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合集下载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论《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作者:芦洁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0期摘要:《文艺报》作为“十七年”文学斗争的阵地,引领着舆论的方向。

它以权威的角色参与到了“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用实践推动着文学批评领域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领导的主导权。

本文试图从“对读者批评的创建”、“对创作主体的规约”和“重要批判事件的参与”三个方面着手,梳理《文艺报》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以期对此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文艺报》“十七年” 读者批评创作主体批判事件《文艺报》作为一份机关文艺报刊,在“十七年”(1949-1966)以“政治标准”为主要要义的话语语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以权威的角色参与到十七年文学批评领域中,其中无论是对读者批评的创建、创作主体的规约还是重要批判事件的参与共同促成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建构。

一、对读者批评的创建《文艺报》曾召开“旧的连载、章回小说作者座谈会”,丁玲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言道:“要在毛主席的文艺旗帜下为争取小市民层的读者而努力。

”[1]此次座谈会的主题不言而喻。

如何争取读者、建立读者舆论的规范是当时《文艺报》亟待解决的问题。

配合这样的文艺要求,《文艺报》试图组建广泛的文艺网络,把全国各地征聘的通讯员纳入其中,明确规定了读者的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

读者批评的日益高涨,同时也满足了文艺领导者希望更大规模开展批判的“策略性需要”。

[2]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文艺报》不仅重视让读者加入讨论,还或多或少的参与引导读者讨论和批评的方向。

其开辟的“新语丝”栏目中发表过多篇“短评”,呼吁重视读者群众的需要。

二、对创作主体的规约随着中共中央委员会1950年发布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文艺报》迅速作出反映,跟随着主流意识形态率先进入自我检讨的状态。

由初期阶段作家们比较普遍的“自我批评”,经过慢慢发展,带来了一片“和谐”的话语。

从《文艺报》主编的转换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对创作者思想的规约作用。

“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经验的多维反思

“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经验的多维反思

“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经验的多维反思目录一、内容简述...............................................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2 (二)文献综述.............................................3 (三)研究方法与路径.......................................4二、“十七年”文学批评概述.................................5三、“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历史经验...........................6 (一)政治与文学的关系.....................................71.政治对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72.文学对政治宣传的功能....................................8 (二)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的关系............................101.社会现实对文学创作的主题选择...........................112.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批判.........................12 (三)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141.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152.文学批评自身的独立性与开放性...........................16四、“十七年”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8 (一)政治干预与文学自由的平衡问题........................19 (二)文学批评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问题........................19(三)文学批评的多元化与包容性问题........................21五、“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历史启示..........................22(一)坚持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性............................23(二)关注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的关系........................24(三)加强文学批评的客观性与公正性........................25六、“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未来发展..........................27(一)拓展文学批评的视野与领域............................27(二)创新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手段............................29(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30七、结论..................................................31(一)研究总结............................................32(二)研究展望............................................33一、内容简述“十七年”文学批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个特定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活动主要受到政治的影响和指导。

论“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的政策导向性对美术创作艺术个性的遮蔽

论“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的政策导向性对美术创作艺术个性的遮蔽

论“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的政策导向性对美术创作艺术个性的遮蔽【摘要】本文探讨了“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对美术创作艺术个性的遮蔽现象。

通过分析政策导向性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揭示了十七年批评理论对艺术个性的局限性,以及美术创作中的个性表达受限。

结论指出,政策导向性对美术创作艺术个性的遮蔽需要引起重视,需要寻找解决途径,促进艺术个性的表达和发展。

这一问题对于当前美术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能够促进美术创作艺术个性的多元表达和发展。

【关键词】“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政策导向性、美术创作、艺术个性、遮蔽、影响、局限性、表达、限制、解决途径、发展、重视。

1. 引言1.1 介绍“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1977年至1983年间的一段时间。

在“十七年”期间,对文化艺术领域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批评,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艺术思潮和批评理论。

这些理论在当时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直接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和个性表达。

在“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中,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的思考和批评成为主要内容之一。

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批评,使得艺术家们开始关注本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理念和技法。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和碰撞,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也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了批评和反思。

在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批判中,艺术家们开始质疑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和审美标准,提出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追求,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新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这种反思和批评,为中国当代美术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十七年”美术批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和壮大,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现舞台。

这一批评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遮蔽美术创作个性的现象,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建构与冲突 以《创业史》《红旗谱》《青春之歌》《百合花》的批评活

“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建构与冲突  以《创业史》《红旗谱》《青春之歌》《百合花》的批评活

然而,在“十七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也面临着不少冲突。一方面, 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批评家们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如对于“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的理解、对于“人民性”的界定等。另一方面,面对不同的文学思潮,批 评家们也在探索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立场。例如,《创业史》和《红旗谱》 对于农村革命的描绘得到了肯定,而《青春之歌》和《百合花》则因为更加注重 个体情感和人性描写而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总的来说,《红旗谱》、《青春之歌》和《三家巷》这三部作品虽然都以成 长为主题,但在叙事手法上各有特点。《红旗谱》注重人物个性和情感的深刻表 达,《青春之歌》更情感的直接描述,而《三家巷》则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物成长 的影响。这些不同的叙事策略使得作品各具特色,为读者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 人物的成长历程。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一部经典小说,它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 公林道静的成长和奋斗,展现了青春的力量和抗日救亡的热情。
林道静是一个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少女,因为家庭的压力和自己的追求,走上 了革命的道路。在革命的道路上,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她始终坚定地 信仰着自己的信仰,不断地追求真理和进步。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中国的现代文学中,成长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这一主题在许多作品中 都有所体现,其中包括《红旗谱》、《青春之歌》和《三家巷》。这些作品虽然 有着不同的叙事风格和时代背景,但它们都展现了主人公们在时代变革中成长的 过程。本次演示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这些作品在叙事方面的共同点和不 同点。
在“十七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建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批评家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观察和审视。他 们注重作品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对于人民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于社会主义 建设的推动。其次,批评家们通过对于作品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 意义的观点和方法,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社会效果论”等,对于推 动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合法性解读——以“史诗性”文本和文学经典价值确认为中心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合法性解读——以“史诗性”文本和文学经典价值确认为中心


事, 政治经济生活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 、 火热的社会主义建 为例 设生活、 百废待兴的局 面、 整个社会的昂扬亢奋的精神面貌 战争中涌现出的人民艰苦卓绝的英雄业绩往往成为作 等, 都成为建国初期的散文抒写的对象,在柴达木盆地》 家们倾心的创作素材, 《 、 一批闪耀着革命英雄主义光彩的作品 《 童话时代》 等都体现了盛世颂歌的模式;生活在英雄们中 《 绘就了一幅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壮丽画卷, 展现了解放
成长》 胡可)《 ( 、万水千山》 陈 ( 其通)《 、保卫和平》 宋之的) 时期” ( 的历史面貌。对于这些斗争在文学史上和现实政治上 等, 还有歌颂新中国的 作品, 方珍珠》《 如《 、龙须沟》 老舍) ( 、 的意义, 批评家指出:在反动统治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域, “ 《 考验》 夏衍)《 ( 、明朗的天》 曹禺) 还有反映市民、 ( 等, 知识 几乎是不可能被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的。现在我们却需要 分子和城乡迎来崭新变化的作品, 红旗歌》 鲁煤等) 如《 ( 、 去补足文学史上的这段空白, 使我们人民能够历史地去认识
“ 共和国诗歌实质是对新生活的歌颂, 可以认为, 它开创了一 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 去讴歌表现社会主义建设、 体现时代 个完整的颂歌时代。… ’ ” 如阮章竞的《 祖国的早晨》 田 、 风貌的人物 , 去赞美呼应时代情绪的革命英雄,把 日常生活 “
间的《 祖国颂》郭小川的《 、 我快乐, 我歌唱》《 、我歌唱鞍钢》 世界整个儿赶出了文学的领域 , 、 强制文学达到终极本质的还 ” _ 人类生存的“ 非预设性” 在状态都通向抽象 的自 《 造林英雄之歌》贺敬之的《 、 放声歌唱》《 、十年颂歌》《 、雷锋 原。[ ( ’ 之歌》 等。建国后的小说创作 , 其题材内容则集中在对革命 的本质。“ 宏大叙事” “ 、 中国讲述” 的宏观视野是这一时期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第23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月Vol. 23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1“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齐玉朝徐丁林(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唐山063000)摘要:“十七年”文艺批评进程曲折,面貌复杂。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整体环境较为宽松,文艺批评寻求着科学理性精神,但受“一体”文艺思想制约,批评开始向政治斗争异化。

50年代中后期,既有科学理性精神的高扬,又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横遭践踏,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双重变奏的态势更为明显。

60年代初至“文革”前夕,文艺批评在阶级斗争语境中力图自救,最终又别无选择地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十七年”文艺批评;科学理性;政治异化;批评品格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1)03-0037-05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事业的组成部分,它同文艺运动、文艺思想斗争、文艺创作实践及文艺理论研究密切相联,对新中国“十七”年文艺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曾说过:“批评是科学。

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

”[1](P373)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也说:“批评──这意味着要在个别的现象里去探寻并显示该现象所据以出现的一般的精神法则,并且要确定个别现象和它的理想之间的生动的、有机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

”[2](P258)普希金和别林斯基在这里实际上界定了文艺批评的基本性质和职能,文艺批评要研究、分析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及种种文艺现象,从中发现并总结出规律性,以超越具体文艺现象的理论形态,指导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等文艺实践活动。

文艺批评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文艺的科学理性活动,基本目标在于促进文艺的发展、繁荣,建设性应该成为文艺批评活动的显要特性,这也是衡量文学史上某一时段文艺批评是否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

试析“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

试析“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

试析“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论文关键词:《林海雪原》文学批评现实性传奇性真实论文摘要:“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初版于1957年,1958年和1961年经受了两次大规模的评介。

第一次以专业批评家为主体,第二次则出现了大量群众评论。

两次批评活动都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为评价标准,强调作品的思想性、现实性、真实性与群众教育功能。

这些评介并非纯粹的文学批评,在理论探索上鲜有贡献。

要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潮和文艺思想,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是阅读那个时代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尤其是当这种评论较为集中,形成某个热点时。

初版于1957年9月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被当时的批评家看作“建国以来优秀作品之一”,在当时广大“工农兵群众”中影响非常大,不到一年即发行55万册。

由此也引发了批评家们诸多评论,这些初期的批评主要集中在1958年秋季以前。

检视这些主要是针对作品本身的评论,不难从中透视出一个特定时代(1949-1966,后来在当代文学史上被称为。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和批评风尚。

《林海雪原》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解放军一支36人的“小分队”在深山密林所进行的剿匪斗争。

它能够在“深人”“普及”到读者群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这其中的原因是批评者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许多评论者都注意到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独创性”,有人将它与《烈火金刚》等一同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说”,并名之为“革命英雄传奇”,认为这种小说“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的现实性……它又比一般的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更富于传奇性。

许多人的评论正是在这“现实性”与“传奇性”两方面及其关系上做文章,有的由“传奇性”又进一步得出作品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来。

说《林海雪原》“富有传奇色彩的特色”,甚而把这视为小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这样的表述在当时的评论文章中极为常见。

而对所谓传奇性的理解,各人也都大同小异,并无争议,主要是指这样一些方面:故事情节的奇特与巧合;人物的大智大勇等经过“神化”的性格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的极度险恶与壮丽。

关于_十七年文学_整体评价的思考

关于_十七年文学_整体评价的思考

2007年6月第39卷 6月号学术月刊Academic Mont hly J un.,2007Vol.39 No.6文学艺术论评[编者按]“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价值理想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对“十七年文学”进行整体性研究和评价成了新世纪当代学者相当沉重的一个学术话题,它涉及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精神理念、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

本刊特地约请了四位学者,立足整体性评价这一高度与视界,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显示了这一领域某些前沿性的思考,希望它们对“十七年文学”研究有所推进。

价值重构与“十七年文学”的整体评价(专题讨论)[提 要]吴秀明认为,对“十七年文学”应作综合整体评价。

它既是20世纪中国的“十七年文学”,也是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同时也是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并高度一体化了的“十七年文学”。

张光芒认为,不能用硬性的价值尺度来评判“十七年文学”,应该综合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以“同情的理解”,作为历史叙述的前提,尤其应对生长于时代夹缝中的富有文化启蒙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出价值重估。

董之林则进一步指出了“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复杂性与艰难性,这是无法还原的历史,任何简单的评判都将失去意义,只有跳出预设的思维定式,借助理性的“知识考古”,才能达到评判的意义重构。

黄健则揭示了“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重构的内在联系,从现代性重建的视角反思“十七年文学”的得失与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 价值重构 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28041(2007)0620101211关于“十七年文学”整体评价的思考吴秀明(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无论就20世纪文学的宏观视野还是从当代文学的具体构架来看,“十七年文学”都是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它似乎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颇难跨越但又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

寻找政治_十七年_文学批评中_歪曲_话语的逻辑_寇鹏程

寻找政治_十七年_文学批评中_歪曲_话语的逻辑_寇鹏程

·176 ·如何推进“十七年”文学研究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对“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独有的话语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可行之道。

“十七年”文学批评创造了一系列自己比较稳定的特有话语,对这些话语的深入研究可以触摸到整个历史时期文学的社会文化渊源、发展的逻辑理路以及批评价值取向等,很有研究的意义。

对于这一时期大量独特的“否定性”话语,诸如“歪曲”、“不健康”、“个人主义”、“低级趣味”、“温情主义”、“逆流”、“美化”、“形式主义”、“公式化”、“反面人物”、“感伤颓废”、“小资产阶级情调”等,人们仅持一种简单批判的态度,并没有对这些“否定性”话语的内涵意义、逻辑理路、理论渊源、价值取向及其对于文学的影响、借鉴意义等进行认真的梳理、研究与反思。

本文拟以“歪曲”这一话语为例,为研究“十七年”时期“否定性”话语找到一条道路,以推进“十七年”文学的整体研究。

“歪曲”曾经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领域里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

如果我们抛开“歪曲”使用中浓厚的政治火药味,仅就这一话语本身的逻辑理路进行学术清理时,我们发现“歪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歪曲现实生活;第二,歪曲共产党员、工农兵形象;第三,歪曲毛主席、马、恩等领袖思想以及党的政策。

从当时人们动不动就用“歪曲”来指控或者陷害对方来看,虽然有政治的高压,但实际上文艺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在迎合政治,在一种想象的真实之上主动地“寻找”政治来帮忙,主动将文艺转化成政治,把“文化资本”转化成“政治资本”,以政治不容分说的话语“霸权”来打败自己文艺上的“对手”,从而享受政治带来的好处。

文艺自身的这种托身政治以求庇护或以求得利的“不清白”也是造成当代文艺批评混乱的原因之一。

一 “歪曲”现实生活责备作品歪曲现实生活,是“歪曲”较为普遍的一种用法。

因为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地反映生活,是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文学最主要的一个标准。

因此,作品是不是歪曲现实生活自然就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了。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题与意识省略约从王林的腹地及其批评说起曹霞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题与意识省略约从王林的腹地及其批评说起曹霞

2012年4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Apr.,2012第30卷第2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30 No.2论 十七年 文学批评的主题与意识形态的规约从王林的 腹地 及其批评说起曹 霞(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300071)[摘 要]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新的语境。

与以往历史境遇最大的差异在于:它不再以摧毁和否定旧体制旧文化为己任,而是致力于建构新的文艺秩序。

为此,它要求作家正面表现社会现象,歌颂民族国家建设和革命历史,并着力清除 不洁 和 不纯 的叙事方式。

王林的 腹地 写作于四十年代初期,它塑造了日常化的具有普通人性的英雄形象,保留了时代与乡村的原生风貌,却与新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 断裂 ,成为新中国最早受到批判的长篇小说。

批评家认为小说中的很多描写与文艺新秩序的要求和写作原则相去甚远,对作者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警告。

十七年 文学批评主题的生成并非单纯的文艺问题,而更多地来自于民族国家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学批评;主题;意识形态;规约[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2-0063-06特里 伊格尔顿认为,一切的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1](P20)。

作为一种艺术生产,文学批评比其他诸种艺术体裁更易受到时代与意识形态的规约,其价值高下就在于批评主体对于客体独特的感受力与评判力。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新的语境。

与以往历史境遇最大的差异在于:它不再以摧毁和否定旧体制旧文化为己任,而是致力于建构新的文化秩序。

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时起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每一次成功的革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都是用民族来自我界定的;通过这样的做法,这些革命扎实地植根于一个从革命前的过去继承而来的领土与社会空间之中。

十七年文学评价问题

十七年文学评价问题

十七年文学评价问题一只苹果,如果大部分烂了,说这是一只烂苹果,应该没有什么不妥吧?当然,你如果说,这只苹果还有一部分没有烂、可以吃,也自有道理。

但是你如果进而说,这只苹果有一部分没有烂,因而不能说是一只烂苹果,应当认为是一只好苹果,那就走向荒谬了。

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几年,有所谓“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兴起。

当时,有一个叫李剑的人写了《歌德与“缺德”》这样的文章,对揭露伤痕、反思历史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但李剑的文章立即激起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满腔义愤,批评界对之进行了集体声讨。

当时的批评家们,对《班主任》、《伤痕》、《枫》、《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记忆》、《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顺大造屋》、《芙蓉镇》这一系列作品,是给予了热情的肯定的。

当时肯定这些作品的批评家,许多人已离我们而去。

但其中较年轻的一些人,至今还健在,还在发表着对文学的看法。

八十年代中后期,有所谓“先锋文学”的兴起。

徐星、刘索拉、马原、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被称为“先锋作家”的人,一时间成为议论的焦点。

“先锋文学”也造就了一批不遗余力地为之辩护的“先锋批评家”。

如果我的记忆不错,陈晓明就是由“先锋文学”所造就的批评家。

在“先锋文学”遭遇不少人的反感、质疑时,陈晓明一篇接一篇地发表着长文,从不同角度阐释“先锋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先锋文学”之后,有所谓“晚生代”登场。

“先锋批评家”中的一些人,又顺理成章地成为“晚生代”的颂扬者和阐释者。

批评界肯定“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理由,是这些作品具有着难能可贵的品质。

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作家主体性的显现,是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可贵品质之一种。

而接通了、承续了“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则是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另一种可贵品质。

这二者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干脆就是一回事。

对这些作品的这种看法,后来成为“定论”,进入了文学史著作。

例如,洪子诚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论及“伤痕文学”时,就说:“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现当代 十七年文学 精心整理~~~

现当代    十七年文学  精心整理~~~

一.文学思潮建国初期文艺界三次重大的批判运动的影响及其教训。

1956年以前,三次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①这三次批判运动,规模声势之大,涉及面之广,牵扯人员之多,远远超过此前历次文艺运动与文艺思想斗争。

②将本来属于文艺思想范畴的论争等同于政治斗争,彻底混淆了人民内部与敌我之间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

③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潮的膨胀,摧毁了把写作看做个体的情感、心态的自由表现的“资产阶级”文学观,有力的制约控制了作家艺术思想和行为的选择、规范。

④给我国当代文学带来了创伤。

简述和评价建国以后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①建国以后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文艺路线上继批判电影《武训传》和《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唯心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思想斗争。

②胡风的文艺思想极为复杂,独具特色,其核心在于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提倡主体的“自我扩张”与“自我斗争”,用主观“拥入”客观,表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主张创作方法大于世界观,认为它们是现实主义的关键所在。

③1955年推向高潮的对胡风文艺思想及其政治上的批判,将本来属于文艺思想范畴的论争等同于政治斗争,彻底混淆了人民内部与敌我之间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

它不仅造成了胡风等人极大的人身痛苦,而且助长了“左”倾文艺思潮的膨胀,给我国当代文学带来了创伤。

关于<武训传>的讨论。

电影《武训传》是孙瑜根据武训生平事迹,编导的历史传记影片。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并由此展开了建国后第一次名为讨论、实际为政治批判的文艺运动。

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乃至批判,涉及到如何运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的问题。

但由于采取行政领导的方式,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将思想、学术、文艺问题当作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斗争的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我国当代文艺运动和创作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十七年文学最突出的特征[浅析十七年文学话语特征]

十七年文学最突出的特征[浅析十七年文学话语特征]

十七年文学最突出的特征[浅析十七年文学话语特征]“十七年文学”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高度受到意识形态的控制,大家难免不自觉地戴起有色眼镜来评判它。

事实上,每一种文学的诞生都有其相应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回到历史中审视它们,才能做到准确公平。

短篇作为小说的一种,具有反映社会、作家思想的“短、平、快”的特征。

本文主要通过对十七年文学短篇小说的分析来获得对这时期文学话语特征的了解。

一、坚强的政治壁垒如果把十七年文学比喻为一座城池的话,那么高高的政治城墙就是它固若金汤的保障。

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们,只能通过这一隅天空来获取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他们看到的天空只有一个颜色,那就是关于政治的浓郁革命色彩。

这是十七年文学话语的第一个特征。

在《短篇小说选》的“编选说明”里写道:“……报刊发表和出版的大量短篇小说,题材广阔,风格和手法丰富多彩,其中许多作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配合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三大革命运动,有力地发挥了‘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战斗作用。

”实际上,所谓“题材广阔”都是清一色描写建国以来人们破除封建社会旧思想,翻身做主人,反映社会主义大好形势。

其中的革命战争题材占了很大比重。

如王愿坚的《党费》、茹志鹃的《百合花》、王世阁的《在师指挥所里》等。

这些小说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背景,刻画了一系列思想先进,为了人民、社会的前途奋不顾身的人物形象。

《党费》里的黄新大嫂一角,以腌咸菜的稀缺资源作为她上交的党费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和她作为一名党员的机智。

《百合花》里则写一个青春可爱的通讯员奋不顾身扑手榴弹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

除此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描写党员干部带头建设社会主义的作品,如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无私奉献的老党员干部形象。

这类短篇都是为了达到宣扬在革命战争中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拥护社会主义的目的。

作品中时不时会出现主人公桌上摆着的《毛泽东选集》以及建设时期的大跃进的口号等等。

“十七年”文学批评阶级论思维批判异质理念一体化论文

“十七年”文学批评阶级论思维批判异质理念一体化论文

一体与异质【摘要】“阶级论”的文学批评思维是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文学批评的主导模式。

这一批评思维的产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契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阶级论”思维最终取代了“五四”“人的文学”的“非逻辑性”和“非纲领性”;但同时,“阶级论”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模式也具备一定的历史适用性、时效性等特点和局限。

在对这一思维模式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从对“十七年”文学批评中异质理念的批判论争入手,分析“阶级论”思维对这一时期文学批评中异质理念的批判和整饬方式,进而呈现“十七年”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最终走向,以揭示“阶级论”为主导的“十七年”文学批评思维的历史贡献、基本矛盾和教训启示。

文章以文学批评的“阶级论”思维为主线,以它与“异质性”文学理念的具体关系为分析重点,深入探究“十七年”文学批判思维的内部逻辑,呈现“异质性”理念被批判、整合,最终走向被“阶级论”所同化的历史命运,以求展示出这一时段文学批评的复杂性、具体性和矛盾性。

论文共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综述“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批判机制——“阶级论”批评思维形成的历史背景、必然性及历史局限性。

以“人的文学”为例... 更多还原【Abstract】 The "class theory" was the dominant mode ofliterary criticism seventeen years after the state foundation (1949-1966). The emergence of this kind of thought was the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ina—which fitted the reality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finally replaced the "non-logic" and "non-programmatic" of the "May Fourth" "human literary"; meanwhile, as a kind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class theory" have the function of historical applic... 更多还原【关键词】“十七年”文学批评;阶级论思维;批判;异质理念;一体化;【Key words】The "Seventeen Years" literary criticism;the class theory thought;heterogeneous ideas;integration;中文摘要7-10Abstract 10-13绪论14-18一、“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14-16二、关于“一体与异质”关系研究之必要16-18第一章批判的背景——“十七年”文学批评思维形成的历史基础18-24第一节“五四”现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局限——以“人的文学”为例18-21第二节阶级论思维成为文学主导理念的必然性及局限性21-23 第三节历史车轮的惯性作用与阶级论思维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导23-24第二章批判的准绳——阶级论的阐释体系24-38第一节阶级论的核心——无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24-27 第二节阶级论的保障——创作要分清阶级界限27-30第三节阶级论的文学使命——树立阶级样板30-33第四节阶级论的文学功能——工具论或武器论33-38 第三章批判的对象——“异质性”的文学批评理念38-98 第一节人性论的阐释体系38-67一、“人类共性”论39-45二、人性“复杂性”45-54三、尊重人的个性,探索心灵的秘密54-59四、人道主义关怀59-67第二节真实论的阐释体系67-83一、写真实,直面矛盾68-78二、以“真实性”来连接艺术与政治78-83第三节自由论的阐释体系83-98一、作家个人体验的先行83-88二、对创作个性与天赋的尊崇88-91三、对先验创作立场的质疑91-98第四章批判的整合——阶级论与异质理念的调和98-128 第一节阶级论与人性论的整合98-108一、阶级性与人物个性的整合98-103(一)阶级性与人物性格逻辑的统一98-102(二)以个别反映一般,以个性表现阶级共性102-103二、阶级性与人情的整合——在艺术形象的复杂血肉中体现阶级倾向性103-108第二节阶级论与真实论的整合108-121一、生活真实、感情真实与正确思想的渗透交织109-112二、依据主题思想来选择艺术上所需要的真实112-116三、以阶级倾向性来判定特定主题下的历史真实性116-121第三节阶级论与自由论的整合121-128一、到群众中去落户——在阶级生活中培养创作体验121-125二、在共同的政治标准下,对不同作家作具体的分析125-128第五章批判的走向——阶级论的纯化128-155第一节人性论向阶级论的转化128-137一、从《武训传》到《海瑞罢官》的批判——对人性进行的严格的阶级划分128-132二、人性的纯化——凸出人的阶级标志132-137第二节真实论向阶级论的转化137-145一、阶级内部矛盾的走向:新旧现实主义的区别与对于黑丁等人的批判137-142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现实:对电影《不夜城》的批判和革命现代戏的兴起142-145第三节自由论向阶级论的转化145-150一、“写重大题材”的绝对化:关于《题材问题》的大批判145-147二、创作个性归于阶级性:对“人尽其才”论的批判147-150第四节余论——阶级论思维在文革文学批评中的极端化与凝固化150-155一、“人”的凝固:“人”的样板化及其“三突出”的塑造原则150-152二、政治性和真实性的完全一致:以两极斗争思维规定矛盾发展152-153三、阶级立场与创作立场的绝对一致:作家应该成为战斗的无产者153-155结语关于“十七年”文学理念批判的历史反思155-167 第一节历史贡献155-158一、秩序的建立:文学创作中无产阶级理想与信仰的统一155-156二、阶级凝聚力:文学阶级论作为战时文学规范的有效性和功用性156-158第二节基本矛盾158-161一、阶级同一性与文学创作情感普遍性、丰富性的矛盾158-159二、阶级倾向性与现实生活多面性的矛盾159-160三、阶级先验性与作家创作体验个人性的矛盾160-161第三节历史教训161-167一、文学批评的主导机制应符合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和现实发展规律162-164二、文学批评秩序与批判性机制应时时警醒自身的局限性与遮蔽性164-167注释167-185参考文献。

论_十七年_文学批评中的_个人主义_话语_寇鹏程

论_十七年_文学批评中的_个人主义_话语_寇鹏程

2011年第10期(总第249期)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NO.10,2011(Cumulatively NO.249)“个人主义”叙述话语是“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领域一个惯用的否定性概念,它像一根大棒一样被挥来挥去,很多作家作品都倒在了“个人主义”的罪名之下。

“个人”话语一时间成了一个噤若寒蝉的严重问题,似乎我们的价值谱系中已经没有个人的位置了,而回想“五四”时期,争取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却是我们启蒙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惊人的巨变与倒转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清理与反思。

一、“五四”时期“个人”话语的辉煌个人解放的话语曾经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成果,一直被当作一种进步的力量。

陈独秀1915年在《敬告青年》中要求青年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要保持个人的独立精神。

在《偶像破坏论》中,陈独秀大声疾呼,一切宗教都是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这种破坏一切“偶像”的战斗精神曾给当时的青年极大的惊醒,促使了他们个人独立人格的觉醒。

胡适当时也大力宣传西方的个人主义,要青年们“救出自己,务必努力做一个人”。

他说:“欧洲有了十八九世纪的个人主义,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过于面包,爱真理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1](P511)个人的自由、个人的独立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们主要的价值选择之一。

“易卜生主义”在青年中风行一时,胡适回忆说,《易卜生主义》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有最大的兴奋作用和解放作用,也正因为它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在当时的确是最新鲜又最需要的。

个人解放是“五四”以来新青年最时髦、最流行的一个话语。

当时许多期刊杂志的发刊宣言主要就是“自我解放”、“自我觉醒”的个人主义话语,如1919年6月8日《星期评论发刊词》这样写道:“我说,我是我的我,一切世界,都从心里的思想创造出来……我要吃,非我不能替我饱。

结合作品谈谈对十七年文学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结合作品谈谈对十七年文学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十七年文学特征当代文学史复习2015十七年文学之概括及论述五六十年段中国文坛,受到政治的压迫“强奸”,而不得不服从于政治,以政治的要求作为文学创作的动因。

政治气息充斥于文学作品之中.。

十七年文学作品虽有种种的不足,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占有相当的地位的。

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集中体现于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其作品都体现着如下的特点。

一、史诗创作情结。

写作类容都为有关新中国的重大历史或者有特别意义的事件为落点,用极大的篇幅笔墨去渲染。

营造史诗性的效果。

如《红日》描写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林海雪原》描写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

《红旗谱》将故事背景置于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

《红岩》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统一起来。

《山乡巨变》完整地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

二、英雄崇拜心理。

《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是聪明,机智勇敢的化身,上演了一场绝妙的“无间道”,为了进一步了解威虎山匪帮的情况,提出打入匪帮的内部,乔装成成土匪,只身来到威虎山,机智的回答了“八大金刚”盘问;在座山雕精心布置的“与来袭共军激战”的战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识破诡计,将计就计乘机送出所摸清楚的情报,并且打入敌人内部。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如果单纯地将这一现象视为作品的弱点,无异于建议作者去走那种主流的“标 准化”创作风格。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析可以发现,十七年文学批评在弘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也 存在着视界不够开阔、思想深度不够等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中国当代文学 发展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为当时的中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模式 和审美标准,为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赵树理笔下的妇女解放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这种解放面临着重重困 境。在《李有才板话》中,喜梅嫂子的命运就是典型的例证。她受到婆婆的压 制,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而当她有机会争取自己的权利时,却受到了社 会的冷遇和压力。这一现象揭示了妇女解放的内在矛盾和限制。
赵树理以他独特的笔触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劳动 在推动妇女解放中的重要作用。劳动不仅改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也为她们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可能。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 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推动。
总的来说,汪曾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在十七年文学时期内,以自己独 特的风格和主题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充满了美的力量,让人们在阅读 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他也尊重传统文化,注重细节描写,让人 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平淡而真 实的写作风格,也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 赵树理小说为例
标题:"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 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对“十七年”文学的探讨一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 时期,文学被高度政治化和一体化,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然而,这种 总体性的特征并不能完全涵盖“十七年”文学的多样性。本次演示将以赵树理 的小说为例,对“十七年”文学的多层次性进行深入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月Vol. 23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1“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齐玉朝徐丁林(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唐山063000)摘要:“十七年”文艺批评进程曲折,面貌复杂。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整体环境较为宽松,文艺批评寻求着科学理性精神,但受“一体”文艺思想制约,批评开始向政治斗争异化。

50年代中后期,既有科学理性精神的高扬,又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横遭践踏,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双重变奏的态势更为明显。

60年代初至“文革”前夕,文艺批评在阶级斗争语境中力图自救,最终又别无选择地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十七年”文艺批评;科学理性;政治异化;批评品格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1)03-0037-05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事业的组成部分,它同文艺运动、文艺思想斗争、文艺创作实践及文艺理论研究密切相联,对新中国“十七”年文艺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曾说过:“批评是科学。

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

”[1](P373)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也说:“批评──这意味着要在个别的现象里去探寻并显示该现象所据以出现的一般的精神法则,并且要确定个别现象和它的理想之间的生动的、有机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

”[2](P258)普希金和别林斯基在这里实际上界定了文艺批评的基本性质和职能,文艺批评要研究、分析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及种种文艺现象,从中发现并总结出规律性,以超越具体文艺现象的理论形态,指导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等文艺实践活动。

文艺批评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文艺的科学理性活动,基本目标在于促进文艺的发展、繁荣,建设性应该成为文艺批评活动的显要特性,这也是衡量文学史上某一时段文艺批评是否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

从这一角度考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段的文艺批评进程呈现科学理性与非科学理性、建设性与破坏性相互对立又错综纠结的极为复杂的面貌。

梳理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探讨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建设文艺批评的科学理性精神,发展正常、健康的文艺批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1949-1955:对科学理性的寻求与扭曲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文艺历史的开端,文艺批评继承五四以来新文艺批评特别是40年代解放区文艺批评的传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1949年到1955年,文艺批评的整体环境比较宽松,理论批评家们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新特点的批评对象,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力图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发言。

他们大都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批评和美学批评为批评方法,遵循文艺规律,努力探讨社会主义时代文艺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问题,试图做出理论的回答。

这一阶段文艺批评的成果首先表现为新作品评论。

当时,在毛泽东工农兵文艺思想的指引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表现新题材、新人物的作品,如赵树理的《登记》、马烽的《结婚》、谷峪的《新事新办》等农村题材短篇小说;鲁煤等人集体创作的话剧《红旗歌》、老舍的话剧《龙须沟》;赵树理的《三里湾》、杨朔的《三千里江山》、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长篇小说。

批评家们面对新的创作实践,迅速做出批评反映。

茅盾在《读〈新事新办〉等三篇小说》一文中,比较分析了三篇小说的主题表现、素材选择和细节描写,热情肯定了这些小说的成绩。

冯雪峰发表《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文章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小说主题提炼、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成就,认为在当时出现的反映人民革命战争的文学作品中,“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

老舍的《龙须沟》创作并演出成功,在批评界引起了热烈关注,周扬给予了热情肯定,提出“要学习老舍──────────收稿日期:2000-01-18作者简介:齐玉朝(1955-),男,河北玉田人,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 37 -第23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先生的真正的政治热情与真正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态度”。

[3]此外,像陈涌的《文学创作的新收获──评〈三千里江山〉》、艾青的《公刘的诗》、丁玲的《读魏巍的朝鲜通讯》等批评文章,都是热情肯定新的创作,立论中肯并做出具体分析的文章。

这一阶段文艺批评的成果还体现为对当时亟待解决的有关创作问题的理论探讨,这些理论探讨更能表现出当时文艺批评的理性态度与理论品格。

1949年8-10月,《文汇报》、《文艺报》就文艺作品“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问题展开了热烈争论。

论争的焦点在于小资产阶级人物可以不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主角。

以冼群为代表的一方持肯定的观点,认为可以把小资产阶级人物当作主角来写,为谁服务的问题并不就是以谁为主角的问题,但对小资产阶级应批判地写。

[4][5]以陈白尘为代表的反对方认为,工农兵在社会上已经取得主人公地位,工农阶级是革命的主力,文艺作品应该以工农兵为主角。

[6][7]1949年10月,何其芳在《文艺报》第1卷第4期发表《一个文艺创作问题的争议》,强调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同时也认为“一切具体文艺作品都绝对只能以工农兵为主角,那也是一种不适当的应用”。

1952-1953年,《文艺报》等报刊就创造新英雄人物问题开展了讨论,此次讨论,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但在涉及能不能在矛盾冲突中写英雄人物、能不能写英雄人物的缺点、如何处理英雄与群众的关系等问题上,参与讨论者的观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周扬在第二次全国文代会的报告《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8]中,提出“当前文艺创作的最重要的最中心的任务是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思想”。

关于创造新英雄人物可以不可以写缺点,周扬针对当时有人提出的写没有缺点的英雄是反现实主义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能“神化”英雄,同时他也认为为突出英雄的光辉品质,“有意识地忽略他的一些不重要的缺点”,是必要的;英雄不应有“虚伪、自私,甚至对革命事业发生动摇等”品质上的缺陷。

1953年最后一期《文艺报》上冯雪峰发表《英雄和群众及其他》一文,文中强调写英雄不能离开实际生活的矛盾斗争,不能离开普通群众,强调不能把英雄人物理想化。

这一阶段的文艺批评,总体来讲是健康、正常的,具有建设性。

对作品的评论,批评家们既重视社会政治功利价值,又重视文艺审美价值,力求从鲜活的创作实践中寻找适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文艺规律。

关于创作问题的理论探讨或争论,涉及到新时代文艺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及艺术表现等较深层的理论问题,尽管批评者观点不一,但多数都能以探寻理论为目标,心平气和,不随便以政治压人,表现了文艺批评应有的科学理性。

1949-1955年间的文艺批评是在文艺思想的“一体化”格局中进行的。

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之后,确立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地位,从而形成了文艺思想的“一体化”格局。

由于当时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片面化和教条式的理解,结果在文艺实践中“一体化”文艺思想逐渐演化为文艺无条件地为政治服务。

受这种被演化的“一体化”文艺思想制约,这一阶段文艺批评也发出了与科学理性不谐合以至扭曲甚至践踏科学理性的声音,集中表现为文艺批评被政治斗争异化,政治批判取代科学的文艺批评。

195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这是文艺批评向政治斗争异化的开端。

对《武训传》在表现历史生活和历史人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政治倾向,完全可以开展批评,但对一部文艺作品的批评,应当从文艺规律性出发进行学理批评。

可是对《武训传》的批判,完全采取了政治斗争的方式,批判的着眼点是政治,这显然有违文艺批评的本性。

1955年发生的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文艺批评异化的典型个案。

且不说强加在胡风头上的“反革命集团”的政治冤案,仅就胡风的文艺思想来说,在探讨文艺和生活的关系、文艺主体性、创作心理机制等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上都有独到见解,因而成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9]。

但是当把文艺问题纳入政治批判的框架之后,批评的科学理性精神便会让位于政治审判,复杂的学理问题便简单化为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文艺思想。

以政治运动的方式开展文艺批评践踏了文艺批评的科学理性,以非政治运动方式开展的某些文艺批评同样也扭曲了文艺批评的本性。

1951年,《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开展了对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批评。

批评者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也不顾作品的实际,从既定的政治概念出发,认为小说歪曲、丑化工农干部形象,甚至有的批评者评定作者的阶级“简直能够把他评为敌对阶级了”[10]。

二、1956-1960: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的双重变奏1956-1960年,文艺批评呈现极为复杂的情形,既有过张扬科学理性、表现探索精神的批评的活跃和繁荣,给文艺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经常出现政治斗争干扰并严重损害文艺批评的状况,使文艺批评充当了阻碍文艺事业发展的不光彩的角色。

这是文艺批评大起大落、产生强烈反差的几年,从这种强烈的反差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何为真正的文艺批评,何为异化的文艺批评。

- 38 -齐玉朝 徐丁林:“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带来了文艺思想的解放,也为文艺批评带来了新的生机,理论批评一时空前活跃。

许多理论批评家和作家大胆探索,以追求科学真理的勇气,对文艺创作、文艺理论及文艺管理方面种种教条主义表现提出了严厉批评。

何直(秦兆阳)发表《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一文,以现实主义问题为中心,对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和理论批评中的教条主义进行切中时弊的批评。

文章强调了现实主义必须“严格地忠实于现实,艺术地真实地反映现实”,并对从苏联引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定义的第二句(即“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提出了质疑,“这无异是说,客观真实并不是绝对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作家脑子里某种固定的抽象的‘社会主义精神’和愿望……其结果,就很可能使得文学作品脱离客观真实,甚至成为某种政治概念的传声筒”。

[11]文章一发表,引起文艺界广泛关注,很多理论批评家都参与关于现实主义的探讨,如周勃的《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12]、陈涌的《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3],都强调了现实主义真实性原则,批评了当时文艺思想上教条主义、庸俗机械论的倾向。

理论批评的活跃还表现批评界“人学意识”的觉醒。

巴人发表了《论人情》[14]、王淑明发表《论人情与人性》[15]、钱谷融发表《论“文学是人学”》[16],这些文章观点尽管不完全一致,但都体现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文关怀精神,目的在于促使文学在更全面、更深刻的层次上去表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