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手工教案 面条

合集下载

幼儿园手工教案_好吃的面条

幼儿园手工教案_好吃的面条

幼儿园手工教案:好吃的面条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

2. 通过制作手工面条,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增强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

3. 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自由创作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面条。

4. 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面条的历史和种类。

2. 教授如何使用彩色纸条制作手工面条。

3. 引导幼儿创新设计和装饰自己的面条。

教学准备:1. 彩色纸条2. 安全剪刀3. 胶水4. 眼睛贴纸(用于装饰面条)5. 关于面条的故事书或图片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关于面条的故事或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彩色纸条制作手工面条,强调安全使用剪刀的重要性。

3. 实践: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彩色纸条制作自己的面条,可以自由设计面条的形状和颜色。

4. 创新:鼓励幼儿用眼睛贴纸或其他材料装饰自己的面条,使其更具个性和创意。

5. 分享:幼儿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伴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赞赏。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面条烹饪”游戏,模拟煮面条、加调料的过程,增强对食物制作的认识。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制作真正的面条,让幼儿体验真实的烹饪过程。

教学总结:通过这次手工活动,幼儿不仅学习了如何制作手工面条,还了解了面条的历史和种类,提高了手眼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他们在团队合作和分享的过程中,也增强了社交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精细动作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分享行为等。

2. 通过幼儿的作品和分享,评价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态度。

3. 收集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相关行为和兴趣变化,以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面条幼儿园托班手工教案

面条幼儿园托班手工教案

面条幼儿园托班手工教案引言本手工教案旨在帮助托班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简单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思维发展。

通过制作面条艺术品,孩子们将学习到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锻炼了他们的手指灵活性。

通过这个主题,我们将让孩子们了解到美食的多样性,同时激发他们对创作的热情。

教育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2.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培养孩子们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理解;4.通过制作面条艺术品,让孩子们了解美食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多种类型面条(即带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面条)2.纸板或纸质材料作为基础3.水性颜料和刷子4.胶水或胶带5.剪刀和铅笔教学步骤步骤 1:介绍面条和制作目标(5分钟)在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向幼儿们介绍面条和制作面条艺术品的目标。

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如:•你们最喜欢吃哪种面条?•面条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你们知道吗?•你们想把面条用来做什么有趣的东西吗?步骤 2:制作面条艺术品(30分钟)1.首先,老师需要提供不同类型的面条供孩子们选择。

让他们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面条,并通过触摸和嗅闻来感受它们的特点。

2.给每位孩子一块纸板或纸质材料作为基础。

让他们用铅笔在纸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例如动物、花朵、太阳等等。

3.将胶水或胶带涂抹在孩子们绘制的图形上。

然后,让他们将面条按照自己的设计粘贴在图形上,创造出有趣的纹理和形状。

4.如果孩子们愿意,可以使用水性颜料和刷子给面条涂上颜色,增加艺术品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5.在面条完成干燥后,孩子们可以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讲解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表达的意义。

步骤 3:反思与总结(10分钟)在活动结束前,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共同反思和总结这个手工制作活动。

一些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思考,例如:•你们喜欢这个手工制作活动吗?为什么?•你们学到了什么关于面条和不同材料的知识?•你们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你们的作品有什么寓意或故事?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孩子们对面条和创作的理解,我们可以组织以下拓展活动:1.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孩子们的面条艺术展览,让孩子们与家长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

做早餐幼儿手工面条教案

做早餐幼儿手工面条教案

做早餐幼儿手工面条教案标题:幼儿手工面条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食物制作的兴趣,并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面条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2.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注意力,培养其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倡导分享与合作的价值观;4.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制作工具。

二、教学准备:1. 面粉、水、盐等材料;2. 制作面板、面杖、切割工具等;3. 洗净的手部、围裙、毛巾、餐具等;4. 教室布置:整洁的面试台、干净的操作区。

三、教学过程:活动1:材料准备和讲解1. 教师向幼儿呈现并简单介绍所需材料,并与幼儿一起检查所需材料的清单;2. 教师讲解做面条的基本步骤,向幼儿展示制作面条的工具,如面板、面杖和切割工具,并说明它们的用途;3. 强调安全意识,告知幼儿在使用工具时要小心并与他人保持距离。

活动2:制作面团1. 将面粉、盐和少量水放入一个大碗中,让幼儿用干净的双手揉搓面粉和水,直至形成一个面团;2. 教师引导幼儿逐渐加入适量的水,直到面团变得柔软且容易操作;3. 提醒幼儿在加水时要逐渐加入,以免面团变得过于湿润。

活动3:擀面和切割1. 教师将一小部分面团擀平在整洁的面板上,示范擀面的正确姿势;2. 分发面团给每个幼儿,让他们在面板上亲自擀面;3. 引导幼儿用切割工具将擀平的面摊上切成细条状。

活动4:烹饪面条1. 将切割好的面条放入煮沸的水中,煮熟;2.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面条的变化,等待它们浮起并变得柔软;3. 把煮熟的面条捞出来,放入碗中备用。

活动5:享用早餐1. 教师准备适量的酱料(例如番茄酱、酱油等),让幼儿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到自己的碗中;2. 鼓励幼儿与伙伴们分享他们制作的面条,一起享受早餐;3. 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搭配方式和口味变化。

四、教学延伸:1. 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他们制作早餐面条的经历;2. 在后续的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关注不同食物的制作过程、食材来源和食物的营养价值,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意识。

早教课面条手工教案设计

早教课面条手工教案设计

早教课面条手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面条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协调能力。

3. 增强幼儿对食物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

二、教学准备1. 面条制作所需材料:面粉、水、擀面杖、搅拌碗、切面刀。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面条,并引导幼儿谈论他们对面条的认识和了解,引发幼儿对面条制作的兴趣。

2. 操作示范教师向幼儿展示面条的制作过程,包括面粉和水的比例、搅拌面团、擀面和切面等步骤。

并向幼儿解释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制作面条,教师在一旁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制作过程中。

4. 观察和总结让幼儿观察面条的制作过程,引导他们总结面条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加深对面条制作过程的理解。

5. 情景应用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面条,引导他们谈论面条的味道和口感,加深对面条的认识。

6. 温故知新通过图片资料,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面条制作工艺和食用方式,拓展幼儿的视野。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准备和教学内容的熟悉,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和帮助,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面条制作的过程中。

3. 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归纳幼儿的学习情况,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幼儿可以在制作面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食物的认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这样的早教课面条手工教案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也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手工做面条教案小班

手工做面条教案小班

手工做面条教案小班
教案标题:手工做面条教案小班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面条的制作过程和原料。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面粉、水、擀面杖、刀、搅拌碗等制作面条的工具和原料。

2. 图片或视频展示面条制作的过程。

3. 小班教室内的工作台和清洁用具。

教学过程:
1. 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活动,让学生知道他们将要学习如何手工制作面条。

2. 示范:老师向学生展示面条制作的过程,包括搅拌面粉和水、擀面、切面等步骤。

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让每组学生一起动手制作面条,老师在旁边指导和监督。

4. 制作面条: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和指导,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用刀切成细条,制作成面条的形状。

5. 煮面条:老师在一旁烧开水,然后将学生制作好的面条放入锅中煮熟,让学生亲自体验面条制作的全过程。

6. 品尝: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面条,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的成果,增强对手工制
作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扩展:
1. 让学生用面条做成各种形状,如动物、字母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调料搭配面条,体验不同的口味。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制作面条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品尝面条后的反
馈和感受,了解学生对手工制作的态度和兴趣。

托班手工游戏擀面条教案

托班手工游戏擀面条教案

托班手工游戏擀面条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面条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准备。

1. 面粉、水、擀面杖、面板、擀面机、模具等材料。

2.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制作面条,大家知道面条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我们要用到哪些材料呢?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制作面团。

教师将面粉倒在面板上,逐渐加入适量的水,让幼儿动手参与,搅拌面粉和水,直至面团光滑均匀。

然后让幼儿用手揉面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制作面条。

教师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让幼儿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片,再用模具将面团切割成条状,或者用擀面机将面团擀成面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4. 煮面条。

教师将制作好的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让幼儿观察面条在水中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 游戏环节。

将煮好的面条捞出,放在碗里,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用面条搭建自己喜欢的形状,比如房子、动物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6. 结束环节。

教师与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面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动手制作的成果,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面条的过程,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类似的手工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托班手工课彩色面条教案

托班手工课彩色面条教案

托班手工课彩色面条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色彩世界——托班手工课彩色面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彩色面条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能。

3.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准备1. 彩色面条:提前准备多种颜色的面条,并将其分成小份。

2. 盖子或小袋子:用于存放彩色面条的容器。

3. 需要的工具:小碗、筷子、盛水的容器、笔或调色板、颜料、白纸等。

4. 安全措施:确保幼儿在进行手工活动时的安全,如使用无毒和易清洗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a. 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彩色面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b. 与幼儿进行互动,询问他们对颜色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对彩色面条的好奇心。

2. 活动步骤:a.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面条,并将其放入小碗中。

b. 给幼儿提供一些小工具,如筷子、盛水的容器等。

鼓励他们使用这些工具来探索和玩耍。

c. 给幼儿提供调色板和颜料,引导他们通过混合颜料来创造新的颜色。

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颜色的变化。

d. 提供白纸,鼓励幼儿将彩色面条粘贴在纸上,可以自由创造形状、图案等。

3. 结束活动:a.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创作的作品,并与其他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

b. 对幼儿的创作给予肯定和赞扬,强调他们的努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类似的手工制作活动,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

2. 继续开展与色彩相关的活动,如彩色画画、彩虹捕捉等,以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知和理解。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评估其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的发展情况。

2.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交流,评估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对色彩的探索程度。

教案撰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并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趣味性。

通过手工制作课程的开展,幼儿能够在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小班手工《彩色的面条》教案

小班手工《彩色的面条》教案

小班手工《彩色的面条》教案1. 教学目标本节手工课,学生将会:•学习使用编织方法将彩色面条编织成不同形状的手链及项链。

•增强学生注意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记忆不同的颜色,锻炼孩子手脑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2. 教学准备•彩色面条•塑料盒•牙签•毛线3. 教学过程3.1 准备工作1.教师将用过的旧毛衣或毛线剪成一定长度的细线(也可以用鞋带代替),备用。

2.把彩色面条放在盒子里,准备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

3.2 制作彩色项链1.建议安排两个学生一组,相互合作制作。

2.每名学生挑选3-5根颜色不同的面条,将它们放在毛线的一端,用牙签顺着毛线卷起。

3.把它们卷成一团,用另一根细线把卷好的面条团的中心扎紧一下,形成一个小花环。

4.花环完成后,可以用剪刀把毛线的另一端剪去,让学生可以带着它们,或是用到其他的手工制品中。

3.3 编织手链1.将一名学生选出来,教他/她简单的编织方法,然后让他/她教其他学生。

2.将两根不同颜色的粗粗够用的绳子(可以用红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对折,把一端打个结。

3.把两个绳子的“垂悬部分”相互并拢,使得它们的末端都装上一颗小球。

4.接下来,把绳子固定在桌子两边,就可以开始进行编织了。

5.首先,将左边的线从右边的线的上方绕一圈,然后将左边的线从右边的线的下方周一圈,最后把左边的线从右边的线的穴口穿过,然后拉紧就可以了。

6.接下来,将右线从左边线的下方绕一圈,再从左线的上方绕过去,最后将右边的线从左边线的穴口穿过,然后拉紧。

7.以此类推,反复进行到绳子的长满即可。

3.4 分组表现1.课程结束时,考虑分小组,让学生展示他们做的手链和项链。

同时,可以让他们学习到其他不同的编织方法,完善他们的手工制造能力。

4. 教学反思在进行手工课时,教师需要时刻考虑学生年龄段,选择适合的材料,增强学生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迟学生的台步,让学生更自由地发挥想象,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长长的面条》托班美工教案

《长长的面条》托班美工教案

《长长的面条》托班美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长度的面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不同长度的面条。

2. 学习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长长的面条。

3. 通过欣赏和评价同伴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画纸等制作材料。

2. 各种长度和样式的面条图片或实物。

3. 评价表一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长度和样式的面条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制作:教师示范如何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长长的面条,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3. 作品展示:让幼儿把自己制作的面条贴在画纸上,并展示给其他幼儿。

4. 欣赏和评价:让幼儿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并用评价表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通过幼儿的制作过程、作品展示和评价表,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表现,从而进行教学评价。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的作品展示,让家长了解幼儿在美工活动中的表现。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的墙面上,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幼儿充分体验到美工活动的乐趣。

2.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新和想象力的发挥,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3.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在评价过程中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八、教学延伸1. 开展面条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水彩笔、蜡笔等工具绘制自己喜欢的面条图案。

2. 组织幼儿进行面条故事会,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的面条故事。

3. 邀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面条美食,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饮食文化。

九、教学资源1. 互联网上关于面条的图片、视频等资源,用于教学导入和制作示范。

幼儿手工面条小班教案

幼儿手工面条小班教案

幼儿手工面条小班教案教案标题:幼儿手工面条小班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

3. 通过制作手工面条,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准备:1. 面团:面粉、水、盐。

2. 食材:食用色素。

3. 工具:擀面杖、刀具、模具。

4. 教具:图片或视频展示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最喜欢的面食,如面条、馒头等。

- 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介绍面条的制作过程。

2. 示范与解释(10分钟):- 准备好面团和食用色素,向幼儿展示如何将食用色素加入到面团中,搅拌均匀。

- 向幼儿解释如何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平,并使用刀具或模具将面团切割成不同形状的面条。

3. 操练(15分钟):- 让每个幼儿都能亲自动手制作手工面条。

-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幼儿能够正确地操作工具和材料。

-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4. 创作与展示(10分钟):- 鼓励幼儿将制作好的手工面条进行创作,如制作成动物形状、字母形状等。

- 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制作手工面条的过程,强调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尝试。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制作手工面条,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2. 引导幼儿思考不同的面食制作方法和原料,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3. 组织幼儿参观面食制作的场所,如面馆或面条生产厂家,让他们亲身体验制作过程。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制作手工面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看他们是否能制作出独特的形状和设计。

3. 听取幼儿的反馈和分享,了解他们对制作手工面条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1. 教案中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幼儿在制作手工面条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指导和帮助。

3. 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足够的展示和分享机会。

小班做面条教案5篇

小班做面条教案5篇

小班做面条教案5篇小班做面条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使用剪刀剪直线、曲线。

2、进展幼儿手指动作协调本领,体验剪纸的乐趣。

3、爱好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身的情感和体验。

4、培育幼儿的赏识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体验剪纸的乐趣,磨练幼儿的小手指肌肉的快捷性和协调性。

难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不会剪面条,面条剪成面片或剪成三角形。

活动准备料子:剪刀,盘子,画有直线、曲线的旧报纸、彩色纸,蔬菜叶,几个布娃娃,实物图(各种各样的拉面图片)。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导入1、师提问:你们的父亲妈妈爱你们吗?你们爱你的父亲妈妈吗?等等。

(幼儿回答)2、请小伙伴们说一说你们的父亲妈妈爱好吃什么面条?二、出示图片请小伙伴们看一看,说一说面条都是什么形状的?三、教幼儿学说儿歌边做“剪,剪,剪,剪面条的动作”附儿歌:剪,剪,剪,剪出长长的面条。

请谁吃呀!请布娃娃吃。

剪,剪,剪,剪出宽宽的面条。

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剪,剪,剪,剪出短短的面条。

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剪,剪,剪,剪出弯弯的面条。

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四、出示布娃娃1、今日我们班了几位布娃娃客人,她们肚子很饿,小伙伴乐意给布娃娃做好吃的吗?那小伙伴们准备给布娃娃客人做什么好吃的?(幼儿回应做面条)。

2、引导幼儿如何使用剪刀及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

3、幼儿动手剪面条,并将剪好的面条放在盘子里,激励幼儿在做好面条在加上“佐料”“蔬菜叶”。

4请幼儿相互评比一比,看一看谁做得的面条最好。

5、请幼儿把自身做好的面条端到桌子上请客人布娃娃们吃面条。

6、教育幼儿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热诚去帮助他们,做一个欢快的而有礼貌的好孩子。

五、活动结束,学习整理师引导幼儿学会整理物品,每样物品分类放回篮子里,纸宵放入垃圾框里。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目标实现了,幼儿参加的喜好很高,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给幼儿配的料子有点少。

幼儿园小班教案《面条》(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面条》(三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面条》(三篇)教学资料参考范本目录:幼儿园小班教案《面条》一幼儿园小班教案《面粉》二幼儿园小班教案《面粉制品》三小班教案《面条》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幼儿在碗里画面条。

鼓励幼儿把纸撕得细细长长的,粘贴在碗里,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面条》教案吧。

活动目标启发幼儿在碗里画面条。

鼓励幼儿把纸撕得细细长长的,粘贴在碗里。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实物,作业纸、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

出示实物并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面条是怎么样的?2.教师出示范画,进行讲解示范。

3.幼儿练习。

指导幼儿按要求作画,启发幼儿在碗里画面条。

4.教师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鼓励幼儿把纸撕得细细长长的,粘贴在碗里。

5.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评价,教师适当点评。

小百科: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

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

小班教案《面粉》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丰富词汇:面粉软,幼儿能够了解面粉光滑、细、轻、白色、无味的基本特征及用途,教育幼儿爱惜粮食,喜欢吃面食,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面粉》教案吧。

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了解面粉光滑、细、轻、白色、无味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丰富词汇:面粉软3、教育幼儿爱惜粮食,喜欢吃面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小狗木偶一个;不同种类的面食食品若干;每组一盘面粉;小麦1瓶。

活动过程:一、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认识面粉的兴趣。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狗贝贝的面食店今天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吧!”“瞧:有什么呀?”(出示面食)“小狗贝贝店里有这么多好吃的,它想考考你们,这么多好吃的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呢?”(面粉)“这些好吃的都离不开面粉,想不想认识它?(想)“小朋友可以用小手摸一摸,捻一捻,闻一闻,吹一吹,看看面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面粉)二、引导幼儿利用感官、感知面粉的基本特征。

幼儿园小班手工面条制作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学

幼儿园小班手工面条制作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学

幼儿园小班手工面条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面条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增强幼儿对食物的认识,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观念。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准备1. 主题:手工面条制作2. 教具:面粉、水、擀面杖、刀、面板、擀面机3. 辅助工具:案板、面条机、锅、勺、碗4. 老师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面粉、水,检查教具是否完好,确保安全。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面条制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们谈论他们对面条的认识,以及自己平时最喜欢吃的面条是什么样的。

第二步:讲解老师向幼儿们介绍面条的制作过程,让他们了解面条是由面粉和水制作而成的。

并提到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面团的柔软程度。

第三步:制作1. 老师示范揉面老师将面粉慢慢倒入案板上,慢慢倒入水,揉成面团,并让幼儿们一起参与。

2. 幼儿制作让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能参与到面团的制作中来,让他们掌握面团的软硬程度。

3. 制作面条使用擀面杖或面条机,将面团擀成薄片,再切成细条状,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形状。

第四步:煮面老师带领幼儿们将面条放入锅中煮熟,讲解煮面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第五步:品尝煮好的面条端上桌,让幼儿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面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手工面条制作教案的实施,幼儿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部动作和想象创造能力,还增进了对食物的了解,培养了合作精神。

也让幼儿在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面条后,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要,也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幼儿园的手工课上,面条制作是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面条制作教学不仅是一项手工活动,更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它融入了营养健康教育、团队合作、创造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

面条制作教学可以促进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在制作面条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讨论面食的营养价值,让他们了解到面粉和水是面条的主要原料,面条中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

面条 幼儿园美工教案

面条 幼儿园美工教案

面条幼儿园美工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面条的形态和特点,把面条和各种颜色画笔进行巧妙的融
合,在画布上画出美丽的面条图案。

2.提高幼儿们的手工能力和想象力,增加幼儿创造美丽事物的兴趣。

3.建立互帮互助的意识,鼓励幼儿之间交流和学习。

教学准备
1.画纸
2.彩色画笔
3.干净的碗
4.面条(挂面、面线等)
5.水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幼儿认识面条
通过展示面条的各个种类和形态,让幼儿对面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幼儿感受面条的软硬程度、细粗程度、长度等特点。

第二步:教授绘画技巧
向幼儿介绍彩色画笔的使用方法,并讲解不同颜色的画笔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感觉和意境。

然后,让幼儿开始进行绘画练习。

第三步:制作面条彩画作品
教师向幼儿分发碗和水,然后让幼儿用短的面条轻轻地搓动,将面条浸泡在水中。

当面条变得柔软后,让幼儿将面条捞出,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在画纸上描绘出几种面条的形态和颜色,最后将面条放在画图纸上,用画笔将面条周围的细节勾勒出来。

第四步:观赏和评价
当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通过展览和评价鼓励他们。

同时,教师要提醒幼儿在评价作品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帮助他们养成自己鼓励别人,被别人鼓励的互帮互助习惯。

总结
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绘画活动,幼儿们可以了解面条的形态和特点,同时还能
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除此之外,幼儿也能在活动中逐渐学会尊重他人和帮助他人,培养自己的社交素养。

这个简单的绘画活动,不但增加了幼儿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儿的手工能力和想象力,更让幼儿从中获得了美育方面的收获。

小班创意美工面条教案

小班创意美工面条教案

小班创意美工面条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创意美工面条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美工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2.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1. 学习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面条进行创意美工。

2.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干面条。

2. 胶水、剪刀、彩色纸、彩笔等美工工具。

3.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以激发幼儿的创意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创意美工作品或视频,激发幼儿对创意美工的兴趣。

2.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面条的认识和使用方式。

主体活动:1. 分发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干面条给每个幼儿。

2. 介绍面条可以用来做不同的图案和形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作品。

3. 提供一些简单的创意美工示范,如用面条拼出一个太阳、一朵花等。

4.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面条进行创意美工创作。

5. 提供美工工具和材料,如胶水、剪刀、彩色纸等,帮助幼儿将面条与其他材料结合使用。

6.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赞美。

结束活动:1. 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清理教室,整理工具和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将面条创意美工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2. 组织面条创意美工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3. 引导幼儿用面条创意美工制作小礼物,送给朋友或家人。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创意表达能力。

2. 通过幼儿的作品和展示,评估他们对创意美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反思和讨论,了解他们对这堂课的体验和学习成果。

教学提示: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幼儿的自由发挥和创造力,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

2. 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但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创作风格。

3.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友善交往能力。

小班手工《做面条》教案

小班手工《做面条》教案

小班手工《做面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制作面条的基本步骤。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3.培养学生对食物的认知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生活常识。

教学准备
1.面粉、盐、水、擀面杖、切面刀、案板及烹饪用具。

2.示范用的原材料及工具。

教学步骤
第一步:师生互动
教学者可以通过简单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制作面食的认知。

如:
•谁知道吃面条是用什么做的?
•有没有人尝试过之前季节吃的不同口味的面条?
教学者可引导学生讨论结果,然后指导学生进入下一步学习过程。

第二步:介绍原材料与工具
在这一步,教学者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制作面条需要的原材料和工具,让同学们了解如何选购材料和准备制作工具。

如果需要,可以把这些材料拿出来让孩子看一看。

第三步:制作面团
首先,教学者应该将面粉、盐和水混合在一起,搅拌成面团。

确保面团充分混合。

然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平。

第四步:操作切面刀
接下来,需要将面团分成多个小块。

将小块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将面团压成薄片。

在压平的薄片上,用切面刀切出面条。

第五步:煮面条
将切好的面条放进开水中煮熟。

等到面条变软之后,倒掉水分,起锅即可。

教学体会
本教案主要针对小班幼儿,通过该教案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制作面制品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学生情感与审美,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同时,教学者能够将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生活品质。

《长长的面条》托班美工教案

《长长的面条》托班美工教案

《长长的面条》托班美工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长长的面条的特点,感知其长度和形状。

1.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长短不一的面条、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2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墙上挂上一些长长的面条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长长的面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面条的特点,如长短、粗细等。

3.2 操作一: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画纸,让他们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面条形状。

3.5 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思路。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欣赏,并讲述创作过程。

4.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悬挂在活动室墙上,供大家欣赏。

第五章:活动反思5.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如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对材料的掌握等。

5.2 针对本次活动中的问题,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内容6.1 学习面条的不同制作方法,如拉面、刀削面等。

6.2 观察并讨论不同面条的口感和风味特点。

6.3 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面条在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制作工艺。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观察与实践:教师演示不同的面条制作方法,并邀请幼儿参与其中,亲身体验。

7.2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面条的口感和风味,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喜好。

7.3 视觉教学: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地区面条的制作工艺,增加幼儿的见识。

第八章:活动过程8.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面条的不同制作方法和口感特点。

8.2 实践一:教师演示一种面条制作方法,如拉面,并邀请幼儿参与制作。

8.3 实践二: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其他面条制作方法,如刀削面,并观察比较不同面条的特点。

8.4 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制作的面条的口感和风味,鼓励分享心得。

幼儿园手工制作面条活动 幼儿园手工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面条活动 幼儿园手工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面条活动一、活动目的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幼儿的细致观察和操作能力。

3. 提升幼儿对食物的认识和理解。

二、活动准备1. 面条制作材料:面粉、水、食用色素。

2. 制作工具:擀面杖、刀具、模具等。

3. 保洁用具:洗手液、纸巾、桌布等。

4. 安全措施:教师要提前对材料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三、活动过程1. 热身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增加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制作面团: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面粉、水和食用色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揉成面团。

3. 制作面条:幼儿用擀面杖将面团擀平,然后使用刀具或模具将面团切割成面条的形状。

4. 烹饪过程:教师将制作好的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然后进行沥水处理。

5. 装饰装盘: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蔬菜丝、调味料等装饰面条盘,增加美感和食欲。

6. 共同品尝:幼儿和教师一起品尝制作的面条,感受自己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共享意识。

四、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手工制作面条的活动,幼儿不仅锻炼了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还感受了面食的制作过程,了解了食物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活动评价本次面条制作活动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幼儿们在活动中融入了无数的快乐和惊喜,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

通过制作面条这一实际的活动,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样的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活动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将手工制作面条活动与幼儿的饮食教育相结合,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和习惯,增加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饮食观念。

可以组织家长参与这样的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加强幼儿的家庭教育。

通过这样的多元化延展,能够极大地拓展幼儿的视野,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

早教课面条手工制作教案

早教课面条手工制作教案

早教课面条手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面条的制作过程和原料。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面条制作所需原料,面粉、水。

2. 面条制作所需工具,擀面杖、刀。

3. 教学环境,教室或者厨房。

4. 辅助教具,图片、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让幼儿了解面条的制作过程和原料,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学习过程。

(1)制作面团。

将面粉倒入大碗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成面团。

(2)擀面。

将揉好的面团放在桌面上,用擀面杖擀成薄片。

(3)切面条。

用刀将擀好的面片切成细条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老师可以在旁边辅助操作。

3. 实践活动。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工合作,一起制作面条。

其中一个幼儿负责擀面,另一个幼儿负责切面条,通过合作完成面条制作的过程。

4. 总结。

让幼儿观察自己制作的面条,品尝自己制作的面条,引导幼儿总结面条制作的过程,以及面条的口感和味道。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早教课,幼儿不仅了解了面条的制作过程和原料,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同时,也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和卫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这样的早教课,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托班手工教案面条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双手合作协调撕纸的技能。

2、在撕纸活动过程中,体验撕纸的乐趣及成就感。

活动准备:
黄色邹纹纸若干、盘子、范例、面条、葱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出示范例)
师:小朋友今天很多老师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欢迎欢迎。

今儿还有一位小客人。

(鳄鱼)师:今儿鳄鱼过生日,它想请后面的客人老师吃面条可是刘老师这里只有一碗面条不够,鳄鱼想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做面条,好吗?
二、出示范例,观察(面条)
1、面条是细细的,长长的。

2、与上次的面饼比较,观察面饼上有许多剪好的小口。

教师拿出皱纹纸让幼儿观察,这张和其他纸张有什么不一样的?(纸上有剪好的口)
3、教师示范撕小朋友看用我们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有开口的地方,另外一只手往下拉,纸就撕成细细长长的了。

4、请几位宝宝一起来撕面条,比一比谁撕的长长的,细细的?(边撕边说“面条细又长“。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撕纸的要求:
(1)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有洞开口的地方,另外一只手往下拉。

(2)人手一份面片,盘子放桌子中间不独占。

(3)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桌面干净,碎纸扔在盘子里
(4)做完后轻轻的坐回椅子上。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四、活动评价。

1、小朋友们看,哪一桌做是面条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请个别幼儿示范或是老师再正确示范一次。

3、小朋友把面条做好了,现在刘老师老师来面条加点佐料,太完美了,我们赶紧让大鳄鱼带回加工厂再煮给客人吃吧。

自我反思:
一、适宜行为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双手合作协调地进行撕纸,初步学会撕的技能。

难点是在撕的过程中双手要有一定的控制性,要有目的地撕,而不是随意的乱撕。

由于托班的孩子是一个处在各方面都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平时的交流、游戏得到发展,身体机能可以通过锻炼得到发展,而动手能力在平时的发展中则是最为薄弱的一方面,这也是该年龄段孩子较弱的一个方面,为了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我这设计这节撕纸活动《好吃的面条》,通过活动我发现了每个孩子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导致他们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当他们接触撕纸活动时,能力差异就显露出来,有的孩子能按正确的方法撕出纸片,有的孩子只是用力拉扯。

因此我在材料上选用了皱纹纸将其开口沿着皱纹纸的纹路来突破本次的难点,效果比预设的效果好。

但我觉得,当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无论好坏,无论成功与否,都不是至关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撕纸活动产生兴趣。

因为兴趣
是开启孩子探索的金钥匙。

只要孩子有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自主地探索建构自己的知识。

作为教师应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孩子创设条件,激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积极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为孩子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次活动内容适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为面条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让随意轻松的撕纸活动在一个有设定故事情节的游戏情景中进行,也是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

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环境积累有关色彩的经验,是一个体现整合意识的活动。

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希望孩子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效果,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发孩子们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评价时,也能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但是语言还应更为简练;从幼儿现场作画的效果来看,基本上都能掌握。

但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从整个活动的过程及孩子的作品还是可以反映出孩子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也能比较大胆地表现。

整个活动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孩子主体的关系,通过活动不仅让幼儿轻松地学会了撕面条,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萌发了积极创新的意识。

二、不适宜行为
问题:最后环节未能展示出来。

对策:最后环节可以把孩子的作品摆放好后,再加些作料,孩子们会更有成就感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