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打破林业科学“最后一公里”瓶颈.doc

合集下载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引言我国林业资源丰富,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是世界上拥有林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林业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林业经济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上。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一些地方和企业过度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过度商业化也是导致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巨额利润,不顾生态平衡,导致林木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费。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监管措施不到位、执行不力,也给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关注,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我国林业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过度开发导致森林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过度商业化使得林业资源被过度开发,导致很多珍贵物种的灭绝。

我国林业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很多违规行为无法有效监督和处罚。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我们迫切需要认识到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对策建议,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通过这些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并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借助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分析问题意识和研究目的,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为未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农业资源保护

农业资源保护

以“互联网+”驱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三驾马车”——“互联网+”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专题研究日期:2017-04-25作者:农业部信息中心办公室王家农来源:农业部信息中心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信息中心办公室王家农。

2004年进入中心以来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相关工作,此次课题研究给了我从“互联网+”的新视角去接触和认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难得机会。

在课题研究中,我得到了部科教司、农业生态与资源环境保护总站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他们的对我的帮助让我非常感谢!下面,我汇报的题目是以“互联网+”驱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三驾马车”。

大家经常提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那么农业自身的基础体现在哪里呢?我觉得,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就是农业的重要基础。

古语说:“万物生于土”。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没有可供永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地少水缺,耕地质量下降、生产方式粗放,投入品消耗过多等不容忽视的资源环境问题。

其实,绿色是农业的本色,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追求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如今,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互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凸显,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有可能为今后一个时期破解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难题、助力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一条新的路子。

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同事可能了解,“互联网+”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可以使我们能够有效掌握或预测环境资源的使用情况,提升农业环境资源使用效率,助力突破农业环境治理某些技术瓶颈,还可以更精准地面向不同用户提供数据共享和分析服务,进而形成环保管理思路和治理模式上的创新。

因此我们觉得,应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以重点应用为切入点,探索推动“互联网+”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监测治理和管理服务三大领域的应用,“互联网+”有可能在这三个方向上为农业环保助一臂之力。

农业行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与突破方案

农业行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与突破方案

农业行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与突破方案一、农业行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行业却面临着一些瓶颈。

首先,农田资源面积有限,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农田资源逐渐减少,导致了每单位土地产出的压力增大。

其次,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劳动力要求较高,并且存在着劳动力流失问题;同时,传统的种植技术无法满足现代市场需求,质量和效益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另外,“三农”问题也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城乡差距加大、农村贫困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制约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农业行业现代化发展突破方案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了克服农田资源有限这一瓶颈,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提高农田产量。

通过科技手段,包括生物技术和基因改良等,培育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增加作物的单产。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种植管理水平。

(2)推进土地整治和改良项目。

对于多年积累下来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治理和修复,提高土地质量和肥力。

(3)鼓励合理利用农田旁边的非农业用地资源进行经营。

例如,可以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等项目,在不影响正常耕种的前提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推进现代科技与农业相结合为了克服传统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带来的制约,在推进现代科技与农业相结合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对现代农机设备研发与推广力度。

推广适合中国特色的先进种植、养殖设备,减轻劳动力压力,并提高生产效率。

(2)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构建农业生产监测与智能化管理系统。

通过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等方式,及时预警病虫害、天气灾害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增加农产品产量。

(3)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培育高端人才。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认识到发展林 业产业 是增强林业经济 林 、 商品林 、 种苗花卉、 色种养业等 牌。四是开发森林旅游纪念品。重视具 有森林特 特
实力, 增加 职 工 收^ 的重 要 途 径 , 是 五大产业 . 也 并逐步 形成产、 、 . 色的旅 游纪念品的开发 , 加 销 科、 壮大森林旅 游服 务业 . 维 护 、 巩 圈 生 态 工 程 的 建 设 成果 的 重 工、 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
二 是 使 林 业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和 区 域 的前提下 , 满足人们 臼益增长 的森林旅游 需求。
产业发展. 突破这一瓶颈 . 将对林业 产 经济 发展规划棍一致 正确处理好林 同时充 分利用我省文化旅游 大省的忧势,将森 业经济发展和 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林旅游 线路与人文旅游线路相融 合. 互相 补充。 ( ) 一 解放思 想. 提高认识 : 健全 系 .把 林 业 产 业 的 发 展 放 到 国 民 经 济 相互促进 . 打造森林旅游精品线路。三是重视宣 机构, 强化管理 ; 明确 责任, 实施考核。 发展的太盘子 中击考虑 .充分利用区 传促销 , 主动开发客源市场。森林公园应加强市 要解决对林业产业发展认识不 到 域经济发展所营造 的环境平台 ,争取 场 意识 ,抓住森林旅游 的黄金旅 游季节提前准 位的问题。 一是舆论引导。扩大宣传 , 地方政府的政策和 资金支持 ,使林业 备 、 精心策划 , 有计 划、 目的主动开展 宣传促 有
模的林 业产业建设格局。今年 “ 产业 产业的粒展思毽 、 亳 产业布局、 产业化模 快 出台( 陕西省生态旅 游规 划 ) 并对现有森林 . 带动 ” 列入 全省林 业工作 的总体 思 式. 中长期发展 目标 , 市场服务体系建 公 园进 行整合 .重点支持大 中型城 市周边和省 路, 成为我省林业工作 的重点 而认 设. 然 产业 政策配套做出科学的规划 , 从 级 以上 主干道路通达的森林公 园首 先改造基础 识不到位、 投资不足 、 策限制、 政 体制 宏观上指导全省林业产业的发展。 机制不活等因素仍然束缚着 陕西林业 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设施 , 快景点开发 . 加 在不断提 高森林 旅游品位

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对策思考

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对策思考

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对策思考
黄平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C版》》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水利改革发展进入加速期。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把许多水库加固了,干渠、支渠修通了,但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最后一公里"管道(渠道)却一直支离破碎,给骨干工程的综合效益打了折扣。

群众形容是"胃(水库)好肠(渠沟)不通"。

要实现水利科学跨越式发展,真正成为惠及农民的民生工程,必须突出加强这一薄弱环节建设。

【总页数】1页(P235)
【作者】黄平
【作者单位】中共湘潭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湖南湘潭41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1
【相关文献】
1.巴彦淖尔市:\r 破解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J], 苏晓东
2.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破解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难题 [J], 潘青仙; 杨伟敏; 黄露
3.破解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难题 [J], 张义奇
4.化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路径研究 [J], 陈邦尚;李伟
5.破解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 [J], 谭卫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瓶颈与突破之道

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瓶颈与突破之道

农业现代化建设存在的瓶颈与突破之道一、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瓶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变革,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瓶颈。

主要表现为:1. 技术落后和创新不足: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整体上相对较低,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贮藏等环节依然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

此外,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强大,新技术、新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不广泛。

2. 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在经济上的支持力度还不够,资金投入相对偏低。

这导致了很多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和人才储备不足。

3.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大部分我国农民仍然处于传统生产方式下,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关技能。

他们需要更多培训和教育来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4. 乡村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一些东部沿海地区已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而西部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相对滞后。

二、突破农业现代化建设瓶颈之道为了突破上述问题所带来的瓶颈,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技术攻关。

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以及专家指导等方式,推动高新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公路、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这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3. 提升人才培养与素质提升:设立专业农业学院,培养更多具备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农业人才。

此外,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种植、管理和市场意识。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并解决农产品销售、交通运输等问题。

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经济上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支持。

5.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林业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本文将就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1. 林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在一些乡村地区,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存在着浪费资源的现象。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农民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不强,对于木材、柴草等资源的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林业管理方法,导致了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

2. 林业经济收益不高在一些乡村地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林业经营模式,加之市场信息不畅,导致了林业产品的销售困难,经济收益不高,同时也使得农民对于林业经营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用于林业种植。

3. 林业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林业生态环境问题是其中之一。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乱伐滥砍等行为,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给乡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4. 林业产业链不完善在一些乡村地区,由于缺乏完善的林业产业链,导致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瓶颈,同时也制约了乡村林业产业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强化农民林业资源保护意识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林业资源观念,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推进林业经营模式创新要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参与林业经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鼓励农民结合自身条件,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提升林业经济收益。

也要引导农民走出去,了解市场供需情况,促进林业产品的及时、有效销售。

3.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要强化对林业开发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乱伐滥砍等违法行为,保护好乡村的绿水青山,加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遏制林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

4. 完善林业产业链要引导企业加大对乡村林业产业的投入,鼓励企业与农民合作,发展林业产业链,推动林业产业的全面发展,提升乡村林业产业的整体实力。

走中国特色林业自主创新之路

走中国特色林业自主创新之路

走中国特色林业自主创新之路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22:11 作者:江泽慧近一年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今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院士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就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作出重要指示。

今后我国生态与环境将面临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对于林业工作来讲,就是要调整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增强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林业自主创新之路。

一、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和前期阶段,生态状况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水资源短缺、湿地退化等问题仍较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十分尖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因此,未来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要瞄准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的重大关键问题,集中力量,自主创新,力求取得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解决我国生态承载能力薄弱的问题。

这既是林业科技肩负的重大使命,也是林业科技的当务之急。

增强林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在现阶段,林业既要满足城乡人民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又要平衡好经济落后地区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经济需求;既要发挥经济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又要在发展中防止生态遭到进一步破坏。

解决这些复杂的矛盾,从根本上讲,有赖于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8.21%,但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22.00%和14.58%,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

“三驾马车”带你突围

“三驾马车”带你突围

“三驾马车”带你突围作者:齐亚岚来源:《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1年第10期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是高度商品化的农业形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农民的致富增收都要依靠市场来实现。

作为农业B2B产业互联网平台,惠农网深度服务近60个县域,为数百种农产品开展品牌培育和精品网货打造服务。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针。

而为竞争而生,向市场而去,也必然成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消费升级下的突围之道。

产品第一,营销第二,围绕市场需求打造核心产品力,是惠农网建设区域公用品牌的首要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核心诉求已经从“吃饱”转变为“吃好”。

产品力,就是農产品品牌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市场突围的先决条件。

以苹果为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苹果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高的国家,但进口率还在持续上升。

一方面说明了消费者对高质量苹果的购买需求正在逐年提升,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国内苹果产业“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普遍痛点。

基于这样的市场判断,惠农网在打造延安苹果(宜川产地)区域公用品牌之初,就确定了深化产品优势来撬动市场的明确方针。

为此,惠农网从两个方面着手强化延安苹果(宜川产地)产品力。

一是从产品本身出发,大力推进果园精细化管理,从生产层面提升苹果的优果率,推动苹果品质升级。

二是大力推进供应链标准化建设,制定详细的产品分级标准,让每一个送到消费者手上的苹果都符合色泽亮、果形正、果个大、口感好的“宜川标准”。

同时,惠农网真源码为宜川产地苹果搭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助力实现原产地认证和品牌保护。

此外,惠农网结合产品特性,融合宜川自身优势自然优生区的地理环境和优秀品质,为延安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提炼“自然优生,苹果之冠”作为品牌核心价值,进一步放大产品品质优势,强化市场认知。

强势的产品力为延安苹果占据高端销售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农业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农业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一、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地位逐渐下滑,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也愈来愈明显。

首先,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的人力农耕为主导,劳动生产率低下,技术含量不高。

这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使得农业劳动力无法有效释放。

其次,农业产业链条短是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国农业产业链条在初级农产品生产、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环节存在断档、缺乏专业配套服务的现象,导致农产品市场开发难度大,降低了农业产业附加值。

另外,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也是农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农产品销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农贸市场和个体经营,很难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销售模式,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

二、农业发展的突破路径要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质量。

可以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加强农业产业链的衔接,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可以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另外,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为农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增加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帮助农民投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并提供风险保障。

通过金融服务的支持,激发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现代化。

此外,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

发展农业合作社,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

通过合作社的资源整合和规模化经营,可以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市场信息等一系列服务,提高农民的收益。

三、总结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渐显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阻碍颇多。

要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并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作为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森林资源过度开发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全国范围内生态平衡失调、土壤侵蚀等问题严重,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2. 森林资源保护不到位虽然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森林资源保护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地方存在林地乱占、乱砍滥伐等现象,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流失。

3. 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迅速,而另一些地区却林业产业发展缓慢,导致了资源利用的不合理。

4. 林业产品附加值低由于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初期过于注重规模扩张,忽视了技术创新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导致了我国林业产品的附加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5. 生态修复和林业经济发展不协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林地乱占、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 推动森林生态建设加大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投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修复,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3. 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林业产业的优化和提升,推动林业产业的升级转型,增加林业产品的附加值。

4.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推动林业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提升林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5. 推动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辅相成。

真抓实干出成绩攻坚克难结硕果

真抓实干出成绩攻坚克难结硕果

真抓实干出成绩攻坚克难结硕果作者:***来源:《浙江林业》2022年第03期近日,省林业局召开全省各市林业局长会议,会上,省林业局局长胡侠对做好2022年全省林业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

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实现“十四五”林业工作良好开局2021年,全省林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浙江共同富裕,省委、省政府部署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和全面推行林长制等顶层设计不断强化,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一批重点任务超额完成,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等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启动,林业数字化改革、林地占补平衡、古道保护办法等一批创新机制率先实施,松材线虫病防治、林业碳汇等一批难点问题实现突破,钱江源地役权改革、森博会、第十届花卉博览会浙江展园展馆等一批林业品牌不断擦亮,林业产业总产值预计达5560亿元,同比增长10.77%,森林覆盖率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各地主动谋划推进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新成效。

杭州市着力实施重大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宁波市积极发展林业碳汇,创新“企业+”碳汇经营主体模式和森林经营碳汇能力提升模式;温州市造林面积、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下降数量和幅度均居全省第一;嘉兴市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均已达到标准;湖州市推动“两山银行”建设改革,以林业产业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绍兴市积极构建森林防火智能防控体系,实现全年零森林火灾;金华市创新“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模式,侦破涉林案件数、移送起诉数等均位居全省第一;衢州市着力推动国家公园创建,钱江源国家公园入选全省首批大花园耀眼明珠;舟山市成立全省首个鸟类协同保护中心,切实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台州市着力打造“一江两溪”生态廊道,不断提升沿线森林质量;丽水市林业局恢复单独设置,青田县恢复设立7个垂直管理的林业工作站,林业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三驾马车”...

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三驾马车”...

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三驾马车”...
近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获选名单》,我区《安徽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三驾马车”保护模式实现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双赢”案例》成功入选。

据悉,安徽省只有两个优秀案例入选。

2018年3月,黄山区人民政府与深圳桃花源公益保护基金会签订《安徽黄山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委托管理协议书》,由其授权在黄山区成立绿满江淮保护中心开展资源监测保护管理。

同年5月,桃花源公益基金会华东分会投资成立黄山千鸟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落实产业发展任务。

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代表政府行使监督协调管理职能。

四年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同向发力,年均接待公益活动及交流观摩18场次、在甘棠等乡镇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10场300人次。

获得全国1200万网友的捐赠碳能量和4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

建立了同周边的上岭、大同等3个自然村及黄山国有林场洋湖管护区稳定持续的联防联控的保护关系。

消失多年的平胸龟、食蟹獴、金雕、梅花鹿等保护动物频繁出现。

多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九龙峰模式”也被入选安徽省林业局“安徽省林长制示范案例”和国家生态环境部发起的COP15大会的社会组织优秀案例。

驱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三驾马车”

驱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三驾马车”

近年来,贵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牢牢扭住党的建设这一根本大计,厚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基因,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牵头抓总、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2019年12月,贵南县被列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115家试点单位,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试点示范县。

着眼夯实基础,掀开乡村有效治理篇章。

结合县情和地区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确定“一核三治+贵南特色”的乡村治理架构体系,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为主线,全方位创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特色的X模式,打造具有民族地区特色、凸显贵南特点的措施亮点,促进农村牧区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努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始终坚持县委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县委常委带头作用,选派6名县委常委下沉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8名县级领导干部任社区党建指导员,持续向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99名,全县75个村中68个村实现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比例达到90.7%,开展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700余人,84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前培训实现全覆盖。

不断加强阵地建设,每年投入近100万元用于改善基层党组织硬件设施,打造7个村史馆和党史馆,成功申报落成“英雄门合红色教育基地”和“黄沙头高原生态保护教育基地”两个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建成75个村办事服务大厅,开通视频远程政务平台,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改造升级99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各村、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基本达到“十有”目标。

认真开展“党员不信仰宗教,2021.9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三驾马车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自查整改工作,全县4248名党员逐个签订《党员不信仰宗教和不参与宗教活动承诺书》。

深入推进“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教育,出台《贵南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党员队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广东:用“三驾马车”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广东:用“三驾马车”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广东:用“三驾马车”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陈东华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产业》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广东非公有制林业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

特别是1994年在全国率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后,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术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支持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发展,使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非公有制投资造林及兴办林产加工经营甜比几乎覆盖广东所有的市、县、乡镇,基本上形成了非公有制、集体和国有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

据统计,广东省现有的20300多家木材加工经营企业中,民营企业17100多家,占84.2%,外资及合资企业227家,占1.1%,非公有制企业年产值1400多亿元,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陈东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2
【相关文献】
1.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林业发展进程——石柱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查 [J], 刘长胜;汪玖权;马培华
2.改革林木采伐制度,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对黑龙江省地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改革的探讨 [J], 王晓明
3.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的自然和生态问题研究——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研究之四 [J], 魏远竹;张春霞;杨建州
4.我国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研究之一 [J], 魏远竹;张春霞
5.浅析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应遵循的若干基本原则——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研究之二[J], 魏远竹;张春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破解六大难题实现跨越发展

破解六大难题实现跨越发展

破解六大难题实现跨越发展
陆志星
【期刊名称】《广西林业》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 当前广西林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rn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区各级进行了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布了<关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区林业工作会议,制定了广西林业"三步走"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对林业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改革、税费改革、森林资源管理、科教兴林和依法治林、加强领导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随着林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一个关心林业、支
持林业、投资林业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但是,现行林业体制、机制、政策还存在一
些急需解决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六大矛盾:
【总页数】3页(P7-9)
【作者】陆志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破解六大瓶颈制约与实现云南跨越发展 [J], 王国忠
2.破解四大难题实现跨越发展 [J], 戴维文;叶腾俊
3.实现“六大”转变破解增收难题 [J], 曾宪华;汤凡;
4.破解莆田市征迁难题实现跨越发展的对策 [J], 彭程
5.转型升级——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 [J], 张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决农业科技推广难点问题的思路

解决农业科技推广难点问题的思路

解决农业科技推广难点问题的思路
胡长华;徐建春
【期刊名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产业科技革命”。

但问题是大多数农业主管部门和农民认识不到这一点,导致了科技兴农意识不强,农技推广步履维艰。

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胡长华;徐建春
【作者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3
【相关文献】
1.政府农业还是市场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改革思路 [J], 邓勤
2.建造合同准则执行存在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思路 [J], 糜祖华
3.成品农业初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一种思路 [J], 石承林
4.验收监测难点问题的解决思路 [J], 唐松林;杨丽;张艳艳
5.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刺参优质健康苗种生态繁育示范推广项目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驾马车” 打破林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瓶颈-“下面播送一个通知,今晚我村农民技术带头人杨有发在村大会堂举办山核桃夏季管护技术座谈会,请广大种植户踊跃参加……”晚上6点多开始,伴着昏黄的路灯,临安太阳镇横路村种植山核桃的村民三五成群,陆陆续续地来到村会议室,参加杨有发的座谈会,更准确地说,是听杨有发“上课”。

这样的课一年四季不断,从春季施肥到夏季防旱,从秋季采摘到冬季防冻,什么时间点上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他都会早早“上课”布置给村民们;每次从省里培训回来,必定召开一个座谈会,及时向村民分享学到的新技术。

在临安市,像杨有发这样的“土专家”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多年来,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制约着现代林业发展的步伐。

如何打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浙江林业技术推广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摸索出了责任林技推广制度、农民技术带头人培训、林业产业化培训三套并驾齐驱的新型林技推广模式,成功突破了“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农民技术带头人,随叫随到的“土专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的名句,如今,浙江把这一理念运用到了林技推广上,通过培育农民技术带头人为林技推广和林农服务。

“名师、专家授课当然好,但是很多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农民们生产中更需要一批能随叫随到的‘土专家’。

”临安市林技推广总站站长沈振明的一番话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

针对这一情况,2013年,浙江省林技推广总站选择临安作为试点培育“农民技术带头人”。

通过自主报名,并经镇、村推荐,选择一批综合素质优秀的林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企业技术骨干,围绕当地的竹笋、山核桃、香榧等主导产业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定期集中培训、研讨交流、参观考察,完成现代林业与新型林业经营模式的理论学习。

考核合格的学员要承担农事传播、技术推广、生产技术问题收集上报、专家解决方案措施传达及农业品投入监测、病虫害监测、产量调查等工作。

还要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提升自身基地的经营水平,辐射带动周围农户科技致富。

当然,除了承担义务,学员也享有福利,比如可享受每年定期参加集中培训、交流研讨、参观考察,可优先作为各类林业先进的优先推荐对象,在林业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考虑,并可获得适当的工作补贴。

说起参加培训的好处,临安河桥镇聚秀村的香榧生产大户陈乐祥赞不绝口。

他说,参加培训班,不仅能学到实用技术,还学会了微信这个时髦的通讯方式。

他打开微信,“山核桃生产经营交流”群里,有人发了张山核桃树的图片上来,“请问黄老师这棵山核桃树得了什么病?用什么药防治?”,“这是干腐病,没有特效药,可用乙酸素缓解病症……”,浙江农林大学科技处处长黄坚钦迅速作了解答。

“微信比打电话发信息都好,遇到病虫害等问题拍成照片发到群里,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去年,遭遇了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干旱天气,就是因为黄老师通过微信群,定期公布抗旱技术要点,在这样的灾害性天气里,我们才没有遭受重大损失。

”此外,农民们平时在生产中遇到些小问题,发到群里,学员之间相互交流,也就解决了。

据了解,浙江省林技推广总站计划在临安的竹笋、山核桃、香榧等主导产业中,分别培育农民技术员5060名,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造就一支觉悟高、懂政策、技术强、善服务,以产业首席专家为龙头的200人左右的新型林技推广队伍,在农村林技推广、科技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林技员,尽职尽责的“林保姆”责任林技推广制度构筑的庞大林技推广网络,就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责任林技员”就是输送科技成果的“毛细血管”,将科技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输送到基层一线。

在林农眼里,责任林技员更像是他们的“林保姆”,在每一块林地间精心谋划,尽职尽责。

林业产业化培训,亩产过万的“风向标”“毛竹林里除了产竹笋还能产什么?除了毛竹覆盖,还有什么技术可以让毛竹林亩产过万元?”7月15日,浙江省林业厅在丽水举办第四期林业产业化技术培训班,专家给学员们讲授竹林添金新技术――竹林套种竹荪。

培训内容涉及竹林套种竹荪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关键技术要点、发展前景和如何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等方面。

参加培训的竹产业重点县首席林技推广专家、毛竹经营业主们直呼大开眼界,学员们高兴地感叹,林业产业化培训帮他们找到了发财致富的新门路。

浙江省林技推广总站从2009年就开始探索亩产过万的产业化培训的路子。

近年来,陆续举办了全省香榧南扩产业化培训班、毛竹覆盖技术产业化培训班、铁皮石斛原生态栽培产业化培训班、竹林套种竹荪技术产业化培训班……林业产业化培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和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瞄准了林业这个香饽饽,但是他们同时也存在着困惑:投资哪些林业产业效益最好?不懂技术如何从事林业产业?现有的林业产业如何实现增产增效?省林技推广总站适时推出的林业产业化培训在全省层面推广实用新技术,为更好地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萧山的丁建丰从事铁皮石斛产业已有两三年,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及对市场风险的担忧,企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在2013年的第三期林业产业化培训班上,听了斯金平教授对于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前景的分析,他决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在原有的300多亩林地上,又扩展了100多亩,全部用于铁皮石斛活树附生栽培,并在斯金平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林下湿度、温度、密闭度等的改造,今年,铁皮石斛种苗萌芽率提高了60,仅铁皮石斛种苗销售一项就可获利900多万元。

紧跟时代潮流,贴近百姓需求,亩产过万元,这是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甄选产业化培训项目的标杆,香榧产业、毛竹覆盖技术、铁皮石斛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技术、竹林套种竹荪技术等,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开辟了蹊径,成为亩产过万元的林业产业“风向标”。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开题报告三网融合彻底打破了电视的垄断局面,电视业务及其发展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冲击。

多年的积累使电视产业拥有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以及相关牌照的发放权。

在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电视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研究电视产业面临的生存现状,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于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掌握业务优势和渠道优势的电信运营商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向媒体行业渗透,这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竞争格局,将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把此项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比较多。

舒芳的《机遇与挑战论三网融合对电视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由于电信的业务能力大大增强,电视用户资源将受到较大冲击,同时电视业的广告市场会受到很大挑战,传统传输渠道的价值和地位降低,传统电视业务必将受到影响。

张海军在《谈三网融合给电视带来的影响》一文中说: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不仅有体制上的竞争,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上的竞争,原本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电视媒体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新的增长点。

崔杰在《解读三网融合下电视业运行体制》中指出:三网融合直接威胁广电企业的核心电视业务,使其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电视传媒缺少相应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

此外,电视网络的整和程度较低,这增添了电视在三网融合后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的障碍。

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视业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很多。

梁小兵在《三网融合系列举措推出将引发电视系统变动》中认为,电视业可借势完成全网整合,在巨大的存量用户的基础上,各地的电视运营商将有可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乃至开展基础电信业务。

其次,电视行业投资力度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机会。

再次,电视将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

值三网融合之际,电视系统企业除可以继续做互联网接入外,还有可能提供IDC业务、网元出租业务以及V oIP业务,电视业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

黄升民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发展》中说: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自身网络整合,并转变运营模式,高度重视媒体内容集成和运营,建立完善电视媒体内容集成、分发和运营平台,努力打造数字媒体内容基地,建立内容合作运营机制,逐步从网络管理向媒体内容业务管理过渡,向综合内容提供商的方向发展。

吴铮悦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生存之道》中指出:目前电视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大力发展新媒体,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加强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建设,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吴升高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传媒体制创新走势》中指出了电视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即事业企业并轨,逐步实行企业体制;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体制;加快重组并购,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超越分业管理,确立全覆盖的监管体制和手段。

从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三网融合提高我国信息产业整体实力这一重大举措对电视业的影响,成了传媒、业界和各方面专家研究的热点。

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决定的,但是,电视业在以此为契机面对挑战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很少有人提及,我将试图着力对此加以探究,为之前研究的不足做必要的补充。

3、选题研究的内容: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开题报告(2)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

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

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

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把自己的关键问题用两句话写下即可)5、研究与写作计划:2015年3月8日4月15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2015年4月16日4月30日2015年5月1日6月30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2015年7月1日9月30日深入研究,形成初稿2015年10月1日10月30日修改、定稿、打印、6、:[1]王城伟。

浅析广电实现三网融合的发展思路。

广播电视信息,2015(1):66-69[2]候宏。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运营战略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5(1):78-80[3]韦乐平。

三网融合与3+1行业架构的设想[J].广播电视信息,2015(2):99-100[4]王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