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验一空间数据库建立
arcgis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及坐标变换

arcgis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及坐标变换实验3-1、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实验⽬的1. 利⽤ArcCatalog 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 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 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 掌握根据GPS数据⽂件⽣成⽮量图层的⽅法和过程。
4. 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实验准备预备知识:ArcCatalog ⽤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
它包含⼀组⼯具⽤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基本概念:要素数据集、要素类数据⽂件:National.mdb ,GPS.txt (GPS野外采集数据)。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9.x ---ArcCatalog三、实验内容与主要过程第1步启动ArcCatalog 打开⼀个地理数据库当ArcCatalog打开后,点击按钮(连接到⽂件夹). 建⽴到包含练习数据的连接在ArcCatalog窗⼝左边的⽬录树中, 点击上⾯创建的⽂件夹的连接图标旁的(+)号,双击个⼈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
打开它。
在National.mdb 中包含有2 个要素数据集、1个关系类和1 个属性表。
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在ArcCatalog窗⼝右边的数据显⽰区内,点击“预览”选项页切换到“预览”视图界⾯。
在⽬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untries94”激活它。
在此窗⼝的下⽅,“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
现在,你可以看到Countries94的属性表。
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第3步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导出元数据信息第4步创建个⼈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在ArcCatalog 的⽬录树中,定位到E盘,右键点击这E盘,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件夹],⽂件夹名称改为myGeoDB 。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图 1 数 据 对 象 关 系图
组成 , 是指 包 含空 间数 据 的信 息 库 。G I S可 通 过 空 间数 据库 全 面管 理 数 据 并 进行 分 析 和 决 策 。现 实 中每个 物体在 地 理 空 间 的存 在都 有 其 特殊 性 , 例
如两 条道 路相交 叉 时可能是 互通 立交 连接也 可能是
2 期 I S的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1 9 9
的 区别 是 系统数 据 的来源 和处理 方式 。由于 系统数
A r c Ma p 9 . 3软 件 中直 接 显 示 , 但 由于 : 一 是 数 据 图 层 中没有 采用 坐标 信 息 , 则 相 应 的数 据 无 法 进行 匹
2 空 间数 据 的采 集
2 . 1 空 间数 据采 集的来 源
彼此 相互 隔离 的隧 道 连接 , 而 这些 特 殊行 为在 C o v — e r a g e 模 型 中很 难 完 成 。为 了 能 更真 切 的模 拟 空 问
A r c G I S是 美 国 环 境 系 统 研 究 所 公 司 ( E n v i r o n —
基于 A r c G I S 的 空 间数 据 库 设 计 与 实现
秦 鸣, 蔡 杨
3 3 0 0 1 3 ) ( 华东交通大学 土建学院 , 江西 南 昌
摘 要 :空 间数 据 库是 A r e G I S系统 的重 要基 础 组 成 部分 , 介 绍 了空 间数 据 库 的基 本 概 念, 论 述 了空 间数 据库 的基本 建立过 程 , 分析 了如何 对不 同数据 源采 集整理和 建立 图层 拓扑 关 系的方法 , 并对 系统 的结构及 其功 能进行 了研 究和 实现 。 关键 词 : A r e G I S ;空间数据 库 ;拓扑 关 系 中图分 类号 : U 4 9 文献 标识 码 :B
arcgis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班级: 12城规学年学期: 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指导教师:***实验一:Arc gis的认识实验目的:认识arc gis,熟悉Arc map、Arc globe基本功能Arc mapArc globe实验二:地理配准实验目的:利用影像配准工具(右键添加地理配准工具条)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实验步骤:在地理配准编辑器下,不勾选自动校正,对图像进行控制点的添加点击右键输入坐标值:X输入经度值,y输入纬度值选取四点进行一阶多项式(防射)配准结果:实验三:矢量化实验目的:熟练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实验步骤;在目录下选择文件,新建new shapefile(点、线、面)对图像上的点、线、面(城市、河流、省域)依次进行矢量化最终矢量化成图为:对所有的点、线、面矢量化完成后,再依次对点、线、面进行属性的修改,给每个点添加name:标注**城市;给线标注河流的名称;给省标注**省份(自治区)。
图层上点击右键——打开属性表,逐次进行修改实验四:投影实验目的:掌握定义地图的基本步骤实验步骤:目录下→工具箱→系统工具箱→Data management tools1)投影变换定义投影分别对点、线、面进行定义投影,坐标系选择:Beijing 19542)要素投影先选择地理坐标系:Asia——Beijing 1954再选择投影坐标系: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ne 18N 投影后图像:实验五:创建拓扑错误处理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
2.掌握拓扑关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实验步骤:在目录下→ default.gdb 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命名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行坐标系的统一(因为在数据库中所有要素必须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继续下一步进行容差的设置,完成要素数据集的新建,此时要素数据集仍然是空的,所以下一步要进行要素的导入,最后在进行拓扑的新建。
空间数据库 管理及属性编辑

空间数据库实验报告姓名:鞠月闯班级:测绘1601 学号:5120161671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一、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 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内容利用Arcgis的系列软件完成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三、软硬件环境ArcCatalog、ArcMap。
四、实验过程1.打开ArcCatalog,建立到练习数据的链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图 1 预览要素图 2 预览要素图 3 Countries94 的属性表然后XY坐标系选择WGS-84,Z坐标选择none,字段如图添加,关系选择一对多图 4 坐标系图 5 字段2.导出元数据,格式为HTML。
图 6 元数据导出图7 导出成功3.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导入要素。
(开始不知如何创建,后来在同学的指导下完成创建)图8 导入要素图9 导入要素图10 数据库Yunan.mdb 4.在数据库Yunan.mdb中新建要素集Kunming。
图11 要素集Kunming图12 指定XY坐标系图13 指定Z坐标系5.在要素集Kunming中新建要素—公交站点。
图14 公交站点图15 新增字段6.在要素集Kunming中新建数据表—公交线路。
7.创建公交站点到公交线路一对多的关系。
8.打开ArcMap中,将要素类-“公交站点”及属性数据表“公交线路”拖放到ArcMap中。
9.在地图显区内随意地添加3 个公交站点,在图层中选择公交站点并打开属性表,在其中输入站点名称和公交站点编号。
10.选择属性表-“公交线路”,输入几条公交线路(公交站点编号、公交线路)。
11.将“公交站”和表“公交线路”关联起来。
(第一次做的时候,因为之前的字段输入错误,所以关联错误,重新做一遍之后关联正确)12.导入GPS 数据,生成图层。
地理空间数据库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地理空间数据库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本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管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实训环境本次实习采用ArcGIS软件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和应用。
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丰富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
2. 实训内容(1)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实习首先介绍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模型等。
(2)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实习重点讲解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包括ER模型设计、空间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字典编制等。
(3)地理空间数据库创建实习指导学生使用ArcGIS软件创建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要素类的创建、字段属性的设置等。
(4)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实习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包括数据的导入导出、数据编辑、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
(5)地理空间数据库应用实习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实际应用,如制作地图、空间分析、决策支持等。
三、实习步骤1. 准备工作(1)安装ArcGIS软件,确保软件运行正常。
(2)收集实习所需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2. 实训过程(1)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根据实习所需的数据,设计地理空间数据库的ER模型,并绘制ER图。
(2)地理空间数据库创建使用ArcGIS软件创建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要素类的创建、字段属性的设置等。
(3)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理导入实习所需的数据,进行数据编辑、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操作。
(4)地理空间数据库应用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库进行实际应用,如制作地图、空间分析、决策支持等。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四)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四)一、实验目的在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部分数据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得到,但有部分数据可能是从外系统中转入,这样就存在数据格式的转换与坐标系的建立,以使外来数据与本系统的数据能够套合在一起。
所以本次实验主要完成如下两个任务:1、掌握MAPGIS到ARCGIS数据格式的转换;2、掌握ARCGIS中地图投影的方法。
注意:一定要注意选择的投影是加带号的还是不加带号的,一定要一致。
二、实验内容1、了解外系统数据的数学基础略。
2、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MAPGIS中进行地图投影的转换●MAPGIS中将地图数据转换为SHAPEFILE格式。
3、在ARCCATALOG中将SHP数据导入数据库中。
4、在ARCGIS中进行地图地理坐标的定义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上一步成生成的图层。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Define projection”命令2-3-在定义投影对话框中,选择要素类:点击坐标系输入框右边的按钮,在出现的“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地理坐标系,GCS_Beijing_1954(注意:前提是我们已知道图层是使用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
5、查看地图投影在内容表中,右键点击上一步的数据文件,查看“properties”,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source”选项页,查看这个图层的坐标系是否已经被指定为“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
4-5-6、进行地图投影: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1)在第5步的基础上进行。
2)打开ArcToolbox ,执行命令“project ”命令3)在“project”对话框中,依次设定输入要素类,系统自动输入要素类的地理坐标。
4)从预定义的坐标系中选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Zone 36.prj)。
实验一-空间数据库的创建与数据导入

实验一空间数据库的创建与数据导入一、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熟悉ArcCatalog的操作。
2、理解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相关概念,掌握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拷贝实验数据2、启动ArcCatalog,点击按钮(连接到文件夹). 建立到data 的连接3、打开coverage、shapefile文件夹,查看下的要素及属性,理解两种数据模型。
4、打开montgomery.gdb 空间数据库查看并理解montgomery.gdb数据库中包含的要素集、要素类等信息,在预览窗口预览要素类等几何特性。
4、查看属性信息在此预览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
可以看到属性表,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5、向Geodatabase导入coverage数据(1)在ArcCatalog中右击Water 数据集,指向Import,点击Feature Class (multiple)(2)单击Browse 按钮,定位到laterals coverage中的弧段要素类, 单击Add. (3)单击OK,此时laterals_arc 要素类加入到Water 数据集.(4)在arccatalog中将laterals_arc要素类重命名为laterals(5)右击Laterals 并单击Properties,为该要素类输入别名“Water laterals”(6)单击Fields 标签,单击OBJECTID 字段并为该字段输入别名“Feature identifier”.(7)单击Preview 标签察看其特征.6、将owners.dat表导入Montgomery geodatabase,并预览(1)右击Montgomery geodatabase, 指向Import, 单击Table (multiple).(2)从Catalog目录树中拖动并owners.dat(INFO table)并放置到Input Table 框中(3)单击OK,完成后单击Close.(4)在ArcCatalog 目录树,单击Montgomery geodatabase 中Owners表,单击Preview 标签观察其记录.(5)将owners.dat 表重命名为“Owners” .(6)右击Owners 表并单击Properties 项查看表属性.(7)为该表输入别名“Parcelowners”.(8)单击Fields标签并为以下字段输入表中对应别名7、向Geodatabase导入栅格数据:将dem1导入到montgomery数据库思考:1、采用另外的方法将world目录下的shapefile转为geodatabase中的要素。
arcgis创建sde空间数据库流程

ArcGIS创建SDE空间数据库流程1. 确认系统要求和安装必要软件在开始创建SDE空间数据库之前,需要确认系统满足以下要求: - 安装了ArcGIS软件,并拥有对应的许可证。
- 确保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版本与ArcGIS兼容。
2. 准备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创建SDE空间数据库之前,需要准备一个支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如Oracle、SQL Server等。
确保已经安装并配置好相应的DBMS,并且具有管理员权限。
3. 创建数据库实例在DBMS中,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实例,用于存储SDE空间数据库。
具体步骤如下:1. 打开DBMS的管理工具(如Oracle SQL Developer、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等)。
2. 登录到DBMS中,使用管理员权限。
3. 在管理工具中选择“新建数据库”或类似选项。
4. 输入新数据库的名称和其他相关参数,如存储路径、字符集等。
5. 点击“确定”或类似按钮,完成创建。
4. 创建SDE用户和角色在新创建的数据库实例中,需要为SDE空间数据库创建一个专用用户和角色。
该用户将被用于连接到SDE空间数据库,并执行相关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1. 在DBMS的管理工具中选择新建用户或类似选项。
2.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选择分配给该用户的角色。
3. 点击“确定”或类似按钮,完成创建。
5. 创建SDE空间数据库在DBMS中,使用SDE用户登录,并执行创建SDE空间数据库的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ArcGIS软件,并选择“ArcCatalog”工具。
2. 在ArcCatalog中,选择“Database Connections”选项卡。
3. 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New”>“Database Connection”。
4.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连接信息,包括数据库类型、服务器名称、端口号、数据库实例名称、用户名和密码等。
Arcgis实验一空间数据库建立解析

实验一、空间数据库建立一、实验目的1。
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2. 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3 。
利用ArcCatalog建立个人数据库及数据集,导入SHP 格式数据,4 。
利用ArcCatalog的Topoloy工具,进行悬挂点伪节点检查;5 . 利用ArcMap高级编辑工具(Trim,Extend)对问题数据记性修改;6 利用。
ArcCatalog的Polygon Featue Class From L ines工具建立多边形数据层.二、实验准备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地形图――70011—1.Tif ,昆明市旅游休闲图。
jpg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ArcMa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步骤1 :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z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z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
TIF增加到ArcMap,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 的工具被激活.步骤2 :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z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z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步骤3 :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z 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矫正,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变换公式重新采样, ”" “”另存为一个新的影像文件.z 加载重新采样后得到的栅格文件,并将原始的栅格文件从数据框中删除。
后面我们的数字化工作是对这个配准和重新采样后的影像进行操作的。
第一章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18

图1.7 扩展结构模型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3)统一数据模型 不基于标准RDBMS,而是在开放的DBMS基础上扩展空间数据管
2、基于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类型
ArcGIS用一个高级的通用的地理数据模型Geodatabase来表示空间信 息,包括空间要素,遥感数据以及其他的空间数据类型。
Geodatabase数据模型也可以在数据库中管理同样的空间数据类型,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关系数据库已有的优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nd! Thanks!
在服务器端,将空间数据和相关的属性数据存储在Oracle关系数 据库中,利用ArcCatalog建立geodatabase地理数据库。在客户端, 利用Arc/Info,ArcObjects, Visual Basic, Visual C++等通过空间数据引 擎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图1.1
图1.2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2)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是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网络结构,网络与树有两个非 常显著的区别: 1)一个子结点可以有两个或多个父结点;
2)在两个结点之间可以有两种或多种联系。 图1.3是图1.1的网络模型。
图1.3
第一章 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方案 (3)关系模型
协议和封装:协议是一个对象对外服务的说明,它告知一个对象可 以为外界做什么,外界对象能够并且只能向该对象发送协议中所提 供的信息,请求该对象服务。
4_空间数据库建立与数据查询统计

3
实习步骤
GeoDatabase 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和使用地理数据,按照一定的模型和规则组织起来的存储空间数据 和属性数据的容器。GeoDatabase 按照层次型数据对象来组织地理数据,包括对象类(Object Classes) 、 要素类(Feature Classes)和要素数据集(Feature Dataset) 。在 ArcCatalog 中,可以建立个人地理数据 库(Personal Geodatabase) 、文件型数据库(File Geodatabase)或 ArcSDE 数据库。 3.1 个人地理数据库 3.1.1 Personal Geodatabase 地理数据库建立 Personal Geodatabase 以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格式存储空间数据,不支持并发访问,可存储的数 据量较小。下面介绍 Personal Geodatabase 的建立过程,并将 shapefile 格式的河北政区文件导入数据库。 (1) 创建 Personal Geodatabase 数据库:在 ArcCatalog 中(或 ArcMap 的 Catalog Window) ,选择准 备建立 Personal Geodatabase 的文件夹,在右键弹出菜单中选择【New】【Personal Geodatabase】菜单 项,新建一个 Personal Geodatabase,修改数据库名称为 hebei_data.mdb。 (2) 创建用于组织自然环境信息的要素数据集: 在需要建立新要素数据集的地理数据库文件上单击 右键,选择【New】【Feature Dataset】命令,打开 New Feature Dataset 对话框,输入要素数据集的 名称“hb_Nature”。 (3) 点击下一步,为新建的要素数据集定义坐标系统。根据创建向导,可以选择导入已有的坐标系 统定义,或新建坐标系统定义,或暂时选择 Unknown,以后根据需要定义。本实习中该数据集用于组 织准备导入 shapefile 格式的数据,因此点击对话框中的 下拉菜单,选择【Import…】菜单项,在 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任意一个准备导入的 shapefile 文件(已包含坐标系统定义信息) (如图 4- 1 左) 。 (4) 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 Vertical Coordinate System 对话框,默认选择“No Coordinate System” 。 (5) 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定义 X、Y、Z 坐标容限对话框中取默认值(如图 4- 1 右) ,点击 Finish 按钮,完成要素数据集定义。 (6) 创建用于组织社会经济信息的要素数据集:按照步骤(2)-(4)创建“hb_Social”数据集。
《GIS软件应用》实验报告书模板(实验一: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

练习一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对某地区地块建立拓扑关系,掌握创建一个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的整个流程,并对创建拓扑后的一些工作,如拓扑错误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编辑等基本操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在Topology数据集中导入上述两个Shapefile,建立该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使拓扑生效后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错误,最后进行拓扑编辑。
二、实验准备数据:Blocks.shp、Parcels.shp,存放在…/ChP3/Ex1中,请将其拷贝到E:/ChP3/Ex1。
结果数据存放于…/ChP3/Ex1/Result中。
软件:Arcgis 9.3三、实验内容与主要过程(1)创建地理数据库1)在ArcCatalog树中,右键单击Result文件夹,单击New,单击Personal Geodatabase,输入所建的地理数据库名称:NewGeodatabase打开New Feature Dataset 对话框,将数据命名为:Topology。
2)单击Import按钮,选择要与之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数据集:Blocks.shp或Parcels.shp,3)单击Add按钮,返回Spatial Reference属性对话框。
这时要素数据集定义了坐标系统。
单击确定按钮。
(2)向数据集中导入数据1)在ArcCatalog树中,右键单击Result文件夹中的Topology数据集,单击Import,单击Feature Class(multiple)。
2)打开Feature Class to Geodatabase(multiple)对话框,导入Blocks和Parcels两个Shapefile,单击OK按钮。
(3)在要素中建立子类型由于原数据Blocks和Parcels两个有子类型,把要素分为了居民区和非居民区,而数据导入到数据集后并没有子类型,所以在导入数据后为每个要素类建立两个子类型:Residential和Non-Residential。
arcgis数据库建库流程

ArcGIS数据库建库流程一、引言ArcGIS是一个全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其中包括了数据库建库的功能。
数据库建库是指在ArcGIS平台上创建和管理各种地理数据的过程,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讨论ArcGIS数据库建库的流程。
二、数据准备在进行数据库建库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数据。
数据可以来自不同的源头,包括现场采集、影像遥感、矢量图层等等。
在准备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数据的格式是否符合ArcGIS的要求。
三、数据库选择ArcGIS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包括文件型数据库(如File Geodatabase)、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等)以及云数据库(如ArcGIS Online)。
在选择数据库类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四、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建库的关键步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定数据库的结构和属性。
数据库的结构通常由各种层级的要素类和表组成,而属性则用于描述和标识要素的特征。
在数据库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组织形式、空间索引的建立以及数据的完整性等因素。
4.1 数据库结构设计在数据库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数据库中的要素类和表的组成。
要素类是地理数据的核心,可以包括点、线、面等不同类型的要素。
而表则用于存储非空间属性数据。
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层组织,以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查询。
4.2 属性设计属性设计是确定要素类和表中属性字段的名称、类型和约束条件等。
在属性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属性字段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的属性分类和分级,以便于数据的分析和查询。
4.3 空间索引设计空间索引是提高地理数据查询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数据库设计中,需要根据数据的种类和规模等因素,合理选择和建立空间索引。
常用的空间索引方法包括网格索引、四叉树索引和R树索引等。
基于ArcGIS的南昌基础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及数据表结构设计 ,在空间数据库中按照数据标准
规 范 内设 计 好 的编码 进行要 素分 类与 编码及 屙 表 的设计 。属 性表 的设计 包括 字段 名称 、 字段 类 型 、 字 段 域等 等 。 3 . 3 数 据分类 分层 组织
第三个层次 ,面向普通社会公众的 We b G I S 服
K~
增量式更新 , 从而减低数据的冗余度 , 节约 日 后的使
用 成本 。此外 , 通过数 据更新 机制 的建立 , 可 以保障
引擎 作为 空 间数 据管 理 的平 台 。其 中 , A r c S DE是基
于关系型数据库 的空间数据管理中间件 , 可实现连 续 无缝 的 , 图形 、 属性 、 D E M、 影像一体化 的空 间数
成可以促使南 昌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大整合 , 形
成 一个最 终 的数 据终端 共享 平 台 ,从而增 强地 理信 息 资源 的综合使 用 和保障 能力 ,为全方 位 的城 市信
方 可进行统 一入 库 。而对于 标准坐 标 系并 且严 格按
6 结束语
南 昌空 间数 据库是 一个 多 比例 尺 、 多 数据 源 、 多
时相 、 多分辨率 、 无缝的、 大数据的空间数据库 , 其建
设 面 向于城市规 划业 务应用 以及 后续 的城 市空 间框 架 建设应 用和智 慧城 市应 用 。 因此 , 空 间数 据库 的建
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里
料 博
服务需求 。 南昌市空间数据库的基本 内容包括数字线划图
( D L G) 、数字正射影像图 ( D O M) 、数字高程模型
( DE M) 、 数 字栅 格地 图 ( DR G) , 以及 地 名地 址数 据 、
arcgis数据库建库流程

arcgis数据库建库流程一、前期准备1.确定建库目的:根据不同的需求,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和功能。
2.确定数据来源:确定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以及这些数据来源于哪些渠道。
3.制定数据采集计划:根据建库目的和数据来源,制定详细的数据采集计划。
4.准备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为建库做好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准备。
二、数据库设计1.确定数据库模型:根据建库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模型,如关系型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等。
2.设计表结构: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特点,设计合适的表结构,并确定各个字段属性。
3.设计关系图:根据表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设计出关系图,并确定各个表之间的关系。
三、创建空间数据库1.打开ArcCatalog工具,在左侧“连接”窗口中选择需要创建空间数据库所在的服务器或本地计算机。
2.在“连接”窗口中右键单击选择“新建连接”,在弹出窗口中选择“Database Connections”选项卡,并点击“Add Database Connection”按钮。
3.在弹出窗口中输入连接信息,包括服务器名称、登录名、密码等信息,并选择要创建空间数据库所在文件夹路径。
点击“测试连接”按钮,确认连接信息无误后,点击“OK”按钮。
4.在ArcCatalog中右键单击选择“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描述等信息,并选择创建空间数据库的类型。
5.在弹出窗口中选择空间参考系统、坐标系等信息,并确定是否需要创建空间索引。
点击“OK”按钮,完成空间数据库的创建。
四、导入数据1.打开ArcMap工具,在左侧“目录”窗口中选择需要导入数据的文件夹路径。
2.在“目录”窗口中右键单击选择“添加数据”,在弹出窗口中选择需要导入的数据文件,并确认坐标系等相关信息。
3.将导入的数据文件拖动到地图上,并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合并等操作。
4.右键单击地图上的图层,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导出数据”,在弹出窗口中设置输出路径和格式等相关参数,点击“OK”按钮,完成数据导入。
空间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一拓扑规则实验题目:拓扑规则实验准备:相关概念解释1、拓扑关系:是指图形要素之间几何上的相互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即使变形,相互之间的关系依然不变。
2、Geodatabase的拓扑规则包括点拓扑规则、线拓扑规则、多边形拓扑规则。
3、拓扑结构:即反映拓扑关系的结构,利用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结构,不仅要记录要素的空间位置(坐标),而且记录不同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4、Geodatabase 用一系列的拓扑规则(Rule ,Topology Rule),在空间要素之间建立起相互关系,即拓扑结构。
5、悬结点(Dangle):仅和一个线要素相连,孤立的结点6、伪结点(Pseudo):两个线要素相连、共享一个结点7、普通结点: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线要素交汇、共享一个结点8、线簇容差(Cluster Tolerance):不相连的要素拐点之间的最小距离9、问题区(Dirty Area):建立拓扑关系后,又被编辑过的空间范围,该范围很可能存在不符合拓扑规则的要素。
10、差错(Error):不符合拓扑规则的地方,用红点、方块、线表示。
实验内容:1、拓扑规则用于同一图层内数据质量检验。
2、拓扑规则用于不同一图层内数据质量检验。
实验过程:1、拓扑规则用于同一层内数据质量检验1.1 建立线要素拓扑规则启动ArcCatalog ,将路径定位到c:\gis_ex09\ex22.mxd,利用拓扑规则Must Not Have Dangles(不能出现悬节点)为Geo_DB22\dataset1\lotlines建立拓扑关系Dataset1_Topology,建立后,成果如图1-1,意思是有三个悬节点,不符合预定义的拓扑规则图1-11.2修改拓扑错误关闭ArcCatalog,启动ArcMap,打开ex22.mxd,激活Data frame1,除了已经存在的lotlines以外,加入Dataset1_Topology,可以看出有三处拓扑错误——线过长、线过短、线多余,调动Editor,打开Topology拓扑工具条和Advanced Editing 高级编辑工具条,Start Editing开始编辑辑,此处例举线过短时的编辑情况,选中参考边界,在Advanced Editing高级编辑工具条中选择Extention工具,点击需要延长的线,如图1-2,过短的线就延伸到参照线——图1-2当将当前窗口的拓扑关系错误一一修改后,需要验证刚才编辑过的地方是否还有错误,则需勾取Dataset1_Topology图层中Properties中Symbology Dirty Areas (问题区),则地图上刚刚编辑过的地方有三个蓝色区域,如图1-3图1-3则只需再对Dirty Areas进行拓扑关系验证,即利用Vilidate Topology In Specified Area工具进行质量验证,无拓扑错误后,如图1-4——(如若有错,仍需进一步修改)图1-41.3生成地块多边形启动ArcCatalog,右击Geo_DB22\dataset1,选用New\Polygon Feature FromLines(从线要素产生多边形),生成一个新的多边形要素类lotspolygons ,预览如图1-5 图1-52、拓扑规则用于不同图层之间数据检测2.1 建立不同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在ArcCatalog中Geo_DB22\dataset2下为Road、Parcel建立拓扑关系Topology22.2修改拓扑错误在ArcMap中利用Topology2对Road、Parcel进行拓扑查错并修改,此处的拓扑关系主要是多边形共同边界的错误和线多余的错误,正确修改后结果如图1-6 图1-6实验小结:1、Geodatabase可以有多种线、点、多边形规则,用于控制要素类之间的特定空间关系。
试验1ArcGISDesktop入门操作

实验1 ArcGIS Desktop入门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的运行环境;2.了解空间数据库的概念;3.掌握ArcMap的对图形和图像的显示、浏览等基本操作;4.掌握ArcCatalog中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5.掌握ArcToolbox工具箱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背景Desktop简介ArcMap是一个用于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数据,以地图为核心的模块,它是一个使用简单、功能强大的集成应用环境。
ArcCatalog提供空间和表格GIS数据的管理、生成和组织。
ArcGIS既支持基于文件的特征模型,又支持基于DBMS的特征模型。
ArcToolbox是一个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转换的工具箱。
ArcToolbox 提供了数据转换、管理坐标系统、以及改变地图投影的工具,对ArcInfo用户而言,ArcToolbox提供了更多更为复杂的数据转换空间分析工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ArcMap、ArcCatalog及ArcToolbox之间是可以相互协同工作的。
通常我们用ArcCatalog进行数据的创建、组织和管理,用ArcMap进行数据的显示、编辑和制图,而使用ArcToolbox进行各种数据的分析操作。
三者相互协同,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数据格式简介ArcGIS采用数据文件(shapefile和coverage)或数据库(geodatabase)来管理空间数据。
Shapefi1e是ArcMap内部使用的一种采用非拓扑结构进行组织的空间数据格式,用于存贮空间及其属性数据。
它由至少三个文件组成,其扩展名和含义如下:“.SHP”——存储地理数据的几何特征,如坐标、长度、面积等。
“.SHX”——存储地理数据几何特征的索引。
“.DBF”——dBASE文件,存储地理数据的属性信息。
目前很多的图形数据仍然采用Shapefi1e文件格式。
Geodatabase是ArcInfo发展到ArcGIS时候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数据格式,是建立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之上新的数据模型。
Arcgis实验一空间数据库建立详解

Arcgis实验一空间数据库建立详解1. 简介ArcGIS是由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一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在ArcGIS中创建空间数据库。
2. 实验环境•Windows 10操作系统•ArcGIS 10.7.13. 创建空间数据库3.1 新建数据库打开ArcCatalog,在左侧的Catalog Tree中定位到需要创建空间数据库的位置。
右键单击该位置,选择“New” -> “Personal Geodatabase”/“File Geodatabase”。
Personal Geodatabase是以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格式创建的空间数据库,File Geodatabase则是以文件夹形式创建的空间数据库。
本实验以File Geodatabase为例,点击“File Geodatabase”,弹出“Create File Geodatabase”对话框。
在“Create File Geodatabase”对话框中,输入“Geodatabase Name”和“Folder Location”,分别代表数据库的名称和存储位置。
点击“OK”按钮,即可创建空间数据库。
3.2 新建数据集在创建空间数据库后,可以在其中添加数据集。
数据集是用来存储图层和表格的容器,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一到多个数据集。
在左侧Catalog Tree中选择要添加数据集的位置,右键单击,选择“New” -> “Feature Dataset”/“Table”.Feature Dataset用来存储具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如点、线、面等。
Table则用来存储更为简单的数据,如属性表。
在“New Feature Dataset”或“New Table”对话框中,输入数据集的名称并选择需要的坐标系。
点击“OK”按钮,即可创建数据集。
3.3 新建数据表在数据集中,可以创建数据表,用于存储非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空间数据库建立一、实验目的1. 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2. 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3 . 利用ArcCatalog建立个人数据库及数据集,导入SHP 格式数据,4 . 利用ArcCatalog的Topoloy工具,进行悬挂点伪节点检查;5 . 利用ArcMap高级编辑工具(Trim,Extend)对问题数据记性修改;6 利用. ArcCatalog的Polygon Featue Class From L ines工具建立多边形数据层。
二、实验准备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地形图――70011-1.Tif ,昆明市旅游休闲图.jpg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ArcMa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步骤1 :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z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z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步骤2 :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z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z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步骤3 :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z 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矫正,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变换公式重新采样,””“”另存为一个新的影像文件。
z 加载重新采样后得到的栅格文件,并将原始的栅格文件从数据框中删除。
后面我们的数字化工作是对这个配准和重新采样后的影像进行操作的。
通过上面的操作我们的数据已经完成了配准工作,下面我们将使用这些配准后的影像进行分层矢量化。
步骤4 :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 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该数据采用的是西安80 坐标系统、3 度分带(1) 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鼠标右击,在“新建”中,选择“个人Geodatabase”。
并修改该Geodatabase数据库的名称(例如test3.mdb)。
(2) 下面将为该Geodatabase 创建新的要素类,首先创建一个“等高线”要素类来存储等高线要素。
在ArcCatalog 中,鼠标右击test3 这个个人Geodatabase,在“新建”中选择“要素类”.(3) 输入创建的要素类的名称“等高线”,点击下一步。
(4) 点击下一步。
下面将是我们创建新的要素类的关键,为我们的数据定义坐标系统,空间范围,存储要素类型。
以及可以在这增加属性字段。
(5) 点击Shape 字段。
在对话框中将显示详细的选项,我们首先点击“几何类型”,并将要素类型选择为我们需要的类型(我们现在要创建等高线这个要素类,所以应该选择线).(6) 点击“空间参考”选项后面的按钮,在“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的“坐标系”选项页下,将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点击“选择”按钮。
在(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目录下,选择Gauss Kruger---àXian 1980--à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prj)。
点击增加,现在这些坐标系统信息应该如下图所示:(7) 再点击“X/Y 域”选项页,在该选项页下为我们的数据定义存储的空间范围。
该空间范围需要认真考虑,不仅要考虑你当前的纸制地图的空间范围,还要考虑到将来工作中还会出现的最大的空间范围。
通过上面的操作我们为创建的要素类定义了正确的坐标系统和空间范围。
(8) 下面我们将为该数据创建新的属性字段。
“高程”,类型设置为“Float”用来存储等高线的高程值。
(9) 点击完成这样,我们就创建了一个线状的要素类。
步骤5 :从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到上面创建的要素类中(1) 切换到ArcMap 中,将新建的线要素图层,加载到包含已配准地形图的数据框中,保存地图文档为Ex3.mxd(2)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在“编辑器”下拉菜单中执行“开始编辑命令”,并选择前面创建的“等高线”要素类。
确认编辑器中:任务为――新建要素,目标为――等高线,设置图层――等高线的显示符号为红色,并设置为合适的宽度。
(3) 将地图放大到合适的比例下,从中跟踪一条等高线并根据高程点判读其高程,输入该条等高线的高程。
(4) 进一步练习线要素的其它操作,比如线段的合并、分割、编辑顶点等操作(5) 可参照以上步骤,从地图中提出多边形要素(比如居民地),并进一步熟悉多边形要素编辑的相关操作。
步骤6 :根据GPS 观测点数据配准影像并矢量化数据:扫描地图-昆明市旅游休闲地图(YNKM.JPG)、Garmin 手持GPS野外采集数据(gpsdata.dbf)-GCS_WGS_1984 地理坐标系(1). 打开ArcMap,添加扫描地图-YNKM.JPG,打开“影像配准”工具栏(在ArcMap的工具栏的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影像配准”)(2) 参考练习2 中最后一步的内容,根据gpsdata.dbf 中的内容,将其转换为一个新的图层:GPS.shp,并将其添加到当前数据框中。
z 添加gpsdata.dbfz 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添加X,Y 数据>, 在出现的菜单中指定坐标系统为地理坐标:GCS_WGS 1984, X坐标指定为经度(E),Y 坐标指定为纬度(N)z 在TOC 面板中“显示”视图下,右键选择图层“gpsdata 事件”,从右键菜单中执行“数据”->“导出数据”,将其导出成为一个新的Shape文件-名称为gps.shp z 将GPS.shp 添加到当前的数据框中(3) 在TOC中右键选择图层――YNKM.JPG,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缩放到图层”,并将其放大到某一尺度下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控制点选择工具,在扫描地图中,采集第1 个GPS 控制点的位置,点击。
(5 )在TOC 中右键选择图层――GPS ,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缩放到图层”,并将其放大到某一尺度下, 并移动地图,可以方便地找到第1 个控制点(6 )在地图显示区中,我们可以看到第1 组同学在野外采集的GPS 控制点,找到与扫描地图中对应的那个GPS 控制点,点击鼠标。
(7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已经完成了第1 个控制点的选择。
以类似的方法,添加至少4 个控制点。
(8 )如果操作正确,在完成以上操作后,扫描地图就被配准到了GCS_WGS_1984 地理坐标系下。
当鼠标在地图显示区移动时,在ArcMap 状态栏上就会显示当前位置在GCS_WGS_1984 坐标系下的经纬度坐标。
在添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RMS后,可使用下拉菜单“地理参考”中的“矫正”命令对栅格地图重采样。
转换方法使用“二次多项式”。
加载重采样后的栅格地图,并将原始的扫描地图从数据模框中删除。
( 9 )在ArcCatalog中新建一个要素类,可命名为:Schools,(要素类型为点要素-将用于从扫描图中提取各个学校的位置,添加所需要的字段-用于存储学校的名称,坐标系统设置为WGS_1984 地理坐标系-与GPS 野外数据相同)(10 )将Schools图层添加到当前数据框中。
(11)在TOC 面板中,右键选择“图层”,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属性”,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为GCS_WGS_1984(12)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在“编辑器”下拉菜单中执行“开始编辑”命令,选择要编辑的图层-Schools,确认“编辑器”工具栏中,任务为――新建要素,目标为――Schools。
(13 )将地图放大到合适的比例下,在“编辑器”中选中“草图”工具,在地图中找到图例为○文的要素,在其所在位置,点击鼠标,分层提取昆明市的各高校位置数据-(点要素)。
打开属性表,修改要素属性,比如:输入学校的名称。
(14)完成编辑后,停止编辑,并将修改结果保存到要素类-Schools中。
步骤7:建立个人数据库,并导入shp 数据1 ):启动ArcCatalog,选择合适目录,右键点击该目录,=>new =>Personal Geodatabase,缺省命名。
2)建立数据集:右键点击该数据库=>new =>Feature Dataset ;命名landuse。
3)导入数据:右键点击landuse 数据集=> Import => Featuer Class(single) ,如下图:注1 :参数输入,‹ input :选择\Land.dwg\Polylone;‹ Output :landcode‹ 属性只保留Name(Text)一项,其他删除;注2:在基于ArcCatalog导入Dwg数据时,可能出错,此时可以先转为Dgn数据再导入。
以同样方法导入该DWG中Annotation类型数据为ArcGIS的Point类型数据,取名为“TEXT”。
参数输入:‹ input :选择\Land.dwg\ Annotation;‹ Output :TEXT‹ 属性只保留Text 一项,其他删除;步骤8:拓扑检查右键点击该数据集=> new =>Topology ,如下图:下一步,设置容差参数下一步,指定待检图层下一步,设置检查规则(此处选择不得有悬挂点:Must Not Have Dangles)点击OK,生成拓扑检查图层步骤9:修改数据1)启动ArcMap,加载Landuse 数据集(其中两个数据层,landcode ,landuse_topoloy )如下图:2 )打开Editor 工具条:=>Edtor =>More Editing tools =>Advanced Edting启动编辑缓存:Edtor =>Edting Starting选择裁剪参照:点击工具条上Edit toot =>点击参照地物使之高亮显示,如下图:此时在Advanced工具条上裁剪工具Trim 可用。
执行裁剪:点击Trim 按钮后,再点击带裁剪的线段即可:关闭编辑缓存:Edtor =>Stop Edting4 )使用Extend 工具对没有接上的线头进行延伸,方法同3 )步骤10 :验证启动Topology 工具条进行验证,如果没有错误,红点消失。
步骤11 :建立多边形关闭ArcMap切换到ArcCatalog=> 右键点击该数据集landuse =>New => Polygon Feature Class From Lines 出现对话框如下图:多边形图层命名:Polygons;Select Point Feature Class To…… = TEXT;点击OK,多边形建立完成,如下图:四、实验报告及要求做出书面报告,包括原理、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