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我为老师画名字_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单元主题:我爱老师
课题名称:我为老师画名字
教学类别:绘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隐性渗透:以教师节为契机,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学准备:
学具:记号笔、油画棒等
教具:学生优秀作品、教师范画等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美化文字变成画的乐趣
创意与表现:发挥想象,添加有趣的装饰,美化文字
欣赏与评议:能表述画面中想表达的情感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把文字的笔划进行变形使画面更饱满
拓展层面:在笔划上添加有趣的装饰
探究层面:能根据字义进行装饰
作业内容:把老师的名字画下来,添加装饰变成漂亮的图画
知识要素:发挥想象,添加有趣的装饰,美化文字
技能要求:把文字的笔划进行适当的变化,使画面饱满
教学重点:根据画面让笔划适当变形并添加有趣的装饰。
教学难点:文字的笔划安排使画面饱满
要注意的问题:字体变形要在原来笔划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环节:
1、比较与发现:
2、①出示一年级学习的“彩色的名字”作业,请学生说说作业感受。
3、②出示“我为老师画名字”学生作业,请学生欣赏
4、③观察比较,两次作业的画面有什么区别?
④教师小结:今天要在名字的笔划上进行添加和装饰,把名字变成漂亮的画。
2、讨论与交流:
①教师节就要到了,我们今天就挑选你最喜欢的老师,把他/她的名字画下
来变成漂亮的画吧。
②揭示课题。
③看书欣赏,讨论:你发现了那些把名字变成画的方法?
④交流并小结:
·把名字的笔划改成空心字,然后根据字形和笔划进行想象,添加装饰。·把名字的笔划变粗,根据笔划和字形添加装饰。
·根据字义,进行想象,添加装饰。
3、想象与绘画:
①出示学生作品,比较、讨论、发现画面要饱满的几种方法:文字的安排可以有变化;有的笔划可以拉长、缩短、弯曲等进行变化。
②尝试空心字的写法。
③学生想象并绘画。
4、展示与评价:
①展示作品。
②让学生发现并说说他人作品中的闪光点。
③说说自己作品中独特的想象和创意。
④互评、教师评议。
⑤拓展:介绍简单的象形文字,让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研究:
一、儿童经验
1.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中文字,对文字的笔划和结构记忆较清晰,把文字变成想象画是学生感兴趣的创作,更利于学生对以后认字的兴趣。
2.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在文字变形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添加,符合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因此文字变形想象,即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二、相关背景
1.文字的演变。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6000多年历史。最早的汉字初型可以从原始时期的彩陶器表面的各种花纹、符号中看到其发展的脉络。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比较成熟的汉字。汉字除实用性外逐渐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有篆、隶、行、楷、草等多种书体,历代产生了众多的大书法家。
2.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500年,一直使用到公元2世纪。是直接描摹物体形象的文字符号,最初的使用者主要是僧侣,通常被刻在神庙的墙上和宗教的纪念物上。经过发展,逐渐具有表形、表意、表音相结合的功能。
3.中国黄帝大臣仓颉,根据天地山川鸟兽等形状,制定了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如:⊙代表日、艹代表草等,而所谓的象形文字,就是模仿物体的形状、写形以外也兼具写生,所以也可以说是具备了绘画的原始形态,而中国绘画对于笔墨非常重视,也有『书画一家』的论调,且中国文字的结构优美,自然与艺术相互辉映,也因此文字与绘画之间有一层很深的渊源。
三、教法提示
(一)教学思路(指引)
1.从我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如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文字变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