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始终坚持“文化强区、文化惠民”理念,把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有效载体,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极丰富和满足了广大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一是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通过制定相关扶持和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有效解决了政府投资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发展瓶颈。如**参与的公益文化事业项目,工程总投资**元,在建设过程中,政府积极争取市、区两级配套资金,并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目前,项目**。再比如,积极争取**公司无偿为“两馆”配备流动服务车和移动舞台,资金200余万元。上述企业既为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打响了自己的文化品牌,为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树立了优秀典。
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采取“政府采购、公司运作、全民共享”的服务外包方式,引导文化企业合理合法、有序地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
专业化程度和组织效率。如近年来,开展的**各类公益文化演出活动,均建立了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提前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订单式”、“菜单式”服务,把文化需求的遥控器交到百姓手里,并与文化演艺公司签订演出协议,让专业化的演出团队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助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同时,积极创新运作机制,探索民间资本以冠名的方式赞助各类公共文化活动,既为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又让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广告效应。
三是引导社会力量运作公共文化场馆。积极引导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场馆管理,探索公益文化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市场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设施、设备、人才、市场等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效益。如**实行“政府+市场”管理模式,由政府委托**负责管理运营,定期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跟踪督导、考核评估,并每年拿出**万元的专项经费,对**运营管理、公益活动等进行补贴;企业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经常推出口碑优秀的文艺演出和展览,实现了公益性与市场化的互惠双赢。
四是引导社会力量助推公共文化服务。通过资金扶持、指导培训、培育精品等方式加大对基层业余文化团体、村居文化队伍的扶持和激励,并积极邀请歌舞剧院、京剧院、吕剧院等市级艺术院团,通过搭建消夏晚会、专业艺术院团送戏下乡等平台,引
导基层文化队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目前,全区共有基层业余文艺团队**支,村居文化骨干队伍**支,基层文化骨干近**人,每年组织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多场次,已成为繁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五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按照“政府主导、多方联动、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和调动辖区各单位,特别是驻区高校的文化资源和优势,探索高校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子,实现文化资源整合、需求互补、合作共赢。目前,我们制定出台了《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暂行)》,建立健全了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奖励保障机制,全区文化志愿者数量达到**人,文化教育基地**个,常年开展**等志愿服务活动。
六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如**年以来,每年为**个农家书屋更新图书和音响制品,为**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配备电脑、为辖区所有村居放映数字电影等,所需的文化产品全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由文化企业负责采购和配送,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
二、制约我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虽然取
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不足往往成为其发展的瓶颈。目前,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虽然在部分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公益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有企业参与,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政府投入占绝大比重,企业赞助、社会捐助较少。
二是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文化人才队伍仍存在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是文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经营和管理上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社会原有相关人员、志愿者开展活动,尤其是街道、村(居)两级文化结构单一,街道(园区)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待遇有待进一步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政策激励和奖惩制度还不健全。政府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各类社会力量组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仍处在探索阶段,一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很高,另一方面一些社会力量想参与而没有地方参与,或与现行的运作体制和机制无法对接,公共文化服务走向市场、服务群众的渠道不够畅通。
三、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强化“抓文化就是抓民生”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宣传、发改、财政、国土、规划、住建、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协调指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二是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章程,拟定吸纳多元化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合理规划布局**,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发展,打造业态高端、容丰富的“文化长廊”产业基地。对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的企业,除国家税收优惠外,建议可从土地转让、建设规费、水电使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三是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议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合理引导文化运营企业参与管理,降低运营成本,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和优质的文化大餐;对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建议将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所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项目,让辖区文化企业同台竞争、竞相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百花齐放”;对草根式民间文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