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的局部解剖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第五章上肢

局部解剖学第五章上肢
臂伸肌群等肌肉。
手部
包括手掌、手背和手指 等部分,手部有多个复 杂的肌肉和神经分布。
上肢的生理功能
运动功能
抓握功能
上肢通过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 协同运动,可以实现上肢的屈伸、旋,可 以实现抓握、捏拿、推拉等多种抓握 功能。
感觉功能
上肢的皮肤和肌肉分布着丰富的神经 末梢,可以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 等多种感觉。
锁骨整体形态呈"S"形弯曲,内侧端 粗大,称为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关节; 外侧端扁平,称为肩峰端,与肩胛骨 的肩峰相关节。
锁骨全长可在体表扪及,呈长条形, 位置表浅,易于触摸辨认。
肱骨
01
肱骨是上肢最粗壮的管 状骨,位于上臂,可分 为一体两端。
02
上端膨大,有半球形的 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 节盂相关节;周围环以 关节囊。
05
上肢血管
上肢动脉
上肢动脉的起点和分支
上肢动脉主要起自锁骨下动脉,分为腋动脉和肱动脉,其中腋动 脉又分为胸廓内动脉和肩胛下动脉。
上肢动脉的功能
上肢动脉负责向上肢输送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为上肢的肌肉、 骨骼、皮肤等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上肢动脉的病变
上肢动脉的病变包括狭窄、闭塞、动脉瘤等,可能导致上肢缺血、 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和坏死。
掌骨共5块;第1掌骨最短而 粗;第2掌骨次之;第3、4 、5掌骨依次渐短而细。掌 骨头均偏向桡侧。
指骨共14块;拇指为2节指 骨;其余各指均为3节指骨 。其中近节指骨最大;中节 指骨次之;远节指骨最小。 远节指骨头呈球形;近节指 骨头呈卵圆形;中节指骨头 呈梯形。
03
上肢肌肉
肩部肌肉
01
02
03

上肢局部解剖

上肢局部解剖

腕 管: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 9条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
损伤:腕管综合征 屈肌总腱鞘 (尺侧囊) 拇长屈肌腱鞘(桡侧囊)
二、腕后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 1.伸肌支持带
形成6个骨纤维性管道,从桡侧至尺侧依 次为:
①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 ②桡侧腕长、短伸肌腱 ③拇长伸肌腱 ④指伸肌与示指伸肌腱 ⑤小指伸肌键 ⑥尺侧腕伸肌腱
对掌功能
三、手背(dorsal of hand)
1.浅层结构:
手背静脉网 桡神经浅支 尺神经手背支
2.手背筋膜间隙
手背浅筋膜 手背 手背腱膜 手背腱膜 皮下间隙
下间隙 骨间背侧筋膜 二者常彼此交通,当感染时可 互相扩散,使整个手背肿胀
Nerves of hand
尺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四、手指(fingers)
(一)浅层结构
1.皮肤 2.浅筋膜 3.指髓间隙(pulp space) 4.手指的血管和神经
(二)深层结构
1.指浅、深屈肌腱(止点及功能) 2.指腱鞘 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鞘管,
两部分组成(1)腱纤维鞘 (2)腱滑膜鞘(交通)
3.指伸肌腱
前臂部和手区
一、前臂前区(Anterior antebrachial region)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1.筋膜 腕掌侧韧带.屈肌支持带
骨筋膜鞘 前臂前骨筋膜鞘 前臂后骨筋膜鞘
2.肌肉:共有9块,分为3层 3.血管神经束(4个)
(1)桡血管神经束 (2)尺血管神经束 (3)正中神经血管束 (4)骨间前神经血管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手掌的筋膜间隙

上肢局部解剖

上肢局部解剖

13
2.深层 也有5块肌
(1)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桡侧腕长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14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走行:臂丛内侧束内侧根与外侧束外侧根汇合而成。 •臂部:伴行肱血管,先行于其外侧,再行于其内侧。行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在臂部无分支。 •肘窝:位于肱血管尺侧。 •前臂: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 指浅屈肌深面(腱弓 下) 指浅、深屈肌之间 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 肌腱之间 经腕管进入手掌(行于鱼际纹深面) 分内侧支、外侧支和蚓状肌的神经。 内侧支 2条指掌侧总神经 4条指掌侧固有神经 2,3,4指相对缘皮肤。 外侧支 3支指掌侧固有神经 拇指两侧、示指桡侧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51
52
臂内侧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腋静脉内侧 下行,继而沿肱动脉和贵要静脉内侧下 行至臂中份浅出,分布于臂内侧和臂前 份的皮肤。其常和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间有交通。
53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走行: 起自臂丛内侧束
腋 静 脉 腋 动 脉
肱A内侧
臂中份浅出,伴贵要静脉
2.喙肱肌
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 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局部解剖-上肢

局部解剖-上肢
位置:
肩关节下方, 臂和胸上部之间, 上肢外展时,呈四 棱锥体形腔隙,称 腋窝。
(一)腋窝周界及内容
周界: 顶 底 四壁
顶:
由 锁 骨 中 1/3 、 第1肋外缘和肩 胛骨上缘围成。
底: 皮肤 浅筋膜 腋筋膜
四壁:
前壁: 胸大肌 胸小肌 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
锁胸筋膜:
位置: 位于喙突、
锁骨下肌和胸 小肌上缘之间 的深筋膜。
经腕横韧带 深面(腕管) 下行入手掌。
在手掌正中神 经先发出返支 (与桡动脉掌浅 支伴行)进入鱼 际,支配除拇收 肌以外的鱼际肌。
正中神经发出 三条指掌侧总神经, 下行至掌骨头附近 各又分为2支指掌 侧固有神经至1~ 4 指相对缘。
三条指掌侧总神经分支分布于手掌 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 皮肤以及背面中节和远节皮肤。
肩胛动脉网:
位置:肩胛骨背面 组成:肩胛上动脉
旋肩胛动脉 肩胛背动脉 临床意义:
上臂
分为:
臂前区
臂后区
一、臂前区
肌肉: 肱二头肌 肱肌 喙肱肌
臂前区的血管神经:
1. 肱动脉及其分支 2. 神经
为臂丛的分支
1. 肱动脉 brachial artery
自大圆肌下缘 续腋动脉,沿肱二 头肌内侧沟下行至 肘窝平桡骨颈处, 分为桡动脉和尺动 脉。
内容:①小鱼际肌 ②小指的血管神经
(三)手掌的血管和神经
1. 血管
掌浅弓
掌深弓
掌浅弓:
组成: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 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 位置:屈指肌腱浅面。 分支:小指尺侧动脉 3条指掌侧总动脉 (指掌侧固有动脉)
掌深弓:
组成:由桡动脉末端与尺 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局部解剖学上肢

局部解剖学上肢

(一)腋窝的构成1.顶由锁骨中1/3、第1肋和肩胛骨上缘围成,是腋窝的上口,与颈根部相通。

2.底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及腋筋膜。

皮肤借纤维隔与腋筋膜相连。

腋筋膜中央部较薄弱,且有皮神经、浅血管及淋巴管穿过而呈筛状,故名筛状筋膜。

3.四壁有前壁、外侧壁、内侧壁及后壁。

前壁由胸大、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锁胸筋膜呈三角形,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

胸小肌下缘以下的筋膜,连于腋筋膜,称为腋悬韧带。

外侧壁由肱骨结节门沟、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肢肌组成。

内侧壁由前锯肌及其深面的上4个肋与肋间隙构成。

后壁由肩脚下肌、大圆肌、背阔肌与肩胛骨构成。

由于肱三头肌长头穿过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小圆肌之间,其内侧为三边孔,有旋肩胛血管通过;肱三头肌长头与肱骨外科颈之间为四边孔,有腋神经及旋肢后血管通过。

(二)腋窝的内容1.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

(1)腋动脉第一段:从第1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在锁骨胸肌三角内。

其前方有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其筋膜、锁骨下肌、锁胸筋膜,以及穿过该筋膜的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及胸外侧神经等。

后方有臂丛内侧束及胸长神经、前锯肌、第1肋间隙等。

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和后束。

内侧有腋静脉以及腋动脉第1段发出的胸上动脉及伴行静脉。

胸肩峰动脉自第1段发出,穿锁胸筋膜至胸大、小肌,三角肌及肩峰。

(2)腋动脉第二段:位于胸小肌后方的胸肌三角内。

其前方除皮肤、浅筋膜外,有胸大、小肌及其筋膜;后方为臂丛后束及肩胛下肌;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内侧有腋静脉及臂丛内侧束。

胸外侧动脉自第二段发出,与其伴行静脉于腋中线前方沿前锯肌下行,营养该肌;女性有分支至乳房。

胸长神经于腋中线后方下行,支配前锯肌。

(3)腋动脉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

其末段位置表浅,仅被以皮肤及浅、深筋膜,是腋动脉最易剖露的部位。

其前方有正中神经内侧很及旋肱前血管越过;后方有桡神经、腋神经及旋肱后血管;外侧有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内侧有尺神经和腋静脉。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按摩、针灸等,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网球肘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压迫 包扎、抬高患肢等,对于严重的 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封闭治疗等,对于严重的患 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肘部手术入路
肘前侧入路
肘内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等 手术。
适用于肱骨内上髁骨折、尺神经松解 等手术。
肘后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间骨折、肘管综合征等 手术。
手部手术入路
手背侧入路
适用于掌指关节脱位、肌腱修复等手术。
手掌侧入路
适用于手指骨折、腱鞘囊肿等手术。
手指侧入路
适用于指骨骨折、指神经损伤等手术。
VS
上肢的韧带主要包括肩关节韧带、肘 关节韧带和腕关节韧带等。肩关节韧 带主要有盂肱韧带、喙肩韧带等,肘 关节韧带主要有桡侧副韧带、尺侧副 韧带等,腕关节韧带主要有腕横韧带 、腕外侧韧带等。这些韧带的主要功 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限制关节的 运动。
02
上肢的神经和血管
上肢的神经分布01ຫໍສະໝຸດ 020304
上肢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肩周炎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保暖 等。康复期可以进行肩部功能锻炼,促进肩部肌肉的恢复 。
网球肘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前臂肌肉锻炼,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和前臂,注意工作 姿势等。康复期可以进行前臂和手腕的功能锻炼,促进肌 肉的恢复。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和康复
肘部局部解剖
肘部骨骼结构
肘部由肱骨、尺骨和桡骨 组成,形成肘关节。

上肢局部解剖

上肢局部解剖

中央淋巴结 Central lymph nodes
尖淋巴结 Apical lymph nodes
外侧淋巴结:
沿腋静脉远侧 段排列。 收纳上肢的大 部分淋巴管。 其输出管注入
中央淋巴结和
尖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
沿胸外侧血管排列。
收纳胸外侧壁、脐 以上腹前外侧壁的 淋巴和乳房外侧部、 中央部的淋巴。其 输出管注入中央淋 巴结和尖淋巴结。
肱A及其分支
肱V 及其属支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二、腕部Wrist
1.境界:
上界:尺、桡骨茎 突近侧 2 横 指的环形线 下界:屈肌支持带 下缘水平
2.腕前区anterior region of wrist
深层结构
腕掌侧韧带
Volar carpal ligament
屈肌支持带
Flexor retinacum
底 base
皮肤
skin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腋筋膜 浅筋膜
皮肤
腋窝矢状旁切面
腋筋膜
axillary fascia
前壁 Anterior wall
皮肤 Skin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 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 锁胸筋膜Calvipectoral fascia 锁骨下肌 Subclavius muscle 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 胸小肌 胸大肌
Coracobrachialis
外侧壁 Lateral wall
腋窝横切面
肱骨、腋神经与旋肱前后动脉的关系
(肱骨外科颈横断面)
3、腋窝的内容
血管:腋动脉、腋静脉 神经:臂丛和分支 腋淋巴结群(5群) 腋鞘

8第七章局部解剖学上肢

8第七章局部解剖学上肢

前臂外侧皮神经
肱骨肌管:
为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 的管道,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 ,又称桡神经管。 暴露方法:臂后面,找到肱三头肌外 侧头,在肱三头肌外侧头和肱三头肌 扁腱之间,切口由内上方斜下外下方 到达肱骨外上髁切断外侧头,可暴露 。
肱深动脉
桡神经
中副动脉 桡侧副动脉
肱三头肌外侧头
拇长展肌腱 第4骨纤维性管道 拇短伸肌腱
拇长伸肌-第3骨纤维性管道 拇长伸肌腱

尺侧腕伸肌腱
伸肌支持带
第2骨纤维性管道
桡侧腕长伸肌腱 桡侧腕短伸肌腱

第1骨纤维性管道 伸肌支持带 小指伸肌 第5骨纤维性管道
① 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及其腱 鞘
② 桡侧腕长、短伸肌肌腱及腱鞘 ③ 拇长伸肌及其腱鞘
尺侧腕伸肌 第6骨纤维性管道
腋窝顶
胸大肌 胸骨下肌及其筋膜
锁骨
胸小肌
第 1肋 胸肩峰A和头V 锁胸筋膜
外侧壁
结节间沟 (外侧壁)
前锯肌
胸大肌及其筋膜 胸小肌及其筋膜
第4肋
大圆肌
背阔肌
后壁
肩胛下肌
肩胛骨
腋筋膜(有孔)
三边孔和四边孔
• 由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和小 圆肌之间穿过而成的2个间隙 。
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
三边孔
• 位置和边界:靠内侧,上界为 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 圆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 。 穿行结构:有旋肩胛动脉、静 脉通过。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在四边孔内) 小圆肌 及其升支和 肩胛下动脉 降支 (腋神经 四边孔 和旋肱后动脉穿过) 肩胛下神经下支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和胸背神 臂外侧上皮N 经(至背阔肌) 旋肩胛动脉 肩胛下肌 肱深动脉 桡神经 大圆肌

上肢局部解剖学

上肢局部解剖学

(4)桡神经浅支 桡神经在肘 窝外侧分为浅、 深二支。支配肱 桡肌和桡侧腕长 伸肌。浅支沿肱 桡肌的深面,在 桡动脉的桡侧相 伴下行
(五)局部记载 肘窝 cubital fossa 构成: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顶:肘前区深筋膜 肱二头肌腱膜 底:肱肌与旋后肌
(四)腋腔的构成 1.顶:由锁骨中1/3段、第1肋外缘和肩胛骨上 缘共同围成 2.底: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 3.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 膜构成。 4.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骨 构成。 5.内侧壁:由前锯肌、上位4个肋骨及其间的肋 间肌构成。 6.外侧壁:由肱骨结节间沟及肱二头肌长、短头 和喙肱肌构成。
(三)深筋膜 形成臂内、外侧肌间隔,参与构成前、后两 个骨筋膜鞘 (四)深层结构 1.肌 (1)臂肌前群:肱二头肌、喙肱骨和肱肌 (2)前臂肌前群: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 深层: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
臂 肌 前 群
前 臂 肌 前 群 浅 层
三边孔:外侧界为肱三头肌 长头,上界为小圆肌和肩 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 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四边孔:内侧界为肱三头肌 长头,上界为小圆肌和肩 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内 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 过。
(五)腋腔内容 1.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 (1)胸上动脉 (2)胸肩峰动脉 (3)胸外侧动脉 (4)肩胛下动脉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 (5)旋肱前动脉 (6)旋肱后动脉
5.腋淋巴结 (1)胸肌淋巴结(前群):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乳房 大部、上肢、胸前外侧壁和脐以上腹壁的淋巴管。 (2)外侧淋巴结(外侧群):沿腋静脉远侧段排列,收纳 上肢的浅、深淋巴管。 (3)肩胛下淋巴结(后群):沿肩胛下血管和胸背神经排 列,收纳肩胛区和胸后壁的淋巴管。 (4)中央淋巴结(中央群):位于腋腔中央,收纳上述三 群淋巴结的输出管,其输出管注入尖淋巴结。 (5)尖淋巴结(内侧群或尖群):位于胸小肌上部和锁胸 筋膜深面,沿腋静脉近侧段排列,收纳其他各群淋巴结的 输出管和乳房深部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汇合成锁骨下干。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上肢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上肢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上肢的表面解剖标志。

2. 熟悉上肢的深层结构,包括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

3. 掌握上肢的解剖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人体上肢标本、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台、解剖灯、解剖图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上肢的表面解剖标志(1)肩部: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肩胛下肌、三角肌、肩关节等。

(2)上臂:肱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肘关节等。

(3)前臂:桡骨、尺骨、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腕关节等。

(4)手部:掌骨、指骨、指关节、肌腱、神经等。

2. 解剖上肢的深层结构(1)肩部:肩袖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肌、肩关节囊、肩关节囊韧带等。

(2)上臂: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等。

(3)前臂:桡动脉、尺动脉、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圆肌、旋后圆肌等。

(4)手部:掌侧动脉、背侧动脉、掌侧神经、背侧神经、肌腱、神经等。

3. 操作练习(1)使用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等工具进行解剖操作。

(2)观察解剖过程中的解剖结构,注意观察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的相互关系。

(3)掌握解剖操作技巧,如解剖刀的使用、解剖剪的切割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掌握了上肢的表面解剖标志,包括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

2. 解剖上肢的深层结构,我们熟悉了上肢的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3. 在操作练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解剖操作技巧,如解剖刀的使用、解剖剪的切割等。

五、实验总结1. 本实验使我们对上肢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解剖工具进行解剖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解剖学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医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解剖结构不明显、操作不熟练等,但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下,我们克服了这些问题,完成了实验任务。

局部解剖上肢

局部解剖上肢

浅层有5块--自桡侧向 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 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小指伸肌和 尺侧腕伸肌 深层有5块--自外上向 内下依次为,旋后肌、 拇长展肌、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示指伸肌。
腕前区: 1 边界 上界在桡尺茎突近侧2 横指处,下界屈肌支 持带下缘 2 层次 浅层结构 深层结构 腕掌侧韧带 屈肌支持带
(2)肘部等腰三
角形
正常时,鹰嘴、 肱骨内上髁与肱骨 外上髁之间形成等 腰三角形,伸肘时 一条直线。当肘关 节脱位时,与健侧 相比较,无此关系。
提携角:
正常时,肱骨 轴线与尺骨轴线相 交,形成向外开放 约165-170℃的角, 但它的补角1015℃,此补角为提 携角。
肘外翻:大于20℃
肘内翻:小于0 - 10℃
上肢边界:
1 与胸、背 部的分界: 以三角肌 前、后缘上 端与腋前、 后襞下缘中 点的连线, 作为。
腋前襞下端、腋后襞下端连线中点
三角肌前缘上端、三角肌后缘上端
2与颈部的分界: 锁骨外1/3段,肩峰至 第7颈椎棘突连线的外1/3段 上肢分部: 肩部 臂部 肘部 腕 手
浅层结构 (1)头静脉: 手背静脉网(回流手大 部分静脉血)的桡侧→前 臂桡侧→肱二头肌外侧 沟→三角肌胸大肌间沟 →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 静脉。
直肘: 0 - 10℃
上肢动脉体表投影:
上肢外展90度,掌心向上,从锁骨中点至肘 前横纹中点远侧2cm处的连线为腋动脉和肱动脉 的投影。大圆肌下缘为分界。从肘前横纹中点远 侧2cm处,分别至桡骨茎突和豌豆骨桡侧的连线, 为桡、尺动脉的投影
上肢与下肢相比,上肢特点
(1)骨骼轻巧.
(2)关节面小,关节囊薄而松弛韧带,相对薄弱. (3)肌肉细长,数目较多. (4)功能特点:运动灵活,是人的劳动器官, 损伤机会较多,手还有触觉功能,结构更为 复杂. 上肢分为肩、臂、肘、前臂和手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肢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肢

⑵中间鞘:由掌腱膜,掌 内外侧肌腱隔,骨间掌侧筋 膜和拇收肌筋膜围成,内有 指浅、深肌腱及屈肌总腱鞘, 蚓状肌及掌浅弓指血管、N 等。
⑶内侧鞘(小鱼际鞘): 由小鱼际筋膜,掌内侧肌腱 隔和第5掌骨围成,内有小鱼 际肌和小指血管、N等
⑷拇收肌鞘:由骨间掌侧 筋膜,拇收肌筋膜,第1、2、 3掌骨围成
4:筋膜间隙:
局部解剖学
上肢
湖南师范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上肢--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一、主要内容
(一)腋腔构成
顶 由第一肋骨、锁骨和肩胛骨 上缘围成。
底 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
上肢--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前壁
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 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锁胸筋膜—— 位于胸小肌、 锁骨下肌和喙突之间的胸部 深筋膜(深层),有头静脉、 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 过。
腕桡侧管
屈肌支持带桡侧端两层之间, 包绕桡侧腕屈肌腱及腱鞘。
上肢--臂、肘、前臂、腕前区和手掌
(四) 腕管
构成
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 同构成。
内容
指浅屈肌腱及其腱鞘(4条) 指深屈肌腱及其腱鞘(4条) 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1条) 正中神经


分手掌、手背、手指三部分
一、 手掌 近侧部称腕前区, 远侧部两侧为鱼际和小鱼际, 中央部呈三角形的凹陷为掌心。
第2段 位于胸小肌深面;
分支: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第3段
位于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 下缘之间;
分支:肩胛下动脉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肩胛下动脉又分为: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
腋腔内容:腋动脉及其分支:第 2、3段
上肢--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

断层解剖学-上肢

断层解剖学-上肢

• (四)手掌筋膜:
• (五)手背筋膜:浅层——手背腱膜
• 深层——骨间背侧筋膜 两个筋膜间隙:手背皮下间隙、腱膜下间隙。
五、深层局部结构及位置关系
• (一)腋窝
• 1、边界 尖——第一肋、锁骨、肩胛骨上缘 底——皮肤、皮下组织和腋筋膜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及喙锁胸筋膜 后壁——肩胛下肌、背阔肌、大圆肌 内侧壁——上4个肋及肋间肌、前锯肌上部 外侧壁——肱骨近侧段、肱二头肌、喙肱肌
掌中间隙:
前壁:第2~5指屈肌 腱及第2~4蚓状肌 后壁:骨间掌侧肌筋 膜 桡侧壁:掌中隔 尺侧壁:小鱼际肌及 其筋膜 近侧端经腕管与前 臂屈肌后间隙相通, 远侧端与鱼际间隙相 通。
(3)前臂屈肌后间隙(四方间隙):位于前臂屈肌腱的 深面,旋前方肌的浅面。
7、掌浅弓、掌深弓及神经 (1)掌浅弓:由桡A掌浅支与尺A终末支 吻合而成,正中A可参与。发出4支指掌 侧总A,在掌骨头水平每支分成2支指掌 侧固有A。 (2)掌深弓:由尺A掌深支与桡A终末支 吻合而成。除发出穿支与掌骨背侧A吻 合外,还有3支掌心A与指掌侧总A吻合 。
2.臂中份的水平断面
本断面切及三角肌粗隆下方肱骨中份,断面中结 构配布发生了较大变化:①三角肌和喙肱肌已消失, 肱肌出现;②肱二头肌长头与短头汇合;③该平面以 下有内、外侧肌间隔分离臂的屈肌和伸肌;④桡神经 血管束由后移至肱骨外侧的臂外侧肌间隔内,并紧邻 肱骨;⑤臂部的主要血管、神经则移至肱肌与肱三头 肌两者之间的臂内侧肌间隔内;⑧尺神经后移,并与 尺侧上副动脉两者共同行于内侧肌间隔的后份;⑦正 中神经越过肱动脉前方,转至肱动脉内侧。
1)皮肤 2)皮下组织 3)掌腱膜
4)掌浅弓、正中N、尺N浅支 5)屈指肌腱、蚓状肌 6)手掌的间隙:鱼际间隙、掌中间隙 7)掌深弓,尺N深支 8)拇收肌、骨间肌

局部解剖学——上肢

局部解剖学——上肢

上肢●概述●境界●表面解剖●体表标志●肩部●臂部●肘部●腕和手部●分布●肩●腋区●位置●腋窝:上肢外展时,呈四棱锥体形腔隙●周界●一顶●由锁骨中1/3、第1肋外侧缘和肩胛骨上缘围成●一底●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四壁●前壁,后壁,内侧壁、外侧壁●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锁胸筋膜(喙锁胸筋膜)●位置形态●为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呈三角形●穿行结构●头静脉、胸肩峰血管、胸外侧神经、淋巴管●临床意义●切开锁胸筋膜时应保护胸外侧神经,以免造成胸大肌、胸小肌瘫痪●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有了两个孔:三边孔、四边孔●内容●腋动脉及其分支●腋动脉被胸小肌分为3段●第一段:从第一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分支:胸上动脉和胸肩峰动脉●第二段:最短,位于胸小肌后方●分支:胸外侧动脉●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分支: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后动脉●腋静脉及其属支●在腋动脉内侧,与动脉之间有臂丛的分支,伤后呈开放状态●臂丛及其分支●5个根——3个束●位置:自斜角肌间隙穿出,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3束包绕在腋动脉周围。

分锁骨上部和下部●分支: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与胸外侧动脉伴行,支配前锯肌●胸背神经:与胸背动脉伴行,支配背阔肌●肌皮神经:穿喙肱肌●正中神经:呈Y形,以两个头分别起自臂丛的内、外侧束,与肱动脉伴行●尺神经:起自臂丛的内侧束●桡神经:起自臂丛的后束,经桡神经沟下行,支配肱三头肌●腋神经:起自臂丛的后束,与旋肱后动脉伴行,穿四边孔,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腋淋巴结●分5群●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测段排列,收纳上肢的大部分淋巴管。

其输出管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胸肌淋巴结●沿胸外侧血管排列●肩胛下淋巴结●沿肩胛下血管排列,收纳项部、背部的淋巴管●中央淋巴结●收纳上述3群淋巴结的输出管。

其输出管注入尖淋巴结●尖淋巴结●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

上肢局部解剖

上肢局部解剖
臂部肌 神经 血管
上肢局部解剖
(前面观)
第40页
臂部肌
肱三头肌
(后面观)
上肢局部解剖
第41页
臂部神经、血管 (示肱骨肌管)
桡神经
腋神经
(后面观)
上肢局部解剖
第42页
臂部血管
肘关节网
上肢局部解剖
第43页
臂部断层(示肌间隔)
上肢局部解剖
第44页
临床关键点:
1.乳腺癌根治手术时注意事项:
(1)勿伤及腋静脉主干和头静脉末段
上肢局部解剖
外侧壁 Lateral wall
第5页
腋窝矢状旁切面
肩胛下肌
大圆肌 背阔肌
上肢局部解剖
锁骨
胸小肌 胸大肌
第6页
腋窝横切面模式图与影像图
上肢局部解剖
第7页
顶 apex
锁骨中1/3
Middle 1/3 of calvicle
第1肋外缘
Outer border of the first rib
腕掌侧韧带
Volar carpal ligament
屈肌支持带
Flexor retinacum
上肢局部解剖
第57页
腕尺侧管
Ulnar carpal canal
腕桡侧管
Radial carpal canal
上肢局部解剖
尺神经 尺动脉
桡侧腕屈肌腱
第58页
腕管
Carpal canal
定义:由屈肌支持带和 腕骨沟共同围成管道
第53页
3.内容:
肱二头肌腱Tendon of biceps 肱A及其分支 肱V 及其属支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
上肢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上肢后区

局部解剖上肢后区
• 沿肩胛冈和颈、胸椎棘突切断斜方肌的附着点, 并翻向外上。
• 切断冈上、下肌的中份,在肌的深面寻找并清 理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
• 解剖三边孔和四边孔的境界及其穿行的结构
(二)臂后区
解剖肱骨肌管 ➢除去浅筋膜, 显露深筋膜; ➢肱三头肌的 内侧头、长头 和外侧头; ➢钝性分离长 头与外侧头, 找到桡神经; ➢将镊子沿桡 神经走行方向 插入管内,切 断外侧头,显 露管内结构并 清理之。
2. 肩胛区
• 表面解剖:肌性标志 • 皮肤
•肌 肉
•神 经Biblioteka •血 管肩胛区的动脉• 肩胛上动脉 • 肩胛背动脉 • 旋肩胛动脉
3. 肌腱袖
Myotendinous Cuff
• 又称肩袖,为冈 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和肩胛下 肌的肌腱,在肩 关节囊周围连成 腱板,围绕肩关 节的上、后、前 方,对肩关节起 稳定作用。
hand ➢ 尺神经手背支
dorsal branch of ulnar nerve
➢ 桡神经浅支 superficial branch of radial nerve
(二)深层结构
• 伸肌支持带 extensor retinaculum • 6个骨纤维管 Six osseofibrous tubles
• 在桡侧腕伸肌与指伸 肌之间,寻找并修洁 拇长展肌、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 解剖骨间后血管神经 束:将指伸肌与深层 钝性分开并翻向内侧, 寻找并清理穿出旋后 肌的骨间后血管和骨 间后神经。
(五)手背与指背
• 解剖浅筋膜内结构:手背 静脉网、头静脉和贵要静 脉、桡神经浅支及其分支、 尺神经手背支及其分支;
局部解剖上肢后区
一、上肢后区 Posterior Region of Upper Lim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5~8前支+T1前支大部。 •其纤维反复分支与组合: 5个根→3干→ 6股→3束 →分支。
② 位置
•先经斜角肌间隙穿出; •后位居锁骨下动脉后上方;
•再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2)臂丛的分支★
Ⅰ. 锁骨上部的分支
--胸长神经 (C5-7) Long thoracic nerve •起自C5-7根。 •经臂丛后方入腋腔。 •于前锯肌表面下降。 •支配前锯肌。 Ⅱ.锁骨下部的分支
3. 腋窝的四壁
(2)后壁 Posterior wall
①构成(3肌1骨)
•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大圆肌 Teres major •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 •肩胛骨 Scapula
(3)三边孔与四边孔Trilateral foramen & Quadrilateral foramen
②行程
--在肱桡肌深面下降。 ③桡动脉摸脉点 --腕关节上方,肱桡肌 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 间。
(1)组成:尺血管+尺神经。 (2)行程与分支
① 尺神经 Ulnar nerve
A. 行程 --经尺神经沟,穿尺侧腕 屈肌并在该肌深面下降, 经豌豆骨桡侧入手掌。 B. 支配(1.5块肌) •尺侧腕屈肌 •指深屈肌尺侧半
--分布于第1、2肋间隙前部。 ①胸肩峰动脉 Thoracoacromial a. •行程:穿锁胸筋膜。 •分布:胸大小肌;肩峰、三 角肌、锁骨等。 ②胸外侧动脉Lateral thoracic a. •行程:沿胸小肌下缘下行。 •分布:前锯肌、乳房(女)。
①旋肱前动脉 ②旋肱后动脉 •行程:伴…穿…绕… •分布:三角肌、肩关节 ③肩胛下动脉(箭头 所示) A.胸背动脉 --与同名神经伴行 --分布于背阔肌 B.旋肩胛动脉 --穿三边孔至肩胛区
•肘部 Elbow
•前臂部 Forearm •腕部 Wrist •手Hand
1. 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的体表投影★
2. 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
①臂部 --与肱动脉一致。 ②前臂 --自肱骨内上髁与肱二头 肌腱连线中点至腕远纹
中点稍外侧的连线。
一、腋区 二、三角肌区与肩胛区
三、肩胛动脉网
5. 底(后壁)
•肱肌Brachialis m. •肘关节囊Joint capsule •旋后肌Supinator m.
(三) 肘窝的内容(★中心结构——肱二头肌腱)
1. 肱二头肌腱内侧
•肱动脉、肱静脉(2条 )
•正中神经
2. 肱二头肌腱外侧 •前臂外侧皮神经; •桡神经。
在肘窝如何寻找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
2. 肱动脉 Brachial artery
①起始、行程 ②主要分支
•肱深动脉(行程★)
•尺侧上副动脉 •尺侧下副动脉
③与肱骨的位置关系及意义 •上段:居肱骨内侧 •中段:居肱骨前内侧 •下段:居肱骨前方
【意义】对肱动脉压迫止 血时在臂上、中、下段其 压迫方向不同。
3. 臂前区血管、神经的排列关系(以肱二头肌为标志)
胸腹外侧壁、乳房外侧部与中 央部的淋巴 项背部与肩胛区的淋巴 上述3群淋巴结的输出管
外侧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 肩胛下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
腋静脉远侧段周围 上肢大部分;肘LN输出管
尖淋巴结
腋静脉近侧段周围 中央LN输出管、乳房上部的 淋巴
①形成:是椎前筋膜向外下方延续包绕腋血管和臂丛形成的筋膜鞘。
②临床意义 a.锁骨下臂丛麻醉即将麻醉药物注入鞘内。 b. 椎前间隙的脓肿,脓液可经该鞘蔓延至腋窝内形成腋窝脓肿。
--支配背阔肌。
④肩胛下神经Subscapular
nerve
--支配肩胛下肌、大圆肌。
A. 行程与分布
•伴旋肱后血管; •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 三角肌深面。 •肌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分布于臂外侧上份皮肤。
B. 腋神经的损伤
a.原因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肩关节脱位; •使用腋杖不当。
•三角肌瘫痪、萎缩; •肩不能外展; •出现“方肩”。 •臂外侧上份皮肤感觉丧失。
1. 腋区 axillary region --是肩关节下方,臂上部 内侧与胸外侧壁上部间 的区域。 2. 腋窝 axillary fossa
--肩关节外展时,臂内侧 与胸外侧壁间形成穹隆 状凹陷,深面呈四棱锥 体形的腔隙,称腋窝。 --是颈部、胸部与上肢间 的重要通道。
1. 顶 Roof(上口 Inlet)
①三边孔 A. 围成 •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b.穿过结构:旋肩胛血管
②四边孔 A. 围成 •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 •下界:大圆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B. 穿过结构 •旋肱后血管+腋神经
(4)外侧壁 Lateral wall(2肌1沟)
•在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 寻找前臂外侧皮神经。 •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寻 找桡神经。 --故寻找上述2条神经的 标志肌是肱肌!
•桡神经平肱骨外上髁分 为浅、深两支: --浅支:入前臂前区。 --深支:穿旋后肌入前臂 后区更名为骨间后神经。
(一)前臂前群肌(9块,分4层——5、1、2、1)
(二)前臂前区的血管、神经束★
椎前筋膜 腋鞘
--是腋鞘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腋窝内的感染可随下述途径蔓延: 向上:经腋鞘→颈根部。
向下:至臂前、后区。
向前:至胸大、小肌之间的胸肌间隙。 向后:经三、四边孔→肩胛区、三角肌区。
臂、肘、前臂前区浅层结构
一. 浅静脉
1.头静脉★Cephaliv v. ---起始、行程、注入 2.贵要静脉★Basilic v. ---起始、行程、注入
•肱二头肌 Biceps brachii m. •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m. •肱肌Brachialis m.
1. 肌皮神经 Musculocutaneous nerve
①行程 •斜穿喙肱肌 •在…与…之间下降 •于肱二头肌外侧沟 下份浅出,更名为 前臂外侧皮神经。 ②分布 •臂前群肌。 •前臂外侧的皮肤。
(3)腋动脉3段的毗邻
① 腋动脉前方的毗邻
•胸大肌及筋膜 第1段 •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及穿经结构 第2段 •胸大肌及其筋膜 •胸小肌及其筋膜 •胸大肌及其筋膜 第3段 •正中神经内侧根
② 腋动脉3段内、外侧与后方的毗邻
内侧 外侧 •外侧束 •后束 •外侧束 后方 •内侧束 •后束
1
•腋静脉
•腋静脉 2 •内侧束
肌皮神经 胸外侧神经
①外侧束的分支(3)
•正中神经外侧根 •肌皮神经 •胸外侧神经 --穿锁胸筋膜。 --支配胸大肌。
正中神经外侧根
胸长神经
(2)后束的分支(4)
①桡神经 Radial nerve ②腋神经 Axillary nerve
③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rve
--与同名血管伴行。
•腋静脉 •肌皮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桡神经 3 •胸内侧神经 •腋神经 •前臂内侧皮 外侧根 神经 •正中神经
①位置 --全程位于腋动脉内侧
②特点与临床意义
①与腋鞘和锁胸筋膜结 合紧密,损伤时易发 生动静脉瘘。 ②压力低,经常处于开放
状态,损伤后容易导
致空气栓塞。
(1)组成、位置 ① 组成
上肢的解剖
骨科:周汶沁
概述 肩部 臂、肘、前臂前区浅层结构 臂、肘、前臂前区深层结构
臂后区与前臂后区深层结构 腕和手
概 述
骨骼轻巧。 肌肉细小。 关节运动灵活(尤手指)。 具有抓握与操作能力。
(一)境界 --上肢近侧经肩部与 颈、胸、背部连接。 (二)分区 •肩部 Shoulder
•臂部 Arm
②尺动脉 Ulnar artery
A. 行程
--经穿旋前圆肌深头深
面向内下,伴尺神经 下降。 B. 分支 a. 骨间返动脉 b. 骨间总动脉 --为一短干,随即分为 骨间前、后动脉(穿 前臂骨间膜入前臂后 区)。
(3)尺神经的损伤
①损伤部位★ •肱骨下端 •手掌
②损伤原因★ •肱骨内上髁骨折。 •豌豆骨骨折。 ③损伤表现
•喙肱肌 •肱二头肌长、短头 •肱骨结节间沟
腋动脉 axillary artery 腋静脉 axillary vein 臂丛及分支 brachial plexus and its branches 腋淋巴结 axillary lymph nodes 腋鞘 axillary sheath
腋窝蜂窝组织 axillary loosen connective tissue
围成:锁骨中1/3段、第1肋外缘、肩胛骨上缘。 通过结构:臂丛;锁骨下血管在此移行为腋血管。
2. 底 Floor
(1)前壁 anterior wall(3肌1筋膜)
锁胸筋膜
Clavipetoral fascia
①位置、构成 --是位于锁骨下肌、胸 小肌与喙突之间的胸部 深筋膜深层。 ②穿过结构 --头静脉 --胸肩峰动血管 --胸外侧神经
①肱二头肌内、前臂内侧皮神经
B.深 层 •肱动脉(全程)。
•肱静脉(2条,全程)。 •正中神经(全程)。 --与肱动脉的交叉关系? •尺神经(臂中点以上)。 •桡神经(臂上部)。
②肱二头肌外侧沟的血管、神经
a. 头静脉(全程)。 b. 前臂外侧皮神经(沟下份)。
②临床表现★ --前臂后群肌瘫痪。 --出现“垂腕。”
Radial Nerve Wrist Drop
(一)前臂后群肌
——共10块,分浅、深2层 (一)浅层(5块)
(二)深层(5块,近侧1块,远侧4块——拇指3、示指1)
1. 组成 --骨间后血管+骨间后神经 •骨间后动脉 --来自骨间总动脉。 •骨间后神经 --即桡神经深支。 2. 行程 --在前臂后区浅、深两层 肌之间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