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湿地公园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湿地公园设计

序言现代城市环境已经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市民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的追求,亲近绿色环境的渴求,追求宜人空间的梦想使得现代城市公共绿地的形式日益丰富。

城市湿地生态公园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类型,兴起于国际社会对全球生态危机高度关注的背景之下,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梅瑶炯,2006)一、苏州文昌公园的开发背景(一)城市概况1、位置: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或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378平方公里。

2、人口:全市总人口60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余万。

3、区划:辖8区5市:平江、沧浪、金阊、吴中、虎丘、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以及吴江、昆山、太仓、常熟和张家港五个县级市。

4、历史:公元前514年,吴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

四周城墙开有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

古城遗址至今依稀可寻。

城内府衙、兵营、库房、作坊、市场、民居、和娱乐地布置井然。

古城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

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

苏州现有69座古典园林,其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最著名。

苏州园林藏而不露,为退避尘嚣的场所。

它们揉合了道、释、孔三教的思想,以山石、水流、花木、和建筑等基本要素再造了大自然的缩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艺术充分代表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其造诣之高,世无伦比。

(二)气候条件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湿地公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湿地公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湿地公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重要形式,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湿地公园在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湿地公园的现状调查和评估,探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湿地公园的建设规模、功能布局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情况;2.分析湿地公园的生态状况,包括湿地类型、植被分布、水体质量等;3.评估湿地公园的社会效益,包括游客流量、满意度调查等;4.探讨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5.提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的国内外发展情况;2.实地调查:选择多个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其建设规模、功能布局和管理机制等;3.采样分析:对湿地公园内的水体、土壤和植被等进行采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生态调查;4.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状况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5.问题分析: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6.优化措施提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3.1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推动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2.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3.推动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湿地公园的现状调查和评估结果,包括湿地类型分布、植被状况和水体质量等方面的信息;2.湿地公园的社会效益评估结果,包括游客流量、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数据;3.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4.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的优化措施,以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5篇材料]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5篇材料]

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湿地景观园林景观设计论文1湿地与湿地景观水是生命之源,在物种起源到发展,都离不开水的痕迹。

亲水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语言。

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之中,有“无园不水”的说法,“山水相依”“依山傍水”等,都是中国传统园林建造的基本规律。

湿地景观就是利用现代的生态学原理和园林设计手法,重建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现湿地景观的自然风光,给民众提供亲水、娱乐的场所。

2湿地景观的作用2.1净水排污城市湿地景观对净化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逐步加速,有些城市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而湿地资源可以通过其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

我国目前常用的是水平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这两种湿地景观对改善水污染效果显著,且价格低廉。

2.2调节气候调节区域的气候,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减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相关科学数据表明,湿地中含有的炭素占陆地生物圈的3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湿地公约》都强调,湿地对区域气候的调节具有显著作用。

湿地中,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作用和其水分蒸发,都使得大气和湿地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由此带动周边气候的转变。

2.3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是非常稳定并且复杂的,湿地是遗传基因的仓库和许多生物演替的场所。

自然湿地不但是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场所,还为许多珍贵的濒危物种提供了生活环境为许多水禽提供了栖息、迁徙、繁殖的场所。

所以说,湿地是当之无愧的“物种基因库”。

2.4丰富园林内容过去,大多是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不太重视湿地景观的,即使有些许水景,也没有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因此,其园林设计主要是针对陆地而言。

而湿地景观的形成,使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范围扩大到了地球第二大生态系统,并扩宽了园林理论的研究范围。

目前,全世界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潮流趋势就是复兴城市滨水区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从大量成功的园林设计案例来看,要建设城市滨水区和湿地景观,不单单需要大量的绿地建设,还需要根据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性来进行绿化。

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

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

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湿地资源逐渐显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湿地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渐提升,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湿地受到较大的损坏,面对这个环境,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和设计是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要遵循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念,根据生态学理念,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加以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从而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文化湿地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城市建设的规模扩张,湿地环境保护意识也在逐渐提升,由于湿地面临较为严重的污染,为此,需要运用生态文化的理念,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出其特有的价值,从而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传承地域文脉。

一、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存在过度公园化的状态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例如认为城市湿地公园就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在公园内设置一些科普性的设施。

这样,就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了一种人工气息浓厚的公园,甚至还更有甚者,在湿地公园的边缘地带构建商品房。

2.景观设计存在同质化的倾向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规划和设计人员的意识较为同质化,通常是采用种植芦苇、菖蒲、荷花等植物,就成为了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内容,再加之水生植物的开发有限,使城市湿地公园景观雷同现象较为严重。

3.文化的缺失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通常只注重自然生态建设,而对于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挖掘较少,存在文化开发缺失的问题。

二、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规划与设计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设计,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尊重生物多样化的特点,要在建设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要用生态文化设计的理念,实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文化设计与规划。

1.湿地公园的特色景观规划与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土的植物材料和地形风貌,进行特色化的景观规划与设计,要栽植适应于湿地环境的湿生植物,并成带状或大片栽植,形成群体规模之美。

基于生态保护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基于生态保护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基于生态保护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坚持生态保护理念,重视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能够提高城市内部环境水平。

文章主要对湿地公园规划原则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生态保护;湿地公园;公园景观;景观规划引言:为了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尊重湿地生态系统。

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通风、利用日光并使用当地材料,特别是重视本地植物的结合,注意材料回收和合理的使用废料、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维护成本,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进行建设与保护,充分发挥自然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因此,对湿地景观设计是以生态为前提达到对环境破坏最小原则,遵循自然生态的规律,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生态景观。

1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第一,应当注意遵循系统保护原则。

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意对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从而使各种湿地生物具有更大生存空间,并且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发展营造较好环境。

同时,应当注意对湿地生态系统连贯性进行保护,主要是对湿地及周围自然环境连续性进行保护,使湿地生物生态通道保持畅通,为各种生物提供较好避难场所,尽量减少大范围的人工设施覆盖,使湿地透水性得以保持,促使有机物实现良性循环。

此外,还应当注意对湿地环境完整性进行保护,这样做主要是为为了使湿地水域环境及陆域环境保持完整性,防止由于过度分割湿地环境而导致环境退化。

对湿地生态循环体系及缓冲保护地带进行保护,以避免其受到外界因素严重影响。

第二,应当注意遵循合理利用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就是要求人们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当对湿地动植物具备的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进行合理利用。

另外,对于湿地所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及矿物资源应当进行合理利用。

通过对湿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开展休闲业务及游览业务,通过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及科普活动。

再次,应当注意遵循协调建设原则。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析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赢得广大市民的满意,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不少城市纷纷建造了湿地公园,建设了多种多样的景观设施,打造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城市湿地公园也成为了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

为了保证城市湿地公园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要加强景观设计水平,融入和协调好多种要素,做好空间布局工作,从而提高湿地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本文将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加以探讨和分析,并着重阐述生态理念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以期能够全面提高景观设计效果,促使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游憩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最大化的彰显出来,从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引言: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空间、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方面发挥着卓越作用,应该协调好各项景观要素的关系,加强空间布局,体现空间层次感,还要采取措施避免景观设施遭到人为破坏,从而为城市湿地公园增添更多的价值内涵,为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1.1生态功能一般来说,建造城市湿地公园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在雨季容蓄和净化水资源,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在旱季将水资源释放出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还能够逐渐改善城市气候,调节区域温度,提高空气质量,让人们感到非常舒适,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患病率。

除此之外,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还能为动植物打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使其得以繁衍生息,有效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拯救了濒危物种,加快了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速率,使得城市生态重焕生机。

1.2游憩功能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是比较快的,承受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迫切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让自己释放压力,获得心灵的片刻安宁。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满足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强烈需求,人们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动物,感受到它们心中的喜悦,人们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好,而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选择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游憩,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于生态景观规划的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基于生态景观规划的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基于生态景观规划的湿地公园设计研究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态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功能。

在城市化进程中,湿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建设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

首先,湿地公园设计应以生态保护为核心。

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设计应考虑湿地内不同生境类型的分布,包括湖泊、沼泽、河流和湿地植被等,以满足湿地生物群落的需求。

此外,为了保护湿地的水质和水量,设计应考虑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及湿地生态的自我净化能力。

其次,湿地公园设计应注重公众参与和教育。

公众参与是湿地公园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引导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和管理,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意识。

设计中可以设置观鸟平台、生态教育中心等设施,让公众亲身体验湿地的美丽和价值。

此外,设计中应考虑湿地公园的可持续性,促进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最后,湿地公园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景观的连续性和互联性。

湿地公园不应是一个孤立的单元,而应与周围的生态系统相连。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打造湿地公园与周边自然和城市景观的有机衔接。

设计中可以考虑湿地公园的景观走廊、生态廊道等,促进生态系统的互联互通。

综上所述,基于生态景观规划的湿地公园设计研究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公众参与和生态景观的连续性,可以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公众对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湿地公园设计的具体策略和实施方法,为湿地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借鉴。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论文[5篇范文]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论文[5篇范文]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生态园林设计论文一、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1.1调和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选择的植物要遵循调和原则。

要使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外在环境,如建筑物等物质有着相互协调、相互撑托的作用,让人们对生态园林的设计有一种美的感觉,适合人们的观赏,也让整个生活环境有一种平静、舒适的氛围。

1.2统一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的配置也要遵循统一原则。

所谓统一是指在植物的选择比例上要恰当,在植物外形的选择上要跟前面所选择的植物进行适当的调和,或是在植物颜色的配置上也要错落有序,不能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

1.3均衡原则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现状,根据周围的环境现状设计一个规则的或是不规则的生态园林,让人工的生态园林与自然的园林相互依托。

因为如果周围的植物枝繁叶茂,并且是一簇一簇的,颜色是浓厚的,这样会给人一种疲倦的和压抑的感觉,不利于生活的舒适,所以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清雅的植被,这样就可以综合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1.4韵律感及节奏感原则所谓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生态园林中是指给人一种视觉美感,各种植物整齐有规律的配置。

例如,对于比较宽阔的道路上,可以种植一些品种相同的植被以相等的距离分别的树立在道路两旁,或者按不同的距离有规律地种植不同品种的植被,如小灌木。

这样有规律性的配置可以让人在行驶道路中有放松的心态。

1.5生态位原则生态位是指一种植物在整个生态环境所处的地位,它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与其他植物的关系。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也要充分地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位因素,合理地选择配置一些相互依赖的植物,尽可能地避免物种为了争夺水源或是阳光而出现让另一种植物陨落的现象,让各种植物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群落。

二、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2.1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观花与观叶植物相结合是指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多种植一些颜色多变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观赏到颜色艳丽的花朵,也可以观看到颜色淡雅的绿叶,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得园林变得让人舒适。

基于生态保护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基于生态保护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基于生态保护的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摘要:湿地是地球3大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维持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生态资源,被称之为“地球之肾”。

城市湿地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征,对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与景观质量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湿地也是最敏感的自然区域,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影响显著,并成为湿地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最终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关键词:生态保护;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引言湿地公园是指在某个地区,通过先进的人工科学技术,以重建原始的自然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中心,兼备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普及教育,确立优秀的示范区域功能。

总体规划包括文化、审美价值等方面。

此外,还具备体现自然保护相关课题、提供娱乐的功能,是休息的特别保护区。

目前,建成21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面积超过100万hm2。

全国湿地公园更是数不胜数,分布在我国31个省(区、市)。

1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湿地具有特殊功能,属于国家宝贵资产。

在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上要秉持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保护为重、合理利用。

要杜绝对湿地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在以保护为基础的前提下,加以利用。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具体规划必须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确保政府在此过程中里的话语权,是降低人为破坏的关键。

3)科学修复、逐渐推进。

即在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中必须要有长远目光,要随着湿地的不断修复来逐渐增加建设项目,确保其最终形成一个围绕湿地的和谐统一的生态圈。

确保规划的兼容性,保证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湿地公园建设特点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公园的建设也在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湿地以独特的风格日益繁荣。

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城市绿地系统的各种功能。

不仅作为观赏用休闲的生态保护功能,还需要空气净化、水分保护等。

和其他种类的湿地公园相比,除了几个共同的优点之外,还需要其他公园没有的特征。

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主要通过城市和郊外的退化湿地区域的再建设,修复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土壤 、 被 和 其 它 自然 资源 ; 生 境 的 改 变 控 制 在 最 小 的 程 度 和 植 对 范 围 ; 重 湿 地 环 境 的完 整 性 保 护 、 物 多 样 性 的 保 护 与 建 立 : 注 生 注 重 材 料 的循 环 利 用 以 减 少 对 能 源 的 消 耗 。 学 设 计 . 少 维 护 科 减 的成 本 : 挥 自然 的 自身 能 动性 , 立 和 发 展 良性 循 环 的 生 态 系 发 建 统等 。 3 合 理 利 用 和 协 调建 设 原 则 、 规 划 应 充 分 考 虑 湿 地 系 统 中 动 植 物 的 经 济 价 值 和观 赏 价 值 的合 理 利 用 , 理 利 用 湿 地 开 展 休 闲 与 游 览 、 研 与 科 普 活 动 ; 合 科 同时 应 严 格 限定 湿地 公 园 中各 类 管 理 服 务 设 施 的数 量 、规 模 与 位 置 , 现 自然 元 素 和 自然 过 程 , 少 人 工 的 痕 迹 , 城 市 湿 地 体 减 使 公 园 的整 体 风 貌 与 湿 地 特 征相 协 调 . 现 自然野 趣 。 体 4 特 色 性 原 则 、 挖 掘 地 域 、 文 、 物 特 色 , 景 观 手 法 加 以表 达 。 提 高 城 人 植 利用 对 市 湿 地 公 园 的活 力 、 味 、 化 品味 等 均 有 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 心 趣 文 圩 江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的景 观设 计 应 充 分 凸 显 岭 南 地 域 特 色 .体 现 7 3公 顷 。 广 西 的 民俗 地 方 特 色 。综 合 空 间 布 局 、 物 选 择 、 景 手 法 等 多 植 造 二 、 目规 划 理 念 及 目标 项 方 面 考 虑 , 过 道 路 规 划 、 间 景 观 划 分 与 植 物 造 景 巧 妙 而 有 机 通 空 城 市 湿地 公 园 规 划 应 以湿 地 的 自然 复 兴 、恢 复湿 地 的 领 土 地 融 合 , 造 出 一 个 环 境 优 雅 、 观 丰 富 、 宜 持 续 发 展 的 城 市 湿 创 景 适 特征 为 指 导 思 想 :以 恢 复 湿 地 的 自然 生 态 系 统 并 促 进 湿地 的 生 地 公 园 。 态 系 统 发 育 , 高 其 生 物 多 样 性 水 平 . 现 湿 地 景 观 的 自然 化 , 提 实 5 可 持 续 发 展原 则 、 为湿 地 群 落 动 植 物 创 造 适 宜 的群 落 生境 为 主 要 目 的 : 同 时 在 湿 湿 地 是 自然 界 最 富 生 物 多 样 性 的生 态 景 观 和 人 类 重 要 的 生 地 不 受 破 坏 的 前 提 下 . 当规 划 为 游 人 提 供 多样 性 的 游 憩 空 间 . 存 环 境 之 一 . 适 自然 状 态 下 的 河 岸 带 常表 现 为 物 种 丰 富 、 构 复 杂 结 最 大 限 度 发 挥 其 在 改 善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 化 城 市 、 学 研 究 、 的 自然 群落 形 式 。 因此 植 物 种 植 设 计 是 湿 地保 持生 态 性 的根 本 。 美 科 科 普 教 育 和休 闲 娱 乐 等 方 面 所 具 有 的 生 态 、 境 和 社 会 效 益 , 而 许 多 湿 地 规 划 后 由于 长 期 的人 为 破 坏 、 理 难 度 和 管 理 疏 失 , 环 从 管 使 保 证 湿 地 资 源 的可 持 续 利 用 . 现 人 与 自然 的 和谐 发 展 。 实 得 植 物 生 态 系统 结 构 受 到 破 坏 。 地 失 去其 应 当发 挥 的 作 用 。 为 湿 本 次 心 圩 江综 合 整 治 生 态 恢 复 及 景 观设 计 工 程 是 建 立 在 促 避 免 此 类 问 题 的 发 生 . 规 划 初 期 . 应 当充 分 考 虑 依 据 景 观 生 在 就 进 南 宁市 内城 市湿 地保 护 . 除河 道 原 有 水 污 染 现 象 . 高 城 市 态 学 原 理 , 拟 自然 河 道 生 态 群 落 结 构 。 重 乡 土 植 物 的运 用 , 消 提 模 注 坚 生 态 环 境 和人 居 环 境 质 量 的 规 划 原 则 基 础 上 的 规 划 目标 是 将 持 “ 地 适 树 、 物 多 样 性 ” 原 则 , 造 稳 定 的 植 物 群 落。 强 城 适 生 的 营 增 心 圩 江 河 道 建 设 成 为有 丰 富 河 川 自然 景 观 .协 助 城 市 河 流 恢 复 市 湿 地 自然 生 态 恢 复 功 能 . 防止 外 来 物种 入 侵 造 成 灾 害 . 现 景 实 自然 生 态 和 环 境 功 能 的 城 市 湿地 公 园 。“ 通 水 系 、 态 优 先 、 观 的 可 持续 发 展 沟 生 合 理利用 、 持续发展”是心圩 江环境综合整治的“ , 总方针 ” 。 四 、 观 设 计 思 想 和 方 法 景 三 、 目规 划 设 计 原 则 项 1顺 应 地 形 。 势利 导 、 因 1 功 能性 、 学 性 与 景 观性 相结 合 、 科 “ 应 基址 的 自然 条 件 . 少 施工 能源 物 质 消 耗 ” 绿 地 规 划 顺 减 是 城 市 湿 地 系 统 作 为人 造 的 高 效 的污 水 处 理 系 统 .其 功 能性 的 重要 基 本 原 则 。本 案 由 于河 道 岸 线 较 长 , 间 跨 越 大 . 空 因此 设 与 科 学性 是 整 体规 划 的首 要 考 虑 原 则 。对 于人 工 湿 地 景 观 而 言 . 计规划 中根 据现状地形 、 高程特点 、 征地情况等划 分了不同的景 在 重 视 景 观 表 现 形 式 的 同 时 ,首 先 应 注 重 其 作 为 一 个 生 态 系统 观 功 能 区域 。在 局 部 位 置 采 用 微 地 形 处 理. 以增 加 竖 向视 觉 的节 的应 发挥 的功 能 。湿 地 是 个 运 动着 而 非 静 止 的 生 态 系 统 . 个 系 奏变化 。 这 利用蜿蜒 的游览步道 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 通过虚实 、 统 涵 盖 了 水 文 、 市 生 态 学 、 态 工 程 学 、 业 生 态 学 及 物 种 适 开 合 的 空 间 变 化 设 计 形 成 多 元 的游 览 空 间单 元 . 到 “ 移景 异 ” 城 生 产 达 步

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毕业论文

普洱思茅河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指导教师:***艺术学院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目标。

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然遭到了破坏,湿地逐渐在减少,因此对环境保护的行动迫在眉睫.本方案是对被破坏的湿地公园恢复性设计,尽可能使其回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

在“原始生态”的基础上,以"生态、自然、保护”为设计理念,将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首位。

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重点进行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关键词:湿地,恢复,自然PU'ER SIMAO RIVER WETLAND ECOLOGICALLANDSCAPE DESIGNSchool of Fine Arts,Design Art Specialty,Design Environment,MengWendiTutors:Shi Kuan,Assistant School of Fine ArtsAbstract: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common goal for all of us。

However,in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due to various reasons, naturally been destroyed,wetlands gradually reduced, so the action is immin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ogram is being destroyed wetland restoration design,as it returns to the state before being destroyed。

某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 精品

某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毕业论文(设计)word格式可编辑 精品

序言现代城市环境已经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市民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的追求,亲近绿色环境的渴求,追求宜人空间的梦想使得现代城市公共绿地的形式日益丰富。

城市湿地生态公园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类型,兴起于国际社会对全球生态危机高度关注的背景之下,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梅瑶炯,2006)一、苏州文昌公园的开发背景(一)城市概况1、位置: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或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378平方公里。

2、人口:全市总人口60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余万。

3、区划:辖8区5市:平江、沧浪、金阊、吴中、虎丘、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以及吴江、昆山、太仓、常熟和张家港五个县级市。

4、历史:公元前514年,吴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

四周城墙开有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

古城遗址至今依稀可寻。

城内府衙、兵营、库房、作坊、市场、民居、和娱乐地布置井然。

古城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

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

苏州现有69座古典园林,其中网师园、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最著名。

苏州园林藏而不露,为退避尘嚣的场所。

它们揉合了道、释、孔三教的思想,以山石、水流、花木、和建筑等基本要素再造了大自然的缩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艺术充分代表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其造诣之高,世无伦比。

(二)气候条件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设计与建设论文

湿地生态景观公园设计与建设论文

浅谈湿地生态景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摘要:阜阳市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城市,并提出2015年前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

阜阳市以此为契机,自2011年始重点打造颍河风景带绿化及景观工程。

沿颍河湿地生态景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必将成为颍河风景带建设的点睛之笔。

该文尝试结合阜阳颍河风景带中湿地生态景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从湿地生态景观的设计内容、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以利于使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合理进行保护使之既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又能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关键词:湿地湿地生态景观公园设计与建设abstract: the fuyang city in 2010 is evaluated garden city in anhu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2015 years ago, striving for the national garden city. fuyang city regard this as the opportunity, rating since 2011 key build with green and landscape yinghe large landscape engineering.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shaying alo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will become the scene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ying with the pen that nods eyeball. this paper try to combining the fuyang with wetland landscape of shay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from the design contents,principle of design,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get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do it in a planned way and step-by-step, reasonable protection make alread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an reach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benefit,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un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keywords: wetl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wetland park design and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

浅谈盘锦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

浅谈盘锦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

浅谈盘锦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摘要:对盘锦市广阔的湿地资源进行生态状况分析,对湿地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思考,对盘锦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案的前期筹划。

关键词:湿地、生态、景观Abstract:PanJinShi vast wetland resources in ecological condition analysis, the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thinking of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the prophase planning.Key Words: wetland, ecology, landscape盘锦市位于辽东半岛北畔,地理形状为北高南低、东西缓坡。

盘锦是我国富饶的湿地之都,滩涂湿地20多万公顷,是全国最美丽的六大湿地之一。

这里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43种,有世界上最大的苇田,年产芦苇50多万吨。

有16万公顷浅滩水水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养殖和人工孵化基地,年产鱼蟹25万多吨。

盘锦大米闻名祖国大地,盘锦湿地是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

盘锦地下温泉、石油等矿源也很丰沛。

盘锦市从地面资源到地下矿源,构筑成了一块富庶宝地。

随着盘锦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如何有效利用和发掘湿地这一宝贵的资源,笔者联系实际,就盘锦市湿地生态景观设计方面作如下探讨。

一、对现有湿地生态状况的分析所谓湿地,就是指具有动态或静态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带。

湿地区域包括:沼泽、滩涂、缓坡河床、湖泊、水库、鱼塘和水稻田。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本源之一。

湿地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浮水、挺水、沉水植物的生长地。

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充地下水和维系地域水的平衡。

湿地在C、N、S的全球生物化学过程的循环中,具有降温和降解污染物功能。

地球上的沼泽每年向大气圈释放16×108吨氧气,改变大气圈层气体结构。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摘要: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符合时代发展必然趋势。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等,它不仅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还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具体设计时,要坚持环保理念,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扰,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区,才能使湿地生态价值最大化。

湿地公园就是对湿地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公园、维护湿地生态、发展休闲娱乐、生态教育综合园区。

就湿地公园的建设而言,应充分发挥湿地自然生态特性,其宗旨是修复与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实现它的功能效益。

关键词: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方法1 湿地公园综述湿地公园类型多种多样,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可以分为天然的与人造的两类。

其中天然湿地指自然条件的湿地,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的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是适应湿地生态系统而形成的一种湿地,经人为设计和改装,可分为城市湿地公园、近郊湿地公园、近郊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就是以城市为核心。

其社会特性十分强烈,比如休闲与娱乐。

城市居民主要是休闲;城郊湿地公园位于郊区,有着微弱的社会属性;远郊的湿地公园因位置偏远而游客稀少,保护生态环境作用突出。

2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原则2.1环保原则湿地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以自然发展为本,让它和湿地景观融为一体,也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

大自然本身净化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应尽量减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同时切实加强对土著动植物资源保护,坚持为保持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环境等理念,增强生态环保意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人为干预的最低原则指最小限度地运用外界干预手段,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行为,干预最低原则来自于医学上对疾病的治疗,后来引进到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范畴,实现湿地公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过长期自然与人为的影响,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调控体系,能维持生态平衡。

并对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进行设计,核心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并且运用科学规划手段,促进生态系统平衡与循环,保持原生态结构不变,加强生物多样性。

生态湿地公园主题植物景观设计——以祥符区惠济河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生态湿地公园主题植物景观设计——以祥符区惠济河生态湿地公园为例

生态湿地公园主题植物景观设计———以祥符区惠济河生态湿地公园为例夏嘉文(广州市浅草堂园林工程与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为解决生态公园植物景观配置凌乱缺乏主题特色,植物配置缺乏植物生态理念指导等相关问题,本文基于河南开封生态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地域化、特色化和野趣化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打造主题特色的植物景观景点,以植物观赏特色为重点,用植物营造空间,在恢复地域性植被,保护环境的同时丰富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性,提升公园整体的形象。

关键词:主题植物;植物空间;生态公园;植物特色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22-0041-021工程概况生态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项目范围西起惠济河与马家河交汇处,东至大广高速,南邻省道S327,东西长约6200m,南北宽约300m。

其中:河道宽约25m,两岸滩地隔70m,河堤宽20m,河堤外侧南北各延伸50m左右,同时避开村落建筑。

占地面积约2677785m2,约4016.7亩。

其中,河滩湿地约1410亩,河堤外侧绿地约2246.7亩,如图1所示。

2主题植物景点规划设计原则在生态湿地公园主题植物景观设计的前期构想中,以“突出质朴野趣,形成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为基本定位,以及“恢复、保护、人性化”的植物景观形象为主题。

方案基于对场地植被状况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与调研,确定以场地保护和生态恢复设计为主要手段进行植物设计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出“重点恢复、分级保护、适度开发”的植物景点规划设计原则,即根据不同区域植被的生长势和分布情况进行局部恢复、分级别保护、植被恢复、生态重建以及可持续地开发。

绿化种植设计结合现场苗木分布和总体规划布局[1]。

2.1优先保护本底植物,培育野趣生态湿地目前滩地的本底植物以芭茅为主,成片的芭茅,可形成别具一格的景观效果。

但目前植物种类单一,在芭茅枯萎期,会严重影响湿地的景观效果。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摘要:城市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主城部分。

本文通过对城市湿地的详细介绍和湿地景观的实例分析,笔者认为景观设计师必须在思想上树立生态观念,并在城市湿地系统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从而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和谐Abstract: urban wetland landscape, is part of the important main city of the urban landscape. 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urban wetland and wetland landscape instance, I think the landscape designer must set ecological concepts in terms of ideology, and landscape design in urban wetland system to achieve the aesthetic and ecological balance, so that the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achieve harmony and unity.Key words: urban wetlands; landscape design; harmony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

首先,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其次,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屏障;另外,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还具有降解过滤污染物的功能,使当地河流下游区域受益。

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通过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旨在认证、保护并促进合理使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湿地系统。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精选)(一)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精选)(一)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精选)(一)引言概述:湿地公园是一种自然保护和城市绿化的重要载体,其景观设计方案能够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创造出宜人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通过分析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五个大点,探讨如何打造宜人的湿地公园。

正文:1. 优化湿地公园布局与规划- 定义主题和目标:湿地公园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城市需求来确定主题和目标,例如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供多功能休闲空间等。

- 划定区域和功能区: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划分出湿地保护区、游憩区、教育区等功能区域,并在布局中合理安排各个区域的位置。

- 考虑访客流线与可达性:优化公园的访客流线,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便捷的交通、停车和出入口设施。

2. 打造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 增加湿地景观的展示:通过合理布置观景台、步道和观鸟塔等设施,提供观赏湿地生物和自然景观的机会,增加湿地公园的吸引力。

- 引入湿地植物与动物:根据当地湿地生态特点,合理选择并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物与动物,增加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 设计湿地水景:通过合理设置湖泊、河流和小溪等水体,增加湿地公园的景观层次和水景欣赏价值。

3. 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设施与活动空间- 设计开放的休闲空间:在湿地公园中设置开放的草坪、广场和休闲椅等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和聚会空间。

- 建设儿童游乐区: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和攀爬框架等,提供儿童乐园的感受。

- 提供户外运动设施:考虑到人们的运动需求,设计篮球场、足球场和健身器材区等设施,以促进公众的健康活动。

4. 融入科普教育与文化元素- 设计科普教育设施:在湿地公园中设置科普教育展示馆、生态实验室和专题展区,让公众了解湿地生态环境和保护知识。

- 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如观鸟讲座、植物标本制作和野外探险等,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 引入文化元素: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雕塑和艺术装置等,丰富公园的文化氛围。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析摘要:生态湿地公园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

生态湿地公园是城市环境建设的基础性组成部分,需结合城市发展目标,针对性做好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改善城市,空气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当务之急需针对传统生态湿地公园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做好分析总结,加速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在完善景观设计同时,一并提升生态效益,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因此,文章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引言21世纪后,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到高速阶段,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建设中,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大量资源能源被浪费,城市交通日渐拥堵,城市空气环境日渐恶化。

因此,当务之急除关注经济领域建设外,也需要做好生态文明的建设。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

高质量发展目标,需从整体角度考虑经济建设带来的综合性效益,包括但不限于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科技效益等,生态世纪公园的建设,可有效增加城市的湿地面积和绿化面积,改善城市周边的环境,提高城市整体审美,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设计中,应从城市中心规划角度做好考量,结合城市区位特点,提炼关键数据和信息,优化布局,协调方案。

文章以此为前提,进行如下讨论,一、我国湿地景观现状生态湿地公园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性部分。

目前,为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湿地公园的规划,重点做好景观设计。

具体来看,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布局,相关部门须作好动态化监管,针对建设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及时整改,确保湿地公园完工后可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以及景观设计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要求。

之后,从功能性角度出发,做好湿地公园的细节考量,达到使用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的充分协调统一。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精神文化追求。

在此社会背景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热潮,这是生态文明观念在城市建筑方面的体现。

论文以浙江省云和县云和梯田湿地公园为例,开展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方法实现湿地景观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海洋和森林生态系统,其中,湿地自身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生态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湿地内部动植物多样,物种多样性丰富。

湿地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1]。

基于生态理念研究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设计手法更好地保护城市湿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以浙江省云和县云和梯田湿地公园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理念构建研究区生态格局,旨在为湿地公园的发展积累理论基础。

一、云和梯田湿地公园概况云和梯田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云和县,由人工梯田湿地、高山草甸化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河流湿地组成,占地总面积2192.4公顷,是浙江十大“最美湿地”和十大“最具特色湿地”之一,位列十大“最美湿地”之列。

湿地公园以层叠错落的梯田为景观主体,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

园区内有大量休闲和绿化空间,是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近20年来,湿地公园周边经济建设活动增多,严重危害了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

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在景观设计工作中,一方面可以结合云和县当地的社会文化符号和生态文明形象,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个性化设计。

另一方面,需要充分与当地的城市发展生态理念相合,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为城市提供良好的休闲与绿化空间,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同时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实现城市建筑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洱思茅河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指导教师:*** 艺术学院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目标。

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然遭到了破坏,湿地逐渐在减少,因此对环境保护的行动迫在眉睫。

本方案是对被破坏的湿地公园恢复性设计,尽可能使其回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

在“原始生态”的基础上,以"生态、自然、保护"为设计理念,将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首位。

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重点进行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关键词:湿地,恢复,自然PU'ER SIMAO RIVER WETLAND ECOLOGICALLANDSCAPE DESIGNSchool of Fine Arts,Design Art Specialty,Design Environment,MengWendiTutors: Shi Kuan, Assistant School of Fine ArtsAbstract: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common goal for all of us. However, in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naturally been destroyed, wetlands gradually reduced, so the action is immin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ogram is being destroyed wetland restoration design, as it returns to the state before being destroyed. In the "original ecology" based on the "ecology, nature, protection" for the design concept, the species and habitat conservation and eco-tourism, environment, education functions combine.Wetlands known as the "kidney of the earth", with climate regulation, water regulation and storage, water purification, landscaping and other ecosystem services, in all types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its primacy. At present, the wetland is no longer confined to the maintenance of the status quo, but rather be focused on the rehabili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degraded and damaged wetland ecosystems. Keywords: Wetland,Restore,Natural目录1.绪论 (1)2.设计理念 (1)2.1设计理念 (1)3.设计原则 (1)3.1安全性原则 (1)3.2功能性原则 (1)3.3可行性原则 (1)3.4经济性原则 (1)3.5生态性原则 (2)3.6文化性原则 (2)3.7地标性原则 (2)4.设计流程分析说明 (2)4.1收集相关资料 (2)4.2设计定位 (2)4.3绘制初步方案 (2)4.4方案深入阶段 (2)4.5模型制作分析 (4)5.结论 (4)6.参文考献 (5)7.致谢 (6)光盘(毕业设计全部资料电子存档)1 绪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目标。

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然遭到了破坏,湿地逐渐在减少,因此对环境保护的行动迫在眉睫。

本方案是对被破坏的湿地公园恢复性设计,尽可能使其回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

本方案设计在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也能起到科普湿地知识的作用,教育宣传人们对自然的保护以达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

以生态湿地公园为主题的创作原理符合了全国十八大中对生态建设的总要求,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总趋向。

对于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不仅仅要符合社会的需求所存在,同时要符合城市生活习惯的要求,使其在当代社会潮流中成为具有特色的一种创作及改造。

本方案在满足于当今人们对于物质要求的同时,使其感触艺术之美,感触心灵之美,感触艺术风尚多元化的社会潮流。

让人们更真切的感触到艺术带来的心灵触动及全新的感受,提升市民的艺术欣赏眼光和素质修养,丰富市民的休闲生活。

减少人们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人们拥有一个能够放松身心,倾听自然心声的空间。

在今天,艺术元素逐渐向多重道路趋势发展,生态湿地公园需要富含美观性和生态性,将艺术融于自然之中,达到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2设计理念本项目依山傍水,以生态湿地的自然元素为主题,在“原始生态”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设计原则,大胆的创意,在功能上、设计手法上、空间划分上、整体风格上打破常规,融入自然元素,为人们创造焕然一新的自然生态基地。

运用生态的自然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完美结合,迸发出自然与人文的艺术创造力量。

在构筑物方面,通过功能布局的合理划分,造型的外观造型的设计、材料的合理搭配以及色彩美观等方面来表现设计风格。

在景观方面,运用生态的自然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完美结合,充分考虑与周围现状的关系,合理的与其进行衔接。

在铺装选材设计,植物绿化配置,功能分区规划等方面充分考虑生态性理念,竭力创造出一种具有特色的湿地公园设计。

3 设计原则3.1安全性原则仿照美学及构造原理进行设计。

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公共设施的选材上,我们必须保证在施工之后没有危险性。

在防洪方面,通过竖向设计,确保行洪排涝的基本职能。

3.2功能性原则本次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科普教育等基本功能;在符合人机工程的基础上最大可能的体现其美观效果。

市民在其中能无拘无束的活动和学习。

3.3可行性原则为喜欢自然的人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场所是很有很大必要的,所以本方案的目的也是为了将图纸通过施工变成现实,为市民提供一个崭新的环境,所以整体方案的可实施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3.4经济性原则采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以最大的程度节约成本。

本次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在于解决生态湿地的遗留问题,对其进行恢复性设计。

在构筑物及公共设计方面也应该考虑艺术效果的同时注意经济的因素。

3.5生态性原则作为养育生物最重要的生态湿地空间,使其恢复到受城市破坏前的天然状态。

对于不易恢复的湿地现状,应尽可能的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人性化及生态性准则进行设计。

3.6文化性原则利用生态湿地景观治理,重新梳理城市历史文脉,将历史文化融入设计之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3.7地标性原则依托生态湿地空间在城市中的特殊形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景观标志,提升城市形象。

4.设计流程分析说明4.1收集相关资料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查阅国内外关于生态湿地公园恢复性设计方案和设计构思的相关资料,以及室外空间及建筑构造设计原理的相关文献。

充分借鉴和推测国内外优秀景观公司的项目案例,通过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的统一来掌握设计的方向与角度。

如果看到优秀的设计和方案话,就会对其分析两点和比较有特色地方,通过不断地累积来给自己带来灵感。

同时以前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集合,最终方案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初步方案有必要突出生态自然的特点,方案的设计强调新颖的重要性,让人们追求自然的美,原始的美。

大量的初期资料的准备为接下来的工作内容奠基了依据。

我对天津桥园公园,七里海湿地公园和哈尔滨群力新区湿地设计进行了考察,大量的了解观景塔,观景台,空中栈桥,水底走廊的设计及湿地植物配置的原则、发展要求,收集大量的关于湿地公园的恢复性设计的资料,通过参考项目的结论和自身设计进行充分对比,并且结合方案主题需要,确定方案的景观方案和各种构筑物的外观设计。

4.2设计定位准确了解设计的主题,认真分析湿地以及各种构筑物之间的关系与布局,和导师讨论分析,最后经过全方位的思考与讨论确定方案设计及构筑的主要选材。

4.3绘制初步方案绘制草图表达初步设计方案:在确定方案主题和构思后,继续讨论分析,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运用手绘及草图大师绘制初步的概念性设计方案,首先注重的是整体的平面规划,划分好各个功能区域,接着细致分析构筑物的造型、材质等方面都进行仔细的考虑。

先从网上搜集一些创意元素,将各种元素进行组合变化,然后进行挑选,并对其深入调动,最终确定景观设计及构筑物的方案设计。

4.4方案深入阶段初步方案确定之后,接着进一步深入,调整最终完成方案,运用CAD及天正建筑绘制出具体的平面图和植物种植图,利用草图大师和犀牛建出三维模型,与指导老师谈论,经过几次修改之后,确定了三维模型。

然后导入LUMION中渲染出较真实的效果图,接着一张张放入PS进行最终的后期处理,制作出与现实更加接近的效果图,最后制作出合适比例的实物模型。

建筑设计方面:占面积较大的是空中栈桥,栈桥主要是由防腐木和钢结构以及不锈钢扶手构成。

人们可以通过阳光草坪踏入空中栈桥的最低处,整个桥形似一个飘带的形状,飘逸且富有动感,走上桥后,可以观赏低处湿地美景和周围连绵起伏的普洱茶山;接着来到观景台,观景台是由木制的,在两边分别有不同大小的观赏景观的视口,同时还有几个座椅,供人们休息;穿过观景台后,几步距离即能俯视入口广场,入口处是用两个螺旋状木结构来支撑桥的,入口广场和两边的停车场铺装运用相同的材质,像一个展翅的飞鸟;接着来到人造地形处,科普馆处于空中栈桥和人造地形结合处,科普馆置于地形平台上,是设计中的高点,科普馆建筑外延和观景台运用相同的材质,起到呼应的作用,窗户和门运用夸张的造型,给人以视觉冲击力;穿过科普馆后,来到构筑物至高点——观景塔,观景塔外形是下宽上窄的造型设计,以木结构形成双曲面,观景塔可以360度观景,视野比较开阔;出观景塔,沿着桥,渐渐向下走,可以俯视脚下的生态湿地景观和似有似无的水底走廊,接着回到最初的阳光草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