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组织缺血再灌注早期MDA和SOD的动态变化

合集下载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DA和SOD作用的研究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DA和SOD作用的研究
20 1 ) 5 0 4 ( 山东 中 医 药 大学 , 山东 济 南
近年 来研 究发现 机体代谢过程 中产生 的 自由基及其脂质过氧化作用 在陆缺血 / 再灌注损伤 的病理生理 过程 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 但在多数研究中动物模型的缺血时 间或 再灌注 时 间较 短 , 与临珠病例 的实际情 况及脑组 织凋 亡出现 的高峰期 ( ~4 2
o us l i g f rt  ̄nn .Co cu in:Mo eb rto e ig0 y taa cn t Ol wi e ea ueriig hsWa e e td t e b o n lso r u s p nt f a Kvi h l h lmi el r t tmp rtr s .t i n  ̄ r s h a n Sb n fe ot i h b d  ̄ o yt tr e uaino e 搬 峙 o y oh mu t er g lt fn u t o n h p t  ̄a s
∞ ddi vr ebrt uai i t aeo us d rt n s  ̄ o
ad ri df 1 ad6 6 n a e 瑚 5m n s l
a 2= t 8 1心 ad8 . 】 P<0 0 ) e t 1 0 . 3 n 3 2丌s( 5 r—

() 1动物 () 2 试剂 () 3 药物
p 7 0。 H
选 用雄性 Wie 大 鼠 2 s ̄ tr 8只 重 2 0 3 0g 由山东医科大 学实 验动物 中心提供 。 体 8 - 0 , MDA试剂盒 和 S D试剂盘均 由南京聚力 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 O 补 阳还五汤 由黄芪 10g J芎 3g地龙 3g 赤芍 5g红花 3g 桃仁 3g组成 , 煎两次 , 2 ,I I , . , 水 生药含 量为 2g ml / , 将大 鼠随机分 为 3 : 组 假手求组 , 阳性对照组 和补阳还五汤蛆 均采用灌 胃法 , 补阳还五汤组按 6m1( ・ ) / d 的剂量 ( 该剂 量 为每公斤体 重成人 量 的 5倍量 ) 每天灌 以该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
贾 丽玲 曹定 睿 张 维智 李 岩 范 兴 君
【 要 】 目的 观 察瑞 芬 太尼 预 处 理对 脑 缺 血 / 灌注 ( R 大 鼠丙 二 醛 ( 摘 再 I ) / MDA)含 量 和超 氧化 物歧 化 酶 (O S D)活 性 的 影响 ,以探 讨 其 脑保 护作 用的 机制 。方法 成年 Wia 大 鼠 5 sr t 4只 随 机 分 为 3组 假 手 术 (hm)组 、 Sa 缺血 / 灌 注 ( 再 I 组和瑞 芬太 尼预 处理 ( e R) R m)
【 关键 词】 脑 缺血 / 灌 注 ;丙二醛 ;超 氧化 物歧 化 酶 ;瑞 芬 太尼 再Leabharlann 中 图分 类 号 :R1 6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7- 14 (0 0 5 0 2- 3 6 1 89 2 1 )0- 0 7 0
Efe t fR e ie a lPr te t e he Br i sueM D A nc t a i nd SO D tviy i f c so m fntni e r a m nton t a n Tis Co en r ton a Ac i t n
激 素 所 致 骨梗 死 在 膝 关 节 中 以 多 发病 灶 、MR 表 现 多样 为 特 I
p r so ns ri d c dfmoa edn co i[ C i Me ef ino t odi u e u e n e rl a erssJ hnJ d h ].
I gn e n l 0 42 2 :9 —0 . ma igT h o, 0 ,0() 1 92 2 2
巾AN WE ) I
【 sr clObe t e T bev h f cso mi na i perame to eban t semao dad h d ( Ab ta t jci o o sreteef t f e f tnl rt t n nt ri i u ln ile y eMDA)o c nrt na dsp rxd v e r e e h s c n e t i n u eo ie ao ds ts( OD)cii nrt id cdb ee rl sh mi—e ef s nC R)S st n e t aecrba rtcin me hns o mi na i i aeS mu at t i as n u e y crba c e arp ru i ( I Oa o iv si t ee rl oet c a im fr f tnl vy i o g p o e e .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制:
内皮素 (ET) ↑ 一氧化氮(NO)↓
血栓素A2(TXA2)↑
前列环素(PGI2)↓
后果:
有助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加重组织损伤
(3)微血管通透性增高
机制:可能与白细胞释放的某些炎性介质有关
后果:①引发组织水肿
②导致血液浓缩,有助于形成无复流现象
③有利于中性粒细胞从血管内游走到细胞间隙,
直接释放细胞因子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


(三)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肌原纤维结构破坏 (出现严重收缩带、肌丝断裂、溶解) 线粒体损伤 (极度肿胀、嵴断裂、溶解,空泡形成、 基质内致密物增多)

台湾野柳公园蘑菇石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 (一)脑能量代谢变化
ATP等均在短时间内减少 cAMP含量增加
cGMP含量下降
(二)脑氨基酸代谢变化
诊断: 心肌梗塞 问题:
1、为什么在溶栓后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2、如何防治?
台湾阿里山
3、核酸及染色体破坏 染色体畸变
核酸碱基改变
DNA断裂
(四)判断指标
O2-、OH· 1O2、H2O2 、
XO
MDA ( LPO )
SOD、CAT、GSH-PX VitC、VitE、 VitA
台东八仙台
二、钙超载
(一)钙超载的概念
钙超负荷
calcium overload CO
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 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膜磷脂降解→线粒体膜受损→ATP生成↓→细胞膜、 肌浆网Ca2+ 泵功能障碍→胞浆Ca2+↑
(三)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1、激活XO→OFR生成↑ 2、激活ATP酶→加重细胞内酸中毒 3、激活PL→膜磷脂降解→直接造成生物膜受损

美满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

美满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
维普资讯
1 46 7
重 庆 医学 2 0 0 7年 9月 第 3 6卷 第 1 7期


著 ・
美 满 霉素 对脑 缺 血 再 灌 注大 鼠血 清 S D 和 MD 的影 响 O A
蔡 志友 余 昌胤 张 ,

骏 袁 胜 山 王 凤 英 , ,
00 62 遵 (. 1 重庆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神 经 内科 4 0 1 ; . 义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神 经 内科
摘 要: 的 目
53 0 ) 6 0 3
观 察 美 满 霉 素 ( nccie 时 脑 缺 血 再 灌 注 大鼠 血 清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 O 、 mioy l ) n S D) 丙二 醛 ( MDA) 浓度 的 影 响 , 探
i it r r t . eh d W it r r t r a d ml i i e n o:n r l r u s N) s h mi- e e f so r u s I nW sa as M to s s a a s we e r n o y d vd d i t o ma o p ( 。ic e a r p ru in g o p ( R),s a o — g h m- p e a i n g o p ( ) mi o y l e g o p ( ) r to r u s NS , n c ci r u s M ,mi o y l e t e t e t g o p ( n n c c i r a m n r u s MT )a d mi o y l e p e o d t n n r u s M P) n n n c ci rc n io ig g o p ( n i .
me s r d b h h mia o o i t y h a h l gc l e t r fc r b a is e wa ee t d b a u e y t ec e c l lrme r ,t e p t o o ia a u eo e e r l s u s d t c e y HE t i i g Re u t Th e u c f t sa n n . s l s es r m

中风醒脑液对体外培养缺血再灌注PC-12细胞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中风醒脑液对体外培养缺血再灌注PC-12细胞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中风醒脑液对体外培养缺血再灌注PC-12细胞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的影响李艳青;谢荃;张晓云【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3(022)011【摘要】目的探寻中药复方中风醒脑液SD大鼠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和原代神经细胞培养的方法,用SD大鼠的含中风醒脑液血清体外培养PC-12神经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造成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用H2O2造成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建立缺血再灌注的体外细胞模型,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检测PC-12细胞的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中药复方中风醒脑液SD大鼠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中风醒脑液是一种神经细胞保护剂,可以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能阻断氧自由连锁反应,从而保护神经细胞.【总页数】3页(P1821-1822,1829)【作者】李艳青;谢荃;张晓云【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东川芎对四氯化碳损伤性肝细胞SOD活性,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J], 金香子;朴龙2.东川芎对体外培养缺氧缺糖心肌细胞SOD活性,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J], 金香子;李莲花3.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SOD、MDA、NO的影响[J], 薛茜;邹玉安;韩敏;张静4.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脏及脑组织SOD、MDA含量的影响 [J], 石会娟;梁起保;薛茜;邹玉安5.磁场对克山病心肌的保护作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及血浆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J], 赵福弟;刘军;高中兴;罗速;赵锐;初秋;刘广盛;宋晓范;杨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及治疗(一)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及治疗(一)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及治疗(一)脊髓损伤至今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无特殊治疗方法的伤病。

近20年来人们对脊髓损伤的病因及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认识到原发性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如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神经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目前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自Stenonis(1667年)以来,脊髓缺血损伤(SpinalCordIschemiaInjury,SCII)动物模型的制作是SCII研究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此模型多以阻断腹主动脉致SCII为代表〔1〕,经腹膜后左肾动脉下腹主动脉阻断造成SCII模型,亦被广泛的应用;后来有学者经股动脉插气囊或液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制作模型。

这些模型均存在一共同的不足之处,即同时导致了腹腔及下肢等广泛的缺血损伤,这无疑影响了对研究脊髓损伤后的行为功能学的评估。

伍亚民等〔2〕应用选择性阻断日本大耳白家兔腰动脉制作脊髓缺血损伤轻、中、重度模型获得很好的效果。

徐明在数字减影(DSA)设备监视下行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和栓塞,建立急性SCII 动物模型,这在国内外尚少有报道。

他发现小颗粒聚乙烯醇(PVA,直径118~154μm)经椎间动脉注入后,滞留于脊髓前、后纵行动脉链内,能有效阻断局部脊髓血供。

这是制备SCII 动物模型的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2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前列腺素等因素在脊髓损伤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已得到公认。

近年来在损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较为引人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脊髓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的死亡方式Sakurai-M等〔3〕通过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认为脊髓短暂缺血后运动神经元的死亡方式不是坏死,而是凋亡。

他发现在缺血15min、再灌注2天后电泳发现少数神经元细胞核的DNA碎片,并于运动神经元的细胞核中观察到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1介导的三磷酸脱氧尿苷酸生物素阳性染色。

脊髓组织缺血再灌注早期MDA和SOD的动态变化

脊髓组织缺血再灌注早期MDA和SOD的动态变化
oo i to o n lss o e e rl o t a mirv se s u ig ma e lge meh d f r a ay i f c rb a c ri l c co e s l sn i g
aa s [] Ba e BanR sPo c 0 18 1 :5—4 . nl i J . rnR s ri e ro ,20 ,( )4 ys i t 7 [] 申 洪 , 德 文 , 开 成 .我 国 生 物 体 视 学 和 定 量 病 理 学 发 展 的 5 王 涂
是 指 单 位 体 积 的 肺 实 质 中红 细 胞 所 占 的体 积 。 当肺 组 织 因 炎 症 或 其 他 因 素 导 致 肺 组 织 出 血 、 血 , 体 积 密 度 增 加 。 其 病 充 其 变 越 重 , 血 、 血 越 明 显 , 体 积 密 度 越 大 。 本 研 究 中 , 着 出 充 其 随 接 种 时 间 的延 长 , 型 组 的 病 情 加 重 , 体 视 学 上 表 现 为 支 气 模 在
参 考 文 献
[] 陈 业 民 , 文 杰 , 胜 利 等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致 大 鼠 重 症 肺 炎 模 型 1 黄 李
的 建 立 [] 第 一 军 医大 学 学 报 ,0 5 2 (2 :48 52 J. 20 ,5 1) 19 ~10 . [ ] 申 洪 . 忠 英 .实 用 生 物 体 视 学 技 术 [ . 州 : 山 大 学 出版 2 沈 M] 广 中
社 .191 9 .
管 残 余 管 腔 的体 积 密 度 、 泡 腔 的 体 积 密 度 呈 进 行 性 减 小 , 肺 肺
泡 中 红 细 胞 的 体 积 密 度 则 逐 渐 升 高 。模 型 组 的 病 理 体 视 学 变

红花注射液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MDA和SOD的影响

红花注射液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MDA和SOD的影响
L i a n g Ya t o ng, Da i Pe n g,Xi a o Xi a o s h a n,Xu Ya o,W e n L i h o ng,Ni e Ru i x i a
(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Ho s p i t a l o f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Gu a n g z h o u 5 1 0 3 1 7,G u a n g d o n g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I t i s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H o n g h u a i n j e c t i o n o n s e r u m M D A a n d S O D i n t h e r a b b i t s w i t h s p i n a l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8 8 4 9 . 2 0 1 4 . 0 7. 0 0 1
[ 中图分类号 ] R一 3 3 2
[ 文献标识码 8—8 8 4 9 ( 2 0 1 4) 0 7— 0 6 8 5— 0 3
4 8 h血 清 MD A含 量 均低 于 I / R组 ( P均 < 0 . 0 5 ) , 而血 清 S O D活性 均 高于 I / R组( P均 < 0 . 0 5 ) 。结 论 红 花 注 射 液 可 显 著提 高 脊 髓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后 家 兔 血 清 S O D 活性 , 降低 MD A 含量 , 明 显 改 善 脂 质 过 氧 化 反 应 的 程 度 。这 可 能是 其 发 挥 脊 髓 保 护 作 用 的 一 个 重 要 机 制 。 [ 关键 词 ] 红花 注 射 液 ; 脊 髓 缺 血/ 再 灌注损伤 ; MD A; S O D

脑毒清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及hs-CRP含量的影响

脑毒清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及hs-CRP含量的影响

脑毒清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及hs-CRP含量的影响王巍;曲颖;贾维刚;王加志【摘要】目的观察脑毒清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探讨脑毒清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MCAO),2h后抽取线栓对大鼠进行脑缺血再灌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于12、24、48h 3个时间点观察大鼠血清SOD、MDA、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毒清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大鼠血清SOD含量增多,MDA含量减少,hs-CRP含量减少.结论脑毒清颗粒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大鼠血清SOD、MDA及hs-CRP变化有关.【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4(023)009【总页数】3页(P1605-1606,1632)【关键词】脑毒清颗粒;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超敏C反应蛋白【作者】王巍;曲颖;贾维刚;王加志【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急性脑缺血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源于《内经》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致使神经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脑缺血再灌注时继发的炎症级联反应促进继发性脑损害,是导致脑组织损伤的重要途径[1-2]。

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脑毒清颗粒对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的影响,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探讨脑毒清颗粒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指导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在脑缺血中的作用丙二醛(MDA)含量是反映机体抗氧化潜在能力的重要参数,可以反应机体脂质过氧化速率和强度,也能间接反映组织过氧化损伤程度。

近些年来,有文献报道,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中和克山病患者体内氧自由基(0FR)含量增加。

众所周知,缺氧可使心肌组织生成大量氧自由基(0FR), OFR作用于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使膜脂质产生过氧化反应.进而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并形成脂质过氧化物, 丙二醛(MDA)是体内重要的OFR的代谢产物,能较好地反应组织过氧化程度。

大量自由基产生及其导致的质膜、细胞器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致病机制。

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目前已证实甘露醇、巴比妥类、类固醇类激素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实验发现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皮质MD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

33℃亚低温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脑皮质MDA产生,保护SOD活力(P<0.05),且30℃亚低温作用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 〈0.01〉。

这一结果提示:亚低温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的产生,保护SOD的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机体内清除O2-的特异性酶。

有三种SOD亚型存在于机体内,SOD1(CuZnSOD),SOD2(MnSOD),SOD3(EC-SOD).SOD1是哺乳动物胞质中主要的酶,SOD2存在于线粒体。

SOD3存在于细胞外。

这三种SOD亚型均可歧化O2-生成H2O2,继而被过氧化物酶(peroxisomal),过氧化氢酶(catalase),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清除。

近年发展的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对在不表达或过表达过氧化物酶动物的进一步研究,证明了自由基和氧化应激在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在大鼠全脑缺血及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Chan等[14]发现在SOD1过表达后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死亡比对照组减少50%,SOD1还可以保护氧化应激所导致的血脑屏障损伤和皮质栓塞的形成[15]。

针药结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SOD、MDA及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针药结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SOD、MDA及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01
中医研究 2008年 10 月 第 21卷 第 10 期 T CM R es . October 2008 Vol . 21 No. 10
S OD、 MDA 及
3
成泽东 , 陈以国 , 王树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2 )
摘要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改 变及血清中 SOD、 MDA 含量 ,研究针刺 联合川芎嗪 注射液对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的疗 效及 原理 。方法 : 采 用 MCAO 法制 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 ,透射 电镜 观察海马区神经元超微 结构的改变 , 生 化 比 色法 检 测血 清 中 SOD、 MDA 含 量 。结 果 :针药结合 组海 马组 织神 经元 的恢 复较 其他 组有 明 显改
1. 5 动物模型的建立 参照 Zea Longa, Nagasawa 的改良方法制作大鼠 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 )脑缺血模型 [ 1 ] 。 10%水合 氯醛 ( 330 m g/ kg)腹腔麻醉 ,消毒颈部皮肤 , 沿颈正 中线做一长度约 2 cm 的切口 ,仔细分离暴露出右侧 颈总 动 脉 ( CCA ) 、 颈 外 动 脉 ( ECA ) 和 颈 内 动 脉 (I CA) , 分别以丝线打活结 , 并以止血钳牵拉。结扎 右侧颈总动脉 ( CCA ) 、 颈外动脉 ( ECA ) 后 , 在接近 颈总动脉分叉处用眼科剪剪一小口 , 用 420 单股尼 龙鱼线 ,一端烧成球面 ,做成尼龙鱼线栓 。将尼龙鱼 线从颈总动脉至颈内动脉 ( ICA )插入大脑中动脉遇 阻即止 , 进线长度 ( 19 ± 1 ) mm , 栓塞右侧大脑中动 脉 。插线成功后 , 结扎颈内动脉 ( I CA ) 以固定尼龙 线 , 消毒并缝合切口 (注意留在外面的尼龙鱼线 , 防 止脱落 ) 。栓塞 2 h 后 ,缓缓拔出尼龙鱼线进行脑缺 血再灌注 。 1. 6 治疗方法 在脑缺血再灌注后 3 h、 12 h 后 , 药物组 、 针药 结合组注射盐酸 川芎嗪注射液 , 剂量为 50 m g/ kg; 针灸组 、 针药结合组根据华兴邦等研制的《 大鼠穴 位图谱 》 针刺百会 、 风府两穴 , 并连接电 针仪 (波型 为疏密波 ,频率 2Hz,电压 1~3V) , 以大鼠肢体微颤 为宜 , 每次电针 10 m in。 1. 7 指标检测 1. 7. 1 血清中 SOD、 MDA 含量的检测 脑缺血后 24 h 取材 , 腹主动脉采取新鲜血液 , 匀浆 、 离心后分离血清 , SOD 、 MDA 试剂盒检测各组 血清中 SOD、 MDA 的含量 。 1. 7. 2 海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 观察 脑缺血后 24 h 取材 , 生理盐水心脏灌流后 , 断 头取脑 ,牙签轻轻剥离大脑皮质 , 找到海马组织 , 立 即在 B 、 C、 D、 E组病灶区及 A 组非病灶位对应处切 3 取 1 mm 大小脑组织各 3 块 , 投入 4 ℃4%多聚甲醛 固定 , PB S 漂洗 ( 4℃ ) , 1%锇酸固定 2 h ( 4℃ ) , 丙酮 浓度梯度脱水后 , 环氧树脂 EPon 812 浸透 , 包埋 ,制 作 LK B 超薄切片 , JE M 2100CX Ⅱ 透射电镜观察神经 细胞的超微结构变 MDA 含量显 著降低 ,优于

缺血、再灌注引起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的免疫组化研究

缺血、再灌注引起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的免疫组化研究

O 4) , 9 低 有显著差异 , 图 2 见 。另外 别嘌 呤醇 组缺 血再 灌注
含 水 量 增 加 ( 7 ) 03 % 比对 照组 步 0 9 % 。 9
栓子的前部在大脑前动脉内 1 ~2mm, 栓于体部封颈 内动脉
人 口… 。永 久 闭 塞 组 4 ~6小 时 后 处 死 。再 灌 注 组 用 塞 一 段 时 阃 后 拔去 桂 子 , 流 再 通 , 时 后 处 死 , 图 1 血 2小 觅 。 1 2 剐 嘻峥 醇 的投 与 将 10mg别 嘌 岭 酵 与 阿拉 伯 肢 溶 液 . ' 0
【 关键词】 S D 别嘻峥醇 缺血再灌 注损伤 O
中 国分 类号 : 3 2 R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9—6 7 0 2 0 10 5 4 2 0 2—0 8 c ) 0 6—0 2
有报导活性氧与缺 血再灌注 导致 的脑水肿 的成 因有关 . 脑缺 血时 已知黄 嘌呤氧化酶作为一种基 团产生。因此给大 鼠 投 予 嘌呤 氧 化 酶 抑 制 剂 别 嘌 呤 醇 . 讨 缺 血 再 灌 注 脑 损 伤 中 探
的 染 色在 娃血 灶 的血 管用 围 比 永 九 闭 塞姐 增 强 。再 灌 注 时 缺 血 灶 为 弥 漫 性 染 色 , 染 色性 降低 。C Z 但 un
O S D的染色性未比缺血 时增强 。结论 姨血再 灌注的组 织损掳 可 能与 自由基有关。别嘻峥 醇 可通过
对 S D 的抑 制 有 垃 减来自 脑 缺 血再 灌 注詹 的组 织损 怕 。 O
1 模型的制作 与方法
1 1 脑 袋 血 模 型 的 制 作 S D W ia 大 鼠 (O~ 1 . T sr t 1 1周 龄 2 0 20g在 苯 巴 比妥 钠 (0m / g 麻 醉 下 自然 呼 吸 . 卧 2 - 5 ) 4 gk ) 仰 位 固 定 于 手 术 台 上 。 颈 部 正 中 切 开 皮 肤 暴 露 右 颈 总 、 内 及 颈 颈 外 动 脉 , 总 及颈 外 动 脉 予 0 6丝 线 结 扎 。 于 颈 内 动 脉 起 颈 / 始 部 系上 墼 线 . “备 插 人 栓 子 后 结 扎 , 固定 。 接 着 切开 颈 总 动 脉 , 此 插 人 带 丝 线 的硅 肢 柱 至 颈 内 动脉 l ~1 rD 在 栓 子 于 5 6[ 。 J / 的尼龙线端用前述的丝 线结扎颈 内动脉 , 固定 。上 述 操 作 使

慢性压迫脊髓损伤减压后早期颈髓MDA和SOD的实验研究

慢性压迫脊髓损伤减压后早期颈髓MDA和SOD的实验研究
c e s d MDA l e r a e OD fc mp e s d my li is e a trde o r s in t a e o e d c m— rae whi d c e s d S e o o r s e e od ts u t3 h a e c mp e so h n b fr e o f
Z HOU D e—xa g, Z NG F n in HE e g—rn, L u e AIR n—ln , XU Jn —c e g YUAN J n og i hn , u
( eto er ug r,T e1t f l t o i l Mei l o ee h no n esy D p. fN uo re s y h sA i e H s t f a d p a o dc l g ,S a tuU i rt, i f aC l v i
d cm rsi f hoi c m rsi pn l odi uy Meh d S D adMD f o rs dmyl dt se eo pes no rnc o pes es i r jr. to O n A o cmpes eo su o c v ac n e i i
维普资讯
昆 明 医 学 院 学 报
20 , ( ) 3— 5 0 6 5 :4 4
CN 3一l 4 / 5 O9 R
J u n l fKu m ig M e ia H g o r a n n dc lCo e e o
论 著
慢 性 压 迫 脊 髓 损 伤 减 压 后 早 期 颈 髓 MD 和 S A OD 的 实 验 研 究
S u y o DA n O D f Ce v c lCo d a r y S a e a t r td nM a dS o r i a r t Ea l t g fe

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损伤(完整)

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损伤(完整)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
历 史
认识就从这简单的现象开始
• 1955年,Sewell结扎狗冠状动脉后,如 突然解除结扎,恢复血流,动物室颤而 死亡。
• 1966 年, Jennings 第一次提出心肌再灌注
损伤的概念,证实再灌注会引起心肌超微 结构不可逆坏死,包括爆发性水肿、组织 在心肌缺血恢复血流后,缺
3. 其他(others) Cl. , CH3. , NO等
1. 氧自由基
O2
以氧为中心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 如超氧阴离子(
98%
_ • O O2 1%-2% 2 _ • O2
)、羟自由基(OH• )。
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
4e-+4H+
e-
e-+H+ e-+2H+ e-+H+ OH• H2O H O 2 2 SOD H2O
Haber-Weiss反应
(without Fe3+)
_ O•2
+ H2O2
O2 + OH- + OH•
SLOW
Hale Waihona Puke Fenton型 Haber-Weiss反应
Fe3+ _ O•2 + H2O2
O2 + OH- + OH•
FAST
2. 脂性自由基(lipid free radical) 氧自由基 +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L. (烷自由基) LO. (烷氧自由基) LOO. (烷过氧自由基)
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钙反常(calcium paradox): 1966年

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的影响

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的影响
Me d i c a l S c h o o l o f J i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0 4 , C h i n a ; 2 D e p a r t me n t f o
( MD A) 含量 的影响 , 以阐明热 敏灸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的作用机制 。方法 雄性 s D大 鼠3 6 只, 分 为假 手术组 、 模
型组 、 艾灸组 和热敏灸 组。采用线栓法 闭塞大脑 中动脉 2 h 后进行再灌 注 , 制备局灶性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 比色 法测定 S O D 活性和 M D A含量 ; We s t e r n b l o t 技术检测 大 鼠大脑皮 质 S O D 2 蛋 白的表达 。结果 热敏灸组大 鼠血清和
C e r e b r a l I s c h e mi a -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X I A O A i j i a o , C H E N R i x i n , K A N G Mi n g f e i , Z H AN G H a o
【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穴位贴敷法; 大鼠, S p r a g u e — D a w l e y ; 热敏灸 【 中图分类号】 R 7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0 2 5 3 — 9 8 9 6 . 2 0 1 4 . 0 1 . 0 1 6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h e a t — s e n s i t i v e m o x i b u s t i o n o n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 a c t i v i t y o f s u p e r - o x i d e d i s mu t a s e ( S O D ) a n d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ma l o n d i l a d e h y d e( MD A ) i n f o c a l c e r e b r a l i s c h e mi a —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i n r a t s , a n d

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OD、MDA的影响

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OD、MDA的影响
动 脉 缺 血 再 灌 注模 型 , 成 年雄 性 Wia 大 鼠 14只 , 将 sr t 4 随机 分 成 三 组 : 手 术组 、 照 组 ( 缺 血 再 灌 注 组 ) 缺 血 假 对 脑 、
后 处 理 组 。假 手 术 组 只进 行 假 手 术 ; 照 组 ( 缺 血 再 灌 注 组 ) 予9 i大脑 中动 脉 缺 血 ( C O) 缺 血 后 处 理 对 脑 给 0r n a M A ; 组 在 大脑 中动 脉 缺 血 9 i后 , 予 灌 注3 缺 A 3 , 复 3次 。各 组 分 别 再 灌 注 1 、4h4 、2h 测 定脑 0m n 给 0s 0S反 2l 2 、8h7 后 1 组 织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 O 、 二 醛 ( A)水 平 的 改 变 结 果 : 灶 性 脑 缺 血 后 再 灌 注 前 给 予 后 处 理 , 血 后 S D) 丙 MD 局 缺 处 理 组 与 缺 血 再 灌 注组 相 比 ,S D 的表 达 明 显增 加 , MD 的 表 达 明 显 减 少。 结 论 : 缺 血 后 处 理 增 加 脑 缺 血 O 而 A 脑 再灌注后 S D的表达 、 少 M O 减 DA的 表 达 , 而提 高 脑 组 织 的 抗 氧 化 能 力 。 进
go p i h mi rp f s ngo p , e e i p s o dt n ggo p S a —o ea d go p r evd s a ug r o — ru (s e a— e e ui ru ) i h m c ot n i o i ru . h m e o s c i n p rt r c i h m s re. n e u e e y
mi t f i l crba at yoc s n M A .At l gop e ujce 2 ,4 ,8ad7 o r o t n e f ra rusw r sbetd1 2 4 n 2hus f h us d e uo e l e e

疏血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DA、SOD的影响

疏血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DA、SOD的影响

供 ) MD s D试 剂盒( , A、0 由南京建成生 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 。
1 3 模型制作及给药 方法 . 左 侧大脑 中动脉 阻塞再 灌 注 ( A 模 型后 在 手术 显微 镜下 。 MC 0)
是脑缺血研究 的重要 课题 。疏 血通 是根 据传 统 中医药 理论 , 主
要 以水蛭 、 地龙 为组方 经现代 科 学工 艺提取 有生 物活 性 的成分 而制成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 , 水蛭 、 地龙 的有效成 分主要 在改善
机。
3 2 使用碘 伏溶 液消毒 , 因为碘 伏是 由碘 和载体结 合而成 , . 是 对细菌 、 芽孢 、 毒 、 菌及 霉 菌孢 子 、 病 真 原虫 均有 较 强 的杀 灭 作 用, 对皮 肤黏 膜无刺 激性 , 患者会 阴部皮肤 无疼 痛感 , 到 国 使 得 际公认 与推荐 的高效广 谱 、 无毒 的新 型 消毒剂 。碘 伏还 有收 敛 作用, 使局部组织脱水 , 促使创 面干燥 , 张局部 血管 , 进血 液 扩 促 循 环 , 化和 消散硬结 、 软 消除红 肿 , 又能有 效吸 附其他代 谢产 物
【 关键词 】 脑缺血再 灌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 醛
疏血通
组, 每组 1 0只 。 1 2 主要试剂及 仪器 . 疏 血通注射液 ( 山西远 扬药业公 司提 由 依 K i m 线栓法 成功制作 大 鼠 0u i z
脑缺血再灌 注损 伤及 药物 的保 护作用是 研究 的热点 。其 中
自由基连锁反应是造成脑 组织损 害的重要机 制之一 。所 以抑 制 缺血再灌注时 自由基 的产 生或使用药 物抗 自由基对组织 的 酸镁 湿敷 会 阴切 口水 肿部 位 , 要 . 9 0 主 是利用浓度差 吸收 组织 中的水 分 , 使水 肿缩 小 。由于热 可使 局 部血管扩张充血 , 改善血液循环 , 肌 肉、 使 肌腱 和韧 带组织松 弛 , 减轻深部组织充 血及 减轻疼痛 , 因此 , 临床上 常用 5 %硫 酸镁局 O 部治疗会 阴水肿 。但是 湿敷 常将 床单 浸湿 , 湿热 纱布 常 因受环 境温度 的影 响变冷 , 特别是冬天患 者感到寒 冷 , 热湿敷变 成 了冷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一、前言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缺血状态下,组织或器官受到再灌注后的损害。

该损伤可能发生在各种情况下,如心脏手术、肝移植、肾移植等。

因此,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评估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

二、生化指标1. 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LT和AST是常用的肝功能指标,也可用于评估缺血再灌注对肝脏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后,ALT和AST水平会显著升高。

2. 乳酸脱氢酶(LDH)LDH是细胞内酶,在细胞破坏时会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因此,在缺血再灌注后,LDH水平也会升高。

3. 肌酸激酶(CK)CK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中,但也存在于其他组织中。

在缺血再灌注后,CK水平会升高,特别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三、炎症指标1.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指标,可用于评估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

在缺血再灌注后,CRP水平会升高。

2.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也可用于评估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

在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计数会增加。

四、氧化损伤指标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在细胞内可清除自由基等有害物质。

在缺血再灌注后,SOD水平下降。

2. 丙二醛(MDA)MDA是一种氧化产物,在氧化损伤时会增加。

在缺血再灌注后,MDA水平会升高。

五、组织形态学指标1.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可直接观察组织或器官的损伤情况。

在心肌、肝脏等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组织学检查可发现细胞肿胀、坏死等病理改变。

2. 光镜下形态学分析光镜下形态学分析可通过对组织或器官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六、功能指标1. 心电图(ECG)ECG可用于评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ECG图像会出现ST段抬高等异常。

2. 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可用于评估器官的功能状态。

在缺血再灌注后,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心输出量下降等异常。

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Ca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Ca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Ca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李炳;李彦;刘琼;侯软玲;王峰;李东亮【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05(021)017【摘要】目的:通过测定肾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 Ca2+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探讨其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2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缺血再灌注组( IR组),检测和比较缺血再灌注后 24小时血清和脑脊液中尿素氮 (BUN)含量 ,以及血清、脑脊液和脑组织中 Ca2+含量和 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肾缺血再灌注后 24小时 IR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 BUN显著升高, IR组脑脊液和脑组织中 Ca2+含量显著升高而 SOD活性均显著降低.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脊液和脑组织中自由基生成增多,出现钙积聚,提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可能与其相关.【总页数】3页(P2252-2254)【作者】李炳;李彦;刘琼;侯软玲;王峰;李东亮【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生理、病理生理、生化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病理生理、生化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病理生理、生化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病理生理、生化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病理生理、生化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病理生理、生化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相关文献】1.高压氧治疗继发性癫痫后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 [J], 周铭;张艳萍2.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和脑脊液中电解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J], 李炳;刘琼;侯软玲;王峰;张菁菁;李东亮3.脊髓损伤后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 [J], 姜勇;吕德成;张卫国;李红敬4.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TNF-α 及INF-γ 水平动态变化研究 [J], 仲维高;陈爱琴5.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的变化研究 [J], 郝婷婷;朱航;李怡帆;吴莹;杨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组织缺血再灌注早期MDA和SOD的动态变化【摘要】目的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早期脊髓组织丙二醛(malonyldialdehyed,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活性变化,探讨自由基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48 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肾动脉下方夹闭法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连续观察再灌注后1h、6h、12h、18h、24h脊髓组织内MDA和SOD活性。

结果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组织MDA立即上升,6h达最高峰,此后随之下降,但至24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SOD 活性显著下降,6h达最低,随后逐渐回升,至24h基本接近缺血前。

结论 MDA和SOD参与了脊髓缺血再灌注继发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动物,实验;丙二醛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arly content changes of malonyldialdehyed (MDA) and the early activity chang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 (SOD) after 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and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free radical in spinal cord secondary injuries. Methods Abdominal aortic corss-clamping was performed in 48 adult male Sprague-Dawley (SD) rats to get the 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model; the content of MDA and the activities of SOD in spinal cord were measured 1h, 6h, 12h, 18h and 24h after reperfusion.Results Thecontent of MDA increased immediately after reperfusion and reached the peak 6h after reperfusion, then it started decreasing, but it wa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24h after reperfusion; the activities of SOD decreased obviously after reperfusion and reached the lowest level 6h after reperfusion, then they started ascending and 24h after reperfusion, they recovered to the level before reperfusion.Conclusions MDA and SOD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of the secondary injury of 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KEYWORDS ischemia reperfusion free radical superoxide dismutas animal experiment malonyldialdehyed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脊髓供血动脉疾患、脊髓内显微外科手术、骶管肿瘤手术、主动脉瘤手术甚至麻醉操作等常导致脊髓缺血而引起截瘫的发生。

在这一过程中,除缺血缺氧对脊髓直接损害外,血流恢复后自由基对脊髓的继发性损伤亦起了重要作用[1]。

本实验观察了脊髓缺血再灌注早期脊髓组织内丙二醛(malonyldialdehyed,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活性的变化规律,以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缺血前(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后1h、6h、12h、18h、24h组,共6组,每组8只。

所有动物均经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60mg/kg)麻醉,麻醉后常规消毒,左侧腹部背最长肌外侧缘直切口,解剖分离腹主动脉,于左肾动脉下方夹闭腹主动脉40min,然后开放腹主动脉,关闭腹腔,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前组除不夹闭腹主动脉外所有操作相同。

1.2 脊髓组织内自由基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再灌注后1h、6h、12h、18h、24h等各时相点断头处死动物,取脊髓组织(L2~3),用冰生理盐水洗去残血,拭干。

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利用722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32nm测定。

SOD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所有参数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比较。

2 结果2.1 脊髓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变化见表1。

表1 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性(略)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缺血前MDA为4.57±0.38μmol/g;SOD为79.42±2.25nu/mg。

缺血后脊髓组织内MDA含量1h即见上升,6h升至最高峰,达18.98±2.37μmol/g,此后缓慢下降,24h仍高于缺血前(P<0.05)。

SOD活性缺血前最高,缺血再灌注后迅速下降,6h达最低,为44.13±3.27nu/mg,以后逐渐回升,24接近缺血前水平(P>0.05)。

2.2 MDA与SOD相关性表1结果表明,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组织MDA含量与SOD 活性间的相关系数r= -5.58,即二者之间呈负相关(P<0.05),表现为再灌注早期MDA含量上升,SOD活性相应减少,随着MDA含量逐渐下降,SOD活性接近正常。

3 讨论自Mccord[2] 1985年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后,许多学者陆续证实在多种组织、器官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

近来研究证实:自由基损伤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导致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脊髓组织膜结构含有丰富的脂质,缺血使神经细胞线粒体氧化还原酶系脱耦联,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后者易攻击脂质引发过氧化反应,从而破坏膜结构的完整性。

MDA是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物,测定MDA可直接反映自由基水平,其含量高低是组织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3]。

本实验条件下,脊髓缺血再灌注后MDA迅速上升,6h 达最高峰,随后缓慢下降,但24h仍不能恢复正常。

反映出自由基在脊髓继发损伤中的重要性。

SOD是自由基的重要清除酶之一,它除通过催化O2-歧化反应,发挥抗氧自由基外,还可增强H2O2 浓度的调节功能保护组织细胞。

SOD活性可反映机体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高低。

从本实验可以看出:SOD在缺血前活性最强,再灌注后迅即降低,至6小时降至最低,此后逐渐回升。

表明SOD也参与了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我们还发现,在整个再灌注期,SOD活性与MDA含量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5.58),说明SOD 活性的下降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时的消耗有关。

有学者[4]证实自蛛网膜下腔注射SOD有减轻脊髓继发损伤,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

此外我们注意到,至再灌注后24h,MDA含量仍高于正常而SOD活性已恢复到接近正常,可能与体内其它抗氧化系统激活后SOD消耗减少有关。

有作者[5]对缺血再灌注早期脊髓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后发现,脊髓组织在再灌注后数分钟即可发生水肿,此过程可持续数天,但6h 最明显,表现为大量线粒体扩张,嵴减少、断裂、空泡变性,核仁解体,核染色质消失。

本实验证实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组织MDA含量最高和SOD活性最低均发生在6h处,与上述结果近似,因此我们认为,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的病理改变与脂质过氧化反应密切相关,同时对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应在再灌注早期开始。

【参考文献】[1]Naslund TC, Hollier LH, Money SR, et al. Protecting the ischemia spinal cord during aortic clamping[J]. J.Ann Surg,1992,215:409~415.[2]Mccord JM. Oxygen-derived free radicals in postisehemic tissue injury[J].N E J Mel,1985,312(3):159.[3]Hall ED. Inhibi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in CNS trauma[J]. J Neurotrauma,1991,8:31~40.[4]傅勤,杜世新,傅永慧等.神经因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急性脊髓损伤早期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1,30(3):192~194.[5]Reece TB, Okonkwo DO, Ellman PI,et al. The evolution of ischemic spinal cord injury in function, cytoarchitecture, and inflamm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adenosine A2A receptor activation[J]. J-Thorac-Cardiovasc-Surg. 2004, 128(6): 925~9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