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免疫学绪论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免疫学绪论精品PPT课件
![免疫学绪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4ceb5631126edb6f1a10ad.png)
2) 胸 腺(Thymus)
❖ 胸腺的功能
①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来源于骨髓的前T细胞至胸腺内
成为胸腺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胸腺细胞经历了复杂的选择性发 育,约95%胸腺细胞发生凋亡,仅不足5%的细胞分化为成熟T细胞, 进入外周免疫器官。
②免疫调节功能:胸腺基质细胞可产生多种肽类激素,促进胸腺
❖ 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
2) 胸 腺(Thymus)
结构:由皮质和髓质构成 主要细胞:
胸腺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 树状突细胞
成纤维细胞
2) 胸 腺(Thymus)
年龄变化:新生儿胸腺相对较大,至青春期达3040克,此后胸腺开始萎缩。 胸腺微环境:胸腺基质细胞(TSC)互相连接成网, 表达多种表面分子并分泌多种胸腺激素,形成促进T细 胞发育成熟的微环境。
2)脾脏
结构
脾的功能
✓ ①成熟T、B 细胞居留的场所 ✓ ②是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 ③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干扰素等 ✓ ④过滤、净化血液、储血: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衰
老死亡的自身细胞、某些蜕变细胞及免疫复合物等, 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
3)粘膜免疫系统(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
第一节 免疫与免疫学概念
❖ 1.免疫(Immune)的定义
❖ 免疫的最初概念:免除瘟疫 ❖ 免疫的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 ❖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
抗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对自身抗 原形成天然耐受的一种生理功能。
现代免疫的概念
❖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 的功能。 ❖ 识别“我与”或“非我” (自我稳定)
免疫学概述 ppt课件
![免疫学概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649b28844769eae009edd9.png)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基) 载体决定簇和半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一、抗原决定簇
1、概念 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是指抗原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 基团,又称为表位(epitope)。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 间构象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抗原通过AD与相应淋巴细 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 2、种类和数量 一个抗原分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不 同的AD ,一种AD决定着一种特异性,多种AD决定着多 种特异性 3、部位 位于抗原表面的AD能直接被相应淋巴细胞 所识别,称功能性决定簇,存在抗原分子内部的AD无激 发免疫应答的功能,称隐蔽决定簇。只有经理化因素处 理后,使之暴露可能成为新的功能决定簇。
内源性超抗原(逆转录病毒蛋白) 小鼠内源性超抗原: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又叫小鼠次要淋巴 细胞刺激抗原(minor lymphocyte stimulating antigen,MLSA) 人内源性超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
超 抗 原 的 结 合 方 式
超抗原的特征:
强大的刺激能力,较低浓度的超抗原(10-12克分 子)就能使大量的T细胞活化,占T细胞库中的 5%-20%。 不须抗原提呈细胞的处理,超抗原的一端和APC表 面的MHC -Ⅱ分子结合,另一端可直接与TCR 链 V区结合两端均为抗原结合沟槽的外侧,从而产 生激活信号,使T细胞活化。 以完整的蛋白质分子递给T细胞。 与T细胞相互作用无MHC限制性,超抗原需要通过 MHC-Ⅱ类分子呈递给T细胞,但T细胞的识别不受 MHC限制性。 选择性结合TCR 链V区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包括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 2、获得性免疫应答 个体出生后,机体感染了某 种病原微生物或接触了某种异物,而获得的免疫力。 特点:后天获得的,不能遗传、特异性的。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_PPT幻灯片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8a80fc8a804d2b160a4ec07b.png)
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 克隆选择学说 单克隆抗体理论和技术
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
• 1850年,显微镜下观察 到炭疽杆菌
• Pasteur发明液体培养基, 培养的炭疽杆菌致动物 发病
• Pasteur制备出减毒疫苗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免疫耐受的发现
• Owen于1945年首
先报道了在胚胎期 接触同种异型Ag所 致的免疫耐受现象
Peter Brian Medawar 1915-1987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0
•Burnet 学说及对免疫的推动作用
• 公元前1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乃 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天花 的肆虐。
•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 •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 二十世纪,天花夺去了三亿人的生命。
种人痘-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超敏感反应病 反应过高 如:过敏性休克、新生儿溶血症等。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如:B细胞缺陷病、DiGeorge综合征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应答所致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学的应用
• 传染病预防 如:各种疫苗和抗血清等
• 疾病治疗 如: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干细胞移植等。
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
• 1850年,显微镜下观察 到炭疽杆菌
• Pasteur发明液体培养基, 培养的炭疽杆菌致动物 发病
• Pasteur制备出减毒疫苗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免疫耐受的发现
• Owen于1945年首
先报道了在胚胎期 接触同种异型Ag所 致的免疫耐受现象
Peter Brian Medawar 1915-1987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0
•Burnet 学说及对免疫的推动作用
• 公元前1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乃 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天花 的肆虐。
•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 •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 二十世纪,天花夺去了三亿人的生命。
种人痘-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超敏感反应病 反应过高 如:过敏性休克、新生儿溶血症等。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如:B细胞缺陷病、DiGeorge综合征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应答所致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学的应用
• 传染病预防 如:各种疫苗和抗血清等
• 疾病治疗 如: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干细胞移植等。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087edf0975f46527d3e1d5.png)
子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
即为载体。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抗原(完全抗原)
载体(Carrier,C) :大分子,Pro.等 半抗原(Hapten,H): H1、H2、H3 …… 完全抗原(Ag) = C + nH
第二节 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 因素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
七、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1.概念
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只需极低浓度即可 激活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 烈免疫应答的物质。即超抗原。
2.种类 (1)根据激活的细胞分 ①T细胞超抗原 ②B细胞超抗原 (2)根据化学成分分 ①细菌性超抗原 革兰阳性菌产生的外毒素 ②病毒性超抗原 分内源性和外源性
(三)免疫遗传学的研究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座、表达产物、 功能。
(四)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检测(CD抗原)等。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近年医学免疫学发展的内容很多,结合 临床较为感兴趣的主要有
1.淋巴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 2.免疫突触的研究 3.免疫耐受的研究 4.危险信号假说 5.细胞凋亡的研究
易接近性常与这些化学基团在抗原分子 中分布的部位有关。
三、机体因素
遗传、年龄、生理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和途径也有关。 四、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两次免疫间 的时间间隔、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类型等都 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 应
TD-Ag + TI-Ag
三、半抗原-载体效应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
即为载体。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抗原(完全抗原)
载体(Carrier,C) :大分子,Pro.等 半抗原(Hapten,H): H1、H2、H3 …… 完全抗原(Ag) = C + nH
第二节 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 因素
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
七、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1.概念
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只需极低浓度即可 激活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 烈免疫应答的物质。即超抗原。
2.种类 (1)根据激活的细胞分 ①T细胞超抗原 ②B细胞超抗原 (2)根据化学成分分 ①细菌性超抗原 革兰阳性菌产生的外毒素 ②病毒性超抗原 分内源性和外源性
(三)免疫遗传学的研究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座、表达产物、 功能。
(四)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检测(CD抗原)等。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近年医学免疫学发展的内容很多,结合 临床较为感兴趣的主要有
1.淋巴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 2.免疫突触的研究 3.免疫耐受的研究 4.危险信号假说 5.细胞凋亡的研究
易接近性常与这些化学基团在抗原分子 中分布的部位有关。
三、机体因素
遗传、年龄、生理状态、个体差异等因素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和途径也有关。 四、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两次免疫间 的时间间隔、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类型等都 影响机体对抗原的应答。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 应
TD-Ag + TI-Ag
三、半抗原-载体效应
医学免疫学 绪论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 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ab8e55f46527d3240ce06d.png)
经验免疫学时期
科学免疫学时期
CONTANTS 近代免疫学时期 现代免疫学时期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免疫学突飞 猛进,开创了分子免疫学,促进了 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第3节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免疫学预防 免疫学诊断 CONTANTS
免疫学治疗
一、免疫学预防
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也即将消灭脊髓灰质 炎(小儿麻痹)及麻疹。对于以往以及新出 现的传染病,其根本出路是发明有效疫苗并 进行预防接种。当代疫苗的研制已进入新的 阶段,不仅是单纯的预防制剂,已出现治疗 性制剂,如口服自身抗原已证明能预防一些 自身免疫病。
作 业
1. 做第6页课后习题二、三 2. 掌握识记本节课重点
3. 预习新课
(三)耐受性
(一)特异性 免疫活性细胞和抗体分子仅能与 相应的抗原起反应,而与无关的 抗原不发生反应。
(二)记忆性 在初次接触某一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后,形成特异性记忆的免疫活性细 胞,在再次接触形同抗原性时,这 些免疫活性细胞迅速大量扩增而发 生再次应答
(三)耐受性 抗原可诱导产生特异的无应答性,对 原先接触的抗原不产生免疫应答,而 与无关的抗原仍能产生
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免疫防御
(二)免疫自稳
(三)免疫监视
(一)免疫防御 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或其毒素) 的一种免疫保护作用,即通常指的 抗感染免疫
(一)免疫防御 异常: 应答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 应答过低或缺如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的类型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CONTANTS
免疫系统的功能
一、免疫功能的类型
(一)固有免疫功能
(二)适应性免疫功能
(一)固有免疫功能 1 机械阻挡作用:皮肤、黏膜 2 化学效应:皮肤与黏膜局部分泌的抑菌 和杀菌物质 3 生物学作用:体内多种固有免疫效应细 胞和效应分子 个体出生时具备,不针对某 一特定抗原物质
免疫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免疫学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69f1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a.png)
编辑版ppt
32
五 免疫性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
①由 IgE 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局部 或全身反应;②发生快,消退快; ③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几乎 不发生严重组织损伤;④具有明显 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编辑版ppt
33
五 免疫性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类型
药物过敏性休克 ➢ 全身过敏性反应 血清过敏性休克
➢ 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 调理吞噬作用 ➢ 免疫粘附作用 ➢ 炎症介质作用
编辑版ppt
26
四 免疫分子
补体激活三条途径
编辑版ppt
27
四 免疫分子
3.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分泌的一大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 ➢ 白介素: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 ➢ 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 ➢ 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 ➢ 趋化因子家族:对多种细胞有不同趋化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调节免疫应答、杀伤靶细胞、诱导细胞凋亡 ➢ 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
编辑版ppt
45
THANK YOU.
谢谢
编辑版ppt
46
2.外周免疫器官: B细胞成熟及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脾脏 淋巴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编辑版ppt
7
二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
•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编辑版ppt
8
二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编辑版ppt
22
四 免疫分子
免疫学绪论.ppt
![免疫学绪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347b88aef8941ea76e05a6.png)
医学免疫学——概述
五 免疫系统的功能及生理和病理表现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 是机体针对外来病原体的抗感染功 能。正常时可防御病原体的感染; 防御功能过强可产生超敏反应,过 弱则表现为免疫缺陷。
医学免疫学——概述
五 免疫系统的功能及生理和病理表现
2.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
• 六 免疫学绪论小结:
功能名称 生理功能
病理表现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 超敏反应(强、如:哮喘) (抗感染免疫 其它抗原性异物 免疫缺陷病(弱、反复感染)
免疫自稳 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
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肿瘤发生、杀伤病 肿瘤或病毒持续性 毒感染、细胞感染
医学免疫学——概述
医学免疫学学习特点:
难懂、难记、不易混 ; 解决方法:
听懂、捋顺,多练习; 课上听懂,课下复习,阶段练习; 课堂要求: 课堂上不要说话 迟到可以进入,上课后可以退堂,都不要喊报告, 最好走后门。上课时可以睡觉、看课外书、听MP3, 看MP4等,就是不要说话。 课堂上可以直接提问,对教学不满意应该换人
•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维 持自身生理稳定,防止肿瘤发生的一种 生理功能。
医学免疫学——概述
• 免疫的最初概念:免除瘟疫 • 免疫的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 •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
“非己”抗原,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 用,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耐受,对非己抗原 产生排斥反应的一种生理功能。
医学免疫学——概述
(Edward Jenner,1749~1823)首创用牛痘 预防天花,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细胞 T细胞
巨噬细胞
三、免疫应答的特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应答的类型及特点
固有性免疫(非特异) 适应性性免疫(特异)
参与 1、皮肤黏膜(理/化) 1、T细胞(细胞免疫)
成分
2、肥大C、吞噬C、NK 3、分子(补体)
2、B细胞(体液免疫) 3、APC (DC)
作
1、快。早期~96h不 1、迟。96h~
(1901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Ehrlich与抗体(190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Metchnikof 与吞噬细胞(190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Macfarlane Bernet 与淋巴细胞克隆选择学说(一个克隆,一种受体)
(1960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Jean Dauset 与主要组容性基因复合体(MHC)(1970年获诺贝尔奖)
Edward Jenner (1749 -1823)
第三节 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现代免疫学近20年来研究进展
➢ 受体多样性
➢ 信号转导 ➢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 免疫细胞发生 ➢ 免疫学应用:DNA疫苗,重组CK,单克
隆抗体
理
因子。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eradication
结 流式细胞仪的细胞分离原理
免疫功能的类型
1.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定义:是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
遗传而获得,不能针对特定抗原,亦称天然免疫。 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 主要机制:
物理屏障: 化学屏障: 生物学屏障: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Mφ
NK细胞等。 非特异性效应: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用 特
经克隆扩增分化 2、非特异性
①识别
T、B细胞 经克隆扩增分化 2、特异性 ①识别TCR、BCR、MHC
点
②反应-- 炎症
②效应 Th1、CTL、 Ab
3、无免疫记忆
3、免疫记忆
造血干细胞 的分化途径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束
1、20世纪80年代:(分子免疫学) 免疫分子结构:
抗原识别受体 preBCR/BCR、 preTCR/TC
抗原提呈细胞(APC)和提呈分子:如:树突状细胞,MHC-抗原肽 膜型分子 CD(166): 分化抗原、CKR、AMR、Fas/FasL TNFR、
CR、FcR 促分裂素受体(MR) 神经递质/激素受体 病毒受体/药物受体 分泌型分子:Ig、C、CK、趋化因子、神经递质
三.不适应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1.超敏反应; 2.反复感染、慢性感染、病毒持续性感染; 3.肿瘤发生;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免疫缺陷。
四.免疫学应用
1.传染病预防; 2.疾病治疗; 3.免疫学诊断。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A Brif History of Immunology)
• Jenner 与牛痘苗(1789) • Behring,kitasato(北里)与抗白喉毒素抗破伤风毒素
免 疫 学 : Immunology 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功能的实现过程、 免疫功能的调节与失调 目的:防、治、诊病
免疫的类型及其特征
• (一)固有免疫: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 其特点是: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并非 针对特定抗原,故亦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决定基)发生特异性反应。 b.记忆性 c.耐受性 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对特定抗原产
生特异性不应答-自身免疫耐受。
免疫学 (Immunology) 是研究免疫系统
静态的结构和功能
动态——免疫应答引起的获得性防 御功能及所致疾病的过程和机制.
细胞因子
补体 免疫球蛋白
粒细胞
B细胞
单核细胞
(三)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过低(免疫缺陷)
免疫功能过高(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功能异常)
免疫功能及其表现
功能
正常表现
异常表现
免疫防御 抗病原微生物感染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
免疫耐受 清除抗原异物(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免疫调节
防止细胞恶变
肿瘤
生理调节与免疫调节 生理、免疫功能紊乱
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免疫学的辉煌历史:计划免疫改变儿童命运 何谓免疫?
机体对感染有抵抗力而不患疫病(感染性疾病)
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肿瘤免疫逃逸……
现代免疫理念: 识别自身和“异己”,排除“异己”,保护自
己(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能力)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监视 自身耐受 免疫调节
• 此类免疫的主要机制为: • 1 解剖学屏障 • 2 生理学屏障 • 3 吞噬细胞屏障 • 4 炎症屏障
(一)免疫(Immunity)的概念 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抗原性异物:入侵的病原体及其毒素
体内衰变细胞 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
免疫耐受 免疫监视 免疫调节
2. 20世纪 90年代:
免疫分子功能的发现;
信号传导途径的发现
细胞膜
细胞浆
细胞核
淋巴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分子→基因表达调控→生物学效应
发现了CTL表达FasL(配体),靶细胞表达其受体Fas, 当CTL与靶细胞结合, Fas结合FasL,活化一组半胱天冬 (氨酸)蛋白酶(caspase), caspase呈级联活化,最后 导致DNA断裂,细胞死亡。
髓红系 干细胞
红母细胞 巨核细胞
再生
髓系 干细胞
造血干
?
细胞
粒-单核系 干细胞
淋巴系 干细胞
?
红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 粒细胞
肥大 细胞 嗜酸性 粒细胞 树突状 细胞
嗜中性 粒细胞 单核 细胞 B 淋巴 细胞 NK细胞 T 淋巴 细胞 树突状 细胞
人体肺部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分子
二)人体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关联和作用
免疫功能的类型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定义:个体接触特定抗原(决亦称获得性免疫。 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 a.特异性 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仅能识别特定抗原(决定基) 应答过程中形成的效应细胞和抗体仅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