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材料作文“泰山松鼠”写作导引(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泰山松鼠”写作导引

作文辅导

1110 08:37

::

高考模拟材料作文“泰山松鼠”写作导引

【金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泰山原本没有松鼠,许多不明情况的爱心人士误以为有松树的地方就是松鼠的家。出于好意将小商贩当宠物出售的松鼠买来送到泰山放生,但近年来,泰山松鼠繁殖成灾,肯食核桃等果实导致果农减产近一半甚至绝产。泰山果农已经饱受野松鼠之患。

事实上松鼠对于森林繁育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它们将果实埋到地里,有些种子会发育成树木。前提是松鼠的数量必须适宜。泰山作为景区缺少狼尧豺这些松鼠的天敌,松鼠数量的急速上升给果农带来了不可控制的压力

请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既要回避直接以社会热点事件命题,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代,是高考作文命题对立统一的原则。好的作文命题与社会时代一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不能直接拿众所周知的社会热点当材料。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让作文材料与社会时代若即若离,可能是较好的状态。同时,一道好的作文题必须能引发考生的多向思维,必须有思维触发点,而且文题、材料诠释或指向的意义要具有相对永匿的价值,这样才能让考生有话可说,特别是让那些训练有素、有思想、有写作才华的考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体现明确的筛选意图。其三,好的作文命题既不能有太高的审题门槛,又要避免一览无余。一方面,命题材料要尽可能通俗易懂,不能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命题材料要耐得住咀嚼或者嚼之有味。其四,从命题对文体的指向性角度说,好的命题不偏重任何一种文体,让所有的考生都有选择文体的自由。

这道作文题目的材料取自2015届高考模拟初的一则媒体消息,大多数人不会关注。材料指向的几个关键词——“爱心”或“善行”“善因”与“恶果”“尊重客观规律”“天敌的作用”等,都能够引发考生联想到较多的相近或相似的现象或事件。“爱心”或“善行”虽然近几年高考题有所涉及,但实际上是一个永叵的母题,历久弥新:“善因”与“恶果”涉及到二元关系和哲理思

辨,很能考查出考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尊重客观规律”也是一个不会过时的基本话题。在备考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作文时,这几个方面都值得老师和考生思考。写作导引

从考生审题的角度看,这道作文题至少有三个有价值的角度。

一、以爱心人士为立足点思考—好心放生松鼠,却损害了果农利益。从这个角度说,既可以谈如何评价“爱心”“善行”,又可以就“好心办成坏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类似的现象有:扶起摔倒的老人是爱心的体现,但要讲究医学常识,分情况进行处理:城市绿化进程中推行“大树进城”,结果大树成活率低……还可以引发我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爱心表达方式、方法的思考。“官二代”“富二代”热点事件、留日学生机场刺母事件、“虎妈”“狼爸”现象都可以引起我们关注。这一角度也可以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立足材料整体思考一不是所有生物都适合放生。对于泰山来说,松鼠是外来物种,我们同情动物的同时也要遵循生物链的自然规律,需要在行事时多一番思考。从这一角度说,尊重客观规律,防止主观臆断,应该是较好的立意角度。比如近期媒体报道的“奢侈动车”事件,高铁过于奢华的装备导致投资成本过高,而过高的票价让普通乘客望而却步,短时间很难收回投资,因此有人认为,高铁发展忽视客观规律,太过超前。类似的事件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俯拾即是,学生很容易选择写作素材。

三、从生物链的角度,如松鼠对松树、核桃树的利弊,松鼠与狼、豺等天敌的关系角度思考,也可以体现辩证分析的能力。佳作展评

【例文站台】

行善须有道

王战

“人之初,性本善。”乐于行善是人类高贵本,『生的彰显,但善心是否一定就会结成“善果”,恐怕是一个不能一概而论的问题。

20世纪初,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恶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鹿的安宁,地方政府决定开展除狼行动,20多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狼,狼终于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鹿在那里开始了无忧无患的生活,数量猛增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数量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地方政府当初的除狼行动无疑具有某种“善心”,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出现诸如此类“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呢?

一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点我们必须遵守,否则,违背自然规律办事,一定会带来不良后果。泰山“松鼠之患”就是这样,好心人士不了解生物界食物链的基本规律,导致松鼠过度繁殖。对泰山果农来说,松鼠成灾,“放生”演变成了“杀生”。再拿狼与鹿的关系来说,狼捕食一些鹿,使鹿的总数得到控制,不至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同时,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狼群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在所难免。后来,美国地方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制订了“引狼入室”计划并最终实施,森林于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所以,办事要尊重客观规律,防止主观臆断,行善施爱也应如此。

二是不尊重行善对象的主观感受。汶川地震后,许多地震孤儿的人生从此陷入黑暗或迷茫之中。一些记者出于好心,想借助媒体帮助他们,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揭开他们心灵的伤疤。采访、录像,无数次唤起这些孩子心中那段无比恐惧的记忆,让他们在泪水中强化伤痛。不知“好心”的记者是否考虑过。那些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孩子,能否承受住这沉痛的心灵创伤:他们盲目的帮助,是否会给孩子的成长历程留下抹不掉的阴影。如今,有的“明星慈善家”喜欢自我炒作,行善时喜欢与受惠者合影,大肆宣传“作秀”式的捐赠场面,不知这些慈善家是否考虑过自己的行为给受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行善不注意方式方法。扶起摔倒的老人是善心、爱心的体现,但如果是患有高血压、脑溢血或摔倒时发生骨折的老人,则要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询问摔倒的原因,再视情况拨打急救电话或给予正确的帮助。总之,扶起摔倒的老人也要讲究医学常识。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曾对办事不注重方式方法的人有形象的描绘:“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这对于行善施爱之人不无警醒!

譬如爱荷之人,把荷从淤泥之中移植到流光溢彩的玻璃缸中,勤于换水,时时而抚之。殊不知这对荷来说,不过是千般折磨,荷最终可能会香消玉殒。身处淤泥而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是荷的本性,也是客观规律,我们需要尊重。所以,我们呼唤善良和爱心的同时,更需崇尚行善有道、施爱有术。

点评这篇议论文从“行善有道”的角度切入,体现了对社会时代的关注与思考。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方面,视野开阔,材料丰富,论据翔实。开篇直入主题,引人思考。文章主体部分侧重原因分析,论述有理有据,收放自如而又层次分明,颇具说服力。结尾类比分析,水到渠成。全文语言老练又不失活泼,是一篇考场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