发了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反思。
首先,光大证券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更加完善和细致,对各项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控,确保公司的稳健运营。
其次,在系统升级和业务创新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测试和控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再次,对于出现突发事件需要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进行危机公关,保护公司声誉和客户利益。
最后,证券公司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揭示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为了充分保障公司的安全稳健发展和客户的利益,证券公司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全面评估和管控风险,并建立健全的风险应对机制。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光大乌龙指事件
[键入公司名称]《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结课论文会计1102 2011011444马世伟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写作要求:根据所给基本案例资料,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广大证券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目录一、事件回顾 (2)(1)事件经过 (2)(2)风险类型 (2)二、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情况 (2)三、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3)(1)危机公关管理缺陷。
(3)(2)可用资金额度控制缺陷。
(3)(3)订单生成系统缺陷。
(4)(4)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
(4)(5)监控系统缺陷。
(4)四、改进建议 (4)(1)加强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
(4)(2)加强内部操作环节的风险控制。
(4)(3)强化危机处理。
(5)(4)加强法律意识 (5)一、事件回顾(1)事件经过8月16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发生了堪能载入史册的重大乌龙事件,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开展ETF套利交易出现严重失误,先后下单234亿,成交72.7亿,涉及150多只股票。
上述交易的当日盯市损失约为1.94亿元(以当日收盘价计算)。
致使当日上午整个A股市场瞬间增加了3400亿的市值,仅两分钟后,指数又直线坠落,收盘时以下跌终场。
中国证监会8月18日发布通报,认定8月16日全天股市交易成交有效,能够顺利交收,整个结算体系运行正常。
因光大证券该项业务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信息系统管理问题较多,上海证监局已决定先行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暂停相关业务,责成公司进行整改和内部责任追究。
同时,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
(2)风险类型本次乌龙事件所涉及到的风险类型为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每个交易员在系统中都有相应的交易权限,包括数量、金额。
但这些业务缺乏合适的场内工具、手段以及交易内容,容易导致较大的操作失常风险。
从“光大乌龙指”事件看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内部控制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从“光大乌龙指”事件看题目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内部控制问题指导教师郭强学生姓名钟玉慧二O 年月日从“光大乌龙指”事件看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内部控制问题摘要证券自营业务作为证券公司的一种投资业务之一,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其所占的投资比重也成逐年递增的趋势。
从自营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82%(2010年),上涨到19%(2013年)。
但是证券的自营业务所面临的风险要远远大于传统的经纪业务和承销发行业务,近几年不少证券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其大多数均源于证券自营业务的内控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因此有效的建立健全与完善自营业务内部控制对控制风险和防范风险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本文分析自营业务内控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解决措施以推动证券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同时增强证券公司风险防范意识,在规范经营证券公司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也是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内部控制According to Oolong finger of Guang Da talk about the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of a security firm of self-operated businessAbstractOn the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in the security firm proces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will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security company risk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n the research, it intend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is not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re are certain limitations on security firms to establish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 corporate control can not form internal checks and self-operated business balances, internal controls are not unified information platform communication trying. These are questions we put forward for improving security company internal control measures, establish a modern security firms concept, strength internal control awareness and establish a national financial companies, only the introduction of innovation internal control ststem for the security firms to continuously adapt to market changes achiev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ecurity company of self-operated business.Key words:security firm;self- operated busines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1 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概述 (2)1.1 自营业务的定义及特点 (2)1.2 证券自营业务的风险 (2)1.3 我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现状 (3)2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概述” (5)2.1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经过 (5)2.2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产生原因 (6)3 自营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7)3.1 自营部门人员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7)3.2 证券公司对自营部门的内控不够重视 (7)3.3 自营部门内控不完善 (7)3.4 自营部门内控不能实时维护 (7)3.5 自营部门缺乏内控评价体系 (7)4 关于自营业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9)4.1 增强部门人员意识 (9)4.2 证券公司加强对自营的内控 (9)4.3 健全与完善自营内部控制 (9)4.4 及时对内部控制进行维护 (10)4.5 建立健全内控评价体系 (10)4.6 加强外部监管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绪论研究背景:证券公司一直都是资本市场和企业的桥梁,是推动证券市场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光大证券乌龙指案例及讨论
光大证券乌龙指案例及讨论
光大证券乌龙指案例是指在2013年12月20日,光大证券股票
交易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股票价格出现错误指标,影响了市场交易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事后,监管机构对光大证券进行了罚款和责令整改。
该事件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管机构的责任: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监管机构的不足。
监管机构应当对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进行严格审核和监管,以确保交易系统的稳定、安全和公正性。
二、证券公司的责任: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发生,也揭示了证券公司在交易系统维护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证券公司应当加强对交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确保交易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三、市场的反应: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引起了市场的不安和恐慌,市场的交易量和股价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市场的反应表明,交易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对市场的正常运作和投资者的信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技术的挑战: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也反映了交易系统技术的挑战。
随着交易系统的复杂化和智能化,交易系统的稳定、安全和公正性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证券公司和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交易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公正性。
总之,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反思的案例,对于证券公司、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教训。
我们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交易制度和监管体系,以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整理
监管机构加强对证券市场的异常交易监控,及时 发现并处置类似乌龙指事件的异常情况。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光大证券在事件后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包括完善业务流程 、加强内部审计等方面,提高公司整体风险防范能力。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监管机构要求光大证券等证券公司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教育, 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培育理性投资文化
应积极培育理性投资文化 ,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 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 意识。
强化投资者保护
应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力 度,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 制度,切实维护投资者合 法权益。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监管机构应对措施及效果评估
暂停相关业务并排查风险
1 2 3
立即暂停涉事账户交易
光大证券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对涉事账户进行了 暂停交易的处理,避免了乌龙指事件继续扩大影 响。
全面排查自营业务风险
监管机构要求光大证券对其自营业务进行全面排 查,包括交易系统、风险控制、人员管理等方面 ,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金融行业应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推动行业 健康发展。
强化监管措施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制度,及时发 现和处置风险事件。
加强跨部门协作
监管部门之间应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维护金融 市
02
03
完善市场机制
应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市场价格波动加剧
相关股票价格大幅波动
01
乌龙指事件直接导致了相关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给市场带来
了不稳定因素。
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操作风险管理案例从光大乌龙事件看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
操作风险管理案例从光大乌龙事件看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光大乌龙事件是指2024年11月23日中国光大银行(以下简称光大银行)在证券市场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交易错误,导致公司损失巨大的事件。
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对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光大乌龙事件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光大银行的交易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人为操作失误。
在当天下午,一名交易员在公司交易系统上输入了51个错误的交易指令,导致光大银行遭受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此次事件暴露了金融企业在交易系统设计和操作流程上的不足,也引发了对于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的深度思考。
首先,这起事件表明金融企业在交易系统设计和操作流程上存在重大风险。
光大乌龙事件暴露了光大银行的交易系统存在技术问题的同时,也揭示了公司在操作流程方面的薄弱环节。
公司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和风险控制措施,导致错误交易指令居然能够通过交易系统并最终成交。
这提示金融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建立更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审核机制,以确保错误交易指令能够及时被发现和纠正,从而降低潜在交易风险。
其次,金融企业需要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培养。
光大乌龙事件的发生与一名交易员的操作失误密切相关。
交易员在输入错误的交易指令时,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更没有主动纠正错误。
这表明金融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和操作流程上加强风险控制,还需要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
通过加强员工的风险培训和定期考核,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可以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此外,金融企业还应注重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
光大乌龙事件的发生部分原因是公司内部控制不到位,严重违反了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
金融企业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制度,确保交易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通过引入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交易行为和内部流程的审核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防止类似失误的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光大乌龙事件从侧面展示了金融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为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基于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_刘子平
Internal Control内部控制·综合2014年第2期(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天津工业大学刘子平现代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源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保证各部门经济活动协调有效地运转而形成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
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运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一、光大乌龙指事件始末2013年8月15日,上证指数收于2081点。
8月16日,上证指数以2075点低开,到上午11点为止,上证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
11点05分,A股金融、地产、石油等股均出现了诡异的直线飙升,沪指盘中一度暴涨100余点,涨幅达到5%,大爆发仅仅持续了两分钟左右,随后沪指虽有回落但升势不改,午盘的几分钟金融股全面暴动,沪深300成分股中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
据事后调查通报: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在16日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实际成交72.7亿元。
但是,根据光大证券称,加空是“本能”对冲风险,是国际惯例,不是主观为之。
当天突然增加的交易是要最大限度减少公司损失,这是每一个职员的职责,股票的交易是T+1,只能通过ETF操作,但由于ETF流动性局限,所以光大证券只能通过股指期货(对冲风险),这是降低公司损失的第一反应。
最终,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构成内幕交易、信息误导、违反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对相关四位相关决策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处以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并没收光大证券非法所得8721万元,并处以5倍罚款,共计5亿2千3百28万。
将停止光大证券从事证券自营业务(固定收益业务除外),暂停审批其新业务,责令光大证券整改并处分有关责任人员,整改无期限。
“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
会计考试WWW.EXAMZN.COM“乌龙指”事件引发的内控反思事实上,一些券商为了保证高频交易的高效率,博取高风险带来的巨额收益,完全置风险于不顾,既跳过了保证金的验证环节,又游离在其他合规环节的监控之外。
在查阅光大证券披露的内控相关信息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所主任王炜发现其在业务控制上存在重大缺陷。
一是在内控组织架构设置上存在问题。
由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部、稽核部、纪检监察部四个平行部门多头会计考试WWW.EXAMZN.COM监管,既不能有效制衡,又可能导致监管缺失。
二是业务交易缺乏严格的风控体系贯穿始终。
一般情况下,券商自营业务交易都有严格的风控体系,前台负责事前审核,中台负责事中监控,后台负责事后检查监督与责任追究。
而8.16事件中,数百亿元大额异常交易指令却未被风控系统拦截,资金账户当然也不可能被自动锁死。
将业务交易系统完全置于风险控制系统之外运作,无异于一辆卸掉刹车的汽车,肇事是迟早的事儿。
王炜说。
针对高频交易时间短、金额大、订单多、系统性风会计考试WWW.EXAMZN.COM险大等业务特点,在国际上是否有经验值得借鉴?对于券商而言,要优化内部控制系统。
首先要熟悉业务并识别隐藏在业务之中的风险,然后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控制风险的有效工具。
此次事件反映出国内一些公司的内控系统与业务严重脱节。
对于监管者而言,不妨借鉴美国的熔断机制。
当价格低于1美元的证券在5分钟内波幅达到或超过50%时,其将被暂停交易;当价格不低于1美元的股票或ETF在5分钟内波幅达到或超过30%时,其将被暂停交易。
做会踩刹车的赛车手会计考试WWW.EXAMZN.COM赛车界最牛的赛车手不是会踩油门的赛车手,而是会踩刹车的赛车手。
F1之王舒马赫的至理名言值得处在新兴加转轨关键期的券商们借鉴。
从国际上曾红极一时的巴林银行、雷曼等金融大鳄,到国内曾有着12年历史的南方证券,都跌倒在同一个地方内控漏洞。
光大乌龙指案例解析
利会设定价格,但会损失套利机会;因此大
篮子股票,申购成ETF,然后卖
多数都是瞬时套利。
出ETF。
✓ 高频交易曾带来过美国、印度等股票市场的
闪电崩盘,已被监管机构严重关注。
三、初步分析原因
2.分析原因
❖ A. 触发直接原因:光大套利系统缺陷 ❖ B.深层次原因:光大内控制度存在漏洞
此次事件触发的直接原因即是策略投资部未被纳 入风控系统。
✓ 在核查中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但光大证券该项业 务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信息系统管理问题较多。 上海证监局已决定先行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暂停相关 业务,责成公司整改,进行内部责任追究。同时,中 国证监会决定对光大证券正式立案调查。
二、8·16“乌龙指”事件
2.官方声明
18日光大证券公告
✓ 公司策略投资部按计划开展ETF套利交易,当日设定交易员现货交 易额度为8000万元。
✓ 特点是计算机自动完成;交易量巨大;持仓
✓ 就ETF而言,成分股所表现出的 基金净值与ETF市价是同一投资 组合在一、二级不同市场的定价, 因此存在套利机会。套利具体方
时间很短,当日频繁交易;每笔收益率很低, 但总体收益稳定。目前美国股市总体成交量 约70%是高频交易,而涉及机构仅占2%, 速度可小于1毫秒。
二、8·16“乌龙指”事件
3.事件定性及处罚
8月30日,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异常交易构成内幕 交易、信息误导、违反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 违法违规行为,并对其进行“顶格”行政处罚:
没收光大证券违法所得87214278.08元,并处以5倍罚款,罚没 款金额总计523285668.48元。 对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分别给予警告,罚款60万 元并采取终身的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宣布徐浩明、杨赤忠、沈诗 光、杨剑波为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 对梅键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20万元。 停止光大证券从事证券自营业务(固定收益证券除外),暂停审批 光大证券新业务,责令光大证券整改并处分有关责任人员,并将 整改情况和处理结果报告中国证监会。
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为例探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
379法治时空以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为例探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2013年8月16日,上证指数大幅度飙升100点,最高涨幅5.62%,盘中逼近2200点。
一小时内,大盘蓝筹股和上证综指迅速回落,11时44分上交所表示系统正常运行,14时光大证券称其自营业务在运行套利系统中出现问题。
股市在一日内大起大落,给投资者和证券交易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光大证券及其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光大证券简介。
1996年4月23日,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于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法定代表人是刘秋明,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相关的财务顾问;证券自营;证券承销与保荐等,对外投资47家公司,设281处分支机构。
“乌龙指事件”简介。
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门交易员在进行第三组买入ETF成分股操作时,发现一组ETF中24只个股未申请成功,在重新下单的过程中,系统将申购24个成分股操作为24组180ETF,短时间内沪指涨幅超5%,70只股票瞬间涨停。
11时44分,上交所称系统运行正常。
同日14时,光大证券发布公告表示其套利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该事件被称为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光大证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乌龙指事件”发生前,光大证券已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公司内部设置风险管理岗位,主要负责监管经营中存在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建立了合理的公司治理架构。
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权责清晰,相互制衡;建立了以限额为核心、数量化分析评估的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了动态业务监控体系;建立了流动性风险研究小组。
光大证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控制环境薄弱。
光大证券控制环境薄弱。
光大证券董事会部分成员在经理层担任职务,公司七名非独立董事中四人在光大集团担任职务,光大集团对光大证券拥有较强控制权;光大证券监事会是由大股东推荐人员和公司内部员工组成,大股东“一股独大”,监事会职工薪酬待遇与大股东关联紧密,监事会形同虚设;光大集团高管与光大证券高管多次在重大决策问题上产生分歧,严重的派系斗争加剧了公司内部人才流失,由此反映出光大证券控制环境薄弱,管理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光大“乌龙指”事件
摘要: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我国,由于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原因,企业并没有对内部控制给予适当的重视。
而证券业更是需要内部控制的一个高风险行业,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深度分析光大证券"乌龙指"导致5亿赔偿的案件,使其他企业可以引以为戒。
关键词:内部控制;光大证券"乌龙指";
事件概要:
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上证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大盘一分钟内涨超5%。
最高涨幅%,指数最高报点,盘中逼近2200点。
11点44分上交所称系统运行正常。
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
事后证监会判定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属内幕交易,处以罚款逾五亿元。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暴露出了光大内部控制中的多个漏洞。
内部控制分析:
一、控制环境存在缺陷
在COSO制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对控制环境的定义包括: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容量的测定、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对胜任能力的要求等。
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公司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效果有着显著
而关键的基础性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了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控制环境,再好的内控制度都是流于形式,一切内控措施都是空谈。
在这里,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光大控制环境进行分析,一个是涉及到经济、法律、政策、文化、技术和行业等因素的外部环境,另一个则是包涵经营理念因素、组织因素、人员因素与文化因素的内部环境(也就是COSO所强调的控制环境)。
光大事件我们必须关注的外部环境因素有:
(1)政策、法律环境:
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建设尚不完善,一些相关的法律制度也正在逐步的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市场秩序法律的执行效力不强,存在选择性执法现象,且法律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不严。
违法经营,制造虚假信息等事件任然是屡见不鲜。
而且光大证券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红二代"企业,具有一些政府背景,有一些有恃无恐的心理。
所以光大此次的乌龙事件与我国的法律环境不健全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2)技术环境: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
而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网络安全问题给企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而显然,光大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正是网络操作系统出了问题。
(3)行业环境:
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特征,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
行业环境是企业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
而证券业则是众所周知的高风险行业,所以光大本就应该从高要求自己,做好内部控制。
光大事件中的内部环境:
在光大事件中,其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不重视;公司治理结构权责不分,导致内控组织虚设;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过度追求利润,不重视员工的诚信与道德等。
二、风险意识不够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以前就有很多人指出光大的交易系统、内部控制有问题。
例如光大证券的天丰节能项目就是因其投行系统与内控不足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且在1月初,就曾经有不少网友反映光大期货交易系统出现重大故障,客户使用的金仕达交易系统在客户没有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发出报单并成交。
可是这一系列的事件均未让光大引以为戒,加强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以至于到后造成了乌龙指这样无法弥补的错误,这也可以部分归功于其风险意识不够。
对于证券业这样的高风险行业,定期进行风险的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而光大证券风险意识不够,对于已经显露出的风险视而不见。
像证券业这样的高风险行业,是必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的。
其实一些成功的证券公司,如招商证券等,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风险识别的重要性。
它们在公司中实施风险报表制度,将各部门及分支机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关键风险信息,以定期风险报表的形式逐级上报。
三、内部审计等监控流于形式
光大证券曾于今年3月发布《2013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在万余字的报告中,光大证券表示对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与事项均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并得以有效执行,达到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存在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且在与此次"乌龙事件"密切相关的"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光大证券称"通过严格论证及公司审批,保证制度及流程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可执行性。
"这些所谓的审计结果与其后发生的乌龙事件对比起来让人们感到啼笑皆非,光大证券的内部审计等监控是否未落到了实处让人深表怀疑。
而这也与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混乱有一定的关系,据有关资料显示,光大内部派系林立,管理乱象频出。
目前光大证券管理层中有多位来自于光大集团,而这部分空降高管与原来的高层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理念不合,现任总裁徐浩明就是个"空降兵"。
四、风险应对处理不当
本来此次的"乌龙指"事件只是因为系统出错,而无人为的原因。
而在我看来此次事件若是光大可以机智应对,本来是可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树立一个标杆的,可在现实中光大证券做了两件事令我们寒心的事----将亿元股票转为ETF卖出,并卖空7130手股指期货合约。
所以光大将本来的一个机会变成了它的催命符。
可见,事件发生后,光大证券及其事件相关人员在考虑对冲风险、调剂头寸,降低可能产生的结算风险时,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案,构成内幕交易、信息误导、违法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这些都是其在风险应对方面的能力不足所导致。
对此,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2011年9月8日的香港市场上,中国人寿
H股突现23亿股巨量买单,实时动用资金高达约433亿港元的乌龙事件,其原因是系新鸿基投资某客户主任错误地输入了买盘股份的数量。
但新鸿基投资的那位客户主任很快便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其他交易员求助,以取消执行已被交易系统分拆的买盘。
这使得最终仅有约3%的买盘被执行。
而且经过中国人寿H股400多亿港元挂单事件之后,香港当地的大部分投资机构都斥资对内部交易系统进行了升级,并为每个交易员按照内部级别设定了交易上限。
与光大事件相比,一个是起到了正面激励作用,而另一个则几乎毁了光大和部分股民的未来。
五、信息系统与沟通失败
事件发生当天,光大证券在16日11点07分就接到了上海交易所的问询电话。
但上交所16日通过官方微博"上交所发布"发出的第一条消息,已经是收盘时间11点44分,且仅表示"截至目前为止,上交所系统运行正常",未提及光大证券乌龙交易。
证监会也指出,事件发生后,上交所、中金所以及登记结算公司都进行了应急处置和核查。
但这些信息均未能在第一时间传递给投资者。
此外,在"乌龙指"事发当时,光大证券董事会秘书梅键对市场大幅波动的原因并不知情,随意向股民传达错误消息。
梅键的轻率言论加剧了市场波动,对投资者造成了严重误导,这不仅反映了梅键个人的过失,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其信息传递的失败。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信息系统与沟通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信息系统必须将其信息提供给相关人员,以使其能够合理的履行相关职责。
且一般要求信息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在整个企业内外
进行沟通。
内部沟通是为了使管理当局获得明确的信息、员工了解其职责等等。
而外部沟通则要求企业加强与客户、审计师、监管者的沟通。
在乌龙事件中光大的内部与外部沟通都明显的存在缺陷,他做的只是在乌龙后封闭消息并自行对冲风险。
结语:
从光大证券乌龙事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还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只有从过去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己,企业才能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3
[2]张华东.行业观察: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宋婷,女,(1993-),湖北咸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201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