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铁讲义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铁熔炼)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二、铸铁熔炼
铸铁熔炼是铸铁件生产的首要环节,也是决定 铸铁件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它的基本任务是 提供成分和温度符合要求,非金属夹杂物与气 体含量少的优质铁液。
对铸铁熔炼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优质、高产、 低耗、长寿与简便等五个方面,即铁液质量高、 熔化速度快、熔炼耗费少,炉衬寿命长及操作 条件好。
9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5)熔化与出渣 在正常熔化过程中,
应严格控制风量、风压、不得随意停风。按 规定及时取样,测量铁液温度、风量、风压、 风温等。经常观察风口、出渣口、出铁口、 加料口,注意铁液、炉渣质量,风量、风压、 三角试块白口变化。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保证熔化正常。应按时打开出渣口出渣,一 般每隔30~45min出一次渣。
2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图3-12 冲天炉结构简图
1—炉脚 2—炉底板 3—炉底门 4—风口窥视孔 5—风箱 6—耐火砖
7—加料口 8—烟囱 9—除尘器 10—风口 11—过桥 12—前炉盖 13—前炉窥视孔 14—出渣口及出渣槽
15—出铁口及出铁槽
3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10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从炉渣的颜色、状态可以判断冲天炉的 熔化质量。观察酸性冲天炉炉渣时,一般 用铁棒蘸些炉渣,抽拉成丝,在亮处观察。 炉况正常的炉渣为黄绿色玻璃状。炉渣呈 深咖啡色,说明铁液含硫偏高;炉渣上带 白道或白点,说明石灰石加入量过多;炉 渣呈黑色玻璃状,致密、密度大,说明铁 液已严重氧化。
打炉前,应在炉底铺上干砂不能有积水或潮湿。 打开炉底门,用铁棒将底焦和未熔炉料捅下, 用水浇灭。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铁熔炼)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以上均为氧化放热反应,根据上述反应及 图3-13可见,在氧化带内:
①焦炭燃烧生成的炉气,既有二氧化碳,也有一 氧化碳,但主要是二氧化碳。
②从主排风口开始,随着炉气的上升,反应不断 进行,炉气中的氧逐渐减少,二氧化碳不断增 加。当上升到氧化带顶面时,炉气的氧基本耗 尽,氧化反应终止,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值。
图3-13 冲天炉熔炼过程原理图
25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1)预热区 从加料口下沿料面到铁料开始熔化这 段高度为预热区。预热区的炉料在下降过程中, 与上升的炉气之间的热交换方式以对流为主,金 属料逐渐被加热至熔化温度。
预热区高度受有效高度、底焦高度、炉内料面的 实际位置、炉料块度、炉料下落速度、炉气分布、 铁焦比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波动很大。其中金属 料的块度特别重要。金属料的块度愈大,预热所 需的时间愈长,预热区高度愈大,严重时金属料 块可能进入风口区,造成“落生”现象,妨碍冲 天炉的正常操作。因此应限制金属料的块度。但 金属料的块度也不能过小,以免造成严重氧化。
铸铁熔炼可以用冲天炉、非焦化铁炉、电炉、 反射炉、坩锅或冲天炉与电炉双联等方法,其 中以冲天炉熔炼的应用最为广泛。
1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1. 冲天炉的结构(图3-12)
冲天炉的类型很多,但基本结构大体相 同。常用的冲天炉由四部分组成:炉底部 分、炉身部分(包括送风系统)、前炉部 分、炉顶部分(烟囱及除尘系统)。
修炉完毕,用木柴或烘干器慢火充分烘干前、后 炉。前炉必须烘透,以保证铁液温度。
6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3)点火与加底焦 烘炉后,加入木柴,引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第一章铸铁的结晶及组织的形成①Fe-C相图的二重性:从热力学观点上看,Fe-Fe3C相图只是介稳定的,Fe-C(石墨)相图才是稳定的。
从动力学观点看,在一定条件下,按Fe-Fe3C相图转变亦是可能的,因此出现了二重性。
②稳定性结晶时组织转变分析答:当凝固在平衡条件下进行时,只有当化学成分为亚共晶时才会析出初析奥氏体。
当铁液温度降低到略低于稳定系共晶平衡温度,即具有一定程度的过冷度后,初析奥氏体间熔体的含碳量就达到饱和程度。
如果此时能形成石墨晶核并长大,则出现石墨/熔体的界面。
综上可知道,稳定性结晶时组织转变为:液体→奥氏体→石墨③共晶转变的过程分析(灰铁,球铁)答:在非平衡条件下,铸铁中存在一个共生生长区,而且偏向石墨的一方,因而在实际情况下,往往共晶成分的铸铁在凝固过程中会析出奥氏体。
共晶转变过程为:液相→奥氏体→渗碳体的三相平衡,转变成共晶奥氏体加渗碳体组成的共晶组织,即莱氏体。
第二章灰铸铁④缩减作用,切割作用答:由于石墨几乎没有强度,又因为片端好像是存在于铸铁中的裂口,所以,一方面由于它在铸铁中占有一定量的体积,使金属基体承受负荷的有效截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在承受负荷时造成应力集中现象。
前者称为石墨的缩减作用,后者称为石墨的缺口作用(切割作用)石墨的缺口作用主要取决于石墨的形状和分布,尤以形状为主。
石墨的缩减作用取决于石墨的大小、数量和分布,尤以数量为主。
⑤成分与性能的关系答:灰铸铁的力学性能与基体的组织和石墨的形态有关。
灰铸铁中的片状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严重,在石墨尖角处易造成应力集中,使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塑性和韧性远低于钢,但抗压强度与钢相当。
金属基体是灰铸铁一系列力学性能的基础。
随着基体内珠光体数量的增加,分散度变大,硬度也提高。
铁素体较软,强度较低。
所以,碳元素增高,使石墨粗化,同时使铁素体增加,所以导致灰铸铁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一定限度的提高。
硅元素增加,也会导致石墨粗化,铁素体增加,所以也会导致灰铸铁强度降低。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第1章 铸铁的结晶及组织的形成

第三节 铸铁的固态相变
�
�
一、A中碳的析出
稳定系 A A+ G 亚稳定系 A A+ Fe3C
�
�
�
二、铸铁的共析转变
1、形貌 片状Fe3C G (难存在) 2、形核 白口铁 先Fe3C、后F 灰口铁 先G 、后F 3、生长 过冷度大、片小、晶细
� � �
�
�
三、过冷A的中低温转变
(以 C曲线介绍即可) A B下、 B上、 M、 A
�
�
(四)影响A枝晶数量、粗细的因素
(骨架 对组织性能影响很大)
�
� � � �
1、合金元素的影响
Si/C比的影响(相同碳当量) 越大,初析 A 增多 图 1-5 C%增大,枝晶细化 图 1-6
� � � � � �
其它元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的影响:增大,粗化 V、Ti促使A形成并细化 其它元素有待研究 2、冷却速度 越大,A越多,并细化 (五)初始A的显示方法(自己看)
�
�
二、铁 -碳双重相图及分析
� � � � � � �
1、共晶系:L----A+G L----A+Fe 3C 2、共析系:A----F+G A----F+Fe 3C 按那个转变与什么有关? 3、应用: 应用:按那个转变与什么有关? 冷却速度 化学成分 C Si
三、铁 -碳-硅准二元相图
� � � � �
1、A和Fe3C以片状协同生长(莱氏体) 侧向蜂窝状结构
� � � �
2、板条状Fe3C+A(离异型共晶体) 过冷度大时易形成 3、加稀土元素变质处理细化 图1-21
�
� � � � � �
电子教案与课件:《铸造合金原理及熔炼》 第二章

2.1.1 铸造碳钢的化学成分及性能
在铸造碳钢中,常存元素有碳、硅、锰、磷和硫。碳作为主要强化元素,硅和锰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钢起强化的作用。磷和硫降低钢的性能,是有害元素。铸造碳 钢的规格化学成分中本来是不合有合金元素的,但由于在炼钢中,可能由回炉废 钢料带入少量的合金元素成分,为了对铸造碳钢性能的控制,要求将合金元素的 含量于以控制。对应于上述 5 个牌号的化学成分要求见表 2-2。应指出,对碳、 硅和锰三元素只给出上限值而未给出下限值是为了给生产上留有较大的化学成 分调整范围。在保证达到规定的力学性能前摄下,各生产厂家可根据自己的经验 来规定各元素含量上、下限的数值。
4) 碳钢中的气体
①氢 ②氮 ③氧
①氢
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电弧作用下离解,氢以原子态溶入钢液 中。氢在钢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2-5 所示。在钢处于液态时,能溶解大 量的氢。随着钢液温度降低,溶解度逐渐减小,而在钢凝固过程中,氢的溶解度 大幅度降低。因此,凝固时氢因过饱和而析出,形成气孔。这种气孔体积小,数 量多,常聚集在铸件表皮下形成“针孔” 在快速凝固条件下,钢液中的原子氢来不及转变为分子氢。即以极微细的质点在 铁的晶格内部析出,在晶格内部形成很高的应力状态,从而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 韧性,严重时会造成“氢脆”。 为了预防氢气的危害,炼钢前要作好原材料准备工作,在炼钢过程中要尽量避免 钢水吸气和氧化,并保证一定量的脱碳沸腾时间。若条件许可,还可采用真空处 理等去气措施。
③ 网状组织
形态见图 2-2c。铁素体在原奥氏体的晶界处析出。由于奥氏体晶界上晶格缺位多, 且组织疏松,故易于铁素体新相的形核和铁原子的聚集,从而为网状组织的形成 创造了条件。由于网状组织的形态特征,故称之为仿晶界形貌析出相(GBA—— Grain Boundary Allotriomorphs)。 图 2-3 表示了铸造碳钢的含碳量及冷却速度对铸态组织中铁素体形态的影响。对 于钢的力学性能最有利的是粒状组织,具有粒状铁素体和珠光体相互交错分布的 组织使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而魏氏体和网状组织则使钢具有较低的力学性 能,特别是韧性。通过适当的热处理(退火或正火),魏氏体或网状组织即会转变 为粒状组织,从而使钢的性能得到提高。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特种性能铸铁.pptx

•
形成氧化膜Al2O3、形成单一F基体、
•
提高相变温度。
• 2、成分、组织
Al:2—6%(低),16—26%(高)
图4-30
F+G+铁铝化合物 硬度高、耐热
3、工艺特点:
熔制困难:Al密度小,偏析、氧化,烧损大、易 产生G漂浮等
第29页/共36页
• 2)与氧的亲和力大于铁
• 3)元素的氧化物与铁的氧化物互不溶解
•
稀土氧化物也很好,可以抗高温氧化
• 3、铸铁组织对氧化的影响
• G形状 QT>RuT>HT
• G大小,晶粒细,不利于内部氧化,
第26页/共36页
二、铸铁高温下生长
• 1、低于相变温度的生长(400-600 ℃)
•
P—F+G 膨胀生长
• 一、化学成分、组织特点
• 激冷层硬度、深度是冷硬铸铁的关键, • 1、成分:C、Si • C调整硬度 (C多,渗碳体多) • Si调整深度 ( Si多,深度浅)石墨化
第7页/共36页
• 合金元素:
• 增加白口深度W、Mn、Mo、Cr、V(最强)
• 减小白口深度C、Si、Ti、Ni、Cu、Co、P(最弱)(Ti有问题)
•
强度硬度高,韧性好,(奥氏体、马氏体)
•
取决于基体和M7C3
•
M7C3规则排列强度可达3100MP
第21页/共36页
• 6、应用
• 球磨机,输送煤灰管道,工业杂质泵
•
表4-23
第22页/共36页
第四节 耐热铸铁
• 铸铁高温缺陷:
• 生长、氧化、机械性能下降 • 1、定义:抗高温氧化生长、具有高温强度、硬度的铸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教学大纲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141002课程英文名称:Casting Alloy and Smelting课程总学时:56讲课:48实验:8上机:0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铸造合金及其熔炼》课试材料加工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骨干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用铸铁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内在联系,掌握铸铁结晶凝固的基本原理及结晶凝固过程对组织形成的影响,掌握铸铁熔炼的基本原理,了解各种铸铁的生产方法及冲天炉的操作工艺,为获得合格的铸铁件奠定合金及熔炼方面的基础。
掌握铸造碳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的关系,掌握铸钢结晶凝固的基本原理及结晶凝固过程对组织形成的影响,掌握合金元素在铸钢中的作用,掌握炼钢工艺特点,了解炼钢设备的基本构造。
掌握常用的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应用的关系,掌握合金的铸造性能及熔炼工艺原理的基础知识,常用合金及其典型熔炼工艺。
了解铸造镁合金、钛合金的基本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掌握常用铸铁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掌握铸铁结晶凝固的基本原理及结晶凝固过程对组织形成的影响,掌握常用合金元素的作用。
(2).了解孕育机理、球化机理及固态石墨化机理,了解各种铸铁的生产方法。
(3).掌握冲天炉熔炼的基本原理和获得高温优质铁水的途径。
(4).了解冲天炉的结构、操作工艺和熔炼过程的控制方法。
(5).全面、系统的讲授常用的铸造碳钢及铸造合金钢的牌号、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掌握铸铁结晶凝固的基本原理及结晶凝固过程对组织形成的影响,阐明铸态组织的形成机理和热处理方法。
(6).介绍国内外在铸钢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方向及动态,以扩大思路,开阔眼界。
(7).讲授电弧炉炼钢及感应炉炼钢的工艺过程,阐明炼钢过程中各期主要的物理化学反应,对钢水质量和铸件质量的影响。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钢及其熔练)ppt课件

二、铸钢熔炼
1. 铸钢熔炼设备 铸钢车间所用的炼钢设 备有电弧炉、钢包精炼炉、平炉、感应电炉 及等离子电弧炉等。感应电炉及等离子电弧 炉主要用于熔炼高级合金钢及高温合金,用 来浇注要求较高而且比较复杂的铸件。电弧 炉在铸钢车间使用最广,它熔炼速度快,钢 液温度高,而且容易控制,有良好的脱磷、 脱硫条件,可以熔炼出质量较高的碳钢和合 金钢,适宜于浇注各种类型的铸件。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2)装料 补炉完毕,即可装料。一 般小容量电弧炉由人工进行装料,3t以 上的电弧炉用料罐从炉顶装料。在往料 罐中装料时,需要合理地布置炉料。原 则是尽量多装料并使炉料熔化快,炉料 要装得紧密,以利于导电和电热。
3)熔化期 熔化期的任务是将固体 炉料熔化成钢液,并进行脱磷。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图3-16 三相电弧炉结构
1—炉体 2—出钢槽 3—炉盖 4—电极夹持机构
5—电极 6—电极升降机构 7—变压器 8—倾炉机构
铸造工(高级)
第三章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2. 铸钢的熔炼操作 电弧炉按照所采用炉渣和
炉衬耐火材料的性质分为碱性电弧炉和酸性电弧炉。 碱性电弧炉具有较强的脱磷和脱硫能力,对炉料的 适应能力强。铸钢多用碱性电弧炉炼钢。
Sn
2 .0 ~ 4 .0
2 .0 ~ 4 .0
4 .0 ~ 6 .0
9 .0 ~ 1 1 .5
9 .0 ~ 1 1 .0
9 .0 ~ 1 1 .0
化 学 成 分 ( 质 量 分 数 %)
Zn
Pb
P
Ni
6.0~ 4.0~ 9.0 7.0
—
0 .5 ~ 1 .5
9.0~ 3.0~ 13.0 6.0
铸造工程学-铸造合金及熔炼

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收缩特性以及模具结构设计不当等原因,容易导致铸件出现缩孔与缩松缺 陷。这些缺陷会导致铸件局部强度和致密度下降,影响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裂纹与变形
总结词
裂纹与变形是铸造合金冷却和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铸件报废。
详细描述
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过快、模具设计不合理、浇注系统不当等因素,容易导致 铸件出现裂纹与变形缺陷。裂纹会导致铸件强度下降,变形则会使铸件无法满足精度要
熔炼的基本原理
熔炼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其成为液态,并加入所需的合金元素,通 过搅拌和化学反应等手段,使合金成分均匀混合的过程。
熔炼过程中,金属材料的熔点、密度、粘度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对熔炼过程和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气氛等工艺参数,以确保合金成分的准确性和均 匀性,以及避免金属氧化、吸气等不良现象。
熔炼温度控制
严格控制熔炼温度,以保 证合金成分的均匀性和避 免烧损。
合金的熔炼与搅拌
通过搅拌和合金化处理, 确保合金成分均匀分布, 提高合金性能。
精炼与除渣
精炼
通过除气、去除非金属夹杂物等手段,提高合金的纯净度。
除渣
去除熔融金属中的熔渣和杂质,以保证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浇注与冷却
浇注
将熔融金属浇注入铸型中,形成符合要求的铸件。
熔炼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真空熔炼技术
利用真空技术进行合金熔炼,可 去除有害气体和杂质,提高合金
的纯净度和质量。
电渣重熔技术
通过电流作用下的熔渣进行二次熔 炼,使金属更加纯净和致密,提高 材料的机械性能。
定向凝固技术
使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结 晶方向,提高材料的定向性能和机 械强度。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铁).讲义62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铁).讲义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பைடு நூலக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培训要点:
?重点掌握各种铸造合金的牌号及性能; ?化学成分对灰铸铁、球墨铸铁性能的影响; ?孕育铸铁、球墨铸铁的生产技术; ?冲天炉熔炼操作工艺、一般过程和基本原理; ?熔炼配料计算方法; ?了解各种铸造合金的发展趋势; ?了解铸钢和非铁合金的熔炼过程及主要设备。
2
第一节 铸铁及其熔炼
8
1)碳和硅 碳和硅都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通
过调整碳和硅的含量可以控制灰铸铁的组织和性能。 灰铸铁碳的质量分数大多在 2.6% ~3.6% ,硅的质量 分数在1.2% ~3.0% 。
碳是构成石墨的元素,铁液中碳的质量分数越高,石墨 的数量也就越多。硅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当硅的质量分数 在1.0% ~2.0% 范围内增加时,硅促进石墨化的作用特别强 烈。一般以碳当量综合考虑碳和硅的影响。
6
(2)化学成分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灰铸铁的化学成分除了含有碳、硅、锰、 磷、硫五种主要元素外,还含有一些其它元 素,各种元素及其含量都对灰铸铁的性能产 生不同影响。
铸铁的组织取决于石墨化程度,研究化学 元素对灰铸铁组织的影响,主要研究化学元 素对石墨化的影响。
7
铸铁中的元素按其对石墨化影响的不同, 可分为促进石墨化和阻碍石墨化两大类。
碳当量过高,促使灰铸铁石墨片变粗、数量增多,基体 中铁素体量增多,强度和硬度下降。碳当量过低,铸铁易出 现麻口或白口组织,会导致灰铸铁铸造性能降低、铸件断面 敏感性增大、内应力增加,强度下降,硬度上升加工困难。 因此,必须选取合适的碳硅量,使灰铸铁碳当量控制在合适 的范围内。
9
2)锰和硫 锰和硫都是阻碍石墨化的元素,但两者 共同存在时,会形成高熔点的 MnS ,不仅无阻碍石墨 化的作用,而且可作为石墨化的非自发晶核。所以, 锰能削弱硫的有害作用。此外,锰能促使珠光体形成 并细化珠光体,从而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灰铸铁 中锰的质量分数一般为 0.6% ~1.2% 。
硫在高含量时有阻碍石墨化的作用,使铸件形成白口 组织,同时还使奥氏体枝晶粗化,降低铸铁性能。硫还 能使铁液的流动性降低,收缩量增大,使铸铁有较大的 热裂倾向。因此,硫作为有害元素应加以控制,一般质 量分数控制在0.15% 以下。但目前认为,为确保孕育效果, 灰铸铁中含硫量亦非愈低愈好,一般质量分数不低于 0.05% ~0.06% 。
2) 铁素体-珠光体灰铸铁 在铁素体和珠光 体基体上分布着细小的片状石墨,其强度、 硬度都比铁素体灰铸铁为高;
3) 珠光体灰铸铁 在珠光体基体上分布着细 小的片状石墨,具有较高的硬度,在灰铸 铁中强度最高。
5
图3-1 灰铸铁的组织
a) 铁素体灰铸铁
b)铁素体-珠光体灰铸铁
c)珠光体灰铸铁
灰铸铁中存在的片状石墨,一方面减少了金属基体的 承载面积,另一方面石墨片的尖角处造成了应力集中,所 以,灰铸铁的抗拉强度较差,塑性较低。由此可见片状石 墨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状况是影响灰铸铁性能的主要因素。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 铬、镍、钼、 铜、钒、锡、 钛、硼等。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冷却速度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在生产中可以看到,同一铸件壁厚不同的 部位,其组织往往不同,壁厚处呈灰口组织, 而壁薄处常出现白口组织。这表明在化学成 分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冷却速度,可以 改变石墨化程度而得到不同的组织。当快速 冷却时,铸铁中的碳部分或全部呈化合状态 存在,而形成麻口组织或白口组织。缓慢冷 却时,石墨能顺利析出,并不断长大,得到 粗大片状石墨,而形成灰口组织。
牌号 HT100 HT150 HT200
表3-1 按单铸试棒性能分类
抗拉强度σ b/MPa≥ 100
牌号 HT250
150
HT300
200
HT350
抗拉强度σ b/MPa≥ 250 300 350
4
灰铸铁的力学性能是由金属基体组织及石墨 形态决定的。分为以下三种:
1) 铁素体灰铸铁 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粗 大的片状石墨,其强度、硬度都较低;
促进石墨化元素
阻碍石墨化元素
Al,C,Si,Ti ,Ni,Cu ,P,Co ,Zr ,Nb ,W,Mn ,Mo,S,Cr ,V,Fe ,Mg ,Ce ,B + ———————————————— ○——————————————————— -
左边的元素促进石墨化,右边的元素阻碍 石墨化,距铌越远作用越强烈。由此可知, 铸铁中的含量较多的碳、硅、锰、磷、硫都 会影响石墨化的进行
10
3)磷 磷使铸铁的共晶点左移,其作用程度和
硅相似,故计算碳当量时,应计入磷的含量。
当磷的质量分数大于 0.3% 时,会生成硬而脆,且 熔点低的磷共晶,常以网状分布在晶界上,使铸 铁脆性增加。降低铸铁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和 致密性。磷量高往往是铸件产生冷裂的原因。但 磷共晶能提高铸件的耐磨性,且磷能降低铸铁的 熔点和共晶温度,提高铁液的流动性,改善铸造 性能。一般灰铸铁,磷的质量分数不应超过 0.2% ; 高强度灰铸铁的磷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 0.12% 以下; 有致密性要求的,磷的质量分数需低于 0.06% ;有 耐磨和高流动性要求的磷的质量分数可达 0.3% ~ 1.5% 。
11
4)合金元素 灰铸铁的低合金化是提高其力学性能、 使用性能及节省材料的重要途径,低合金灰铸铁可 以含有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其总的质量分数一般 在3% 以下,合金元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改善并显著提高铸铁的力学性能,增加硬度; ? 增加铸件性能的均匀性,降低断面敏感性; ? 改善铸件的塑性; ? 改善铸铁的高温及低温性能; ? 提高铸铁热处理的淬透性及改善耐磨性。
一、铸铁 铸铁是一种以铁、碳、硅为基础的多元合
金,此外,还含有锰、磷、硫等元素。有时 为了改善铸铁的性能,还可加入铜、铬、钼 等合金元素。铸铁碳的质量分数一般在 2.4%~4.0%。常用的铸铁有灰铸铁、球墨铸 铁、蠕墨铸铁和可锻铸铁。
3
1. 灰铸铁
(1)灰铸铁的牌号及性能 抗拉强度是灰铸铁 最主要的力学性能,灰铸铁的牌号是按其大 小来区分的,根据GB9439-1988《灰铸铁件》 的规定,按单铸φ30mm 试棒的抗拉强度值将 灰铸铁分为六种牌号,见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