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合集下载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一本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见解的著作,读完之后,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在书中,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差异以及未来的走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强调征服自然、追求物质的满足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则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而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追求精神的解脱和超越。

这种对文化精神的分析,让我对不同文化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前,我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和形式上,比如西方的科技发达、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等。

但通过梁漱溟先生的阐述,我明白了这些表面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精神。

这使我在看待不同文化时,不再仅仅是欣赏其外在的表现,而是能够去思考和体会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梁漱溟先生还指出,西方文化在近代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精神空虚等。

而中国文化虽然在近代遭遇了困境,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是否过于盲目地追求西方的模式,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的宝藏。

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和物质丰富的同时,是否也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内心的安宁。

书中关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的观点也让我深受启发。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演变的。

梁漱溟先生认为,未来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对东西方文化优点的融合和创新。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守着传统文化不放,也不能全盘西化,而是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创造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对梁漱溟先生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思考和质疑。

比如,他对于文化精神的划分是否过于绝对和简单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否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这种质疑并没有削弱这本书的价值,反而促使我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文化的问题。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今日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著作中的许多部分都对我有所触动,引我思考。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今日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著作中的许多部分都对我有所触动,引我思考。

思考数日,觉得最为受益的便是:生命之感。

生命之感,在贾老师讲解中国哲学,讲解梁漱溟先生的哲学过程中,有过多次的介绍。

同时,生命之感在我个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也有过体验。

生命之感是由生命个体体验到的,倘若进行概括定义,恐怕就会改变本意。

但为明确生命之感,我将自己认为的生命之感描述一下。

生命之感,主体自然是人。

感,感触,真情实感。

感的对象既可以是本体,也可以是源于本体的万物。

故生命之感即人对万物及本体的真情实感。

但是这里的真情实感必须加以界定说明。

生命之感并非单纯的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变化。

感,必须与生命联系起来,生命之感应是人对万物的最真实流畅的回应。

如果一定要对这种回应有个概括,勉强称之为生命直觉的情感此处直觉非生物学之直觉,也可以说是儒家讲的“性”。

生命之感是人所固有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

”孟子所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皆是生命之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说明这一点。

但生命之感并非本能。

生命之感表现在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或方法上。

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方法有两种:一为直觉感应,一为理智认知。

真正的生命之感是同所感对象的共鸣,既是对所感对象的生命直觉之感,也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开显。

这并无主客之分。

但是一旦带着认知的态度或者功利的思想,那就不再是流畅真实的生命之感,而是死板的主客二分的物我关系。

孔子因宰我认为服丧期间食稻衣锦可心安,而叹“宰我不仁”。

“不仁”即为无生命之感,这全因宰我“情感薄直觉弱”,不能通达一体性。

宋代朱熹的话“存天理,灭人欲”便是对人与所感对象关系,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做了很好的阐释。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 哲学
梁漱溟
宗教 2. 哲学:形而上学、知识论、人生态度
1.
中国哲学之情势
宗教;2. 哲学:形而上学、知识、人生态度 形而上学(无处不适用的玄学) 中国形而上学之不同于西洋同印度 1. 问题不同:静体vs. 变化 2. 方法不同:理智vs. 直觉;西方式的严密逻 辑vs. 中国式的本质直感 玄学固然来自直觉,但其中道理的产生有其特 殊逻辑
1.
调和 不表示 不认定
“调和” 一切事物均成立于相反相成之调和的关系之上 “无表示”
表示:1.
凡一切事物的存在为我所意识 2. 要求对于实际问题有关,有影响 形而上学:超出利害关系以求真 反平时说话法
调和 不表示 不认定
不认定 不认定其表面之所示现为实 不但后来不能推,从头原不应判定一理而推也。 “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君子远庖厨” 无理则通 “述而不作”,周全为前提 产生孔子的人生哲学
直觉
随感而应 变化中寻求调和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与能 性善,求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好习惯≠美德
直觉——仁
仁即是敏锐直觉 不仁——情感薄,直觉钝 恶——直觉麻痹 “仁”即代表所有美德 “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
直觉——仁
仁的条件 寂:平静、默默生息 感:最敏锐、易感 寂其体而感其用 陈白沙“静中养出端倪”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
于是。” “生活的恰好”“天理流行”
直觉——仁
仁≈调和(中) “无欲” “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 天理:听凭直觉,不失规矩;
非客观道理,是生命自然变化流行之理 私欲:理智的考量 无欲非以枯寂为事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1000字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1000字

严格来说,《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并非是一本完整的书,相较于本书所阐释的文本意义,我更注重于梁先生在本书中所表现的思想脉络。

梁先生被称为新儒学大师,然而啥叫新儒学?倒也没有一个标准。

想必梁先生对这一称号并不在意,甚至反感。

他注重把思想融汇于人生,倒无意于专做学问,只是因思考而牵涉学问,因人生而牵涉学问,所以为之。

然而我以为,这恰恰是我理想中的作学问的态度。

学问本身就是由思想推动的。

因此我称梁先生为思想者应不为过。

所谓思想者,就是那群不断思考并且将思考不断应用于实践的人,不断实践,探索思想就成了他的人生。

梁先生说,他一生当中只关注两件事,一是中国,这大概是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二是人生,这当然是他的主攻。

从梁先生一生的著作来看,也确实围绕着这两条来实行。

为什么我说《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不是一本完整的书?因为我们既能从书中读到他早年(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又能讲到后期他对原有思想的断然否定。

其实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和断定一个人的思想本身是有差距的,因为人是变化的生命体,尤其对于一个喜欢探索的人来说,不断地否定意味着不断地更新,某一本书只能代表作者某一个时期的所思所想。

一个勇于否定自己前期思想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大部分人往往从固定思维中走不出来,以为自己不变化的人生即是正确的人生,对变化不加察觉不加反省。

梁先生说,他一生的思想具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功利实用主义,像墨子的学说,西方的学说尤为功利。

第二阶段是佛学,为此梁先生践行了佛教的生活方式。

说是佛学,其实更注重的是其中的唯识派,唯识派在所有佛教流派中是相对形而上的,更富有哲学意味的流派。

第三阶段则是孔家学说。

有意思的是,梁先生不说儒教,而固执地采用孔家,是因为他对孔子的学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

这大概也是梁先生被称为新儒学大师的原因。

显然,梁先生对第一阶段的否定是非常坚决的,从书中可以读出他对墨子学说的鄙视,我不太懂墨家学说,只知兼爱与非攻,不能在此处妄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名词解释
东西文化是指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

东方文化主要指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等;西方文化指的是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

东西方文化在哲学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哲学名词解释:
1. 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对于行为的评价标准和规范。

在东方文化中,道德强调和谐、敬畏自然,注重个人修养和与他人的关系;而在西方文化中,道德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强调公正和人权。

2. 自由:在东方文化中,自由强调个体的内心自由和追求心灵的自由;而在西方文化中,自由更多地强调法律保障下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自由。

3. 知识:在东方文化中,知识被看作是智慧和修养的源泉,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而在西方文化中,知识更多地被视为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东西,注重通过知识获取财富和成功。

4. 人性:在东方文化中,人性是一种内在的本质,强调人的内心和潜力的发展;而在西方文化中,人性被看作是一种不断变化和冲突的力量,注重人的欲望和个体间的竞争。

这些是一些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名词的解释,它们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差异。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内容概括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内容概括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内容概括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的著作,成书于 1921 年,1987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该书将中、西、印文化概括为三种不同的人生
路向:西方文化是向前看的,中国文化是向内看的,而印度文化则是
向后看的。

作者认为,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
化的结果是“征服自然”,发展科学与民主政治;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结果是“与自然和谐”,产生“伦理情谊”;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结
果是“解脱”,产生宗教。

三种文化系统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看梁漱溟的启蒙意识

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看梁漱溟的启蒙意识

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看梁漱溟的启蒙意识
王子廓;郭淑新
【期刊名称】《理论与现代化》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20世纪初,中华文明遭到西方文明猛烈冲击后,在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影响下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亦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此次启蒙的辩证法以启蒙悖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虽然革除了对中华文明传统全盘肯定的旧迷信,却在一定程度上又制造出对西方文明盲目崇拜的新迷信.此次启蒙固然有其不客低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华文明传统的延展以及中国民众的文化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921年梁漱溟在其新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公开表明了自己不同于“西化派”的文化观和启蒙意识.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王子廓;郭淑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200241;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24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相关文献】
1.二元论视域下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东西文化融合 [J], 焦丹
2.从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看五四时期李石岑的文化观 [J], 陈先初
3.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及其与胡适批评的比较 [J], 陈先初
4.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兼论五四时期李石岑的文化观[J], 陈先初
5.论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重建 [J], 崔运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读后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读后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读后感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就像闯进了一个文化大杂烩的厨房,各种概念、思想在锅里炖着,有点迷糊。

但是慢慢读下去,还真咂摸出点味道来。

梁先生把西方、中国和印度文化放在一起比较,这就像是一场文化界的“三国杀”。

西方文化呢,就像是个精力充沛、勇往直前的战士。

他们讲究科学,啥事儿都要研究个明白,就像战士要把敌人的底细摸透一样。

他们发展工业,到处开疆拓土,这种向外探索、征服自然的劲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西方在世界舞台上特别耀眼。

就好比战士在战场上大杀四方,赢得了很多地盘和荣耀。

咱中国文化就不一样了,像个温和的智者。

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家庭观念特别强。

梁先生说这是一种向内求和的文化。

我们不太想征服外面的世界,而是想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小圈子经营得和和美美。

就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着家常,享受那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我们讲道德、讲礼仪,这些东西就像是家庭里的家规,让大家都能和睦相处。

再说说印度文化,那可就像个神秘的修行者了。

印度文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达到了一种极致。

他们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要通过冥想、修行来摆脱尘世的烦恼,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就好比修行者住在深山老林里,一心只想着怎么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怎么跳出轮回的苦海。

梁先生在书里还提到了文化的发展走向。

他说西方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就像战士打了太多仗,累了,也受伤了。

这时候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发现只知道往外冲也不行,还得关注关注内心世界。

而中国文化呢,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在近代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也有点懵,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这就好比智者原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得挺自在,突然来了个外来者,还带着不一样的规则,有点不知所措。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啊,这文化的事儿还真复杂又有趣。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每个文化也有自己的脾气秉性。

而且这些文化还在不断地交流、碰撞、融合。

现在的世界,西方文化里的一些东西,像科学技术,已经在全球普及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谐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印度文化中的一些哲学智慧也在吸引着不少人去探究。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导读:本文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这本书是我假期的偶遇之获,是一位名将之后的叔叔与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所推荐。

他建议我慢慢读,因为这本书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但通过作者梁漱溟先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风趣幽默但句句真切的话语阐述了生命文化的真谛。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之广、层次之深,确实不是一般高中生乃至大学生所好的那口。

但我抱着试试的态度,读了下来,收获匪浅。

正像我之前读到的娱乐至死里面讲到,读书与看书是两个层次:如果仅仅是看下来,那么这本书只能成为自己日后炫耀的法宝;但如果认真去读,哪怕底蕴层次不是我如今的阅历可以领悟到的,也是一盏引路的明灯、人生路上的导师。

所以这样的出发目的去读,自然别有一番收获。

书的作者就不得不提: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大家,性格比较古怪,写书的动机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把那些自己学习领悟到的文化样法和最返璞归真的道理写下来,让后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做学问,去昭苏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才能把生机剥尽死气沉沉的中国人复活过来。

先生直言不讳的说道:"很多同时代的百家,对东西方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的研究非常简单,用一些看似朗朗上口或是非常简单话语总结概括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而听上去是那么回事,但是经不起仔细的推敲,面对问题以一种非常静态的思维去思考,没有整体维度上的考虑。

"面对西方文化,觉得新奇,觉得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益,就拔下人家的皮毛过来,铺在自己这个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体制上,还美名其曰称为洋务运动,这不是很可笑嘛?文化的交融不是强行生搬硬套,这样的产物啥也不像:真正有意义的做法是首先要去掌握西方化的本质,那就是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而东方化又分为两种,那就是印度化和中国化。

这两种文化对生活的动机也是差之千里的。

如此多的问题存在于此,就需要人们先理清思路再去谈治国方针。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张东荪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张东荪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张东荪在中国这样干燥的学术界,人们的思想这样浅薄,要有一本比较上有心得的著述真是难得了。

所以挽近出版界,除了翻译以外,很少有价值的东西。

友人梁君漱溟在这个沉闷时代居然把他的新著出版,好像在黑暗中点了一盏明灯,所以我们都有先睹为快的心。

梁君寄给我两本,—一一本是给家兄的——同时却都被人抢去了。

后来我还是向友人李君石岑处借来,始得一读。

我读了以后,不由得起了一个批评的心,口头上也尝和友人闲谈时批评好几次,然而总想做一篇比较上有系统的批评。

本来批评也不是容易的:第一须彻底了解著者思想的背境;第二须于复杂的观念中提纲挈领而不断章取义于支节;第三须在批评中借明批评者的立脚点。

一当我们未读他的全书以前,我们看见他这个标题《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总以为是列举东西文化之异同与哲学之差别。

等到我们读完了他这书,我们虽则也发见他列举东西文化之不同点,并且关于哲学也制了一个表。

他从西方化先说起,他承认科学与民治是西方文化的面目,这是时人所反复称道的,不是他的发明。

但他却以为这只是西方化逐渐开发出来的面目,而还不是西方化所从来的路向。

他以为不从路向上去探求,而只模仿面目是终久不会模得象的。

于是他辟了唯物史观,从佛家唯识派上另建了一个“生活史观”。

他的最根本的一段是生活的定义:他说生活就是连续的努力,用他的术语来表示,就是现在的我对于前此的我之奋斗。

现在的我,不须十分解释,就是向前活动的一念,也就是意志的现时一要求。

至于“前此的我”,他是拿这话来表:(一)为前此自己而成的物质世界,(二)与我相同的“他心”,(三)支配殆成定局的宇宙之自然律。

他说连续不断的要求是大意欲,而生活就是大意欲对于这殆成定局之宇宙的努力。

他把生活下了明切的定义,于是又把文化来下定义:文化就是生活的样法;文明是生活中的成绩品。

他说人类生活的样法有三种:一种是向前要求而努力前进的;一种是持中自己的意志,而使其自安,不放其突进的;一种是设法复返于原始无冲动的状态以取消生活的。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人生三路向的思索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人生三路向的思索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人生三路向的思索作者:韩营来源:《卷宗》2017年第26期1 人生三路向说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了“人生三路向”这一学说。

所谓的“人生三路向”究其本真便是在人生中遇到问题的解决之法。

它包含三种样态:一是“向前面要求”,即遇到问题着手去改造使其得以解决以满足自己。

这也是生活本来的路向,以西方为代表。

他在文中提出:“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

”[1]二是变换、调和、持中自己。

即遇到问题不主动或刻意解决而是以调和自己的意思得以满足自己。

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样式,以中国为代表。

他在文中提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

”三是“转身向后去要求”,即遇到问题就想根本取消这个问题或要求。

它既不是要求改造局面,解决问题,也不是会变换与调和自己,只想从根本上将此问题取消。

这也是应对困难的一种方法,但是最违背生活本性。

(生活的本性是向前要求的)以印度文化为代表。

他在文中指出,“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

”在梁漱溟先生所呈现的“人生三路由”中,他总是基于对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理解之上,提出适用人类普适性的思索和再思考。

“人生三路由”是有过程和方向的,甚至可以理解它是人类从物质性开往精神性的一列火车。

首先“向前的要求”代表着一种努力奋斗以满足自身欲求和需求。

说到底便是对于物质性的满足,对于物质的极大追求。

其次“向后去要求”代表着印度样式的生存方式,唯有精神至上,人生充满苦楚,不奢求幸福圆满但求得以超脱。

最后去掉前后两种样态,中间部分便是中国样式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以求得情志怡然自得的样态。

我们掀开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不免目瞪口呆。

人类从文明伊始便是伴着对于自然界的掠夺和征服以满足自身生存进行的,随后人欲求人人和谐,情志怡然自得,这已经向精神层次靠拢。

但人生是苦的,苦楚无处不在,因此,人欲以在精神上求得重生和解脱。

这亦是一条物质走向精神之路的人类的心路历程。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梁漱溟先生在书中探讨了东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哲学思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对于东西文化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东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书中,梁先生指出,东方文化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境界的提升,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外在的探索和知识的积累。

这种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东西文化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东西文化的异同,还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于哲学的思考更加深入。

在书中,梁先生指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东西文化在哲学思想上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东方哲学强调内在的体验和感悟,而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逻辑和理性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哲学的思考更加深入,也更加明白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书中,梁先生指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的修养和提升,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这种思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让我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总的来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文化的异同和哲学思想的差异,还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文化交流和哲学思考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只有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努力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进程。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汇总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汇总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汇总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汇总包括多个学科领域的成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项目: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是由梁漱溟撰写的作品,通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比较研究,探讨人类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现代国家构建的中国路径:源自地方的尝试性解答》:该项目探讨现代国家构建的中国路径,以地方经验为基础,为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元代经济史》:通过对元代经济史的研究,揭示元朝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为当前经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中国农学史》:该项目系统梳理中国农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该著作对中华文明起源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和历史研究,揭示了中国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和内涵。

•《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该项目从文学经典的角度研究《史记》,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为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提供启示。

此外,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还包括《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等成果。

这些项目涵盖了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农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推动中华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和文明互鉴。

1。

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看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看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看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摘要:梁漱溟以“意欲”作为文化论述的切入点,由对待“意欲”方式的选择而形成不同的生活路向、生成不同的文化形态,建构了其独特的文化理论体系。

他秉持多元文化主义的立场,提出“世界文化三大路向说”和“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从宏观的理论视野比较了中国、西方、印度三大文化体系,于西潮涌动之际探寻了中国文化的民族文化个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反思其说,不仅有利于理解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曲折展开的历程,而且有助于预判中国文化的未来及其价值。

关键词:梁漱溟意欲中西文化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现代性的入侵使中西之间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冲突日益加剧。

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不断失败的命运促逼着国人对于中西文明的讨论与反思由器物和制度层面,进一步深入到文化层面。

中国传统文化因国家民族的危机而成为众矢之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维艰,日益陷入困境.怎样使中国文化的发展摆脱困境,适应时代潮流,便成为中国思想界主要的问题意识。

“五四”时期因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中西文化之争(实质是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已然成为近现代中国思想界激烈争论的核心。

当时,中西文化的论争主要存在着三种派别:一是主张全盘西化的“西化派”;二是主张回归传统的“国故派”;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折中派”。

“西化派”与“国故派”在中西文化的争论上主要是就孰优孰劣的层面展开,两派各持一端,都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和极端性。

作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梁漱溟,秉持文化守成主义的立场,一方面拒斥西化派的极端主张,认为文化是一综合的整体,通盘的西化不仅要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而且要输入西方的伦理思想,这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是难以实现的。

另一方面他也否定了“国故派”的顽固立场,认为其只是“陈旧古董”,无法也无能与西方文化相互拮抗[1]22。

同时,针对当时的调和折衷派的主张,他认为那“只能算是迷离含混的希望,而非明白确切的论断”[1]21。

他主张另辟蹊径,由对“意欲”的态度作为根本切入点,提出了“三大文化路向说”等体系性的文化理论,并力图从这一理论体系出发,来观照中西文化,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原是梁漱溟先生1920年在北京大学时的讲演稿,经整理编订而与1921年出版发行,可谓年代久远。

但本书自出版以来就不同凡响,其中的灼灼真知历久弥新,对现在的中国及中国人都会有所帮助。

梁先生认为文化即是生活的样法,通过看透处于不同文化中人的生活可以认清其文化的本质。

而生活的关键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人的意欲,简单的说就是生活中遇到问题你会采取何种手段、何种措施,这就是文化的关键所在。

梁先生吸收佛教的唯识论思想,认为生活就是“相续”,是“大意欲”对“殆成定局之宇宙”的努力,即主观对客观的努力。

我们均可通过这种努力,尝试克服问题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是“现在的我”对“前此的我”的一种奋斗,这就需要克服种种障碍。

根据梁先生的看法,为碍的有三个层次:物质世界,有情的“他心”,还有不可改变的宇宙“因果法则”。

于是人生便遇到了这种问题。

改造物质世界来为人类服务相对来说是容易的,或者说是长远来说可以确定的,但是对与有情的“他心”却不确定能使之不为碍。

比如说你喜欢一个人,但你却并不能确定可以使他她喜欢上你,这个问题就有些难解决了。

最后的一个问题宇宙“因果法则”如生、老、病、死,种种“无常”,这些你根本不能抗拒只能接受,这种“碍”是永远不能得解的。

如上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会遇到三种问题,第一个问题确定可解,第二个问题不确定能解,第三个问题绝不能解。

当遇到这些问题时,人类会有三种意欲:一、奋力求满足,遇到问题在前面下手,改造局面;二、遇问题不求解决,随遇而安,调和意欲;三、遇到问题不求解决而想根本取消问题,遇到人生问题所采的态度,就决定了每个人所走的路。

而进过梁先生的分析,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为其根本要求的文化,走的是第一条道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反求诸己为其根本精神的,走的是第二条道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走的是第三条道路。

正是由于西、中、印对于人生问题的态度不同,导致了其后三大文明在物质、政治、文化上的本质不同=。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梁漱溟(1893-1988)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之家,梁漱溟的童年始终是在欢快自由的氛围中度过的,其父虽任职清廷,但他的发蒙教育却是当时最开放的中西小学堂,进入中学后,其倔强、顽强的个性日渐形成。

中学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民国报》当记者,痛恨私有财产,相信社会主义,对现存的一切都坚持强烈的批判精神。

在此前后,他也经历了早年人生的三大危机,即从如何救治社会流弊、如何安立人生,到最后如何“住世”的问题;其结果则是从谋求自杀到最后形成坚持一生的“茹素”习惯。

而在这几个阶段中,梁漱溟都始终坚持着切己的思考与真实的践行精神。

1916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其研究佛学的心得《究元决疑论》,受到蔡元培先生的关注,随即被聘为北京大学专讲印度哲学的特约讲师,由此进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按照梁漱溟的个性,他讲印度哲学就是要“替释迦说个明白”,但由于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因而“趋新”、“趋西”以及“全盘反传统”是当时的主流思潮;而胡适、陈独秀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巨擘也都聚首于北大,这就不能不使他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也不能不有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不过,由于其从少年时代就形成的倔强性格,因而这种压力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抗衡意识。

所以,他转而将自己“替释迦说个明白”的初衷及时调整为“替孔子说个明白”。

于是,就有了与胡适的对台戏,也就有了专门抗衡于西化之说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系列讲演。

关于其讲演的心态,他在该书出版时的《自序》中有非常具体的说明:“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

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做孔家生活的缘故”。

显然,这一剖白既是梁漱溟放弃佛家而“做孔家生活的缘故”,同时也是其发起“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系列讲演的具体因由。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虽然是一部应急之作,但以梁漱溟的个性及其重视切己与践行的学风,其书中所持倡的绝非一般所谓的抗俗、矫激主张,而是充满着对中西印三方文化的切己思考与真切的体认。

[舆论,哲学,东西]《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社会舆论浅析

[舆论,哲学,东西]《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社会舆论浅析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社会舆论浅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危机,如何革新传统文化成为清末民初思想家探索的主要课题之一。

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痛斥愚钝落后的儒家思想,渴望西方的科学与民主。

而梁漱溟却冒着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危险,在北大讲坛替释迦讲个明白的同时,又要替孔子讲个明白。

1922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即遭到了西化派自由主义者胡适、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杨明斋的批评。

1《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文化观中国现代思想家李石岑曾说,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出版一年,销售十余万册,有近百篇论文和几十个小册子同他辩论,大打笔墨官司。

翻成了十二国文字,把东西两半球的学者闹个无宁日。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此书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引来如此多的笔墨官司?梁漱溟先从文化的定义人手: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

生活又是什么呢?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

在他看来意欲的不同是导致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根本原因,从而产生了人类生活的三种不同文化路向:(1)本来的路向:就是奋力取得所要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也就是奋斗的态度。

(2)遇到问题不去解决,而是自觉地改造自己意欲,不改变局面。

这就是一种回避的、随遇而安的态度。

(3)这种方法就是从根本处着手,彻底将所遇到的问题取消。

换句话说,这种方法就是要求人们从根本上取消自己的欲望,使自己无欲无求,也就是禁欲。

通过对三种不同途径的分析,梁漱溟区分了西洋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不同。

西方文化处处体现了奋力改造局面这一人生态度;中国文化的突出特点是随遇而安、一味安于现实;而印度文化的典型特点是要求向内,强调自身无欲无求。

在对西、中、印三方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梁漱溟引出了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理论。

即西方文化为第一期,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中国文化为第二期,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印度文化为第三期,解决人自身的身心平衡问题。

三期文化相续繁盛,各领一段历史风骚,世界未来的文化最终是孔家的文化。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读完《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奇妙之旅。

在书中,作者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探讨深入而又全面,让我这个之前对文化差异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说吧。

有一次,我和几个外国朋友一起出去吃饭。

那是一家中餐厅,环境很不错,菜品也很丰富。

当服务员把菜单递给我们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就开始点菜,考虑到大家的口味和喜好,我点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中餐,比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等。

然而,我发现我的外国朋友们在点菜的时候,表现得和我完全不同。

他们会非常仔细地询问每道菜的食材、做法,甚至是热量。

这让我有点惊讶,因为在我的习惯里,点菜就是看个大概,觉得好吃就点了。

等到菜上桌,我拿起筷子就准备大快朵颐。

可我的外国朋友们却有点不知所措,他们不太会用筷子,努力尝试了几次,还是夹不起来菜。

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然后给他们示范怎么用筷子。

他们学得很认真,虽然一开始还是不太熟练,但那种努力尝试的劲头让我觉得很有趣。

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于食物的评价标准也和我不太一样。

我觉得好吃的,他们可能觉得太辣或者太油腻。

而他们喜欢的一些口味,我又觉得有点过于清淡。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化差异在饮食方面的体现。

比如,我们中国人讲究色香味俱全,喜欢丰富的调味料带来的复杂口感。

而西方人可能更注重食物本身的原味和营养均衡。

再说说交流方式吧。

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我发现我习惯比较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可能需要对方去意会。

但我的外国朋友们则更加直接和坦率,有什么就说什么。

一开始,我还有点不太适应,觉得他们怎么这么直接,但后来想想,这也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直接表达反而减少了很多误会。

回到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不是简单的对错之分,而是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和环境背景下形成的独特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
梁漱溟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作者:丁为祥摘自《光明日报》
梁漱溟(1893-1988)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之家,梁漱溟的童年始终是在欢快自由的氛围中度过的,其父虽任职清廷,但他的发蒙教育却是当时最开放的中西小学堂,进入中学后,其倔强、顽强的个性日渐形成。

中学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民国报》当记者,痛恨私有财产,相信社会主义,对现存的一切都坚持强烈的批判精神。

在此前后,他也经历了早年人生的三大危机,即从如何救治社会流弊、如何安立人生,到最后如何“住世”的问题;其结果则是从谋求自杀到最后形成坚持一生的“茹素”习惯。

而在这几个阶段中,梁漱溟都始终坚持着切己的思考与真实的践行精神。

1916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其研究佛学的心得《究元决疑论》,受到蔡元培先生的关注,随即被聘为北京大学专讲印度哲学的特约讲师,由此进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按照梁漱溟的个性,他讲印度哲学就是要“替释迦说个明白”,但由于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因而“趋新”、“趋西”以及“全盘反传统”是当时的主流思潮;而胡适、陈独秀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巨擘也都聚首于北大,这就不能不使他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也不能不有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不过,由于其从少年时代就形成的倔强性格,因而这种压力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抗衡意识。

所以,他转而将自己“替释迦说个明白”的初衷及时调整为“替孔子说个明白”。

于是,就有了与胡适的对台戏,也就有了专门抗衡于西化之说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系列讲演。

关于其讲演的心态,他在该书出版时的《自序》中有非常具体的说明:“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

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做孔家生活的缘故”。

显然,这一剖白既是梁漱溟放弃佛家而“做孔家生活的缘故”,同时也是其发起“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系列讲演的具体因由。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虽然是一部应急之作,但以梁漱溟的个性及其重视切己与践行的学风,其书中所持倡的绝非一般所谓的抗俗、矫激主张,而是充满着对中西印三方文化的切己思考与真切的体认。

在该书中,他将中、西、印文化概括为三种不同的人生路向:西方文化“所走的是第一条路向——向前的路向”,即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路向;“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他由此解释何以西方的科学技术发达,印度的出世、禁欲观念发达,而中国人的“住世”观念发达。

在他看来,人类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有一个根本变革,即“由第一路向改变为第二路向,亦即由西洋态度改变为中国态度”,因为“住世思想之最圆满者无逾于孔子”。

梁漱溟关于中、西、印文化三路向的说法虽然只是一种直觉,但在当时却起到了“震撼”的作用,尤其是他对中、西、印不同文化路向的分析与说明,一下子避开了“全盘反传统”的锋芒,“使中国知识界感到迷惑,不知道应该怎样作出反应”(《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而对于一贯坚持文化主体性的现代新儒学来说,这种不同路向的分析与说明却起到了唤醒的作用——唤醒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民族特色的注意。

所以,熊十力以“中流砥柱”来赞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牟宗三也赞叹《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一部“深造自得之作”;而美国学者艾恺则认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不仅“引起了东西文化的争论,并为1923年的科玄论战准备了前提”(《最后一个儒家》第7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