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寓言两则》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d00f0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e.png)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寓言两则》的故事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2. 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寓言两则》的故事内容。
2. 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生字词。
2.2 教学难点1. 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能够从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2. 激发学生对《寓言两则》的阅读兴趣。
3.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寓言两则》,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通过字典或词典,学习故事中的生字词。
3.3 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
3.4 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寓言两则》。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5 小结与拓展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1. 抄写《寓言两则》中的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寓言两则》的读后感。
4.2 作业要求1.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 读后感要真情实感,能够反映出对故事的深刻理解。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5.1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读、讨论和表演等方面。
2. 课后作业评价:生字词抄写和读后感写作等方面。
5.2 反馈方式1.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反馈,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2. 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分和文字评语,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7953d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f.png)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领悟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寓言故事,感受寓言的魅力。
(3)学会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领悟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出本节课的寓言故事。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
(3)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
3. 分析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邀请几组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寓意。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熟悉的寓言故事。
(2)讨论寓言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总结反馈(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2)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329ce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9.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教育目标:1、知识与技能:本节学习9个生字;理解故事的内容,读懂故事情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词句段的学习,了解故事的经过;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的道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时本课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四、教法:自主研读五、教具:交流卡六、教学过程(一) 谈扁鹊引入新课1、教师简介扁鹊。
2、板书课题,读题。
3、质疑:扁鹊为谁治病?他得了什么病?扁鹊给他治好了吗?为什么没治成?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
2、生字抽读,强调读准字音。
“肠”、“烫”、“汤”注意是后鼻音。
4、字词质疑,全班讨论解疑。
敷:搽上,涂上。
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 三、) 细读课文,理解故事来龙去脉1、指名分节读文。
2、用线划出扁鹊的话。
3、学生汇报扁鹊的话4、指导朗读扁鹊的话,注意读出说话的语气(前三句要诚恳耐心,最后一句,无可奈何,惋惜。
(四、)再读课文,理解寓意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尊重医生,有病及早医治。
)2、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五、)小结课文,总结寓意(六、)作业如果你是蔡桓公,当你洪身疼痛请不到扁鹊时,你会说些什么?板书设计:扁鹊治病扁鹊蔡桓公(讳疾忌医)皮肤小病不信请治皮肉之间不高兴肠胃里非常不高兴不治——深入骨髓浑身疼痛——病死防微杜渐。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aff8e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e.png)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精选10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学会课文中的18个生字,并会组词和应用。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结合实际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复述故事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听写12个生字。
2、朗读课文。
三、新授1、揭示题目《亡羊补牢》,解释“亡、牢”含义。
2、解释: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
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文学作品。
词语:羊圈街访窟窿后悔授受多音字:圈四、学习生字横向记。
如:我们学过哪些“穴”字部首的字再学习“窟窿”。
五、讨论《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要抓住“后悔”“接受”这两个词,引导学生讨论。
想想从“后悔”一词你了解到什么?从“接受”一词你明白了什么?从而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六、作业1、朗读课文,把文中的几层意思读出来。
2、生字、组词。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篇2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94f89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5.png)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寓言故事中的图片或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预热故事内容。
第二步:讲解故事情节1.讲解第一则寓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讲解第二则寓言故事,重点解读故事背后的道理。
第三步: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所表达的道理,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分享每组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理解,让全班学生互相学习。
第五步:总结教师对故事中的道理进行总结,强调故事的寓意和启示。
第六步:作业布置布置读完故事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并可选择绘制故事中的场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希本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7f70a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5.png)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2)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寓言故事的主题。
(2)学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故事人物、联系故事情节、联系道理四个方面来理解寓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懂得诚实守信、勤奋努力、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等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2)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故事人物、联系故事情节、联系道理四个方面来理解寓意。
(2)学会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以两则寓言故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寓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PPT课件。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寓言故事,巩固知识点。
(2)简介本节课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
2. 学习《刻舟求剑》(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故事中的寓意。
(4)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3. 学习《守株待兔》(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故事中的寓意。
(4)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运用。
(3)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二则(6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二则(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cb1e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a.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二则(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二则,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亡羊补牢》,理解寓意,懂得当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果早听别人的劝告,损失会更少。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拔苗助长的过程,理解寓意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朗读教学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词,说一说《拔苗助长》的意思。
二、理解:亡羊补牢1、齐读课题2、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3、出示图:说一说那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学习生字词1、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并记忆字形:叼劝堵悔忠引导学生书写生字2、学习生词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叼走、后悔、忠告学生理解词语,可采用互帮互助的方法理解生词,师相机点拨四、学习课文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分段朗读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意思完整。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那个人不什么不修羊圈?不修羊圈的结果是怎样的?修了以后呢?4、学生自由讨论,找答案,相互交流看法5、汇报讨论结果五、全文,指导朗读1、全文,揭示寓意学生自由讨论:这个养羊人的做法错在哪里?2、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后,再朗读3、结合实践,说一说这个人在生活中还会存在哪些事情?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二则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拔苗助长》,理解寓意,懂得按事物自身规律办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8 寓言两则教案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8 寓言两则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5328077b52acfc788ebc969.png)
28 寓言两则学习目标①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③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亚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亚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②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③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②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③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适时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a.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462e2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8.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寓言阅读的经验。
3.在阅读中体会寓言语言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的特点,积累“聚精会神”“下功夫练眼力”“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等生动语言,学习分类积累语言的方法。
4.认识“妻、虱”两个字,会写“昌、妻、刺”三个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寓言的经验,积累和发展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红、蓝两支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以每一则寓言都会给我们以启迪这一原有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预测本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探究性阅读。
(二)初读课文,分享启示1.学生默读课文,批注。
2.全班交流分享阅读启示。
预设:学生通过初读可能会感受到“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成功”“学习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学习中不能骄傲自满”等启示。
3.教师伺机引导学生争论,这则寓言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今天阅读的这则寓言与以往不同,它会带给我们多方面的人生启迪,以此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
(三)再读课文,探寻寓言的多重寓意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批注。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相机引导,丰富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经验。
教师引导预测(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这样的语言,发现“要想成功得有名师指导”这一启示。
《寓言二则》教案(通用15篇)
![《寓言二则》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74ad4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b.png)
《寓言》教案《寓言二则》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寓言二则》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寓言二则》教案1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亡羊补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2e48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3.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寓言两则》教学内容:《纪昌学射》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读写“妻子、虱子、梭子、纪昌学射”等词语。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和朗读想象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和朗读想象的方法,体会人物。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回想学过的寓言故事。
我们今天学习第29课《寓言两则》,首先请大家看几张图片,看到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故事?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2、教师总结,揭示课题。
寓就是蕴含道理,言就是讲故事,寓言就是蕴含道理的小故事。
我们学习寓言就是要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二)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1)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细读课文,学习纪昌第一次练眼力(1)请生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段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又讲了什么?(2)再细细品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和句子。
(3)生回答,师相机指导。
(4)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么描写纪昌怎么练的。
(5)本段小结。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纪昌第二次练眼力。
(1)运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三段。
(2)生回答,师相机指导。
4、课堂小结回顾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此时的纪昌不仅能看东西不眨眼睛,还能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的东西。
5再读课文,理解寓意(1)纪昌学的是射箭,为什么飞卫要让他花那么多时间来练眼里呢?(2)全班交流基本功的重要性,统一认识。
(三)拓展应用1、老师推荐两本书《中国寓言》和《伊索寓言》。
2、小练笔:请大家像作者一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也来写写自己练本领的故事。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5c52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7.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感受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能够正确读、理解、背诵和借鉴寓言中的句子。
3.能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能够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1.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寓言故事中的句子背诵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寓言中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提前阅读和理解《寓言两则》这两个故事,了解其中的寓意和道理,并准备好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学生要预习课文,读懂故事内容,并准备好课堂笔记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导入新课的目的] 寓言故事是传递道理和寓意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寓言故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道理和寓意。
因此,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两则寓言故事,请大家先阅读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这些寓意和道理。
2. [导入新课的方法] 教师将两则寓言故事的标题和故事主要内容展示在黑板或课件上,然后让学生阅读并思考这两则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步骤二:阅读故事1. [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两则寓言故事,并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合作交流] 教师让学生合作讨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向全班报告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理解寓意和道理1. [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学生两则故事中有哪些特殊的人物和情节,这些人物和情节分别代表什么寓意和道理。
2. [小组合作]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两则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寓意和道理,并让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3. [全班讨论]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梳理每个寓意和道理,然后进行统一的总结。
步骤四:背诵并借鉴句子1. [背诵示范] 教师对两则故事中的关键句子进行示范,并鼓励学生一起跟读。
2. [组织背诵] 教师让学生分组背诵两则故事中的关键句子,并互相检查和纠正。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a1cb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0.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掌握寓言故事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寓言故事。
(2)引导学生关注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
2.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的运用。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故事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学生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寓意?4.寓意理解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
(2)学生分组讨论:从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启示?5.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写一篇关于寓言故事寓意的小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寓言故事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关注。
1.《狐狸和葡萄》(1)引导学生关注狐狸和葡萄之间的矛盾冲突。
(2)分析狐狸的心理变化,理解其寓意。
2.《猫和鸡》(1)引导学生关注猫和鸡之间的互动。
(2)分析猫和鸡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寓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da9b6df0066f5335b812164.png)
29《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附赠材料优秀的教学是练出来的在上一堂课里,你已经学会了区分高效教学法和低效教学法之间的区别。
现在,我们还要继续巩固这一概念。
在高效教学法和低效教学法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呢?是的,这个灰色地带确实存在。
如果能带领那些还不够高效的教师们进人这一中间地带,那也是很大的进步。
当然,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发掘出教师的最大潜力,以最终实现高效教学。
如果能成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最终会发现学生的表现有了显著的提高。
显而易见,教师能力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表现。
教师越优秀,学生的表现就越好。
课程: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所学的如何区分高效和低效教学上一节课,我已经要求你总结出自身存在的弱项,并且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今天,请你仔细思考,在下面列举的教学情景中高效和低效的教师将如何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
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实践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和其他学生聊天。
他这个举动非常明显,必须及时制止。
面对这个情形时,低效的教师会如何应对?高效的教师又会如何应对?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发出声响,这个声音越来越吵,并且影响到了班级里的其他学生。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1ae2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4.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案:《寓言两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正确朗读、理解并背诵寓言《借篮中的鸡蛋》和《狐假虎威》。
- 学生了解并能够简单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 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学生正确朗读寓言故事。
- 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2. 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寓言故事是一种以虚构故事的形式寓教于乐的文学作品,并展示寓言故事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2. 学习新知(20分钟)2.1 朗读故事教师告诉学生本课要学习的两个寓言故事,并分别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然后,教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逐段朗读,让学生跟读。
确保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2.2 寓意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和讨论故事的寓意和道理,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和行为对于生活中的启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拓展活动(15分钟)3.1 背诵寓言故事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背诵故事,并交流背诵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
3.2 创编寓言故事教师提供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自己创编一个寓言故事,并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寓言故事的重要性和寓意的运用。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寓言故事《借篮中的鸡蛋》和《狐假虎威》。
2. 思考并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理,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板书设计《借篮中的鸡蛋》《狐假虎威》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背诵和创编寓言故事,让学生把寓意和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但是在带领学生分析寓意的过程中,发现些学生理解能力不够,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3套)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3套)](https://img.taocdn.com/s3/m/6e2baf7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8.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3套)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作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心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心、难点:1.教学重心──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薄型卡片。
3.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寄托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词卡:寓言)1.学习“寓言”(出示词卡:寓言)正音。
写“寓”字时注意最后三笔。
(多媒体演示)理解:“寓”是什么意思?2.学习“则”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就叫它──(出示词卡:寓言两则)正音。
理解:“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出示词卡:揠苗助长)正音。
2.范背。
边听边想: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3.交流。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1.解题。
2.质疑。
⑴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⑵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研究?⑶交流板书:原因作法结果道理3.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心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⑴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何要帮助禾苗长高。
⑵交流板书:巴望理解:“巴望”什么意思?⑶默读,圈词。
为何不用“希望”而用“巴望”,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⑷交流。
※动作:“每天……看”“转来转去”※神态:“焦急”(出示词卡:焦急)正音、理解。
※语言:“自言自语地说……”(出示词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3240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9.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
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难点:学习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说说怎样学习寓言故事。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则寓言故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想办法识记字形。
再画出新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齐宣王编排蒙混过关(2)理解词语: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竽,一种乐器;充数,凑数;这个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装腔作势:腔,腔调;势,姿势。
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某种姿势,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待遇:本课指报酬。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寓意。
1、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混到乐队里,最后还是露出了马脚,只好偷偷逃走。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文,针对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问题)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3、研读课文,解决问题(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两则(5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两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1b6d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e.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两则(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两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两则1一、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等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扁鹊和蔡桓公的资料。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不懂的词语。
四、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预习探究(一)、谈话,导入新课1、我知道同学们读过不少课外书籍,特别是寓言故事,对吧。
那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另一个寓言故事,(展示课题)20扁鹊治病。
看看能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4、了解扁鹊并质疑课题。
(1)扁鹊治病,扁鹊是谁呀?(师生共同简介)(2)根据“治病”质疑:扁鹊给谁治病?怎么治病的?治好了吗?……5、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吧!(二)、读文学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出示字词,谁来把这些生字读音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大家提个醒?(如:睬的声母是c,不是sh。
)那在写或记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如:(毫---豪雀---鹊……)3、采取各种形式的读生字词。
并出示文中的词语开火车读。
4、分组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合作交流(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想好以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的是两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纪昌学射》是通过一个叫纪昌的人向射箭能手飞卫学射箭.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纪昌通过眼盯梭子.虱子使眼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告诉学生“学习要好基本功”.《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选编这两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师: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课件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指名朗读,检查预习情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词句,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后来,纪昌学射的结果怎样?
出示: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问:“百发百中”是什么意思?
纪昌是怎样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呢?
2.学习“飞卫教”的句子:
⑴飞卫是怎样教纪昌学射的?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工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⑵读句子:
飞卫教纪昌学射,先练什么?(眼力)
练眼力的要求是什么?(一是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3.学习“纪昌学”的句子:
⑴纪昌是怎样听从飞卫的教导学习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⑵学生仔细读句子:
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理解:
(躺.睁大.注视.站.聚精会神.盯等词体会纪昌学射认真.刻苦)
师板书:盯梭子盯虱子
⑶纪昌练眼力的结果怎样?
(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小虱子在纪昌眼里,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师板书:针刺不眨眼虱大像车轮
四.总结课文,体会寓意
1.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纪昌学射刻苦.有毅力;二是飞卫教学有方法,经验丰富)
板书:练眼力百发百中
2.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
板书:练好基本功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盯梭子针刺不眨眼
练眼力百发百中练好基本功
盯虱子虱大像车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二则寓言《扁鹊治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讲述故事《银针救太子》:
师:战国时期,有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叫扁鹊.有一天,扁鹊行医路过虢国,虢国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原来他们的太子突然去世了!扁鹊觉得十分奇怪,请求进宫察看,没想到,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活了!从此,神医扁鹊的美名家喻户晓!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2.说一说,你们了解扁鹊吗?
板书:扁鹊
3.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扁鹊的故事.
板书:扁鹊治病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
本文主人公是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故事?
三.交流讨论,初步了解课文
1.认读生字词:
扁鹊理睬肠胃敷烫
几剂汤药骨髓无能为力
强调“睬.髓”是平舌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生回答,师板书:蔡恒公扁鹊
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1.找出蔡恒公不相信扁鹊的句子,体会蔡恒公的人物特点:
出示句子一: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⑴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蔡桓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很生气,不以为然)
⑵这个句子应该怎么样读呢?
指名朗读──学生齐读.
说一说除了这个地方,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不太相信呢?
句子二: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句子三:蔡恒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句子四:蔡恒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扁鹊一次次来给蔡恒公治病,为什么蔡恒公会不相信他呢?
(蔡恒公认为自己没有病不用治,他还觉得扁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
指导学生读出蔡恒公不相信扁鹊,讨厌扁鹊的语气.
2.细品扁鹊劝告蔡恒公的句子,体会扁鹊的为人:
过渡:尽管蔡恒公不相信扁鹊,不理睬扁鹊,但扁鹊为什么还会三番五次地劝告蔡恒公,为他治病呢?找一找扁鹊劝告蔡恒公的句子.
句一: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句二: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句三: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⑴学生自由读句子.
⑵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扁鹊三番五次劝告蔡恒公治病?
(从“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要不治还会加深”;“再不治会更加严重”体会扁鹊的诚心.)
⑶学生体会后,读一读这几句话:
指名读──齐读.
3.说一说,你怎样看待蔡恒公和扁鹊这两个人呢?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蔡桓公: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令人尊重……
4.学习课文第五段:
过渡:又过了十几天,扁鹊看到了蔡恒公,他为什么就跑了呢?
出示句子:
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里,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了.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指导读这一段话.
五.总结全文,体会寓意
1.最后,蔡恒公浑身疼痛,病死了.蔡恒公怎样才不会死?
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让学生体会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2.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恒公说什么?
六.课外拓展
收集《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蔡恒公
拜见没有病
又来拜见不高兴
再一次拜见非常不高兴
五六天后死了
〖资料袋〗
扁鹊,姓秦,名越人,尊称扁鹊,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人.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结拜了名医长桑君,得其真传,开始行医生涯.他天资聪颖,善于汲取前代.民间经验,逐步掌握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来医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之巡诊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