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在位企业数字化转型机理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在位企业数字化转型机理研究在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在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它们必须像勇敢的探险家一样,穿越未知的数字化丛林,寻找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
然而,这场转型并非易事,它需要企业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调整自身的战略、资源和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这正是动态能力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动态能力。
简而言之,动态能力就是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它包括感知机会与威胁、抓住机会、维持竞争优势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如同企业的“免疫系统”,能够使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健康和活力。
对于在位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引入新技术那么简单。
它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到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多个层面。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一转型的内在机理,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首先,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这就像猎人在茂密的丛林中寻找猎物一样,必须时刻保持警觉,捕捉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企业必须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
这就像是对一艘航行中的船只进行改造,既要保证船只不沉没,又要确保它能驶向新的目的地。
在数字化过程中,企业可能需要放弃一些传统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投入新的资源来支持数字化战略的实施。
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需要极高的决策智慧和执行力。
再者,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企业构建一个灵活的组织架构。
这就像是一个能够自由伸缩的弹簧,既能承受外部压力,又能迅速恢复原状。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极高,传统的层级式组织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企业需要构建一个更加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灵活性。
最后,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企业培养一种持续创新的文化。
这就像是给一棵幼苗浇水施肥,让它茁壮成长。
在数字化时代,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摘要:现代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呈现快速变化的特征,企业必须打造适应环境的能力才能构筑起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现代企业能力理论里称为动态能力。
本文认为动态能力由对环境的识别能力及知识创新的能力构成。
文章对企业环境识别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阐明企业构筑动态能力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动态能力能力构成影响因素一、动态能力的涵义及构成最初提出动态能力概念的提斯等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构内外部胜任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而ianisti&clark则认为企业整合能力,尤其是所拥有的技术整合能力就是企业所具备的动态能力。
zollo&winter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集体的学习活动模式,由此组织系统地产生和修正其经营惯例以追求效率提高。
国内学者魏江等人认为动态能力是具备整合能力、协调能力和重构能力的一种独特惯例,其嵌套于企业独特的组织和管理流程(协调和联合的方式),形成于企业独特的资产位势(如企业的难以模仿的知识性资产和辅助性资产的集合)。
以及企业所采用或继承的演化路径。
以上是不同学者对于动态能力的不同表述,但事实上,这些表述所坚持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对于动态能力涵义的完整理解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是基于企业的集体学习,企业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使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2,动态能力表现为对其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协调和重构;3,动态能力的功能是使企业适应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事实上,企业能力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的深化和拓展,最终都是围绕破解如何随着环境的变化构建竞争优势来赢取竞争。
综观这些理论,可以理出如下脉络,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根本是其所拥有的特殊的智力资本,但由于环境始终处于变化的状态,这些特殊的智力资本会逐渐丧失其优势而成为一般的资本,动态能力就是实现其不断更新的推动力量。
因而我们可以说,动态能力架起了一座桥,这是一座企业的特殊智力资本与外界环境的桥。
动态能力(环境洞察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变革更新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整合重构能力)测量量表
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框架动态能力是指组织为了成功推出新产品、持续建立、构建、重组其内外部的各项资源与智能来达到竞争优势的一种弹性能力(Teece,1997)。
企业拥有动态能力意味着拥有新的有关资源使用、组合的方式,也就是说,企业不仅可以利用企业潜在的原有资源,而且可以从外部获取知识和资源,从而形成新的资源组合和配置方式。
拥有了这种动态观,企业就可以持续改进、重构、整合并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创新,进而在动态的竞争中保持可持续的优势地位。
Teece(1997)提出了著名的动态能力框架,如图2一1所示。
动态能力框架主要强调两个方面:首先是“能力”,是指企业具备的能够应对环境变化需求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知识和资源。
其次,是“动态”,是指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动态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l)组织和管理流程,即企业在组织、技术和流程方面的管理惯例;2)资产特点,即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拥有的资源察赋;3)发展路径,即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未来机会。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中来,使其成为了当代战略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的核心是企业通过持续地学习、重构和更新自己的核心能力能够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
因此组织学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组织学习本身是一种通过重复和试验来发现新的机会的过程。
其次,由于路径的依赖性,通过组织学习可以发现并积累包含企业能力的组织和管理流程。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所处的外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组织学习来维持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Bogneretal.,19%)。
通过组织学习,不仅能够实现显性知识的转移,而且能够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通过组织学习可以培养组织所必需的重构和转变的能力,从而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发现有价值的内部和外部资源,重建并更新自己的核心能力,寻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动态能力理论
现代企业管理前言课程作业题目: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姓名:梁晓超学号:1007047班级:管研10级所在院系:管理学院2010年3月1日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摘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新的研究成果—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本文综述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演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及特征、企业动态能力的测量,最后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键词:企业动态能力;企业战略理论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过20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20 世纪70 年代形成的企业契约理论,20 世纪80 年代的企业能力理论,直到现在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是Teece 在对企业核心能力刚性问题的思考时,于1994 年提出的一种企业能力理论。
一、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发展演进在战略管理领域,众多学者站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论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竞争优势理论研究比较典型的模式,包括以Michael Porter等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以Penrose&Barney等为代表的资源基础理论、以Prahalad&Hamel 为代表的核心能力理论,以及以Nelson&Winter为代表的演化经济学等等。
这些理论为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Teece于1997,提出著名的动态能力研究框架和更为完整的企业动态能力定义.自Teece 提出企业动态能力后,学者们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不断地被丰富,并且产生了不同的学派。
其中,对各自学派贡献比较大的有:Teece(1994,1997)、Pisano(1994)和Seung Ho Park(2001)从战略管理视角将企业动态能力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即企业构建、重组、整合内外部胜任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评述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评述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在变化频繁和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取得成功和持续增长,成为了企业管理界探讨的宗旨。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因此企业面对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多,企业更加需要有效的策略动态变化的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它是一种概念性理论,具体而言,它强调企业应该发展哪些能力来达到更高水平的表现。
本文将以此为核心,详细评述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并分析它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一、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概述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全称叫做“企业动态能力发展理论”,它是一种实用性理论,最初由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家弗兰克霍尔曼(Frank Holman)提出,后来由美国管理学家查尔斯福斯特(Charles Fost)扩展,他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对企业能力有效管理的重要动力,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永续经营和发展。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由三个部分组成:“进化宿主”、“动态能力”和“促进”。
“进化宿主”部分指的是企业的内部结构,它主要包含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系统流程等。
这些部分可以帮助企业掌握变化、做出反应和实现创新。
“动态能力”部分指的是企业具备的能力,分为策略能力、执行能力和技术能力。
策略能力指的是企业从长远的角度制定的企业策略,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调整自身走向,完成变革和创新,从而拥有更好的竞争优势。
执行能力指的是企业的技能和技术,它能够帮助企业实施策略,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技术能力指的是企业融合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这种能力可以让企业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促进”指的是企业在内部环境中对动态能力的推动,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组织战略和系统性的改进等来实现。
二、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及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一种新兴的发展理论,它有助于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和多变的环境,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若想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动态能力已成为关键所在。
企业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理论基础1、资源基础观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的独特资源和能力。
这些资源包括有形资产(如厂房、设备)和无形资产(如品牌、专利、技术)。
然而,仅仅拥有资源是不够的,企业还需要具备有效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以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2、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
核心能力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
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核心能力也可能会逐渐丧失其优势,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拓展核心能力,以保持动态竞争力。
3、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
它包括感知环境变化的能力、抓住机会的能力以及重新配置资源的能力。
动态能力使企业能够快速调整战略和运营模式,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
二、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关键要素1、感知能力企业需要敏锐地感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市场趋势、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等。
这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以便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
2、学习能力持续学习是企业不断提升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要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
3、整合能力企业需要整合内部的各种资源和能力,实现协同效应。
同时,还要善于整合外部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等资源,拓展自身的能力边界。
4、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实践案例1、华为的技术创新与战略转型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企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动态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一种专门研究企业对动态变化环境中形势、发展机遇和危机的应
对能力的理论。
它由迈尔斯·普雷斯顿、斯蒂芬·霍拉克和汉斯·康罗伯于1993年提出,强调企业的创新变革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认为企业遭受动态环境压力时,其核心
竞争力必须依靠动态能力,使企业把握新的机遇,避免把握不及时引发的危机。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认为,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因素包括能够应对组织文化变革、拥抱
技术创新以及文化、组织结构和体制调整等因素。
企业动态能力是组织性的,可以帮助企
业把握新的机遇,解决把握不及时引发的危机,实现企业发展。
首先,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应该在动态变化环境中创造持续性的组织文化变化。
组织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一定要创新及时地调整组织文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动
态变化环境的需要。
组织文化变化能够帮助企业把握机遇,实现企业快速且有效发展。
其次,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拥抱技术创新,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来解决复
杂的组织问题。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企业要及时跟上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拥抱未来新技术,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
此外,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主张企业要探索适合的组织结构与体制,促进组织效能的提升。
组织结构和体制调整能够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帮助
企业把握住机遇,回避危机,企业才能走向稳健发展。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主张由企业及其人力资源来承担进行变革和学习的责任。
管理,尤其是总经理的这种能力,即实施必要的激励、政策以及行动以实现通过学习来进行变革,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般管理任务已经被贴上了“战略管理”的标签,以用来区分最高层管理者的工作与低层管理者的管理行为。
鉴于战略一词的起源,实际上我们可能对最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拥有更好的理解。
战略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动词stratego,意思是“通过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来筹划敌人的毁灭”。
因此,从一位带领一支军队和制定必要的计划以完成目标(即击败敌人)的将军,到制定目标和计划(战略的和战术的)以在市场上有效竞争的高层管理者,这两者之间拥有很多相似之处。
组织是“其最高管理层管理者的一种反映”,这表明了首席执行官以及最高管理层确定企业特征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学家会记起切斯特·巴纳德观察到的:一个组织的精神旋律是从最高层开始的。
战略,即指挥的艺术,可以在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那里找到:“他们还必须拥有一个战略,即对企业将如何实现其目标形成一个以客观条件为导向的完整概念。
”根据我们对动态能力的理解,这种指挥艺术必须实现当前的目标,并且为能够导致创新和更新的组织学习创造条件。
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
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态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企业动态能力指的是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自身能力以适应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和实证研究。
一、企业动态能力的定义和构成企业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通过整合和利用内部资源,更新和开发新的能力,实现创新和改进的能力。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1. 感知能力:感知能力指企业准确获取和识别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机遇的能力。
它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基础,只有正确察觉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认知和探索,积极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它涉及企业内部的学习文化和学习机制,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学习关系。
3. 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企业快速调整和改进内部资源和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的能力。
它包括资源重配置、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等方面。
二、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决策阶段、行动阶段和反馈阶段。
1. 感知阶段:感知阶段是指企业通过收集和分析外部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企业可以通过内外部渠道获取信息,包括市场调研、竞争分析和顾客反馈等。
2. 理解阶段:理解阶段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评估和分析,并认识到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需要对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技术创新等进行深入理解。
3. 决策阶段:决策阶段是指企业根据对外部环境的理解,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
企业需要决定如何调整和改进自身资源和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4. 行动阶段:行动阶段是指企业按照制定的战略和计划,积极采取行动进行资源重配置、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等方面的改进。
企业需要投入足够的资源,快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重定向自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DCT/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DCP)目录[隐藏]• 1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2 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 3 动态能力的特征• 4 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5 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 6 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o 6.1 (一)组织和管理过程o 6.2 (二)资产特点o 6.3 (三)发展路径•7 动态能力理论的重点•8 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性•9 4种战略管理理论核心逻辑比较表•10 动态能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编辑]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概述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变化的特点而产生的。
市场环境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速,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顾客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了竞争内容越来越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D’Aveni,他于1994年出版了《超越竞争》一书,全面阐述了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
动态能力理论:是指组织为使产品快速地上市、有效地掌握变化万千的商机,以及能否持续地建立、调适、重组其内外部的各项资源与智能来达到竞争优势的一种弹性能力。
它诠释了企业是如何创造商业价值的。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利用IT技术资源、组织资源和管理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同样,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育独特灵活的能力,来满足顾客和市场日趋增长的需求。
对于信息工作来说,IT资产本身并不能提供超额的回报,但人们发现,当它们被合理地应用于恰当的业务流程中时,就会稳步促进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超额回报.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寻求以及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而在动态环境下,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日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通过对动态能力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相对优势分析
二 、动 态 能 力 的 内 涵
传 统 能 力 理 论 关 注 企 业 的 特 殊 资 源 和 能 力 ,并 认 为其是企业持续经营并获得相对优势的重要原因之 一 。 然 而 ,传 统 能 力 理 论 在 分 析 企 业 竞 争 优 势 时 ,忽 略 了 企 业 的 特 殊 资 源 和 能 力 的 来 源 ,而 是 以 其 为 分 析 的 前 提 ;侧 重 于 均 衡 分 析 ,强 调 企 业 自 身 的 发 展 ,忽 略 了社会和商业社会的宏观背景和其他企业的发展。 传 统 能 力 理 论 过 分 依 赖 于 静 态 分 析 ,且 前 提 过 分 保 守 ,因 此 在 刻 画 企 业 的 战 略 发 展 和 相 对 优 势 时 有 基 础 的 逻 辑 矛 盾 。 在 技 术 飞 速 发 展 、政 治 日 新 月 异 的 今 天 ,传 统 能 力 理 论(Foss,1997)已 无 法 满 足 企 业 的 现 代 化 发 展 需 求 。 相 比 传 统 能 力 理 论 ,动 态 理 论 采 用 动 态 分 析 的 方 式 ,同 时 考 虑 了 企 业 本 身 和 同 业 竞 争 者 ,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_刁昳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60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刁昳 李凤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100144摘要:动态能力产生20年来,其概念界定仍然存在争论,维度划分和测量尚不清晰统一,从而导致动态能力理论和实证研究不能顺利进展。
本文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演进、影响因素和测量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动态能力;概念定义;维度;测量当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无时无刻都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企业原有的资源、能力甚至核心竞争力在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还能否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竞争能力并获得持续的增长,成为困扰企业家和学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界提出了企业应该建立适应动态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能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一、动态能力的概念动态能力最早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演化经济学中解释组织演进的相关理论。
这里我们所提的动态竞争力整合了以往独特竞争力、组织惯性、结构性知识、核心竞争力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弥补了以往理论中单从企业内部或者外部考虑企业能力的不足,其中,“动态”要求企业要延续或者构建自身能力以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而“能力”一词则要求企业在战略管理中要重视企业能力,多侧重于企业内部。
自1994年Teece& Pisano提出动态能力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动态能力做出了相关的定义,本文在表1中对它们进行了汇总。
(见表1)二、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1、企业动态能力阶层理论模型。
Collis(1994)最早提出企业能力阶层观。
为了回答波特的战略定位学派和资源基础管理论所没有回答的问题——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何赢得竞争优势和在动态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他将企业能力分为三种:基本职能活动开展的能力、动态提升业务活动的能力和自我潜能的认知和开发能力及执行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
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匹配方式 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平衡效应 • 平衡效应是指如果企业在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之 间资源分配匹配的情形下,会控制经营风险从而提升 企业绩效。 • 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是相互对照的两类活(March, 1991)。由于利用式创新主要关注当下生存,而探索 式创新主要关注未来发展,它们会互相竞争有限的资 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二者的相互平衡,进行合理 的资源分配。 H4: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平衡效应会对短期财务绩 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
作为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的支撑机制,技术柔性能力和 组织柔性能力通过技术模块化和组织结构扁平化支持 企业内部的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活动。
H1:企业动态能力及其机会识别能力维度、整合重构能 力维度、组织柔性能力维度和技术柔性能力维度对利 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有积极的显著影响。
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与绩效的关系 • 利用式创新以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和知识存量为基础,强调 对现有技术能力和知识进行改进和完善,主要目的是为了 提高当前运营效率,增加当期绩效水平
相关学者 • 动态能力是“组织有目的地扩建、扩展和调整其资源基础的能力” (Helfat,2007)。 • 组织的资源基础包括实物、人力和组织资产(Eisenhardt& Martin,2000)。
• 动态能力是一种习得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企业通过这种行为模 式可以系统地创建和调整其运行方式,从而提高企业效率 (Marcher&Mowery,2009;Zollo&Winter,2002)。 • 历史路径确定当前资产——感知机会——识别并抓住机会来提高 组织能力——配置成更能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创建新资产— —持续竞争优势(Teece,2007)。
• 探索式创新是一种更大幅度、剧烈式的创新行为,强调获 取和创造全新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研发新技术,主要目的 是为了增加未来收益,增强长期竞争能力以在市场上获得 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与前瞻
变的动态环境中 " 不断创造一连串暂时竞争优势和不断迅 速模仿竞争优势的现象说明竞争优势的来源正以逐步加快 的速度被创造和侵蚀 " 也就是说在动态环境中企业根本不 存在核心能力理论所谓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 竞争优势只是 一个在某一时点上的相对短暂优势的概念 #
!8 竞争优势产生于竞争对手的互动中 # 全球化和技术
! ! ! ! ! ! ! ! ! ! ! ! ! ! !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李兴旺 !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 ! 内蒙古财经学院 ! 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 为 战 略 管 理 " 王 迎 军 ! 教 授 ! 南 开 大 学 国 际 商 学院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
蚀#
B’C
D % E<F; &’))G’ 认为在技术不断变化和消费偏好多
L<O<P;=;QN IR R;:A $ 2F ;FQ:I?SLQ;IF + 一 文 中 " 提 出 动 态 能
力以来 " 动态能力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所关注 # 学者 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 究 " 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 研究的范围从动态能力 的内涵 ( 特征扩大到动态能力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动态 能力的形成过程 # 对这十年期间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研究 成果进行归纳分析 " 其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 $ 一 % 动态能力的内涵 关于动态能力的内涵 " 一个显著特点是虽然许多学者 都接受了动态能力这个概念 " 但是对动态能力的内涵的解 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 # 归纳起来有四种 $
! ! ! ! 一 # 动态能力理论提出的背景
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下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下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下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持续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动态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二、动态能力理论的概述动态能力理论源于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主要强调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学习、创新和适应能力来战胜竞争对手,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企业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静态资源(如资金、设备等),更重要的是企业如何不断调整、整合这些资源,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三、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 提高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企业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时,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销售收入。
同时,技术创新能力还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降低生产成本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企业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技术创新还可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 提升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开发出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当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和优势时,能够吸引更多客户,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更好的销售表现和利润增长。
4. 增强抗风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当企业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压力时,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企业从容应对,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善产品、服务,企业能够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降低经营风险。
5. 增强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知识。
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战略中的应用研究
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战略中的应用研究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立足,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企业的战略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战略规划主要侧重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但是如何使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这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动态能力理论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构建动态能力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vid Teece于1997年提出的,它强调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适应环境变化和创造新机会的能力。
根据Teece的理论,动态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的资源、企业的能力和企业的学习能力。
其中,资源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品牌资产、人力资源等;能力指企业的技术能力、市场开发能力、管理能力等;学习能力指企业的学习和转化创新能力。
通过动态能力的概念,Teece提出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三个方式:资源重组、能力转化和学习新知。
二、动态能力理论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应用1. 分析环境变化,确定企业战略方向企业战略规划的第一步是确定企业的战略方向。
而动态能力理论中的“资源重组、能力转化和学习新知”可以为企业人员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和思路,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
企业需要全面了解环境变化的原因、趋势和程度,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动态能力,从而找到适合自身的战略方向。
例如,面对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新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以此扩大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确定资源和能力的组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战略规划中,企业往往更注重资源的投入和积累。
而在动态能力理论中,则更强调如何将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效的组合,实现资源向能力的转化,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资源结构和技术体系,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能力】企业能力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界定及关系辨析
【关键字】能力企业能力: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界定及关系辨析黄培伦尚航标中国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摘要:企业能力是企业的组织能力,按静态的观点称之为静态能力,按动态的观点称之为动态能力。
企业能力是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统一,以静态能力为基础、动态能力为主导。
企业的静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实力,企业的动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活力。
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不同组成部分。
根据现有的文献分析,阐明企业能力、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概念。
并且对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动态能力是对静态能力的一种扬弃。
根据文中的研究,提出动态能力的研究模型。
此外,也探讨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在管理方面的含义。
关键词:企业能力;静态能力;动态能力引言学者对于“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其比赛优势”有许多不同的探讨,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比赛力量理论、战略冲突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
这三个经典理论在基于静态的假设上解释企业是如何获取并保持比赛优势的(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
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比赛的白炽化和环境的急剧动荡对这些忽视市场动态的理论提出挑战,使企业不断的否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所以要以动态的观点来审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这促使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
虽然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被视作最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流派之一,但是由于动态能力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在这个研究领域出现一些争论,甚至有学者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有价值么?”(鄢德春,2007)。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显然这些学者把动态能力和企业静态能力对立起来。
本文的意图:(1)通过简要的描述关于企业能力的演化轨迹,明确企业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理论界定;(2)明确企业静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两个不同的层面,对于成功企业来说,二者缺一不可;(3)比较动态能力与静态能力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包含动态能力逻辑推力的研究框架;(4)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引导。
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经济全球化、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促使人们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也更加重视员工技能和素养的提高。
动态能力理论源自对成长观点和经典管理理论,它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增加团队持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目前组织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工具。
本文将介绍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和应用实例,以期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动态能力理论概述动态能力理论是一种集管理理论、成长观点和个体能力建模于一体的综合性理论。
它提出了四个主要概念,即“有效性”(effectiveness)、“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多样性”(diversity)、以及“合作”(collaboration)。
它重视的不仅仅是个体能力的增强,而是能力的组合,强调共同努力和协作。
它提倡组织采用“联盟型”管理模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动态能力理论的构建方法动态能力理论提出,要达到有效性、可持续性、多样性和合作,需要通过四种方式来实现。
首先,要通过开展知识及技能的提升,加强全体员工的能力投入,提高个人绩效;其次,要建立一个效率高、技能充足的团队,使团队本身具有强大的能力,而不只是个体的能力;第三,要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能够应对新情况的变化,尽快制定出适应环境的行为准则;最后,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沟通与协作,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
动态能力理论的应用实例有很多公司采用动态能力理论来改进管理水平,其中有中国名牌企业之一的长城汽车公司(Great Wall Motor),在2009年开始实施动态能力理论,并于2014年完成了所有员工的能力发展计划,实现了技能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此外,中国电力集团公司(China Power Group)也把动态能力理论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到企业内,将全体员工的能力和素养分为四个层次,提出每位员工及团队都应在相应层次上提高能力,以达到更高的业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重定向自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 DCT/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DCP)目录[隐藏]• 1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2 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 3 动态能力的特征• 4 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5 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 6 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o 6.1 (一)组织和管理过程o 6.2 (二)资产特点o 6.3 (三)发展路径•7 动态能力理论的重点•8 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性•9 4种战略管理理论核心逻辑比较表•10 动态能力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编辑]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概述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变化的特点而产生的。
市场环境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速,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顾客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了竞争容越来越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D’Aveni,他于1994年出版了《超越竞争》一书,全面阐述了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
动态能力理论:是指组织为使产品快速地上市、有效地掌握变化万千的商机,以及能否持续地建立、调适、重组其外部的各项资源与智能来达到竞争优势的一种弹性能力。
它诠释了企业是如何创造商业价值的。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利用IT技术资源、组织资源和管理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同样,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育独特灵活的能力,来满足顾客和市场日趋增长的需求。
对于信息工作来说,IT资产本身并不能提供超额的回报,但人们发现,当它们被合理地应用于恰当的业务流程中时,就会稳步促进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超额回报.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寻求以及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而在动态环境下,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日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通过对动态能力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
[编辑]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战略管理理论是波特的产业组织理论,随着核心能力理论的快速发展,核心能力的一些局限性也浮现了出来。
但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
能力理论遇到前所未有的自身发展障碍,不能解释动态市场上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什么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
在此背景下,Teece 等人最初提出了改变能力的能力即动态能力的概念,并把动态能力定义为公司整合、构建、重新配置部和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但动态能力理论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战略能力基础能力的能力,通过利用资源的吸收与整合以及通过学习、知识管理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获得新知识和能力,并逐步整合和改进现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企业在动态、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认识和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一直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从历史上看,人们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经历了一个由而外再由外而的往返过程, 其中尤以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和资源观理论(resource-based view,RBV) 为主要代表。
基于“S-C-P”式的产业组织学派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战略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恰当的产业定位,使得企业可以提升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砍价能力,同时通过构建进入壁垒,阻止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对其优势地位的侵蚀。
而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其所拥有的特异性资源和能力,企业通过采取与之相应的价值创造战略获得竞争优势。
这两种基本式的差异主要在于产业组织理论学派以市场定位为基本假设前提,而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部的独特资源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20 世纪90 年代,在资源观基本理论框架,核心能力理论流派逐步兴起。
普拉哈拉德(C. K.Praharad) 和哈梅尔(G. Hamel) 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具有适用性、价值性、难模仿性,能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尽管资源观理论(包括核心能力理论) 近来在战略管理研究中广泛运用,但是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有力批评, 而对该理论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因为动态环境下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模式已经从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转向持续地获取一系列暂时竞争优势。
在超竞争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凭借产业定位者资源实力所积累的竞争优势会被快速的技术创新所侵蚀, 因此,企业必须迅速响应外部需求,及时调整部资源配置。
在此背景下,基于资源观基础,同时又作为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动态能力理论逐步形成并获得了快速发展。
本文旨在对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作出评价。
[编辑]动态能力的特征动态能力具有开拓性。
动态能力理论源自于资源基础论,且吸收了核心能力理论的许多观点,因而在特征上与核心能力有相似之处。
但动态能力是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并在创新上具有开拓性动力。
创新的动力可能是再生性的或开拓性的,因为倾向于以具有强烈路径依赖的经验性为基础的再生性动力并不能改变能力中的惯性。
企业动态能力不仅关注企业特有的组织惯例,其焦点更是放在克服能力惯性的创新和开拓性能力上。
在动态环境中,动态能力崇尚建立开拓性学习能力。
开拓性学习能力是为了在长期向企业提供新的战略观念而进行的侧重于变革的学习。
因此,为了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需要的是能够进行创造性毁灭的能力。
动态能力具有开放性。
建立在开拓性动力之上的动态能力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
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了部知识与吸收性知识的产物。
因为吸收性知识在企业部和外部资源与能力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所以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建立从外部途径吸纳知识的特殊能力。
这与强调企业能力部化积累的资源基础论和核心能力论有很大的不同。
动态能力由于其开放性而显现出灵活性,从而减少了能力中的刚性之不足。
动态能力具有复杂性和难以复制性。
在动态环境下的动态能力具有复杂性,因为动态能力建立在企业的流程基础上的,而其流程具有复杂性。
同时,企业流程的紧密联系性导致组织能力系统在不同层次都表现出一致性,如果改变企业某些部分流程,就必然会引起其它部分流程的相应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动态能力的复制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编辑]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企业动态能力存在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其形成是由企业的资产地位和发展路径决定的。
Teece 等人(1997)认为企业外部能力包括组织技能、资源和能力,动态能力置于其管理和组织过程之中,并且构建了动态能力的过程、位置和路径分析框架。
动态能力理论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前沿,当前的重点集中于上述的分析框架之上的。
动态能力的形成主要是由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因素决定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通过组织设计,建立有中层经理领导的组织,可以促进企业业务多样化的动态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动态能力的形成,并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从几个方面着手:选人要重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职位描述概念要详细具体;以培训来扩展员工现有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激励成功,宽容失败。
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也是动态能力的演变过程。
为了回答成功企业是如何发展出优越的资源和知识,而企业又如何建构动态能力长期保持这种优越性的问题,把产品作为能力观的框架中的一个变量,其产品发展由企业的知识系统和学习系统支撑的,并增强企业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同时从企业知识对动态能力的作用角度看,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寻新知识的过程。
[编辑]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动态能力的获得意味着企业拥有新的有关资源使用知识、新的组合资源的方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激发潜在于企业原有资源中的服务,企业可以获得外部企业拥有的资源服务,企业将获得新的资源协调整合配置的方式。
下面我们提出一个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见图1:企业获取动态能力与市场机会)。
图1显示,企业在成长中开始形成或拥有一系列的资源与能力,而这些资源与能力(如组织资本与技术能力)是在特定的市场机会开发中形成的。
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它们的价值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企业对这些资源和能力进行更新,以形成新的动态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推动企业成长。
我们认为,获得动态能力可以从企业的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去思考。
在部,可以实行资源重组与学习;在外部,可以通过企业网络学习、整合资源来获得新的资源和能力。
[编辑]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动态能力为企业适应动态环境变化的需要,以组织和管理过程、特定资产和发展路径这三个关键要素来形成企业动态能力的机理。
下面对组织和管理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三个关键要素进行全面阐述。
[编辑](一)组织和管理过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如何有赖于企业组织和管理过程的状况,我们可以从该过程的三个主要作用来加以认识:协调和整合的作用。
管理层在企业组织营运的方式是导致企业在各个领域出现胜任差异的基本原因,而胜任能力是嵌入在独特的协调和组合方式之中的,当一个企业的组织过程具有高度一致性和独特性时,便难以复制。
学习的作用。
学习是通过重复和试验而能更好和更快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它还能帮助企业发现新的机会。
组织学习包括学习个人和组织的技能,具有社会和集体的性质。
由集体学习所产生的组织知识在于新的活动式中,存在于“惯例”或新的组织逻辑之中。
重构和转变的作用。
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发觉重构企业资产结构。
这要求企业对市场和技术有一定的警觉和采用最佳实践的意愿。
在这方面,标杆竞争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组织手段是极具价值的。
重构和转变的能力本身就是学习而来的组织技能。
[编辑](二)资产特点企业进行怎样的战略及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涵,不仅取决于其组织过程,而且还取决于其特定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包括技术资产、互补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制度资产、市场资产等。
从总体上来讲,这些资源的战略意义在于其特定性,即这些资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生的,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编辑](三)发展路径路径影响企业能力发展的作用是通过路径依赖来实现的。
企业能够向何处去,受制于它目前的位置和前方的路径,而它目前的位置又是由它走过的路径所塑造的。
换句话说,一个企业以前的投资和它所储存的惯例制约着它的未来行为。
这是因为学习是局部的,是一个不断反馈和不断评估的过程,所以学习的进行往往围绕着企业正在从事的活动,即学习的机会特定于企业已经从事的活动。
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企业投资行为就会影响企业学习和能力发展的方向。
[编辑]动态能力理论的重点1、强调改变导向(Change-oriented)的能力2、强调快速创新3、强调实时反应4、强调短期竞争优势5、强调目前资源与能力的重整、组合、获取与调适6、强调网络型组织7、强调本身能力改变的速度与低成本[编辑]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性提斯等人从可复制性和可模拟性方面对动态能力的属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能力包含有隐性知识从而具备部结构的模糊性、多种能力之间互相牵动,以及能力形成的历史特殊性等原因,导致能力是难以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