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夹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
颈动脉夹层的发生率是椎基动脉夹层的3-5倍 颈动脉球部至颅底的颅外段血管较颅内段更易
发病 好发部位为颈动脉球部远端2-3cm处,长度可
长可短。 颅内颈动脉夹层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平均25岁,
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和大面积脑缺血或蛛网膜 下腔出血的症状。
病理学
直接病因: 1)血管壁的撕裂所致的血管的层内外伤性
MRA:2D-TOF可直观看亚急性血肿, contrast-enhanced MRA更快更少伪影。
MR:有 研究表 明MRI 诊断颈
部动脉
夹层敏 感性85% 特异性 99% 。
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
CTA:颈内动脉夹层表现为偏心管腔被 新月形的血管壁高密度影和环形强化包 绕。 其它表现还有intimal flap (Fig. 4B), 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和变 细的血管腔。
非增强CT可以看到急性期的壁内血肿.
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
超声:灰阶B超可发现intimal flap在管腔 内漂动,分享的两个管腔,可分辨出假 腔,可看到血肿及血栓;多谱勒可控及 舒张期的高阻信号或信号消失。
狭窄越重诊断越准确
自然病程
缓解率46–90% ,闭塞后再通率33–50% 。 夹层动脉瘤缓解率 5–40%,有15–30%会
出血及壁内血肿形成。(外伤性?) 2)血管的滋养微血管的破裂所致的壁内血
肿及血管内膜的破坏。(自发性?) 病理学上,初始的撕裂无发证实,且两 者在病理学上的表现没有不同
病理学
形态学 血管壁的扩张和管腔的受压 (内中膜) 动脉瘤样扩张(中外膜) 假腔的形成(血流通过)
发病机制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临床表现
三联征:头、面、颈部疼痛、不全霍纳 征、脑或视网膜的缺血。(少于三分之 一的患者同时出现)。
临床表现
疼痛:常常为最初的发病症状,常在其 他症状出现前数小时到数天发现,平均 提前3-5在。
头痛:44%-69%,单侧、持续、非搏动 性,前额、额顶、额颞。
面痛:大约一半患者。 颈痛:25%-49%患者,多位于颈部的前
特异。 a long segment of irregular and eccentric narrowing of the lumen of the vessel. 内膜片(intimal flap)、双腔征(double lumen)在不到10%的病例中可见。 随着病程进展,DSA表现也不断变化。
临床表现
缺血症状 据报道,脑或视网膜缺血症状见于50% –
95% 的颈部动脉夹层病人。TCD证实栓 塞为最重要机制。约5%患者由低灌注所 致。 71–84% 表现为脑梗死,13–20% 表现为 TIA,3% 表现为黑矇视力下降,3%表现 为缺血性视神经病,1% 为视网膜梗死。 约20%脑梗死无前兆症状。
颈部动脉夹层
(Cervic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潘宋斌
背景(Background)
动脉夹层( dissection ) 主要是指动脉内膜层与血 管中层的剥离或血管中层 与外膜的剥离,伴随的出 血通常进入血管壁形成盲 端囊状物(Blind Pouch) 或在内膜下形成平行的第 二通道。
缩小,50–65%大小保持不变。 多大3–6个月内缓解,6 个月后几乎不会
好转。 再发风险第一个月内 2% ,以后每年1%。
高危因素为年轻发病,家族史,肌纤维 发育不良, Ehler-Danlos type IV及多发 夹层。
治疗
目前所有治疗都缺乏RCT证据目前有抗 血小板及抗凝的欧洲多中心RCT研究在 进行
抗栓: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 血管内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
溶栓:被认为有潜在风险,如扩大壁内血 肿,增大血栓不稳定性引起栓塞,SAH, 形成假性动脉瘤等,但也有小样本数据 表明溶栓是低风险的,也有META分析示 在夹层中使用溶栓和在其它卒中中使用 溶栓药比,安全性一样。
外伤性动脉夹层
机械损伤:穿通伤或挫裂伤、快速的头部运动、 加速度、减速度、转颈、侧颈、颈过伸、医源性、 呕吐、煲电话等。推拿是原因还是结果并不确定
感染 尤其呼吸系统感染,秋季为高峰。
自发性动脉夹层
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Ehler–Danlos syndrome type IV、
Marfan’s syndrome)、遗传因素、传统的卒中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颈部动脉夹层占卒中整体病因的约2.5%,但它 却占45岁以下卒中人群病因的5%-22%。
美国和法国的流调显示颈部动脉夹层的发病率 为十万分之二点五到十万分之三。
颈部动脉夹层可累及中年龄段,包括新生儿及 儿童,最常见发病年龄段为35-50岁,高峰为 41-50岁(the fifth decade),女性比男性平均 早发病5年。
上外部。
临床表现
Partial Horner Syndrome:classically as the triad of miosis,ptosis, and anhidrosis(up to 50%).
Biblioteka Baidu床表现
脑神经麻痹及搏动性耳鸣 约12%患者有脑神经麻痹,低位脑神经
更易受累。舌下神经受累最常见,动脉、 三叉、面神经也可见。可出现多脑神经 损伤。 耳鸣:通向内耳的狭窄血管内的涡流。 见于少于25%的患者,可能为唯一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影像诊断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Angi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Ultrasound
影像诊断
DSA 最常见的为细线征(string sign),但非
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
A B
A:小脑左PICA区域梗塞 B:左椎动脉V2段不规则狭窄和多个充盈缺损
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
MRI:最常见的表现为血管壁内的出血。 48小时内为T1及T2低信号不易和流空区 分,亚急性期特点为高信号的新月形环 绕着管腔内的离心性血流。另外表现还 有血管直径的扩大(假性动脉流?)、 intimal fla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