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修养
思修题库1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统加强道德实践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1、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
()2、中华传统美德中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和良好行为规范,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
()3、中国传统道德已成为历史,某些还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抛弃。
()4、中华传统美德虽然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但并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5、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谦敬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
()6、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7、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8、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9、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10、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节人类关系的唯一手段()11、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需要遵守道德规范,所以道德没有阶级性()12、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没有必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1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为人民服务()14、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15、在集体的束缚中个人无法获得自由()16、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17、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8、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19、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学理念与目的:本节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激发学生永不停息的思考,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定位,主动地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和涵义。
教学难点是如何将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实践社会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将采取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堂讲授、场景呈现、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在课程导入环节,我们将播放___事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以此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最后,我们将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形形色色的道德矛盾和冲突、各种各样的道德难题和挑战,有正确的道德立场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视频: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
比如春节,强调家庭团聚、尊重长辈、感恩父母;清明节,强调孝道、敬老、爱亲;端午节,强调忠诚、勇敢、团结;中秋节,强调家庭和睦、友谊互助、感恩之情。
3)内心信念(良心)良心是道德行为的重要指引,它是人内心的道德感受和道德判断,是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
良心的作用是引导人遵循正义、善良、公平的道德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点评:道德的依靠手段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和保障,社会舆论、传统俗和良心信念是道德的重要来源和指引。
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中,由于环境的恶劣和个体能力的限制,决定了他们不得不 结成群体,与大自然抗争。群体的劳动生活必然彼此交往,结成一
定的社会关系。
劳动开展导致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开展,同时实践领域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 复杂化,产生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与之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
〔3〕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
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天赋论、情感欲望论〕通过历史的开 展,我们知道道德的内容在不断变化。
2、科学的道德起源
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起源论呢?道德是人的道德,寻找道德的起源必然要关注人 自身,关注人类历史开展。马克思的道德起源说就是一种这样的。
(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
〔1〕“神启论〞,有的书也把它叫做“天道论〞,核心观点是道德来自于神 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是神或 “上天〞通过启示、征兆指
示圣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这是宗教唯心主义和客观唯 心主义。比方,我国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
天〞。?旧约?中的摩西十诫,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根底。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道德冷淡,我们的世界会变成怎样?假设我们生活的世界每个人都讲道德,那么我们的世界又会变 得怎样?——道德教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道德还让我们变成好人。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生活世界中道德是如此重要而广泛。那么什么是道德?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道德的开展有没有规律?人应该遵 循怎样的道德?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从第四章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4〕“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以达尔文为 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群居性动物的社会性本能。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2015版《思修》教材)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大学时期是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同学们一生影响很大。
加强道德修养,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做一个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道德理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准确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力。
增强道德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努力锤炼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及历史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应该看到,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道德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一方面,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相应的道德体系的性质,它所体现的利益关系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或多或少地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PPT 65页)
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追求理想人格需要“明智”。
明辨是非
好的品德需要明智好学来扶助。
方法与境界
知人、自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 中庸 》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l 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
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了积 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 则表现出了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4.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
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 理学认为,合群性本能—— 区别于生物本能,是指动物 之间同种或在一起生活的异 种群有一种互助的精神。道 德起源就起源于动物的这种 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 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 有道德感。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 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 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 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 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 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 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 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 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它四只 猴子海K了一顿。
3.情感欲望论 :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
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 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 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 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大卫·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 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 )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生产方式D.社会意识形态2.应当坚持用(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A. 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明义的“八条目”中,( )是其中的核心。
A. 修身B. 齐家C. 治国D. 平天下4.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把( )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
A. 仁B.义C.礼 D. 信5.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 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爱岗敬业D.勤俭自强6. 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B.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C.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D.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7.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 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8. ( )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 社会关系B.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C. 生产实践D.风俗习惯9.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风俗习惯B. 生产实践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D. 社会关系10.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的观点,属于( )A.拿来主义B.复古论 C. 历史虚无主义D.全盘西化论11.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 )的问题。
A.“为什么人服务”B.“如何实现社会稳定”C.“用什么宣传道德风尚”D.“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12.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 )A.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 假公济私,以权谋私13.道德的主要功能是()A.导向功能B.沟通功能C.辩护功能D.认识与调节功能14. 人类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劳动B.社会关系C.人类的自我意识D.生活环境15.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指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2015版思修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第三节 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浴血奋斗,不仅取得 了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而且还逐步形成了优良的中 国革命道德传统,这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 精神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继 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 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道德传统,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 德传统在新时期的继和发展。中国革命道德传统萌芽于 1919 年, 中国的“五四运动”的后期,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蓬蓬勃 勃的伟大的工人运动,经过北伐战争、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抗 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真理、热爱人民、勇往 直前和忠于职守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道 德财富,是当代中国道德精神的最高体现。在过去的革命斗争和困 难环境中,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我们有这种精神。在今天,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对我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5
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明智
追求精 神境界
“是非之 “明智好 学” 心,智也”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思修课程标准
思修课程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系(院):基础部适用专业:三年高职各专业课程类别:基本素质与能力1、前言课程性质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在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隶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本课程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着重解决大学一年级学生面对新生活、新转变所出现的思想困惑与理论不足的问题。
课程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旨在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爱国的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认识国家、社会及自身,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爱国信念及科学的规范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和提升实践能力。
本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侧重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为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及法律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新年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理想和信念(1)理想:①性质:带有时代的烙印、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②特点:现实性和预见性(2)信仰:具有多样性,从而形成社会的共同信念(3)关系:①理想是信念的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②相互依存,如影随形,很多情况下理想和信念是一致的。
(4)作用:①指导人生的奋斗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措施:①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党的性质、宗旨、先进性)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如何实现理想)(1)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要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要坚定信仰和信念)(3)艰苦奋斗史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理想通过实践变为现实)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关系:(1)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个人理想要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
但并不是抹杀、排斥个人理想,而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社会理想体现着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能够指导我们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冲突时,要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
3、努力实现中国梦,放飞青春梦(1)要励志高原(2)要立志做大事(3)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实现(4)要从平凡做起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一、中国精神1、作用(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引领(2)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3)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4)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民族精神1、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1)内涵:对国家、民族、文化具有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统一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背诵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述题考点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
①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②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
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如何实现理想)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伟大出自平凡。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中国精神的意义体现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如何改革创新)(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①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②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③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要做到: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版思修思修绪论
(1)大学是什么,不是什么? 大学不再是“职业保险箱”;走向大众化的大学里不再有“天之骄子”、“时代宠
儿”;进大学拿一个专业文凭,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 大学是终身学习的新起点;大学开辟了人生选择的新境界;大学是启迪思维,鼓励
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地。
(2)大学生有什么,没有什么? 大学生没有国家的“一包到底”,没有铁饭碗,没有资格喊“60分万岁”,……。但
法律素质。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第三节 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 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25年后再来看被调查的人
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 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 生目标。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 懈地努力,现在,他们几乎都成了 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当 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 会精英。
10%有清晰但短期目标 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 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 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 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 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 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
• 1961年生于台湾。 曾就读于卡内基梅 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 任副教授;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 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曾担任 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 Cosmo Software的总裁;1998年7 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 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现任 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思修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3.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诚实: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 守信: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 要求: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17
(1)诚实守信意味着:
个人 单位 社会 国家
高尚的人格力量 宝贵的无形资产 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 良好的国际形象
18
(2)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建设优良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社会主义价 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提高各民族的道德素质,成为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5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6
陈独秀提出新道德
• 新文化运动提出一种不同于保守主义的新的人生态 度和生活方式。
•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他提出新时代的道 德,即“六义”,作为青年的指导:
•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 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7
陈独秀论现代道德的理想
• 我们不满意于旧道德,是因为孝悌底范围太狭窄了。 说什么爱有等差,施由亲始,未免太滑头了。就是 达到他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理想世界,那时社 会的纷争恐怕更加厉害;所以现代道德底理想,是 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到全社会的友爱。现在有一班 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 会上,他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她的 慈爱的、可怜的老母。这种人岂不是误解了新文化 运动的意思?因为新文化运动是主张教人把爱情扩 充,不主张教人把爱情缩小。 ——《陈独秀文章选编》
19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
第四章 自测练习题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自测练习题)编写说明:1.忠于大纲和教材。
绪论和各章习题严格按照“大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新版本教材编写,并将紧随教材的日后修订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习题几乎覆盖教材所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做到从多角度进行考查。
3.排列有序。
全部习题的排列以题型为单元,每种题型内的习题严格按照所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呈现,对于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一般以最后出现的知识点为准,以便于练习。
4.难易结合,有一定区分度,考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力求注重考查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使用说明:1.可服务于训练、复习和考试。
本套习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各章节内容的同步训练,也可以作为学生在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考试的复习参考,又可以作为教师命制该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的选择素材。
2.可服务于自测、巩固和提高。
学生在使用本套习题时,应首先学习和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测训练,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强化认识、提高能力,做到把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方式与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的历史使命?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A.社会关系的形成B.私有制的产生C.阶级的出现D.国家的诞生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D )A.社会分工的不同B.社会关系的形成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B )A.社会意识B.生产实践C.社会认可D.风俗习惯4.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D )A.传统B.群居C.语言D.劳动5.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教案: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教学设计方案
课时名称中国革命道德教师姓名
知识点来源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设计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注重知识性的同时也注重问题的形象化与具体化,以知识逻辑结构为基础,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资源准备:制作课程内容需要的PPT课件,选择相关的微视频,网络资源平台的使用。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革命道德形成的原因及背景,掌握革命道德的基本内容,以及弘扬革命道德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革命道德形成的原因及背景难点: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内容及模范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从中华美德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正题
讲解
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
讲述中国革命道德形成的原因: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二、中国革命实际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中国革命道德的基本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中国革命道德的楷模
董存瑞、刘胡兰、张思德等老一辈革命道德模范的事迹。
任长霞,王伟等新时期革命道德模范的事迹。
通过典型的革命道德模范事迹的学习,使学生对革命道德的光辉影响力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在思想上树立榜样。
结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道德形成的原因及其被背景,通过对典型革命道德人物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意识。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认识功能: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 效与能力。 规范功能: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 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 品德的养成。 调节功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 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最重要)
道德是人类社会合作的产物,是在合 作过程中产生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道德是判断一个人行为正当与否的判 断标准。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 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 系,因此,道德具有阶级属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第二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人们的道德修养是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 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 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 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 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 总结、提炼和概括。
人类道德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道德 • 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 • 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平等民主,勇敢刚 毅。 • 氏族复仇、血缘群婚、食人之风 2、奴隶社会的道德 •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生依附。 • 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轻视妇女。 • 强调对奴隶主国家的绝对忠诚。 • 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
天赋论的儒家性善、恶论
孔子
孟子
荀子
儒家八德: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
道家一派——自然之道
老子
庄子
最伟大的不可知论者休谟的道德不可知论
大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选题1、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就是要(D)A 树立自主学习理念B 树立全面学习理念C 树立创新学习理念D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2、(A)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 德B智C 体D 美二、多选题1.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在哪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BDE)A.心态的变化B.学习要求的变化C.同学关系的变化D.生活环境的变化E.社会活动的变化2.进入大学,应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下列属于新的学习理念的有(ACDE)A.自主学习理念B.机械学习理念C.全面学习理念D.创新学习理念E、合作学习理念3、学习《思想道德的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有(ABCD)A、学好科学理论B、掌握基本知识C、注重联系实际D、坚持学以致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选题1.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这是指A.信念B.理想C.信仰D.幻想2. 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给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的只有()A.一般理想B.生活理想C.职业理想D.科学的、崇高的理想3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4、古人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是指 A.立志要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要务实二.多选题1. 理想从内容上划分有()A.社会理想B.政治理想C.道德理想D.职业理想E.生活理想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要()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B.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C.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D.坚定爱国主义的信念E.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3.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择题考点绪论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和引领作用。
①要通过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将社会主义道德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中,使法律成为饱含道德价值的良法;②要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使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弘扬和遵循,并成为衡量执法、司法合理性的重要标准;③要通过全民守法,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公民内心的信仰,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④要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坚持以道德滋养法律,以道德丰富法律,以道德支撑法律,以道德精神和价值促进并引领全社会信仰法律。
3、法律和道德(补充):①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决定,他们之间可以相互作用;②道德出现较法律早;③道德的作用范围比法律大,故而道德是法律的补充;④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是柔性约束;⑤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⑥法律是国家力量,道德是社会力量;⑦在法律和道德重合的领域,道德和法律并不冲突,但法律具有优先适用性。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①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从性质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从时序上划分,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从主体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划分,有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②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③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④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2、①信念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②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 个 全 面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 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 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 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第三,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 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实践
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 与发展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理想与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
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
康德
情感欲望论
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 望和天然情感之中。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 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 利益的追求。
爱尔维修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 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 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 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 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 根源。
英国思想家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 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民无信不立‛。
《论语 颜渊 》
子曰:‚巧言, 令色,足恭,左丘 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 丘明耻之,丘亦耻 之。‛ 《论语 公冶长》
子曰:人而无 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为政 》
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 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 义。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且有义,最为天下贵 也。‛ 《荀子· 非相篇》 孔子认为圣人是理想中的人, 有操守的君子是现实的人。他们 之间又是联系的,君子的‚成仁‛ 正是‚成圣‛的内在精神。
2.规范功能
3.调节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 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 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难点: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 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 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 异、有增无减的景仰和敬 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灿烂 的星空和我们心中崇高的 道德准则。
第二节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 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传统:指一个民族世代积累和传承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 史经验。 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指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 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和行为规范。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1 2 3
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 需要
而木而水 后必后必 向有不有 荣本绝源 。,,,
加强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需 要
个人成长成才 的需要
优良道德传统中有 深厚的文化底蕴, 道中有文,文以载 道。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 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 〈论语·阳货〉
动物本能论
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
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群居 性动物的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 性动物都有道德感。
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 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 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中国革命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 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它作为一种精神 力量,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精神支柱和 力量源泉。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①
加强对中华传 统美德的挖掘 和阐发
②
用中华传统美德 滋养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
③
以开放的胸怀和 视野吸收借鉴人 类文明的有益道 德成果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思潮。一种是文化 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第三节 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源于中华传统美德,是指1919年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 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建设和改 革中所形成的革命气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是指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依靠社会 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 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 道德的起源
道德起源有 哪些观点?
神启论
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颜
渊》)
孟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墨家 :‚兼爱‛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 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诈不欺愚‛ 韩愈《原道》: ‚博爱之谓仁‛。 朱熹:‚仁者,爱之理,心之德。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二)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 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 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 益高于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 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 利益。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有个人遇到天使,希望能解答天堂与地狱的区 别。天使说:“来,我带你到天堂和地狱看看。” 那人高兴地随着天使先来到地狱,正好到了吃饭 时间,他看到屋中间是一排长长的桌子,两边坐 满了人,拿的筷子都有一公尺长,才喊一声开动, 两边的人争先恐后的夹起菜想要往自己的嘴里送, 然而由于筷子太长了,到了中间,筷子就打起架 来,大家互不相让,打得头破血流,菜掉满了一 地,结果是谁也吃不成,那个人看得兴味索然, 对天使说:“我们还是到天堂看看吧”。于是跟 着天使来到天堂,也是开饭时间,奇怪的是,桌 子还是那些桌子,筷子还是那些筷子,两边还是 坐满了人,结果喊一声开动,大家都夹起菜来往 对方的口里送。那个人恍然大悟:原来天堂与地 狱在自己一念之间,一心为己,是地狱;助人, 是天堂。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道德 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 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原始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越来 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 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 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 理;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 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 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 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 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 化。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 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 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 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 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 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从这一 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 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 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
天赋论
认为道 德源于 人的天 性或自 然本性。
孟子
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他认为人天生就 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 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 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 固有之。‛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 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 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 令。
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塑造理想人格需要‚明智‛。
明辨是非
好的品德需要明智好学来扶助。
知人、自知
修养方法
★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省察克治: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并去掉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