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郑桂芬在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体现了孔子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他的志士、君子、成人的人才观也多体现了对人才道德方面的要求。

孔子的德育思想丰富、系统,深入挖掘有助于古为今用,为现代社会服务。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对德育的重视是与其以德治国的政治观密切相连的。

可以说,不了解孔子的政治观,就不能真正理解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其内容主要包括统治者自身的修养和对民德、民风的建设两个方面。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品德高尚,人民就会像众星拱月一样拥护他、爱戴他,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孔子还说:“子为政,焉用杀C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上行下效的道理,极言执政者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将影响一国的风气。

同时,孔子把统治者的正身修德与从政治国的管理行为联系起来,指出统治者注意修养德行的本身是在实施对国家的管理,譬如,他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C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C”等等。

后世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的观点。

(一)关于德育内容的论述。

孔子所提倡的德育内容,可以用“仁”字来概括。

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人应具备的所有的美德:如忠、孝、诚、信、智、勇、温、良、恭、俭、让、廉、和、宽、敏、惠、中庸、忠恕等。

现仅就其所提倡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作简要介绍。

43 “孝悌”和“忠”等。

“悌”是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仁”的基础。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在这里,“入则孝”是指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则悌”是指在外要尊敬兄长。

孔子的学生有若对老师所提倡的孝悌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经这样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意思是说,就为人来讲,如果这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和尊重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叛乱的,更是未曾见过的。

因此,就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而言,必须注重孝悌品质的养成,这是实现仁德的最基本的素质。

孔子所说的“孝”经常与“忠”联系在一起。

他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在孔子看来,在家能做孝子,在朝才能做忠臣;在家能养成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在朝廷才能具有忠君的高尚品格,这是孔子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观在道德教育上的反映。

孔子把治家之情、之理迁移到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业之中,后世儒者在此基础上阐释发挥,形成了“移孝作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取士传统。

孔子及后来的儒者把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其道德政治化的特点。

秦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的思想观点大做文章,并制造出了“三纲五常”等道德条目,使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和夫妇关系的等级性进一步片面化和绝对化了,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愚忠”、“愚孝”思想的由来。

但必须指出的是,孔子当初所提出的观点与后来封建统治者所演义发挥的观点是有区别的。

因为孔子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道德规定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根据《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思是:做国君要象国君的样子,尽君道,做贤君;做臣子的要象臣子的样子,尽臣道,做忠臣;做父亲要像做父亲的样子,尽父道,做慈父;做儿子的要象儿子的样子,尽子道,做孝子。

孔子强调君臣和父子关系,
双方都有互守的道德信条,贤君和忠臣相守,慈父和孝子相约,虽然孔子没有直接道明君不贤,臣可以不忠;父不慈,子也可以不孝,但是,在孔子的整个思想里却暗含着这层意思,譬如他所提倡的“邦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都蓄含着这种朴素的原始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尤其是孔子所提倡的君贤臣忠的命题被后世的儒者所继承,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杰出代表孟轲则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对君臣关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孟轲以“君使臣以礼”做为“臣事君以忠”的前提,并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爱人”。

“爱人”是“仁”的核心。

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也是做人的最高准则。

在《论语》中“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对别人要富于爱心。

孔子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多从人民的利益着想,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认为,一个真正有仁德的人治理国家,必须做到“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等,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与其惠民、重民、养民的思想相联系的。

关于孔子究竟爱哪些人的问题,历史上一直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爱人”是否包括奴隶在内。

根据孔子所提出的“泛爱众”的口号,以及“厩焚”,子问“伤人乎’”而不问马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孔子所强调的“爱人”,不仅包括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商人和社会一般平民,而且也包括奴隶在内。

这在%个奴隶才能换一匹马、一束丝的奴隶社会,孔子把爱人放在爱物之上,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存权利是极为可贵的,对于限制统治者残民、虐民和扰民的非人道的政治行为是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

(“&复礼”。

“复礼”是仁的表现。

孔子要求学生必须养成“克己复礼”的品质。

孔子所谓的“礼”,主要是指遵守等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

这种规范,大而言之,包括国家内部上下尊卑的社会制度;小而言之,则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仪常识。

孔子提倡用“仁”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形式,从而实现仁与礼的有效结合,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中所说的礼,起源很早,到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已经发展成较完备的礼制,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和一切交往礼仪等。

周礼可以协调人伦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用它可以定亲疏、别贵贱、决嫌疑、明是非,使人迁善改过。

“礼”是维护等级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所以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为了养成学生遵礼、守礼的品德,孔子特别重视礼教。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孔子提倡在礼的形式中贯彻仁的精神是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说为人而缺少仁德,怎么能够去实行礼仪制度哪’在孔子看来,仁与礼的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形式,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二者相互依托,谁也离不开谁
(二)关于德育方法论的建构。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实施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构建了他的德育方法论体系。

43立志有恒。

教师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即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立志。

孔子鼓励学生立志、言志,在他的激励下,孔门之中多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比如,冉求有志使民富足;颜渊希望建立这样的理想社会:弘扬正气,劳者得息,即“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的高足弟子,曾经: 杀猪:教子诫妻的曾参更有宏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3安贫乐道。

孔子鼓励学生在进行自我修养的过程中,要“志于道”、“志于仁”,有坚定理想和信念。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要求学生必须有安贫乐道的精神。

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君子学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孔子在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方面,特别注意从改变情绪和陶冶精神入手,这使得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色,成为东方传统道德的灵魂。

“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从孔子开始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

孔子把追求这种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看成是最高尚的品德。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认为要真正做到安仁乐道,必须善于处理物质利益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做到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在义与利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应以道义为重。

<3 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即恪守忠恕之道。

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孔子教育学生不是以个人独善其身为准则、为目的,而是希望学生明确个人在家庭、集体、国家、以及自然界中的地位、责任和义务,借以促进人伦社会关系和天人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尤其是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6孔子所提倡的“仁”学的本身就是关于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的学问。

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是孔子“仁”学的本质内含,而做人,尤其是做好人,成君子,其主要标志就是善于协调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善于同不同性格、气质、理想抱负的人相处。

对此,孔子提出了能够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3克己内省。

孔子要求学生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省察和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克欲制情,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达到“安仁”、“执礼”的目的。

孔子提出了克己内省的方法:一是主动防范,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消灭在未生和萌芽状态之中。

正如曾参所阐发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检讨为别人做事是否做到了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忠?;与同学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言而有信,不自欺、不欺人;老师讲的功课能否做到当日功课当日毕,及时复习,及时巩固。

在孔子的悉心指导下,曾参直至病危都自责自励不已。

二是当个人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应该“反求诸己”。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有修养的人遇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检自责;没有修养的人遇事总是喋喋不休地咎他人之过,推卸责任,转嫁矛盾。

孔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遇事都能多从自身找原因,整个社会的矛盾冲突就会减少。

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3 改过迁善。

孔子认为改过迁善首先应具备分辩善恶的能力。

他说:“仁者能好仁,能恶仁”,“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关于改过,孔子认为人非圣贤,人人都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不怕,只要改正就好,他说:“过而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如果犯了错误,不仅不改,而且还粉饰太平,文过饰非,掩盖错误,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关于迁善,孔子告诫学生要择善而从。

孔子认为,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要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应该引以为戒。

他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意思是:看到别人的优点应该赶紧学习,一定要有一种唯恐追赶不上的紧迫感;看到别人的缺点,则如要把手伸到滚烫的开水里一样,要有一种躲之不及的危机感,引以自警、自戒。

孔子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改过,注意培养学生闻过则喜的精神。

在孔子的悉心教诲下,以莽撞“好勇”、“兼人”闻名的子路却能做到“闻过则喜”,具备大禹那种“闻善言则拜”的虚怀若谷的胸襟;居孔门德行之首的颜渊能够“不迁怒,不贰过”,即出了问题不迁怒他人,而能反躬自省,从而做到不重犯同一个错误。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孔子提出:“君子学以致其道”和“行以达其道”。

要求学生无论是治学还是修身都必须身体力行,注重实践,落到实处。

他说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
高下,不能只听他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要求学生“言必信,行必果”,要“慎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对居于高位的统治者的修德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是为政的基本准则。

统治者要想政令畅通,取信于民,必须注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为准绳调节上下之间的关系。

二、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德育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道德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中国进行现实的道德建设、实现人的精神现代化的活水源头。

本文拟从社会道德教化、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三个方面考察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道德教化方面看:孔子在积极提倡执政者修身治国的同时,亦非常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通过道德教化,使百姓耻于为恶。

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教化对规范人们行为、维持公共秩序的促进作用。

这一思想虽是在法制极为孱弱的人治社会背景下提出,但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在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用以规范、制约人们政治、经济行为的制度、法律、法规的转轨,或者说是重新建构的问题。

而这种转轨与重新建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故而这种转轨所造成的法律法规、制度上的真空便为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失控、无序现象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并有恶性蔓延之势。

在如此形势下,我们重拾孔子注重道德教化的思想,对于清明政治、稳定经济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都将大有裨益。

我们都知道,机械的道德教化只能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孔子提出的道德教化的范式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

在实施道德教化的过程中,孔子十分注重把道德观念和道德信条变成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发生由“知之”到“好之”,最后到“乐之”的积极转化。

在孔子的熏陶影响下,颜渊成为安仁乐道的典型。

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在孔门之中像颜渊这样的学生大有人在。

其次,注重身教。

即道德教化的实施者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孔子身体力行,做到了这一点。

例如孔子倡导安仁乐道,而他本人就是一个安仁乐道的典型,在安仁乐道上,他给学生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在周游列国其间,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表现了这位伟大的智者重道义,轻富贵、“死守善道”的高尚情怀,同时也增强了道德教化的实效性。

(二)从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方面看:孔子提倡在个人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又往往成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和爱国爱民的精神支柱。

从孔子提倡的“安仁乐道”+或“安贫乐道”,到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丧其节”、“唯义所在”就是这种追求在人生价值中的最高体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所提倡的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又总是与自强不息、日新月新、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总是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共同发展。

尽管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对于一般人来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是很难达到的,但是,追求这种崇高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却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永恒动力。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会获得完满、充盈的幸福体验,
生命价值与精神境界也获得了提升。

(三)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方面看:孔子把孝悌之道视为人伦道德的基础,把父子关系视为人伦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孔子认为从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只有对父母尽孝,才能为国家尽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取士原则是这一观点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孔子把君臣关系喻为父子关系,建立了由个人至家庭至社会这样一个由亲到疏,由近及远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以血缘家庭关系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家伦理的核心。

它的最大特点:一是儒家伦理始于家庭,但又不囿于家庭,而是由家到国,家国相连,血脉相通;二是儒家伦理注重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友爱相亲。

孔子的这一思想已经为日本、韩国的现代企业所借鉴,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按照日本筑波大学校长高桥进教授的观点:儒家主张的“孝”、“家族主义”,被移植到集团组织时,便产生了视该组织成员为:一家:和保持这“一家”的长久和和睦就会使该组织繁荣昌盛的独特想法,这便是终身雇佣制的理论来源。

在日本,由家庭到集团组织,由内到外,贯穿其中的便是“孝悌”。

这种“孝悌”的君子之道,便是年功序列主义的儒学渊源。

至今仍浓郁地保存着的上述儒学教养和意识,成为处于企业经营管理地位的有识之士的基本精神。

在日常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孔子的德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人生信条和行事原则。

首先,孔子主张“仁”,即“爱人”。

孔子的“爱人”思想具有普遍的意义,即涵盖对象具有普遍性,体现了对每个个体的人性以及人生价值的尊重,而这应该成为每个现代人与人交往的先位观念。

其次,孔子要求弟子为人处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概括在他的德育原则与方法的主张里就是推己及人。

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要尽力帮助别人去做,凡事都应推己及人,多为他人打算。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从反面论述了推己及人的道理。

最后,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内省的德育方法包含着自我检查和严于律己的合理内核,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无裨益,韩愈继承了这种思想,提出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生信条,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

在个人主义膨胀、个性过度彰显的今天,这一思想对于平和个人心态以及协调人际关系不失为一剂良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