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课报告及听课评课记录
评课报告大树妈妈【观评记录】.doc听课评语
评课报告大树妈妈【观评记录】.doc听课评语
观评记录
一、学生维度观课评价
观察视角:兴趣、聆听、互动、达成
观察人员:王凤、张玲、宋雪、于晓梦、徐进
整节课堂学生的兴趣持续整节课,从学生的表情、眼神和肢体反应可以看出,全程都在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全体学生能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并作出相应的思考和分析。
纵观整个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参与提问、回答的效果突出,而且学生的回答,有的恰到好处,有的出乎意料的精彩,在得到授课老师积极的褒扬下,展示出兴高采烈的状态。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频繁,效果良好,而且适度,
没有出现过渡放纵、失控的局面,课始阶段,这种自主、互助的效果很明显。
学生对于歌曲的掌握程度优秀,能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上用声音恰到好处的表现,达到了演唱的要求和效果,展示出了良好的互动、合作习惯。
在每个学习环节的学习目标能够达成,顺利完成了本次课例学习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得到有效的消化和巩固。
二、教师教学维度学观课评价
观察视角:环节、呈示、提问、生成
观察人员:康园、宋花、王昊、孙艳兵
这堂课从整体上看授课过程应该说比较成功,宋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很好,设计的教学环节合理,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并且设计的富有特色,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宋老师对歌曲的处理,讲解清晰简洁,效果明显,语速学生容易接受,宋老师对多媒体应用科学得当,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问题提出的也很有针对性,较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教研活动观课评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观摩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并进行了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交流、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活动内容1. 观摩示范课本次活动观摩了由我校优秀教师XXX主讲的《小学语文》示范课。
XXX老师以“美丽的家园”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评课活动在观摩完示范课后,各位教师针对XXX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评课内容:(1)XX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课堂效率。
(2)XXX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
(3)XXX老师在课堂组织上,严谨有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XXX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2. 教师们在评课过程中,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3.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改进措施1. 教师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石壕吏》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课堂实录教学观摩与点评听课评课心得体会总结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一)(表六)
执教者:学校:时间:
班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课题:石壕吏课型:教读
一、教学过程记录
1、导入课文
(1)回忆学过的杜甫诗歌;
(2)了解作者。
2、整体感知
(1)石壕吏的官吏们做了什么事情呢?
(2)而老妇人是如何应对石壕吏的?
3、深入研读
(1)指导朗读;
(2)补充石壕吏与老妇人的对话;
(3)同学演绎石壕吏与老夫人的对话;
(4)对于老夫人这样苦难的家庭,石壕吏与诗人分别持怎样的态度?4、写作赏析
(1)本诗采用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
(2)补充侧面描写的例子——《陌上桑》。
5、总结内容
杜甫诗歌常见主题:忧国忧民
6、布置作业
三、观课报告
章老师在课前有让学生介绍古诗的环节,把它作为课前常规坚持下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发言者公众演讲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益处。
章老师在讲课前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了一下杜甫这个诗人的背景,以及当时的具体的历史时代背景。
章老师非常强调知人论世,更深入地了解诗人及诗人所处的时代,将能更好的体会诗歌情感。
我挺喜欢的一个环节即“补写”环节,补充写出石壕吏逼问的话,以及老妇人回答的话。
使学生充分地进入诗歌情境,发挥了学生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有一处略觉不妥:在讲解侧面烘托的描写手法时,章老师举了《陌上桑》中罗敷的例子。
对美女的描写以及讲解过程中引起的学生情感、兴趣点上的变化与骚动,都不大利于传达本文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哀悯之感。
以此而知,即使是举例子,也要考虑内容的契合度以及情感思想上的契合度。
幼儿教师观评课观课报告
幼儿教师观评课观课报告一、课堂概况本次观评课主题是《小小画家》,时间为40分钟,教学目标是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绘画技能的发展。
课堂上共有20名幼儿,年龄在4-5岁之间,性别比例大致均衡。
观课活动于上午9点开始,在一间宽敞整洁的幼儿园大厅内进行。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 了解绘画工具和材料;-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 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3. 教学步骤-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各种绘画作品,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介绍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幼儿了解并熟悉它们;- 演示基本绘画技巧,如涂抹、描绘、填色等;- 给予幼儿创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展示和欣赏幼儿的绘画作品,共同分享创作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观课开始时,老师通过展示一张精美的绘画作品,向幼儿们展示了绘画的魅力,并引发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接着,老师主动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绘画的看法和感受,并鼓励幼儿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
2. 介绍绘画工具和材料为了让幼儿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绘画活动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老师主动向幼儿们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画笔、颜料和画纸。
通过触摸和观察,幼儿们逐渐理解了这些工具和材料的用途,并表达了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
3. 演示基本绘画技巧为了让幼儿们学习到基本的绘画技巧,老师进行了一次简单而清晰的演示。
在演示中,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了如何涂抹、描绘和填色,同时与他们互动,帮助幼儿们理解和掌握这些技巧。
通过亲身体验,幼儿们渐渐明白了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4. 给予幼儿创作的机会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老师主动给予幼儿们充分的创作机会。
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幼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自由绘画,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老师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观课报告评课2篇
观课报告评课观课报告评课精选2篇(一)观课报告评课是一种对观察到的课堂教学进展评价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帮助老师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优点和缺乏,并进一步改良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在进展观课报告评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评价:1. 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合理和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是否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是否可以充分开展学生的认知和才能。
2.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循序渐进性,是否具有层次性和适应性,是否可以与学生的知识程度和兴趣相匹配。
3. 教学方法:是否活泼参与,是否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是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才能。
4. 教学过程:是否设计合理和有序,是否注重进展教学反应和诊断,是否可以引导学生考虑和解决问题。
5. 教学手段:是否有效和多样化,是否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是否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6. 教学评价: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是否可以全面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才能开展,是否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反应。
观课报告评课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可以帮助老师进展自我反思和改良,进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也可以提供应其他老师参考和借鉴,促进老师的专业交流和学习。
观课报告评课精选2篇(二)观课报告 - 语文课本次观课的课程是一堂语文课,主题是辩论技巧和辩论表达。
在这堂课上,教师采用了一系列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辩论题目,引发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辩论的热情。
首先,教师通过介绍辩论的根本概念和技巧,为学生们打好根底。
他解释了辩论的定义和目的,并讲解了如何准备和组织有效的辩论论证。
这为学生们深化理解辩论的本质和方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随后,教师分组安排学生们进展辩论对决。
每组学生被要求选择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并分别担任正方和反方的辩论角色。
这种辩论对决的形式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感和紧张感,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辩论表达才能。
教研活动的观课评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观课评课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听课、评课,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以下是本人对本次教研活动的观课评课报告。
二、活动过程1. 观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观摩了6节优质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
在观课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2. 评课环节评课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自评,二是同行互评。
在自评环节,授课教师首先对所授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在同行互评环节,听课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所授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观课评课心得1. 教学内容方面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发现各位教师都能准确把握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数学课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2. 教学方法方面各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都有各自的特色。
有的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还有的教师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效果方面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发现各位教师都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四、改进建议1. 提高备课质量备课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充分了解教材、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2. 加强教学研究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可以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进步。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观课报告听评课记录doc
《鲸》观课报告听评课记录参加人员:商店镇中心小学语文研修组成员评课过程:一、讲课人说课(一)说教材《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
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
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
能力目标:1、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2、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交际训练,发展语言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
3、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三)、说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观察导入由于大部分没有见过鲸,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展示鲸的画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鲸的表象,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教学伊始,我用设疑激趣法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出示课件1:显示蓝色大海)美吗?(生答)的确,就在这美丽的蓝色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底动物。
其中有一种动物号称‘海中之王’,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得多。
你们想去看看吗?”接着播放课件2,展示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动物?与别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关于鲸的知识非常丰富,你们想继续研究它吗?”这样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幼儿园教师观评课报告
幼儿园教师观评课报告一、观课背景本次观评课是在XX幼儿园举行的,观课班级为中班,授课教师为XXX 老师。
观课内容是一堂主题为“四季变幻”的综合活动课。
二、观课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和问答的方式,巧妙地引入了本堂课的主题。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了幼儿们的思考和兴趣,为后续活动做好了铺垫。
2. 活动设计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四季的变化,设计了多个富有趣味性的活动。
其中包括:- 游戏:通过四季之歌的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模仿四季的动作。
这种活动形式让幼儿更易于理解四季的特点,同时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
- 制作季节卡片:教师为每个季节准备了相应的图片卡片,让幼儿分组合作,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卡片的制作。
这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 观察实物:教师带来了代表不同季节的实物,比如夏天的扇子、秋天的落叶等,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感受实物,更好地理解四季的特点。
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记忆并建立概念。
3. 结束环节教师通过回顾课堂上幼儿们的表现,对他们的积极参与给予了大量的肯定和赞扬。
同时,教师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四季的变化,并邀请他们和家长一起分享所学到的知识。
三、评价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在本堂观评课中,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达成。
通过观察和听课,我看到幼儿们对四季变幻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正确的区分四季的特点,如夏天炎热、秋天落叶纷飞等。
他们也对季节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教学方法运用教师在本堂观评课中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问答、游戏和实物观察等。
这些方法既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师也注重了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的环节,培养了幼儿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3. 教学环境营造观课过程中,我观察到教室的环境整洁、干净,并且墙上贴满了和四季主题相关的图片和作品。
教室布置和物品摆放合理,能够为幼儿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八年级语文《故乡》课堂实录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教学观摩与点评听课评课心得体会总结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四)(表六)执教者:学校:时间:班级:八年级科目:语文课题:故乡课型:教读一、教学过程记录1、渐近故乡,看到故乡时,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追问:那我对故乡的美好回忆来自哪里?2、当我见到阔别二十余年的少年玩伴闰土时,我又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追问:闰土有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那么当我再次启程离开故乡,想到闰土的遭遇和变化,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怎样的想法?追问:你觉得我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4、课堂总结,5、作业布置(1)积累字词(2)文中对中年闰土有多处描写,请选择两处分析描写的作用(3)文中有了关闰土这一具体的故乡人物代表,再写杨二嫂是否多余?三、观课报告潘老师课堂条理清晰,节奏分明。
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很好的引导了学生们去感受鲁迅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鲁迅想传达的思想和观点。
课后自评时,潘老师认为《故乡》体现了鲁迅对于中国人的反思,反思社会等级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以及希望唤醒还活在旧社会观念中的人。
鲁迅追求的应该是平等的相处吧。
所以闰土是一个旧社会的悲剧,一个封建时代的、普通的被生活压迫得没有性格的农民。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
”儿时的美好的平等、融洽的关系,在20年后被打得粉碎,留下的只有尴尬、唏嘘和哀叹、怜悯。
再没有“美”可言。
闰土的正常反应——二十年前,作为一个孩子与富家公子嬉戏打闹;20年后知道了、也深刻地体验到人类社会的等级观念,所以变得客气起来。
但在鲁迅看来,这是不正常的,引起他的不适,甚至感到悲凉。
闰土的这种“特殊”正体现的是当时中国人民的“普遍”。
以故乡为题,揭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异。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观课报告和评课记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课堂观察报告和评课记录如何让本次研修真正的卓有成效,作为研修组长,我决定身先示范,将本节课订为样本研修的打磨课例,从设计到听课、评课,我们都深有感悟,现将具体思考、评课及所得记录如下:一、学前测结果及分析:在学习微视频前进行了一次测试,了解到9%的孩子会列竖式,但真正明白算理却没有;在学习微视频后又进行了一次测试,95%的孩子会列竖式,其中80%的孩子理解了算理,但算理与算法的结合还不是十分清楚。
从前测试可以看出微视频的学习是有效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大胆放手,通过组织交流进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课中设计及观课结果:有了对学生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以下活动:一是小组合作,在初次交流中实现“生帮生”的学习目的,同时也让老师在巡视中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自学效果;二是全班交流,通过演示分小棒、写竖式及两者的结合、随机的提问,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理解了算理、熟练掌握了算法;三是设计层次练习,从基本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递进,让孩子在巩固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不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具体观课结果如下:教师点拨时机的观察:观察者郑志红、王丽芳、姚祎,主要观察教师对于学生点拨的时机及语言,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语言的表达等多个方面来观测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引导,从观察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点拨非常到位,小组合作时,教师能够在巡视中关注学生的操作方法以及对操作的表述;全班交流时,教师能够及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分层练习中,教师能够及时针对不同的练习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小结,在适时的鼓励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说教师的点拨适时而有效。
学习目标预设的适切性观察:观察者刘丽芹、慕文萍、王芳,主要观察教师对预设的目标,是否能够及时地指导及提升。
“结合具体情景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这一学习目标预设的关键在于具体情景,教学中教师始终围绕小棒这种学具,在操作中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适时有效。
教师观课报告
教师观课报告(通用 5 篇)市教育局教研室各位教研员老师来我校听课,三种课型各听了一节,借此机会,我们全体地理组成员也尾随鲁老师听了三节课,并听取鲁老师评课,收获甚多。
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市教育局深化课堂改革和我校提出课堂效率最大化要求之后,老师们的课与原来所听到的有所不同。
老师的形象、语言、体态、动作、情感充满了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参预度,并在一节课中,根据自主性探索性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恰当教学情境,激发并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索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在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文字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的作用是讲解教材,指导学生掌握教材,并以此作为教学成败的标志。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是“学生带着教材和问题走向教师”,教师更多时间是成长发展中的观察者,活动过程的设计者,解决疑难问题的匡助者,是向导和顾问。
教材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掌握,更重要是运用,让教材成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由“教本”转为“学本”。
贺贵山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真正把教材当做了资源,根据教学需要,调整了教材顺序。
老师“讲”的时间在减少,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自我思量、理解的空间,师生互动有序,课堂效率提高。
刘洋的复习课上,能够在学生区域地理知识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授人以渔”,讲方法、理思路、归纳模式和规律,有讲有练,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懂学透一个区域可以面对全世界的任何区域,实属不易。
教研室鲁老师听过课之后,提出建议,把预习的环节提前布置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讨论和回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只要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插足,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两年的前提下,我一定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精神应用到我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听课评课记录范文
老师听课评课记录范文教师听课评课记录。
时间,2021年10月10日。
地点,XX小学。
课程,语文课。
教师,XXX。
学生,一年级。
教学内容,《三个和尚》。
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故事内容;2. 能够正确理解故事中的道理;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评课记录: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课程的要求。
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明确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
故事《三个和尚》是一则富有启发性的寓言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投入和认知理解。
3. 教学方法多样灵活,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师采用了听故事、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过程。
1.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和思维参与,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学生表现积极,学习效果显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语言生动,表达清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和教学要点,让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故事的主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认知。
三、教学反思。
1. 教学设计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理解,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体验到故事的魅力,理解故事的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感知故事的情节和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让学生能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团队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评课报告【观课记录】《茉莉花》听课评语
《茉莉花》-观评记录
记录人:
下面就高老师的《茉莉花》一课,从教学目标与设计、教学方法与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高老师用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诠释音乐旋律,和学生在优美的民
歌中感受音符,为歌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能迅速融入民族音乐
的欣赏和学唱当中来,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江南风韵的小调歌曲,优
美细腻、婉转动听,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让学生在
积极的情感中提高想象力和演唱能力。
2、在歌曲教学中高老师主要大胆采用了曲谱视唱的方法实施教学,
感受音准,把握旋律,对于一字多音的训练更是细致入微,通过语气叹
词感受茉莉花的美,带着芬芳的气息感受歌曲的演唱状态,很容易将学
生带到歌曲的意境中来,在在解决最后一句的时候,
把“不发芽”的高音部分,用以字带音的方式填唱歌曲的方法,顺利突破了歌曲教学的难点,保证音准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渗透。
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及时渗透,让学生学习歌曲的同时感受情感教育。
3、在学习中注重艺术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利用歌曲的
教育性,引导学生讲礼貌,爱护花草。
保护环境,热爱家乡。
初中数学观评课观课报告
初中数学观评课观课报告
一、课程背景
本次观课课程为初中数学,教师为学校李老师。
本次课程内容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课程观察
1. 教师教学态度
教师上课认真负责,为学生们讲解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以及解法,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举例,积极参与进课堂讨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学生学习态度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部分学生对解题较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向教师请教或寻求同学的帮助。
3. 教学环节设计
本节课程采用了以引导性问题为主要的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答案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点,逐步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也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三、课程改进思考
1. 课堂任务设置
建议增加一些针对解题难点的训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找出自己解题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解题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课堂氛围
虽然本节课堂学生参与积极,但还有一些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紧张、焦虑的情况。
建议增加一些课堂氛围的调节,例如增加课堂游戏或其他趣味性教学环节,调节学生的心态,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与兴趣。
四、总结
通过本次观评课的学习,我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吸收程度和学习效果,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在教师教学态度、学生学习态度和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改进,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推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初中六年级语文《盼》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课堂实录教学观摩与点评听课评课心得体会总结
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四)(表六)执教者:学校:时间:班级:六年级科目:语文课题:《盼》课型:教读一、教学过程记录1、检查预习,快问快答(1)盼的含义;(2)盼的事情;(3)为什么盼?2、在盼的过程中,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3、下雨时,我为何不直接请求妈妈允许自己穿雨衣出门?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件有一些傻气的事5、教师小结(1)源自孩子对未知世界新鲜事物的好奇和热情,是孩童心里最真实的写照,也是童年纯真美好,生动有趣的所在。
(2)盼的过程虽有一些波折、煎熬,但也正因为这些,反而使最后的喜悦变得更加强烈,更让人记忆深刻,盼的过程也是人成长的过程。
三、观课报告苏老师上课充满活力,语言生动,思路清晰,语气语调亲切、自然,与同学之间互动频繁,交流顺畅,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教学流程设计很有条理,教学过程也很从容,对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品读做的很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积极性。
苏老师语言表述恰当,循循善诱,对学生的评价合理,也很好地鼓励了学生的发言,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文章的角色和氛围中去,体验到小主人公的复杂心理变化。
不过有少数几处有点不大恰当:对于一些情节和心理情感的探讨,有点像讲道理了,是教师强制性的给出逻辑的结果,而不是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的,在表述上稍微缺乏点让人信服的理由或体悟,更多的朗读也许是正确的方法和途径;部分环节花费时间太多,过于详细。
比如:“改句”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品析词句和文章情感,但花费过多时间在这,似乎也得不偿失.在主人公人物情感、心理变化方面,苏老师特地画了一个含有抛物线的上下起伏的数轴,这虽然是把心情变化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了,但未免有勉强之嫌,显得有点刻板了。
初中化学观课评课报告
初中化学观课评课报告一、课堂观察1. 教材使用本次观察的课程是初中化学的一节课,教师使用了配有彩色插图和丰富例题的初中化学教材。
教材内容合理,主题突出、重点明确,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调整教材的使用方式,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点。
2. 教师讲解教师层次清晰,讲解方式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对难点进行了反复解释,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吸收知识点。
教师讲解时注重与学生互动,经常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发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学生反应学生课堂纪律良好,热情地参与了教学活动,认真听讲,并积极回答问题,掌握了本节课所讲解决内容。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探讨,彼此鼓励,并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二、评课分析1. 优点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讲解方式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认真关注他们并愿意与他们互动的;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和提高。
2. 不足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只能讲解一些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并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去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点;还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本节课的一些知识点,教师在课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三、课后建议1. 知识拓展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拓展一些教学内容,开展一些实验或观察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2. 巩固训练在课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外巩固训练,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3. 评价反馈教师可以在课后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总结复习所学的知识点。
四、总结通过本次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观察和评课,可以得知,授课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行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充分利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技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观课记录与分析报告一、观课背景观察课程:高中语文课观课时间:2021年10月12日上午9:00-10:20授课老师:王老师班级:高三(1)班二、课堂观察记录1. 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人物特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讲解•老师首先提出了《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了贾宝玉这一形象;•老师请学生回顾了贾宝玉的一些事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达;•老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第二步: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每组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共同分析所选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表达和与故事情节的关系;•学生们在小组内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展示。
第三步:课堂展示与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所选人物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老师和其他学生对每个小组的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和补充;•整个课堂上形成了一个积极互动的氛围。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将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进行关联,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4.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课程,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给予以下评价:•教师导入和讲解环节清晰明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表现活跃,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对所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将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进行关联,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采用了教师讲解与学生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和分析方法进行理解;•学生合作讨论环节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在小组中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听课评课记录
美术听课评课记录评课记录时间:2024年10月10日地点:XX中学美术教室授课教师:李老师观课人:XX中学美术教师团队一、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绘画风景作品中的透视原理,并通过实操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透视技法。
通过此次课程教学,希望学生掌握绘画风景作品的透视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过程分析:1.知识点讲解李老师首先对透视原理进行了讲解,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解释了远近原理和消失点的概念。
李老师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带入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原理。
2.实操练习李老师在讲解完透视原理后,组织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风景绘画。
李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了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展示个性。
3.作品欣赏和点评课程结束后,李老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相点评和欣赏。
李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指出了绘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了鼓励和建议。
同时,李老师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三、教学效果评价: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经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对绘画风景作品中的透视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操中灵活运用。
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课程目标基本达到。
2.课堂氛围评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李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方法评价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操和作品欣赏点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课程的实效性。
4.教学手段评价李老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透视原理的例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透视原理。
他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绘画工具和素材,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教师评价:李老师在本节课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观课评课活动教研记录(3篇)
1. 观课环节:全体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2. 评课环节:观摩课后,分组进行评课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总结发言:各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评课心得。
四、活动内容
1. 观课环节
本次观课环节,我们邀请了语文组优秀教师张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张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自然界的奇迹》一课。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堂练习设计合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不足:
1.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 课堂评价方式单一。
(3)英语课《My Family》
优点:
1. 教师口语流利,发音标准。
2. 教学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
3. 课堂活动设计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
1. 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 教师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不足:
- 部分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
-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3)第三小组
优点:
- 教学内容丰富,拓展延伸有深度。
-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教学评价多元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不足:
- 部分教学环节设计过于复杂,学生难以理解。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三、活动参与人员
参与人员:学校全体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
四、活动流程
1. 观摩课堂教学:由我校优秀语文教师张老师执教一节七年级语文课《最后一课》。
2. 课堂反思与讨论:观摩课后,全体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总结与建议: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描写之肖像描写课堂观察报告
听课评课记录
1.利用身边的素材,让学生对本班同学进行外貌描写,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也会明白,作文就是写这些事啊,以后就会有材可写了。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学会了写真实故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样,就为学生下一次写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了下一次作文的较好指导了。
2. 通过听、看、说、写、读、评、总结“七步曲”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通过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方法,使学生能够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外貌描写完成外貌描写片段作文。
通过“听”,培养同学们的感知能力。
通过“看”,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通过“说”,培养同学们的表述能力。
通过“写”,培养同学们的操作能力。
4.作文点评,是对作文活动结果的检查和总结。
选出几篇学生习作,师生一起评议,优点共同学习,不足互相改进,好作文给予肯定,不好的也要多加鼓励。
“点评”是给“龙”点“睛”,不是给“蛇”添“足”,要恰到好处。
通过点评,巩固了同学们对人物外貌描写要点的掌握,也及时发现和弥补了一些不足。
提高了写作能力,培养了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