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译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One
翻译概述
关于翻译到底是不是一门学科,学者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有人认为翻译是一种技能。但不论争论探讨的结果如何,有一点不容否认的就是,翻译或翻译学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本单元,我们只涉及关于翻译最基本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翻译的概念、标准、过程及中国的翻译史简介。
一、翻译的概念
关于翻译到底是什么,中外学者在不同时期曾给出不同的解释。唐代贾公彦在《义疏》一书中写道:“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前苏联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在保持其内容即意义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连贯性话语的过程。”而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对翻译的阐述是: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翻译就是在译语中用最为贴切自然的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上述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翻译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翻译这一活动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即源语(source language) 与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翻译的目的是实现这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对应转换,即将SL表达的信息通过TL加以传递;在实现这种语际意义的对应转换中,要做到完整准确、不折不扣,不仅再现原文的意义,也要再现原文的风格。下面我们看几个例子:
例1:From there I could see the whole valley below, the fields, the river, and the village. It was all very beautiful, and the sight of it filled me with longing.
从那里,我可以看见下面的整个山谷,那田野、河流和村庄,一切都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
解析:这句话在两种语言中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意义信息基本上是对等的,所以在翻译时只要忠实的传达原文的信息即可,无须作特殊的处理。
例2:我的工作经历和所学知识的有限性使我产生了留学美国继续深造的愿望。
It is the work experience and the limitation of my knowledge that stir me a desire to pursue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解析:这句话的汉语原文用的是两个并列的名词短语作主语,其内容是全句表达的重点。在翻译成英语时,句式进行了转换,选用了It is…that…这种强调句式,为的是突出原文的表达重点。
例3:Wine was thicker than blood to the Mondavi brothers, who feuded bitterly over control of the family business, Charles Krug Winery.
译文1:查尔斯·库勒格酿酒厂使蒙特维兄弟忘了手足情谊,他们为争夺这份家业而结怨成仇。
译文2:对于蒙特维兄弟来说,酒浓于血,他们为了争夺查尔斯·库勒格酿酒厂这份家业而结怨成仇。
解析:有一个俗语叫“血浓于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这句话中的wine is thicker than blood是对这一俗语的模拟变体。译文1将这一变体译为“忘了手足情谊”,将原文的意思表达了出来,但却失去了原文的那种形象和精妙;而译文2将这一部分
译为“酒浓于血”,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一变体的来源,既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语言意义,也有效地保持了原文的语言风格。
二、翻译的标准
刘宓庆曾说过:语际的意义转换不能是随意的,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使翻译成为有意义的社会行为。也就是说,翻译并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再创作,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作为指导。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翻译如果是一门科学的话,那也是一门人文科学。所以,翻译的标准不可能像物理、化学或数学那样,有固定的公式。关于翻译的标准,不同的学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
在中国,谈到翻译的标准,人们首先会想到严复提出的“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这是严复在《天演论》序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在英国,早在18世纪,著名的翻译家泰特勒(Alexander F. Tytler)也提出了一个翻译的三原则: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译文应完整地复述出原作的思想);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与原作的性质一致);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和原作一样流畅)。
除了严复,鲁迅提出了“信”与“顺”,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而在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时,鲁迅提倡“宁信而不顺”。林语堂在1933年的《论翻译》一文中提出了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这三条标准分别体现了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以及译者对艺术的责任。傅雷提出了“传神说”,他在1951年《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到:“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钱钟书则强调“化境”,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即入于“化境”。
翻译的标准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致,到底采用何种标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文体、译者的翻译意图、目标读者群等等。但翻译的根本标准应以“忠实”为核心,既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又保持原作的风格。
例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s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e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王佐良译)
解析:这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4)的一篇名作“Of Studies”,汉译以王佐良先生的《谈读书》最为有名。原文采用16世纪时的英语,而培根的散文又以风格古朴、语言简练、逻辑严密著称,所以王佐良先生在译文中采用类似的古朴凝重的文言文进行翻译,从而做到了与原文在表层语言结构上对应,在风格上相符。
例2:要想开发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市场,网络服务部门应改建服务,使普通用户能轻松上网,使上网的简便程度如同打开家用电器一般。
To tap the market of 1.3 billion people, the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ISPs) should improve their service in such a way that ordinary users will be able to get onto the 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