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探究世界的本质__复习与检测
高考总复习《政治》测试题(三十二)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时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用T填写,错误的用F填写)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理由:F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2019·绍兴鲁迅高级中学模拟)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
()理由:T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载体,离开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
3.(2018·台州高二上学期期末)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理由:F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2018·台州五校高二期中)“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的规律之一。
()理由:F“水往低处流”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现象,其背后的宏观物体间存在的万有引力才是规律。
5.(2018·绍兴3月模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主要反映了规律的普遍性。
()理由:F“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主要反映了规律的客观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6.“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对恩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物质概念就是各种物的总和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③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④具体物质形态各异但都包含着物质共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B恩格斯这句话主要是强调物质的概念是怎么来的,是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而它概括了具体的形态各异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③④正确。
①中“总和”说法错误。
材料不体现“客观实在性”,②不符合题意。
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第13单元-第3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其他
物质除了上述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 属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精要填充]—————————————— [核心归纳] 1个本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个关系: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2个特点: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4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易误诊断] 1.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2015·全国卷Ⅰ·T23-①) 错在何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思维导引】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明确新常态是两种质态的转 变,是相对静止状态的打破。二是明确辩证否定的含义。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优化升级”。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体现了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体现了②;新常 态没有体现出曲折性的问题,排除③;④说法错误,排除。
特性 区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 身的个别属性
别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轮复习完整版讲解共40页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0
2014年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检测:2.4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
2014年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检测:2.4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一、选择题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此处的“物质”是指(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2.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这一观点( )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了“一元论”的泥潭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3.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4.在我国历史上曾掀起“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
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C.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关系D.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意识影响5.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生物进化论指出,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
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发展到高级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
这说明( )。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②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③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④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7.2012年10月6日,武汉市气象局称,今年年底前,我市将投入400万元,实施10次人工增雨,“让雨水把城市洗得更干净”,以便改善我市空气质量。
高中政治:2.4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 新人教必修4可以作为高二复习课用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1)静止的含义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性质的相对稳定)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位置的相对稳定/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
(在物质存在方式上)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规律的科学内涵
就是事物运动过程者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
--不是表明的、现象的、外在的
--是确定不移的,不是偶然的
--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
2.规律的特点
(2)规律是客观的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a.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b.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人的喜恶。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共同本质的反映)
2.物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3.物质具有可知性
解析: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2.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1.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产生,产生后也不受人的意识所支配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练习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练习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第三十三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展示]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核心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1.对物质含义的理解(1)概念提示(1)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2)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提示(1)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注意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1江苏高考·242010海南高考·182009海南高考·20结合古诗词或者具体材料围绕物质的概念和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进行测试,难度中等。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该词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精神、英雄豪气、必胜信心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自行车消费热潮
漫画《所谓借风只是顺应了风的方向》
“阴阳合历”历法 飞舞的鸽子与音乐 漫画《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 出乎意料》
【考纲考情分析】
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
1.考情分析:
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 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 主观能动性、以及意识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出现,频率较高; 2.命题预测:结合科学探索(如空间站建设)、生态
D 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运动的规律性
【基础梳理】
1、物质是运动的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表现为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事物的性质的变化等)
2.表达无神论立场;
环境保护、国家政策转变(重大计划、法律制定实施 等)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关系等重要考点;以总书记强调的一系列 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 中国精神(冬奥精神、建党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 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神、长征精神等)或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背景,考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复习课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课【设计依据】一、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在学习完第二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习课。
复习课不仅要帮助学生们巩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更要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
以科学精神为指导,使同学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形成政治认同。
二、课程标准依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等。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二课的知识内容,需要将这一课进行整合和系统化,同时,学生需要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科素养。
【教学目标】1. 准确理解并运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3. 拥护党的领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2. 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定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二、教学难点构建知识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描述】一、课堂导入通过前面两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世界的物质性,运动的规律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前面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梳理知识结构,整理原理与方法论,同时,结合材料进行知识运用。
二、复习本课在第二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议题的研究探究世界的本质,同学们应该清楚世界的物质性、运动的规律性。
我们一起来回顾本课的内容:世界的物质性是体现在三个方面: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总之,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总结课件
【原理表述】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 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 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物质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 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注意】反对不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 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言的。 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客观存在除包括物质现象, 还包括除他人的意识。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 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 东西不一定客观实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 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的精神、意识现象。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注意】错误倾向:反对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 一性的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 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 义和诡辩论。
典例 (2011浙江高考)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 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 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 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材料旨在表明海水与海床沉积层之间每天都有盐分流动, 但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每天都有盐分流动表明运动的绝 对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④当选;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 即其性质保持不变,这是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表明静止是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③当选。
[高二下学期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要点]
《[高二下学期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要点]》摘要:②物质是运动物质运动是物质根属性和存方式;③运动是物质运动物质是运动承担者,规律是客观是不以人志移但人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发明、创造、改造、改变、消灭规律,世界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规律是客观;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人识并能人识所反映客观实【】()客观实与客观存区别客观实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人识而实实地存着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特性抽象和概括相对识说它是性东西不包括精神、识现象客观存是相对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思想对任何人说客观存东西除了物质现象外还有精神、识现象系客观实是种客观存客观存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性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性精神、识现象()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不能将二者等二者是共性与性、般与别、抽象和具体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关系(3)物质唯特性(根特性)物质根属性物质唯特性(根特性)是客观实物质根属性是运动()关世界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错误!到引用世界质是物质②世界原是物质世界统性它物质性④世界统物质⑤世界是物质(5)马哲物质观义错误!到引用不依赖人识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②能人识所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③客观实克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缺陷(将物质混物质具体形态必然不起唯心主义攻击) 理世界真正统性它物质性世界物质统性原理然界是物质人类社会产生、存、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识开始就是社会产物它是劳动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起产生因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真正统性它物质性方法论要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坚持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是3理哲学上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关系()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运动是指宇宙切事物、现象变化和程()物质和运动关系①物质和运动是辨证统②物质是运动物质运动是物质根属性和存方式;③运动是物质运动物质是运动承担者④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哲学上所讲运动是宇宙切事物、现象变化和程主要有两方面含义是说事物它发展定阶段和定期其根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某参照系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定条件和围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特永恒、无条件、绝对暂、有条件、相对系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统动有静静有动②静止是种不显著运动是运动特殊状态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5理规律含义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程固有质、必然、稳定系理固有不是主观添加(如乌鸦报丧)质不是现象(如苹落地)必然不是偶然(如守株待兔)稳定不是易变(如价格波动)①不能认思维规律是主观规律具有客观性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都是客观②不能说人规律面前无能力规律是客观是不以人志移但人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发明、创造、改造、改变、消灭规律③规律与规律性现象不规律是种质系些规律性现象不能称规律它们是受规律支配现象如太阳东升西落、水往底处流、四季更替等现象是受万有引力规律支配现象④规律和规则(守则、纪律、规等)要区别开前者是客观不可改变者是主观可以改变者制定根据定客观规律制定⑤然科学定律、定理、公理、公式不是规律如万有引力是规律而万有引力定律却不是规律⑥哲学上讲规律与具体规律是共性和性关系⑦不能认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万古不变具体规律存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规律会随着客观事物身性质、容及所依赖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⑧不能认规律有坏分规律是客观其存和发生作用不以人志移因而规律无坏分规律可以给人带积极作用也可以带消极作用但不等规律有有坏()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容规律是客观是不以人志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程都遵循其固有规律方法论()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客观规律惩罚()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力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6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力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如何按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人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造福人类;3、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定物质条件;、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必须坚持放思想实事是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表述】世界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物质世界运动是有规律;规律是客观;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基础【方法论义】这就要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坚持放思想实事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历史统。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
目录
伍肆叁貳壹
易
考
知
思
考
混
点
识
维
纲
易Leabharlann 精梳导考
错
讲
理
图
情
必修四《哲学于文化》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考情】
课标要求
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表达无神论立场; 4.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备考策略
1.以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宇宙新发现等为背景,通过简 单情境的呈现,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2.通过高质量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布局等情境呈现,考 查运动的规律性 3.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意识的能动作用;结合当前 学校劳动教育,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B 【详解】①④:中外科学家联手首次发现了氧气,这次银河系外氧气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宇 宙物质组成的认识,这佐证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也佐证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人的感觉属于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错误。 ③:物质第一性,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不是由人的意识产生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B。
【典例精析】
1.(2023·浙江·高考真题)《尔雅》是由汉初学者编纂的一部术语词典,阐释了4300余个术语的内涵, 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会、人事、学习和习俗等,依据其所释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风貌。由此 可知( ) ①时代的进步推动术语研究发展 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面貌 ④术语学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精讲】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强人工智能,是一种虚构的担忧”。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陈
核心考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从意识的起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源看
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 理基础看 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从意识的内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 容与形式看 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未来)
综合探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本课逻辑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情回望
课程标准
近年考情
考情预测
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阐释世界的 2023年 浙江高考 选择题 意识的内容
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
2021年 湖北高考 选择题 意识的起源 2021年 福建高考 选择题 意识的内容
方法论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 背规律。
普遍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 被消灭。
方法论二: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 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人类社会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现场讲评,加深记忆,反馈课堂学习效果,有针对性的加较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板书设计含义
物质人与自然
探究物质与运动世界运动运动与静止本质含义
规律特征及要求框架式板书清晰,直观,使同学看了一目了然,且富于连贯性,还能创造一种美感,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课总体来说教学比较成功,本课的设计坚持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并穿插学生各种活动在其中,激发了学
生的兴趣及参与活动的热情,效果比较好,但是在问题设置上还有需要再完善,争取让课堂上
的45分钟时间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