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技术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内外煤层气的转化利用技术综述课件

国内外煤层气的转化利用技术综述课件
煤层气也可用作汽车燃料,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的技术指 标为甲烷浓度必须达到90%~100%,乙烷以上的烷烃含量 不超过6.5%。煤层气中甲烷成分占绝对优势,浓缩后甲烷浓 度可达95%以上,乙烷以上的烷烃含量极少,因此,煤层气 非常适合于生产汽车用压缩天然气,还可以与柴油混合制成 车用混合燃料。
国内外煤层气的转化利用技术综述
根据国内有关单位对利用鄂尔多斯煤层气生产甲醇(2套50万t/a 装置)设计结果,采用煤层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合成甲醇工艺,每 t甲醇消耗煤层气1750m3(折纯),计入各项费用,若煤层气价格 按0.5元/m3,则甲醇生产成本为1020元/t。按照目前甲醇2300元 /t计,具有一定的赢利空间。
国内外煤层气的转化利用技术综述
(1)降低煤层气的压力、温度 通压力对煤层气爆炸极限范 围的影响情况可知:压力降低,爆炸极限范围减小;温度降低, 爆炸极限范围亦减小。在有其它可行方案来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为了保证输送工艺要求,一般不建议采取降低压力的方法来降 低爆炸极限范围。
分油为主要产品的GTL转化技术,包括天然气转化制合成气, 通过费托反应将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烃,产品改质三部分。
其中以 Haldor Topsoe公司的自热转化技术为主,由于反应温 度低、耗氧少,生成的H2 /CO比为 2,适合合成油反应的需要, 水碳比为0.6,比其他自热转化技术低得多,因而装置投资低、 效率高,是目前首推的合成气生产技术,也是未来大型GTL厂 合成气生产的基础技术 .
国内外煤层气的转化利用技术综述
1.2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为成功、产量最高 的国家。美国有完善的天然气管道系统,生产的煤层气大部分 进入天然气管网销售给燃气公司,矿井抽放的煤层气有的直接 供给坑口发电厂,或与煤混合燃烧作为锅炉燃料。

《煤层气开采技术》课件

《煤层气开采技术》课件

传统开采技术
1 井巷开采法
通过在煤层上方开挖一系列的巷道,从而将天然气导入井眼,是煤层气开采最传统的方 法之一。
2 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采技术是对煤层气资源进行有效开发的一种传统方法。
3 瓦斯点火技术
瓦斯点火技术是最早的开采煤层气的方法之一,利用煤层中的瓦采技术
煤层气的形成和分布
形成原理
煤层气是在煤层形成和演化过程中释放的天然气,是古代有机质的产物。
分布特点
煤层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煤层气储量和开采难度也不 同。
利用前景
煤层气开采能大大缓解全球能源短缺的现状,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煤层气开采技术的分类
1
加压注气技术
2
在煤层中注入高压天然气或液体,使煤
水平井开采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气井的开采效 率,实现煤层气稳产高产。
煤层气水平井高效范采技术
结合泡沫化送排技术和水平井成键技术,提高高 压水的开采效果。
低渗透率井网合理开采技术
在不改变原有油层地质储层性质的基础上,对煤 层井网进行合理开采的方法。
局部多点钻井技术
采用局部多点钻井技术,做到多面、多点、多孔 同时钻井,提高钻探质量。
煤层气开采技术
煤层气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其开采技术是当今世界矿业技术的一个重要 分支。
煤层气概述
煤层结构
煤层气主要储存在含煤地层中, 煤层中各种特殊的结构控制着煤 层气的储集和运移。
煤的燃烧特性
煤层气的热值和燃烧特性对开采 和利用煤层气的经济效益和环境 贡献产生重要影响。
煤层气运输和使用
煤层气运输和使用需要建立完善 的输气管道、气化站等设施,以 满足市场需求。
煤层气开采技术的挑战

2019年最新-【煤层气技术】煤层气技术概述1-PPT课件-精选文档

2019年最新-【煤层气技术】煤层气技术概述1-PPT课件-精选文档

内容提纲

二 三 四 五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煤层气基本特点 基本勘探程序 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美国
美国
全球有17个国家开展煤层气业务
2019年,全球煤层气产量近720亿
方 2019年,美国煤层气产量560亿方
12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加拿大
加拿大
2气30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明确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作为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通过发展煤层气产业预计2010年可减少甲烷温室气体排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12美国美国全球有17个国家开展煤层气业2008年全球煤层气产量近7202008年美国煤层气产量56013加拿大加拿大2008年加拿大煤层气产量55加拿大1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2008年澳大利亚煤层气产量30我国在很多地区进行了煤层气生产试仅在少数地区获得煤层气产量截至2009年底中国年产量约10亿方据国家能中国煤层气主要工区分布图拉萨成都银川北京西安郑州南京上海哈尔滨呼和浩特济南福州台北兰州广州武汉南昌长沙海口t3t3t3p2p2p2p2j3k1p2p2p2t3t3c1c11海拉尔2二连3三江穆棱河4延边5敦化抚顺6浑江辽阳7辽西8蛟河辽源9依兰伊通10大兴安岭11松辽12阴山13鄂尔多斯14大同宁武15沁水16太行山东麓17冀北18冀中19京唐20豫北鲁西北21鲁中22鲁西南23豫西24豫东25徐淮26准噶尔27吐哈三塘湖28塔里木29天山30柴达木31河西走廊32四川33滇中34川南黔北35滇东黔西36桂中37鄂中38川鄂湘边39鄂赣边40湘中41萍乐42粤北43粤中44长江下游45苏浙皖边46淅赣边47永梅48扎曲芒康兰州长春西宁兰州兰州西宁乌鲁木齐1213141516191817232425192021262728293031贵阳昆明3241333435南宁363839374042434445464748沁水阜新鄂尔多斯东缘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368万亿方主要分个盆地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图海拉尔16二连20沁水40准噶尔38伊犁12吐哈21鄂尔多斯98滇东黔西35勘探资源量探明储量可采储量产量资产效益全国新一轮资源评价煤层气资源量36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110万亿立方全国煤层气资源深度分布1014270799106111

煤层气ppt课件

煤层气ppt课件
输入型:多位于构造高点。初期本井降压解吸气随降压漏斗从 本井产出,后期构造下倾部位解吸气又运移到本井产出。排采 井一般位于构造高点,日产气量呈上升—稳产—上升—递减四 个阶段。此类井一般高产、稳产期长。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效果
煤层气的产出是一个“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的 过程。有效应力效应、基质收缩效应和克林肯伯格效应三种 效应共同作用决定了煤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变化过程,而这一 过程对煤层气井的开发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根据渗透率及产 气量可以将煤层气的开采效果分为三类: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产量递减法
产量递减法是使用递减曲线分析预测煤层气产量的方法。最 早是由Hanby(1991)在使用指数递减对美国黑勇士盆地的 煤层气井进行经济评估时提出来的。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煤层气井的产出规律、分析气井的生 产特性和历史资料来预测储量。假设一旦煤层气井达到了实 际高峰值,产气量就开始下降,持续呈典型的可预测的递减 趋势,并沿着一条拟定的递减率曲线变化,由此就可以利用 传统递减分析法及开采特征
开采特征
外输型:多位于构造翼部、非均质性强的地区。气产量一部分通 过本井降压解吸半径内从本井产出,大部分通过高渗通道或沿上 倾部位扩散到其他井内产出。排采井一般位于构造翼部、非均质 性较强的地区。日产气量呈不产—上升—缓慢递减三个阶段。此 类井多低产。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特征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因为缺乏科学的工具,早期对煤层气排采动态分析预测是很困 难的。大多数煤层气井初始排采时气、水产能较高,经过一段 时间(如数月)的抽排后,出现产量衰减甚至被迫关闭,对后 续产能缺乏系统的预测,极大地制约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通 过近几十年发展,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分析 预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当前在国外对煤层气井煤层气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是产量递减法及数值模 拟法。

煤层气开发理论与技术概论 PPT

煤层气开发理论与技术概论 PPT

河 贵 南 煤、 、 川 淮 煤、 南 云 煤 煤 层 : 气 六 公 盘 司 水 : 古 两 舒、 淮 云 焦 南 作 勘 平 探 顶 山
奥 石 瑞 新 大 安 龙 北 煤、 地 门、 京、 黑 大 亚 奥 煤、 矿 美、 铁 大 瑞 富 法、 河 安 地、 准 理 国 菲 际 东、 大: 利 技 吐 实 普 哈、 验 术 斯、 铁 室、 服 格 务、 法、 科 瑞 三 依 研 克、 兰 服 交 BP 务 开 发
煤层气探矿权95个,总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煤层气探
矿权分布在 17 个省。煤层气探矿权人 25 个,包括 3 家中 直企业,22家地方煤层气企业。 煤层气采矿权4个,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采矿权仅分 布在山西、辽宁省。采矿权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
限公司、辽宁省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三、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与地质条件
1.煤层气资源量大、分布相对集中
41个聚煤盆地,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约36.8万亿立方米。 9个主要盆地资源量大于1万亿方,合计28万亿方,占全国76%
2. 中国煤层气资源大区分布
东部煤层气地质资源量最大,占31%,其次是中部和西部
,各占28%,南方占13%,青藏最少,仅0.01%。
2.0%<Ro,max<3.7%
煤的显微组成
镜质组
有机显微组分
惰质组
壳质组
无机显微组分
矿物质
煤薄片
煤砖光片
粉煤光片
daf
(cf/t)
不同煤类的产气量和吸附能力 煤类 褐煤 产气量m3/t 38~68 吸附能力m3/t <8
长焰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无烟煤
138~168 182~212

煤层气组成与性质解析PPT课件

煤层气组成与性质解析PPT课件

1、 煤级
中国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
含煤时代
褐煤
δ13C1平均值,‰
长焰煤
气煤
肥煤
新生界古近系
-63.1/1 -49.2/6 -43.3/2 -47.7/2
中生界侏罗-白垩系
-57.3/1 -59.1/4 -56.2/2
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 焦煤
瘦煤
-58.4/30 贫煤
56.2/27
无烟煤
-55.0/7 -55.3/2 -41.8/4 -36.7/7
0.069 12.07
第25页/共31页
临界温度
是指气相纯物质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高于这 一温度,气体即不能用简单升高压力的办法(不降 低温度)使之转化为液体;
临界压力
是指气、液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即在临界温 度时,气体凝析所需的压力。高于临界温度,无论 压力多大,气体不会液化;高于临界压力,不管温 度多少,液态和气态不能同时存在。
(3)瘦煤至无烟煤阶段
生气270~422m3/t,烃类气体占70%,其中CH4占绝对 优势(97~99%),几乎没有重烃。
第6页/共31页
不同煤类的产气量和吸附能力
煤类 褐煤 长焰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无烟煤
产气量m3/t 38~68 138~168 182~212 199~230 240~270 257~287 295~330 346~422
4)煤成气具明显的姥鲛烷优势,姥鲛烷/植烷 (Pr/Ph )=0.68~11.6,其中绝大多数大于2.1, 而Ⅰ、Ⅱ型干酪根生成原油的Pr/Ph=1.43, 为姥植均势。
5)煤型(层)气的汞含量比油型气高,煤型气含汞8 万微克/m3,油型气7千微克/m3。
第15页/共31页

(全部)煤层气课件

(全部)煤层气课件

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意义1、能源意义煤层气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其勘探开发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不足。

2、安全与减灾的意义煤层气,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

在煤炭开采前预先进行煤层气抽采,有利于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瓦斯灾害事故。

3、环境意义煤层气开发降低了煤炭开采中的瓦斯排放,从而降低了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

4,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煤层气的利用并不仅仅在民用方面,已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如煤层气发电、汽车燃料、锅炉改造、工业用气、煤化工项目等。

可以有利于衰老煤矿区转业,发展新型的相关产业,缓解转岗就业困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5、巨大的经济意义通过采气销售直接获取经济效益(目前煤层气的井口价一般为1~1.5元/m3),如果民用或发电,还可得到0.2~0.25元/m3的财政补贴,出售减排碳指标(CDM项目)可得到0.2~0.5元/m3 。

对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采煤过程中的瓦斯治理费用在10~20元/吨煤;同时突出矿井建设费用也远远高于一般矿井。

地面煤层气开发预先抽放了瓦斯,就可大大降低采煤过程中的瓦斯治理费用,晋煤集团的蓝焰公司一直在坚持这一发展思路。

预抽瓦斯,降低了煤矿瓦斯事故,由此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二,煤层气生成过程1、泥炭化作用和成岩从成煤原始物质被埋藏开始至门限深度为止。

地层条件:低温(小于50~60℃)、低压。

鉴别指标:Ro小于0.5%。

气体成因:生物成因气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复杂的不溶有机质在酶的作用下发酵变为可溶有机质,可溶有机质在产酸菌和产氢菌的作用下,变为挥发性有机酸、H2和CO2;H2和CO2在甲烷菌作用下最后生成CH4。

2、变质作用阶段地层条件:高温(大于50)。

鉴别指标:Ro大于0.5%。

煤在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同时,也生成大量的气态和液态物质。

由于煤隶属III型干酪根,属于倾气性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烃类以甲烷为主。

气体成因:热成因气三,煤层气开发过程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地质因素:地应力埋藏深度天然裂隙煤体结构储层压力水文地质条件流体介质毛管力、贾敏效应等(在地面排水降压开发煤层气过程中,随着水、气的排出,一方面在地面排水降压开发煤层气过程中,随着水、气的排出,一方面煤储层内流体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大,渗透率降低(简称为负效应)煤储层内流体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大,渗透率降低(简称为负效应);另一方面煤基质收缩,渗透率增大(简称为正效应)煤基质收缩,渗透率增大(简称为正效应)。

煤层气开采技术课件

煤层气开采技术课件

煤层气开采技术在油气区的应用
伴生气回收利用
在油气区,煤层气作为伴生气资源丰富,煤层气开采 技术可用于伴生气回收利用,提高油气采收率。
提高采收率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煤层气开采技术可以与油气开采 技术相结合,提高油气采收率。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煤层气开采技术回收利用伴生气,可以降低油气 生产成本。
煤层气开采技术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煤层气开采技术将促进能源结构的多 元化发展,为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观看
伴生气回收利用案例
介绍某油气田采用煤层气开采技术进行伴生气回收利用的成功案例, 包括技术方案、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分析。
页岩气开发案例
介绍某页岩气田采用煤层气开采技术进行页岩气开发成功案例,包 括技术方案、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分析。
05
煤层气开采技术发展趋 势与展望
煤层气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煤层气开采技术向高效、低成本发展
压裂工艺
压裂工艺包括水力压裂、酸压 裂等,根据煤层条件和开采需
求选择合适的工艺。
煤层气开采的排采技术
01
02
03
排采技术概述
排采是将开采出的煤层气 通过排水、排渣等方式进 行收集和处理,以便于输 送和利用。
排采设备
排采设备包括排水泵、排 渣泵、分离器等,用于将 煤层气与水、渣等杂质分 离。
排采工艺
04
煤层气开采技术应用与 案例分析
煤层气开采技术在煤矿区的应用
煤矿瓦斯治理
煤层气资源开发
在煤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开采技术可用 于开发煤层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层气排采技术ppt课件

煤层气排采技术ppt课件

若储层压力梯度较大,说明地层原始能量较高,
在同样的排采强度、供液能力情况下,压力更
容易传递,更容易降压。
15
排水采气要求
煤层气排水采气要求求:: ①排液速度快,不怕井间干扰。 ②降低井底流压,排水设备的吸液口一般都要求下 到煤层以下。 ③要求有可靠的防煤屑、煤粉危害的措施。
16
气井系统
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统
井下设备 动力系统设备 地面排采流程
12
煤层气垂直井排采过程压力传递的影响因素
1.煤层含水性
煤层气井的生产是通过抽排煤层及相邻含水层中 的地下水来降低煤储层压力,使煤层中的甲烷释 放并向井口运移,排水是储层压力降低的根本途 径。 煤层富水性直接关系到压力降低的难易程度。富 水性过强,无疑将增加排采的强度,使煤储层压 力很难降低; 若煤层富水性弱,则需根据围岩与煤层的连通状 况及围岩的含水性而定。煤层含水性影响煤储层 压力传递,但其影响程度需与其他条件综合考虑。
14
煤层气垂直井排采过程压力传递的影响因素
4.含水层
若含水层与煤储层水动力联系较强时,储层的供
液能力增强,排采难度增大;若含水层与煤储层 水动力联系较弱或无联系时,仅排采煤储层中的 水时,压力更容易传递。(越流补给;无越流补 给) 5.储层压力梯度
储层压力梯度是煤储层压力与煤层埋深的综合
反映。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地层能量的大小。
第五阶段: 水气两相流阶段
压力进一步下降,吸附气体的大量解吸,处于以气 为主的水-气两相流阶段。
7
2.排采过程煤层有越流补给
(1)饱和水单相流,压力
仅在煤层中传递阶段 (2)饱和水单相流,压力 仅在围岩中传递阶段 (3)饱和水单相流,压力

煤层气开发理论与技术概论PPT学习教案

煤层气开发理论与技术概论PPT学习教案
第20页/共61页
煤层气储层改造技术
1、裸眼扩径 2、洞穴完井 3、水力压裂
第21页/共61页
第22页/共61页
裸眼扩径
第23页/共61页
裸眼扩径
美国粉河盆地 (特高渗) 第24页/共61页
洞穴完井
第25页/共61页
洞穴完井技术
第26页/共61页
洞穴完井技术
第27页/共61页
洞穴完井技术
但从目前资料分析,我国煤层气δ13C1值为-66.3‰~-13.3‰看,煤层中 存在生物气,而它们是早期菌解生物气还是次生生物气还有待证实。不过本 次评价的煤级为长焰煤—无烟煤Ⅱ、Ⅲ号,一般是不含早期菌解生物气的, 因此δ13C1<-58‰煤层气应为晚期成因的次生生物气。
第11页/共61页
煤层气的储集
第28页/共61页
洞穴完井技术
第29页/共61页
洞穴完井技术
第30页/共61页
洞穴完井技术
第31页/共61页
水力压裂
第32页/共61页
美国煤层气压裂技术发展 概况
(1) 美国煤层气井压裂技术发展概况一览表
压裂技术
1960
1970
1980
炸药炸洞
高压水力压裂
大排量高压水力压裂
液氮泡沫压裂
液氮泡沫加砂压裂
注:+ + + 为作用大;+ + 为作用中等;+ 为作用小;空白为没有作用
对煤层气的 运移作用
+ + +++ ++ ++ ++
+ +
第17页/共61页
煤层气储层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4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我国在很多 地区进行了煤 层气生产试验 仅在少数地 区获得煤层气 产量
全国煤层气试验区分布图
J3-K1
J1-2 J1-2 J1-2
J1-2 J1-2
乌鲁木齐
J1-2
J1-2
J1-2
J1-2
哈尔滨 28
J3-K1
J3-K1 J3-K1
J3-K1
J3-K1
J1-2
E
J1-2
J1-2
中央财政按0.2元/方煤层气(折纯)标准进行补贴(财建 [2007]114号)
从事煤层气勘查开采的企业,2020年前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 免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使用费,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收 资源税(财税[2007] 16号)
精选ppt
5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符合基本国策 •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资源开发与 节约并举
内容提纲
一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二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三 煤层气基本特点 四 基本勘探程序 五 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精选ppt
1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 煤层气是一种洁净的能源资源。通过防治与 利用,把安全和生产统一于科技进步和先进生 产力之中,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保护生命、 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 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 是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战略接替能源
呼和 浩特 北京
C-P
1
长春 E
J3-K1
29 J3-K1
E
27 26
30
C-P
J1-2
25
P2 T3
1开滦 2大城 3济南 4淮北 5淮南
6平顶山 7荥巩 8焦作 9 安阳 10 晋城 11 屯留 12 阳泉 13 澄合 14 彬长
拉萨
拉萨
15 韩城 16 蒲县 17 柳林 18 吴堡 19 三交 20 临县 21 兴县 22 丰城 23 冷水江 24 涟邵 25 沈北 26 红阳 29 阜新 27 铁法 30 辽河 28 鹤岗
精选ppt
11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美国
美国
全球有17个国家开展煤层气业务 2008年,全球煤层气产量近720亿 方 精选20pp0t8年,美国煤层气产量560亿方 12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加拿大
加拿大
2008年,加拿大煤层 气产量55亿方
精选ppt
13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2008年,澳大利亚煤层气产 量30亿方
❖ 2007年5月30日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 方案》中明确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作为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 段,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
❖ 通过发展煤层气产业,预计2010年可减少甲烷温室气体排放约 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精选ppt
10
内容提纲
一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二 勘探开发及资源现状 三 煤层气基本特点 四 基本勘探程序 五 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
精选ppt
4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
价格优 惠
税收优 惠
开发补 贴
矿权使 用
煤层气价格按市场经济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国家不限 价(国办通〔1997〕8号)
对煤层气勘探开发作业的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 税(财关税〔2006〕13号)
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财税〔2007〕16号)
符合国家能源 • 开发新能源,实现能源利用与环
发展战略目标
境保护同步,保证可持续发展。
符合国家“十二” 能源规划
• 鼓励煤层气开发
精选ppt
6
弥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补 ➢ 据预测,2010、2020、2030、205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 缺口分别为268、830、1515、2080亿m3
我 国 天
➢ 我国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22万亿m3,我国煤层气可 采资源量为10万亿m3
➢ 2010年,我国煤层气产量将达到100亿m3,将弥补当年 天然气供需缺口的37.3%。2020年将达到300亿m3,弥补 当年天然气供需缺口的36.1%
然 气
➢ 煤层气是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的最现实的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我国天然气供需形势
供 需 缺 口
亿立方米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10
2020 2030
精选p年 pt
2050
煤层气供应量 天然气供应量 天然气需求量
7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煤层中的甲烷含量、采煤巷道中的甲烷浓 度,杜绝或大幅度减少煤矿瓦斯事故,减少经济损失,延长 煤矿安全生产的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 中国是该公约第37个签约国,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 正式生效
精选ppt
9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有效减排甲烷温室气体,变废为宝
❖ 采煤之前先开采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避免煤炭生产过程中的 甲烷排放,变废为宝,避免资源浪费
❖ 国办发〔2006〕47号文中明确规定:“限制企业直接向大气中 排放煤层气”
2004.10-2005.4,四起特大矿难死626人,仅西部就死亡198人; 2004年我国煤矿工伤死亡6000人,占世界的80%。
精选ppt
8
勘探开发煤层体,有利于环境 可持续发展,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
➢ 甲烷是“温室气体” 90年代中国因采煤每年向大气排放的甲烷气体约190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采煤排放甲烷总量的1/3,约占我国工业 生产中甲烷排放量的三分一,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近 年来煤炭产量剧增,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我国煤矿发生的重大、特大生产事故,80%以上都是瓦斯事故 。
每年因瓦斯爆炸死亡约2000人。
我国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占46%。
先采气,后采煤,可以使煤矿瓦斯涌出量降低70%-85%。
我国每年因瓦斯爆炸死亡约2000人,占煤炭行业工伤事故死亡人 数的30%~40%。
据近15年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精选ppt
2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 国家十分重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精选ppt
3
勘探开发煤层气的意义
• 国家十分重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 “开发和利用煤层气既可治理瓦斯,又可利用能源,一 举两得,应该加大科研、勘探、开发的力度。请发改委 研究、制定规划和措施。”
为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既要开发新能源,又要兼顾瓦斯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