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小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与危害
0627儿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0627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O O 9年 第 1 5卷 第 7期 I MHGN,Api 2 0 r o 9,V 11 N . l 0.5 07
【】 陆 国平 ,张 灵恩 . l 呼吸道感染抗生 素应 用的误区f] J. 实 用儿科 临床杂 志 ,2 0 ,2l4:1 3 9 . 06 () 9 一l 4 【】 郭艳萍 ,梁兆 昌 ,罗智英√L 急性 呼吸道感 染滥用 2 科 抗生素现状 的分 析与对策f . J 井冈山学院学报( 1 自然科
志 ,2 0 ,4 f) 4 7 4 9 O 2 08: 6 — 6 .
【1 l】曾佑群 , 吴扬. 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性
分析 【】 J. 儿科药学杂 志 ,2 0 ,82:4 3 . 0 2 () — 6 3 【2 1】赵汉 臣,曲国君 ,王希海 ,等. 注射药物应用手册[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 人 o 31 【3 l】植 自勤 ,李颂 明. 生态制剂 在儿科临床应用[】国际 微 J.
特点及同类 品种抗生素之 间的差别。 以头抱菌素为例 , 染 , 但微 生态活性制剂 大都对抗生素敏感 , 如双歧杆菌 可使疗效降低 , 乳酶生不宜与磺胺类 对 于G 杆菌 , 一 特别是产酶耐药 阴性杆菌 引起 的重症感 与抗菌药合用 ,
染, 第三代头抱菌素的抗菌作用 明显超过第二代和第 药 、 抗生素合用 。 微生态制剂在使用时 , 原则上应避免 代, 但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的感染 , 第三代头 使用抗生素 , 若需联用抗生素应用最小的有效治疗剂 选用 窄普 的敏感抗 生素 , 对全身感染或肠道以外 的 抱菌素疗效却不及第一代和第二代 。 因此不是任何情况 量 , 或在使用抗生素 2 4 ~ 小时 下, 新品种抗生素都优于老品种 。 不加选择地将第 三代 感染最好避免 口服抗生素等 。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5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甲硝唑注射液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甲硝唑用药频次不当,甲硝唑应至少8小时给药一次,给药频次不符合药代动力学参数。
2.有重复给药情况(1)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有重复给药情况解析: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不当。克林霉素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甲硝唑也主要针对厌氧菌,两者抗菌谱有重叠。
3.溶媒的选择、用法用量不适宜(1)呋塞米注射液溶媒的选择、用法用量不适宜解析:呋塞米溶媒使用不当,呋塞米在10%葡萄糖中会发生沉淀,使疗效降低,且增加不溶性颗粒,引起不良反应。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利奈唑胺片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利奈唑胺给药频次不适宜。利奈唑胺成人一次600mg,每12小时一次,口服与静脉给药剂量相同。建议将处方给药频次改为每12小时1次。
2.有相互作用情况(1)恩他卡朋片、利奈唑胺片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恩他卡朋与利奈唑胺合用,COMT和MAO被抑制,儿茶酚胺代谢减少,应避免联合用药。
2.有用药禁忌(1)格列齐特缓释片有用药禁忌解析:存在过敏史禁忌,格列齐特为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与磺胺有交叉过敏反应,磺胺过敏患者禁用该药。请更换合适药品。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2024
解析
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孟鲁司特钠给药频次不适宜。治疗哮喘时,孟鲁司特钠推荐每晚给药一次。
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之我见
1 不合理的用药疗程 . 4
用 药剂量 、疗程不 当是 儿科药
物 不 良反应 发生 的 主要 因素 之 一 。 菌 药 物 剂 量不 足 或疗 抗 程过短 , 达不到治疗效果 , 同时还容易导致耐药性 的产生。 有调 查 显 示 ,3 以上 的 患儿 应 用 抗 生素 未 达 到需 要 的疗 / 4 程。还有小儿肝 、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各器管发育不成熟 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如果长期、大量、不合理地滥用抗菌 药物 , 时可致 严 重 的 不 良反 应 。还有 医师 由于对 患儿 病 有 因不 明确 , 药物 的主 要抗 菌 谱 、体 内过 程 及 药 费情 况 等 对
一
的医疗用药造成潜在危害。 有条件的医疗单位 , 可结合本 地区的情况,在 《 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编写适合本地区的 儿科用药指南,以规范本单位抗菌药物的使用 。 22 选择 合适 的抗菌 药物 在确 定患儿 是否需要 抗菌 . 药物治疗时 ,要做到 明确用药指征 ,熟悉药物特性 ,合 理选择药物 ,减少不 良反应 的发生 。最好在选择抗菌药 物之前尽可能做细菌培养 、细菌抗原检测和常规药敏试 验 。如无条件或在未 明确诊断病 因前应根据不 同感染部 位 的常见细菌谱进行选择 ,按照 《 导原则 》选择一线 指 药物 ,防止 因滥用抗菌药物 出现 菌群失调 、二重感染等 。 23 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应依据 《 . 指导原则》指 出
有 效 ,但 较 生 不
良反应 的概 率较高;但由于医师 、患儿家长双方对滥用 注射 剂的危 害性认 识不足 ,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 。 据报 道儿童 输液量可 占门诊输液 总量 的 9 . 37 %,其 中抗
生 素 可 占儿 童 输 液 量 的 9 . 73 %。
第 8卷第 l 8期 ・总第 9 8期 2 0年 0 01 9月 ・下半 月 刊
小儿常用抗菌药物及不良反应分析
摘 要 : 的 : 讨 小 儿 常 用 抗 菌 药 物 及 不 良反 应 方 法 : 目 探 回顾 性 分 析 2 0 年 我 院 使 用 抗 茵 药 物 的 小 儿 住 院 患 09 者 病 例 资料 。 果 : 菌 药 物 使 用 率 i 09 , 联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率 1 .% , 合 理 用 药 现 象 占50 , 良反 应 发 结 抗 g9 .% 二 25 不 .% 不 生 率 为 1.% 。 结 论 : 解 小 儿 抗 菌 药 物 的 不 良反 应 , 于 合 理 使 用抗 菌 药 物 有 重 要 意 义 05 了 对
第 6卷 第 1 0期
2 0 年 1 月 01 0
太 传 统 医 药
Asa— cfcTr diina e c n i Pa ii a to lM dii e
V0.6 No.0 1 1 0c . t 201 0
d J 常 用 抗 菌 药 物 及 不 良反 应 分 析 ,L
马 超
Ma Ch o a
( s i lAf l td t n e n oi d c lC l g , h o 0 0, hn ) Hop t f i e o I n rMo g l Me ia ol e Ho h t0 2 C ia a ia a e 1 0
Ab t a t 0bef e T xl epda i at co i rg n t a vr eci . to sU ecsso hlrnp t nsw o sr c : jc v :oepo eitc ni rba d sa di d es rat nMeh d : s ae fc i e a et h i r r mi l u s e o d i
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及其危害
[ ]都鹏飞.安徽省医院感染管 理培训 .临 床合理 使用抗 菌药物及 其管理 1
( 收稿 日期 :2 1. 70俊 ,女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主任 。
随着抗生素 使用 的 日益广 泛 ,一种细 菌感染性 疾病 已 经少见 ,但是 由于抗 生素使用 所带来 的一 系列 问题 却成 为 最严重 的社会问题 之一 。近年来 我 国抗菌药 物的不 合理应 用甚至滥用 十分 普遍 ,致使 不 良反 应增多 ,细 菌耐药 性增 长 ,医院感染率增高 以及病人 治疗 的失败 等 ,规 范临床 抗 生素的应用 ,对 提高感染 性疾 病的 治疗 水平 ,控 制细菌 耐 药性的发展 ,降低 医药费用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的现象
待查病人没有感染征 象 ,没有 获取细 菌学检 查标本之 前使 用抗生素 ;( )病毒感染病人使用抗 生素 ; ( )围手术期 2 3 超长时间使用抗 生素 ; ( )对一般住 院病 人使用抗生 素预 4
防感 染 。
2 1 细菌 耐药性逐年增多 ,细菌 耐药是当前临床抗感染 治 . 疗 的热点 和难 点 ,给 临床 治疗 带来极 大困难 ,甚 至 出现 了
内膜 炎 等 。
1 没有考虑药物治疗 的经济学 :三代 头孢类抗生素使用 . 9
太随意 ,不符合药 物使用 的经济 学原 则 ,也不符合 抗生素 分级分类使用 的要求 ,以及受利 益促 动,无 原则使 用新药
和 昂贵 药 品 。 2 不 合 理 使 用 抗 生 素 的 危 害 及 其 社 会 影 响
11 抗 生 素 使 用 适 应 症 不 强 . 最 常 见 的 现象 有 :( ) 发 热 1
17 社 会 范 围 以 两 方 面 为 主 : ( ) 患 者 自己 到 药 店 买 药 . 1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参考 文 献
1 陈锋,林才经.院前医疗急救与灾难紧急医疗救援EJ].中华急 诊医学杂志,2006,15(5):479—480.
Z周敬梅。吴俊宏,李倩.120指挥中心调度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和沟通技巧EJ3.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8):44—45.
3杜成芬,刘家敏,徐磊.120调度员首接负责制对院前急救的影 响EJ3.中国急救医学,2009,29(6):566—567.
表1 组别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i±s) BUN(mmol/L)SCr(mmol/L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少数患 者出现轻微的干咳、面红等,不影响治疗。 3讨论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摘要】本文就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预防用药、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使用疗程、联用指征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药品种的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越来越复杂,联合用药极为普遍。
由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全面地掌握各类药物的特点,以至于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药品浪费,更严重的还可发生药源性疾病。
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更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难题。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最严重的不合理用药之一,我国目前很多外科手术切口都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现象也比较普遍。
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使其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后果。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应有明确指征,通常不宜'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患者。
病例一患者,男,68岁,从高处坠落后活动受阻2小时,入院就诊。
脊柱正侧位片显示第一、二、三腰椎呈前窄后宽改变。
初步诊断: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
处方 5%葡萄糖 500ml头孢哌酮舒巴坦 2.0 ivgtt bid分析:本例为腰椎骨折患者,未合并感染,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应用高档抗生素更是不妥。
可增加机会性感染,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处置::本例不需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主要表现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病例二患者,男,5岁,急性扁桃体炎处方 5%葡萄糖 500ml头孢呋辛 2.0 ivgtt q.d分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每日用药剂量应分两至四次给药,以保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评析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二、处方信息二
患者信息:男 ,13 周岁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酮症,眩晕待查注释:无1.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100片)用法:potid(1日3次)1次0.5g
2.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300IU/3ml/支)用法:静脉滴注tid(1日3次)1次10iu3.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20ml:15.2g/支)用法:静脉推注st(立即)1次16ml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1)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解析:给药途径不适应。庆大霉素注射液不应用于雾化吸入给药。推荐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肌内注射、鞘内、脑室给药。
2.有用药禁忌。(1)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有用药禁忌。解析:用药禁忌。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因其具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避免应用,仅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推荐使用一、二代头孢。
临床常见不合理处方解析
背景
处方评析,是药剂科开展的对用药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处方评析工作能够改进医疗质量,提高药品临床管理和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优化,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今天,咱们就分享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解析。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一、处方信息一
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
解析
1.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1)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解析: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的给药途径有误。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为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只能皮下注射。建议改为速效的门冬胰岛素。
2.有相互作用情况。(1)盐酸二甲双胍片、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二甲双胍片和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不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主要经肾排泄,患者增强CT造影时需要使用含碘造影剂,也通过肾排泄,二者联合使用导致二甲双胍乳酸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增加。应在造影前停用二甲双胍。
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123
2.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 病理特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2酶的影响 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和完备,延长了 药物的半衰期,加大了药物的血药浓度及毒性作用。
如氯霉素在体内可与肝内葡萄糖醛酸酶结合后排出,
但新生儿和婴幼儿肝脏葡萄糖醛酸含量少,使体内呈
游离态的氯霉素较多而导致氯霉素积蓄中毒,可引起
6.典型案例
典型病例2:患者,男,8岁。车祸伤,伤 后3小时入院,全身多发骨折、头外伤伴 失血性休克住院。患者病情危重,有部分 开放性创伤、伤口污染、失血性休克。用 药:头孢呋辛1.5g,Bid,静滴;甲硝唑 0.2g,Qd。药师建议:头孢呋辛钠与阿奇 霉素联用,但每次要先用头孢呋辛,再用 阿奇霉素,医生接受,10天后,患者感染 得到控制。
3.根据病原菌合理选用抗菌药 物
①大肠杆菌感染:选用小诺米星、氨苄西林或羧苄西林 等; ②胎儿空肠弯曲菌感染:选用红霉素或氨苄西林等; ③化脓性扁桃体炎感染:选用磺胺类或青霉素等; ④支气管炎:选用磺胺类、青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等; ⑤支气管肺炎及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 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苯甲异恶唑青霉素、氯唑 西林或双氯西林等; ⑦化脓性脑膜炎:选用头孢三嗪或头孢噻肟。
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扎囊县人民医院
自 我 介 绍
本科学历,质管科科长,门诊部主任,行政后勤党支部书
记,儿科副主任医师。株洲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 成员。手足口病株洲市级定点(指导)医院医疗救治专家 组成员。株洲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家委员会成员。首批 株洲市知名中青年专家库成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呼吸 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有专长,先后有 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项科研项目获省市科 技进步奖 。
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曹敏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妇幼保健院(561200)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5000张,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对其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含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处方644张,占抽查处方的12.88%。
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用法及用量不当等。
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用药存在不合理情况,通过分析,进一步唤起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意识。
关键词:儿科:抗生索;不合理用药抗生素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而且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新药日益增多,一些广谱抗菌药物不断用于临床。
并且据调查目前中国是抗生素应用大国,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中国社会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儿科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位居首位“1。
因此,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儿科临床的首要问题。
现就对所调查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2006年6月~2008年6月门诊处方5000张,从中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分析和统计。
2结果和分析5000张处方中含抗生素的处方2365张,占47.3%,其中单用抗生素处方1667张,占使用抗生素处方的70.49%,二联抗生素处方690张,三联抗生素处方8张,分别占29.18%和0.338%。
不合理用药处方644张,占所查处方的12.88%,占所查抗生素处方的27.23%,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繁殖期杀菌加抑菌剂、作用机制相同的抗生素联用,。
毒性相加,用法、用量不当等,见表1。
表1不合理用药分类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不合理用药占所奄抗生索占不合理处方(张)处方比例(%)处方比例(%)3分析3.1药物间相互拮抗如培菲康散剂与头孢克肟干糖浆(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培菲康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类球菌,此三联活菌对抗生素均敏感”1,与抗生素合用时会被灭活或抑制,影响疗效。
必须合用时应间隔2~3小时为宜,因此,在医生处方和药师调剂时应向患者或患者家属交待清楚。
抗菌药物不合理运用的因素和后果
来 在为 人类 战胜 感染 性疾病 方面做 出了重要贡 献 。 据 不完全 统计 , 抗 菌药 物的应用 使得 人类 的平均死 亡时 间 向后 推迟 了十年 …。
经 验 交 流
抗菌药物不合理运用 的 因素和后果
李 扬 用
贵州 省道真 自治县中医院 5 6 3 5 0 0
【 摘 要 】随着抗菌药物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上 , 抗茵药在提升人类寿命的同时,因其不合理使用而导致的一系列
严 重后 果也越来越 多。 本文深入剖析 了 当前抗 菌药物不合 理使 用的 因素 , 并对不合 理运 用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 了深刻的阐述 , 以求 引起 广大 医护 工作人 员的重视 ,切 实提 升抗茵药物合理运 用能 力,推动我 国医疗水平 的整体提升 。
就将 抗 菌药物 不合 理运用 的因素和 后果予 以讨 论。 1抗菌 药物 不合理运 用 的因素
1 . 1 “ 以药 养医 ”的不 合理 医院运行体 制
反 复刺激 菌 株,菌 株发 生基 因突 变,伴 随着 灭活 酶 的产 生 ,致使
“ 以药养 医 ”是 酶钝 化 。国外 有研 究报道 ,抗 菌药 物使用 量 的大 小和种类 与细
1 . 5 相关职能部 门监督不力 我国卫生以及药品监督部门,
菌等微 生物 培养 而 得到 ,也 可 以采用 化学 半合 成法 或全 合成 法制 为了各 自部 门 的利益 ,对抗 菌药 物生产 的把 关不 严 ,对 抗菌 药物
造 获得 。 日常 使用 的抗 菌药 物主 要有 青霉 素 、头孢 霉素 类 、大环 销 售未进 行 规范化 管 理;卫 生部 门在 医 院需 要生 存和 发展 的借 口 内脂类 及 多肽 类等 。抗 菌药 物主 要应 用 于外科 预 防或联 合用 药 , 下, 对医 院不合理运 用抗菌 药物 的行为也 是‘ ‘ 睁一 只眼 , 闭一只眼 ” 。
慎重使用抗菌药物
随着医疗行业不断发展,药品种类增加,抗菌药物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患者疾病康复提供了有力帮助。
但是由于盲目用药、药物识别能力差等因素影响,各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陆续出现,对广大患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既阻碍了患者治疗进程,又延长了康复时间,甚至还会导致病情恶化,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所以,为了保障临床治愈效果,应当慎重使用抗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的利弊使用抗菌药物利弊共存,具体为:优点抗菌药物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患者身体受到外界病原菌侵袭,出现高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症状,经医生指导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让患者摆脱病痛折磨,早日康复。
缺点过量或错误使用抗菌药物会损伤机体功能,导致体内菌群紊乱、失调,还会造成耐药性,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且增加治疗难度。
此外,不合理用药还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容易出现医疗纠纷或事故,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不盲目服药临床常见的抗菌药物有克拉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能够起到杀菌、抗菌的作用,用于胃炎、肺炎等适用抗菌谱疾病可以起到显著效果。
生活中有一些患者,自身出现不适,不去医院就诊,而是通过网络或朋友等途径,自行选择抗菌药物服用,极有可能出现不对症情况,用药不当还会损害胃、肝、肾等器官,产生耐药性。
2.不擅自买药抗菌药物一般都属于处方药,不应私自在非正规渠道购买,需要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接受相关检查后,让医生结合实际情况开具处方,到药房取药。
3.不随意停药开药后,医生会告知患者服药时间,患者应按照医生指导用药,不要自行停药,避免影响药效,阻碍患者康复。
4.视情况用药在多数情况下,受个体差异影响,患者受到病菌侵入后症状表现不一,轻度会出现发热、乏力、头晕等症状,口服抗菌药物即可;若病情严重,则需接受注射用药。
5.不私自更改药量医生会依据患者生理指标调整药量,保证药效充分发挥,患者不应擅自改变药量,需要定时定量服药,才可以保证体征的持续稳定。
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使用生素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与危害,促进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儿科临床治疗的98例住院患儿,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
分析、总结抗生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结果:分析得出,儿科临床中常使用的抗生素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然而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患儿的不同病症应用剂量;抗生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能对患儿身体重要器官(肝脏、肾脏、神经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结论:儿科临床中,细菌感染的患儿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但因儿童对药物的敏感度更大,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
因此,对抗生素品种及剂量的有效控制与合理使用,能很大程度缓解患儿的病情、有效降低毒副作用。
【关键词】抗生素;儿科临床;合理使用【中图分类号】R4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1-01抗生素是细菌或放线菌等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拥有一定程度的抗原或抗病毒活性,能够对细菌病毒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当前临床中所使用的抗生素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进行提取,是其中的有效成分;部分抗生素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其对细菌病毒有抑制效果。
目前,抗生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对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可或缺。
抗生素在缓解患者病情时也出现了滥用的现象,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若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则可能导致患者细菌变异及细菌耐药性增强等现象。
本文分析我院儿科临床治疗中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儿科临床治疗的98例住院患儿作为分析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98例患儿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最小3天,最大为11岁,平均(5.25±2.48)岁。
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2讲课文档
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 胆汁代谢紊乱、黄疸及出血 。
第十六页, 共53页。
[神经、精神系统反应]
近年来由于青霉素类用量加大, 常可见中 枢症状, 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称 为“青霉素脑病”;鞘内或脑室内注入 青霉素类, 引发脑膜刺激症或神经根刺激 症(颈项强直、头痛、呕吐、感觉过敏 、背及下肢痛), 大剂量可致高热、惊厥 、昏迷、尿潴留、呼吸和循环衰竭;有
第二十七页, 共53页。
大环内脂类ADR
1、胃肠道反应:口服或静滴红霉素均可引起,临床表现为腹 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 2、肝功损害:以胆汁郁积为主,亦可发生肝实质损害。 3、耳毒性:老年肾功不良者偶发耳鸣及暂时性耳聋。 4、局部反应:静滴或肌注后,可能产生血栓性静脉炎、局部 疼痛、变硬等,如静滴红霉素乳酸盐。 5.其它:偶可引起药疹、药物热等。
环丙沙星致皮下出血
第三十八页, 共53页。
环丙沙星致光敏性皮炎
第三十九页, 共53页。
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
血药浓度时对治疗有利。若采取静脉滴注给药, 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于约100ml输液中, 于0.5~1小时内滴完。一则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 二则可减少药物分解并 产生致敏物质。
第十五页, 共53页。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
[低钾血症] 大剂量青霉素G钠盐的应用可致大量钠盐进入循环,
连续应用几日可引起低钾血症, 致精神不振、乏力、腹 胀、心悸等, 也可无症状, 心电图检查可见有关异常, 尚 有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血气分析异常及代谢性碱 中毒等。 [肾损害]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案例分析与对策2讲课文档
• 引起药源性不良反应, 轻者感到不适, 不便, 重 者致残, 死亡
第十七页,共111页。
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
• 品种大幅增加,遴选管理难度增加
• 临床专业细化,对抗生素的用药知识不够全面
• 对细菌耐药常识缺乏 • 药品流通领域不规范竞争严重 • 经济利益驱使有效
过去十多年通过动物、人体的试验与体外抗菌作 用相结合的试验已证明只有游离的抗菌药物才有作 用,其杀菌作用有两种模式: 1.浓度-依赖性(Concentration-dependent)。 2.时间-依赖性(Time-dependent) 。
第二十八页,共111页。
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浓度依赖性
第二十一页,共111页。
合理使用抗生素理论要求
适应 细菌对 剂 给药 配伍 疗程 预防用药 证 药物 量 方法 禁忌
合理 绝对 敏感
正 正确 无 3~ 术前<2h,
确
7d 术后<3d
基本 相对 敏感或
合理
中度敏
感
不合 无 不敏感
理
正 正确 无 2~ 手术当天,
确
10d 术后7d
不 不妥 妥
第二十二页,共111页。
• 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强
• 临床用药知识培训教育不够 •……
第十八页,共111页。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 病病原的药物。
对病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抗菌药。
是治疗细菌性感染最主要的手段。根据患者的症状、体 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 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不合理表现及解决办法摘要:通过分析临床抗菌药物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菌药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联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主观用药,较少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未能根据药动学/药效学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等五种不合理用药表现。
找出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所在。
提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深入开展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建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长效管理机制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解决办法抗菌药物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目前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给临床医生选用药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用药现象显得较为普通。
这样,不仅给病人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效果依旧不显著。
近年来,频见报道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抗菌药物使用的整体环境敲了警钟。
究竟该如何解决滥用抗菌药物引发的危机,是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问题。
而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无疑是关键所在。
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1.1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
抗菌药物适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对无菌性炎症等无效,因此,抗菌药物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发热原因不明、感冒及病毒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如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90%为病毒所致,而治疗该类疾病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几乎高达90%以上。
另外,抗菌药物加抗病毒药应用于感冒发热已成为常规,而没有对发热病人采取各项检查以确定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从而有针对性地用药。
1.2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菌药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儿童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及建议
御机制 出现损伤 , 为某些条件致病菌提供感染 的可能。或者
使 dJ 体 内正常存在 的共生 菌群或其 它致病 菌的入侵 引发 ,L 机会性感染 和继发性感染 的可能 , 导致病情复杂、 加重 。 12 药物选择不 当引起药物不 良反应 .
马 玉珉 孙 晓红 ,
(. 1 山阳县人 民医院, 陕西 山阳 760 ; 宝鸡市宝钛集团职工医院 , 2402 . 陕西 宝鸡 7 10 ) 200
在 医学界抗生素滥 用 已经 是一个被 经常 呼吁关 注并讨 论很久 的话题 , 有关 专家甚 至发 出警告 : 滥用抗 生素将 是人
类 回到无抗生素时代 , 流行 病学 调查发现 , 国住 院患者抗 我
贵、 抗菌谱愈广其疗效肯定愈好 。他们缺 乏对病因 、 病程 、 治 疗等基本理念 的理 解 , 对疾 病 和药 物 的基本 态度 有失 科学 性。因而认为所有感染 均需 抗生 素; 家庭 常备抗 生素 ; 防 预 性的用药 ; “ 受 久病 成 良医” 影响 自己购买 , 应用抗生素等 ; 对 医师要求 应用抗 生素 , 且求新 、 并 求量 、 求广 谱 , 目迷信抗 盲 生素 。广告宣传及药用名称混记也误导消费者 。
安全、 可控做出建议。
给药时间间隔太短 , 药物其杀菌效果 取决于血液和组织
液 中药物 的浓度 , 其作用依 赖 于时间 的长短 , 在给 药时可根 据药物 的半衰期和其作 用维 持 的时间加 以综合考 虑给药 时 间间隔及给药量 。由于d J 自身生理功能不佳 , ,L 在相 隔较短
1 儿童疾 病 中抗生素 的不合 理应 用
儿科用药常见问题分析
儿科用药常见问题分析发表时间:2012-11-12T14:28:38.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闵斌[导读]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成人不同。
闵斌(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乡卫生院湖北孝感 432121)【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037-02【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用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促进儿科用药的合理化。
方法通过大量查阅儿科患者的病历,发现儿科用药存在4种不合理的现象: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②解热镇痛药有滥用现象;③有些医师把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当做绝对安全的营养药;④有些医师把10%葡糖糖注射液作为新生儿常用的基本液。
结果必须加强儿科用药的合理化指导,促进儿科用药的科学合理。
结论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多,必须加强管理、科学的合理指导,促进儿科的科学用药。
【关键词】儿科用药合理用药问题分析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成人不同。
由于用药特殊化、复杂化、从而要求临床医师在选用药物品种、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等方面做出更加细致的考虑。
而现实中的大多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方面药和非处方药说明书中有关儿科用药缺少相关的科学依据、导致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增加,通过大量查阅儿科用药存在如下问题:1、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有些医师有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如:对非抗感染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些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因,先用抗生素,一种不行就合用两种、三种,有的甚至用价格昂贵的第三代头孢菌素。
有些急诊患儿,首先给予依替米星静滴,依替米星是氨基甙类的抗生素,易对患儿造成听神经和肾功能的损害。
有些儿科感染性腹泻,有的不恰当地给予抗生素治疗,事实上患儿感染性腹泻62.8%-63.4%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其病程,亦不能减轻腹泻症状,相反导致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见小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与危害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患儿疾病的康复及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关键,临床治疗时选择抗菌药上,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及给药途径。
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减少不合理使用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减少各种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标签:抗菌药物;儿科;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种类繁多的一类药物[1]。
能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转归,目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备受关注,尤其在特殊人群小儿身上,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各器官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并且每日都在改变,所以用药宜按天数的变化而变化。
给药次数也要做好调整,小儿在低温、缺氧、休克等病理状况下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能力也有改变,也要考虑减量,延长给药间隔等,小儿对药物的承受能力尚不健全,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患儿疾病的康复及健康成长至关重要[2]。
作为儿科医生,一定要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减少不合理使用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减少各种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小儿感染其中尤以细菌性感染为主,所以做好小儿抗菌药物的使用相当重要,目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在县乡及农村非常严重,致使耐药细菌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不良反应频度高发,因抗菌药物导致各种身体损害屡有发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1 小儿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现象
1.1诊断不明确对疾病未进行准确诊断,对于感染或者非感染性疾病,且无论是病毒、细菌还是其他维生素感染,均是统一使用抗菌药物。
1.2不掌握致病菌的特点对致病菌的致病特点、好发部位、致病规律、表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耐药性等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出现抗菌药物随意使用的现象,且广泛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1.3用药方案与病情不符对患者病情缺乏准确判断,无法根据其病情选择合理药物和剂量,也无法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往往是大剂量静脉注射药物,导致病程延长且疗效欠佳。
1.4对抗菌药物本身不了解对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特性、抗菌谱、药物间相互作用了解不足,随意搭配药物使用,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1.5对用药注意事项不重视对抗菌药物副作用了解不足,尤其是没有掌握孕妇、老幼患者在药物使用中的注意要点,且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1.6抗菌药物的配伍使用不合理对抗菌药物配伍使用原则缺乏相应的了解,随意将多种药物置于同一溶剂,使得药物出现理化变化,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
2 小儿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
临床上对小儿不宜使用的药物要高度重视,不仅医护人员和药师,家长也要了解小儿用药知识,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导致的危害发生。
2.1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等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耳毒性,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2.2四环素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可结合新生长牙齿中的钙,共同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也称为”四环素牙”。
四环素类抗生素还能结合骨中的钙,对婴儿的骨骼生长有抑制作用,因而需注意8岁以下儿童禁用。
2.3氯霉素在新生儿、早产儿中应避免应用氯霉素,儿童则应慎用,因为氯霉素可引发新生儿、早产儿循环系统衰竭,还可对骨髓造血进行抑制,导致儿童出现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4磺胺类在新生儿、早产儿中应避免应用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出现粒细胞减少、黄疸等。
2.5喹诺酮类对于低于12岁的儿童,应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在18岁之前的患者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这主要是因为12岁之前人体骨骼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出现增殖、肥大和发生钙化,促进儿童增高和生长,而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可导致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还可导致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
2.6第一代头孢菌素儿童不能大剂量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因为该药物具有较大的肾毒性,可导致小儿出现肾组织坏死和血尿等危险事件。
3 小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引发的危害
小儿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疾病的现象大量存在,原因很多,导致的危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患儿本身比较痛苦,生命质量下降。
因此临床上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适应症与禁忌症,按照疗效、安全、经济的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1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