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详]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详]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详]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总则

1.0.1 为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

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对于制冷来说,地源热泵与常规冷水机组最大的区别是: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却变为地下水或土壤冷却。

地下水或土壤冷却,又有若干种方式。地埋管换热系统或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又分为直接和间接换热等等。

2.0.2 水源热泵机组 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 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

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 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

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 heat-transfer fluid

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7 地埋管换热器 ground heat exchanger

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8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 horiz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2.0.9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竖直土壤热交换器。

2.0.10 地下水换热系统 ground water system

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1 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2 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3 地表水换热系统

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2.0.14 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地表水在循环泵的驱动下,经处理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或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2.0.15 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将封闭的换热盘管按照特定的排列方法放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地表水体中,传热介质通过换热管管壁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2.0. 16 环路集管 circuit header

连接各并联环路的集合管,通常用来保证各并联环路流量相等。

2.0.17 含水层 aquifer

导水的饱和岩土层。

2.0.18 井身结构 well structure

构成钻孔柱状剖面技术要素的总称,包括钻孔结构、井壁管、过滤管、沉淀管、管外滤料及止水封井段的位置等。

2.0.19 抽水井 production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的井。

2.0.20 回灌井 injection well

用于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

2.0.21 热源井 heat source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是抽水井和回灌井的统称。

2.0.22 抽水试验 pumping test

一种在井中进行计时计量抽取地下水,并测量水位变化的过程,目的是了解含水层富水性,并获取水文地质参数。

2.0.23 回灌试验 injection test

一种向井中连续注水,使井内保持一定水位,或计量注水、记录水位变化来测定含水层渗透性、注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

2.0.24 岩土体 rock-soil body

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的集合体,如砂岩、砂砾石、土壤等。

3工程勘察

3.1 一般规定

3.1.1 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

源进行勘察。

(此为强制性条文,本标准共2个强制性条文)

3.1.2 对已具备水文地质资料或附近有水井的地区,应通过调查获取水文地质资

料。

3.1.3 工程勘察应由具有勘察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

勘察报告,并对资源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

3.1.4 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坡度;(是否满足打井或埋管面积和位置要求)

2 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

3 场地内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电信电缆的分布;

4 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5 场地内已有水井的位置。

3.2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3.2.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

察。

3.2.2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岩土层的结构;

2 岩土体热物性;

3 岩土体温度;

4 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

5 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6 冻土层厚度。

3.3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

3.3.1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根据地源热泵系统对水量、水温和水质

的要求,对工程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3.3.2 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地下水类型;

2 含水层岩性、分布、埋深及厚度;

3 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

4 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和水力坡度;

5 地下水水温及其分布;

6 地下水水质;

7 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

3.3.3 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抽水试验;

2 回灌试验;

3 测量出水水温;

4 取分层水样并化验分析分层水质;

5 水流方向试验;

6 渗透系数计算。

3.3.4 当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勘察结果符合地源热泵系统要求时,应采用成井技

术将水文地质勘探孔完善成热源井加以利用。成井过程应由水文地质专业人员进行监理。

3.4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

3.4.1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对工程场区地表水源的水文状况

进行勘察。

3.4.2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地表水水源性质、水面用途、深度、面积及其分布;

2 不同深度的地表水水温、水位动态变化;

3 地表水流速和流量动态变化;

4 地表水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5 地表水利用现状;

6 地表水取水和回水的适宜地点及路线。

4地埋管换热系统

4.1 一般规定

4.1.1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根据工程勘察结果评估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

行性及经济性。

4.1.2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时,严禁损坏既有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4.1.3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带,并

应采用2个现场的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4.2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

4.2.1 地埋管及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的合格证。

4.2.2 地埋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

材及管件,宜采用聚乙烯管(PE80或PE100)或聚丁烯管(PB),不宜采用聚氯乙烯(PVC)管。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

2 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的公称压力及使用温

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管材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地埋管外径及壁厚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选用。

4.2.3 传热介质应以水为首选,也可选用符合下列要求的其他介质:

1 安全,腐蚀性弱,与地埋管管材无化学反应;

2 较低的冰点;

3 良好的传热特性,较低的摩擦阻力;

4 易于购买、运输和储藏。

4.2.4 在有可能冻结的地区,传热介质应添加防冻剂。防冻剂的类型、浓度及有

效期应在充注阀处注明。

4.2.5 添加防冻剂后的传热介质的冰点宜比设计最低运行水温低3~5℃。选择防冻

剂时,应同时考虑防冻剂对管道与管件的腐蚀性,防冻剂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其对换热的影响。

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4.3.1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

度,预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

4.3.2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最小计算周期宜为1年。计

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总释热量宜与其总吸热量相平衡。

4.3.3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要求。在技

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辅助热源或冷却源与地埋管换热器并用的调峰形式。

4.3.4 地埋管换热器应根据可使用地面面积、工程勘察结果及挖掘成本等因素确定

埋管方式。

4.3.5 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宜根据现场实测岩土体及回填料热物性参数,采用专

用软件(瑞典隆德大学EED、美国Solar Energy 实验室TRNSYS等)进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也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方法进行计算。

4.3.6 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时,环路集管不应包括在地埋管换热器长度内。

4.3.7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可不设坡度。最上层埋管顶部应在冻土层以下0.4m,且距

地面不宜小于0.8m。

4.3.8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深度宜大于20m,钻孔孔径不宜小于0.11m,钻孔间

距应满足换热需要,间距宜为3~6m。水平连接管的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0.6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1.5m。

4.3.9 地埋管换热器管内流体应保持紊流流态,水平环路集管坡度宜为0.002。

4.3.10 地埋管环路两端应分别与供、回水环路集管相连接,且宜同程布置。每对供、回水环路集管连接的地埋管环路数宜相等。供、回水环路集管的间距不应小于0.6m。

4.3.11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位置应远离水井及室外排水设施,并宜靠近机房或以机房为中心设置。

4.3.12 地埋管换热系统应设自动充液及泄漏报警系统。需要防冻的地区,应设防冻保护装置。

4.3.13 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回填料配方,回填料的导热系数不应低于钻孔外或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4.3.14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选用的传热介质的水力特性进行水力计算。

4.3.15 地埋管换热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

4.3.16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地埋管换热器的承压能力,若建筑物内系统压力超过地埋管换热器的承压能力时,应设中间换热器将地埋管换热器与建筑物内系统分开。

4.3.17 地埋管换热系统宜设置反冲洗系统,冲洗流量宜为工作流量的2倍。

4.4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

4.4.1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埋管区域的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

4.4.2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了解埋管场地内已有地下管线、其他地下构筑物的功能及其准确位置,并应进行地面清理,铲除地面杂草、杂物,平整地面。

4.4.3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并做好管材保护工作。

4.4.4 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聚乙烯管道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的有关规定;

2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形弯管接头,宜选用定型的U形弯头成品件,不宜采用直管道煨制弯头;

3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形管的组对长度应能满足插入钻孔后与环路集管连接的要求,组对好的U形管的两开口端部,应及时密封。

4.4.5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铺设前,沟槽底部应先铺设相当于管径厚度的细砂。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安装时,应防止石块等重物撞击管身。管道不应有折断、扭结等问题,转弯处应光滑,且应采取固定措施。

4.4.6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回填料应细小、松散、均匀,且不应含石块及土块。回填压实过程应均匀,回填料应与管道接触紧密,且不得损伤管道。

4.4.7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形管安装应在钻孔钻好且孔壁固化后立即进行。当钻孔孔壁不牢固或者存在孔洞、洞穴等导致成孔困难时,应设护壁套管。下管过程中,U形管内宜充满水,并宜采取措施使U形管两支管处于分开状态。

4.4.8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形管安装完毕后,应立即灌浆回填封孔。当埋管深度超过40m 时,灌浆回填应在周围临近钻孔均钻凿完毕后进行。

4.5 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

4.5.1 地埋管换热系统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并应提供检验报告。检验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材、管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钻孔、水平埋管的位置和深度、地埋管的直径、壁厚及长度均应符合设

计要求;

3 回填料及其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水压试验应合格;

5 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6 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 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5.2 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

不应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

2 水压试验步骤:

1)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将其密封后,在有压状态下插入钻孔,完成灌浆之后保压lh。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放入沟槽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

2)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30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

3)环路集管与机房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2h,且无泄漏现象。

4)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且冲洗、排气及回填完成后,应进行第四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2h,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

3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

得有渗漏;不得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4.5.3 回填过程的检验应与安装地埋管换热器同步进行。

5地下水换热系统

5.1 一般规定

5.1.1 地下水换热系统应根据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必须采取可靠回灌措

施,确保置换冷量或热量后的地下水全部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并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浪费及污染。系统投入运行后,应对抽水量、回灌量及其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强条,实际上,由于这种系统出现越来越多的无法回灌情况,造成地下水被大量抽取浪费,逐渐受到限制)

5.1.2 地下水的持续出水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要求。

5.1.3 地下水供水管、回灌管不得与市政管道连接。

5.2 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

5.2.1 热源井的设计单位应具有水文地质勘察资质。

5.2.2 热源井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的相关规

定,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热源井抽水量和回灌量、水温和水质;

2 热源井数量、井位分布及取水层位;

3 井管配置及管材选用,抽灌设备选择;

4 井身结构、填砾位置、滤料规格及止水材料;

5 抽水试验和回灌试验要求及措施;

6 井口装置及附属设施。

5.2.3 热源井设计时应采取减少空气侵入的措施。

5.2.4 抽水井与回灌井宜能相互转换,其间应设排气装置。抽水管和回灌管上均应设置水样采集口及监测口。

5.2.5 热源井数目应满足持续出水量和完全回灌的需求。

5.2.6 热源井位的设置应避开有污染的地面或地层。热源井井口应严格封闭,井内装置应使用对地下水无污染的材料。

5.2.7 热源井井口处应设检查井。井口之上若有构筑物,应留有检修用的足够高度或在构筑物上留有检修口。

5.2.8 地下水换热系统应根据水源水质条件采用直接或间接系统;水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地下水供水管道宜保温。

5.3 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

5.3.1 热源井的施工队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5.3.2 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热源井及其周围区域的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

5.3.3 热源井施工过程中应同时绘制地层钻孔柱状剖面图。

5.3.4 热源井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的规定。

5.3.5 热源井在成井后应及时洗井。洗井结束后应进行抽水试验和回灌试验。

5.3.6 抽水试验应稳定延续12h,出水量不应小于设计出水量,降深不应大于5m;回灌试验应稳定延续36h以上,回灌量应大于设计回灌量。

5.4 地下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

5.4.1 热源井应单独进行验收,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及《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的规定。

5.4.2 热源井持续出水量和回灌量应稳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持续出水量和回灌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3.6条的规定。

5.4.3 抽水试验结束前应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测定和含砂量测定。经处理后的水质应满足系统设备的使用要求。

5.4.4 地下水换热系统验收后,施工单位应提交热源井成井报告。报告应包括管井综合柱状图,洗井、抽水和回灌试验、水质检验及验收资料。

5.4.5 输水管网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规定。

6地表水换热系统

6.1 一般规定

6.1.1 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前,应对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

评估。

6.1.2 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方案应根据水面用途,地表水深度、面积,地表水水质、

水位、水温情况综合确定。

6.1.3 地表水换热盘管的换热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需要。

6.2 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

6.2.4 地表水换热系统可采用开式或闭式两种形式,水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

6.2.5 地表水换热盘管管材与传热介质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的规定。

6.2.6 当地表水体为海水时,与海水接触的所有设备、部件及管道应具有防腐、防

生物附着的能力;与海水连通的所有设备、部件及管道应具有过滤、清理的功能。

【这种方式在香港应用较为普遍,我们称之为海水冷却。】

6.4 地表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

6.4.1 地表水换热系统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并应提供检验报告,检验内

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材、管件等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验报告;

2 换热盘管的长度、布置方式及管沟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水压试验应合格;

4 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5 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6.4.2 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1)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

2)水压试验步骤:换热盘管组装完成后,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换热盘管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应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30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环路集管与机房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应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2h,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

2 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相关规定。

7建筑物内系统

7.1 建筑物内系统设计

7.1.1 建筑物内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的规定。其中,涉及生活热水或其他热水供应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7.1.2 水源热泵机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源热泵机组》GB/T19409的相

关规定,且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参数的要求。

7.1.3 水源热泵机组应具备能量调节功能,且其蒸发器出口应设防冻保护装置。

7.1.4 水源热泵机组及末端设备应按实际运行参数选型。

7.1.5 建筑物内系统应根据建筑的特点及使用功能确定水源热泵机组的设置方式

及末端空调系统形式。

7.1.6 在水源热泵机组外进行冷、热转换的地源热泵系统应在水系统上设冬、夏季

节的功能转换阀门,并在转换阀门上作出明显标识。地下水或地表水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的系统应在水系统上预留机组清洗用旁通管。

7.1.7 地源热泵系统在具备供热、供冷功能的同时,宜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

(或预热)生活热水,不足部分由其他方式解决。水源热泵系统提供生活热水时,应采用换热设备间接供给。

7.1.8 建筑物内系统设计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增设辅助热源、蓄热(冷)装

置或其他节能设施。

8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8.0.1 地源热泵系统交付使用前,应进行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8.0.2 地源热泵系统整体运转与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整体运转与调试前应制定整体运转与调试方案,并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

准;

2 水源热泵机组试运转前应进行水系统及风系统平衡调试,确定系统循环总流

量、各分支流量及各末端设备流量均达到设计要求;

3 水力平衡调试完成后,应进行水源热泵机组的试运转,并填写运转记录,运行

数据应达到设备技术要求;

4 水源热泵机组试运转正常后,应进行连续24h的系统试运转,并填写运转记录;

5 地源热泵系统调试应分冬、夏两季进行,且调试结果应达到设计要求。调试完

成后应编写调试报告及运行操作规程,并提交甲方确认后存档。

8.0.3 地源热泵系统整体验收前,应进行冬、夏两季运行测试,并对地源热泵系统

的实测性能作出评价。

8.0.4 地源热泵系统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和《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的相关规定。

9附录

附录A 地埋管外径及壁厚

A.0.1 聚乙烯(PE)管外径及公称壁厚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A.0.2 聚丁烯(PB)管外径及公称壁厚应符合表A.0.2的规定。

附录B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B.0.1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热阻计算宜符合下列要求:

1 传热介质与U形管内壁的对流换热热阻可按下式计算:

R f=1/(π d i K) 式中R f——传热介质与U形管内壁的对流换热热阻(m·K/W)

d i ——U 形管的内径(m ) K ——传热介质与U 形管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 2 U 形管的管壁热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B.0.1-2) (B.0.1-3) 式中R p

e ——U 形管的管壁热阻(m·K/W); λp ——U 形管导热系数 d 0——U 形管的外径(m ); d e ——U 形管的当量直径(m ); 对单U 形管, n =2;对双U 形管, n =4。 3 钻孔灌浆回填材料的热阻可按下式计算: (B.0.1-4) 式中R b ——钻孔灌浆回填材料的热阻(m·K/W ); λb ——灌浆材料导热系数; d b ——钻孔的直径(m )。 4 地层热阻:即从孔壁到无穷远处的热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对于单个钻孔:

5 短期连续脉冲负荷引起的附加热阻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R sp ——短期连续脉冲负荷引起的附加热阻(m·K/W ); τp ——短期脉冲负荷连续运行的时间,例如8h 。 附录B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B.0.2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的长度计算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制冷工况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的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In 210e e p pe i d d d d R λπo e d n d ==b R ???? ??c b b ln 21d d λπ???? ??=ατλπ221b s s r I R ()s 21d s

e u I u s ?∞-=???

? ??=p b s sp 221ατλπr I R ()[]()??? ??+--?+?+++=∞EER EER t t F R F R R R R Q L 111000max c sp c s b pe f c c

式中L c ——制冷工况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所需钻孔的总长度 Q c ——水源热泵机组的额定冷负荷(kW )

EER ——水源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

t max ——制冷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中传热介质的设计

平均温度,通常取37℃;

T ∞——埋管区域岩土体的初始温度(℃);

F c ——制冷运行份额;

T c1——一个制冷季中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小时数,当

运行时间取一个月时,为最热月份水源热泵机组 的运行小时数;

T c2——一个制冷季中的小时数,当运行时间取一个月

时,为最热月份的小时数。

2 供热工况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的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L h ——供热工况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所需钻孔的

总长度

Q h ——水源热泵机组的额定热负荷(kW );

COP ——水源热泵机组的供热性能系数;

t max ——供热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中传热介质的设计

平均温度,通常取-2~5℃;

F h ——供热运行份额;

T h1 ——一个供热季中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小时数,

当运行时间取一个月时,为最冷月份水源热泵 机组的运行小时数;

T h2——一个供热季中的小时数,当运行时间取一个月

时,为最冷月份的小时数。

21c

c c T F =()[]()??? ??---?+?+++=∞COP COP t t F R F R R R R Q L 111000min h sp h s b pe f h h 2

1h h h T F =

最新地源热泵系统调试方案

青岛城市阳光花园项目水源热泵工程系统 调试方案 2013年1月3日 水源热泵系统调试方案

一、工程概况 青岛城市阳光花园水源热泵供热机房工程已按施工图纸全部安装完成,现着手进行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 二、进行前的准备工作 系统在安装完毕,冲洗试压合格,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然后再进行设备调试。 2.1 检查系统内说有设备和管道是否安装完成,管道试压安全阀调试校核应合格。 2.2末端设备应安装到位,各部件安装完成。 2.3 地暖分配器检查是否有配件掉落及漏水现象 2.4 排水沟内清扫干净 三、运行技术措施 (一)热泵机组: 1、运行前的检查: 热泵机组运行前配合热泵机组制造商的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 2、机组电气控制系统的调试: 机组电气系统的调试,以厂方的技术人员为主,我方全面配合,在厂家的指挥下进行。 3、机组的运行: 机组的运行以厂方技术人员为主,在厂方技术人员的指挥下,按

照厂方的要求进行操作,机组启动前,应先启动井水和地暖水循环系统,只有井水和地暖水循环系统运行正常后,才能启动热泵机组。 4、机组的调试: 机组调试工作完全由厂方技术人员负责,我方积极配合。 5、运行前,打开制冷情况下需要打开的所有阀门。 6、运行前,检查冷却水管路是否全部安装完成,阀门方向是否正确。 7、排水沟清扫完成,并经过检查,排放流畅。 (二)水泵调试 1、机械部分检查: a)检查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b)清洁泵组四周确保无阻碍物 c)检查泵流体方向是否正确 d)检查泵体螺丝及泵固定螺丝必须连接牢固 e)用手转动叶轮需要正常 f)水泵与马达联轴器同心度要调正 g)检查减震器水平是否达到规范及确保自由摇动 2、电气部分检查: a)检查马达安装型号是否正确 b)检查启动继电器及电流过载器型号是否正确 c)检查总断路开关型号及电流是否满足马达满载要求 d)启动盘进出接线是否正确

地源热泵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

地源热泵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 地源热泵立埋管的施工包括前期准备、工程钻孔、放管、灌浆、水平横管连接、试压、清洗等内容。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一、前期准备 1.了解并确定土壤地质条件,确认现场总包单λ提供的水、电源等确切λ置,便于钻井工作顺利进行。 2.确定该施工区域地下综合管线分布及设置情况,与业主、监理等单λ确认,并办好相关手续。 3.平整土地,根据地埋管施工图,用白灰标示具体钻孔λ置、水平横沟走向、总管坑槽等λ置,业主、监理确认后方可施工。 二、工程钻孔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随时填写记?表并及时分析土壤实际状况。 2.钻孔直径不小于150mm。 3.确保钻孔深度。钻孔深度以设计为准,并做好记?。 4.钻孔完毕后,应及时放管并灌浆。 三、地埋立管施工 1.管材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料(SDR11),所有的聚乙烯管都要用专用的热熔设备进行热熔连接。必须根据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施工。 2.在施工前应对PE管道(卷材)用自来水进行检?,试压压力根据设计确定,确保所用管道及所熔U型弯完好无损。

3.管道拉直。 4.根据钻孔深度确定立埋管的长度,一般由供货商提供设计长度的卷形管材,孔中管材不得有接头。 5.管内充注氮气,并在气口上加压力表,确保管内压力达到设计的实验压力,最小不低于8Kgf/cm2。具体实验压力应根据埋管深度和室内层高确定。 6.管道检?。把“U”形管底部浸入水中应无气泡e出;或用肥皂水涂于连接处,仔细检查应无气泡。保压4小时,压力应无明显变化。 7.检?完毕后,剪掉气头,放掉管内气体。注意:高压气体在管中保留的时间不宜过长。 8.管口做好临时封闭,且保护接口不受破坏。 9.填写试压验收记?。 10.把捡?后的U型管子逐渐放入钻好的孔内,放入时,严禁突然放手,否则管子浮起后难以再放入。 11.放好埋管、灌浆前,应固定埋管,并在孔和管子之间的缝隙放入一些细黄沙并用石块等固定管口。 12.严格作好到管口临时封闭。记?埋管前端编号及β端编号,确保立管深度与孔深相当。 四、灌浆 1.钻孔结束,放好立埋管后,即开始灌浆。 2.灌浆应采用专用设备(灌浆泵),通过绑扎好的灌浆管进行。 3.确保根据灌浆速度,同时提升上拔灌浆管。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总则 1.0.1 为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exchanger system 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7 地埋管换热器ground heat exchanger 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8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horiz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2.0.9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竖直土壤热交换器。 2.0.10 地下水换热系统ground water system 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及机房施工方案

新建精伊霍铁路ZH3标站后工程 伊宁东站地源热泵工程 开 工 报 告 XXXXX精伊霍铁路ZH3项目经理部

德州亚太集团地埋管换热系统及机房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安装、验收执行规范、标准 第二节工程特点 第三节施工技术关键 第四节施工平面布置 第二章安装方案 第一节工期目标 第二节施工进度总体安排 第三节工期控制点 第四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五节各工序的协调措施 第六节现场管理及有关协调配合 第三章主要安装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预留预埋方法和技术措施 第二节风管及部件的安装 第三节空调水管道系统施工方法 第四节空调设备的安装 第五节空调系统调试 第四章劳动力计划 第一节施工力量部署 第二节劳动力供应计划 第三节劳动力管理措施 第四节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第五节施工机具的管理 第六节材料进场计划 第五章工期、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工期目标 第二节施工进度总体安排 第三节工期控制点

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 第五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六节质量目标 第七节质量保证措施 第八节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九节现代管理方法 第六章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第一节安全目标 第二节文明施工目标 第三节安全保证措施 第四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五节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第六节消防安全保障措施 第七章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第一节成品保护 第二节管道成品保护 第八章技术服务 第一节运营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 第二节维修保养服务 附表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质量保证体系机构图 安全保证体系机构图 劳动力计划表 项目经理简历表 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辅助说明资料 施工进度表 第一节工程安装、验收执行规范、标准 1、GB50300—200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地源热泵作业指导书(DOC)

地源热泵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地源热泵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艺原理 地源热泵实际上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地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提高温位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供热量的三分之一或更低。 工艺原理图 二、地源热泵优点 地源热泵技术的主要优点: 1.高效:一般空调对着空气换热称为风冷热泵,缺点在于天气炎热或者寒冷最需要冷量或热量时效率反而下降。地温一年四季基本恒定在16℃左右,略高于该地区平均温度1到2度,使得热泵无论在制冷或制热工况中均处于高效率点。 2.节能省费用:冬季运行时,COP约为4.2,即投入1KW电能,可得到4KW 的热能,夏季运行时, COP可达5.3,投入1KW电能,可得到5KW的冷量,能源利用效率为电采暖方式的3-4倍;并且热交换器不需要除霜,减少了结霜和除霜的用电能耗。比常规空气源空调节能50%左右。 3.环保:供热时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供冷时省了冷却塔,避

免了噪音及霉菌污染。 4.舒适:因为地源热泵机组供冷暖时都是通过冷热水经风机旁管(或地板管、墙埋管)交换完成的,所产生的冷气和暖气(或辐射热)比常规空调的要更柔和的多,热不易感冒。 5.安全:无燃烧设备,从而不存在爆炸、失火和中毒的隐患。 6.一机多用: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 7.可再生:土壤有较好的蓄热性能,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浅层的低位热能提高对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保证大地热量的平衡。 三、施工工艺 根据图纸确定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主要包括钻孔、试压、下管、试压、回填等工序,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材料进场→放线→竖立钻机→第一次管道试压→钻孔→下换热管→第二次打压试验→回填 1.专用设备材料进场: ①钻井机:钻孔直径50-200mm,最大钻孔深度120m,保证打井及配管 质量及效率。该钻机为专业土壤热泵系统用小型钻机,可在打孔后直接将预制好的双U型管道下到孔内,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设备使用简便。 ②专用回填泵:专为地源热泵井下换热器设计,适用于各类流质回填材 料,科学的泵入压力及流速,使回填的材料密实无空隙,保证井下换热器换热效率。 ③井下换热管(PE管)专用焊机:保证井下及埋地水平管焊缝严密性, 提高系统可靠性。 ④准备专用管材(双U形)、专用回填料(按地质特征进行配方)等; 本工程地下换热器采用高密度PE管,每口井采用双U形管布管方式。 2.放线 根据业主所放定位点进行放线,按照施工图纸标定换热孔的位置,在每口井位置钉木桩,以保证打孔位置准确。

地源热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地源热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地下换热器系统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竖直埋管形式,打井口径130mm,有效深度80m,井内安装双U管,钻孔平均间距4.5m。 本工程地下换热器主要布置于地下室车库及小区绿化带,每个分区支管连接的地下换热器同程连接。 1、施工工艺 分析地质资料,用专业计算软件进行地下换热器的模拟计算,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主要包括钻孔、试压、下管、回填等工序,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2、施工方案 熟悉现场及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准备,包括人员、机具及现场临设,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工作。 1.专用设备材料进场: 1.1钻井机:钻孔直径50~200mm,最大钻孔深度170m,具有防塌方技术、井下配管6专用装置等多项专利技术,保证打井及配管质量及效率。该钻机为专

业土壤热泵系统用小型钻机,可在打孔后直接将预制好的双U型管道下到孔内,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设备使用简便。 1.2专用回填泵:专为地源热泵井下换热器设计,适用于各类流质回填材料,科学的泵入压力及流速,使回填的材料密实无空隙,保证井下换热器换热效率。 1.3井下换热管(PE管)专用焊机:保证井下及埋地水平管焊缝严密性,提高系统可靠性。 1.4准备专用管材(双U形)、专用回填料(按地质特征进行配方)等;本工程地下换热器采用高密度PE管,每口井采用双U形管布管方式。 专用回填料,确保回填层传热系数接近土壤传热系数,并保证回填料的环保性,保证井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放线 根据业主所放定位点进行放线,按照施工图纸标定换热孔的位置,并根据现场地下室车库位置对钻孔进行适当调整,在每口井位置钉木桩,以保证打孔位置准确。 3.竖立钻机 ①.以钻孔点定位塔架底盘,采用水平尺对底盘横向、纵向进行找平,水平度≤0.5㎜/m; ②.底盘定位后,安装塔架竖杆,利用铅锤和直尺测量塔架的垂直度,保证塔架竖杆垂直; ③.安装钻机头、钻机提升装置和钻头充水(泥浆)等附属装置; ④.按要求挖好泥水池及泥水沟,并使其畅通。 ⑤.对钻机及附属装置接电、接水管,对每台设备进行点试,确定转向; 4.钻孔 ①. 拟采用下列钻进方法: 1~3级粘土、壤土等覆盖层;螺旋钻、硬质合金回转清水钻进; 1~5级松散层;泥浆护壁或跟管钻进; 1~6级部分7 级软、中硬岩层;硬质合金回转钻进; 4~14 级较完整均一岩层;孕锒金刚石清水回转钻进;当钻孔孔壁不牢固

地源热泵施工工法讲解

非集管式地源热泵施工工法 一、前言 在中国在发达城市,夏季空调、冬季采暖与供热所消耗的能量已占建筑物总能耗的40-50%。特别是冬季采暖用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的大量使用,给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建筑物污染控制和节能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传统的采暖空调模式因其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地源热泵是利用自然环境地表层下贮存的能量,通过吸取、传送、制冷剂循环等系统提高或降低室内温度,为我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二、工法的特点 1、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埋管部分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2、采用并联埋管方式,延长埋地管系统使用寿命。水平管采用非集管式连接,非集管式连接是将单口能源井管道单独汇总至检查井集分水器。 3、专业工种多,协调性强。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各种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 四、工法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制冷时,将大地作为排热场所,把室内热量、压缩机耗能、加热生活热水多余的热能通过埋地盘管排入地下,再通过土壤的导热和土壤中水分的迁移把热量扩散出去。冬季供热时,地下作为热泵机组的低温热源,通过埋地盘管获取土壤中热量为室内供热。两个换热器都即可作冷凝器又可作蒸发器,只因季节不同而功能不同。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由于冬季从地表层下取出的热量可在夏季得到补偿,因而可使地表层下的热量基本维持平衡。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施工流程图 5.1钻孔成井 钻孔施工前应对埋管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解,对现场进行勘察,特别要注意是否有地下管线及其准确位置。对地面进行清理,平整场地,确定钻孔具体位置。 (1)测量定位 由专门的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定出井位控制网,依据控制网逐一定出井位,井位误差不宜大于10cm,并用木桩标示出井口。 (2)引孔 引孔采用XY-100型或XY-150型钻机引孔。钻机就位前,先核对孔位,就位后调平钻机,挖孔泥浆池。 a.泥浆池 泥浆池按如下形式布设: 每4个井位设置泥浆池1个,尺寸1m×1m×1m,各钻孔口应挖明沟与泥浆池形成循环回路,严禁泥浆在地面散流。泥浆池装满泥浆后,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排放,4个钻孔完成后,应及时回填泥浆池。 b.钻进 用直径150mm三叶钻头或岩芯管钻进,采用泥浆护壁,钻至基岩30cm后即可终孔。 c.下套管 成孔后,检查是否有垮孔情况,确认无垮孔后,拆除钻杆,用钻机下放φ146套管,至基岩面。 (3)潜孔锤钻机施工

地源热泵钻井安全操作规程

天津康远科技中心及康远科技中心扩建项目 (地源热泵空调工程) 钻 井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编制人: 审核人: 2009年8月15日 我天津中央空调销售有限公司康远国际项目部现有四台机械于现场施工。其中每台机械配备人员四名,每台机械的组成:4.7M龙门架一套、5t钻机一台、7.5KW电机一台、5.5KW卷扬机一台、7.5KW 高压水泵一台、100A移动配电箱一个、2.5M钻杆50根、3M下管杆40个。 以下为我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1、钻孔机作业区内应无高压线路。作业区应有明显的标志或围挡,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进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还安全帽及劳保护具。每台钻机要由专门的施工人员负责,严禁他人操作。 2、机组人员作登高检查或维修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工具和其他物件应放在工具包内,高空人员不得向下随意抛物。 3、使用钻机的现场,应按钻机说明书的要求清除清除孔位及周围的石块等障碍物。 4、作业场地距电源变压器或供电主干线距离应在200以内,启动时电压降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10%。

5、电动机和控制箱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6、安装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杆及各部件无变形;安装后,钻杆与动力头的中心线允许偏斜为全长的1%。 7、安装钻杆时,应从动力头开始逐节往下安装,不得将所需钻杆长度在地面上全部接好后一次起吊安装。 8、动力头安装前应先拆下滑轮组,将钢丝绳穿绕好。钢丝绳的选用应按说明书规定的要求配备。 9、安装后电源的频率与控制箱内频率转换开关上的指针应相同,不同时应采用频率转换开关予以转换。 10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钻机各部件连接牢固,传动带的松紧度适当,减速箱内油位符合规定。 11、启动前应先将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启动后应做空运转试验,检查仪表、制动等工作是否正常后方可作业。 12、施钻时应先将钻杆缓慢放下,使钻头对准井,当电流偏向无负荷状态时即可下钻。在钻孔过程中,当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应放慢下钻速度。 13、钻孔中卡钻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听之下钻。为查明原因前不得强行启动。 14、作业中,当需改变钻杆回转方向时应待钻杆完全停止后再进行。 15、钻孔时当机架出现摇晃、移动、偏斜或钻头内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时,应立即停止,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钻。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解读

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设计要点解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邹瑜徐伟冯小梅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 1 前言 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 《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2.1 《规范》的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该系统目前在北美地区别墅或小型商用建筑中应用,它优点是成孔直径小,效率高,也可避免使用防冻剂;但制冷剂泄漏危险性较大,仅适于小规模应用。 (2)“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意旨不包括吸收式热泵。 2.2 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地源热泵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埋管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下水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表水系统)。其中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也称地耦合系统(closed-loop ground-coupled heat pump system)

地源热泵施工组织设计策划方案

三、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 一、总体施工部署 1.1 项目概况: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拟在合肥市紫云路与安徽路交口西北角新建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其中主楼为15层,附楼为9层,下设满铺1层地下车库,框剪(主楼、附楼)和框架(地下车库)结构。其中1-4层为地源热泵中央空调. 1.2施工范围:本工程要紧内容分为室外地埋管系统安装;室内热泵机房设备及安装;室内末端设备安装。本工程具有工程量大,系统复杂,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密集等特点。采纳先室外后室内的安装工序. 1.3地源热泵优点: 水-空气、水-水型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运用地下土壤与建筑物内部进行热量的交换,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转移的冷暖两用空调系统 二、施工方案及要紧技术措施 1要紧施工工艺流程 1.1地埋管系统安装 钻机进入工地钻孔下地埋管回填连接水平连管打压试压 1.2空调水管道安装

制作管道支吊架及机组垫板等支吊架安装管道下料、除锈、刷漆管道安装风机盘管安装各种阀门安装管道系统试压管道冲洗及设备连接管道刷漆保温系统调试 1.3设备安装 支吊架安装开穿墙孔洞安装各种风阀等设备安装风机盘管安装风口及软接头系统检测 2.要紧施工方法及要紧技术措施 本工程要紧分地下侧循环系统、用户侧循环系统、设备安装及系统调试四大部分。 2.1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 2.1.1地埋管的质量对地埋管换热系统至关重要。进入现场的地埋管及管件应逐件进行外观检查,破损和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不得采纳出厂已久的管材,宜采纳刚制造出的管材。高密度聚乙烯管应符合《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的要求。聚丁烯管应符合《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GB/T1947 3.2的要求。 地埋管运抵工地后,应用空气试压进行检漏试验。地埋管及管件存放时,应幸免阳光下暴晒。搬运和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采纳柔韧性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装卸,不应抛摔和沿地拖拽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 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对于制冷来说,地源热泵与常规冷水机组最大的区别是: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却变为地下水或土壤冷却。 地下水或土壤冷却,又有若干种方式。地埋管换热系统或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又分为直接和间接换热等等。 2.0.2 水源热泵机组 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 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 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 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 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 heat-transfer fluid 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7 地埋管换热器 ground heat exchanger

地源热泵调试方案

中航发动机地源热泵系统工程 调试方案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8月5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航发动机产业基地1号楼一期项目,建筑面积49000㎡度,建筑高度30米,地上为办公区域,地下为车库。 一期空调冷、热负荷:空调冷负荷4700KW,供回水温度7/12℃;空调热负荷5380KW,供回水温度45/50℃。 二期空调冷、热负荷:空调冷负荷1800KW,供回水温度7/12℃;空调热负荷1740KW,供回水温度45/50℃。 空调冷水为闭式系统,空调机组由双通阀控制流量。整个系统在送回水总管之间由压差调节器调节流量。系统的压力由设在站内的定压补水装置根据回水压力变化保障系统的压力稳定,为本系统运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保证。 地源侧换热系统要求,夏季进出水温度25/30℃,流量1404吨/小时,制冷机组阻力损失100KPa;冬季进出水温度8/3℃,流量972吨/小时,制冷机组阻力损失100KPa,室内侧阻力损失250KPa。 系统补水定压:当系统定压补水点压力≤40mH2O时,补水泵起动;≥45时,补水泵停止。 参加本次调试的主要设备有:地缘热泵机组4台、地缘侧循环泵5台、末端侧循环泵5台、真空脱气机2台及软水设备。

二、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1、调试方案已编制并经批准。 2、现场条件符合要求: (1)正式水、正式电已经验收合格。 (2)末端风机盘管、空调机组已安装完毕。 (3)机房内排水泵、室内照明、送排风系统可靠运行。 3、管道系统 (1)管道已作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2)管道上的阀门经检查确认安装的方向和位置均正确,阀门启闭灵活。 (3)管道系统保温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4)经设备厂家确认,连接在管道上的设备完好,并且安装方法正确,符合调试要求。 (5)系统所有设备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挂牌,标明设备的标号、用途等。系统管道流向要求作箭头标志,明确表示管道内介质的流向 4、控制系统 (1)电动机及电气箱盘内的接线应正确。 (2)电气设备与元件的性能应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3)继电保护装置应整定正确。 (4)电气控制系统应模拟动作试验合格。

关于地源热泵的施工技术要求

关于地源热泵的施工技术要求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有地下热交换器、主机房及空调末端三大部分组成,主机与末端的施工与常规中央空调相似,地下热交换器部分与常规空调截然不同,地下换热器相当于常规中央空调的冷却塔和锅炉,它是中央空调的冷热源系统,这个系统的地源热泵的地下换热器施工技术极为重要,它分以下几个施工工艺: 1、凿井成孔凿井根据图纸要求组织成井的深度、孔径及孔位的定位工作。 定位根据现场实际对照图纸要求进行实地定位,如果现场定位与图纸要求有误以现场实际定位,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并与设计部门和业主暖通技术人员沟通一致方可施工。 凿井深度必须大于垂直埋管的实际深度约1-1.5米,孔径应根据垂直管的直径大小确定孔径,一般在110~150mm之间。 凿井成孔必须具有实际施工经验的队伍施工,方能满足地埋管换热器的技术要求。 2、换热器的制作根据图纸要求,对换热器的长度、间距、孔径、热熔焊接及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热熔、冷却时间都有不同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熟悉产品性能和掌握气候条件等技术要求方能施工。 3、下管、回填下管及回填是地下换热器能否正常热交换、能否达到设计的取热及排热量要求的关键,下管时首先是对已制作好的换热器进行试压、稳压试验并做好成品保护,换热器内注满自来水封口成自然状态机械下管,下管时严禁强行下管,严禁上下抽动,严禁无保护下管,严禁与孔壁锐口摩擦,下管后重新试压、保压达到规范标准,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回填是地下换热器的核心,是地下换热器能否达到设计的取热及排热量要求的关键,回填料根据不同地质和地下不同岩体,有专业地源热泵施工单位进行现场配置的复合回填料,它是由地源热泵的专用回填材料复合而成,它的要求是对不同地质具有不同的回填方式。对此类工程必须具有相当实践经验的施工队伍方可完成,例如地下换热器埋设在非常密实或坚硬的岩土或岩石内,回填料宜用水泥浆基料灌浆,如在粘土与含水沙层内埋管则回填料必须是一定比例的膨润土和一定比例的水泥,一定比例的细沙和一定比例的原浆回填,并进行多次的补浆方能满足回填要求,此类材料具有丰富经验施工技术人员才能完成,回填料必须对地下埋入管材与岩土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doc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 1 前言 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 《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2.1 《规范》的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该系统目前在北美地区别墅或小型商用建筑中应用,它优点是成孔直径小,效率高,也可避免使用防冻剂;但制冷剂泄漏危险性较大,仅适于小规模应用。 (2)“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意旨不包括吸收式热泵。 2.2 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地源热泵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埋管系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方案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根据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进场时间的要求,提前5日在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与业主协调将临时用电、用水接入施工现场,迅速组织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进场,建立后勤保障。 (2)组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参加图纸会审,根据施工现场和业主的要求完善设计图纸。 (3)要求严格按图纸施工,详细阅读设备、机具使用说明等有关资料,掌握其技术要求,各项工程要求做出施工方案及措施,并报公司工程部审批。 (4)做好施工班组的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5)做好设备的清点交接工作。 (6)熟悉现场,规划总平面布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开工报告送业主审批。 1.2、临时设施准备 (1)工作场地: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在施工现场内,设材料仓库、产品预制区、半成品、成品摆放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根据业主要求另行设置。减少++噪音影响,噪音大的施工作业尽量远离办公区、住宅区。 (2)材料机具及其配件堆放、加工制作场地设置在临时施工用地内,现场施工布置与土建筑施工总平面布置统一考虑。具体安排有

业主统一协调布置。(施工平面图附后) (3)现场临时用电:业主提供施工现场临时电源,我方提前统计好这个工程施工用电量,并由专用供电回路配电(若提供电源供电不足,考虑凭柴油发电机)。施工用电现场所设有带漏电开关的配电箱,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 2、室内机房施工 2.1、设备安装流程 2.2、空调设备安装方法 (1)设备安装前应开箱检查,设备和电器有无损坏,产品合格证书和技术资料及零、配件是否齐全,并做好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2)校对设备地脚螺栓孔尺寸与现浇混凝土基础尺寸是否相符,准备好安装机具。 (3)本工程空调机房设在建筑物地下一层,机组设备吊装孔吊入机房,然后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导轨安装法、平板安装法、水平牵引法和滚筒移动法等安装方式进行机器设备的水平搬运。 (4)在吊装设备时,索具应挂在底座上或机组安装孔上,不允许吊在设备的螺栓孔或设备轴承体(水泵不能在电机轴上)。起吊时应在吊装重心,应确保吊装设备的承载能力,并防止设备碰撞,特别应避免设备连轴器处、轴加工配合面等的损坏。 (5)混凝土基础采用强度等级C15,应依据设计图纸和设备技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19年局部修订内容word资料25页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局部修订 2 术语 2.0.25土热响应试验 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 test 通过测试仪器,对项目所在场区的测试孔进行一定时间的连续加热,获得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及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试验。 2.0.26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 parameter of the rock-soil thermal properties 是指不含回填材料在内的,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范围内,岩土的综合导热系数、综合比热容。 2.0.27岩土初始平均温度initi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rock-soil 从自然地表下10m~20m至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岩土常年恒定的平均温度。 2.0.28测试孔vertical testing exchanger 按照测试要求和拟采用的成孔方案,将用于岩土热响应试验的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称为测试孔。

3 工程勘察 3.2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 3.2.2A当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建筑面积在3000 m2~5000 m2时,宜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当应用建筑面积大于等于5000 m2时,应进行热响应试验。 3.2.2B岩土热响应试验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测试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期内的检验合格证、校准证书或测试证书。

4 地埋管换热系统 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4.3.5A当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建筑面积在5000m2以上,或实施了岩土热响应试验的项目,应利用岩土热响应试验结果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且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夏季运行期间,地埋管换热器出口最高温度宜低于33℃; 2 冬季运行期间,不添加防冻剂的地埋管换热器进口最低温度宜高于 4℃。 4.3.13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回填料配方,回填料的导热系数不宜低于钻孔外或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详]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总则 1.0.1 为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 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对于制冷来说,地源热泵与常规冷水机组最大的区别是: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却变为地下水或土壤冷却。 地下水或土壤冷却,又有若干种方式。地埋管换热系统或地下水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又分为直接和间接换热等等。 2.0.2 水源热泵机组 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 地热能交换系统 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 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 浅层地热能资源 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 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2.0.5 传热介质 heat-transfer fluid 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6 地埋管换热系统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7 地埋管换热器 ground heat exchanger 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2.0.8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 horizont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2.0.9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竖直土壤热交换器。 2.0.10 地下水换热系统 ground water system 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2.0.11 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中央空调调试运行方案

中央空调调试运行方案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工程名称:仓储物流基地A区建筑等两项工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工程地点:大兴区魏善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工程规模: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设计单位: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本工程为北京宇称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53806口2。本工程分为A、B两个区,其中仓储物流B区为17832m2,仓储物流A区为35973 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本工程内容包括采暖、通风、空调风、空调水、消防排烟系统。采暖系统:A区地下一层车库采暖热媒为60~50°的热水,由B区三台满液式地源热泵机组供给。… 文档格式:DOC|浏览次数:299|上传日期:2011-05-02 22:19:58|文档星级: 工程名称:仓储物流基地A区建筑等两项工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工程地点:大兴区魏善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工程规模: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设计单位: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本工程为北京宇称物流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53806m2。本工程分为A、B两个区,其中仓储物流B区为17832m2,仓储物流A区为35973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本工程内容包括采暖、通风、空调风、空调水、消防排烟系统。 采暖系统:A区地下一层车库采暖热媒为60~50C的热水,由B 区三台满液式地源热泵机组供给。从B区地下一层1/E轴4-1/4 轴除外墙,经过室外管网接入A区地下一层采暖系统。采暖系统为上供上回双管系统。散热器采用铸铁散热器,型号为四柱

760型。通风系统:A区地下一层车库设有一台补风机风量=35296m3/h,地下一层理货加工间设有二台补风机及排风机,补 风机风量=33112m3/h,排风机风量=5595m3/h,首层理货加工间设有六台排风机,排风机风量=15026m3/h,二层理货加工间设有六台排风机,排风机风量=15026m3/h,三层理货加工间设有六台排风机,排风机风量 =15026m3/ho B区培训中心又分为五个区,各区每层卫生间设有换气扇。 另外B区培训中心四、五区首层 设有一台排风机及三台新风换气机,排风机风量=3114m3/h,新风 换气机风量分别为6300m3/h、3000m3/h,二层设有一台排风机及 二台新风换气机,排风机风量=5064m3/h,新风换气机风量分别为 6300m3/h。空调风系统:A区地下一层车库设有五台热风幕风量=1500m3/h,首层设有四台新风机组,新风机组,风量 =7000m3/h。夹层设有24台风机盘管,二台新风机组,风量=7000m3/h。B 区培训中心又分为五个区,一区为一个空调系统 分为四层,每层设有一台新风机组,各房间设有风机盘管,二、 三区为一个空调系统分为四层,每层设有一台新风机组,各房间设有风机盘管,四、五区为一个空调系统分为三层,地下一层机 房设有二台制冷制热满液式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机及一台制生活热水满液式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机,型号分别为MWH440ACD、 MWH^OACD,另设有地埋侧补水泵二台,补水泵二台、热水 机组地埋侧循环泵、热水加热循环泵、地埋侧循环泵、空调冷热 水循环泵、全自动软水设备、气压罐、电子水处理器、末端分集

地源热泵系统操作规程

机房设备操作规程 ·在进行机房设备操作前,请仔细阅读本操作规程 本工程采用地源热泵机组作为冷源,夏季地源热泵机组提供7-12℃冷水。冬季地源热泵机组提供40-45℃热水,冷热水共用两台循环水泵(一备一用),地源侧采用两台循环水泵(一备一用)。夏季开启地源热泵机组(冷热水循环泵、地源侧水泵运行制冷循环;冬季开启地源热泵机组、冷热水循环泵、地源侧水泵运行制热循环。 一夏季制冷循环操作规程: 确认制热循环管道阀门均已关闭,打开制冷循环管道阀门。 1、开、停机顺序 ①地源热泵机组 要保证空调主机启动后能正常运行,必须保证: 冷凝器中的水应循环流动,否则会因冷凝温度及对应的冷凝压力过高,使冷水机组高压保护器件动作而停车,甚至导致故障。 注意:1.观察冷凝器进出口压力差,大于0.4mpa时,要清洗过滤器。 蒸发器中冷水应循环流动,否则会因冷水温度偏低,导致冷水温度保护器件动作而停车,或因蒸发温度及对应的蒸发压力过低,使地源热泵机组的低压保护器件动作而停车,甚至导致蒸发器中冷水结冰而损坏设备。 注意:1.观察蒸发器进出口压力差,大于0.4mpa时,要清洗过滤器。 因此,地源热泵机组的开机顺序为:(必须严格遵守)地源侧水泵开三分钟后冷热水泵开再三分钟后地源热泵机组开 地源热泵机组的停机顺序为:(必须严格遵守) 地源热泵机组停三分钟后冷热水泵停三分钟后地源侧水泵停注意:①停机时,地源热泵机组应在下班前至少半小时关停,冷热水泵下班后再关停,有利于节省能源,同时避免故障停机,保护机组。

②运行制冷循环前,应确认制热循环管道阀门已全部关闭。 2、地源热泵机组的操作 ①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确认机组和控制器的电源已接通且已持续8小时以上。 2)确认地源侧水泵、冷热水泵均已开启。 3)确认末端风机盘管机组均已通电开启。 ②启动 1)按下机组键盘上的ON/OFF(开/关)。 2)机组将作一次自检,几秒钟后,压缩机启动。 3)一旦机组启动,所有的操作均为自动的。机组根据冷负荷(冷冻水供回水温度)的变化,能量自动调节,自动启停。 ③正常运行 1)机组正常运行,控制器将监控油压、电机电流和系统的其它参数,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控制系统将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机组,并将故障信息显示在机组屏幕上。(详情请参阅安装、操作和维护手册) 2)在每24小时的运行周期内,应有专人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永久性记录机组运行工况。 ④停机 1)只要再按下机组键盘上的ON/OFF(开/关),就可以使机组停机。 2)为了防止出现破坏,即使在机组停机时,也不要切断机组的电源。 3、水泵的操作 ①地源侧水泵、冷热水泵均为独立控制,开机前应确认电源正常,无反相,无缺相。 ②水泵开启前应确认管路中的阀门均已打开。 ③水泵必须按顺序启停(手动操作开关按钮)。 ④地源侧水泵进出水压力保持在0.2/0.55Mpa。冷热水泵进出水压力保持在0.2/0.6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