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华为无线解决方案报告书

(完整word版)华为无线解决方案报告书
(完整word版)华为无线解决方案报告书

2013年3月

目录

1 概述 (5)

2 xx集团WLAN网络设计方案 (5)

2.1 网络设计原则 (5)

2.2 无线信号质量分析 (6)

2.3 无线网络总体架构 (7)

2.4 无线设计 (8)

2.5 SSID规划 (14)

2.6 无线安全性设计 (14)

2.6.1 WLAN终端认证 (14)

2.6.2 用户身份验证 (15)

2.6.3 组网保护 (15)

2.6.4 接入安全方案 (16)

2.7 移动漫游设计 (16)

3 华为WLAN解决方案的优势 (17)

4 华为WLAN设备关键特性 (19)

4.1 华为AP介绍 (19)

4.2 华为AC介绍 (20)

1概述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成熟并投入商用,既可以作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在某些环境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简易性:WLAN网桥传输系统的安装快速简单,可极大的减少敷设管道及布线等繁琐工作;

灵活性:无线技术使得WLAN设备可以灵活的进行安装并调整位置,使无线网络达到有线网络不易覆盖的区域;

综合成本较低:一方面WLAN网络减少了布线的费用,另一方面在需要频繁移动和变化的动态环境中,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已有投资。同时,由于WLAN

技术本身就是面向数据通信领域的IP传输技术,因此可直接通过百兆自适应网口

和企业、内部Intranet相连,从体系结构上节省了协议转换器等相关设备;

扩展能力强:WLAN网桥系统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及平滑扩容,可以十分容易地从小容量传输系统平滑扩展为中等容量传输系统;

2xx集团WLAN网络设计方案

2.1网络设计原则

此次无线局域网建设有以下需求:

1.利用无线网技术实现无线覆盖,使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地访问

Internet。

2. 实现无线上网用户的认证,销户,监控等功能。

3. 对于无线AP 设备实施统一管理和监控。

4. 无线网络的部署需要考虑简单方便,天线需要采取比较友好的设计,不能让用户感受到压力。

5. 关注安全性,无线用户之间彼此隔离,防止ARP 攻击,并限制上网流量。

6. 无线AP 全部采用POE 交换机供电。

2.2 无线信号质量分析

下图为WLAN 信道分配情况,在2.4GHz-2.4835GHz 范围内共13个相邻子信道,一般不相干扰的复用信道组合为(1,6,11)或(1,7,13)

下表中体现的是三种频率间隔情况下,随着两AP 间距的变化,终端连接信号质量及吞吐量的变化。颜色代表适配卡配置软件中,检视连接信号质量窗口显示的颜色。表格中数值表示吞吐量,单位为kbytes/s 。

2.412

2.422

2.432

2.442

2.452

2.462

2.472

2.484

在多用户情况下,实际情况会更差些。上述数据仅供参考,实际网络需根据测试结果确定。

2.3无线网络总体架构

1. 采用AC6605-26-PWR作为本次无线覆盖项目的无线控制器

2. 采用AP3010DN-AGN作为本次无线覆盖的室内无线接入点.

3. 采用S2700-9TP-PWR-EI作为POE接入交换机

4. 采用S5700-28C-SI作为无线网络的核心交换机

5.采用USG2210作为网络防火墙接入internet.

整体拓扑图如下

我们设计采用PoE供电方式,由S2700为华为的无线AP进行供电,以超五类网线互联,最后通过楼层接入交换机连接入核心交换机,无线控制器与核心交换机互联,无线控制器通过管理VLAN管理无线AP,最后通过防火墙连接Internet。这样整个无线网可以实施灵活的无线划分。

2.4无线设计

根据无线网络需求及实地的测试堪察,并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对无线网络做出以下规划

3层布点:

6层布点:

7层布点:

设备清单:

2.5SSID规划

从用户使用安全角度考虑。使用上网业务人群主要分为三类(公司员工(8M),外来人员(5M),开会人员(2M)),因此建议建立3个SSID ,方便管理及增加安全性。

1、限速(512k)

2、

2.6无线安全性设计

2.6.1WLAN终端认证

IEEE 802.11标准要求WLAN终端在准备连接到网络时,必需进行“身份验证”。

WLAN终端身份认证主要有两种方式:开放系统认证(Open-system Authentication)和共享密钥认证(Shared-Key Authentication)。

开放系统认证是IEEE 802.11标准要求必备的一种方法,是最简单的认证算法,即不认证。如果认证类型设置为开放系统认证,则所有请求认证的客户端都会通过认证。在这种方式下,接入点并未验证工作站的真实身份,工作站以MAC 地址作为身份证明,这种验证方式可以让所有符合802.11标准的终端都可以接入到WLAN网络中来。开放系统身份验证比较适合有众多用户的电信运营WLAN网络。

共享密钥式认证必需使用加密方式,要求每个WLAN终端都镜头配置和AP 完全一致的密钥(key)。由于配置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企业网、校园网及家庭网络等。

二者对比如下:

2.6.2用户身份验证

相对于简单的STA身份验证过滤机制,链路层用户身份验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通过提供有限的访问权限来验证用户身份,只有确定用户身份后才给予完整的网络访问权限,可有效判别用户的合法性。链路层身份验证时透明的,能配合任何网络层协议使用。

WLAN的链路层身份验证主要有Portal(DHCP+WEB)、802.1X、PPPoE、WAPI等几种认证方式。

2.6.3组网保护

华为AC产品接口丰富,支持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以下简称LACP)和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以下简称MSTP)等组网保护机制,可提供端口级冗余保护,及设备级1+1快速备份。

2.6.4接入安全方案

华为AC均支持开放系统认证、WEP加密、共享密钥认证、WPA/WPA2认证合加密、WAPI认证加密等无线接入安全特性。

2.7移动漫游设计

无线用户移动漫游,涉及到多个层次的漫游,最为简单的是二层漫游,其他厂家产品都表现不错,三层漫游就困难多了,还有当用户跨越多个域时怎样无缝漫游,华为无线局域网可以实现快速无缝漫游功能。

L2/L3层漫游

在传统的无线局域网内,无线终端要跨越不同AP之间漫游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不同AP之间,它的无线用户IP子网可能都不是在同一个VLAN内。所以当无线终端从一个AP漫游到另一AP时,由于它们之间的缺省IP子网不同,无线终端会重新发出DHCP请求,这样的话终端的IP地址就会更新,所有在原先AP建立的连接都会被切断。过去为了解决跨越三层的漫游,有些用户采用了Mobile IP的技术,但Mobile IP的缺点是它必须在无线终端安装软件。这是一般网络管理人员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它们就必须支持和维护用户的无线接入端。

通过华为无线系统,可解决了跨越不同三层IP子网的无线漫游问题。在不同域之间的用户认证和漫游

在大型网络内,一般都有很多不同的部门,部门内通常都有自己的用户数据库,即所谓的本地认证服务器。在实现应用时,要求有单一的认证数据库是未必可行的,但同时无线用户应是可在内无缝漫游。当用户不是在本地入网或是从一个部门的接入点漫游到另一部门的接入点需要重新认证时,如果用户名和密码在当地的数据库是不存在的话,则用户会被断线。要做到真正的无缝漫游,则需要有支持Radius 代理这样的功能。但由于不是所有的认证服务器都支持这种功能所以在具体实施时也有一定的困难。华为本身就可提供不同域之间的认证功能,域名可以与SSID绑定,亦可以让用户在登陆网页时输入或选择域名。华为会把在不同域之间的认证请求转发到对应这域的radius服务器处理。

3华为WLAN解决方案的优势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

家及全球1/3的人口,与联通集团和北京联通拥有长期稳定而紧密的合作。华为对北京联通现网组网方案、设备形态乃至业务模型有着深刻的认识,华为有能力更有意愿帮助北京联通从全网端到端的角度提供最优的WLAN解决方案,分享自己对全球对整个宽带网络技术发展变化以及未来移动宽带数据业务发展趋势的理解。

华为早在2000年就投入WLAN 技术和产品领域的研发,是国内首批成为Wi-Fi成员以及WAPI 联盟成员的厂商。华为也是国内WLAN 相关标准制定的积极参与者,与运营商合作先后共同推出了基于SIM认证和Web认证的标准以及相关WLAN 企业标准。华为WLAN 技术预研团队,在802.11s Mesh 、智能控制和算法等前沿领域深入研究,先后注册和获得专利近百项。

长期以来,华为持续关注WLAN网络从企业网向电信运营网络的演进,聚焦WLAN组网模式变化中形成新问题、新需求,敏锐把握并及时推出契合WLAN 电信运营需要的解决方案,率先推出基于FTTx+WLAN+3G FMC融合的电信运营级WLAN解决方案,首创基于BRAS和OLT的业务融合型AC,首推业内容量第一的大容量、可扩展的插卡式AC,目前华为802.11n全系列智能AP产品已规模上市:

●盒式AC 容量达到业界一流标准,支持CAPWAP硬件转发,性能强劲,

可灵活应用于直连式或旁挂式组网,自信面对11n时代海量数据的汹涌冲

击;支持设备级和端口级冗余备份,完全满足电信运营网络的高可靠性要

●插卡式AC最大容量可达14K,业内第一,可直连BRAS,减少用于业务

控制的网元数量,简化网络结构,部署快捷、扩容方便;优化业务控制,

降低AC与AP中间网络设备的功能性能要求

●基于ME60的业务融合型AC ,减少网元数量,简化网络结构,业务控制

层面的融合,最大可支持4K AP的管理,可应用于大规模WLAN组网,

集成ME60 自身的高可靠、高性能、强大的业务控制能力以及丰富的网

络接口,全网可靠性高

●FTTW承载WLAN业务数据,利用光纤接入网络支持WLAN网络的广域

部署;通过无源光配线网络,减少有源设备的使用,简化网络层次,提高

整网可靠性;通过PON网络P2MP的网络结构和高带宽、大分光比的特

质,可灵活扩展,支持802.11b/g网络向802.11n网络的平滑演进

●智能天线技术,密切监控覆盖区域内WLAN终端,随动转向、定向增益,

强力抑制干扰信号,大大降低同频干扰机率,在同频干扰环境中,吞吐率

相对普通全向天线AP高出70%

●AP智能化,开通配置零接触,即插即用;胖瘦一体自适应;独有负载均

衡算法,完美削峰填谷;智能选择信道,自动调整AP功率、速率,绿色

节能;可大大简化部署和运维成本

4华为WLAN设备关键特性

4.1华为AP介绍

AP3010DN-AGN 是SMB 分销级的双频无线AP(Access Point),支持2*2MIMO,支

持2.4GHz 和5GHz 频率,遵循IEEE 802.11b/g/n 标准,双频同时提供业务,提供更高的接入容量,支持Fit 模式的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接入点设备。

AP3010DN-AGN 具有完善的业务支持能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网络部署简单,自

动上线和配置,实时管理和维护等特点,满足室内放装型网络部署要求。

AP3010DN-AGN 可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基本的802.11n 无线网络,该类型设备可根据不同环境灵活实施分布放装。

4.2华为AC介绍

AC6605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无线接入控制器,提供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易安装、易维护的无线数据控制业务,具有组网灵活、绿色节能等优势。AC6605具有以下特点和性能:

强大的接入容量,最大可管理1024个AP(Access Point),达到盒式AC(Access Controller)设备的业界最高水平。

提供智能用户组策略管理。

具有CAPWAP(Control A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隧道硬件线速转发功能。

设备可通过网管eSight、命令行(CLI)进行维护。

支持以太网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华为新一代WLAN架构挑战高密覆盖难题-该亚中国

华为新一代WLAN架构挑战高密覆盖难题-该亚中国在一些公共场合尤其是大型会场,WLAN无线网络几乎是瞬间瘫痪,用户要么连接失败,要么网络拥塞,体验非常糟糕。最近,华为推出了基于802.11ac标准的新一代WLAN解决方案,来挑战高密覆盖这个难题。在现有的WLAN无线应用中,高密度用户覆盖一直是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在人们的印象中,即使是经过多重优化的移动运营商网络,面对密集用户使用时也会瘫痪。WLAN的AP相比移动基站设备,无论是频率、功率还是处理性能均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这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在一些公共场合尤其是大型会场,WLAN无线网络几乎是瞬间瘫痪,用户要么连接失败,要么网络拥塞,体验非常糟糕。长期以来,国内外厂商都在不断地努力,以改善WLAN高密覆盖体验。最近,华为推出了基于802.11ac标准的新一代WLAN 解决方案,来挑战高密覆盖这个难题。 WLAN无线覆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做好频率规划和功率控制。根据最大用户数量接入需求和网络业务的最低带宽要求,人们需要提前布设足够数量的AP,这里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同频干扰。 802.11 b/g/n一般工作在2.4GHz频段。2.4GHz频段范围是2.4-2.483GHz,按照我国规定的频点规划,只有1,6,11三个不互相干扰的信道,每个信道带宽20MHz。所以,在过去的2.4GHz频段WLAN覆盖方案中,使用3台以内AP进行覆盖可以完全避免干扰的产生。但是,802.11n协议下无线传输达到最优速率时要占用40MHz的频宽,即对两个20MHz的信道进行捆绑,这样造成整个2.4GHz频段范围内只能容纳一个40MHz的频宽,只要使用2台以上AP 就会产生干扰。事实上,工作在这个频段的设备还有很多,包括开启AP模式的智能手机、3G 无线路由器、蓝牙设备、无线鼠标等等,这些设备均会产生干扰。

华为LTE 重要指标参数优化方案

华为LTE 重要指标参数优化方案 优化无线接通率 1、下行调度开关&频选开关 此开关控制是否启动频选调度功能,该开关为开可以让用户在其信道质量好的频带上传输数据。该参数仅适用于FDD及TDD。 MOD CELLALGOSWITCH:LOCALCELLID=1,DLSCHSWITCH=FreqSelSwitch-1; 2、下行功控算法开关&信令功率提升开关 用于控制信令功率提升优化的开启和关闭。该开关打开时,对于入网期间的信令、发生下行重传调度时抬升其PDSCH的发射功率。该参数仅适用于TDD。 MOD CELLALGOSWITCH:LOCALCELLID=1,DLPCALGOSWITCH=SigPowerIncre aseSwitch-1; 3、下行调度开关&子帧调度差异化开关

该开关用于控制配比2下子帧3和8是否基于上行调度用户数提升的策略进行调度。当开关为开时,配比2下子帧3和8采取基于上行调度用户数提升的策略进行调度;当开关为关时,配比2下子帧3和8调度策略同其他下行子帧。该参数仅适用于TDD。 MOD CELLALGOSWITCH:LOCALCELLID=1,DLSCHSWITCH=SubframeSchDiffS witch-1; 4、下行调度开关&用户信令MCS增强开关 该开关用户控制用户信令MCS优化算法的开启和关闭。当该开关为开时,用户信令MCS优化算法生效,对于FDD,用户信令MCS与数据相同,对于TDD,用户信令MCS参考数据降阶;当该优化开关为关时,用户信令采用固定低阶MCS。该参数仅适用于FDD及TDD。MOD CELLALGOSWITCH:LOCALCELLID=1,DLSCHSWITCH=UeSigMcsEnhanceS witch-1; 5、下行调度开关&SIB1干扰随机化开关 该开关用于控制SIB1干扰随机化的开启和关闭。当该开关为开时,SIB1可以使用干扰随机化的资源分配。该参数仅适用于TDD。

华为无线网络方案设计

华为无线网络方案设计

无线业务方案 随板AC方案独立AC方案 1)由核心或汇聚交换机作为随板AC; 2)支持业务随行,有线无线用户统一在交换机做策略; 3)有线无线用户统一虚拟化管理;1)独立AC旁挂到核心设备; 2)支持业务随行,有线无线用户统一在交换机做策略; 3)有线无线用户统一虚拟化管理; 优先推荐随板AC 方案,有线无线融合。

随板AC 方案 Fabric CSS 核心层 汇聚层 接入层edge Fabric CSS 核心层 汇聚层edge 接入层 随板AC 全VxLAN 场景 VxLAN/VLAN 混合场景 认证点组策略执行点 准入点内置AC 随板AC CAPWAP 无线流量采用集中式转发。 无线用户在随板AC(Border)上入VN ,当前只支持手工命令配置。R20C00版本规划控制器编排无线入VN 。 无线用户组策略在Border 上执行,支持业务随行。 无线流量采用集中式转发。 无线用户在随板AC(Edge)上入VN 。 无线用户组策略在Edge 上执行,支持业务随行。

33 独立AC 方案 Fabric CSS 核心层 汇聚层 接入层edge Fabric CSS 核心层 汇聚层edge 接入层 全VxLAN 场景 VxLAN/VLAN 混合场景 认证点组策略执行点 准入点内置AC 独立AC CAPWAP 独立AC 无线流量采用集中式转发。 无线用户流量CAPWAP 封装到AC ,AC 解封装后,在Border 上入VN 。Border 作为无线用户网关。 无线用户组策略在Border 上执行,支持业务随行。 无线流量采用集中式转发。 无线用户流量CAPWAP 封装到AC ,AC 解封装后,在Border 上入VN 。Border 作为无线用户网关。 无线用户组策略在Border 上执行,支持业务随行。

华为AAU的有源天线解决方案

华为AAU的有源天线解决方案 国内三大运营商经过十多年从2G到3G移动网络建设、升级、改造,相当数量的站点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新设备的增加将极大加重运营商的建站和运维成本,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宽带应用,需要运营商能迅速扩充网络容量以满足业务增长。 当前国内LTE建设迅速起步, 需要在现有的移动站点基础上,再加入一层LTE(FDD和TDD)网络,对站点机房空间,天面位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据华为内部调查和经验,大部分一线和二线城市45%左右的站点天面空间拥挤,无法新增独立天线。 在多频多模建网模式下,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站点资源,进一步提升网络容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宽带业务体验,成为各运营商面临的主要挑战。 以华为AAU为代表的有源天线解决方案,正在逐步成为行业的趋势。从90年代的GSM宏基站,到2004年华为首先推出分布式基站,华为一直通过基站形态的创新适应移动网络建设,在移动宽带MBB时代,需要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解决天面获取难题的困扰,华为正在引领行业推动有源天线标准化。 AAU称做有源天线单元,如下图1所示,在多个频段组网下,传统方式需要选择两个RRU连接到一个无源天线, 采用AAU后,2个RRU集成到天线中,形成有源天线单元AAU。 图1 RRU和天线集成于一体的AAU 对于一个已有RRU和天线的站点,如果要增加LTE业务,将需要新增加一套新的RRU、天线、以及相关的附件, 而华为的AAU解决方案可以将新频段的LTE RRU集成在AAU内部,同时集成原来的两副天线,如下图2所示。

图2 高度集成的AAU替换传统大量的零散部件 华为的AAU,有效整合运营商的天面资源,简化了天面配套要求,将射频单元与天线合为一体,减小馈线损耗,增强了覆盖效果,更加适合多频段多制式组网的需求,有效保护了运营商比机房更重要的核心资产--天面资源。采用AAU 解决方案后,整个天面变得简洁、可靠、稳定,带来的好处有: 部署方便,节省空间,AAU尺寸和单频天线相当,降低选址和物业协调难度,同时集束线缆设计,AAU与原AAU连接仅需4根馈线。在节省70%的空间下,能够获得30%到70%的容量增益。 管理效率高, AAU本身支持多种电调模式,手动、近端、远端都可以方便地对天线进行调整,远端方式通过AISG接口实现和远端网管通信免进站,免上塔,提升维护效率可以实时调整,避免业务中断。 省钱省时,实现快速建设,通过一次部署,降低了物业协调难度,能够极大地减少抱杆、土建及楼面的租金成本,减少安装工程成本,据测算,采用AAU 能够减少30%的站点建设成本。 华为的AAU可集成两个不同频段的射频单元以及天线, 集成度是业界同类产品的2倍,帮助运营商平滑演进到HSPA+、LTE以及LTE-Advanced而无需新增射频单元或天线,每个站点最大可以节省75%的模块数量,也是业界唯一能够支持2个4×4 MIMO射频模块的产品,并支持波束成型技术,可实现85%的容量提升。 AAU解决方案,不仅是对基站架构、天面安装方式的创新,而且反映AAU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达到了相当的水平。AAU作为高度集成的产品,安装位置又很特别,要求其内部有源模块必须达到非常高的可靠性。华为将其十多年对RRU

GSM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华为寻呼成功率分析

GSM无线网络优化-STS数据采集分析(华为分册) 四川移动网管中心 技术支持中心 2020年8月16日

2010-07-27版本号:

目录 第1章、寻呼成功率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NSS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BSS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NSS的寻呼成功率和BSS的寻呼成功率的差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信令流程及统计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BSS侧相关因素分析及提高手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BSS侧相关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分析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寻呼成功率问题定位及BSS侧提高寻呼成功率的措施错误!未定义 书签。 、硬件和传输上存在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寻呼过载和突发性大话务占用SDCCH信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数配置上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干扰问题影响寻呼成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覆盖问题影响寻呼成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下行平衡问题影响寻呼成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为云全球网络与骨干网络架构介绍

华为云全球网络与骨干网络架构介绍 一、数字化浪潮与云需求 回顾历史,数字化转型经历三次大的浪潮。 ?第一波浪潮影响的是以ICT为生产资料的信息产业,比如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软件、硬件、终端、管道等,从2000年到现在,这些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一直跑在各行业的最前面。 ?第二波影响的是以ICT为核心支撑技术的服务行业。尤其是与用户体验和生产效率强相关的金融等行业,从早期的网上银行到电子支付,到现在的行业数字化变革已经进入到了云化的阶段。 ?在第三波浪潮中,包括电力、交通、制造、能源、政府等各行各业,可谓是360行,行行都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 从客户视角来看,华为网络产品线副总裁曾兴云总结了三点商业需求: ?使能敏捷创新(Agile Innovation),比如滴滴和UBER这种“天生的数字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方案,成功的在短短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Netflix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获得用户兴趣,推出自制剧大幅提高收视率。 ?提供极致体验(Ultimate Experience),提升企业效率的同时更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优化财务指标,比如AT&T推出network on demand业务,业务开通效率提升最高达到95%;迅达电梯的梯联网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50%的成本,带来运营的极致体验。 ?无处不在的安全(Security Everywhere),帮助企业获得更全面的防护能力,满足政策合规诉求,支持业务永续运行,守护客户价值。 而基于行业应用场景提供全面云化的网络,帮助企业获得商业成功,正是华为提出全面云化网络架构的核心出发点。 二、华为云网络业务模型及架构

华为整体网络解决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 项目编号: 华为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1 概述 (4) 2 企业网络建设设计原则 (5) 3 华为产品解决方案 (7) 3.1 整体架构设计 (7) 3.1.1 总体网络架构 (7) 3.1.2 有线网络解决方案 (8) 3.1.2.1 核心层网络设计 (9) 3.1.2.2 汇聚层网络设计 (9) 3.1.2.3 接入层网络设计 (10) 3.1.3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0) 3.1.4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11) 3.1.4.1 无线网络的建设需求 (11) 3.1.4.2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14) 3.2 高可靠性设计 (18) 3.2.1 网络高可靠性设计 (18) 3.2.2 设备高可靠性设计 (18) 3.2.2.1 重要部件冗余 (18)

3.2.2.2 设备自身安全 (19) 3.3 安全方案设计 (21) 3.3.1 园区网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21) 3.3.2 园区内网安全设计 (21) 3.3.2.1 防IP/MAC地址盗用和ARP中间人攻击 (21) 3.3.2.2 防IP/MAC地址扫描攻击 (23) 3.3.2.3 广播/组播报文抑制 (25) 3.3.3 园区网边界防御 (26) 3.3.4 园区网出口安全 (27) 3.3.5 无线安全设计 (28) 3.3.5.1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29) 3.3.5.2 华为无线网络的安全策略 (30) 4 设备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Quidway? S9300系列交换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Quidway? S7700系列交换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Quidway? S5700系列交换机 (32) 4.4 无线控制器WS6603 (41)

华为公司研发体系流程构成

一、华为研发体系架构 华为公司的基本组织结构是一种扁平的,分权化的,矩阵式的二维结构,公司按职能划分,以获得专业经济化。同时又按产品线实行横向划分,实现了职能部门对各自单位有行政上的管理权,各产品线对业务上的领导权。行政平台、产品平台各司其职,当公司进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以及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都是以产品线为主线在直线职能制的行政平台上通过跨部门调用公司资源组成项目小组的方式来运作。华为公司依靠这种项目组的方式,调动了公司内部的各种资源,在某一时间段,某一产品上或市场的某一区域获取技术、人员上的优势,取得技术和市场突破。 在华为有五大平台:销售和服务平台、财务平台、生产和供应链平台、研发平台。在这些平台共享的基础上又分为4大产品线和20多个地区部。在各个地区部,以销售服务为龙头,各个平台都派驻人员组建各自的小平台,向区域延伸。其管理方式是矩阵式管理,如当地的财务主管,行政上受当地的主管考核,业务上归公司财务部考核。其目标是一致的,考核的重点有所不同。另外,业务线还是业务能力建设的中心。这样的好处是:信息很通畅,经验能共享,相互有合作也有牵制,各个业务单元很难形成土围子,同时资源能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也是华为迅速扩张而不出乱子的原因。 华为的研发体系,分为无线、核心网、网络、业务与软件四大产品线及终端、芯片、安全与存储分公司,分公司在研发上也是按产品线来管理。其组织结构经历了较大的变革,一些产品线以解决方案为主线,也有产品线是以技术平台为主线,其目的是共享硬件和软件平台。如核心网产品线主要专注核心网,其平台为无线和有线产品线共享,这样能迅速量产和降低成本。 图表华为公司的研发体系 资料来源:华为公司 二、研发流程体系 华为构建了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其研发体系的主业务流程——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是华为管理产品开发的一整套方法,基于客户需求导向进行产品开发决策,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构筑客户关注的质量、成本、可服务性、可用性及可制造性。

解析华为三----华为公司研发体系流程构成解读

编者按:华为的成功,使众多管理人员着迷于它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运作流程。编者也耗费了较多的时间来收集、整理有关华为的方方面面。在此,特将整理的资料汇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有所借鉴,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改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一、华为研发体系架构 华为公司的基本组织结构是一种扁平的,分权化的,矩阵式的二维结构,公司按职能划分,以获得专业经济化。同时又按产品线实行横向划分,实现了职能部门对各自单位有行政上的管理权,各产品线对业务上的领导权。行政平台、产品平台各司其职,当公司进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以及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都是以产品线为主线在直线职能制的行政平台上通过跨部门调用公司资源组成项目小组的方式来运作。华为公司依靠这种项目组的方式,调动了公司内部的各种资源,在某一时间段,某一产品上或市场的某一区域获取技术、人员上的优势,取得技术和市场突破。 在华为有五大平台:销售和服务平台、财务平台、生产和供应链平台、研发平台。在这些平台共享的基础上又分为4大产品线和20多个地区部。在各个地区部,以销售服务为龙头,各个平台都派驻人员组建各自的小平台,向区域延伸。其管理方式是矩阵式管理,如当地的财务主管,行政上受当地的主管考核,业务上归公司财务部考核。其目标是一致的,考核的重点有所不同。另外,业务线还是业务能力建设的中心。这样的好处是:信息很通畅,经验能共享,相互有合作也有牵制,各个业务单元很难形成土围子,同时资源能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也是华为迅速扩张而不出乱子的原因。 华为的研发体系,分为无线、核心网、网络、业务与软件四大产品线及终端、芯片、安全与存储分公司,分公司在研发上也是按产品线来管理。其组织结构经历了较大的变革,一些产品线以解决方案为主线,也有产品线是以技术平台为主线,其目的是共享硬件和软件平台。如核心网产品线主要专注核心网,其平台为无线和有线产品线共享,这样能迅速量产和降低成本。 图表华为公司的研发体系 资料来源:华为公司 二、研发流程体系

华为公司无线网络规划

华为公司无线网络规划部 李忠东 赵其勇 1 概述 移动通信行业进入理性发展时 期,可竞争的网络是有着较高性价比的网络,需要着眼于完善的服务和一流的网络质量,要用良好的网络设计保护投资。对于一个良好运行和可监控的无线网络而 言,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频谱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网络覆盖率、增加网络容量、如何满足网络未来发展的需求都需要网络规划和优 化来解决,通过网络规划和优化实现各方面的良好平衡。 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网络规划的 原则和策略;之后对于GSM和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在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法上各自的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最后,由于两种体制的移动通信网 络,在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法上,又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本文对这些异同也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2 移动网络规划原则和策略 我们都知道,移动网络规划和优 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下,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容量和覆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无线网络,并适应未来网络发展和扩容的要求,也就是 CCCQ最优原则(C-Cost,C-Coverage,C-Capacity,Q-Quality)。 从移动网络演进的进程,有如下的基本策略: 在网络建设初期,考虑先覆盖、后容量,初期建设一张"薄网";在网络建设中后期,全方位打造精品网络,提高QOS质量,关注容量需求,兼顾边际覆盖,提高覆盖率和系统资源利用率。同时关注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性,简单灵活进行网络扩容和新业务的展开。 3 GSM网络规划关键技术 有很多关键技术支撑GSM体制下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功率控制,切换算法,DTX,跳频等。对于GSM的网络规划和优化而言,主要的关键技术是:频率计划,切换规划等,下面分别说明。 3.1 频率计划 在GSM系统中,由于频率资源 是有限的,频率的重复使用是提高频率利用率,提高系统容量的有效手段。在GSM系统中,主要的干扰来自同邻频的干扰,这是由系统的载干比C/I决定的,也 就是同频C/I>= 9dB,第一邻频C/I>-9dB,第二邻频C/I>-41dB,通常考虑同频和第一邻

华为公司无线网络优化报告模板--绝对干货超级详细实用

四川电信村通优化工程阶段性总结报告

目录 一、优化试点工作情况小结.............................................................................................. - 1 - 1.1项目背景 ............................................................................................................... - 1 - 1.2试点地市优化成果 ............................................................................................... - 1 - 二、优化流程...................................................................................................................... - 2 - 三、网络常见指标描述...................................................................................................... - 4 - 3.1呼叫建立成功率(cs) ....................................................................................... - 4 - 3.2掉话率(cs) ....................................................................................................... - 5 - 3.3业务信道阻塞率(cs) ....................................................................................... - 7 - 3.4话务量(cs) ....................................................................................................... - 8 - 3.5软切换成功率(cs) ........................................................................................... - 9 - 3.6软切换比例 ......................................................................................................... - 10 - 四、优化常见问题处理思路............................................................................................ - 10 - 4.1覆盖类问题 ......................................................................................................... - 11 - 4.2容量类问题 ......................................................................................................... - 13 - 4.3切换类问题 ......................................................................................................... - 15 - 4.4掉话类问题 ......................................................................................................... - 19 - 4.5建立成功率问题 ................................................................................................. - 38 - 4.6寻呼类问题 ......................................................................................................... - 39 - 五、案例 ........................................................................................................................... - 42 - 5.1覆盖问题优化案例(巴中) ............................................................................. - 42 -

无线网络品牌列表及主流品牌各优势

无线瘦AP 国内外一线品牌: Trapeze(卓继思)2010年年底被世界知名品牌:juniper收购,扩充其产品线, 现在正处于产品整形阶段,从事于无线研发技术属于国外最早品牌之一,早年,H3C、锐捷、凯创、Nortel等品牌都OEM它。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前期做运营商以及OEM较多。是业界最早一家提出智能转发架构无线厂家(针对传统的集中转发而言)。Trapeze以它的稳定性及永不停机闻名,能做到真正N+1式冗余,广泛用于学校、医院、酒店、政府共建项目等等。 Cisco(思科) 世界知名品牌,交换机市场暂居高端市场。无线网络产品线都是收购而来:linksys, aironet,airspace, 其中只有airspace属于集中控制架构的第一代无线网络产品,与H3C提倡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利于市场控制。经过无数次PK,证明无线产品稳定性没问题,但是针对用户提出的个性化应用太少。AP集成了频谱分析功能(识别各种无线频谱资源,确定干扰源)。此功能只有aruba和思科拥有。 Meru 美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长。产品的优势特点是:所有AP可以同信道部署。此功能只有Extricom(萃科)与meru 拥有。针对信道资源少的情况,研发而出。所有AP同信号不互相干扰,因此对漫游有极大的支持。特别像是在医院应用环境下,医生对无线网络的无缝漫游要求特别高,MERU能提供很好的支持。 Aruba 美国品牌,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专著于企业无线网络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的上市供应商。业界无线安全性最高。拥有状态防火墙、IDS,根据账号做不同的策略权限,拥有强大的网管软件,可控制除H3C之外全球前十强的其他品牌AP。 产品线已经全部是11NAP。性能稳定。跟第三方应用做到很好的结合:定位(有专业后台软件)、视频组播、频谱分析,识别各种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以给予不同的权限及流量分配。 无线网络二线品牌: H3C(华三)国产,厂家是杭州本地。能马上制造研发用户所想要的产品。参数偏高。对无线网络应用要求不多的用户来说,H3C用用还可以。一旦进行功能性测试,H3C就讲不出东西了。他只能做到覆盖率、吞吐量等基本性能。产品不稳定。后被HP收购。

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与工具

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就是对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通过技术手段或参数调整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的方法,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扩容提供依据。 移动通信网络主要包括交换传输系统和无线基站系统两部分,其中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决定移动通信网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无线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到的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新商业区、街道、城区的重新安排)变化、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话务负荷(如运动场)、话务要求、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网络优化工作。 当网络运营商发现网络中存在诸如覆盖不好、话音质量差、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未开通某些新功能等问题时,也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通过不断的网络优化工作,使得呼叫建立时间减少、掉话次数减少、通话话音质量不断改善、网络拥有较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改善小区覆盖、降低掉话率和拥塞率、提高接通率和切换率、减少用户投诉。 一、网络优化过程 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提高网络的质量,才能获得移动用户的满意,吸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在日常网络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OMC 和路测发现问题,当然最通常的还是用户的反映。在网络性能经常性的跟踪检查中发现话统指标达不到要求、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或来自的用户反映、当用户群改变或发生突发事件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网络扩容时应对小区频率规划及容量进行核查等情形发生时,都要及时对网络做出优化。 进行网络优化的前提是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数据采集包括话统数据采集和路测数据采集两部分。优化中评判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项包括网络接入性能数据、信道可用率、掉话率、接通率、拥塞率、话务量和切换成功率以及话统报告图表等,这些也是话统数据采集的重点。路测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路测设备,定性、定量、定位地测出网络无线下行的覆盖切换、质量现状等,通过对无线资源的地理化普查,确认网络现状与规划的差异,找出网络干扰、盲区地段,掉话和切换失败地段。然后,对路测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测试路线的地理位置信息、测试路线区域内各个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间的距离等、各频点的场强分布、覆盖情况、接收信号电平和质量、6个邻小区状况、切换情况及Layer3消息的解码数据等,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解决方案。 网络优化的关键是进行网络分析与问题定位,网络问题主要从干扰、掉话、话务均衡和切换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干扰分析:GSM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干扰会使误码率增加,降低话音质量甚至发生掉话。一般规定误码率在3%左右,当误码率达8%~10%时话音质量就比较差了,如果误码率超出10%则话音质量不可容忍,无法听清。因此,通常对载波干扰设置了一定的门限,规定同频道载干比C/I≥9dB,邻频道载干比C/A≥-9dB(工程中另加3dB的余量)。通话干扰的定位手段包括话统数据、话音质量差引起的掉话率、干扰带分布、用户反映、路测( RxQual )及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 掉话分析:掉话问题的定位主要通过话统数据、用户反映、路测、无线场强测试、CQT 呼叫质量拨打测试等方法,然后通过分析信号场强、信号干扰、参数设置(设置不当,切换参数、话务不均衡)等,找出掉话原因。 话务均衡分析:话务均衡是指各小区载频应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某些小区拥塞,而另一些小区基本无话务的现象。通过话务均衡可以减小拥塞率、提高接通率,减少由于话务不均引起的掉话,使通信质量进一步改善提高。话务均衡问题的定位手段包括话统数据、话务量、接通率、拥塞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路测和用户反映。话务不均衡原因主要表现在:基站天线挂高、俯仰角、发射功率设置不合理,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导致该小区话务量较高,

网络WiFi-运营商WLAN市场拓展指导书 v1.00

运营商WLAN产品销售指导书 H3C网络产品部 2007-08-23

目录 1、方案说明 (1) 2、运营商的切入点――运营商致力于专线增值业务的开展 (1) 3、专线大客户的切入点――企业IT系统的网络威胁 (4) 4、运营商的市场空间――安全宽带业务对于专线用户的价值 (7) 5、市场销售策略 (16)

1、WLAN产品说明 图1 H3C WLAN产品线简介 H3C自2003年公司成立以来就继承了业界领导厂商华为和3Com的WLAN产品,3Com 作为Wi-Fi组织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其WLAN产品线具有天然的优势,加上华为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投入,使得H3C的WLAN产品继承了两家产品的优点,兼有电信级的稳定性和企业级的灵活性,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H3C成立了100多人的WLAN研发团队,紧跟前沿技术,快速响应用户需求。H3C对WLAN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相关交流,同时H3C也针对各个802.11的各个工作组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提出自己的理解与建议,联合业界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标准进程,目前已经拥有30多项专利技术。 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H3C推行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FAT AP、FIT AP、Wireless Switches、MESH、网桥等全系列无线产品。 2、运营商的切入点――运营商致力于增值业务的开展 3G与WLAN都属于当前的技术热点,也是业界企盼的热门应用。但很明显,这两种技术上所承载的期望越高,面对的压力与质疑也就越多。直到WLAN与3G互补融合应用

的概念提出后,一度处于质疑核心的3G应用模式似乎也在逐渐清晰。 无线局域网开始是作为有线局域网络的延伸而存在的,企业和政府等各种用户广泛地采用了该技术来构建其内部办公室网络。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无线局域网正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局域网技术发展成为"公共无线局域网",即成为城域网的宽带接入手段。无线局域网应用模式的这种改变使其成为一种可运营的宽带接入业务,也正是因为如此,无线局域网受到了网络运营商的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美国、英国、瑞典、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家的各种运营商开展了基于无线局域网的业务运营。国内的各大运营商也已经在部分地区为用户提供类似的无线数据接入业务。从整个应用的形势来看,无线局域网将会成为宽带接入的主流手段之一。 无线局域网作为城域网的一种宽带接入手段,相对于以太网接入或ADSL接入等方式而言,其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满足用户对移动性的要求,而同时又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和极为灵活的可扩展性。 对于固网运营商,近期固话语音业务的发展基本上是停滞不前,有线宽带业务和小灵通成了电信的主要支撑。无线宽带业务正是弥补了固网运营商在无线宽带业务发展上的空白,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WLAN的热点区域来释放其2.5G业务所面对的数据压力,而WLAN业务也得以借助2.5G移动业务的捆绑,大为提高了使用率与普及率。运营商提供WLAN业务后,用户可以在没有WLAN热点覆盖的地区使用2.5G以至于未来的3G接入互联网;在进入WLAN热点区域后,系统会将网络接入自动、无缝地转换为WLAN 接入方式,在不影响应用持续性的同时,大为提升可以使用的网络带宽,并减少对语音网络的数据压力。 此外,WLAN的应用普及正在促使更多的移动通信用户,开始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宽带无线数据业务的魅力。长远看来,WLAN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无线数据业务的市场空间全面加速增长,进而催生出对信息更大的需求以及更多的服务模式,为3G的成熟和普及奠定基础。再者,在3G初期,WLAN作为无线数据业务的补充接入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初期3G覆盖范围较小的问题。一旦3G用户数量开始大规模增长,WLAN不但可以在热点地区减轻高速数据对3G无线系统的压力;同时还可以作为3G在企业内的补充,推动移动商务应用的发展,透过更佳的移动性和安全性,将WLAN企业用户逐渐吸引到3G网络。 3、H3C 运营商室内分布系统合路解决方案 为了与即将到来的3G网络的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WLAN的建设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华为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 -华为分册 (征求意见稿)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 前言 (3) 2上行资源分配 (7) 3上行ICIC (7) 4下行资源分配 (8) 5下行MIMO (9) 6移动性管理 (10) 7LC(过载控制) (11) 8功控算法 (12) 9信道配置&链路控制 (13) 10数传算法 (13) 11传输TRM算法 (14) 12 SON (14) 13附件:华为ERAN3.0参数列表 (14) 14《LTE无线网优参数集》 (14) 15《TD-LTE无线参数指导优化手册》 (15)

1 前言 1.1 关于本书 1.1.1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为TD-LTE系统eRAN3.0版本的各个专题的相关参数,对参数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系统中的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1.1.2读者对象 本手册适用于TD-LTE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华为公司内部工程师。 1.1.3内容组织 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eRAN3.0版本的参数介绍,其内容组织如下: 第一章:对本手册的目的,读者对象,内容组织进行介绍。 第二章上行资源分配:介绍Sounding RS资源分配和上行调度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三章上行ICIC:介绍上行ICIC相关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四章下行资源分配:介绍PUCCH资源分配、下行CQI调整、下行调度和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五章下行ICIC:介绍下行ICIC相关参数的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六章下行MIMO:介绍下行MIMO(含Beamforming)与CQI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调整的影响。 第七章移动性管理:介绍切换、重选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八章LC(过载控制):介绍负载控制算法、随机接入控制算法、系统消息SIB映射、移动性负载平衡算法、准入控制算法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九章功控算法:介绍影响上行功率控制算法、下行功率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章信道配置&链路控制:介绍影响DRX控制算法、上行定时控制算法、上行无线链路检测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一章数传算法:介绍影响AQM算法、TCP Agent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华为公司产品线奖金分配暂行办法

华为公司产品线奖金分配暂行办法 为了进一步落实高层领导绩效承诺PBC制度,完善产品线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责任和激励机制,特制定产品线奖金分配方案。 一、目的和原则 ◆ 产品线奖金由基础奖金和贡献奖金两部分构成。基础奖金与公司营业净利润挂钩,以牵引产品线关注公司的整体利益;贡献奖金与产品线贡献毛利挂钩,以强化奖金对产品线贡献的激励,提高人均效益。 ◆ 产品线基础奖金与产品线领导的KPI承诺完成率挂钩,以强化产品线预算目标的达成对基础奖金的影响,同时为公司其他部门基础奖金的设计提供统一的参考基准。 ◆ 各产品线贡献奖金与贡献毛利采用相同的挂钩系数,以体现“产品线的人均贡献毛利越高,则产品线的人均贡献奖金越高”的原则。产品线与贡献毛利挂钩的奖金不封顶,以鼓励产品线将贡献毛利做大。 ◆ 产品线贡献毛利的核算,在突出销售收入扩张导向的同时,兼顾产品线对制造成本、期间成本、用服费用、研发费用、营销与行销费用、管理费用,以及产品线非正常损失的责任。以加强财务核算和内部管理,开源节流;同时对周边部门传递压力,从而对公司期间费用形成反向制约。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应于包括:直接为产品线服务的研发人员、PL-Marketing人员、国内行销和国际行销人员(含办事处、地区部、海外代表处行销人员),以及本产品线行政服务人员。中央研究部核心网人员按所服务的对象划分到固网与无线产品线。 国内行销和国际行销人员的03年奖金,由国内营销部、国际营销部按其部门的奖金方案评定及发放,03年由产品线奖金方案计得的国内行销和国际行销人员的奖金包还给公司,不重复计算。 本方案批准实施后,除由公司文件批准增加产品线人员,需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补充修订产品线的奖金挂钩系数外,其余产品线自行决定增减的人员,不影响产品线奖金挂钩系数。 三、产品线奖金总包的确定 产品线奖金=产品线基础奖金+产品线贡献奖金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1. 公司情况介绍................................................ .公司发展历程........................................... .公司近年财务情况....................................... .公司组织架构........................................... 公司股本构成...................................... 公司治理架构...................................... 公司组织架构...................................... .公司的业务与规模....................................... 2.外部环境分析................................................ .通信行业环境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 .华为公司的外部机遇与威胁............................... 3.内部环境分析................................................ .华为公司价值链分析..................................... .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4.华为的战略选择与评价........................................ .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 .华为公司的战略选择..................................... .华为具体战略举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