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东亚与日本导学案(公开课)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打印).docx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打印).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3348cbe7cd184254b3535d1.png)
第二节东亚与日本学习目标:1、了解东亚的范围、位置以及几个国家经济特征2、了解东业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人口和经济特征3、掌握日本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以及发达的工农业学习重、难点: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及发达的工农业学习过稈:读东亚图,识别图屮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⑴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 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边缘海:⑥___ 、⑦、⑧_________ 、(9) ________ 、⑩。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亚最大半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群岛是o一、东亚1、位置范围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____________ 地区(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 海陆位置:____________ 东部, _________ 西岸范围:东亚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等国家。
_______ 是临海国,_________ 和 ________ 是半岛国家,__________ 是群岛国家,________ 是内陆国——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2、地形、河流①地势___ 高 _____ 低:西部多 ____ 、____ ,东部多____ 、__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______ o②海岸线曲折,多____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 _____ (日本四岛、台湾岛等)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________ 面积狭小,河流_________ 。
3、 气候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最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 __________ 的地区 之一,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a18236482fb4daa48d4b15.png)
第2 讲亚洲日本(一)本节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位置特征、海陆分布,记住主要岛屿及海域名称2.记住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3.记住日本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二)自主学习:1.日本群岛构成的四个大岛是__ ___、___ __、_ ___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2.最高的山峰是__ ___,这是一座火山,最大的平原是__ ___、3.气候类型主要有__ ___、,日本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__ __性4、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主要自然灾害有、等。
5.从自然资源来看,日本多____、____资源,但是____资源缺乏。
6.最大的工业带是__ ___、主要工业区:___ __、_ ___ 、、___ __、_ ___ 。
主要工业城市: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 ___ 、___ __。
7.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三)归纳\思考1.看地图册上日本地形图,归纳日本地形特点。
2.日本季风气候的特点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3.日本传统工业主要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形成一个很长的工业带,试从交通、地形、市场等方面分析原因。
4.日本新工业区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有哪些?(四)巩固练习:读日本及周围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填注:四个大岛名称、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太平洋(2)冬季,A地区的降水比B地多还是少?试分析原因。
(3)C岛北侧的降水较多还是少?试分析原因。
(4)日本森林资源丰富,试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5)日本的农业发达,耕作多采用小型机械,重视水利技术和生物技术,试分析原因。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东亚——日本导学案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东亚——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9b30db941ea76e58fa0480.png)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东亚——日本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知道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城市及人口分布;地质灾害能够在图上指出东亚的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及湖泊能运用气候因素分析日本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分布特点的原因;分析板块构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东亚地区和日本的主要自然和人文特征【教学难点】1、东亚各地的气候差异及成因2、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知识链接】东亚概述1、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带海陆位置:东部,西岸范围:东亚五国有2、地形特征:海岸线地势:地形:西部,东部沿海3、气候:4、居民、人口的分布在哪里?以什么人种为主?5、经济差异:东西部经济差异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日本位置:海陆位置:亚洲的部,太平洋的部,是一个国。
东临洋,西北隔着海同俄,朝、韩相望纬度位置:大致处在°N-- °N 之间,大部分处在带范围:地形特点:气候:资源:【自主预习】1、钓鱼岛: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中国一直声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然而生,目前双方处于对峙状态。
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民间团体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
2012年9月10日起,中国有关部门对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9月11日,央视首播钓鱼岛天气预报。
2012年9月17日,央视报道:中国学者发现1895年日政府就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
钓鱼岛列屿仅为无人岛,但其身处中、日两国间的冲绳海槽(琉球海槽)。
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琉球)海槽的西侧上沿。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世界地理2.1东亚和日本教案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世界地理2.1东亚和日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5af38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7.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亚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东亚地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多元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不够灵活: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时间分配不均、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
2.教学评价不够全面:目前主要依赖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估。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结合自身兴趣,进行地理课题的研究和展示。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通过动态地图展示东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1.东亚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
2.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等,以及这些特征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3.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文化传统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影响。
2.地形破碎,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为日本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
3.沿海平原和港湾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和对外贸易。
例题三:阐述日本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日本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f3718e55270722182ef795.png)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3.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4.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一、范围和位置:1、海陆位置:亚洲的_ ____部,东临_________.2、经纬位置:东亚的范围大致从东经_ ___ 到___ __北纬到__。
(在下图中标出北回归线、北纬40°、北纬50°、120°E、140°E的位置。
)3、板块位置:东亚位于____ 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范围:包括、、、、五国。
5、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中标出以下地理事物名称: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E.日本海F.朝鲜半岛、G.朝鲜海峡;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地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西部多、。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注:半岛和岛屿地形特征都可概述为: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二)、气候类型1.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思考: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2.东部季风气候的差异东亚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地形多样,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又由于南北热量差异大,大致以秦淮为界,以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以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
在东西方向上,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大陆性增强。
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为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亚气候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北海道为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与探究:东亚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河流:大多发源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说明:水文特征一般可以从这几方面描述:流量(流量大或小)、水位(水位变化大或小,何季节为汛期)、流速(快或慢)、含沙量(含沙量大或小)、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凌汛(有或无)。
东亚与日本(教师用导学案)
![东亚与日本(教师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15a79edaef5ef7ba0d3cf1.png)
世界地理分区第一节 东亚与日本【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
掌握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的差异; 2、掌握日本领土的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日本的地质灾害; 3、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学习重点】东亚自然地理特征及季风气候特点和成因 ;日本发达的经济及成因;日本工业分布及原因 【学习区域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 )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或地区等) 2、地形特点(有哪些地形,以哪种地形为主,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地势走势;怎样形成?) 3、气候特征(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为主,各种气候各分布哪里?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形成?) 4、水文特点(有哪些主要的河流?河流流向、流量、水量、水力、含沙量、结冰期等情况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5、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林林资源、水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环境) 1、居民(人种、民族、人口、语言、习俗等) 2、经济 [工业(部门、技术、分布等)、农业(部门、技术、分布等)、交通(铁路、公路、海港等)] 3、文化(建筑、艺术、文字、天文等) 【自主预习 】 东亚在图中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 1、自然条件 (1)位置范围①纬度位置:90°E —160°E, 20°N —40°N,地跨_热带__ 、 __亚热带__ 、 _ 温__带,绝大部分在__温__带。
②海陆位置:位于 亚 洲东部, 太平 洋西岸。
(2)地形 ①海拔高,地面起伏大,西部内陆多_高原_ __ 、山地______,东部沿海多_平原和丘陵_______,地势_东____高_西____低。
②海岸线曲折,东部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多发。
多半岛和岛屿,如最大的半岛—— 朝鲜半岛,最大的群岛日本群岛。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cca10650e52ea5518988e.png)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背诵: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基础知识梳理】一.东亚:在图中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1、位置:世界上最大大洲部,最大海洋侧。
在图中填出太平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范围:见上页第一幅图3、地形:东亚地势高低,西部以和地形为主,东部以地形和地形为主,东部半岛和岛屿以和地形为主,面积狭小,河流、丰富。
日本多火山地震,因为位于板块和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4、气候:(1)右图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 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 E处气候为。
(2)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气候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冬季因为陆地降温,陆地上形成高压,也叫高压,它切断了低压,海洋上保留了低压,在太平洋上叫低压,风(风向)就从陆地吹向海洋,在该风控制之下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陆地升温,在陆地上形成低压,也叫低压,它切断了高压,海洋上保留了高压,在太平洋上叫高压,风(风向)就从海洋吹向陆地,在该风控制之下气候特点是。
在图中画出两种季风的风向。
4、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人口稠密、人种,汉族、蒙古族、族、朝鲜族等。
5、东亚东、西部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差异很大:东亚东部包括中国、朝鲜、、,临海,海岸线长,地形多以为主,间有丘陵,河湖多,气候,显著,经济发达,多港口,便利,城市众多。
东亚西部包括中国和,处于内陆,地形以和,多内陆湖泊,气候,明显,经济,不便。
二、日本:(东九区。
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填图:①半岛,②岛,③岛,④岛,⑤岛,⑥海,⑦海,⑧洋。
1、自然地理:①东亚国:太平洋西侧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海岸曲折,港湾优良—横滨、神户最大海港。
②多地形:平原狭小( 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山最高,是活火山)。
③季风气候:北部为、南部为 ,由于受和强大日本暖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偏多且分布较均匀,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和月,强,夏秋遭台风。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f2cc202e3f5727a4e96234.png)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课时:1课时使用时间:_____年 ___月 ___日【使用说明】(备注)1.通过自主学习,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书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
【课标要求】1.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地理特征的差异。
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学习目标】1、正确识记东亚的位置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的成因和特点3、会分析东亚的经济差异及原因4、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5、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6.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学习重难点】1.东亚及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2、日本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00080012001400400200(1)在上图中填注东亚五国的首都。
(2)在上图中填注日本海、太平洋、黄河和长江。
(3)在上图中用字母填注:渤海(A )、黄海(B )、东海(C )、南海(D )、台湾岛(E )、海南岛(F )、朝鲜海峡(G )、朝鲜半岛(H )、日本群岛(I )、琉球群岛(J)一、东亚1、位置和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 带,海陆位置:东亚在 ,太平洋的 ,包括2、地形A 、海岸线 ,多半岛、岛屿;B 、地势C 、西部内陆多 ,东亚沿海多D 、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 , 狭小,河流短促3、气候东部: 气候显著,主要包括 西部:以干旱半干旱的 气候为主。
4、人口以 人种为主,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主要民族: 、 、 、二、日本(1)在上图中填注日本海和太平洋(2)、在上图中填注日本四个大岛的名称。
(3)、在图中填:朝鲜海峡、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湾(4)在上图中用字母标注日本的主要城市:东京(A )、横滨(B )、名古屋(C )、大阪(D )、神户(E )、北九州(F )、长崎(G )(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1300 1400 4003001、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及领土组成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领土组成:(2)地形A、地形以、为主,面积狭小B、曲折,多优良港湾,、是著名港口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3)气候日本主要属。
第二节 东亚和日本 (第2课时·导学案)
![第二节 东亚和日本 (第2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effa48f01dc281e53af055.png)
第二节 东亚—日本、中亚(第2课时)撰稿人:徐保珍 审稿人: 王龙 日期17.2.17 一、学习目标考点点击目标解读 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1.结合本区最新发生的地震灾害,分析地震频发的原因。
2.结合区域地图分析日本地理环境特点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双基展示1.位置和范围(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150°E,25°N~45°N 之间。
②海陆位置:东临A________,西临B 日本海。
以G__________为界与韩国为邻。
(2)范围:由C________、D_____ E_____、F_____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自然地理特征(1)海陆:海岸线曲折,多___________,有利于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的发展。
(2)地形:以______________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3)气候:______强,北部为___________气候,南部为______________气候。
(4)资源:矿产资源贫乏,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1)工业①分布: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 ______________、c.阪神工业区、d. _______________、e.北九州工业区。
③工业部门:钢铁、______、汽车、______、纺织及电子工业等。
(2)农业①种植业:单产高,采用______农业机械,稻米基本能自给,蔬菜等仍需大量进口。
②渔业:渔业发达,捕鱼量居世界______。
三、精讲点拨1.日本地形特征怎样?易出现哪些自然灾害?2.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是什么?3.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4.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5.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区域地理3.1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区域地理3.1东亚与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b0c3084431b90d6c85c7c1.png)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3.1东亚与日本【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以及显著的原因。
3.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4.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5.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教学重点】1.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2.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差异。
3.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自主学习】一.东亚:在图中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11、位置:世界上最大大洲 部,最大海洋 侧。
在图中填出太平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范围:东亚5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临海国,________和________是半岛国家,________是群岛国家,________是内陆国。
东亚绝大部分地区在______带(五带)。
3、地形:东亚地势 高 低,西部以 和 地形为主,东部以 地形 和 地形为主,东部半岛和岛屿以 和 地形为主, 面积狭小, 河流 、 丰富。
日本多火山地震,因为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4、气候:(1) 右图A 处气候为 ,B 处气候为 ,C 处气候为 ,D 处气候为 , E 处气候为 。
(2)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 气候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冬季因为陆地降温 ,陆地上形成 高压,也叫 高压,它切断了 低压,海洋上保留了低压,在太平洋上叫 低压, 风(风向)就从陆地吹向海洋,在该风控制之下的气候特点是 ;夏季陆地升温 ,在陆地上形成 低压,也叫 低压,它切断了 高压,海洋上保留了高压,在太平洋上叫 高压, 风(风向)就从海洋吹向陆地,在该风控制之下气候特点是 。
在图中画出两种季风的风向。
二、日本:(东九区。
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填图: ① 半岛, ② 岛, ③ 岛, ④ 岛,⑤ 岛,⑥ 海,⑦ 海,⑧ 洋。
《东亚和日本》学案
![《东亚和日本》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6ca6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f.png)
东平明湖中学高三地理学案班级:姓名:得分:【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东亚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
2、运用图表说出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3、能够运用气候因素分析日本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
4、根据日本地理特征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重点、难点】1、能够运用气候因素分析日本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
2、根据日本地理特征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条件,以及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学习过程及方法】方法指导:参照《区域地理》进行基础知识的预习填写。
一、亚洲1、读沿30°N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
2、读亚洲气候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2 )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__气候(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半岛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亚洲沿200N的剖面图回答问题⑴、①是海,其海水最突出的化学性质是。
⑵、②是半岛,其气候类型是。
⑶、④是高原,其主要农产品有、。
⑷、⑤是半岛,图中反映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为。
二、东亚1、概述:(1)位置范围经纬位置:经度_____至______.纬度____至______,绝大部分在北温带(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海陆位置:亚洲___部,太平洋____岸识记以下内容:①23º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_____省、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东亚和日本公开课
![东亚和日本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119a6c2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3.png)
东从部:东京→北京→乌兰巴托,东亚气候表现出怎 样的湿气润,候季特风点气?候典型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东亚季风气候成因分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巨大)
当堂训练
根据右图,回答1~2题。
1.A国的主要气候 类型是( A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二讲 东亚和日本
一、东亚 二、日本
一、东亚
1.位置与范围
一、东亚概述
1、经纬度位置:
纬度:20°N—50°N
(北温带为主,南部亚热带)
经度:80°E—140°E
地理位置
2、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政治位置: 与俄罗斯、中亚、南亚、东南亚相邻 4、板块位置: 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1)地形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大陆部 分 地势是 高 低;。
(2)地形分布:沿海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日本多山; 内陆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半岛、岛屿以山地、 丘陵为主。
河流:东部沿海河流较多,主要
分布在
(国家),西部内
陆河湖较少,东部半岛和岛屿河
流短促。
海岸线:海岸线
,多半岛
(如
半岛、山东半岛、辽
第二节 东亚和日本(第一课时)
高考区域地理综合题考试规律
1、呈现形式:区域经纬网图+等值线 图+文字材料或图表+设问 2、考查方向: ①在哪里? (区域定位) 判断区域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 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 置、板块位置、交通位置和范围等。
②有什么? (区域特征分析) 描述或推测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水 系)、植被、资源等分布特征,概括其 空间格局,阐释影响因素。 描述或推测农业、工业、城市地域类型 及分布特征,阐释影响因素。 ③为什么? (区域发展方向分析) 探讨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④怎么办? (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探讨)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1306ab08a1284ac9504334.png)
东亚东西部主要的气候类型? 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日本
---地狭人稠的岛国
日本的位置和组成
国 旗
国 徽
濑户内13海0°
北海道 45°
津轻海峡
太 平 洋
本州 145°
四国 九州
30°
思考题: 日本位 置状况 如何?
(经纬度 位置、海 陆位置)
领土由 哪几部 分构成?
• 日本全部属于 温带季风气候 的是那个岛?
日本东西部降水的季节 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东部,夏季降水多, 冬
夏季吹东南风,东部 日本海 是迎风坡 • 西部,冬季降雪多, 冬季吹西北风,西部 是迎风坡
太
东
京平 洋
夏
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 条件?发展方向是什么?
有利条件
(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2)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 (3)科技发达 (4)有高效率的管理
四国岛
近年来,日本工业有由太平洋沿岸向国土南北 两端扩展,向国外转移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什么? (1)原有工业带的工业已处于饱和状态,再建 新厂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环 境污染等问题。
(2)日本劳动力成本高,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内部交易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国内市场趋于 饱和
(二)现代化的农业
东亚及日本
学习目标
1、正确识记东亚的位置和范围,主要海洋 、岛屿及半岛。 2、理解东亚季风的成因和特点
3、理解掌握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4、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与城市分布
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5、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提高利用 地图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东亚和日本 导学案
![东亚和日本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01f621ed9ad51f01df2be.png)
东亚和日本学习目标1. 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2. 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3. 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一 东亚1.位置范围:纬度位置:北纬20—60度;东经80—150度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临海国: 中国内陆国: 蒙古 半岛国: 朝鲜,韩国岛国: 日本2.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主要地形区、半岛岛屿)①地势 西高东低 ,西部多 高原,山地 ,东部多 平原,丘陵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辽东半岛 、 山东半岛 、 雷州半岛 )和岛屿( 台湾岛 、海南岛 等)3.气候(主要气候类型)和河流(河流水文特征:a.径流量 b.含沙量 c.有无汛期(凌汛)d.有无结冰期e.水能资源是否丰富)主要气候类型有: 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西部: 径流量小,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水文特征: 东部: 径流量大半岛、岛屿: 短小急促,水能资源丰富二.日本自然环境状况1.位置和范围①在图中填出经纬线的度数②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 : 北海道岛B : 本州岛C : 四国岛D : 日本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2.地形(地形特征、地质作用)位置 范围 渔场①东行路线②南行路线③西行路线 3.气候(主要气候类型、日本海一侧冬季为什么多降雪)4.河流(河流水文特征)社会经济状况1.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布局?近年来的布局趋势有哪些变化?2.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感受高考】(08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1~3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2.导致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3.导致P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 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读“两类大宗货物海运线路示意图”,完成4~5题。
4.若①②③表示甲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方向,则该原料分别来自:A .①美国②澳大利亚③南非B .①加拿大②印度尼西亚③中东C .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D .①美国 ②新西兰 ③西欧5.若④⑤⑥表示乙国进口大宗农产品的运输线路, 则这些农产品生产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 .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B .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C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D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人教版东亚与日本导学案
![人教版东亚与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f3893ca5e9856a561260ed.png)
预习导航一、世界区域划分填写左图中世界各区域的名称: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二、东亚1.概述:(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 ~ ,纬度范围 ~ ;②海陆位置:亚洲,西岸;③半球位置:半球、半球。
(2)范围:包含五个国家:临海国:(首都);内陆国:(第二大内陆国,首都,第一大内陆国为);半岛国:(首都)、(首都);岛国:(首都)。
中国蒙古韩国朝鲜日本(3)居民:以人种为主,主要的民族有、、、,是世界上人口最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①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大陆部分地势是高低;②分布:西部内陆以、为主;东部沿海以、为主;半岛、岛屿以、为主。
(2)河流:东部沿海河流较多,主要分布在(国家);西部内陆河湖较少,东部半岛和岛屿河流短促。
(3)海岸线:海岸线,多半岛(如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如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4)气候:①主要气候类型有五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地区,韩国和南部)、气候(主要分布在和我国西北地区)、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上和西部高山区)、气候;②特点:东部气候显著,西部内陆气候性突出;③成因:东部地区主要是由于形成,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形成的。
3.社会经济条件:(1)东部沿海:气候;平原、耕地、人口;农业,是世界、、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交通;科技;工业发达。
(2)西部内陆:较多;气候;人口较少;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经济增长水平。
【问题探究】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西部内陆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3)东亚是目前是结婚是哪个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①中国:香港、台湾和的一些地区是经济发达和新型的工业区;②蒙古: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③韩国:发达国家,农业以种植为主,经济以、、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④朝鲜:农业以种植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⑤日本:是本区现代工业的国家。
东亚与日本学案公开课用的学案
![东亚与日本学案公开课用的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321b60fe4733687e21aa58.png)
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1节东亚和日本分层学案注:带有*的题目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完成【课前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预习内容预习点1:东亚1、东亚位于亚洲,太平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________是临海国,________和________是半岛国家,________是群岛国家,________是内陆国。
东亚绝大部分地区在______带(五带)。
2、地形多种多样:西部内陆地形以为主。
东部沿海地形以为主,东部半岛、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3、气候①季风气候显著:成因:的影响。
特点:冬季风:势力强大,受其影响,寒冷干燥;夏季风:势力较弱,受其影响,暖热多雨。
②主要气候类型:A、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一月均温在00C以上;B、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均温在00C以下;C、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③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大陆性减弱,性增强。
4.经济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一向是、、等农产品主产区;日本是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韩国是新兴的工业国;中国东部沿海、台湾、香港等成为新兴工业区;西部内陆(经济发展):中国西北部、蒙古的业和加工工业在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矿产在开发利用之中。
预习点2:日本1.自然地理概况:①群岛国家:领土的、、、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②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的,平原狭小,平原是最大平原,是全国最高峰,是一座火山,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多、,海岸线,港湾优良。
③主要气候类型:和季风气候气候具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相比,冬季较为,夏季较为,降水较④资源:丰富的资源:资源,资源和地热资源缺乏的资源:资源2.经济地理特征①发展条件:不利条件:缺乏,狭小;有利条件:丰富的资源;较高的,岛国多。
东亚-日本导学案
![东亚-日本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29c2c4b35eefdc8d33389.png)
2011—2012年度高二地理导学案
东亚—日本导学案
章节亚洲总课时6课时第1课时课题东亚—日本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了解东亚的范围、位置以及几个国家经济特征
2、了解东亚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人口和经济特征
3、掌握日本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以及发达的工农业
学习
重点
1.东亚季风2.日本工业发展条件与分布
学习难点1.季风气候成因与特点的分析与应用
2.日本工业分布及原因分析
知识链接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领土: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了波茨坦会议,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
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并在宣言上签字,《波茨坦宣言》才成为四国对日共同宣言。
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即公认的日本领土仅限于九州、本州、四国和北海道这四个岛屿。
”
教学过程
任务一预习导学
一、图表识读
1.东亚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4.经纬线:
23026N、300N、400N、500N、1200E
2.日本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关东平原、富士山;3.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4.经纬线:300N、400N、1400E
二、知识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SJDL-07《东亚与日本》导学案【学习目标】1. 正确识记东亚的地位和范围、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2. 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点以及显著的原因。
3. 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4. 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5. 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1. 季风气候成因与特点的分析与应用2. 日本工业分布及原因分析【学法指导】读图综合分析、比较法【知识链接】地理特征描述与比较、典型特征的成因分析编写人:贺艳 审核:高二地理组 编写时间:2015年07月20日班级: ______________ 组别: ______________组名: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课前自主梳理知识----预学案】一.填图: 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1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 ; ④ 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 ;2边缘海:⑥ _______________ 、⑦ ____________ 、⑧ _____________ 、⑨ ____________ 、⑩ _____________ 。
3东亚最大半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学生读图)某地地理特征的表述: ①自然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资源(最好具体到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的名称)②社会经济特征:交通、工农业、人口(一) 位置和范围: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战略位置等 1 经纬度位置: 2 海陆位置:3范围:东亚 5国为 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二) 地形特征:从地势高低、地形种类及其分布、地面起伏状况、特殊地貌等方面 描述东亚地形特征: 1地势:【学习过程】最大群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形类型及分布:3海岸线(三)河流主要流向:主要河流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四)气候:①季风气候显著:成因:②主要气候类型:A、___________ 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一月均温在0 ° C以上;B、___________ 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均温在0 ° C以下;C、___________ 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③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大陆性减弱,—性增强。
三.东亚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数量—,分布_______________ ,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2农业:东部平原以___________ 业为主,粮食作物为___________ 和水稻。
西部高原以__________ 业为主3工业:东部交通___________ ,科技发达,对外贸易条件优越,工业以________________ 型为主西部内陆地区,__________ 资源丰富,以 _________________ 型工业为主四.日本1读图,自主完成相关问题(1)标出经纬度和四个大岛名称(2)用字母在图上标注地理事物位置:A .日本海、B .濑户内海、C •朝鲜海峡、D.关东平原、E .富士山、F.首都东京(3)用////标出四大工业区的位置,并写出名称。
2自然地理概(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土组成: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的______ ,平原狭小,平原是最大平原;全国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 ;位于_______________ 板块与_____________ 板块交界处,多___________ 、__________ ;海岸线___________ ,港湾优良。
(3)气候类型:和季风气候(4)资源:丰富的资源:资源,资源和地热资源缺乏的资源:资源3经济地理特征(1)工业:工业部门:_____________、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部门;工业分布: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2)农业:日本的耕地很少,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日本北海道渔场附近,__________________ 寒流与_________________ 暖流交汇,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典例探究导学案】【探究一】【当堂检测】1、读“亚洲1月和7月气压和风向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东亚地区冬季盛行_________________ ,夏季盛行_________________ 。
(2)冬季,陆地与海洋相比,_____________ 气温低,气压高,风由_______________ 吹向 __________ 。
夏季,陆地与海洋相比,______________ 气温低,气压高,风由_______________ 吹向 __________ 。
(3)冬季风盛行时,亚洲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风盛行时东亚东部近海地区降水量_____________ ,往西北内陆,雨量逐渐 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西北内陆和蒙古境内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
【探究二】看亚洲的气候分布图:(1)简述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海洋性特征)(2)简述日本东海岸(太平洋沿岸)夏季多降雨及西海岸(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重难点)【探究三】:日本经济(重难点)(1 )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发展途径?(2 )分析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原因?【课后检测-----固学案】1.(A级)东亚地势的总特点表现为()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B.中部高、四周低,高差较大C.东南高、西北低D. 自西北向东南降低2.(A级)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土面积狭小②森林资源丰富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④降水丰富A.①②③B. ①③④C.①②④D. ②③④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5气區2)降水Xmm)3.(A级)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4.(A级)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5.(B级)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①环境洁净②海运便利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6-8题。
6.(A级)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 太阳辐射C. 土壤D. 降水7.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 洋流C. 土壤D. 降水8.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 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 洋流C. 太阳辐射D. 降水9.日本一月0 C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 C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B.日本南北温差大10. ( A 级)下面是乌兰巴托、平壤、东京三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后回答问题。
(2) 城市A 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 ,其最高气温出现在 8月,说明该地气候受 ___________________ 的 影响较大。
(3) 城市B 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城市C 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气温的年较差最 ________________ ,降水量 最 _________ ,说明该地的气候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影响较大。
(5) 从城市A 经城市B 到城市C,其气候具有从 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向 _____________ 性过渡的特点。
11. (B 级)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 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 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1) A 城市名称是 ___________B 城市名称是 _____________C 城市名称是 ______________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3)—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而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课后反思】答案一.填图:1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中国②蒙古(乌兰巴托)③日本(东京④朝鲜(平壤)⑤韩国(首尔)2边缘海:⑥渤海⑦黄海⑧日本海⑨南海⑩东海3东亚最大半岛是朝鲜半岛,最大群岛是日本群岛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学生读图)(一)1 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部3范围:东亚5国为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二)1地势:西高东低2地形类型及分布: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平原、丘陵3海岸线曲折(三)主要流向:大河自西向东;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四)气候:①成因:地处最大的大陆,面对最大的大洋,海陆势力性质差异②主要气候类型:D亚热带季风气候:E、温带季风气候:F、温带大陆性气候:④ 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大陆性减弱,海洋性增强。