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语言学 必背

合集下载

1.4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4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三、语言学概论课的学习方法
1.必须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 2.认真阅读语言理论书刊。 3.善于运用学过的语言理论解释
语言现象。
主要学术期刊
主要阅读书目
[丹麦]叶斯泊森 语法哲学 语文出版社1988 [德国]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的结构差异及其对人类 精神发展的影响 商务印书馆1987 [德国]洪堡特 语言与人类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7 [法国]格雷马斯 结构语义学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美国]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 商务印书馆1985 [美国]霍凯特 现代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美国]乔姆斯基 句法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刘坚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刘涌泉 乔毅 应用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1979 戚雨春等 语言学百科词典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商务印书馆1979 涂纪亮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96 王德春 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王力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中国大百科全 书出版社1988
主要参考教材
高名凯 石安石 语言学概论 中华书局1963 王刚 普通语言学基础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伍铁平 普通语言学概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吴为章 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徐通锵 基础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版社1988 陈保亚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冯志伟 现代语言学流派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冯志伟 计算语言学基础 商务印书馆 2001 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郭熙著 中国社会语言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胡明扬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贾彦德 汉语语义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靳洪刚 语言获得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李宇明 儿童语言的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林焘 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语言研究的方法

语言研究的方法

语言研究的方法目录1. 语言研究概述 (3)1.1 语言研究的重要性 (4)1.2 语言研究的定义与类型 (5)1.3 语言研究的当代背景 (6)2. 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础 (7)2.1 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8)2.2 认知语言学 (9)2.3 功能语言学 (12)2.4 社会语言学 (13)3. 语言研究的方法论 (14)3.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15)3.2 全面研究与案例研究 (16)3.3 观察法 (17)3.4 访谈法 (19)3.5 问卷调查法 (20)3.6 实验法 (22)4. 语言数据收集与分析 (23)4.1 语言素材的采集 (25)4.2 语料库的建立与管理 (25)4.3 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 (26)4.4 定性数据分析方法 (27)4.5 定量数据分析方法 (29)5. 语言研究的应用领域 (30)5.1 教育语言学 (32)5.2 临床语言学 (33)5.3 贸易语言学 (34)5.4 心理语言学 (35)6. 语言研究的伦理问题 (36)6.1 数据的隐私与保护 (37)6.2 研究对象的权益 (38)6.3 研究者的责任 (40)7. 语言研究的实践案例 (41)7.1 跨文化交际研究 (42)7.2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 (43)7.3 方言及濒危语言保护研究 (45)7.4 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 (47)8. 语言研究的未来趋势 (47)8.1 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49)8.2 语言模型与自然语言处理 (50)8.3 虚拟现实的语言学习与研究 (52)8.4 对外开放的数据共享平台 (53)1. 语言研究概述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一种特定手段,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石。

语言研究旨在探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旨在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范畴中发掘意义。

语言研究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语言学的理论探讨、语言应用实践、语言教学、语言病理分析、计算语言学以及跨语言的交流研究。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简介语言学研究方法是指在语言学领域中,为了探索和理解语言现象而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家可以收集、分析和解释语言数据,从而对语言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问卷,通过向参与者提问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用于探讨语言使用、言语惯、语言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研究者可以得出关于语言现象的定量或定性结论。

2. 访谈研究访谈研究是指研究者与个体或群体进行面对面交流,以了解他们的语言使用和语言观点的方法。

通过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认知、态度、意见等,并从中获得有关特定语言现象的重要信息。

3. 语料库分析语料库分析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大规模的语言样本,以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语料库可以包含书面文本、口语录音或网络文本等多种类型的语言数据。

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来提取、分类和分析语料库中的数据,语言学家可以发现语言的规律和变化,并提出相关理论。

4.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亲自走访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和参与来了解当地的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背景。

田野调查可以提供丰富的实地数据,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特定语言社群的语言现象,并揭示出现在书面材料中难以发现的信息。

5.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在受控环境中进行语言学实验来测试和验证语言假设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任务,观察和记录被试者在执行任务时的语言行为和反应。

通过实验研究,语言学家可以检验特定假设的有效性,并获得关于语言处理和认知的重要启示。

结论以上所述仅是一些常见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合理运用研究方法,语言学家可以推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并为语言教育、翻译、社会语言学等领域的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参考。

语言研究的方法(第一讲)

语言研究的方法(第一讲)




2.对语言系统的认识 “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实体)”是索绪尔语 言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跟语言是符号系 统的观点密切相关。索绪尔把传统认识中的 形式和意义分解为两对概念——能指和所指, 形式和实体。 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 能指和所指不是名称和事物,而是音响形象 和概念。名称和事物结合,产生实体;音响 形象和概念结合,产生形式。因此,言语是 实体,语言是形式。索绪尔把能指和所指与 名称(具体的发音)和事物(具体的意义)区别 开来,突出了语言符号的抽象性特点。 Fra bibliotek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 主要讲历史比较法及其新进展 19世纪,在生物进化学说、比较解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其他 因素影响下,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 并形成了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史上的第一个相对独立 的学派—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了。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 早、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与生物进化学说、比较解剖学 等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1.生物进化论的出现 在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提出之前,人们对物种起源 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创世论者,他们主张种族固定论,认 为所有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另一是进化论者,认为物种是客 观存在的,并且是逐渐变化或进化的。不过,当时的进化论者 并不清楚物种是通过什么过程发展进化而来的。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指出:物种的起源是由 同类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途径形成并发展的。简言之,就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法国语言学家梅耶的案例: 比较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的数词: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一 un,une uno,una uno,una 二 deux due dos 三 trois tre tres 四 quatre quattro cuatro 五 cinq cinque cinco 六 six sei seis 七 sept sette siete 八 huit otto ocho 九 neuf nuove nueve 十 dix dieci dies 这里面的相符之点决不是出于偶然,从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 的那些些差异中,可以找出一些确定的对应规律来。“八”等 词间的差异初看起来很大,但是这个差异也并不是偶然的,有 其他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假定,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 的数词出于同一个来历。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其结构、演化、语用等方面的学科。

在进行语言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的语言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文献研究法。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来了解特定语言的特点和发展。

研究者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学术论文、期刊文章等来收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

文献研究法适用于对特定语言的历史、文化、语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种方法是实地调查法。

这种方法通过采访和观察来收集相关的语言数据。

研究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如母语者、非母语者、语言教师等,以了解他们的语言使用习惯、语音、词汇等方面的特点。

实地调查法适用于对特定社群或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研究。

第三种方法是实验研究法。

这种方法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来研究特定语言现象和规律。

研究者可以通过控制变量、观察结果等方法来验证或推测语言假设。

实验研究法适用于探索语言认知、语音学等方面的问题。

第四种方法是对比研究法。

这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异同来研究它们的共性和差异。

研究者可以选择相似或相对较远的语言进行比较,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对比研究法适用于研究语言之间的关系和语言类型学等问题。

第五种方法是计算语言学研究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计算机和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和处理语言数据。

研究者可以利用电子文本、语料库等来源进行数据挖掘、语言模型建构等工作。

计算语言学研究法适用于探索语言智能、机器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问卷调查、实时数据采集等。

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研究者的需求和可行性,以确保取得有效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一、引言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涉及语言的各个方面,如语言的结构、功能、演变和社会应用等。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具体实践。

二、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1、描写语言学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语言使用情况,对语言的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类。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的客观描述和共时性分析。

2、历史语言学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语言资料,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变迁的过程和规律的探索。

3、社会语言学方法: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变化,语言与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关系。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使用者的社会角色的分析。

4、心理语言学方法:研究语言在人类大脑中的认知过程,探索语言的心理学基础。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的心理表征和认知过程的探究。

5、语用学方法:研究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使用。

这种方法强调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用规则的掌握。

三、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实践1、基础研究:对语言的基本要素和结构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描写和分析语言的各个方面,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2、应用研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涉及语言规划、语言教育、语言政策和语言科技等领域。

四、结语语言学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使用,我们可以深入研究语言的各个方面,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不断涌现,为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语言学研究方法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人类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探讨人类语言与认知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语言的使用、理解以及习得,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解释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

本文将介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语言学概论主要内容

语言学概论主要内容

语言学概论主要内容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系统地介绍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一、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讨的是人类语言的起源、演化、结构和使用。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实验研究、文献分析等。

田野调查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实地观察和记录,收集语言数据,分析语言现象。

实验研究则是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验证语言学理论和推测。

文献分析是通过对语言学文献的系统阅读和比较,总结和归纳语言学研究成果。

三、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语音研究语言的音素和音节的组合规律;词汇研究语言的词汇形态和词义;语法研究语言的句法和语法规则;语义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话语的理解。

语言的功能则包括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认知功能等方面。

交际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交流和沟通的作用;表达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作用;认知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作用。

四、语言类型和语言变体语言学研究发现,世界上存在着多种语言类型,如属格语、主格语、宾格语等。

语言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法结构和语音特点上。

同时,在同一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变体,如方言、口语和书面语等。

语言变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和语音上。

五、语言的演化和变化语言学研究还探讨了语言的演化和变化。

语言的演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过程。

语言的变化是指语言在使用中发生的变异和变化。

语言的演化和变化主要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六、语言与社会语言学还研究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语言学研究了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变异等方面。

语言学概论背诵口诀

语言学概论背诵口诀

语言学概论背诵口诀一、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人类的重要工具。

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很广,包括语音、语法、语义等。

三、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发音规律,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四、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和传播,音素、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

五、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分类和变体,音位、音变是语音的重要特征。

六、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组织结构,句子是语法的基本单位。

七、语法学研究句子的构成和功能,词类、短语是语法的重要要素。

八、语法学研究句子的语序和关系,主谓宾、修饰成分是语法的重要规律。

九、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表达,词义、句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

十、语义学研究词句的意义和关系,语义角色、语义关系是语义的重要概念。

十一、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语境、语用规则是语用的重要因素。

十二、语用学研究言外之意和言外之用,言外意义、言外行为是语用的重要内容。

十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实证研究、对比研究是常见方法。

十四、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开展,汉语、英语、法语等都是研究对象。

十五、语言学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助于了解人类语言能力和文化传承。

十六、语言学的学习要深入钻研,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才能立足学术界。

十七、语言学的发展前景广阔,为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提供了支持。

总结:语言学概论背诵口诀,涵盖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对于学习语言学有很大帮助。

通过学习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等学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为语言的使用和交流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为我们深入探索语言的奥秘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语言学,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意识,为语言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语言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语言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语言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语言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语言学调查: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语言现象和语言使用的数据,从而了解语言的使用情况和特点。

2. 语言分析:通过对语言的文字或语音材料进行分析,探究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语音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3. 语料库研究:通过构建和利用语料库(Corpus),对大量真实语言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获得关于语言的客观信息和规律。

4. 实验研究:设计和进行实验来观察和分析特定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行为,以验证或推翻一些语言方面的假设或理论。

5. 比较研究:对不同语言或不同语言变体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了解语言之间的关系和演化。

6. 历史研究: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语言变迁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7. 社会语言学研究:通过调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对语言使
用和语言变体的影响,研究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8. 心理语言学研究: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方式,研究语言产生、理解和认知的心理过程,探究语言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9. 计算语言学研究:利用计算机和语言技术工具,分析、处理和模拟语言现象和语言行为,以研究语言的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等问题。

简明语言学背诵笔记摘抄(3篇)

简明语言学背诵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章:语言学概述1.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

2.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用于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

3.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方言、标准语等。

4.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结构主义法等。

第二章:语音学1.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现象,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3. 语音的分类:元音、辅音、声调、韵律。

4. 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5. 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发音过程。

6. 语音的心理属性:语音感知、语音记忆、语音识别。

第三章:词汇学1.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2. 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包括词汇的来源、分类、演变、语义等。

3. 词汇的分类:基本词汇、一般词汇、专业词汇、外来词汇。

4. 词汇的来源:固有词、借词、新词。

5. 词汇的演变:词义演变、词形演变、词法演变。

6. 词汇的语义:词义、词义场、语义场。

第四章:语法学1. 语法是语言的规律,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2.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学科,包括词法、句法、语篇法。

3. 词法: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的语法功能。

4. 句法:句子的结构、句子的成分、句子的类型。

5. 语篇法:语篇的结构、语篇的连贯性、语篇的衔接。

第五章:语义学1. 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符号所表示的概念。

2. 语义学是研究语义的学科,包括语义的分类、语义的关系、语义的变化。

3. 语义的分类:概念语义、语用语义、社会语义。

4. 语义的关系:同义、反义、多义、歧义。

5. 语义的变化:词义演变、语义场演变。

第六章:语用学1.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和功能的学科。

2. 语用学的核心问题是“意义”,即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

3. 语用学的研究内容:语境、语用规则、语用失误、语用策略。

语言学必背

语言学必背

1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

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功用

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功用

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功用
一、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由一系列的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外国人学中文)
2演绎法: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3历史比较法:在宁波汉语培训中,对外汉语专业老师告诉我们,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发展道路。

应用此法,可以找出亲属语言的共同来源——原始基础语。

4分布法:又称分布分析法,它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所运用的一种分析语言的方法。

二、语言学的功用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语言的理性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

1可以提高文化水平,是掌握科学技术的基础。

2可以指导我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研究语言。

3有利于各项语文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促进了语言规范化的顺利进行。

4可以提高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5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6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本质、语言习得等对现代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语言的交际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两个根本的环节。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实地调查:研究者亲自前往语言使用环境,并通过观察、记录、采访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

实地调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和背景,但也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2.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受试者发放,收集他们的语言使用习惯、态度和意见等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大规模收集数据,但受到受试者主观性和回忆偏差的影响。

3. 实验研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实验,通过操纵自变量并观察其对语言行为的影响来研究语言现象和规律。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变量,验证因果关系,但也可能存在实验室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

4. 访谈研究:通过与受试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语言背景、使用习惯和意识等。

访谈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受试者的个体经验和观点,但受到受试者回答的主观性和偏见的影响。

5. 文本分析:通过对语言文本的语言特征、语言结构和语义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研究语言现象和规律。

文本分析可以对大量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性和细节性的分析,但需要研究者有较强的语言分析能力。

6. 历时研究:通过对历史语言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
语言演变、变化和发展规律。

历时研究可以了解语言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但也受到语言材料的稀缺性和模糊性的限制。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语言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语言学--必背

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语言学--必背

语言研究方法一、选题步骤文献调研科学分析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1、课题调研调研与考察是对有关课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要掌握前人对有关课题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已经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新的起点上选择课题。

2、课题选择根据调研和实际考察的结果,初选出诸个科学问题,认真分析其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制约科研能否顺利进行的其他因素等。

3、课题论证论证是指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评审,看其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根据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

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专家研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课题确定经过课题论证之后,该课题若通过,即课题确定。

若没通过,该课题则被淘汰,需再按照选题的程序和原则,另行选定其他课题。

二、文献检索方法1. 常用法:是利用文摘或题录等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

按时间顺序查找,可顺查、倒查和抽查。

(1) 顺查法。

这是一种以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从远到近按时间顺序的查法。

查找前要摸清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大致时间,从问题发生的年代查起,这样一卷卷或一年年地查找,直到认为文献够用为止。

这种逐年顺查的方法是有利于查全,不遗漏;缺点是比较费时间,检索效率低。

(2) 倒查法。

与顺查法相反,就是由近而远地按时间逆序查找。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新的课题或有新内容的老课题。

查找时效率高,省时省力,但容易遗漏有用的文献。

(3) 抽查法。

这是一种针对学科发展特点,抓着该学科发展迅速、文献发表较多的年代,抽出一段时间,逐年检索。

2. 引文法:也叫追溯法或扩展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获取文献的方法。

即利用已知的有关文献后所附的“引用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

综合法:也称“循环法”或“分段法”,就是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选定的检索工具查找出一批文献,然后再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来追溯查找,如此交替地往前推移。

专业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专业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专业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语言学研究是对语言的科学研究,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需要借助专业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

一、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一种常用的语言学研究方法,通过亲自前往研究对象所在地,直接观察和记录语言现象。

实地调查可以在现实的语言环境中获取生动、真实的数据,有助于把握语言使用的情境和语言变异的特点。

在实地调查中,研究者可以参与或观察现实中的交际活动,例如语言的使用场景、社交网络等。

通过收集实际语料,包括口头和书面材料,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某一语言现象的规律与特点。

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收集大规模数据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大量受访者分发,可以获取受访者对于特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问卷调查适用于探究群体间语言差异、语言态度、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研究。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需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和样本的选择。

问题的设计应当准确清晰,同时要避免引导性和歧视性的问题。

样本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通过设计和操纵特定条件,观察和测量相应的语言现象。

实验研究适用于探究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语言现象,并寻求其规律和原因。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先确定实验假设和实验设计。

实验假设是指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预期结果或猜想,实验设计是指实验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可以验证或推翻实验假设,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通过阅读和分析已有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语言学研究中,文献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需要系统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要注意选择权威性和可靠性高的文献来源,以确保所得结论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结:专业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

语言学 研究方法

语言学 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是一门涉及语言理论、文法理论、语义理论、语用理论以及其
它相关学科的复杂学科。

语言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1.语言记录方法:主要包括口头记录方法、书写记录法、录音记录法、视像记录法等,通过系统记录当前使用的语言,建立语言资料库,以分析
不同语言阶段或语言变化。

2.观察法:通过对语言使用者的观察,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
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者进行抽样,通过观察分析检验语言使用者之
间的差异,也可以分析语言习惯、语言行为、语音特点等内容。

3.实验法:可以通过实验,测试不同语言的使用情况后,得出结论,
研究语言的发展情况和语言使用规律。

4.比较方法:可以对比不同语言的结构、功能和用法,从而研究语言
的特性。

5.模型建立方法:主要是基于语言的结构、功能和用法等进行模型建立,以便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特征及其生成原理。

语言学核心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核心知识点总结

语言学核心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功能及其演变的学科。

以下是语言学的核心知识点总结:1. 语言学的分支语音学(Phonetics):研究语言的语音,包括语音的发音(发音语音学)、传递(声学语音学)以及感知(听觉语音学)。

音系学(Phonology):研究语音系统及其功能,关注不同语言如何使用不同的音素来构造词汇。

形态学(Morphology):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法,分析词素(词的最小意义单位)如何组合成词。

句法学(Syntax):研究词在句子中的排列和结构规则,探讨语言如何构造句子。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语言的意义,分析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语用学(Pragmatics):研究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涉及言语行为、话语背景和语境的影响。

2. 语言的基本单位音素(Phoneme):最小的语音单位,不具有意义,但能区分词义。

如英语中的/p/和/b/。

词素(Morpheme):最小的有意义单位,分为自由词素(可以独立成词)和黏着词素(需要依附于其他词素)。

词汇(Lexicon):语言中的所有词汇的集合,是语言使用者词汇知识的反映。

句子(Sentence):由词和短语按照语法规则组成的结构单元,表达完整的意思。

3. 语言的演变与发展语音变化(Sound Change):语音系统随着时间演变,如“长元音推移”是英语音系发展的重要变化。

语法变化(Grammatical Change):包括句法、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如古英语到现代英语的语法简化。

词汇变化(Lexical Change):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或意义的变化。

4. 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涉及方言、语言变体、社会阶层、性别等因素。

语言接触与借词(Language Contact):不同语言接触时会相互影响,产生借词、语言混合等现象。

双语和多语现象(Bilingualism & Multilingualism):研究双语者或多语者如何在不同语言之间切换,以及语言如何在社会中共存。

大二语言学概论必背知识点

大二语言学概论必背知识点

大二语言学概论必背知识点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探讨的范围涉及语言的结构、历史、发展、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

作为大二语言学概论的学习者,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学的原理和方法。

下面是大二语言学概论必背的知识点:1. 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它通过声音、符号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和意义。

2. 语言的要素:- 语音:语言中声音的组合和运用,如音位、音节、音调等。

- 语法: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包括词汇、句法、语义等。

- 语义: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包括词义、句义、上下文等。

3. 语言的层次:- 声音层面:语言的音系和音变规律。

- 词汇层面:语言的词汇系统和词义分析。

- 句法层面: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语序规律。

- 语义层面:语言的意义和语用规则。

4. 语音学:- 研究语音及其运用的学科,包括音素、音位、音节、音变等内容。

5. 语法学:- 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包括词法、句法、语义等内容。

6. 语义学:- 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的学科,包括词义、句义、语境等内容。

7. 语用学:- 研究语言在交际中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包括言语行为、话语分析等内容。

8. 语言的分类:- 语言根据地理、历史、语系等因素可分为不同类型的语言,如汉语、英语、法语等。

9. 语言间关系:-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影响和联系,如同源词、语言接触等现象。

10. 语言的演变与变异:- 语言是动态的,会随时间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如语音变化、词汇演变等。

11. 语言习得与使用:- 语言习得是指儿童在特定环境中学会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语言使用是指社会成员在交际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12. 语言普遍性与个体差异:- 语言普遍性指语言现象在不同语言中普遍存在,而个体差异指不同个体在语言能力和使用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以上列举的知识点是大二语言学概论必背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加深对语言学科的理解,提升对语言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为以后的相关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包括了对语言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的一系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首先,描写法是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语言现象进行准确、详细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规则。

描写法可以根据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对语言进行系统地描述,并且利用语料库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其次,对比法是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语言的共性和个体差异。

对比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现象,例如跨语言对比、对比不同语言之间的时代差异等。

再次,实证方法是以实证数据作为研究依据的方法。

通过实施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手段,收集语言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取对语言现象的科学认识。

实证方法可以提供有关语言规律、变异现象以及语言习得等方面的依据。

综上所述,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包括描写法、对比法、实证方法、历史比较法和社会语言学等。

这些方法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帮助语言学者深入了解语言的本质和特点。

在实践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准确、全面的语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研究方法一、选题步骤文献调研科学分析提出选题初步论证评议和确定课题1、课题调研调研与考察是对有关课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要掌握前人对有关课题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已经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新的起点上选择课题。

2、课题选择根据调研和实际考察的结果,初选出诸个科学问题,认真分析其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制约科研能否顺利进行的其他因素等。

3、课题论证论证是指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评审,看其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根据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

课题论证一般采取同行专家研究评议与管理决策部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课题确定经过课题论证之后,该课题若通过,即课题确定。

若没通过,该课题则被淘汰,需再按照选题的程序和原则,另行选定其他课题。

二、文献检索方法1. 常用法:是利用文摘或题录等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

按时间顺序查找,可顺查、倒查和抽查。

(1) 顺查法。

这是一种以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从远到近按时间顺序的查法。

查找前要摸清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大致时间,从问题发生的年代查起,这样一卷卷或一年年地查找,直到认为文献够用为止。

这种逐年顺查的方法是有利于查全,不遗漏;缺点是比较费时间,检索效率低。

(2) 倒查法。

与顺查法相反,就是由近而远地按时间逆序查找。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新的课题或有新内容的老课题。

查找时效率高,省时省力,但容易遗漏有用的文献。

(3) 抽查法。

这是一种针对学科发展特点,抓着该学科发展迅速、文献发表较多的年代,抽出一段时间,逐年检索。

2. 引文法:也叫追溯法或扩展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获取文献的方法。

即利用已知的有关文献后所附的“引用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

综合法:也称“循环法”或“分段法”,就是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选定的检索工具查找出一批文献,然后再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来追溯查找,如此交替地往前推移。

这种方法兼有常用法和引文法的优点,可以查得全而准,检索效率高。

三、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和流派“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

现代西方流行的哲学流派虽形形色色,但大致分属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哲学思潮渊源于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强调归纳、实证、逻辑、实用,关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第一代是孔德的实证主义;第二代的马赫主义,第三代的逻辑实证主义,第四代的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及后来的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

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则渊源于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强调演绎、普遍、绝对、直觉、关注人的存在意义。

第一代是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第二代是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哲学;另一个哲学流派是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三代是海德格尔、萨特尔的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

在当今西方流行的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中,比较特殊的是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西方还出现了一种反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与上述两大思潮密切相联系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哲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四、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特点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是(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的结合)、(假说方法与一套严密的逻辑推导规则相结合)、系统的经验观察和自我校正。

1、理想实验方法的凸现。

在近代, 人们对实验方法进行了自觉和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的结合是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最显著特征。

实验方法作为检验认识事物标准,保证了经验科学的确定性;数学方法又保证了科学的精确性。

3、假说方法与一套严密的逻辑推导规则相结合也是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

科学假说在近代后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同时带动了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规则的运用与发展,为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

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称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

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

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

定性研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研究,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

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

在进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的现象的性质;在进行定量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点:①着眼点不同。

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

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③依据不同。

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④手段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⑤学科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

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二、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平易性。

步骤有:确立选题,制订方案,收集资料,组织素材,撰写初稿,修改定稿1确立选题①从作者自身的知识、兴趣、专业背景考虑②选题内容有较多的文献资料可供参③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④比较容易进行学术创新⑤尽量使用问题细化、大处着眼,小处落笔2制订方案要明确研究什么?为什么做此研究?如此对此进行研究?按怎样的程序进行?需参阅哪些资料,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手段和工具?存在哪些局限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3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备案文献实地调查观察实验4组织素材理清思路拟定提纲构建框架5撰写初稿紧扣主题注意逻辑标注疑问,留出修改空间6修改定稿通盘考虑反复斟酌(理论依据是否可靠;概念的使用是否准确;论据数据是否可靠;逻辑是否严密;文字标点是否正确)最准定稿统计语言学1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①根据研究的目的,明确研究试验设计类型、研究因素与水平数;②确定数据特征(是否正态分布等)和样本量大小;③正确判断统计资料所对应的类型(计量、计数和等级资料),同时应根据统计方法的适宜条件进行正确的统计量值计算;最后,还要根据专业知识与资料的实际情况,结合统计学原则,灵活地选择统计分析方法。

2为什么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即用于实验处理组与对照组或两种不同处理的效应之间是否有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是否显著的方法。

第一类错误是“以真为假”的错误,即原假设是正确但却被拒绝的错误,也称“弃真错误”;第二类错误是“以假为真”的错误,即原假设不正确却被接受的错误,也称“纳伪”错误。

进行显著性检验是为了消除Ⅰ类错误和Ⅱ类错误,显著性检验是针对我们对总体所做的假设做检验,其原理就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来接受或否定假设3、进行协方差分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协方差分析:将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结合起来,检验两组或多组修正均数间有无差异的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消除混杂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满足条件:理论上要求各组资料都来自方差相同的正态总体;各组的总体直线回归系数相等,且都不为0。

因此,严格地说,在对资料作协方差分析之前,应先对这两个前提条件作假设检验,若资料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或经变量变换后符合上述条件,方可进行协方差分析否则不宜使用。

4、统计学的因素和水平?因素也称因子,是方差分析中所要检验的对象,水平的就是影响因素的强度5、统计语言学概念及研究领域概念:统计语言学,研究如何利用概率论、数理统计、信息论等统计的、非离散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来对自然语言进行统计和分析。

自然语言是其统计和分析的对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统计知识是其统计的理论基础,计算机是其可以实现统计的工具。

因此,对语言进行统计不仅要有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知识。

研究领域:统计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统计语言单位的出现频率,如对词汇和音位、语素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研究。

②统计作家的用词频率、词长分布和句长分布,以了解作家运用语言的风格;用这种方法还可判定匿名文章的作者。

③计算语言存在的绝对年代以及亲属语言从共同原始语分化出来的年代,这方面的研究叫做语言年代学,又称为词源统计分析法。

此外,还可对亲属语言的语法、语音体系进行统计、比较。

④采用信息论方法研究语言的熵和羡余度。

语言的熵就是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出现的不定度。

不定度的大小与语言的熵的高低一致。

当语言的接收者接收到语言符号之后,不定度被消除,熵等于零,因而在交际过程中,语言接收者所得到的信息量恰恰等于被消除的熵。

语言的羡余度是指语言中超过传递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为了保证对方能够理解,总是提供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信息量,因此,不论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语言都有羡余度。

⑤探讨语言的一般统计规律。

例如,在按频率递减顺序排列的频率词典中,词的序号越大,词的频率越小,序号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描述为一定的统计规律,这个统计规律叫做齐夫定律,因其研究者之一、美国语文学家G.K.齐夫而得名。

⑥运用随机过程论来研究语言,把语言看成彼此联系的字母序列,前一个字母决定后一个字母的出现,于是形成一条字母链,叫做马尔科夫链,因其最早的研究者俄国数学家A.A.马尔科夫而得名。

⑦研究文章中两个词之间、两个语法范畴之间、两个语义类之间或两个句法类型之间的间距,以揭示文章在句法或语义上的特征。

⑧研究语言的词汇与文章长度的关系,以揭示文章中词汇的丰富程度和差异程度。

6、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统计语言学发展的历史,论述各历史阶段统计语言学的价值?统计语言学在数理语言学中有比较悠久的历史。

古印度语法学家在研究《吠陀》时,就进行过单词和音节数目的统计。

19世纪,1851年,英国数学家A.德〃摩尔根曾把词长作为文章风格的一个特征加以统计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