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实验心理学_chapter2_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课程实验指导书.doc
《实验心理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目的:1、通过动作学习的过程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2、学习使用触棒迷津。
器材:JGW—B型心理实验台迷津实验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
步骤:1、将迷津单元插入实验台中部操作箱下方凹槽。
插入时迷津定位标志孔放在左侧。
将迷津沿凹槽推进,使标志孔全部进入槽内。
将触棒导连线插头插入操作箱左侧下方“探笔”插孔内。
接通系统电源,按下计时计数器单元的计时计数键。
2、事先不让被试看见迷津。
被试坐在被试侧,优势手臂伸入套袖式测试口。
主试将触棒交给被试,令其握好,并将棒引至槽内起始点。
主试宣布指导语:“当我发出开始口令后,请你操纵触棒沿槽前进,触棒进入盲巷,将发出一个声音,并计一次错误。
你要改变路线探索前进,直至终点,计为学习一遍。
请你一遍一遍地学习,至连续3遍没有错误地到达结束点为止(最多不超过10遍)。
注意:(1)触棒不准离开迷津槽跳跃前进;(2)悬肘操作,被试手及手臂不能触及迷津。
”主试除非发现跨越一个象限的迂回,否则不予以提示。
主试发出“开始”指令,同时按下操作箱内左侧下方“启动”键,计时计数器开始工作。
3、每遍结束后,主试记录此次数据(时间、错误次数)。
4、主试按计时计数器的“复位”键,复零后开始下一遍的学习。
结果:1、列表整理每遍的练习结果。
2、根据结果画出错误曲线和时间曲线。
讨论: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2、本实验用什么作因变量的指标?它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二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目的:学习使用光点闪烁仪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cff)。
器材:JGW—B型实验台光点闪烁仪单元,记录用纸。
步骤:1、准备工作:接通电源,打开光点闪烁仪电源开关。
背景亮度选1/16,颜色选红,亮度选1,占空比选1:1。
让被试熟悉用控制旋扭调节光点频率并熟悉“闪”与“不闪”现象。
2、正式实验:(1)渐增系列实验:主试将亮点调至明显闪烁,然后宣读指导语:“你现在看到的是一个闪烁的亮点,请调节旋扭直到刚刚看不到亮点闪烁为止。
第二章 心理学实验设计
(2)有效性即效度 因变量的变化确实是由自变量造成的,则认为 因变量是有效的。 内部效度指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 系的明确程度。 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 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 代表性和适用性。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第二章 实验设计
5
– 直接测量变量
• 可直接测量的变量
–年龄、身高、体重、学业成绩等
– 间接测量变量
• 无法直接测量的变量 –态度、成就动机、价值观等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6
– 操作性变量 • 实验者可以主动操作的变量 –刺激呈现时间、奖赏次数等 – 非操作性变量 • 实验者无法主动操作的变量 –性别、民族、父母职业等
• 随机分组
–优点 • 控制机体变量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31
F. 统计控制法 • 指采用统计技术控制额外变量 –采用协方差分析或偏相关等技术 –实施办法 • 删除极端数据法 • 协方差统计法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32
4、多变量实验设计 (1)多自变量实验设计 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 的实验设计。 优点:
– 做一项多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多个实验效率高;
–
–
做一项实验研究比分别做多项实验研究易于保持控制 变量恒定;
也是最重要的,在几个变量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所概括 的实验结果比从几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 更接近实际生活。
第二章 实验设计 33
实验心理学讲义
交互作用 指自变量之间的相互 关系,当一个自变量产生 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 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 交互作用就发生了。
北师大实验心理学大纲
北师大实验心理学大纲北师大实验心理学大纲《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第一节心理学的科学性一、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取知识。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权威、逻辑推理、经验或直觉、科学。
就一个人来说,科学研究是获得正确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对全人类来说,科学就是获取真知的唯一来源了。
科学与前面三个途径的区别在于其客观性和严密性。
所谓客观性,就是科学只承认和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所谓严密性,就是科学家采用严密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科学的五大前提假设(一)世界是真实的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我们面临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
(二)世界是有规律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只要条件满足,就会出现过去出现过的事件。
(三)世界是有因果关系的科学家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而不是毫无理由地独自产生的。
(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五)世界是可以用理性加以理解的推理--逻辑思维是理解一切事物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对科学家来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推理加以解释,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推理而得到解决。
三、心理学是不是科学学科的科学性是一个连续体,在学科发展的同时,其科学性也在发展。
在冯特时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所谓的"内省",它直接违反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
行为主义认为,只有那些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当代认知心理学则是一个典型的研究从被试身上直接观测到的客观事实、寻找其中因果关系的学术流派。
而与之同时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重视意识、情感、价值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比较忽视的内容,它不甚强调客观观察(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另外,心理学的不少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比较倚重高级统计分析,而这些方法并不一定能直接得出因果关系,对分析结果的解释也可以各不相同,这也降低了它们的科学性。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
3、定距指标(等距数据),即原来不能比较差 别大小的顺序型数据资料,通过换算标准分数, 转换成的有相等的单位并可作差别大小比较的 数据。这类数据的特点是具有相等的单位,但 无绝对零点,而只有相对零点,可以作加减运 算,但不能进行包括乘除在内的其他数学运算。 智力测验成绩为该种数据指标。 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的数据称为等距变量。 如:温度、能力分数、智商等。
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实验设计 31
研究假说类型 预测性假说 相关性假说 因果性假说
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实验设计
32
提出研究假说的基本方法 演绎法 一般到个别 归纳法 个别到一般 好的假说: 好的假说 一定的科学性 预测性 可行性 语言表述简洁、明了准确
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实验设计
33
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2
6 主效应(main effects) 实验中由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引起 的变异。
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3
7 交互作用(interaction) 当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 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时,我们称这两个因 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4
8 简单效应(simple effects) 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个 水平上的变异。
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5
9 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 由自变量引起的变异。主效应、交互作 用和简单效应均属于处理效应。
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6
10 误差变异(error variance) 不能由自变量或明显的额外变量解 释的那部分变异。
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实验设计2讲解
c.被试者的选择偏性
反应控制
把实验中的被试者的反应控制在主试者所设想的方 向上,这就是反应的控制问题。
以人作被试者,往往用指导语来控制被试者的反应。
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
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
避免量程效应
避免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4、控制变量
几个概念:
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 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
单组前测后测实验通常是实验处理之前先对被 试者的某种行为作一次测量,实验处理后再以同 样方法测量一次,两次测量之差即表示实验变量 (即自变量)产生的效果。
b.前测的影响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测量的结 果会有一定的差异,后测的分数将比前测 的高。这中间包括练习因素、临场经验、 以及对实验目的的敏感程度,从而提高了 后测的成绩。特别是前后两次测量时间较 近,这一因素的影响就更显著。
ABBA设计
适用于自变量水平只有两个时 例子(鲍尔Bower,1961):以老鼠来研究奖赏对反应形成的影响。 实验任务是老鼠走迷宫。 自变量是奖赏量,两个水平:A水平老鼠走完迷宫得到8粒食丸;B
水平则是得到1粒食丸。 因变量是? 反应形成
问题:初期练习效应 两种改进方案
⑤拟定主试在实验开始前对被试者要说 的指导语;
⑥规定实验次数; ⑦安排实验程序; ⑧规定使用仪器的型号; ⑨规定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从对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 ①真实验设计 ②准实验设计 ③非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少: ①单因素实验设计 ②多因素实验设计
预备实验 平衡技术
(1)被试内设计的平衡技术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讲义
实验心理学(课程代码 02108)第一章绪论P15-P16)双盲实验、不让主试与被试接触、让整个实验都在计算机上实现。
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
数量上的变化如颜色的浓淡,质量上的变化如人的性别。
自变量(P2)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当自变量的水平(数量)有了变化,它导致了行为(因变量)的变化,行为是处在自变量的控制之下,这个自变量是有效的。
自变量的种类(P3-P4)自变量的种类主要有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被试特点自变量、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因变量(P4)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因变量的可靠性(信度)(P5)因变量的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此时因变量是可靠的。
反之,被试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这种因变量就是不可靠的,它缺乏一致性。
因变量的有效性(效度)(P5)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自变量混淆(P5)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不是由自变量造成的,而是由其他的因素,即没控制好的额外因素造成的,这种因变量就是无效的,或者产生了自变量混淆。
额外变量(P6)自变量以外,能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因素。
自变量的混淆的原因(P7)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对额外变量的处理方法(P7)消除、保持恒定。
自变量的交互作用(P11)如果一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里,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
主试(P14)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要向被试者交代任务,让被试者熟悉实验的要求。
他要向被试发出刺激,并通过实验收集实验的资料,即被试的反应。
被试(P14)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来的刺激,并做出反应。
实验者效应(P15)主试者的态度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
北师-99 • 写出学习、记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P431 • 什么叫做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并写出各自的t检验公式。P76 • 如何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P59 • 什么叫做系统误差?如何进行控制?设计一个试验,检验 系统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写出设计方案,自变量和因 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各是什么?如何选择被试和实验材料? 自拟数据,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 人的视力和听力存在着差异。设计一个试验检验人与人之 间的个别差异。实验应当包括:设计方案,被试和实验材 料的选择,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各是什么,并自拟 数据,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统考-08-论述
实验设计一 教学方法
讲授式 学生类型 学优生
学困生 变异源 教学方法 学生类型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误差 总和 SS 1040.17 322.67 580.17 1745.00 3688.00
启发法 51.50
68.67 MS 1040.17 322.67 580.17 87.25 F
实验心理学考研真题
outline
• 统考真题(07-09) • 北师真题(94-06) • 其他真题(精选)
统考-07-单选
统考-07-单选
统考-07-单选
统考-07-单选
统考-07-单选
统考-07-多选
统考-07-简答 • 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 思维加工无关。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白鼠平均分 为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 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出现 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 确的情况。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请找 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版第二章实验设计
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在教育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实验可 以探究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实验设计有助于发现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质 量和效果。
实验设计能够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提高研究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设计还可以用于评估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效果,为教 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实验设计方法,如因子设计、重复测量设计等,可以根据研究的具体需求进行 选择和应用。
0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原则是指在实验中,实验对象应随机分 配到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确保每个组别 的代表性,减少潜在的偏差和干扰因素。
随机化原则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 性,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
水平是实验设计的关键步骤。
确定实验设计类型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VS
详细描述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因素及水平,选择适 合的实验设计类型。常见的实验设计类型 包括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法、单被试实验 等。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 控制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 部效度。
确定实验对象和样本量
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在社会学研究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 验可以探究社会现象的本 质和规律。
实验设计有助于发现新的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为社 会学发展提供支持。
ABCD
实验设计能够控制实验条 件,排除干扰因素,提高 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设计还可以用于评估 社会政策和实践的效果, 为社会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
实验设计需要预先规划和描述,包括 实验的参与者、操作、测量和数据分 析等环节。
北师大实验设计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1
七、事后回溯设计
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事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设计实验处理或操纵自
变量,只需通过观察存在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已自 然发生的处理或自变量与某种结果或因变量联系起来 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简单关系。 基本设计模式:
XO X是自变量或实验处理,是研究者不能操纵或改变的;
1st 2d 3d 4th 1234 2413 4321 3142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6
三、混合设计(Mixed Design)
混合设计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有些自变量按组内 设计安排,有些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一般 说来,如果一种自变量很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自 变量,那么对这些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其 余的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1
随机区组设计举例( 3 )
Trial Cond. Trial Cond. Trial Cond. Trial Cond. Trial Cond. Trial Cond.
1
O 10 L 19 R 28 O 37 L 46 R
2
L 11 O 20 O 29 L 38 R 47 L
如果接受处理后的反应模式不同于基线模式,表示 原先的反应模式的连续性受到中断,便可推断这种 变化可能是由于自变量的作用所产生的。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3
(一)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simple interrupted time-series design)
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是最基本的时间序列设计,基 本上是一种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9
L 18 O 27 O 36 L 45 L 54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1 22
O
L L
29
30 31
L
R R
38
39 40
R
O O
47
48 49
L
O O
5
6 7
O
L R
14
15 16
L
R R
23
24 25
R
O R
32
33 34
L
O O
41
42 43
R
L R
50
51 52
R
L R
8
9
O
L
17
18
L
O
26
27
L
O
35
36
R
L
44
45
O
L
53
54
O
L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1
随机区组设计举例( 2 )
给被试呈现如图所示的照片制成的幻灯片,要求被试 利用7点量表评价每一张幻灯片的情绪的强度。每次呈 现一张幻灯片,每张呈现10秒钟,然后给被试35秒钟 进行评定。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照片的形式(左侧构成, 原始照片,和右侧构成),每位被试评价54张幻灯片: 18张左侧构成照片,18张原始照片和18张右侧构成照 片。
是指在研究中只有一名被试,着重于对单个 被试行为变化的测量。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9
九、单被试实验设计(2)
单被试设计的典型实验历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建立基线; (2)施加自变量;
(3)消除自变量。
单被试实验设计中,凡是没有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 都用字母“A”表示;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用字母 “B”或其它字母表示。
第二章 实验设计
一、独立组设计 二、组内设计 真实验设计 三、混合设计 四、单组后测设计 五、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前实验设计 六、固定组比较设计 七、事后回溯设计 八、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准实验设计 九、单被试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
一、独立组设计(1)
定义
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 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第二章 实验设计 4
实验心理学讲义
匹配组设计
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 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 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 或者说是相关的,然后按测 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
第二章 实验设计 5
实验心理学讲义
相关概念
需要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 安慰剂控制(placebo effect) 实验者效应(experimenter effects) 双盲实验(double-blind experiments)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4
ABBA平衡法( 1 )
Condition Practice effect(linear) Practice effect(nonlinear)
Trial 1 Left +0 0
Trial 2 Original +1 +6
Trial 3 Right +2 +6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8
三、混合设计举例
Johnson,Petzel,Hartney和Morgan(1983)用混合设计的方法比较抑郁 者和非抑郁者的记忆成绩。他们假设,抑郁者比非抑郁者对于未完成的 记忆任务的记忆效果更好。实验中,要求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完成20项记 忆任务,其中,10项记忆任务在完成之前被打断。在全部任务完成后, 要求被试回忆记忆任务的名称或尽可能多地描述记忆任务。 被试变量是组间设计(depressed & nondepressed),任务类型是组内设计 (completed & uncompleted)。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4
(一)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simple interrupted time-series design)
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是最基本的时间序列设计,基 本上是一种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它与其他种类前测后测设计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比较组, 并且不是仅有一次前测和后测,而是对一个实验组或 一个被试进行周期性的一系列前测和后测。 设计模式 :
实验心理学讲义
可能存在的问题
可能不管工作时间是否缩短,都会出现生产 率提高的现象。 除了每天工作时间长短的变化外,可能还有 其他变量影响到每小时的平均生产量。
数据的效度有限。
很可能产生“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7
(二)复合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克服方法:
完全的组内设计(complete within-subjects design) 随机区组设计(block randomization) ABBA平衡法(ABBA counterbalancing) 不完全的组内设计(incomplete within-subjects design) 所有可能的顺序(all possible orders) 选择的顺序(selected orders)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2
实验心
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事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设计实验处理或操纵自 变量,只需通过观察存在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已自 然发生的处理或自变量与某种结果或因变量联系起来 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简单关系。 基本设计模式: X O X是自变量或实验处理,是研究者不能操纵或改变的; O是研究者观察到的结果。 事后回溯设计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Trial 4 Right +3 +6
Trial 5 Original +4 +6
Trial 6 Left +5 +6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5
ABBA平衡法( 2 )
练习效果的线性增长;
预期作用(anticipation effects)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6
拉丁方设计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1
实验心理学讲义
六、固定组比较设计
固定组比较设计又称静态组或整组比较设计。 采用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被试,但因这两组被 试在实验处理前就已经形成,故它不能使用随 机化原则选择被试。 基本设计模式: X O1 O2 O1为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后的反应效果;O2为 不接受实验处理的控制组的反应效果。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8
组内设计的缺点
顺序效应。 此方法不能用来研究某些被试特点自变量 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验中每一种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时间 的恢复期,则不宜使用组内设计。 当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代表一种连续事件的 延续结果时,不宜使用组内设计。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9
克服方法
13
随机区组设计举例( 4 )
问题是,两种重新构成的照片在表现出的厌恶 程度上是否相同。在本实验中,被试对左侧构 成照片的厌恶强度评价明显高于对右侧构成照 片的厌恶强度评价。Sackheim等人用大脑半球 的分化解释以上实验结果。通常,左半球控制 身体的右侧,而右半球控制身体的左侧。因此, 左侧构成照片反映的是右半球的控制,而右侧 构成照片反映的是左半球的控制。对左侧构成 照片情绪强度评价较高表明右半球在情绪的表 达方面更为重要。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0
实验心理学讲义
五、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是对单组后测设计的一种改 进,它增加了在实验处理前的测验,但还是只 有一个实验组。 设计的基本模式:
O1 X O2 O1表示在接受处理X以前对被试进行前测,取 得一项作为基线的观测值,X表示引入的实验 处理,O2表示处理X后的测验。
Type of subject Depressed Nondepressed
Completed
Type of task Uncompleted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19
四、单组后测设计
在单组后测设计中,只有一个实验组,对实验 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通过测量得到一 个后测成绩。 设计的基本模式: X O X是研究者操纵或某种未知因素(研究者经过 分析而推断的自变量)的处理,O是研究者操 纵自变量引出的结果(后测成绩)或研究者观 察到的结果。
相关研究设计 准则组设计
第二章 实验设计 23
实验心理学讲义
八、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时间序列设计(time-series design),基本上是借 助多次重复测量的一种前测后测设计,这种设计的 实质是对某个被试组或被试个体进行周期性的测量 过程,建立反应的基线模式,并在这一时间系列的 测量过程中引进实验处理,随后用实施处理后在时 间系列的观察中所得分数的不连续性,来表示实验 处理结果。 如果接受处理后的反应模式不同于基线模式,表示 原先的反应模式的连续性受到中断,便可推断这种 变化可能是由于自变量的作用所产生的。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6
二、组内设计
就是把相同的被试分配到不同的自变量 或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下。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二章 实验设计
7
选择组内设计的原因(优点)
组内设计需要的被试较少。 组内设计方便、有效。 心理学的某些领域需要使用组内设计,即 组内设计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最为理想。 组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