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大兴初二(上)区期末考题
(二)借助下文,完成22-24题的名画评鉴任务。(共9分)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①《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②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
③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
④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⑤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满载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
⑥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醪”“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
⑦《清明上河图》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
城楼,小见店铺,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
⑧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
《清明上河图》(结缩版)
22.任务一:特点总览。本文的作者黎孟德先生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同时他也是一位绘画、品画高手。请你找出黎老笔下《清明上河图》画面最突出的特点。(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______
23.任务二:技法鉴赏。根据【链接材料】的内容,判断《清明上河图》属于绘画中的哪种透视法,并结合原文、画作和【链接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介绍这种透视法在画作中的具体应用。(4分)
【链接材料】透视,是绘画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焦点透视”,它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用多视点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
答:______
24.任务三:画作简赞。“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的骄傲!”这是文章的结尾段,请借助【链接材料】提供的知识完成任务。先写出
这个句子的主干,再判断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个句子。(3分)
【链接材料】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可能是陈述或者疑问的语气,也可能是感叹或者祈使的语气。
答:______
五、2020大兴初二(上)区期末考题答案
(二)(共9分)
22.答案: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共2分)
23.答案示例:
《清明上河图》属于散点透视法(1分)。画家的观察点是移动的:画作的开端是郊外,表现了农夫、行旅、扫墓等人的形态;图画渐进,表现了汴河中的船只、纤夫的样子;画面再展,表现了拱桥上下的人物、店铺等;还有城门道路等不同的景象(2分)。画作上所见景物都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每个点都给予了详尽的表现(1分)。(共4分)
24. 答案主干:《清明上河图》是骄傲!语气:感叹
(共3分。主干2分,语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