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寻根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寻根文化
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祭祖习俗收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大槐树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也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景区寻根祭祖,余亚飞诗云:“拔地巨槐冲碧汉,相承一脉密分枝;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

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寻根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有详细记载,在地方志如《温县志》、《宝丰县志》、《宁阳县志》、《丹风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等都明确记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

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幼皆知。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亿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

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

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迁徙长达50年之久,涉及812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

洪洞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临汾市洪洞县
作为一种汉族民间信仰。

明代移民遗址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处(洪洞大槐树祭祖园)是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初,频繁的战争和灾害使全国许多地方十室九空,而晋南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人口稠密。

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明政府于洪武三年(1371)至永乐十五年(1417),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共计554个姓氏,迁民遍布京、冀、豫、鲁、皖、苏、鄂、陕等18个省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

因移民多在大槐树下汇集转迁,所以被称为"大槐树移民"。

如今,数以亿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遍布全国各地,或辗转迁徙海内外。

600余年来,洪洞大槐树被赋予神性,成为崇拜对象,被看作"家""祖""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家乡,古槐后裔纷纷回归大槐树寻根祭祖,形成了山西洪洞县独具特色的"根祖文化"。

苏三传奇
苏三传奇故事既丰富了中国民间文学的宝库,也展示了洪洞地方文化风貌,既有学术考证研究价值,又具有无以伦比的保护传承价值。

苏三传奇故事以洪洞县城东村(原名左龙庄,又称朝阳村)为中心发生地,向四周辐射,范围遍及洪洞及全国各地。

洪洞县位于临汾盆地北端,地理位置特殊,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诸多的民间传奇故事。

苏三故事产生于洪洞县城东约二里处的城东村,故事中心人物沈鸿是城东村最大富户,又传是马贩子,皮货商。

家境殷富,父亲以农耕为生,广置田地,以莲藕、糯米为主。

家以皮氏主事,婚后数年无子,大户人家最恐无后,遂鼓励沈鸿纳妾延续子嗣。

沈鸿经商途返京城,遇烟花院名妓玉堂春,付银买妾,接回家中。

之后便发生了皮氏争宠、设计毒害、对簿公堂、监生贿礼,冤案初成。

王公子功成名就,太原履任、千里寻情,三堂会审,一段佳话,颂扬了可传诵唱的内容,故事的传播鼎盛时期以明话本、剧本,先后出笼,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其中有戏剧大师梅兰芳一曲“苏三离了洪洞县”唱遍二十多个国家,唱响祖国大江南北,洪洞也因此而中外闻名。

虹塔传奇故事
虹塔传奇故事是围绕广胜寺寺院僧、信士、当地村民、施工人员、自然景观、地理地貌而延伸发展的。

在建筑地理等物理现象形成的故事,有聚宝盆、飞虹塔、宝塔喝水、半塌村的由来、左扭柏、右扭柏等,传说最有特色,影响最广;以神话传说为载体的韦驮菩萨、石姑姑、黑猪拱河、水神庙传说、霍泉传说均为人文文化的传奇;油锅捞钱、渗水崖、十只麻糖、道觉村的来历、管水婆婆等相关故事,从人的角度写照了几千年人文文化精神的传承。

走亲习俗临汾市洪洞县
洪洞走亲习俗是流传于山西省洪洞县、临汾市尧都区两县(区)内之甘亭、吴村、辛村、龙马、万安五个乡镇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涉及二十余个村庄,穿越汾河东西两岸,影响范围广。

当地汉族民间称为"三月三走亲"、"接姑姑迎娘娘",与帝尧之女"女英"及舜的婚姻关系的传说有关。

列山西省第一批、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丁村遗址
丁村遗址位于襄汾县城南4公里处,村内遗存有明、清时代的民居院落40多座,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

走入村庄,随处可见古朴的四合院,这些古院落以村中心的观音堂为中心,分为北院、中院、南院、西北院四大部分。

四个部分的房屋因建造年代的不同而风格迥异:明代房屋的装饰以彩绘为主,风格古拙稳重;清代房屋的装饰以木雕为主,雕工精细,造型优美。

丁村民居为研究明清时北方民居的建筑手法及格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丁村遗址是在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发现的。

1954年秋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西的专业考古人员组成发掘队在丁村长约11公里、宽约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

从黄土下的古代河流沙砾层中,发现了3枚丁村人十二三岁儿童的牙齿化石,两千多件丁村人打造的石器以及同丁村人同时生存的28种哺乳动物,5种鱼类,和30种软体动物化石。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器文化遗址中,丁村遗址同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一同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6年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一块小孩的右顶骨化石。

因发现于丁村,故名丁村人。

丁村遗址石器原料主为角页岩,三棱大尖状器有显著特点,故命名为丁村文化。

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相近。

襄汾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阳麻笺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有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麻笺”,这是一项古老的造纸技艺,历史悠久,被誉为“贡纸”“府纸”,自唐朝至清朝为皇家用纸,它是以田麻、麻绳为原料,利用襄汾县邓庄特有的碱性水质,用古老石碾等设备制作而成。

襄汾太平面塑
襄汾太平面塑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很早这里就流行着一句名言:“金襄陵,银太平”,是因为太平镇(今汾城)盛产小麦,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每逢盛大节日和婚丧嫁娶的时候,用小麦粉做成人物、花鸟、动物来祝贺祈福,慢慢形成了面塑,以造型艺术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太平王氏面塑在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久而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是临汾市第一家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文化厅批准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创人梁秋叶同时批准为太平面塑传承人,得到国家支持和保护。

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曾经多次报道,并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县展览荣获大奖,曾为省内外党、政、军多位领导制作过面塑作品,部分作品已被故宫博物馆、五台山、等省内外博物馆收藏。

太平面塑在继承民间传统面塑工艺的基础上,主创人梁秋叶、张建中夫妇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创新设计有二十多个品牌,作品具有:设计独特、制作精美、颜色鲜艳、立体感强、饱和度好、富有观赏性。

人物造型活灵活现,淋漓尽致;花、鸟、鱼、虫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面塑作品远销太原、昆明、重庆、兰州、北京、西安、天津、郑州、扬州、香港、台湾等地。

大柴花鼓
大柴花鼓铿锵有力、节奏明快:高潮处如洪涛出谷、一泻千里;低缓处似溪流蜿蜒、潺潺有声。

其《曲谱》是从“四锤子”起,接着是“流水”轩门子”鱼钻沙”,最后,以“五锤子”结束;起承转合完美无瑕。

已故的柴富成老人的花鼓表演,在河西一带极负盛名,被广大父老乡亲誉为“花鼓泰斗”,柴富成老人能一人打五个鼓子,且鼓点规范、节奏鲜明,堪称“河西一绝”。

大柴花鼓是民间社火中的一枝奇葩,是春节期间民间群众文艺表演的重头戏。

它丰富了城乡社火的内容,也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具有汉民族传统打击乐特征的街巷文化表演形式。

狮舞(天塔狮舞)
天塔狮舞又称狮子上板凳,是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传统舞蹈。

相传始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以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而被誉为华夏一绝。

天塔狮舞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绝技。

天塔狮舞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山西省第一届及第三届广场文化节金奖。

当前,抢救、保护、研究狮舞,对美学、民俗学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天塔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炎帝陵
神农炎帝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

高平炎帝陵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陵区周围东、西、南三面沟壑纵横,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

西望羊头山,巍然挺拔,南眺丹河谷地,云蒸霞蔚。

晋长二级公路,由南而北,像一条美丽的玉带,系在陵区之内。

小东仓河涓涓地在脚下流淌,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就长眠于此。

远古时期,神农氏炎帝在以高平市北部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一带,种五谷,教稼穑,尝百草,疗民疾,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启中华医药文明之先声。

羊头山是炎帝神农氏尝五谷之地,现羊头山上神农城、神农泉、五谷畦、神农庙等遗址遗迹尚存。

有关炎帝神农氏的民间传说更是丰富多彩。

除庄里炎帝陵是专门祭礼炎帝外,本地还有许多祭祀炎帝的庙宇,如故关的炎帝行宫,下台的炎帝中庙,市城东关的炎帝下庙,邢村的炎帝庙,永录的炎帝庙等,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三十余处。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第一大帝,是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史称农皇。

庄里村炎帝陵是我们炎黄子孙寻根问祖,谒陵扫墓的神圣之地,是中华第一陵。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遗址遗存与故事传说,形成了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华根祖文化,凝成了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高平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平刺绣在色彩运用上的最大特点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一般采用黑、蓝、红、鱼肚白为衬底,上面用艳丽明快的颜色绣出图案,明朗而不耀眼,强烈而不刺目,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对比统一的配色规律。

在表现手法上,为了增强装饰效果,常常将表现内容大胆地加以夸张变形,不求形似,只重神采,构图饱满。

高平刺绣多取花卉、瓜果、虫鱼、蝴蝶、吉祥鸟和瑞兽等自然形象为题材,如双龙戏珠、凤穿牡丹、贵子折莲、鱼戏莲、猴捧桃、麒麟送子、蝴蝶扑瓜、喜鹊闹梅、鹿衔梅枝、狮子滚绣球、鱼莲娃娃等。

另外,还将一些传统的戏曲如《三娘教子》、《白蛇传》、《转云山》、《杨家将》等剧情场景作为表现内容。

舜帝陵
山西运城舜帝陵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鸣条岗西端,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舜帝陵庙四大部分。

陵冢启于禹时,陵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舜帝陵占地1778亩,分为景区和陵区。

古柏广场以北为陵区。

陵区坐北向南,分为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

运城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陵。

对此,许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赞。

明人相宗皋写道:"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

右缠黄河玉带,妫油厘降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

舜被孔子称为"大孝"、"纯孝"。

传说舜姓姚,名重华,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便又娶了一位妻子,后娘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父亲和后娘十分疼爱象,却对舜极为不好,但舜却非常孝敬父亲和后娘,并且关心弟弟象。

舜不仅自己孝敬父母,关心兄弟,而且言传身教,提出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之教"。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

《史记》说舜名
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

舜又称虞舜,据说是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

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华",字都君。

但《史记》说舜是"冀州之人",唐代张守节特别指出:"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

"似认为舜是河东县人。

唐代蒲州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治所在今蒲州镇。

孟子认为舜是东夷人。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
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司马光传说运城市夏县
司马光的传奇故事一直被世人盛传不衰。

尤其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已经广泛地被全国各族人民所接受,并在小品、话剧、邮票等多种形式中体现,它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本身,它已经成为“智慧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光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孔孟之道的继承和发扬,并且为历代政治家所推崇;大文豪苏轼评价司马光的品德是诚和一。

司马光的传奇故事和治国思想源远流长,其故事的传播价值,远远大于故事的本身,是中华民族“诚信、勤奋、机敏、善一”精神的集大成者,它已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财富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绛州鼓乐运城市新绛县
绛州鼓乐又称绛州大鼓,泛指山西省新绛县地方民间流行的锣鼓乐和吹打乐。

新绛县有
三大区域:汾北片、汾南片、河槽片,汾北片以穿箱锣鼓、汾南片以车鼓、河槽片以花敲鼓著称。

绛州鼓乐产生于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

新绛位于山西西南,运城北部,吕梁山南端,为晋、陕、豫三省区交汇之地,历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方面居于重要地位。

新绛县有着演奏鼓乐的传统,鼓乐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更是当地"社火"活动中的最流行的节目之一。

绛州鼓乐以花敲干打著称,这种鼓乐的演奏者充分利用鼓的各个部位以及鼓槌、鼓架的最佳声音进行演奏,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

晋南眉户
临晋南眉户原称"迷胡",又称"曲子"、"清曲",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是一个以民歌的连接而发展起来的,由地摊说唱过渡到舞台演出的传统戏曲剧种。

晋南眉户的历史主要经过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

清乾隆年间,所载的十二首民歌曲调中[两头忙]、[银纽丝]、[醉太平]等,是晋南眉户保留下来的主要曲调。

这些曲调被一些肓人和贫民以三弦伴奏、四页瓦击节,走街串巷,打地摊演唱和为人婚丧、喜事助兴,用来谋生。

音乐表现丰富,流传地域较广,主要剧目有《村官》《烙碗记》、《如意店》、《打经堂》、《三进士》、《卖水》、《四差捎书》、《张连卖布》等。

唱腔有72大调,36小调。

表演程式吸收了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等。

关公文化运城市
关公文化即是指关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及其对社会精神生活的影响。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意义是在精神方面,主要是在伦理道德方面。

关公文化精神价值的核心在于道德价值。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关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是其核心内容。

关公的忠、义、仁、勇,渗透着儒家的伦理道德精神。

千百年来,人们崇拜关公,本质上是崇拜关公高尚的道德人格。

关公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河东盐池文化运城市
河东盐池文化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

运城盐池古称鹾海、古海,因位居黄河以东而称河东盐池。

由于运城的建立,又使它得名运城盐池。

历史上曾因此地传说为"黄帝战蚩尤",蚩尤身首被分"解"之地而称"解池",生产的食盐称"解盐"。

运城盐池盛产的食盐曾名苦盐、颗盐、大盐、河东盐、潞盐(因运城建城前名潞村而得名),并延用至今。

盐,在人类生存和进化的历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盐不仅满足人的生活实用需要,是不可或缺的营养剂和调味品,而且在漫长的盐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形成了以盐为中心的独特历史文化。

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人们精神生活、道德品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均有深刻影响。

运城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盐业生产中心。

在这里形成了一系列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多彩多姿的盐文化,千百年来在该地区长期传承、积累为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理应加以切实的保护和继承、发扬。

后土祠
后土祠是中国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祗,总司土地之神。

后土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

1996年,国务院确定万荣后土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后土祠,虽不及唐宋时之壮观,但其布局严谨完整,仍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后土祠庙之冠。

近几年国内各界人士,港、澳、台胞及海外华侨,寻根问祖,慕名而来,祭祀后土,络绎不绝。

祈祷后土圣母所辖九州,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世道升平、物阜民丰;保佑全家健康平安,兴旺发达,万事如意。

尤其在后土圣母诞辰之日(农历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庙会期间,善男信女,商旅游客,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内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

它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已越来越显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祠中保存完好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和《蒲州府志》记载,"轩辕氏祀地祗扫地为坛于脽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方泽岁举"。

到汉代,进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来这里举行一次大祀。

汉武帝刘彻时更是东岳封禅,汾阴祀土,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扩建汾阴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作为巡行之地。

他一生曾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隆重无比,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赋《秋风辞》。

汉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东汉光武帝等先后来此祭祀达11次之多。

唐时,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年间三次来此祭祀,并扩建祠庙。

宋真宗赵桓大中祥符四年也来此祭祀,为这次祭祀活动,拨款对后土祠进行了修葺,并御制御书了《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

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

明清时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迁徙于北京天坛。

后土祠的原址在汾阴脽上,汾阴是一条背汾带河的长形高地,长四五里,广二里多,高十余丈。

汉武帝所立的后土祠就在这里,汉代的几位皇帝和唐玄宗、宋真宗率领文武百官都是在这里顶礼膜拜。

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黄河干流向东摆动,汾阴被黄河侵蚀,汾阴上的后土祠受到洪流的威胁,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

到明万历末年,后土祠只得往东移建。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黄河水决,后土祠内的建筑大部分被黄河冲毁,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

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再决,连秋风楼也一同淹没于黄河中。

康熙二年,后土祠移地重建于今庙前村北。

同治六年(1867年),后土祠再次被黄河冲毁。

同治九年(1870年),后土祠再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后土祠,东西宽105米,南北长240米,占地面积25286平方米。

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

和唐宋时期相比,现存的后土祠规模要逊色不少,但仍不失为一处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

祠内的正殿、献殿,建筑工艺精巧,光彩夺目,是祠内建筑的精华。

祠内的舞台由三座舞台前后联缀布列,形成"品"字形格局,为全国独例,至为珍贵。

秋风楼位于正殿之后,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

楼高32.6米,下部为一高大的台基--扫地坛,东西穿通。

楼分三层,四周回廊。

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结构古朴精美,形制巍峨劲秀,为现存古建筑中罕见的珍品。

祠内保存的宋代碑刻《汾阴二圣配飨铭》,是由宋真宗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刻,中国古代由皇帝书丹的碑刻并不多见,因而此碑是中国古代名碑之一。

正是由于后土祠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1996年,国务院确定万荣后土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荣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五大爱情传奇,第五大民间传说。

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

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

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2006年董永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