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结构化系统分析
系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

系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法1、结构化⽅法的主要思想:(1)软件是有组织、有结构的逻辑实体,其结构为⾃顶向下的形式(2)软件由程序和数据组成,其结构呈现三层组织形式,即系统、⼦系统、功能模块/数据体(3)软件结构中的各部分既独⽴⼜关联2、结构化⽅法的特点:(1)抽象性:抽象描述系统的本质内容(2)结构化、模块化、层次化:分⽽治之,由分到合(3)分析与设计线索:⾯向过程(处理) – 过程驱动⾯向数据 – 数据驱动3、总体规划:为所规划的软件系统作出⼀个战略的、宏观的、全局的技术⽅案构建宏观结构模型,为后期的分析与设计奠定基础三个⼯作内容:(1)需求调查(2)结构模型建⽴(3)总体规划⽂档撰写4、过程与数据间的关系建⽴ – U/C矩阵(1)过程(处理)对数据的操作可以分为2类: Use – 使⽤,包括Select、Insert、Delete、Update Create – 建⽴,即创建数据(2)U/C 矩阵⼆维矩阵表横向业务 – 过程;纵向 – 主题数据库(3)U/C矩阵的作⽤为⼦系统划分提供帮助5、⼦系统规划:(1)建⽴U/C矩阵(2)整理成“基本U/C矩阵” 在原始的U/C矩阵基础上,反复调换列,使得尽可能多的“C”标记处于矩阵的对⾓线附近(3)⼦系统划分按照“职能域”对U/C矩阵进⾏划分(4)⼦系统定义含业务过程和主题数据库6、⽤传统结构化和oo的观点看待系统的⽐较:1)传统⽅法:系统是处理的集合,处理与数据实体的交互,处理接受输⼊并产⽣输出2)OO⽅法:系统是交互对象的集合,对象与⼈或其他对象交互,对象发送和响应信息7、结构化分析:分析基础:总体规划说明书;分析每个业务过程的详细流程;分析每个主题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建⽴分析模型:系统业务流程图、详细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系统分析结果:系统分析说明书8、系统流程图:对不同计算机程序、⽂件、数据库和相关⼿⼯过程设计的表达;主要从较⾼的层次描述系统的相对独⽴的⼦系统和程序模块;⽤图形化的⽅式描述了对⼦系统的组织;可以表明系统业务类:Batch(批处理) Real time(实时处理)9、10、基于数据流的系统分析 --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处理、外部实体、数据流以及数据存储来表⽰系统需求的图表DFD的特点:图形元素少且符号简单易懂;较充分表达系统的主要需求:输⼊、输出、处理和数据存储;最终⽤户、管理⼈员和系统开发⼈员只需稍加培训即可读懂DFD图,⽅便交流。
结构化系统分析-DFD

(a) 入库
XS.5
入库 单
XS.1
采购 员 采购 票 发 会 计
销 售 统 计
产品入库 管 理
D1 产品入库
(b)
(d)
XS.1 D3 产品库存 产品入库 管 理
(e) 图 6.8 DFD 中不正确的画法
D1 产品入库
D1 产品入库
(c)
• 分层数据流程图
– 组成与作用: • 顶层(一张):反映系统的主要功能、相关的数据存 储以及之间的数据流,还反映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之间 的数据流,它概括地描述了系统地边界和功能。
(b)
(c)
<数据流名> 6.1.3 表示“数据流”的符号 6.1.4 表示“数据存储”的符号
图 6.1 DFD 中使用的几何符号
财务 部门
产品 销售 发票
产品进、出、库 存
客户
合同
生产 部门 采购 员
产品出产单
XS.1 产品入库 管 理
XS.2 产品出库 管 理
XS.3 销售合同 管 理
产品采购单
6.1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
• 数据流程图 –作用: • 以即数据变换为中心来展开的,它也是系统信 息模型的一种表示方法。
–要素:
• 处理逻辑 –在数据流程图中,处理逻辑表示对数据的 变换,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就是表示系统能 “做什么”。
–数据变换有三种: » 数据格式的转换:将一种格式的数据转换成另 一种新格式的数据。 » 数据内容的转换:按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从给定的数据中生成新的数据。
相关 人员
图 6.4 某公司销售管理信息子系统数据流程图
• 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步骤
– 步骤1.确定系统的处理逻辑。 – 步骤2.对于某处理逻辑,确定与其相关的全部数据流。 – 步骤3.对于某处理逻辑,确定与其数据流相关的全部外部 项。
系统分析之结构化方法

(5)绘制数据流图的主要步骤
❖ 第一步,界定系统的边界,寻找系统的外部项,即系统的数据来源或 去处。
❖ 第二步,确定整个系统的输出数据流和输入数据流,把系统作为一个 加工,画出关联图。
❖ 第三步,确定系统的主要信息处理功能,按此将整个系统分解成几个 子系统。确定每个子系统的输出与输入数据流以及相关的数据存储。 将外部项、各代表子系统的加工、数据存储环节用数据流连接起来, 命名、编号,这样就形成了新系统的数据流图的顶层图。
25
图5.5 某汽车配件公司销售业务流程图
26
❖ 汽车配件销售业务的系统关联图,如图5.6所示。
27
❖ 第一步:描述系统边界——绘制销售子系统关联图 ❖ 为了简化问题,把关联图一分为二,即把公司的业务分为销售业务子
系统和采购业务子系统。如图5.7所示。
28
❖ 第二步:获得销售子系统第一层图 ❖ 图5.8为第一层数据流程图,反映了销售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系统的定性调查 (1)组织结构的调查 (2)管理功能的调查 (3)业务流程的调查 (4)数据流程调查 (5)处理特点的调查 (6)系统环境的调查
系统的定量调查 (1)收集各种原始凭证 (2)收集各种输出报表 (3)统计各类数据的特征 (4)收集与新系统对比所需的资料
8
5.3 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16
5.4.2 绘制数据流图的方法
❖ 数据流的图绘制过程,就是系不断修改,并与其他系统建设者共同讨论, 以确保数据流程描述的正确性。下面参照图示说明数据流图的绘制过 程。
17
数流图的分解过程
绘制关联图 绘制顶层图 分解与细化
(1)绘制关联图
第 五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 methin g
第六章 系统分析

3. 数据字典的条目 数据字典中的条目有以下六种形式: (1) 数据项。是数据处理中基本的不可分割的逻辑单位。 (2) 数据结构。 用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组成。 (3) 数据流。 (4) 数据存储。 (5) 处理功能。 (6) 外部实体。
6.3.3 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是对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过程的功能作详细的说明。从逻辑上进行分析, 处理功能可归纳为三类,即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处理、算术运算、逻辑判断。 常采用决策树、决策表及结构化语言等作为描述功能分析的工具。 1.决策树 决策树又称判定树,是一种呈树状的图形工具,适合于描述处理中具有 多种策略,要根据若干条件的判定,确定所采用策略的情况。左端圆圈为树 根表示决策结点;由决策结点引出的直线,形似树枝,称为条件技,每条树 枝代表一个条件;中间的圆圈称为条件结点;右端的实心圆表示决策结果。 决策树中条件结点以及每个结点所引出条件技的数量依具体问题而定。 决策树的优点是清晰、直观;缺点是当条件多,而且互相组合时,不容 易清楚地表达判断过程。
6.1.2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与团队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对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充分掌握现有系统的 作用环境和真实情况,完成用户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系统的逻辑 模型。
1. 系统分析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评价该企业开 发计算机化信息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负责对新系统的安 装、测试和技术文件的编写。 2. 业务人员:参与开发工作的业务人员,应当由来自企业信息系统部门的用户 代表组成,业务骨干且具备计算机知识。提出、解释和梳理用户的业务需 求,介绍业务流程含义,对原型评估和反馈。 3. 计算机技术专家:有些开发项目需要聘请专门的计算机技术专家参与系统分 析过程,如审计专家、通信专家、安全专家等,加强某些方面的设计。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3.4.2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
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对系统面临的问题和用户
的开发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第2阶段: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求解问题,在复杂的问题域中
下一页 返回
3.3原型方法
3.3.2原型法开发过程
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开发过程是用户首 先提出开发要求,开发人员识别和归纳用户要求,根据识别、 归纳结果,构造出一个原型(即程序模块),其次同用户评价 这个原型。如果不行,则再对原型进行修改,直到用户满意 为止。
(1)方法洗择 (2)识别基本需求 (3)开发原型 (4)原型验证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34对一个实际的目标系统特别是大的系统而言尽管通过对象和结构的认定对问题空间中的事物进行了抽象和概括但对象和结构的数目仍然是可观的因此如果不对数目众多的对象和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抽象势必造成对分析结果理解上的混乱也难以搞清对象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需要引入主题的概念
项目三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
抽象识别出对象及其行为、结构、属性和方法。这一个阶段 一般称为面向对象分析,即OOA 第3阶段:整理问题,对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归类整理, 最终以范式的形式确定下来,即OOD 第4阶段:程序实现,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将其范 式直接映射为应用程序软件,即OOP(它是一个直接映射过 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2.局限性 由于上述长处,结构化分析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逐步形
成以来,在数据处理领域一直相当流行。但是,在长期使用 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一些薄弱环节甚至 是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所需文档资料数量大。 (2)不少软件系统,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是人一机交互 的系统。 (3)结构化分析方法为目标系统描述了一个模型,但这个 模型仅仅是书面的
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系统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相似性第二章,管理系统1,人类活动的三大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2,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激励职能3,企业管理五大基本功能:生产,销售,研究发展,财务,人事第三章,信息与信息系统1,信息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2,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扩散性,传输性,共享性,增值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滞后性3,信息是管理的基础表现在:1)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2)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3)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4)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5)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6)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4,策略过程:情报阶段,设计阶段,决策阶段5,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的区别:1)结构化决策是建立在清楚地逻辑基础上,依照习惯或者标准作业规划完成的决策2)非结构化决策是没有明觉得决策规划,依照决策者的经验,直觉,学识做出的决策6,信息系统的定义:输入数据,通过疾厄宫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7,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和输入,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第四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1,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1)技术手段复杂2)内容复杂,目标多样3)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4)环境复杂多变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的规划阶段,信息的分析阶段,信息的设计阶段,信息的实施阶段,信息的运行和维护阶段3,企业过程:为实现某个预定,产出的逻辑相关的一系列任务4,企业过程特征:1)每个企业过程都有输入和产出2)企业过程可能跨越组织边界3)企业过程有层次性5,商务规则: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属性的类型和数值,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6,早期开发不足:目标含糊,通信误解,步骤混乱,缺乏管理控制7,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原型法8,建立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1)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2)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第六章 结构化系统设计

怎么做?如何实现系统说明书 规定的系统功能,成果是系统 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
系统设计
逻辑模型
哪个好?
评价选择物理模型
在评价选择物理模型前,先要讨论评价信息系统 的标准。 信息系统的优劣程度取决于它为管理工作提供信 息服务的质量。具体从六个方面衡量。 信息系统功能 能否满足用户需要 系统的效率 系统的工作效率 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抗干扰能力 系统的工作质量 系统提供信息准确 方便 实用 清晰 系统的可变更性 系统修改和维护的难易程度 系统的经济性 系统收益与支出比
系统生命周期经费开销
分析设计 35%
研制 20%
编程 15% 调试 50%
维护 80%
20%*50%+80%=90%
可变更性好的系统—— 效率不高可以提高效率 质量不好可以改进质量 可靠性差可以加强可靠性 反之,可变更性差的系统,修改不如重做,系统 寿命自然就短。 所以,系统设计必须从保证系统的变更性入手, 设计出一个易于理解、容易维护的系统。
图 a:模块 A将参数“平均”或者“最高”传递给模 块B,模块B按这个参数的值是“平均”还是“最高”去 取相应成绩回送到A。这里参数“平均/最高”控制模块B 如何工作,这就是控制耦合。 控制耦合给理解和修改带来了不便。第一,需要理 解开关量;第二,模块A设开关量,还要记住开关值是什 么,以便从模块B返回后进行相应处理。在系统设计中这 种耦合是可以避免的。图b所示的形式即可,模块A根据 需要调用模块B1或B2。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06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授课章节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课时 6目的要求详细了解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内容,学会运用系统调查和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尤其是掌握如何运用业务流程图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运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对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描述;同时,学会在系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分析,并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重点难点重点: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和数据字典;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系统化分析。
难点:业务流程图: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的流向;数据流程调查和数据字典;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6.1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6.1.1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内容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来自实现任务的迫切性;可行性取决于实现现实应用系统的资源和条件。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6.1.2 可行性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1、系统简述;2、项目的目标;3、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4、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
其中,结论应指明:1、可以立即开发;2、改进原系统;3、目前不可信,或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进行。
6.1.3 详细调查的目的、原则1、详细调查的对象:现行系统。
2、详细调查的目的: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准备。
3、原则:用户参与的原则,即包含使用部门的业务人员、主管人员和设计部门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
4、调查的方法:(1)召开调查会;(2)访问;(3)发调查表;(4)参加业务实践。
5、调查的图表工具:组织结构土、管理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数据流程图、判断表、判断树。
图6.1 组织结构图管理功能调查指的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
第6章 结构化开发方法

6
6.2信息系统规划的实施
在第5章(5.5节)已经从方法论的高度介 绍了系统规划的一般概念和方法,并分 析了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在这里主要从 结构化开发方法具体实施的角度介绍系 统规划的一般步骤和实施过程。
7
6.2.1信息系统规划的任务
– 规划基本问题的确定; – 收集信息; – 现状的评价和约束的识别; – 设置具体目标和初步方案; – 规划内容及其相关性分析; – 目标的分析及实现的优先级; – 人员组织; – 实施进度计划,包括经费预算和使用计划; – 成本分析、效益初步分析; – 开发平台硬件软件环境(不一定马上购买); – 可行性分析。
6.3.2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是 系统分析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数据流图用来描述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包括外部实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 数据的流动。
16
17
DFD绘制流程
18
范围图
19
顶层图
20
第1层数据流图
21
绘制DFD图要避免的情况
数据流不能起于数据存储且止于一个外部实体或另一 个数据存储;也不能起于某个实体且止于另一个外部 实体或数据存储。
22
6.3.3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被称为 “关于数据的数据”,其作用是对信息 系统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数据 元素进行定义,保证在整个系统中(如 在数据流图、数据库和各种报表中等) 数据元素定义的一致性和惟一性。
25
功能描述
26
信息处理描述
(1)程序流程图 (2)决策树 (3)决策表 (4)结构化语言
27
6.3.5系统分析的成果
管信_04(教材第6章)

表达出来,为下一步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4
系统分析的步骤:
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是集中一段时间和人力,通过各种途径做全 面、充分和详细的调查,弄清现行系统的边界、组织机构、人员分工、
业务流程、各种计划、单据和报表的格式、种类及处理过程、企业资源
及约束情况等,为系统开发做好原始资料的准备工作。
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用一定的图表和文字对现行系统进行描述。
开发一个新系统应该看作对组织的一种有目的的改造过程,详细了解各 级组织的职能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决策内容对新系统的要求。业务
流程的分析应当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进行,通过业务流程图
详细描述各环节的处理业务及信息的来龙去脉。
工资核算的业务流程是:每月各个科室将当月的考勤表
汇总统计,根据当月的出勤情况、病事假、加班时间和日工 资来计算加班工资。其中,日工资数据是人事处根据职工的 档案工资计算得出的。另外,财务部要根据当月本单位的实 际利润情况确定奖金发放额度,然后按照每个职工的奖金基
数进行分配。职工的工资构成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包括各种
福利费、加班费、奖金和扣除病事假等。在每个职工工资计 算完毕后产生工资表,统一汇总计算后产生当月的工资月报
上报给主管领导,并将工资月报保留存储,以便今后使用。
工资核算业务流程图如图所示。
28
29
车间
有关部门
用料计划
领料单
未批准领料单
领料通知
库长
库存报表
库存帐
已批准领料单
用料流水帐
有
库工 无
订货单 合同 ) (
析已由“满足顾客需求”变到“使顾客满意”。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21

第6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一、选择题1.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应在()进行。
A、系统分析阶段B、系统设计阶段C、系统实施阶段D、系统规划阶段2.辅助系统分析人员描述系统中多种报表数据在有关业务部门间传送关系的图表是( )。
A、数据流程图B、表格分配图C、系统流程图D、业务流程图3.下面对数据流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B、是MIS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C、它与对系统的物理描述无关D、所描述的内容是面向管理人员的4.数据流程图的特性是具有()。
A、直观性和科学性B、抽象性和概括性C、真实性和完整性D、科学性和概括性5.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A、系统评价的依据B、系统设计的依据C、系统实施的依据D、系统规划的依据6.系统分析的任务是()A、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B、完成新系统的物理设计C、完成新系统的代码设计D、完成新系统的数据存储分析7.在系统分析阶段用来表达数据在功能之间传送关系的图是()A、系统流程图B、功能结构图C、数据流程图D、表格分配图8.决策表的组成部分是()A、条件、行动B、条件、行动、条件组合、决策方案C、决策方案D、条件、状态、条件组合、决策方案9.决策树和决策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 )A、输入内容B、数据存储C、处理逻辑D、输出格式10.在数据字典中,对外部实体的定义包括外部实体名称、编号、简述及()A、有关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B、有关外部实体的处理C、有关外部实体的存储D、有关信息的说明11.反映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的流程图是()A、业务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C、表格分配图D、模块结构图12.对一个企业的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是外部实体。
A、仓库B、计划科C、供应科D、销售科13.数据字典的建立应在()阶段进行。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14.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A、正确评价当前系统B、使用户接受分析人员的观点C、彻底了解管理方法D、弄清用户的要求15.数据流程图描述的内容是()A、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结构B、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C、数据结构、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D、数据来源、数据结构、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16.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应采用()A、自底向上、逐层分解的方法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C、模块化的方法D、结构化的方法17.系统分析报告的重点内容是()A、系统开发项目概述B、现行系统的状况C、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模型D、系统实施计划18.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A、数据流程图B、功能结构图C、业务流程图D、程序流程图19.目前,对于系统分析主要采用( )的分析方法。
第6章 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

第六章一、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结构化方法)1、结构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法方法的结合,又称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2、结构化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到的成果;•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完成系统的研制工作;•充分考虑变化的情况;•工作成果文献化、标准化。
二、系统分析(一)系统分析的任务1、系统分析要回答新系统“做什么”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即明确系统功能,这个阶段的成果是系统的逻辑模型。
2、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系统分析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问题空间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通讯;–环境的不断变化。
3、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系统分析员与用户一起充分理解用户的要求,把双方的理解用书面文档(系统分析说明书)表达出来。
4、系统分析的两个工具: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二)数据流图(名词)1、数据流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结构化系统分析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等工具描述系统。
2、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就是通过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利用分解和抽象这两个基本手段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这就是分解。
分而治之,工程化的思想。
3、数据流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为逻辑数据流图(Logical Data Flow Diagram),一般简称为DFD。
(名称解释)4、数据流图用到4个基本符号,即:(简答)–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处理过程。
5、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又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
它表达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或去处,例如顾客、职工、供货单位等等。
外部实体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信息系统。
用一个正方形并在其左上角边另加一个直角表示外部实体,在正方形内写上这个外部实体的名称,为区分的不同实体,可在正方形的左上角用一个字符表示。
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ppt课件

销售量
职工
累计销售量单价
D2
产品
计算 销售量
D2 产品销售帐
计算销售总额
商品编号#_
怎么辨别数据存储
• 各种需要长期保存的表格(纸质/电子)
– 答辩评审表、新生登记表、包裹邮寄单
• 分类存放的某类表格数据,称为一个数据存 储 • 一个数据存储可能经过多道处理手续,即数 据处理(可能涉及多个人填写表格或查看)
•
3、提高易读性
提高数据流图的易理解性
(1)简化处理间的联系(利用数据存储)
如:P2 成绩管理 ->P1 异动管理之间的联系可 以改变为: P2成绩管理->D3留退名单 P1异动管理<-D3留退名单 D3留退名单为增加的数据存储
(2)均匀分解,应齐头并进 (3)适当的命名
4、确定系统边界
• 信息系统建模不是对应用领域的业务建模, 信息系统可能只反映业务系统的部分处理过 程。 • 因此要关注信息系统解决的问题,重点是系 统中的数据处理和流动。 (1)排除纯手工活动 (2)排除其它外部系统的活动 (3)和系统外的外部实体之间的接口通过数 据流来实现
p1
外部实体
数据处理
数据存储
数据流
外部实体
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又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 。它表达了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源和去处。 例如:人、组织、外部系统等等。
• 外部实体是数据的来源(谁提供了最初始的数据?) • 外部实体是数据的去处(数据对谁有价值?)
图书 管理员 图书 管理员
读者
馆长
读者
数据处理
课堂练习
• 不完整的DFD如下:
P3 报警 拨出 通信 系统
电话号码
通信 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6.4
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系统说明书
6.1 系统分析的任务
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 分解成简单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 和彼此间的关系。
几个基本问题 :
系统分析的任务有哪些?
为什么说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
为什么说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困难的阶段? 如何做好系统分析工作?
事件名称 触发点 客户希望检查 产品的查 产品可订量 询请求
事件和DFD
事件列表中的每一个事件都可以画出一个DFD图 (需要额外添加数据存储元素)
事件列表可以作为画数据流图的一个基础和检验
列表
事件对应DFD模型的中间层 事件可以继续分解绘制其具体的处理过程(向 下细化) 系统中事件较多时,应进行分组(向上抽象)
第六章 结构化系统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章节内容
本章介绍: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方法和工具。涉及作业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主要工具。该阶段产生的系统说明书,既是 后续开发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一个信息系统优劣的依据。
主讲内容: 6.1 系统分析的任务 6.2 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1、作业流程图 2、数据流程图 3、数据字典 4、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5、数据立即存取图
及系统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质量特性。
3) 如何表述需求
自然语言
不需要任何准备 但既要保证精确无二义性,又要保证叙述不至于晦 涩难懂,是困难的(随意性、误会) 模型是人们对复杂问题的一种抽象或者对实物的一 种简单实现或规划蓝图。 例如:飞机模型,建筑模型,数学模型等等。
模型
如何着手建模?
商品编号#_ 计算销售总额
其他图形表示
数据流图中的图形元素有不同的画法,本书使用GaneSarson画法
存取要求 储户 存折 业务 处理 帐目
2、怎样画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是分层次的,绘制时采取自上而下,逐层 分解的办法。
① 首先画出顶层(第一层)数据流程图。顶层数据流程
图只有一张,它说明了系统的总的处理功能、输入和
一、系统分析的任务
系统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系统规划阶段 现行系统“是什么”和新系统“做什么”— 系统分析阶段
基本任务:
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详细掌握企业的工作流程, 收集反映业务情况的数据、报表、账单等信息资料。通过一套分层 次的数据流程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等工具来描述现行系统。
数据流程图中的四大要素:
外部实体、数据处理、数据流、数据存储。
考核要求:
掌握绘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流程图的方法
1、数据流图的基本成分
数据流图用来记录系统中的数据和数据在特定的过程中的 流动,即数据如何被采集、处理、保存和使用的(围绕信 息系统的功能)
p1
1)外部实体
2)数据处理
3)数据流
4)数据存储
大量实践经验表明:如果没有搞清楚系统做什么,就直接考虑
“如何去做”,直接用编程工具去编写程序,所开发的信息系 统是要失败的。
一个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描述是否准 确。可见,系统分析阶段是极其重要的。
三、系统分析的困难
系统分析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① 问题空间的理解 系统分析员缺乏足够的对象系统的业务知识;
结构化系统分析工具主要包括:
1. 作业流程图 2. 数据流程图 3. 数据字典 4. 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5. 数据立即存取图
一、作业流程图
作业流程图,也称业务流程图,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 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的处理过程。
特点:
•
•
作业流程图的不足是总体观念不强,具体的处理内容表
达也不详细,很难表达决策。 对于简单的数据处理系统,用它可以分析得相当透彻,
客户改变或作 修改订单 废订单 的请求 客户和管理层 订单状态 检查订单状态 的查询请 求 为订单发货 订单发货 通知 客户退货 订单退货 通知
客户 客户或 管理部 门 发装部
更新订单 查询订单的 状态 记录订单的 执行 建立退货记 录
信用卡处理 系统 客户 发装部门 银行 修改确认 客户 订单修改细节 发装部门 交易信息 银行 订单状态的详 客户或管理 细情况 部门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作业流程图
二、数据流程图
系统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分析出合理的信息流动、处理、存储的过程。 数据流程分析有许多方法,基本思想都是一样的。即把一个系统看 成一个整体功能,明确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系统为了实现这个功能, 内部必然有信息的处理、传递、存储过程。这些处理又可以分别看做 整体功能,其内部又有信息的处理、传递、存储过程。如此一级一级 地剖析,直到所有处理步骤都很具体为止。
市场部
销售部
更新产品目录
产生交易汇总 报告 产生订单汇总 报告
交易汇总报 财务部 告 订单汇总报 管理部门 告
每周订单汇总 每周末
6) 由事件导出DFD - 一个事件的DFD
事件表中能找到数据流图中出现的一些元素:
• • • • 活动对应于处理框 事件源和事件目标对应于外部实体 触发点和响应结果是与外部实体相连的数据流 只有数据存储在事件响应表中没有对应的描述 事件源 活动 客户 查询产品 的可用量 响应结果 产品可用量 详细情况 事件目的地 客户
① 业务用户; ② 信息用户; ③ 管理用户;
④ 主管用户;
⑤ 外部用户; ⑥ 客户; ⑦ 技术人员
2) 系统需求的种类
功能性需求:功能需求是系统必须完成的活动或过程,也 就是系统将要涉及的商业应用。功能需求是根据业务过程 和业务规则确定的。
技术性需求:也称非功能性需求,是和公司的环境、硬件 和软件有关的所有可操作目标。例如:系统必须能支持 100个并发用户;保存订单的时间不能超过0.5秒等等,涉
构建模型首先需要识别用户的需求,识别需求一 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识别系统中的事件(Events)建立过程模型(数据 流图,DFD) 识别系统中的事物(Things) 建立数据模型(实体 关系图,ER)
4) 事件与系统需求
事件——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发生的,能够描述出 来并值得保存的的事情。 系统的所有处理过程都是由事件驱动的,所以将事件 列表并进行分析,对于定义系统需求是十分有意义的。 事件的类型: ① 外部事件(external event) ② 时间事件(temporal event) ③ 状态事件(state event)
客户
退货确认 交易信息
客户 银行
网上订单系统的事件表
事件名称 触发点 未来客户需要 产品目录 目录 的查询请 求 客户更新基本 客户信息 信息 修改通知 市场部给客户 促销产品 发送促销材料 细节 调整产品目录 产品目录 更新细节 每日交易汇总 每天末 事件源 活动 未来客 提供产品目录 户 信息 客户 更新客户基本 信息 分发促销单 促销单 客户和未来 客户 响应结果 产品目录 事件目的地 未来客户
另一方面,需要系统分析员与用户精诚合作。 系统的思想与方法,这是我们分析复杂事物的有力武器。系统论 的思想方法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强调系统元素 之间的有机联系。 这里说的工具是指一些合理的图表。如作业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数据字典等。
② 系统的思想与方法
③ 系统分析工具
•
6.2 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
如:图书馆流通系统中的按月发布逾期催还名单。
注意命名时必须包含所要完成的处理和规定期限。
③ 状态事件
系统内部的变化触发系统对某个处理的需要,这种情 况的发生称为状态事件。
–
比如:销售系统中库存数一旦低于控制点就产生订 货单
状态事件一般是外部事件的结果,它的发生是不定时 的。
5) 识别事件的规则
P2.2.1
识别 读者身份 图书管理员
标识部分(层次化的功能编号) 功能描述部分(动宾词组) 功能执行的角色(人,部门,计
算机程序),通常可省略
3)、数据流
数据流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箭头表示数据流向)。 例如:数据,订单,查询要求等
编 辑 合格订单 计 算 订货单 应收款
编制财 务报表
经理
另一方面,用户缺乏计算机方面的足够知识,不了解计算机能
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②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隔行如隔山”
③ 环境的不断变化 IS生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环境会对它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四、如何做好系统分析
① 系统分析员的素质
• •
• •
系统分析这一重要而困难的任务主要由系统分析员承担。 一方面,要求系统分析员不但具备坚实的信息系统知识,而且还 必须具备管理科学的知识。
输出。 ② 下一步是对顶层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进行分解。 第2张图是第一层中的处理被分解后的第二层数据流 程图中的一个。
数据流图的层次
纵观
顶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由需求事件导出DFD
分析的重要任务是理解和表达需求,数据流图是重要的 工具之一。所以要绘制数据流图,首先要了解系统需求。 系统需求是新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或其局限性。
4)、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表示某种数据保存后的逻辑统称。不是指保存数 据的物理地点或物理介质。 流入数据存储的数据流
• 将处理后的数据写入或修改到数据存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