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合集3篇金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合集3篇金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第1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书写6个字,并且要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点: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朗诵古诗)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1、初读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登鹳雀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登鹳雀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登鹳雀楼》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佳作。

描写诗人登上鹳雀楼,远望黄河滚滚,奔腾入海,体会到了登高远望的豪迈气概。

诗境也从粗放转为细腻,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成语和诗歌,对古诗也有初步的了解。

通过学习《登鹳雀楼》,让学生感受诗人的豪迈气概,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学生能够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登高远望的豪迈气概和崇高的理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察图景,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成语和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登高远望的豪迈气概和崇高的理想。

2.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韵律美。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小黑板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山西省的鹳雀楼?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参观一下。

”通过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鹳雀楼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学习生字词语:(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采取抢读的方式,增加趣味性。

并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易错字的写法。

(2)教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有本课的成语,让学生认读并理解。

通过拓展成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诗歌内容:(1)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优秀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优秀教案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一、说教材《登鹳雀楼》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21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

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课文中配有插图,可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古诗的要求是能展开想象,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能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诗的特点,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知识和技能: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过程和方法:1.能根据文本内容,展开想象。

2.能结合自己的感悟说说古诗所要表达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古诗的思想内容。

(四)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一)情境教学法本诗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学生无法亲自感受。

这样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较大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极富思想感情的范读及壮观的画面带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情绪和浓厚的兴趣。

21(二)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针对本课的特点,采用“扶放结合法”。

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一、二行诗句,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四行诗句,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和背诵3、初步理解诗的意思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英英学古诗》中,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吗?(《静夜思》)2、集体背诵,问:诗的作者是谁?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齐读4、简介二、解题,简介作者登楼之后,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诵读全诗,想一想:诗人站在颧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诗人看到了什么?(1)教学生字:依,入,指名试读。

怎样记住依人和入这两个字的区别在哪里?(2)组词练习:衣()()入()()依()()人()()(3)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3、诗人想到了什么?(1)教学生字:欲,穷,目,指名拼读。

谁能想出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组词练习:日()()()目()()()(2)指读三四行诗句四、课堂作业1、读读、抄抄下列词语,准备听写。

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听写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2、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1)仔细观察插图,指图上楼、太阳、黄河的位置。

(3)出示:依有三个意思:A靠,依靠B按照C顺从白日依山尽的依是什么意思?靠白的意思也比较多,如A跟黑相对B清楚、明白C亮D空白等尽的意思有A完B达到极点C全部用出D所有的等诗中的尽是多少(4)想一想:第一二行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看到的,他看到了什么?把你所想像到的景象说出来。

(5)朗读第一二行诗句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诗人想到什么?(2)欲穷千里目是什么意思?出示:欲,A欲望B要、希望C需要D将要穷,A贫穷B完、尽C达到极点D推究到底目,A眼睛B看C大项再分的小项D目录E标题千里的意思是很远很远的地方选择恰当的解释,想一想,欲穷千里目这句诗的意思还得怎么样更,A越发,愈加,更加B再,又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可见这时诗人还站在哪一层?(3)把第三四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讲一讲(5)指读全诗三、朗读指导1、划出停顿处2、练习朗读3、指读评议四、写字指导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欲,谷的捺改成点楼,左窄右宽,共十三笔2、其他要描红的字穷:穴字头写的扁而宽3、描红练习五、课堂作业1、朗读背诵课文2、用自己的话讲这首诗的意思板书:白日依山尽,看黄河入海流。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

4、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 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 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有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 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诗。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 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 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 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 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 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想像力,让孩子在想像中感受美。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想像,学生的说话练习“ 我仿佛看到了。”那夕阳在山边腾起大片余辉,浩浩荡荡的黄河 涌动万点碎金流向苍茫无际的远方就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了解黄河,句式练习说的黄河,从而真切 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波涛汹涌、大浪淘天的磅礴气势, 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登鹳雀楼》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三)单元古 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以千钧巨椽, 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 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 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鹳雀楼说课稿

登鹳雀楼说课稿

登鹳雀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篇目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绝句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远的意境和精湛的技巧,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王之涣。

王之涣,字季凌,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其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壮美河山,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这首诗的内容。

《登鹳雀楼》全诗只有四句,却意境开阔,情感丰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句“白日依山尽”,以落日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晚景图。

太阳即将落山,余晖映照在山峦之上,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

这里的“白日”不仅仅是时间的描绘,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诗人将视野从山峦转向河流,黄河的壮阔景象跃然纸上。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它的奔流入海,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也寓意着生命的不断前行和历史的流转。

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登高望远的愿望。

这里的“千里目”不仅仅是指视觉上的远眺,更是心灵上的开阔和思想上的超越。

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精神。

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最为人们所传颂的名句。

诗人通过登高的行为,寓意着人生的不断进取和追求。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和赏析:1. 意象的运用:王之涣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如“白日”、“黄河”等,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2. 节奏与韵律:五言绝句的格式要求严格,王之涣在遵守格式的同时,通过押韵和节奏的变化,使得诗歌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3. 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直接又含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最新】部编(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素材:8《登鹳雀楼》说课稿.docx

【最新】部编(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素材:8《登鹳雀楼》说课稿.docx

《登鹳雀楼》说课稿说教材《登鹳雀楼》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资料书、多媒体课件说教法、学法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

教师对作者和鹳雀楼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

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

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

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

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

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

(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

)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

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二、初读古诗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

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首先说说教材,《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写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剧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宕开一笔,由实而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

诗人融情于景,为后两句析事明理作铺垫。

“白日”指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

“尽”:完。

这里指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入海流”是说黄河最终流入大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水正滚流向大海。

诗的后两句写的是登楼所思。

“欲”:想要。

“穷”:尽。

“目”:眼睛。

“千里目”是夸张的说法,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字,语言朴素浅显,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示诗人宽大的`胸襟。

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远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认读古诗,会写“雀”、“楼”、“依”、“入”、“欲”、“穷”、“目”、“更”,并按笔顺描红。

(2)能够流利的朗诵古诗。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字词意思。

(2)能够默写出所学的新字。

3、情感目标能够通过朗诵古诗,理解诗人的感受,并受到启迪。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课中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能够默写出生字,会背诵课文,理解古诗意思。

四.教法与学法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营造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课堂。

五.教学过程1.理解诗题,简介诗人。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登鹳雀楼》这篇课文的说课稿,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篇经典课文的魅力。

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选自《文言文阅读》教材中的第四单元,是一篇唐代名士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文章描述了登临鹳雀楼后所看到的美景,以及作者的感慨,具有鲜明的描写特色和极强的情感感染力。

二、知识目标1. 了解唐代文学的背景、特点和风格,理解唐代文学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2. 了解鹳雀楼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 理解文中的用词和修辞手法,学会运用古诗词欣赏和鉴赏。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能力,提升中华文化素养。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提高情感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策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介,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鹳雀楼的壮美景致,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

2. 互动式教学策略: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和交流。

3. 创设情境式教学策略:通过实地体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到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深入了解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再现本单元的主题是“登高望远,怀古思今”,以《登鹳雀楼》为例,带领学生进入这样一个情境:假设学生们来到了鹳雀楼,请描述一下眼前的美景,以及你的感觉和情绪。

2. 导入正文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时期的文学背景和文学特点,介绍一下唐代文学大师的名字和代表作品。

通过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传达一个具体的唐代文学环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登鹳雀楼》这篇文章。

3. 课文讲解通过阅读课文,解析文中的内容及其渲染了怎样的感情。

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过程中要注重讲解古语词、化用典故等问题,同时解读文学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有层次地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风格特点。

4. 课文分析将文章按照描述景色、抒发感情两个部分进行分析,并闭眼让学生想象鹳雀楼,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强化对鹳雀楼的印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PPT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PPT说课教学课件

《登鹳雀楼》说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 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三)单元的古诗二首之《登鹳雀 楼》,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目录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 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而感悟出 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 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 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在文章的结尾处,通过采访、知识的延伸 ,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
入海流:指黄河最
(唐)王之涣 终流入大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傍晚的太阳。
尽:完。这里指太阳靠着 群山渐渐西沉,最后看不见了。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 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欲:想要。
更: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尽。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 上一层楼。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 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 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 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 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 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说课稿《登鹳雀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说课稿《登鹳雀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登鹳雀楼》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非常著名的古诗——《登鹳雀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佳作,相信许多同学都已经在小时候听过妈妈的诵读。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深意,感受古诗的魅力。

二、知诗人,解诗题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王昌龄、高适等人为友。

他的诗用词十分朴实,但造句却十分精彩,常常描绘出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那么,这首《登鹳雀楼》又是在说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

三、抓字眼,明诗意1.诗中哪些字词是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为什么?2.诗人在这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的?3.试着解释这首诗的意思,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你的理解。

四、想意境,熟读成诵现在,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看到的美景以及他的内心感受。

然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大声朗读这首诗。

注意读出节奏感,读出情感。

五、比今古,评诗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令人烦恼的事情,你会怎样面对呢?让我们从王之涣的诗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他又怎样用平常的词句描绘出不平凡的意境呢?六、课外延伸1.请同学们在课后寻找一些王之涣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2.试着用自己的话写一篇《登鹳雀楼》的读后感,表达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3.如果你对古诗感兴趣,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小诗,也可以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讨论如何写好一首小诗。

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七、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登鹳雀楼》这首著名的古诗。

通过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熟读成诵以及比今古、评诗人等环节,我们深入了解了王之涣的这首佳作。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学习、思考和探索,让古诗的魅力陪伴我们成长。

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交流。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一、教材基本信息•课文名称:《登鹳雀楼》•出自:唐代王之涣•作者背景: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元之,唐代文学家,工于诗,尤善七言绝句,有“绝句大王”之称。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汉字“临”和“绝”在古代的写法和意义;了解并理解《登鹳雀楼》所描绘的场景和描写手法。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听课文朗读和创设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登鹳雀楼》的文章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壮丽的自然景色所带来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登鹳雀楼》中景色描写的细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幅山水画和一个古代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联想到古代的山水景色。

2. 新课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登鹳雀楼》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教师介绍《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庄严壮观的自然景色的赞美。

3. 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的美景和壮丽的情感。

•教师辅助学生理解生词和句子中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感知理解诗歌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4. 感悟诗意(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描写手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意。

•教师提问学生:诗中的“鹳雀楼”是什么样的建筑物?诗中描绘的景色有哪些?你觉得诗人是如何表达他的情感的?5. 创设情境(20分钟)•教师分发小纸条给每个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想象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物、描写自己喜欢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选择适合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即兴演讲或者相互欣赏分享。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登鹳雀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登鹳雀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登鹳雀楼》一、引入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诗——《登鹳雀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佳作,以壮丽的画面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千古传世之作的地位。

现在,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1. 理解《登鹳雀楼》的诗意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 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3. 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哲理,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让学生们自己朗读这首诗,让他们对《登鹳雀楼》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我会介绍作者王之涣的生平事迹,让同学们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2. 讲解诗意:接下来,我会逐句解释诗意,帮助同学们理解诗句的含义。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会解释这是描述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会解释这是表达了诗人在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和勇气。

3. 分析诗歌结构:我会引导同学们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运用韵律、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 深入理解:在这一步中,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例如,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到人生需要不断追求进步、永不停息的精神。

5. 拓展延伸: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会引入一些类似的诗句或故事,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等,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要表达的哲理。

6. 课堂活动: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我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如让同学们自己尝试写一些小诗,或者进行一些关于古诗的朗诵比赛等。

7. 课堂讨论: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会留一些时间进行课堂讨论。

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理解。

我也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在课程结束后,我会进行一些小测试或者作业来评估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2019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名师版】

2019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说课稿【名师版】

《登鹳雀楼》说课稿说教材《登鹳雀楼》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资料书、多媒体课件说教法、学法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

教师对作者和鹳雀楼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

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

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

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

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

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

(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

)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

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二、初读古诗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

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登鹳雀楼》。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通过欣赏、解读和创作,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背诵《登鹳雀楼》,理解诗中的意境和哲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o学习《登鹳雀楼》的背景、作者和诗意;o掌握诗中的景物、色彩、情感等描写;o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等活动,深入理解诗的内涵。

2.教学重点:掌握诗中描绘的景物、色彩、情感等描写,理解诗中的哲理和意境。

3.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创作一首小诗。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朗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教与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登鹳雀楼》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登高远眺的感受,进而引入新课。

2.学习新课(20分钟)•讲解《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王之涣);•分析诗中描绘的景物、色彩和情感;•小组合作,探究诗中的哲理和意境;•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朗诵环节(10分钟)•教师示范朗诵《登鹳雀楼》,学生认真听讲;•学生自由朗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韵味;•小组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诵者。

4.创作环节(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小诗;•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创作的古诗;•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和其他小组的作品,分享创作的乐趣。

5.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知识;•学生自我总结,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将《登鹳雀楼》改写成一篇小故事。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说课稿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说课稿设计

课文3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说课稿说教材《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资料书多媒体课件说教法、学法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

对作者和鹳雀楼教师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

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

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

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

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

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

(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

)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

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4、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二、初读古诗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

登鹳雀楼》说课稿

登鹳雀楼》说课稿

《登鹳雀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古诗《登鹳雀楼》。

一、说教材《登鹳雀楼》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古诗,体会诗中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难点: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四、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学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鹳雀楼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古诗: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意。

3.理解诗意:通过逐句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品读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人的胸怀和抱负。

5.背诵古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背诵古诗,如比赛背诵、配乐背诵等。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哲理,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说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同时,我也注意到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说课稿

《登鹳雀楼》说课稿《登鹳雀楼》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古诗。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认识字词、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本说课是第一课时,主要从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几大板块完成。

首先说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围目标标准,主要设定三点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接着是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诗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

教学难点则是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具准备:挂图本次说课的重点就是教学过程。

首先以背诵学过的古诗来复习导入,《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学生早已耳熟能详,所以本节课重点理解句子意思。

学生背得熟练,但节奏掌握不太好,所以老师范读,学生思考问题:诗人在楼上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讲授新课时利用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画,看看能看到什么。

接着是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学习第一行诗句1、理解“日”“尽”“白日依山尽”的意思。

学习第二行诗句(借助两个问题来学习理解第二行,通过朗读体会诗句意味。

)1、除了夕阳,那滚滚黄河水又将奔向哪里呢?2、你能说说黄河的流水声吗?(生模仿)3、把这气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师读:慢慢闭上眼睛听,诗人在吟诵呢!(自读、指读、赛读)学习第三、四行诗句(像学习前两句古诗一样,理解字词意思,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太阳从遥远的山边落下,天空中布满灿烂的云彩。

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

可是,在遥远的山那边,景色是不是更加吸引人,大海中的波浪是不是更为壮观,想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呢?读一下诗文,想一想?2、多少小朋友有这样的经历?(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道什么意思吗?3、是呀,只有站得高,看到的美景才会更多,所以诗人就这样发出了感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当一下小老师?4、(齐读),“千里目”表示看得怎样?5、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

部编版登鹳雀楼说课稿

部编版登鹳雀楼说课稿

部编版登鹳雀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古诗《登鹳雀楼》。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所看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这首诗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提高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诗歌内容。

但是,他们对于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体会还不够深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认识“楼、依、尽、欲、穷、层”等生字,会写“楼、依、尽”等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如播放鹳雀楼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鹳雀楼的雄伟壮观,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鹳雀楼》说课稿
说教材
《登鹳雀楼》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
资料书、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学法
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

教师对作者和鹳雀楼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

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

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

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

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

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

(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

)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

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

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

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

指名做小老师带读。

3.老师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
1.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说说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登上楼阁时看到的?
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呢?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

交流:(1)指名说。

点拨:靠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

太阳下山了,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尽”就是“完”了。

那“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
(2)再指名说。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

(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

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

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播放录像。

(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

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4)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指名读,师评(你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

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地读读。

(师生齐读!)
3.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千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

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词语意义)。

现在能完整地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

(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


4.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

这就是人们常说
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贴:登高才能望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

现在请你们和同桌伙伴合作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
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

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

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

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试试看——个人读,齐读。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

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谁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向你们学习!)
8.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能行吗?
四、总结、延伸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

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采访罗高扬:当你跳绳比赛中取得年级第一的时候,我们同学们也可以这样对你说—谁来说?
△采访戴铭君:虽然你钢琴已经考过5级,但老师还想对你说,你猜,说什么?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忙。

2.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

成年后,曾做过官,但被人诬告就辞去官职。

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15年之久。

后又当官,业绩显著,就要高升时,不幸得病去世。

他的性格豪爽,诗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

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

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另外一篇千古名诗——《凉州词》。

这首诗又写了什么呢,你们可以试着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回家后啊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好吗?
3.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

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

(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话。

(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想登高才能望远(简笔画)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1、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卡耐基
2、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列宁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